專利名稱:信息記錄圓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記錄了圖象信息及音樂信息的信息記錄圓盤。
背景技術:
按(1)單片結構的光盤,(2)把兩片盤疊合起來構成的光盤的順序說明現(xiàn)有技術及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1)單片結構的光盤作為記錄了以音樂信號的可聽頻帶為對象、進行44.1KHz取樣和16住量化的音樂信號的光盤,熟知的有所謂壓縮盤(CD)。
與此相反,作為立體聲等專業(yè)用,以直到超過信號可聽頻帶的超聲波頻帶(約20KHz~約50KHz的頻帶)為對象,使取樣頻率為88.2KHz~96KHz、量化位數為20位~24位,對音樂信號進行記錄。但是,作為在這種記錄再生中使用的裝置,必須是專業(yè)用的昂貴裝置。
可是,下述技術是眾所周知的以音樂信號的可聽頻帶為對象,拋棄取樣、量化了的數據在聽覺上不重要的部分,使用某種算法作為壓縮算法,對原始數據進行不可逆壓縮,使記錄媒體上進行音樂演奏時間的每單位時間的信息量恒定,進行記錄再生。
有關把圖象信號取樣、把幅度量化了的數據,通過利用圖象的空間相關及時間相關,拋棄視覺上不需要的數據等等,對原始數據進行不可逆壓縮的技術是周知的。
作為對數據這樣地進行不可逆壓縮的方法有使圖象每單位時間的信息量恒定的方法、及借助于圖象狀況使圖象每單位時間的信息量變化的方法,其中任一種技術都是周知的。
還有,把使用使圖象每單位時間的信息量恒定的前一種方法在光盤上記錄、再生不可逆壓縮的數據的技術是周知的。使用借助于圖象狀況改變圖象每單位時間的信息量的后一種方法、在光盤上記錄再生借助于圖象狀況改變圖象進行時間的每一單位時間的信息量的不可逆壓縮數據的技術是公知的,特別是使用緩沖存儲器、拾波器的反沖等待(再生等待操作)、搜索功能進行再生的技術是周知的。
在計算機中使用的硬盤驅動器(HDD)內,為了高效率地存儲大量數據,公知的有如下技術通過稱為所謂無損失(ロスレス)壓縮的方法進行可逆壓縮,把數據記錄下來,讀出時,對壓縮了的數據互補地進行擴張,把數據再生出來。
進而還有,在面向一般民用中,以CD記錄密度的3~8倍的高密度進行記錄的高密度光盤的主要技術是周知的。
光盤的內圈那一邊即第一區(qū)作為CD的聲音信號記錄區(qū)、該第1區(qū)外圈那一邊即第二區(qū)作為對進行了模擬FM調制的圖象信號進行高密度記錄的圖象信號記錄區(qū)的技術被稱為“視頻CD”(CD-V),也是周知的。
進而,把高密度記錄圓盤的內圈那一邊即第1區(qū)作為CD記錄密度(低記錄密度)、將其外圈那一邊即第2區(qū)作為高記錄密度的圓盤,例如在特開平6-168449公報中作了描述,也是周知的。
可是,與低密度圓盤的讀取激光波長(780nm)相反,應當對高密度圓盤進行系統(tǒng)設計,以便在使用波長較短的激光(635nm)的情況下進行讀取。這時,圓盤坑的深度聯(lián)系到讀取激光波長的0.25倍而確定。即,與低密度圓盤的坑深相比,使高密度圓盤的坑深小是適當的。
還有,在作為規(guī)格未規(guī)定坑的深度的情況下,一般是規(guī)定使用了規(guī)格中規(guī)定的標準拾光器的再生信號特性所具有的范圍,這也等價地規(guī)定了坑深所具有的范圍。進而,對圓盤的機械精度,一般是低密度圓盤的機械精度規(guī)定得松,高密度圓盤的機械精度規(guī)定得嚴。
有關向音樂信號光盤的記錄再生,要求提高聲音信號的頻帶(即提高取樣頻率)及提高其幅度軸的精度(即提高量化位數)。
以直到超過音樂信號可聽頻帶的超聲波頻帶(約20KHz~約50KHz的頻帶)為對象,取樣頻率為88KHz~96KHz、量化位數為20位~24位的音樂信號(即高密度數字數據)與把基本數字數據的位置固定為44.1KHz取樣、16位量化相比,每單位時間的數據量多達2.5~3.3倍。
把該高密度數字數據緣CD那樣地在光盤上進行記錄再生時,為了使每一張光盤的演奏時間與CD的演奏時間相同,必須使每張光盤的記錄容量為2.5~3.3倍。如上所述,再生記錄了這種高密度數字數據的高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的主要技術內容是周知的。
但是,使用現(xiàn)有市售再生裝置(例如CD播放機),不能再生這樣的高密度光盤。因此,音樂出版工作者必須對同一音樂節(jié)目源并行出版面向CD及面向高密度光盤這兩種,即必須進行成倍投料(インベントリ)。
還有,尚未公開用于具體地解除上述成倍投料、成為單一投料的裝置。
(2)把兩片盤疊合起來構成的光盤在特開平2-223030號公報、特公昭61-27815號公報等中,公開了在對旋轉形(螺旋形或同心圓形)信息軌跡上形成的信息進行光學地讀出那樣的光盤上、為了增加其記錄容量而把兩片形成了凹凸形信息坑及反射層的透光性基板疊合起來的具有多個記錄層的多層光盤。
圖13示出在這些公報中公開的多層光盤的一例。
圖13為示出現(xiàn)有多層光盤的一例的剖面圖,是用通過光盤中心的剖面剖開時的圖。圖13的橫向表示光盤的半徑方向,縱向表示光盤的厚度方向。
圖13中,在光盤50上,把通過凹凸形信息坑記錄著信息的第1記錄層52設置到盤基板(透光性第1基板)51上;把第1反射層53設置到第1記錄層52上。同樣地,把通過凹凸形信息坑記錄著信息的第2記錄層56設置到盤基板(透光性第2基板)55上,把第2反射層57設置到第2記錄層56上。
通過粘接層54,把第1基板51及第2基板55各自的記錄層那一邊粘接起來。
為了進行高密度記錄,減小光盤50的盤基板厚度,使起因于盤基板厚度的各種光學像差減小。
例如,為了使每一記錄層的存儲容量變成盤基板厚度為1.2mm的現(xiàn)有CD的4倍,使第1基板51及第2基板55各自的厚度為0.6mm左右,借助于把兩片這樣的盤基板疊合起來而構成,能夠具有CD的8倍的存儲容量。
如圖13所示,在第1基板51上形成第1記錄層52,把第1記錄層52設置到粘接層54的附近;在第2基板55上形成第2記錄層56,把第2記錄層56設置到粘接層54的附近。即,在光盤50厚度方向的中心附近設有兩個記錄層。
使第1反射層53的反射率為低反射率(例如30%),使第2反射層57的反射率為高反射率(例如95%)。如圖13所示,再生用的激光從第1基板51那邊照射,借助于將其聚焦到第1記錄層52或第2記錄層56上,讀出各個記錄層的信息。
再生這樣的高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當然能夠再生以高密度記錄了的第1記錄層52的信息及第2記錄層56的信息,但是,一般要求能夠再生CD及低記錄密度的光盤。
為了不論是高密度光盤還是低密度光盤都能夠進行再生,在高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中,要么是在讀出用的光學頭中分別包括高密度光盤用的光學系統(tǒng)及低密度光盤用的光學系統(tǒng),要么是采用應用了全息照像的雙焦點光學系統(tǒng),根據相應的光盤,使激光光點的大小最佳化,同時,對盤基板厚度的不同進行校正。
但是,存在著不能用現(xiàn)有低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對高密度光盤進行再生的問題。這起因于低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中,聚焦于記錄層上的激光光點的直徑過大,以及盤基板的厚度在高密度用及低密度用中有較大差別等。
那么,希望同在一張信息記錄圓盤上的低密度區(qū)A及高密度區(qū)B分別對應于以圓盤整面為低密度區(qū)A為基礎所確定的規(guī)格A及以圓盤整面為高密度區(qū)B為基礎所確定的規(guī)格B來滿足規(guī)格。
在記錄相位坑進行大量復制的圓盤制造方法中,在記錄前準備的未曝光原版盤的感光劑厚度由坑深確定。在一張原版盤中,使感光劑的厚度呈大于約5%限度的階梯形變化一般是困難的。在通常的方法中,一張原版盤上感光劑的厚度是均勻的。使低密度區(qū)A及高密度區(qū)B同在一張圓盤上時,存在著憑哪個坑的深度來制造的課題。
在上述特開平6-168449號公報中描述了使低密度區(qū)A及高密度區(qū)B的數字信號同在一張圓盤上的例子,但是,完全沒有接觸到有關上述課題及用于解決該課題的裝置等。
使低密度區(qū)A及高密度區(qū)B同在一張圓盤上時,對于使坑的深度(或槽的深度)按照哪個區(qū)的課題,在本發(fā)明中是把有關信號輸出來規(guī)定坑深的方法與有關圓盤的機械精度來規(guī)定機械精度及光學精度的方法組合起來。在以圓盤整面為低密度A為基礎所確定的規(guī)格A以及以圓盤整面為高密度B為基礎所確定的規(guī)格B中,通常規(guī)格B在年代上是多年以后才確定的。與規(guī)格A相比,規(guī)格B中通常使用波長較短的激光,概略地說,它與短波長化相當,規(guī)格B中的坑深較淺。
在年代上多年以后才確定的規(guī)格B考慮使用波長相對較短的激光及孔徑相對較大的透鏡來作為高密度記錄用,與規(guī)格A相比,對圓盤的機械精度及光學精度,要求提高精度??紤]到這些要求及沖壓技術的進步等,與規(guī)格A相比,把規(guī)格B的圓盤機械精度及光學精度確定為較好的值。
根據上述那樣的理由,記錄了同一內容的節(jié)目(信息)的光盤變成分別制造和銷售低密度光盤及高密度光盤了,對制造商及用戶都產生了各種不方便。
本發(fā)明是考慮到上述問題而提案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低密度記錄區(qū)及記錄容量高一級的高密度記錄區(qū)的信息記錄圓盤。
發(fā)明的公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包括第1信號記錄區(qū)及第2信號記錄區(qū),第1信號記錄區(qū)記錄第1數據,第2信號記錄區(qū)為在半徑方向上是在上述第1區(qū)外側的信號記錄區(qū),第2數據以高于上述第1數據的高密度記錄,并且,上述第2數據包含與上述第1數據相同內容的信息。
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包括第1信號記錄區(qū)、第2信號記錄區(qū)及第3區(qū);第1信號記錄區(qū)記錄第1數據;第2信號記錄區(qū)為在半徑方向上是在上述第1區(qū)的外側的信號記錄區(qū),第2數據以高于上述第1數據的高密度記錄;第3區(qū)為在上述半徑方向上是在上述第1區(qū)的內側的信號記錄區(qū),與上述第2數據有關的信息信號以與上述第2數據的記錄密度相同的記錄密度記錄。
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包括具有第1信號記錄區(qū)及第2信號記錄區(qū)的信號記錄面,第2信號記錄區(qū)為在半徑方向上與上述第1信號記錄區(qū)相鄰,以上述第1信號記錄區(qū)記錄密度的2倍~10倍記錄信號,信號記錄用槽深與上述第1信號記錄區(qū)的信號記錄用槽深相同,把以上述第2區(qū)的記錄密度記錄上述信號時所確定的機械精度及光學精度應用于上述信號記錄面的整個面上。
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為通過粘接層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邊的第二基板粘接起來而構成的信息記錄圓盤;這種信息記錄圓盤包括第1記錄區(qū)及第2記錄區(qū),第1記錄區(qū)在上述粘接層的附近,在上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記錄信息,第2記錄區(qū)在上述信息記錄圓盤表面的附近,在上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上的內圈部上形成,以低于上述第1記錄層的低密度記錄信息。
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為通過粘接層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邊的第2基板粘接起來而構成的信息記錄圓盤;這種信息記錄圓盤包括第1記錄區(qū)、第2記錄區(qū)及第2記錄區(qū),第1記錄區(qū)在上述粘接層的附近,在上述信息記錄圓盤的半徑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記錄信息;第2記錄區(qū)在上述粘接層的附近,在上述半徑方向上的內圈部上形成,記錄信息;第2記錄區(qū)在上述信息記錄圓盤的表面附近,在上述外圈部與內圈部之間形成,以低于上述第1及第2記錄區(qū)的低密度記錄信息。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外觀圖;圖2為用于說明在圖1的信息記錄圓盤上記錄的信息區(qū)的說明圖;圖3為音樂信號的頻譜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另一外觀圖;圖5為用于說明在圖4的信息記錄圓盤上記錄的信息區(qū)的說明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又一外觀圖;圖7為示出圖6的信息記錄圓盤的信號特性的圖;圖8為用于說明在圖6的信息記錄圓盤上記錄的信息區(qū)的說明圖;圖9為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剖面圖;圖10為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另一剖面圖;圖11為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又一剖面圖;圖12為不能記錄部分的說明圖;圖13為現(xiàn)有信息記錄圓盤的剖面圖。
用于實施發(fā)明的最佳形態(tài)(A)按照圖1~圖8,就單盤結構,說明本發(fā)明信息記錄媒體。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即光盤1包括信號記錄面2,該信號記錄面2具有在半徑方向上區(qū)分開的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3為中心孔。
如圖2所示,在光盤1的半徑方向上進行記錄的信息區(qū)中,a為光盤1的半徑,b為從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號記錄面2的最外圈(引出)的半徑,c為從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號記錄面2的最內圈(引入)的半徑,d為中心孔3的半徑,e為信號記錄面2的信號記錄區(qū)。第1區(qū)A由引入區(qū)A1、信號記錄區(qū)AP、引出區(qū)AO構成。第2區(qū)B由引入區(qū)BI、信號記錄區(qū)BP、引出區(qū)BO構成。
(第1實施例)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第1實施例為直徑120mm的音頻盤。盤厚(從盤表面(保擴層)到盤信號面的距離)為1.2mm。
位于開始再生的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A以CD格式(依據JIS S8605標準)進行記錄。在第1區(qū)A中還包括半徑23mm~25mm的引入區(qū)AI,借助于CD格式進行記錄。該引入區(qū)AI在現(xiàn)有的CD播放機中完全不產生影響,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中,易于讀取第2區(qū)B的存在,建立起狀態(tài)(建立表示信息記錄圓盤種類的位)。例如,可以把定義分配到使用CD的子碼記錄的TOC(目錄表)中未使用的位上,建立起第2區(qū)B存在的狀態(tài)。
在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結束時,接著,把引出軌跡(引出區(qū)AO)記錄了規(guī)定長度之后,第1區(qū)A即告結束。
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密度為信號記錄區(qū)AP的記錄密度的2~10倍是適合的,但是,在本實施例中,為信號記錄區(qū)AP的記錄密度(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面上為0.8GB的存儲容量)的4.5倍(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個面上為3.7GB的存儲容量)。還有,AP及BP這兩個信號記錄區(qū)上記錄的音樂源完全相同。
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節(jié)目以直到可聽頻帶(~20KHz左右)的音樂信號為對象,借助于CD的取樣速率(取樣頻率為44.1KHz)及量化位數為16位進行數據化。
另一方面,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節(jié)目以直到可聽頻帶以上的超聲波頻帶(~50KHz左右)的音樂信號為對象,取樣頻率為88.2KHz、量化位數為20位,取得比把音樂信息記錄在信號記錄區(qū)AP上時使用的取樣速率及量化位數相對較高。
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的再生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因此,把用于增加再生時間的裝置組合起來。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使用進行了可逆壓縮的音樂信息數據(熵編碼)。此時,以音樂信息的進行時間單位為基準,改變該音樂信息的數據量。
為了再生該音樂信息數據,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中,使用利用緩沖存儲器及拾波器的反沖等待、搜索功能進行再生的技術(這種技術的基本說明在特開平1-223669號公報中作了描述)。
有關取樣及量化了的音樂信息數據的可逆壓縮,例如在1979年11月的第1594號美國音頻工程學會草案(AES-PREPRINT NO-1549)(文獻)中作了描述,示出了能夠對于在CD條件下進行了取樣及量化的音頻信息數據進行30~40%可逆壓縮的例子。在這種可逆壓縮中,使用利用與先行數據的差分的DPCM技術等。
88.2KHz取樣、20位量化的高質量音樂信息數據的數據量是44.1KHz取樣、16位量化的CD音樂信息數據的數據量的2.5倍。
通過本申請人的研究知道,如圖3所示,在對這種高質量音樂信息數據進行可逆壓縮時,超聲波區(qū)D上的幅度變得比可聽頻帶C上的幅度相對較小(圖3所示的虛線部分),其原因是,可逆壓縮的壓縮率為60%左右,即應該傳送的音樂信息數據量變成88.2KHz取樣、20位量化的音樂信息數據的40%左右。
在本申請書中,作為根據圖3及上述文獻推斷的數值,對88.2KHz取樣、20位量化的高質量音樂信息數據的可逆壓縮的壓縮率為60%左右(即應該傳送的數據量為原始數據量的40%左右)進行說明。
其次,在本實施例中,使得在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及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分別記錄的音樂信息(音樂節(jié)目源)的記錄再生時間相同,并且,說明成為最長的記錄再生時間的條件。
在本實施例中,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CD格式的音樂信息數據。在CD格式中,如果使用了全部節(jié)目區(qū)(即信號記錄區(qū)e)、即半徑25mm~58mm,則最長能夠記錄再生74.7分鐘的音樂。
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以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密度的4.5倍的密度記錄音樂信息數據。因此,如果以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密度的4.5倍的密度把半徑25mm~58mm(信號記錄區(qū)e)的全部記錄音樂信息數據,則如下式所示,最長能夠記錄再生336分鐘的音樂。
(74.7分鐘*4.5/2.5)/0.4=336分鐘設在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再生時間為X1分鐘、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再生時間為X2分鐘,當把半徑25mm~58mm區(qū)(記錄信號區(qū)e)的面積作為1而歸一化時,第1區(qū)A的歸一化面積為X1/74.7第2區(qū)B的歸一化面積為X2/336而且,假定全部使用半徑25mm~58mm區(qū)的面積,把A及B這兩個區(qū)的歸一化面積總計起來,就成為下式(1)X1/74.7+X2/336=1 (1)還有,使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再生時間相同的條件為下式(2)X1=X2 (2)當把(1)、(2)式作為聯(lián)立方程式求解時,得到X1=61分鐘X2=61分鐘在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的邊界上,第1區(qū)的引出區(qū)AO及第2區(qū)的引入區(qū)BI是必要的,它們分別為約1分鐘限度的負擔,因此,實際的再生時間須將其減掉,成為X1=60分鐘X2=60分鐘借助于上述說明說明了這樣的圓盤,即,1片光盤1能夠在其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再生60分鐘CD質量的音樂信息,在其外側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再生60分鐘88.2KHz取樣、20位量化的高質量音樂信息。這種盤1是以標準質量(即,CD質量)及高于CD質量的高質量把相同的音樂信息進行記錄的所謂單一投料,因此,對于音樂出版工作者或者對于購買盤的用戶都是有意義的。
(第2實施例)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的第2實施例為直徑120mm的音頻盤。盤厚為1.2mm。
在第2實施例中,對于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數據不使用可逆壓縮技術、而是作為固定傳送速率的例子加以描述。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的音頻信息數據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借助于CD格式進行記錄。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數據的記錄密度為在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數據的4.5倍。還有,AP及BP這兩個信號記錄區(qū)上記錄的音樂信息源完全相同。
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數據以直到可聽頻帶(~20KHz左右)的音樂信號為對象,借助于CD的取樣速率(取樣頻率為44.1KHz)及量化位數為16位進行數據化。
另一方面,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數據以直到可聽頻帶以上的超聲波頻帶(~50KHz左右)的音樂信號為對象,取樣頻率為88.2KHz、量化的位數為20位,比把音樂信息記錄在信號記錄區(qū)AP上時所使用的取樣速率及量化位數取得相對較高。把該音樂信息數據與CD同樣地、全部原原本本地進行記錄,這種方法與CD相同,為固定傳送速率。
其次,在本實施例中,使得在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及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分別記錄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再生時間相同,并且,說明作為最長的記錄再生時間的條件。
在本實施例中,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CD格式的音頻信息數據。在CD格式中,如果使用了全部節(jié)目區(qū)(即信號記錄區(qū)e)、即半徑25mm~58mm,則最長能夠記錄再生74.7分鐘的音樂。
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以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密度的4.5倍的密度記錄音樂信息數據。因此,如果把半徑25mm~58mm(信號記錄區(qū)e)的全部以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密度的4.5倍的密度記錄音樂信息數據,則如下式所示,最長能夠記錄再生134.5分鐘的音樂。
74.7分鐘*4.5/2.5=134.5分鐘設在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再生時間為X1分鐘、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再生時間為X2分鐘,當把半徑25mm~58mm區(qū)(記錄信號區(qū)e)的面積作為1而歸一化時,第1區(qū)A的歸一化面積為X1/74.7第2區(qū)B的歸一化面積為
X2/134.5而且,假定全部使用半徑25mm~58mm區(qū)的面積,把A及B這兩個區(qū)的歸一化面積總計起來,則成為下式(3)X1/74.7+X2/134.5=1 (3)還有,使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再生時間相同的條件為下式(4)X1=X2(4)當把(3)、(4)式作為聯(lián)立方程式求解時,得到X1=48分鐘X2=48分鐘在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的邊界上,第1區(qū)的引出區(qū)AO及第2區(qū)的引入區(qū)BI是必要的,它們分別為1分鐘限度的負擔,因此,實際的再生時間須將其減掉,成為X1=47分鐘X2=47分鐘借助于上述說明,說明了這樣的盤,即,1片光盤1能夠在其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再生CD質量的音樂信息47分鐘,在其外側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再生47分鐘88.2KHz取樣、20位量化的高質量音樂信息。這種盤1是把相同的音樂信息以CD質量及高于CD質量的高質量進行記錄的所謂單一投料,因此,對于音樂出版工作者或者對于購買盤的用戶都是有意義的。
如第1實施例那樣,該盤1未進行可逆壓縮,因此,在再生播放機中,不需要進行把壓縮恢復到原始狀態(tài)的擴張運算。
(第3實施例)本發(fā)明信息記錄圓盤的第3實施例為直徑120mm的視頻盤。盤厚(從盤表面(保護層)到盤信號面的距離)為1.2mm。
位于開始再生的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A與上述第1實施例同樣地以CD格式(依據JIS S8605規(guī)格)進行記錄。在CD格式中,有稱為視頻CD的格式,該格式利用周知的MPEG1規(guī)格記錄再生352×240個象素的活動圖象。在第1區(qū)A中還包括半徑23mm~25mm的引入區(qū)AI,借助于視頻CD格式進行記錄。
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著的圖象信息的記錄密度為信號記錄區(qū)AP的記錄密度的2~10倍是適合的,但是,在本實施例中,為信號記錄區(qū)AP的記錄密度(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面上有0.8GB的存儲容量)的4.5倍(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面上有3.7GB的存儲容量)。還有,AP及BP這兩個信號記錄區(qū)上記錄的圖象信息源完全相同。
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圖象信息節(jié)目利用周知的MPEG2規(guī)格,以720×480個象素的活動圖象為對象。
為了記錄這樣的活動圖象,使用使壓縮率隨活動圖象的內容而改變改變傳送速率的可變傳送速率方式。這樣的例子多有說明,因此,省略其詳細說明。通過使用MPEG2規(guī)格對在直徑120mm上記錄密度為CD的4.5倍的實施例加以描述。
其次,在本實施例中,使得在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及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分別記錄的圖象信息(圖象節(jié)目源)的記錄再生時間相同,并且,說明作為最長的記錄再生時間的條件。
在本實施例中,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視頻CD格式的圖象。在視頻CD格式中,如果使用了全部節(jié)目區(qū)(即信號記錄區(qū)e)、即半徑25mm~58mm,則最長能夠記錄再生74分鐘左右的圖象。
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以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密度的4.5倍的密度記錄圖象信息數據。因此,如果把半徑25mm~58mm(信號記錄區(qū)e)的全部以信號記錄區(qū)AP記錄密度的4.5倍的密度記錄圖象信息數據,則使用MPEG2規(guī)格圖象的可變傳送速率方式能夠記錄再生135分鐘左右。
上述例子的時間關系如第2實施例的(3)、(4)式的例子中所示,在第3實施例中,第1區(qū)及第2區(qū)各自的記錄再生時間為47分鐘左右。
借助于上述說明,說明了這樣的盤,即,1片光盤1能夠在其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再生CD質量的圖象信息47分鐘左右,在其外側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再生88.2KHz取樣、20位量化的高質量圖象信息47分鐘左右。這種盤1是把相同的圖象信息以MPEG1的質量及MPEG2的質量進行記錄的所謂單一投料,因此,對于出版工作者或者對于購買盤的用戶都是有意義的。
與上述光盤1的結構不同,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另一信息記錄圓盤即光盤10包括信號記錄面20,該信號記錄面20具有從中心孔3開始在半徑方向上依次區(qū)分開的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而且,第3區(qū)CC設置在與第1區(qū)A相鄰的內圈那一邊(中心孔3那一邊)上。
如下述那樣,以與第1數據記錄密度相同的記錄密度,把有關在第2區(qū)B上記錄的第1數據的引入信號(即信息信號)記錄在第3區(qū)CC上。該信息信號是以TOC(目錄)信息及進行播放機校正等的測試信號為中心的引入信號。
如圖5所示,在光盤10的半徑方向上進行記錄的信息區(qū)中,a為光盤10的半徑,b為從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號記錄面20的最外圈(引出)的半徑,c為從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號記錄面20的最內圈(引入)的半徑,d為中心孔3的半徑,e為信號記錄面2的信號記錄區(qū)。
第1區(qū)A由引入區(qū)AI、信號記錄區(qū)AP、引出區(qū)AO構成。
第2區(qū)B由引入區(qū)BI1、信號記錄區(qū)BP、引出區(qū)BO構成。
第3區(qū)CC為記錄引入信號的引入區(qū)BI2,該引入信號至少具有在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數據。
即,第2區(qū)B的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與第3區(qū)CC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重復,因此,如果認為以第3區(qū)CC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為主,則即使根據需要變更(減少)第2區(qū)B的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也沒有什么不方便(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簡化)。
作為這種變更例,對通常重寫幾次同一數據(以便沒有讀取錯誤)的TOC信息,在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中,把TOC信息只寫入1次。結果是,不重寫的那部分能夠減少引入區(qū)BI1的記錄容量。也可以把減少了的那部分容量挪用于增加信號記錄區(qū)BP的記錄容量上。
(第4實施例)其次,使用直徑120mm的音頻盤具體地說明本發(fā)明信息記錄圓盤的第4實施例。盤厚(從盤表面(保護層)到盤信號面的距離)為1.2mm。
位于開始再生的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A以CD格式(依據JISS8605規(guī)格)進行記錄。在第1區(qū)A中還包括半徑23mm~25mm的引入區(qū)AI,借助于CD格式進行記錄。
該引入區(qū)AI在現(xiàn)有的CD播放機中完全不產生影響,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中,易于建立起狀態(tài),以便讀取第2區(qū)B的存在。例如,可以把定義分配到使用CD的子碼記錄的TOC(目錄表)中未使用的位上,以便建立起第2區(qū)B存在的狀態(tài)。
在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結束時,接著,把引出軌跡(引出區(qū)AO)記錄了規(guī)定長度之后,第1區(qū)A即告結束。
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節(jié)目借助于CD的取樣速率(取樣頻率為44.1KHz)及量化位數為16位進行數據化。
另一方面,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節(jié)目取樣頻率為88.2KHz、量化位數為20位,取得比把音樂信息記錄在信號記錄區(qū)AP上時所使用的取樣速率及量化位數相對較高。
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密度為2~10倍是適合的,但是,在本實施例中,為信號記錄區(qū)AP的記錄密度(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面上有0.8GB的存儲容量)的4.5倍(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面上有3.7GB的存儲容量)。還有,AP及BP這兩個信號記錄區(qū)上記錄的音樂源完全相同。
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的再生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為了再生該音樂信息數據,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中,使用利用緩沖存儲器、拾波器的反沖等待、搜索功能進行再生的技術(這種技術的基本說明在特開平1-223669號公報中作了描述)。
第3區(qū)C及第2區(qū)B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進行再生,因此,該播放機能夠把比CD格式還在內圈的那一邊的例如半徑22.5mm-23mm上設置的第3區(qū)C確定為引入區(qū)。
根據上述那樣地構成盤,CD播放機或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機能夠首先再生對應于各自的記錄密度的引入區(qū),對于各自的播放機,使信號讀出條件最佳。
其次,說明有關與上述光盤1及10中任一種光盤的結構都不同的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圓盤,即光盤100。
如上述那樣,作為音樂信息記錄圓盤的CD,在技術上是熟知的,該CD的讀取與進行系統(tǒng)設計以便使用激光波長780mm的情況不同,近年來,激光波長635nm左右的激光已開始實用化,正在開發(fā)使用這種波長進行讀取的高密度圓盤。在這里,稱之為高密度CD。
另一方面,可以認為,當使CD的記錄密度區(qū)及高密度CD的記錄密度區(qū)用在一張圓盤上時,具有擴展了的應用性。
與CD的讀取激光波長780nm相反,對尚未成為公開規(guī)格的、處于開發(fā)階段的高密度CD盤進行系統(tǒng)設計,以便使用635nm左右波長較短的激光進行讀取。與此有關,圓盤坑的深度聯(lián)系到讀取激光波長的0.25倍而確定。下面,以多個坑串形成信號軌跡來記錄信息的盤為例說明本發(fā)明。
作為規(guī)格來規(guī)定坑深,但是,規(guī)定使用了規(guī)格中規(guī)定的標準光拾波器的再生信號特性所具有的范圍,結果是,確定了坑深所具有的范圍。為了滿足CD規(guī)格,與坑深有直接關系的記錄原版盤膜厚等價地為100nm左右~125nm左右,在高密度CD規(guī)格中,等價地為85nm左右~105nm左右。在這里,所謂“等價地”,指的是與坑深有關的再生信號特性不僅由記錄原版盤的膜厚確定,而且,隨著記錄顯像條件、壓力機用的沖壓制造條件、壓力機條件等而改變,用包括了這些變動以后的記錄原版盤膜厚的數值來表示。
當坑淺于標準值時,把照射在坑上的讀取激光的反射光差動檢測所得到的推挽跟蹤輸出變大,信號調制度變小。相反地,當坑深深于標準值時,推挽跟蹤輸出變小,信號調制度變大。圖7示出了這種情況。該圖中,I為CD信號的調制度,II為高密度CD信號的推挽跟蹤輸出。
如圖7所示,在1片圓盤上,CD區(qū)(低密度記錄區(qū),第1區(qū))及高密度CD區(qū)(高密度記錄區(qū),第2區(qū))滿足各自的規(guī)格,如下述圖6所示,當同在時,滿足雙方規(guī)格的記錄原版盤膜厚的范圍等價地用管理寬度DD(圖示于圖7中)表示,為100nm~105nm;作為生產管理寬度(在盤制造工序中進行生產時的等價的膜厚管理寬度),則較窄。
與坑深有關的再生信號特性不僅由記錄原版盤的膜厚確定,而且,隨著記錄顯像條件、壓力機用的沖壓制造條件、壓力機條件等而改變,包括這些變動的管理是必要的。
有關圓盤的機械精度特性,作為有代表性的項目,有圓盤的翹曲(傾斜)特性,在CD規(guī)格中為0.6度,但在高密度CD規(guī)格中,例如為0.35度。當CD區(qū)及高密度CD區(qū)在一片圓盤上同在時,能夠以小的負擔實現(xiàn)在CD區(qū)也應用高密度CD的機械精度特性規(guī)格。
借助于這樣地規(guī)格化,滿足該規(guī)格地生產圓盤,作為CD區(qū)的再生信號劣化有代表性的項目,傾斜不到0.6度,可預計為0.35度。
把從上述傾斜0.35度小的再生信號劣化的預計所產生的CD區(qū)再生的裕量挪用到緩解等價的記錄原版盤的膜厚范圍為100nm~105nm及生產管理寬度DD較窄的方向上,這是本發(fā)明的主要作用。如果把本發(fā)明圓盤的CD區(qū)再生信號特性中CD規(guī)格的調制度改變?yōu)槿舾杀?例如,以CD區(qū)的記錄密度記錄包括CD區(qū)及高密度CD區(qū)的信號記錄整面時的調制度的0.95倍),則滿足高密度CD規(guī)格及改變后CD區(qū)規(guī)格的雙方規(guī)格的等價記錄原版盤的膜厚范圍,如圖2的管理寬度E所示,成為95~105nm左右,使生產管理寬度充分擴大。再者,在高密度CD規(guī)格中,等價的膜厚為85nm~105nm左右,根據圖7的曲線I,本發(fā)明圓盤的CD區(qū)中CD規(guī)格的調制度為以CD區(qū)的記錄密度記錄上述信號記錄整面時的調制度的0.7倍左右;但是,從信號強度的觀點來看,調制度大時較好,其合適值為0.8~0.9倍。
當使本發(fā)明圓盤CD區(qū)的信號調制度為CD規(guī)格的0.95倍時,再生信號的劣化為抖動小于0.5%的劣化,從另一方面看,使圓盤的傾斜不到CD規(guī)格的0.6度而是0.35度所引起再生信號的提高為抖動大于1%的提高。除了傾斜以外,有關擺動、偏心等的提高,也同樣地有助于再生信號的提高。還有,雖然是隨著機械精度的規(guī)格進行了描述,但是,有關雙折射特性等光學精度也是同樣的。
根據上述說明,描述了如下的信息記錄圓盤的實施例把具有以抖動的劣化及提高表示的合理性、以圓盤整面為高密度CD區(qū)的密度為基礎所確定的圓盤的機械精度及光學精度規(guī)格應用于由本發(fā)明CD區(qū)及高密度CD區(qū)構成的圓盤整區(qū)上,與以圓盤整面為CD區(qū)密度為基礎所確定的規(guī)格的信號特性規(guī)格相比,改變本發(fā)明的圓盤CD區(qū)的信號特性規(guī)格。
出于重視說明的易于理解性,雖然是以相位坑的例子加以說明的,但是,本發(fā)明不只是相位坑,對槽跟蹤的深度也是相同的,還能夠應用于改變反射光量的記錄再生法、改變反射光偏振角的磁光法等的圓盤上。
(第5實施例)下面,使用圖6、圖8,說明本發(fā)明信息記錄圓盤的結構。
如圖6所示,本發(fā)明信息記錄圓盤的第5實施例即光盤100包括信號記錄面2,該信號記錄面2具有從中心孔3開始在半徑方向上依次區(qū)分開的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而且,第3區(qū)CC設置在與第1區(qū)A相鄰的內圈那一邊(中心孔3那一邊)上。該圖中,0為盤中心,a為半徑。例如,光盤100的直徑為120mm,其半徑a為60mm,中心孔3的直徑為15mm。
如下述那樣,第3區(qū)CC為引入區(qū),以與第2數據記錄密度相同的記錄密度,把有關在第2區(qū)B上記錄的第2數據的引入信號記錄上去。該引入信號是以TOC信息及進行播放機校正等的測試信號為中心的信號。
如圖8所示,在光盤100的半徑方向上進行記錄的信息區(qū)中,b為從光盤100的中心孔3的中心O到信號記錄面2的最外圈(引出)的半徑,c為從中心O到信號記錄面2的最內圈(引入)的半徑,dd為從中心O到第3區(qū)CC的最外圈的半徑,ee為從中心O到第3區(qū)cc的最內圈的半徑,f為中心孔3的半徑,g為信號記錄面200的信號記錄區(qū)的寬度。
例如,如果半徑a為60mm,則半徑b為58.5mm;半徑c為25mm+0mm~25mm-0.2mm;半徑dd為23.0mm+0mm~23.0mm-0.2mm;半徑ee從中心O開始最大為22.5mm;半徑f為7.5mm。
第1區(qū)A由第1引入區(qū)即引入區(qū)AI、記錄第1數據的信號記錄區(qū)AP、引出區(qū)AO構成。
第2區(qū)B由引入區(qū)BI1、記錄第2數據的信號記錄區(qū)BP、第2引出區(qū)即引出區(qū)BO構成。
第3區(qū)CC為第2引入區(qū),為記錄引入信號的引入區(qū)BI2,該引入信號至少具有在第2區(qū)B的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數據。
即,第2區(qū)B的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與第3區(qū)CC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重復,因此,如果認為以第3區(qū)CC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為主,則即使根據需要變更(減少)第2區(qū)B的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也沒有什么不方便(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簡化)。
作為這種變更例,在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只在半徑方向上0.3mm的寬度內把TOC信息寫入,該TOC信息通常在半徑方向上2mm以上的寬度內重復記錄同一數據(以便沒有讀取錯誤)。結果是,能夠減少引入區(qū)BI1的記錄容量。也可以把減少了的那部分容量挪用于增加信號記錄區(qū)BP的記錄容量上。
其次,使用直徑120mm的音頻盤,具體地說明本發(fā)明信息記錄圓盤。盤厚(從盤表面(保護層)到盤信號面的距離)為1.2mm。第1區(qū)A及第2區(qū)B的坑深相同。
位于開始再生的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A以CD格式(依據JIS S8605規(guī)格)進行記錄。在第1區(qū)A中還包括半徑23mm~25mm的引入區(qū)AI,借助于CD格式進行記錄。
該引入區(qū)AI在現(xiàn)有的CD播放機中完全不產生影響,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中,易于建立起狀態(tài),以便讀取第2區(qū)B的存在。例如,可以把定義分配到使用CD的子碼記錄的TOC(目錄表)中未使用的位上,以便建立起第2區(qū)B存在的狀態(tài)。
在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結束時,接著,把引出軌跡(引出區(qū)AO)記錄了規(guī)定長度以后,第1區(qū)A即告結束。
第1區(qū)A的信號記錄區(qū)A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節(jié)目借助于CD的取樣速率(取樣頻率為44.1KHz)及量化位數為16位進行數據化。
另一方面,如果舉出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的音樂信息節(jié)目的一個例子的話,取樣頻率為88.2KHz、量化位數為20位、取得比把音樂信息記錄在信號記錄區(qū)AP上時所使用的取樣速率及量化位數相對較高。
在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上記錄著的音樂信息的記錄密度為信號記錄區(qū)AP的記錄密度的2~10倍是適合的,但是,在本實施例中,為信號記錄區(qū)AP的記錄密度(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面上有0.8GB的存儲容量)的4.5倍(在信號記錄面2的整面上有3.7GB的存儲容量)。還有,AP及BP這兩個信號記錄區(qū)上記錄的音樂源完全相同。
第2區(qū)B的信號記錄區(qū)BP的再生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為了再生該音樂信息數據,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中,使用利用緩沖存儲器、拾波器的反沖等待、搜索功能進行再生的技術(這種技術的基本說明在特開平1-223669號公報中作了描述)。
第3區(qū)CC及第2區(qū)B使用新格式的再生裝置(播放機)進行再生,因此,該播放機能夠把比CD格式在進一步內圈那一邊的例如半徑22.5mm~23mm上設置的第3區(qū)CC確定為引入區(qū)。
根據上述那樣地構成盤,CD播放機或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機能夠首先再生對應于各自的記錄密度的引入區(qū),對于各自的播放機,使信號讀出條件最佳。
上述光盤100是以CD的低記錄密度把信息記錄在第1區(qū)A上、同時以CD的高記錄密度把信息記錄在第2區(qū)B上而構成的光盤;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這種結構,無疑地,它也可以是以高密度CD的高記錄密度把信息記錄在第1區(qū)A上、同時以CD的低記錄密度把信息記錄在第2區(qū)B上的光盤。
(B)按照圖9~圖12,就把兩片盤疊合起來的結構說明本發(fā)明的信息記錄媒體。
(第6實施例)圖9為示出與本發(fā)明有關的信息記錄圓盤的第6實施例的剖面圖,是以通過光盤200的中心的剖面剖開時的剖面圖。
圖9中,在具有透光性的圓盤形盤基板(第1基板)210上,形成在其外圈那一邊呈旋轉形形成了凹凸形信息坑的第1記錄層220,把第1反射層230層疊在該第1記錄層220上。
還有,在具有與上述第1基板210同等厚度并具有透光性的圓盤形盤基板(第2基板)250上,形成在其內圈那一邊呈旋轉形形成了凹凸形信息坑的第2記錄層260,在該第2記錄層260上,形成第2反射層270及保護層280。
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都具有0.6mm左右的盤厚,上述第1記錄層220按照高密度記錄規(guī)格(例如以CD的4倍的記錄密度)記錄,上述第2記錄層260按照低密度記錄規(guī)格(例如以與CD相同的記錄密度)記錄。
借助于通過粘接層240把上述那樣加工了的第1基板210與第2基板250粘接起來,制造光盤200。這時,把上述第1記錄層220配置在光盤200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附近(即粘接層240的附近),把上述第2記錄層260配置在光盤200的表面340附近。
上述第1反射層230的反射率為95%左右,上述第2反射層270的反射率亦為95%左右。
使激光(再生光)從光盤表面330那一邊照射,進行上述光盤200的再生。
光盤200具有把兩片厚度均為0.6mm的盤基板疊合起來的結構。而且,在配置在與信號讀出那一邊相對的表面340附近的第2記錄層260上,以像CD那樣的低密度把信息記錄在盤200的內圈那一邊。在該第2記錄層260上涂敷第2反射層270。因為上述疊合起來的光盤200的厚度為1.2mm,所以,是最適合于當前普及的CD播放機的盤厚。
通過采取掩蔽等裝置,使第1反射層230的涂敷在內圈那一邊不形成,以便可靠地讀取上述第2記錄層260的信息。因此,再生用激光幾乎無損耗地到達第2記錄層260,其反射光幾乎也無損耗地到達讀取用光學頭。
上述第1記錄層220只在粘接層240附近外圈那一邊上形成,以高密度光盤的規(guī)格記錄著信息。在該第1記錄層220上涂敷第1反射層230反射再生光,因此,在這部分上光盤的盤厚實際上為0.6mm,是適合于高密度光盤及高密度光盤再生裝置的厚度。
(第7實施例)圖10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第7實施例即光盤400的剖面圖,與圖9所示光盤200的不同點在于,以高密度記錄的第1記錄層200a不在第1基板210a那一邊上形成,而在第2基板250a那一邊上形成。
即,在第2基板250a的一個面上,在內圈部(內圈那一邊的區(qū))上進行低密度的記錄;在另一個面上,在外圈部(外圈那一邊的區(qū))上進行高密度的記錄。第1基板210a為不記錄信息的透光性圓盤。上述第1基板210a及第2基板250a的厚度都是0.6mm左右,將其通過粘接層240a粘接起來。
(第8實施例)圖11為示出本發(fā)明的第8實施例(即光盤500)的剖面圖,與圖9所示光盤200的不同點在于,以高密度記錄的第3記錄層320在第2基板250a那一邊上形成以及上述第1反射層230的反射率為高反射率或低反射率。
即,在光盤500中,在第2基板250a的一個面上,在內圈部上進行低密度的記錄;在另一個面上,在外圈部上進行高密度的記錄。第1基板210為不記錄信息的透光性圓盤。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的厚度都是0.6mm左右,將其通過粘接層240a粘接起來。
在上述第2基板250a的粘接層240a那一邊上,形成上述第3記錄層320;與第1記錄層220同樣地,將其設置在外圈那一邊上。還有,把第3反射層310層疊在上述第3記錄層320上。
上述第1反射層230的反射率為30%左右或95%左右,上述第2反射層270及第3反射層310的反射率為95%左右。
光盤500的高密度記錄部分為雙面型的,如果使第1反射層230作為半透過膜,則高密度記錄部分成為所謂雙層盤,從一個面可以再生230及260這兩個記錄層。另一方面,在第1反射層230及第3反射層310都是高反射率的情況下,在進行第1記錄層220的再生及第3記錄層320的再生時,使激光的照射方向反過來。
兩者,在本發(fā)明信息記錄圓盤中,有關上述內圈部與上述外圈部的位置關系,有需要注意的方面,下面,以圖11及圖12為基礎說明這一點。
圖12為不能記錄部分的說明圖,是高密度記錄部分成為雙面型的情況。
該圖中,為了使說明簡單起見,把上述第2記錄層260的位置示于與光盤500的表面340基本相同的位置上,圖示時,把上述粘接層240的厚度省略掉。
把上述第1記錄層220及第3記錄層320設置在從半徑r1到外圈那一邊上,把上述第2記錄層260設置在從半徑r2到內圈那一邊上。還有,對光盤500的第2記錄層260的信息進行再生的激光通過物鏡350從上述第1基板210那一邊照射。
為了不遮擋激光,在上述第1反射層230或第3反射層310上,在從半徑r2到內圈那一邊的區(qū)與從半徑r1到外圈那一邊的區(qū)之間產生了不能記錄的部分。(r1-r2)有時也稱為過渡長度,圖中,以L表示。
如果假定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的厚度為dd/2、上述過渡長度為L,則上述L必須滿足下式L>(dd/2)*tan[sin-1(NA/n)]這里,n為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a的折射率,NA為物鏡350的數字孔徑。假定d=1.2mm,n=1.5,NA=0.6則L>0.26mm,顯然,不能記錄的區(qū)為一較小的范圍。
下面,描述有關本發(fā)明第6實施例~第8實施例中光盤的再生。
因為在CD播放機中,再生是從光盤最內圈部開始的,所以,利用低密度光盤再生裝置再生本發(fā)明的光盤時,進行低密度記錄的上述第2記錄層260的信息再生當然可以進行。
還有,利用高密度光盤再生裝置時,雖然也是首先從光盤的最內圈部進行信息再生的,但是,在本發(fā)明的光盤上加進了該再生順序中方便的辦法,即利用高密度光盤再生裝置時,當判明在外圈那一邊上記錄著高密度記錄的信息而開始再生時,就根據各種節(jié)目,方便地裝配再生順序。有關這一點,將以本發(fā)明光盤的第9實施例及第10實施例為基礎加以說明。
(第9實施例)說明有關本發(fā)明的第9實施例(未圖示)。
在CD那樣的低密度光盤中,在光盤的最內圈部上記錄著稱為TOC的目錄信息。在CD播放機中,首先,再生上述TOC信息,檢查節(jié)目內容與記錄位置的關系,此后,再生所需的信息。有鑒于此,在本發(fā)明的第9實施例中,在圖9中第2記錄層260的記錄區(qū)的最內圈部上,記錄著表示在外圈那一邊上有以高記錄密度記錄的信息。例如,把該信息記錄在CD信號的子碼區(qū)內。利用高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當然能夠再生內圈那一邊的低密度記錄的區(qū)。
(第10實施例)說明有關本發(fā)明的第10實施例(未圖示)。
在第10實施例的光盤中,與上述在外圈部上設置一道,在最內圈部上也設置高密度記錄的區(qū)。即,在圖9中,把高密度記錄區(qū)設置在從上述第1記錄層220到外圈那一邊的區(qū)及從上述第2記錄層220到內圈那一邊的區(qū)上;把表示在外圈那一邊上有高密度記錄的信息的信息以低密度記錄在上述最內圈部的高密度記錄區(qū)上。
把上述最內圈部的高密度記錄區(qū)設置在與上述外圈部的高密度記錄區(qū)(第1記錄層220或第3記錄層320)相同的面上。
再者,上述第1基板210及第2基板250(250a)的厚度并不局限于0.6mm,還有,它們的厚度也不一定相等。例如,將來藍色激光的開發(fā)進展以后,如果可以進行更高密度的記錄和再生的話,就可以考慮使上述第1基板210的厚度為0.4mm、使第2基板250(250a)的厚度為0.6mm。還有,把同一內容的信息(節(jié)目)記錄在上述低密度記錄層及高密度記錄層上的情況下,對光盤制造者來說有使光盤種類減少的優(yōu)點,還有能夠促進普及率低的高密度光盤的普及的優(yōu)點。
產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提供這樣的信息記錄圓盤用戶能夠使用所擁有的、來自現(xiàn)有的再生裝置再生圓盤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當購入新的高密度盤用再生裝置時,能夠使用同樣的圓盤再生更高質量的第2區(qū)。因為是把同一信息以不同的質量記錄在第1區(qū)及第2區(qū)上的單一投料,故不需要分別生產并且?guī)齑鎯煞N盤,因此能夠提高生產率;而且,因為能夠使庫存流通減半,所以,對生產者及銷售者是更加方便的,進而,對購入圓盤的用戶來說也是有意義的。
根據本發(fā)明,在信息記錄中,以標準密度(標準質量)及高密度(高質量)記錄同一音樂源的情況下,使用所擁有的、對應于標準質量的現(xiàn)有再生裝置,能夠再生圓盤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使用對應于高質量的再生裝置,能夠再生圓盤外側的第2區(qū)。
根據本發(fā)明,所擁有的、來自現(xiàn)有再生裝置(CD播放機)或高密度盤用再生裝置(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機)最初能夠再生對應于各自的記錄密度的引入區(qū),利用各自的層,能夠使信號讀出條件最佳。
根據本發(fā)明,因為把與第2區(qū)的第1數據有關的信息信號(即,在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原原本本地記錄在第3區(qū)上,所以,能夠簡化記錄在第2區(qū)上的引入信號的內容,能夠謀求以該簡化所減少的那部分記錄容量來增加第2區(qū)的第1數據信號的記錄容量。
根據本發(fā)明,在圓盤上,以標準密度(標準質量)及比高密度(高質量)高一級的密度即超高密度(超高質量)記錄同一音樂源的情況下,使用所擁有的、來自現(xiàn)有的、對應于標準質量的再生裝置,能夠原原本本地再生圓盤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對應于超高質量的再生裝置,能夠導出第3區(qū)的信息信號,可靠地再生圓盤內外側的第2區(qū)。
根據本發(fā)明,在形成了相位坑或槽的光盤上,把信號記錄面在半徑方向上區(qū)分開,分成第1區(qū)及第2區(qū)的區(qū),使第2區(qū)的記錄密度為第1區(qū)記錄密度的2~10倍的高密度,使第1區(qū)與第2區(qū)的坑的深度相同,因為把以圓盤整面為第2區(qū)的密度為基礎所確定的圓盤的機械精度及光學精度規(guī)格應用于由本發(fā)明第1區(qū)及第2區(qū)構成的圓盤的整個區(qū)上,所以,與以圓盤整面為第1區(qū)的密度為基礎所確定的規(guī)格的信號特性規(guī)格相比,借助于改變本發(fā)明的圓盤的第1區(qū)的信號特性規(guī)格,能夠不使總的再生特性劣化,提高信息圓盤的生產性。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提供這樣的信息記錄圓盤用戶能夠使用所擁有的、來自現(xiàn)有的再生裝置再生圓盤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當購入新的高密度盤用再生裝置時,能夠使用同樣的圓盤再生更高質量的第2區(qū);在圓盤上,以標準密度(標準質量)及高密度(高質量)記錄同一音樂源的情況下,使用所擁有的、來自現(xiàn)有的、對應于標準質量的再生裝置,能夠再生圓盤內圈那一邊的第1區(qū),使用對應于高質量的再生裝置,能夠再生圓盤外側的第2區(qū)。
根據本發(fā)明,所擁有的、來自現(xiàn)有再生裝置(CD播放機)或新的高密度盤用再生裝置(高密度的新格式播放機)也能夠最初再生對應于各自的記錄密度的引入區(qū),能夠利用各自的層使信號讀出條件最佳。
根據本發(fā)明,因為把與第2區(qū)的第1數據有關的信息信號(即,在引入區(qū)BI1上記錄的引入信號)的內容原原本本地記錄在第3區(qū)上,所以,能夠簡化記錄在第2區(qū)上的引入信號的內容,能夠謀求以該簡化所減少的那部分記錄容量來增加第2區(qū)的第1數據信號的記錄容量。
根據本發(fā)明,在信息圓盤上,以標準密度(標準質量)及比高密度(高質量)高一級的密度即超高密度(超高質量)記錄同一音樂源的情況下,使用所擁有的、對應于標準質量的現(xiàn)有再生裝置,能夠原原本本地再生圓盤內周側的第一區(qū),還有,超高品質的再生裝置能夠導出第3區(qū)的信息信號,能夠可靠地再生圓盤內外側的第2區(qū)。
根據本發(fā)明,同一信息記錄圓盤能夠用低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或者用高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再生。
根據本發(fā)明,與在1片基板上形成多個記錄層的情況相比,光盤易于成形和制造。
根據本發(fā)明,在用高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進行再生的情況下,與低密度光盤的再生裝置同樣地,首先再生最內圈即可,因此,使再生的控制變得容易了。
權利要求
1.一種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信號記錄區(qū)及第2信號記錄區(qū);第1信號記錄區(qū)記錄第1數據;第2信號記錄區(qū)為在半徑方向上是在所述第1區(qū)的外側的信號記錄區(qū),第2數據以高于所述第1數據的高密度記錄,并且,所述第2數據包含與所述第1數據同一內容的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數據的記錄密度為所述第1數據的記錄密度的2倍~10倍。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數據的取樣速率、量化位數及象素數分別高于所述第1數據的取樣速率、量化位數及象素數。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數據以固定傳送速率記錄;所述第2數據以可變傳送速率記錄。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數據為可聽頻帶的音樂信號;所述第2數據為直到可聽頻帶之外的超聲波頻帶的音樂信號。
6.一種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信號記錄區(qū)、第2信號記錄區(qū)及第3區(qū);第1信號記錄區(qū)記錄第1數據;第2信號記錄區(qū)為在半徑方向上是在所述第1區(qū)的外側的信號記錄區(qū),第2數據以高于所述第1數據的高密度記錄;第3區(qū)為在所述半徑方向上是在所述第1區(qū)的內側的信號記錄區(qū),與所述第2數據有關的信息信號以與所述第2數據的記錄密度相同的記錄密度記錄。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數據的記錄密度為所述第1數據的記錄密度的2倍~10倍。
8.一種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1信號記錄區(qū)及第2信號記錄區(qū)的信號記錄面,第2信號記錄區(qū)在半徑方向上與所述第1信號記錄區(qū)相鄰,以所述第1信號記錄區(qū)記錄密度的2倍~10倍記錄信號,信號記錄用槽深與所述第1信號記錄區(qū)的信號記錄用槽深相同;把以所述第2區(qū)的記錄密度記錄所述信號時所確定的機械精度及光學精度應用于所述信號記錄面的整個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區(qū)中的信號調制度為所述信號記錄面整面以所述第1區(qū)的記錄密度記錄時所確定的信號調制度的0.8倍~0.95倍。
10.根據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區(qū)在所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的內側上形成;所述第2區(qū)在所述半徑方向的外側上形成。
11.根據權利要求10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區(qū)的內側上,有以與所述第2區(qū)的記錄密度相同的記錄密度記錄與所述第2區(qū)有關的信息的信息記錄區(qū)。
12.根據權利要求10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區(qū)的內側上,有以與所述第1區(qū)的記錄密度相同的記錄密度記錄與所述第1區(qū)及第2區(qū)有關的信息的信息記錄區(qū)。
13.根據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區(qū)在所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的外側上形成;所述第2區(qū)在所述半徑方向的內側上形成。
14.根據權利要求13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區(qū)的內側上,有以與所述第1區(qū)的記錄密度相同的記錄密度記錄與所述第1區(qū)及第2區(qū)有關的信息的信息記錄區(qū)。
15.一種信息記錄圓盤,通過粘接層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邊的第2基板粘接起來而構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記錄區(qū)及第2記錄區(qū);第1記錄區(qū)在所述粘接層的附近,在所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記錄信息;第2記錄區(qū)在所述信息記錄圓盤表面的附近,在所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上的內圈部分上形成,以低于所述第1記錄層的低密度記錄信息。
16.根據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1記錄區(qū)設置在所述第2基板上;把所述第2記錄區(qū)設置在所述第1基板上。
17.根據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1記錄區(qū)設置在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粘接層那一邊上;把所述第2記錄區(qū)設置在與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粘接層相對的那一邊上。
18.根據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把表示在所述第1記錄區(qū)中以高于所述第2記錄區(qū)的高密度記錄著信息的信息記錄在比所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上的所述第1記錄區(qū)還向里的內圈部上。
19.根據權利要求16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3記錄區(qū),該第3記錄區(qū)在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粘接層的附近與所述第1記錄區(qū)相對的位置上形成,記錄記錄密度高于所述第2記錄區(qū)的高密度信息。
20.根據權利要求19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第1記錄區(qū)與所述粘接層之間形成的、反射所述再生光的第1反射層;和在所述第3記錄區(qū)與所述粘接層之間形成、具有與所述第1反射層的反射率相同或者大于第1反射層的反射率。
21.一種信息記錄圓盤,通過粘接層把第1基板及被再生光照射的那一邊的第2基板粘接起來而構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記錄區(qū)、第2記錄區(qū)及第2記錄區(qū);第1記錄區(qū)在所述粘接層的附近,在所述信息記錄圓盤半徑方向上的外圈部上形成,記錄信息;第2記錄區(qū)在所述粘接層的附近,在所述半徑方向上的內圈部上形成,記錄信息;第2記錄區(qū)在所述信息記錄圓盤表面的附近,在所述外圈部與內圈部之間形成,以低于所述第1及第2記錄區(qū)的低密度記錄信息。
22.根據權利要求21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1及第2記錄區(qū)設置在所述第2基板上;把所述第3記錄區(qū)設置在所述第1基板上。
23.根據權利要求21中所述的信息記錄圓盤,其特征在于把表示在所述第1記錄區(qū)中以高于所述第3記錄區(qū)的高密度記錄著信息的信息記錄在所述第2記錄區(qū)上。
全文摘要
一種信息記錄媒體,包括:記錄第1數據的第1信號記錄區(qū)(A)及以高于第1數據的高密度記錄第二數據的第2信號記錄區(qū)(B),第2信號記錄區(qū)(B)在半徑方向上處于第1區(qū)的外側,第2數據包含與第1數據同一內容的信息。使第2數據的取樣速率、量化位數、象素數分別高于第1數據的取樣速度、量化位數、象素數。使第1數據以固定傳送速率記錄、第2數據以可變傳送速度記錄。把可聽頻帶的音樂信號作為第1數據記錄、把直到可聽頻帶之外的超聲波頻帶的音樂信號作為第2數據記錄。
文檔編號G11B7/007GK1185227SQ96194045
公開日1998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1996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宿波拾一, 西沢昭, 糸長誠 申請人:日本勝利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