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關,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電子設備上的開關。
背景技術:
開關通常用于手機、商務通等電子設備中。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請參閱中國專利公開CN 1151603號,其所揭示的開關包括略成矩形的殼體、設在殼體底部的基部、配置在基部上且彼此間隔設置的第一、第二固定端子、設置在殼體內(nèi)且可相對其滑動的操作體以及可動端子,其中該可動端子固持在操作體上并可隨著操作體一起滑動,以實現(xiàn)電路板上不同導電線路之間的切換。
然而,因為可動端子與固定端子的接觸點呈對稱設置,所以滑動時可動端子觸點間會產(chǎn)生共振,容易導致接觸不穩(wěn)定。另外,可動端子觸點設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長時間滑動工作會造成固定端子導接面磨損較大而導致電性接觸不穩(wěn)定。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觸穩(wěn)定的開關。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開關包括殼體、蓋體、按壓體、若干分離設置的固定端子及可動端子。殼體內(nèi)設有收容空間,蓋體覆蓋在殼體上,按壓體穿設于蓋體內(nèi)外并可移動,可動端子固持在按壓體內(nèi)并可隨著按壓體一起移動,其包括與若干固定端子接觸或分離的上接點及下接點,其中上接點或下接點上設有將上接點或下接點分為不對稱兩部分的開槽,另外,上接點與下接點長度不一樣。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開關的上接點或下接點上設有開槽,由于上接點或下接點被開槽分為不對稱兩部份,所以其固有的振動頻率不同,不易發(fā)生共振,可增強接觸的穩(wěn)定性。上接點與下接點長度不一樣,所以其與固定端子接觸點不在同一地方,故可以減少磨損,提高接觸的穩(wěn)定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開關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開關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開關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開關第二實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開關1的第一實施例包括設有收容空間21的殼體2、覆蓋在殼體2上的蓋體3、與蓋體3相配合的按壓體4、固定端子5、可動端子6、彈簧8、固定固定端子5的固持部7及棒狀部9。其中固定端子5、可動端子6、彈簧8、固持部7及棒狀部9收容在收容空間21內(nèi)。
殼體2呈框狀,其底面設有卡持部22,該卡持部22設有卡持孔22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持孔220緊貼殼體2底面設置,當然也可設在卡持部22中部。殼體2設有不對稱的兩側(cè)壁23、24,兩側(cè)壁23、24設有與蓋體3相配合的兩不對稱缺口230、240,底面的四個邊角皆設有突出部25。其中突出部25與外部設備(未圖示)相配合將開關1穩(wěn)固固定在外部設備上。
蓋體3包括主體部31及自主體部31的兩側(cè)邊垂直延伸設置的兩配合部32、33。其中兩配合部32、33分別與殼體2的兩缺口230、240相配合。組裝時,將蓋體3覆蓋在殼體2上,蓋體3的兩配合部32、33分別配設在殼體2的兩缺口230、240處,另外,蓋體3的主體部31設有貫穿主體部31的開口310,該開口310是方形。
按壓體4包括長方體41、輔助部42及按壓部43。組裝時,按壓體4垂直穿設于蓋體3內(nèi)外,其中長方體41位于主體部31上方,輔助部42套接在主體部31的開口310處,按壓部43位于平板部31下方。其中輔助部42設有心形槽420,該心形槽420凹設在輔助部42內(nèi)側(cè)面上,其通過與棒狀部9相配合實現(xiàn)鎖定的功能。其中按壓部43的一面凸設有收容槽430,該收容槽430用于收容可動端子6。當然,也可將按壓部43兩對應面皆設有收容槽430以配合實際的需要。
固定端子5包括分離設置的第一固定端子50,第二固定端子51及第三固定端子52,其中第一固定端子50為L形,第二固定端子51的上部也為L形,下部設有可與外部設備電性連接的第一接觸部510,第三固定端子52下部也設有與外部設備電性連接的第二接觸部520。其中第一固定端子50,第二固定端子51及第三固定端子52從上至下依次設置。
可動端子6為彎折金屬片,可隨著按壓體4一起移動,其一端卡持在按壓部43的收容槽430處,另一端用在與固定端子5接觸。與固定端子5接觸端包括上接點60及下接點61,所述上接點60及下接點61之間設有開槽63,其中上接點60設有上開槽600,該上開槽600將上接點60分為兩不對稱部分,在本實施例中,上開槽600將上接點60分為上部稍大、下部稍小兩部份。下接點61設有下開槽610,該下開槽610將下接點61分為兩不對稱部分,在本實施例中,下開槽610將下接點61分為下部稍大、上部稍小兩部分。
固持部7為長方體,其固持在殼體2的底壁,第一固定端子50、第二固定端子51及第三固定端子52從上至下依次插設在固持部7上。
彈簧8一端設置在殼體2的底壁上,另一端支撐按壓體4的按壓部43。
棒狀部9彎折成框形的細長金屬棒,其一端穿設在殼體2的卡持部22所設卡持孔220中,另一端在按壓體4的輔助部42所設心形槽420內(nèi)滑動。所述棒狀部9與心形槽420構成了自鎖結構(未標號)。首先,棒狀部9的一端在心形槽420的下部,當按壓按壓體4時,按壓體4向下移動,棒狀部9的一端將相對心形槽420移動,到達心形槽420的上部的中間位置,此時釋放按壓體4,由在棒狀部9在心形槽420上部,故按壓體4無法彈回,當再次按壓按壓體4,棒狀部9的一端將相對心形槽420移動,先到達心形槽420的最上部,然后順著心形槽420滑下,到達心形槽420的下部,故實現(xiàn)鎖定功能。當然,自鎖結構也可使用其它結構。
使用時,首先,可動端子6的上接點60與第一固定端子50相接觸,可動端子6的下接點61與第二固定端子51相接觸,然后,按壓按壓體4使其抵壓彈簧8且向下移動,可動端子6移動也隨著按壓體4相下移動,這樣,可動端子6的上接點60與第二固定端子51相接觸,可動端子6的下接點與第三固定端子52相接觸。所以可動端子6將第二固定端子51和第三固定端子52電性連接,這樣可將第一接觸部510和第二接觸部520導通,實現(xiàn)開關的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因為上接點60被上開槽600分為不對稱兩部分,故其固有的振動頻率不同,不易發(fā)生共振,可減小其振動而增強接觸的穩(wěn)定性。同理下接點61所設的下開槽610也有同樣的作用,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本實用新型開關上接點60或下接點61可設有不對稱的孔(未圖示)或其他結構,故上接點60與下接點61不對稱,故其固有的振動頻率不同,不易發(fā)生共振,可減小其振動而增強接觸的穩(wěn)定性。
請參照圖4所示,其是本實用新型開關1第二實施例部分結構的立體圖。本實施例中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在可動端子6所設的上接點60′與下接點61長度不一樣,在本實施例中可動端子6所設的上接點60′較下接點61短。這樣上接點60′向下移動時,其與第二固定端子51接觸點與下接點61與第二固定端子51接觸點不在同一地方,故可以減少磨損,提高接觸的穩(wěn)定性。
權利要求1.一種開關,包括設有收容空間的殼體、覆蓋在殼體上的蓋體、穿設于蓋體內(nèi)外并可移動的按壓體、若干分離設置的固定端子、可隨著按壓體一起移動的可動端子,其中可動端子包括與若干固定端子接觸或分離的上接點及下接點,其特征在于上接點或下接點上設有將上接點或下接點分為不對稱兩部分的開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點和下接點分別設有上開槽和下開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點與下接點長度不一樣。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分離設置的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及第三固定端子,可動端子的上接點可與第一固定端子或第二固定端子接觸或分離,可動端子的下接點可與第二固定端子或第三固定端子接觸或分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還包括彈簧,該彈簧一端設置在殼體的底壁上,另一端支撐按壓體。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還包括固持部,該固持部固持在殼體的底壁,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及第三固定端子從上至下依次依次插設在固持部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還包括自鎖結構,該自鎖結構包括棒狀部及心形槽。
8.一種開關,包括設有收容空間的殼體、覆蓋在殼體上的蓋體、穿設于蓋體內(nèi)外并可移動的按壓體、若干分離設置的固定端子、可隨著按壓體一起移動的可動端子,其中可動端子包括與若干固定端子接觸或分離的上接點及下接點,其特征在于上接點與下接點長度不一樣。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點或下接點上設有將上接點或下接點分為不對稱兩部分的開槽。
專利摘要一種開關,包括殼體、蓋體、按壓體、若干分離設置的固定端子及可動端子。殼體內(nèi)設有收容空間,蓋體覆蓋在殼體上,按壓體穿設于蓋體內(nèi)外并可移動,可動端子固持在按壓體內(nèi)并可隨著按壓體一起移動,其包括與若干固定端子接觸或分離的上接點及下接點,其中上接點或下接點上設有將上接點或下接點分為不對稱兩部分的開槽且上接點與下接點長度不一樣。這樣可增強固定端子與可動端子接觸的穩(wěn)定性。
文檔編號H01H15/00GK2689433SQ20032012349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譚世杰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