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例如筆記本型電腦等小型電子設備的內部布線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
背景技術:
近年,在筆記本電腦中液晶屏日趨大型化,與此相伴,利用電纜連接液晶屏和基板的連接器向多極化發(fā)展。另外,基于伴隨液晶屏大型化而帶來的高分辨率的要求,液晶屏和周邊部件等的工作頻率更高了,因此,來自其他設備的電磁干擾(EMIelectromagneric Interference)問題更加明顯。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有時在排列多個同軸電纜而成的電纜組件的端部設置插頭型連接器,并使該插頭型連接器與固定在液晶屏等上的插座型連接器連接。
例如日本國專利廳發(fā)行的下述公報申請國日本公開號特開平10-335013號
公開日1998年12月18日該連接器,在電纜組件上設置由導電性橫板構成的接地板,用以連接橫向排列配置的多極同軸電纜的外部導體且一并進行保持。
將具有該接地板的電纜組件的端部夾持在連接器的殼體與轉動桿之間時,使該接地板與保持在殼體上的導電性外套接觸,為此,外部導體經由接地板與外套導電。
不過,采用一對相互間可以夾持多極同軸電纜的端部的分割板作為接地板,部件數(shù)較多。
另外,剝開多極同軸電纜的局部外皮后,用一對分割板夾持該剝開皮部分組裝接地板的作業(yè)是必需的而要花費組裝工時。因此,存在部件成本及組裝成本合在一起造成制造成本提高的問題。
另外,有接地板則在連接器小型化方面不利。
再有,接地板和外套間的接觸狀態(tài)不穩(wěn)定,則影響到電磁屏蔽性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價廉、屏蔽性能的可靠性高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設置在多極同軸電纜的端部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絕緣體,由上述絕緣體橫向排列地保持多個、并具有分別壓接對應的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的壓接部的端子,至少包覆絕緣體局部的電磁屏蔽用的外套,上述外套上一體形成分別壓接各同軸電纜的外部導體的多個壓接刃。
本發(fā)明中,利用壓接能使外部導體和外套直接電導通,因此,電磁屏蔽性能的可靠性高。另外,能取消現(xiàn)有采用的接地板,因此,能降低制造成本,同時還能有助于電連接器的小型化。
圖1是含有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插頭型連接器及插座型連接器的電連接器的分解剖視圖。
圖2A及圖2B分別是插座型連接器的俯視圖及主視圖。
圖3A及圖3B分別是與插頭型連接器連接的電纜組件的俯視圖及側視圖。
圖4是同軸電纜的示意剖視圖。
圖5是插頭型連接器及插座型連接器的簡要分解剖視圖。
圖6A及圖6B是插頭型連接器第1單元的俯視圖及局部剖開的后視圖。
圖7是第1單元的后視圖。
圖8A及圖8B是插頭型連接器的第2單元的后視圖及仰視圖。
圖9是插頭型連接器的局部剖開的分解后視圖。
圖10是說明第1單元的掛鉤與作為第2單元的掛鉤卡合孔相卡合的模式剖視圖。
圖11A及圖11B是表示組裝插頭型連接器時壓接同軸電纜的內部導體的工序的模式圖。
圖12A及圖12B是表示組裝插頭型連接器時壓接同軸電纜的外部導體的工序的模式圖。
圖13是表示插頭型連接器和插座型連接器的連接狀態(tài)的簡要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圖1是具有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同軸電纜用連接器的插頭型連接器及作為基座連接器的插座型連接器2的電連接器1的分解剖視圖。
參照圖1,插座型連接器2裝配在基板4的表面4a。插座型連接器2具有區(qū)劃插入空間5的由絕緣性合成樹脂制成的殼體6、橫向排列保持在該殼體6的大致插入空間5內的多個端子7、包覆殼體6的外面局部的電磁屏蔽用的接地外套8。接地外套8由板金沖壓成形的例如銅合金等金屬構件形成。
殼體6具有相互間區(qū)劃插入空間5的上板部9及下板部10,下板部10的前緣10a配置在比上板部9的前緣9a后退規(guī)定長度的位置。另一方面,接地外套8,具有上板部11及下板部12分別覆蓋殼體6的上板部9及下板部10的外面。接地外套8的下板部12的前部形成含有呈大致密合狀向內側折回的折回部13的重合板。接地外套8的折回部13區(qū)劃插入空間5的一部分。
參照圖2A及圖2B,從接地外套8的上板部11的左右緣部分別延伸設置剖面L字形形狀的加強引板71,各加強引板71以沿著殼體6側部的狀態(tài)通過錫焊固定在基板4的表面4a。
插入空間5經由開口14向插座型連接器2的前方X開放。插入空間5向內一直到殼體6的前后方向中間部,在其底壁15上,橫向排列設置固定孔16從后方貫通固定各端子7。在殼體6的上板部9的下面,保持各端子7前半部的保持槽17形成與所對應的固定孔16相連的梳齒狀。
端子7,具有固定在殼體6的固定孔16上的主體部18、從該主體部29向前方延伸由主體部18懸臂支撐的懸臂狀的彈性片部19、從主體部18向后方延伸的形成大致“コ“字形狀的導線部20。
主體部18上形成卡扣突起21,卡扣在固定孔16的壁面上。彈性片部19具有向下的山形突起22,該山形突起22的頂部構成接觸部23。導線部20錫焊固定在基板4的表面4a的導電性部件(未圖示)。
如圖1及圖5所示,插頭型連接器3,由作為局部組件(subassembly)的第1單元3a及構成與該第1單元3a組合的第2單元3b的2部分(piece)結構構成,第1單元3a與第2單元3b之間夾持有電纜組件24的端部24a。
參照圖3,電纜組件24由以微小間距(例如0.5mm)橫向整齊排列的多極(例如20極)同軸電纜25和從兩側夾著這些同軸電纜25相互接合的疊層薄膜等保持構件26構成,整體呈扁平電纜狀。
參照圖4,各同軸電纜25,具有中心導體25a、包覆中心導體25a外周的內部絕緣體25b、包覆該內部絕緣體25b外側的例如網狀的外部導體25c和包覆該外部導體25c外側的外部絕緣體25d。
如圖3所示,電纜組件24的各同軸電纜25,從保持構件26中露出規(guī)定長度(例如15mm),在其端部剝掉外部導體25c及外部絕緣體25d,使內部絕緣體25b露出規(guī)定長度(例如1~2mm)。
再參照圖1,第1單元3a具有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成形品制成的作為絕緣體的殼體27、橫向排列保持在該殼體27上的多個端子28、包覆殼體27局部的電磁屏蔽用的金屬制外套29。
參照圖1及圖5,殼體27具有主體部30和從主體部30延伸并插入插座型連接器1的插入空間5內的插入凸部31。
參照圖5及圖6,端子28具有在殼體27的樹脂成形時鑲嵌設置的呈槽形狀的固定部32、從固定部32的一端沿插入凸部31的第1面31a的保持槽33延伸到插入凸部31前端的接觸部34、從固定部32的其他端延伸設置并從主體部30的第1面30a露出的U字狀部35。
如圖11A及圖11B所示,U字狀部35的內緣,成為區(qū)劃狹槽36的作為第1壓接部的壓接刃37,在突破同軸電纜25的內部絕緣體25b的壓接刃37上壓接同軸電纜25的中心導體25a,以確保電導通。
參照圖5、圖6及圖7所示,外套29具有露出殼體27的主體部30的第2面30b的矩形狀主體部38,從主體部38的左右側部分別向插頭型連接器3前方Y延伸、大體上露出殼體27的插入凸部31的第1面31a且埋設前端部39a的一對接觸部39,從主體部38的后緣部垂直彎折呈梳齒狀排列的多個彎折部40。
各彎折部40含有在殼體27的樹脂成形時模制在作為絕緣體的殼體27中的埋設部40a、露出于殼體27的主體部30的第1面30a的突出部40b。
在相鄰的突出部40b的對向側緣形成作為區(qū)劃狹槽41的第2壓接部的壓接刃42,在突破同軸電纜25的外部絕緣體25d的壓接刃42上壓接同軸電纜25的外部導體25c,以確保電導通。
從外套29的主體部38的左右側部延伸的角狀的延設部43埋設在殼體27的主體部30中。各延設部43,穿過殼體27的主體部30側壁44上設置的相對應的掛鉤卡合孔45的中央。參照圖9及圖10,一體設置在第2單元3b的外套46上的一對作為連接機構的掛鉤47,插入掛鉤卡合孔45內彈性擴大卡扣在延設部43上而進行鎖定。延設部43,除了露出掛鉤卡合孔45內的部分外均為埋設部43a,該埋設部43a在殼體27的樹脂成形時模制在殼體中。
參照圖5及圖8A及圖8B,第2單元3b具有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成形品構成的殼體48、和包覆殼體48外面48a的電磁屏蔽用的金屬制的上述外套46。外套46具有包覆殼體48外面48a的主體部55、從主體部55左右側緣垂直狀彎折分成兩叉的作為上述連接機構的掛鉤47和從主體部55的后緣呈垂直條彎折的彎折部56。
各彎折部56含有在該殼體48的樹脂成形時模制在作為絕緣體的殼體48中的埋設部56a、露出于殼體48的內面48b的突出部56b。鄰接的突出部56b的根部形成相互呈V字狀的作為第3壓接部的壓接刃57,以使鄰接的突出部56b間的間隔在根側變窄。
在殼體48的內面48b上橫向排列設置電纜保持槽53,可以分別收容保持電纜組件24的各同軸電纜25。另外,在內面48b上橫向排列設置凹部49,該凹部49用以收入第1單元3a的各端子28的U字狀部35而防止U字狀部35的擴大。另外,在內面48b的電纜保持槽53的底部設置一對推壓部50、51,用以在如圖11A及圖11B所示的同軸電纜25的中心導體25a的壓接時,在夾著U字狀部35的前后向第1單元3a側(壓接方向)推壓各同軸電纜25的中心導體25a。
同樣,在殼體48的內面48b上橫向排列設置凹部52,用以分別收入第1單元3a的外套29的梳齒狀突出部40b而防止狹槽41的擴大。另外,在內面48b的電纜保持槽53底部設置推壓部54,用以在如圖12A及圖12B所示的同軸電纜25的外部導體25c的壓接時,在夾著狹槽41的前后向第1單元3a側(壓接方向)推壓各同軸電纜25的外部導體25c。
本實施方式中,組裝插頭型連接器3時,首先如圖5所示,使電纜組件24的端部24a保持在作為保持架的第2單元3b中。此時,如圖12A所示,在與第2單元3b的外套46一體形成的壓接刃57上壓接同軸電纜25的外部導體25c。
在由第2單元3b保持電纜組件24的端部24a的狀態(tài)下,將這些第2單元3b嵌合在第1單元3a中。此時,如圖11B所示,中心導體25a與端子28的壓接刃37壓接,同時如圖12B所示,外部導體25c與外套29的壓接刃42壓接。另外,壓接的同時,第2單元3b的掛鉤47卡合在第1單元3a的掛鉤卡合孔45的延設部43上,從而,兩單元3a、3b相互連接卡扣。
因此,極容易對電纜組件24安裝插頭型連接器3,另外,通過如上所述的壓接,能使外部導體25c和各外套29、46直接地電導通,因此電磁屏蔽的可靠性高。另外,可廢止現(xiàn)有采用的接地板,因此能降低制造成本,同時,還能有助于插頭型連接器3的小型化。另外,用兩外套29、46的壓接刃42、57從兩側壓接夾持外部導體25c,因此,能確實地保持同軸電纜25,提高防止脫落的效果另外,在插頭型連接器3的殼體27的樹脂成形時,能同時固定外套29,因此,與樹脂成形后安裝外套的情形相比較,能通過削減組裝工時而使制造成本更加低廉。另外,外套29相對殼體27的固定很牢固。
特別是,作為用于夾持電纜組件24的端部24a的局部組件,而設成第1單元3a和第2單元3b的2部分結構,能極大地提高電纜組件24安裝時的作業(yè)性。
如圖13所示,這樣組裝的插頭型連接器3的插入凸部31的第2面31b,沿著區(qū)劃插座型連接器2的插入空間5下面的折回部13及下板部10的上面,使插入凸部31導入到插入空間5內。此時,露出于插頭型連接器3的插入凸部31的第2面31b的接觸部39進行接觸而確保兩連接器2、3間外套8、29電導通。
另外,插座型連接器2的端子7的接觸部23與插頭型連接器3的插入凸部31的第1面31a的端子28的接觸部34彈性接觸,具有必要的接壓(接觸壓力),可確保電導通。
以上,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理解上述內容的普通技術人員可容易地考慮其變更、變形及等同物。因此,本發(fā)明應是技術方案的范圍和其等同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設置在多極的同軸電纜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具備絕緣體,由上述絕緣體橫向排列地保持多個、具有分別壓接對應的同軸電纜的中心導體的壓接部的端子,和至少包覆絕緣體局部的電磁屏蔽用的外套;上述外套上一體形成有分別壓接各同軸電纜的外部導體的多個壓接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套含有主體部、從主體部彎折的多個彎折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各上述彎折部含有埋設在絕緣體中的埋設部、和從絕緣體露出的突出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套的相鄰的突出部的相對向的側緣上分別形成上述壓接刃,并將同軸電纜插入到相鄰的突出部的壓接刃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絕緣體含有模制外套的一部分的成形樹脂。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套上一體形成接觸部,在該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與相對接的連接器嵌合時,上述接觸部與相對接的連接器的接地用的外套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絕緣體含有相互間夾持多極的同軸電纜的端部的一對殼體,上述外套含有分別包覆一對殼體局部的一對外套,各外套上一體設置分別壓接上述同軸電纜的外部導體的壓接刃。
全文摘要
一種多極同軸電纜用連接器(3),具有絕緣體(27)、由絕緣體(27)橫向排列保持多排的多個端子(28)和至少包覆絕緣體(27)局部的電磁屏蔽用的外套(29)。各端子(28)上壓接有同軸電纜(25)的中心導體(25a)。外套(29)上一體形成分別壓接各同軸電纜(25)的外部導體(25c)多個壓接刃。從而,使外部導體(25c)與外套(29)直接地電導通,提高電磁屏蔽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H01R4/24GK1574465SQ20041004581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寺島利浩, 中島輝美 申請人:日本壓著端子制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