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燃料電池的制造技術
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燃料電池的制造。
背景技術:
日本國特許廳2001年發(fā)行的JP2001-236971A中公開了這樣的制造燃料電池的方法使用輥從電解質(zhì)膜的卷體送出電解質(zhì)膜的一端,對移動的電解質(zhì)膜,依次進行催化層的形成、氣體擴散層的形成、隔板的接合,從而得到呈帶狀連續(xù)的多個燃料電池。
發(fā)明內(nèi)容
在應用該制造方法時,在每次以一定長度送出電解質(zhì)膜、進行各處理時,有必要正確地使其停止,但考慮輥的滑動,不容易進行這樣的定位。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高從卷體送出的電解質(zhì)膜的送出精度,正確地進行向規(guī)定位置的定位。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用電解質(zhì)膜的卷體,高效率地制造燃料電池堆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方法,對電解質(zhì)膜實施規(guī)定處理來制造燃料電池。該制造方法包括通過輸送輥的旋轉(zhuǎn)來送出電解質(zhì)膜的工序,該電解質(zhì)膜為帶狀,在兩側部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有輸送用孔,并卷繞于卷軸,該輸送輥在外周具有與輸送用孔結合的突起;在基于輸送輥的旋轉(zhuǎn)速度而設定的規(guī)定處理時刻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工序。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裝置,用于對電解質(zhì)膜實施規(guī)定處理來制造燃料電池,該制造裝置包括電解質(zhì)膜,其為帶狀,在兩側部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有輸送用孔,并卷繞于卷軸;輸送輥,其在外周具有與輸送用孔結合的突起;處理單元,其基于輸送輥的旋轉(zhuǎn)速度而設定的規(guī)定處理時刻,對由輸送輥的旋轉(zhuǎn)而從卷軸送出的電解質(zhì)膜進行規(guī)定處理。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電解質(zhì)膜,用于實施規(guī)定處理來制造燃料電池,并卷繞于卷軸。電解質(zhì)膜在兩側部具有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的輸送用孔;輸送用孔與形成在輸送輥的突起接合,隨著輸送輥的旋轉(zhuǎn)而從卷軸送出電解質(zhì)膜。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方法,燃料電池是交替層疊電解質(zhì)膜和隔板而成的,該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從保持于規(guī)定位置的第1隔板的側方,向面向第1隔板的位置平行地供給薄膜狀的電解質(zhì)膜;第2工序,夾著面對第1隔板的電解質(zhì)膜向與第1隔板相反的一側供給第2隔板;第3工序,通過使第2隔板朝向第1隔板位移,將電解質(zhì)膜切斷成規(guī)定的形狀尺寸,并用第1隔板和第2隔板夾持電解質(zhì)膜。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裝置,該燃料電池是交替層疊電解質(zhì)膜和隔板而成的,該制造裝置包括電解質(zhì)輸送單元,其從保持于規(guī)定位置的第1隔板的側方,向面向第1隔板的規(guī)定位置平行地供給薄膜狀的電解質(zhì)膜;隔板供給單元,其夾著規(guī)定位置的電解質(zhì)膜,向與第1隔板相反的一側供給第2隔板;層疊單元,其通過使第2隔板朝向第1隔板位移,從而將電解質(zhì)膜切斷成規(guī)定的形狀尺寸,并用第1隔板和第2隔板夾持電解質(zhì)膜。
本發(fā)明的詳細及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在說明書以后的記載中進行說明,并示于附圖。
圖1A和圖1B是本發(fā)明的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概略立體圖和要部放大圖。
圖2是說明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控制器的構成的框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膜電極接合體(MEA)的卷體的立體圖。
圖4與圖3類似,表示關于保護片的不同構成。
圖5A和圖5B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所具有的M EA供給單元的俯視圖和輸送輥的側視圖。
圖6是從圖5A的VI-VI方向看到的卷軸保持部的側視圖。
圖7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所具有的氣體擴散層(GDL)傳送帶的要部俯視圖。
圖8是從圖7的IIX-IIX方向看到的GDL傳送帶和GDL供給部的側視圖。
圖9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GDL安裝部的、從MEA的移動方向看到的側視圖。
圖10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所具有的熱壓機的、從MEA的移動方向看到的側視圖。
圖11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所具有的隔板傳送帶的要部俯視圖。
圖12是從圖11的XII-XII方向看到的隔板傳送帶和隔板供給部的側視圖。
圖13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密封劑涂敷部的側視圖。
圖14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隔板安裝部的、從MEA的移動方向看到的側視圖。
圖15是燃料電池制造裝置所具有的干燥爐的橫剖視圖。
圖16A~圖16C是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的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要部的側視圖和立體圖。
圖17A和圖17B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概略側視圖。
圖18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膜電極接合體(MEA)的卷體的立體圖。
圖19與圖18類似,表示沒有切下線的MEA。
圖20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另一層疊單元的側視圖。
圖21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層疊構件供給單元的俯視圖。
圖22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層疊構件的縱剖視圖。
圖23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另一層疊構件的縱剖視圖。
圖24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燃料電池制造裝置的燃料電池堆棧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圖。
圖25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層疊單元對MEA施加張力的狀態(tài)的層疊單元的側視圖。
圖26與圖25類似,表示層疊單元將第2隔板壓靠于MEA的狀態(tài)。
圖27與圖25類似,表示層疊單元切斷了MEA的狀態(tài)。
圖28與圖25類似,表示層疊單元使上構件返回到上升位置的狀態(tài)。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1A,燃料電池制造裝置包括從膜電極接合體(MEA)1的卷體30拉出MEA1并進行輸送的MEA輸送單元2,在MEA1的兩表面固定氣體擴散層(GDL)6的GDL安裝單元3,還有將隔板7固定于GDL6的外側的隔板安裝單元4。燃料電池制造裝置還具有同步控制MEA輸送單元2、GDL安裝單元3和隔板安裝單元4的控制器5。
參照圖3,MEA1是如虛線所示預先在電解質(zhì)膜的兩表面以規(guī)定的間距形成鉑等催化層12而成的,催化層12構成燃料電池的電極。MEA1的表面包括催化層12并被保護片8覆蓋。
MEA1和保護片8一體地卷繞于卷軸9上,構成卷體30。在MEA1和保護片8的兩側部,在長度方向以等間距形成有輸送用孔10。在MEA1的一表面預先以與催化層12的形成間距相等的間距印刷有光學標記11。為了檢測該光學標記11,MEA輸送單元2具有如圖5A所示的光學傳感器26。光學傳感器26每檢測出光學標記11和孔10,都分別向控制器5輸出固有信號??刂破?根據(jù)這些信號,把握催化層12的形成位置,進行MEA輸送單元2、GDL安裝單元3和隔板安裝單元4的控制,從而精度良好地使催化層12、GDL6和隔板7的層疊位置對齊。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預先使催化層12與電解質(zhì)膜一體化而成的MEA1的卷體30,但也可以使用僅是電解質(zhì)膜的卷體,將在從卷體送出的電解質(zhì)膜的表面形成催化層的催化層形成單元配置在卷體和GDL安裝單元3之間。或者,也可以預先在GDL6的與電解質(zhì)膜抵接的面一體形成催化層12,GDL安裝單元3將被一體化的GDL6和催化層12固定于電解質(zhì)膜。即使在這些場合,根據(jù)光學傳感器26的輸出信號,也可以精度良好地進行層疊于電解質(zhì)膜上的催化層12、GDL6及隔板7的層疊位置的定位。
MEA1被保護片8完全覆蓋。如圖4所示,可以將保護片8分離成覆蓋除輸送用孔10以外的部分的MEA1的兩側部的第1保護片8B、和覆蓋其內(nèi)側中央部的第2保護片8A。
保護片8是用于保護電解質(zhì)膜和其上的催化層12的,在燃料電池的制造過程中,在向MEA1的表面固定GDL6之前,先從MEA1取下保護片8,這時,僅除去第2保護片8A,留下第1保護片8B,從而可以在燃料電池的整個制造過程中保護輸送用孔10。
再參照圖1A,MEA輸送單元2具有MEA供給部13、MEA張緊器14及一對MEA牽引輥15。
GDL安裝單元3配置于MEA供給部13和MEA張緊器14之間,隔板安裝單元4配置于MEA張緊器14和一對MEA牽引輥15之間。一對MEA牽引輥15夾持MEA1,用摩擦力牽引MEA1。MEA張緊器14在GDL安裝單元3和隔板安裝單元4之間除去MEA1的松弛,保持MEA1的張力為恒定。MEA張緊器14由一組可動輥42和一對固定輥41構成,該一組可動輥42被彈簧向相互分離的方向施力,該一對固定輥41分別配置于在MEA1的移動方向上的可動輥42的上游和下游。
參照圖5A和圖5B,MEA供給部13具有收容安裝MEA1的卷體30的卷軸保持部33。
卷軸保持部33具有2根旋轉(zhuǎn)軸34,在各旋轉(zhuǎn)軸34上安裝有卷繞MEA1的卷軸9。卷軸保持部33相應于液壓缸35的伸縮而向圖6的箭頭所示的方向位移。
如圖5A所示,圖上側的卷體30的殘留變少時,從圖下側的卷體30拉出MEA1的前端,通過夾子或熱熔接固定于現(xiàn)在正供給的MEA1。其后,從圖上側的卷體30送出的MEA1被切斷。并且,液壓缸35收縮,使卷軸保持部33向圖上方移動。以后,從圖下側的卷體30送出MEA1。在下側的卷體30被送出期間,連同卷軸9一起取下上側的卷體30,更換成新卷體30。通過這樣的構成,卷軸保持部33可以不中斷地送出MEA1。
為了從卷軸保持部33拉出MEA1,如圖1B所示,MEA供給部13具有輸送輥32,該輸送輥32具有與MEA1的輸送用孔10結合的突起32A。如圖5B所示,輸送輥32固定于被伺服電動機36驅(qū)動的驅(qū)動軸37。
在MEA1的送出方向上,在輸送輥32的正前方和正后方分別設有一對保持輥31。一對保持輥31從兩側夾持通過輸送輥32從卷軸保持部33拉出的MEA1,防止MEA1的扭曲和偏轉(zhuǎn)。
MEA供給部13為了分別卷取MEA1的一表面的保護片8和另一表面的保護片8,在夾著MEA1的對稱位置具有各2個保護片回收卷軸39。保護片回收卷軸39被軸38驅(qū)動旋轉(zhuǎn)。在圖5A中,位于MEA1的上方的2個保護片回收卷軸39,通過與上述卷軸保持部33同樣的構造,從而有選擇地應用于保護片8的回收。即,一保護片回收卷軸39的卷取量已滿時,替換成另一保護片回收卷軸39使用,在此期間,將卷取量已滿的保護片回收卷軸39更換為空的保護片回收卷軸39。在圖5A中,對于位于MEA1下方的2個保護片回收卷軸39也是同樣。
MEA1在一對MEA牽引輥15和由MEA張緊器14施加的張力作用下,被從MEA供給部13向GDL安裝單元3送出。上述的光學傳感器26設于MEA供給部13和GDL安裝單元3之間。
再參照圖1A,GDL安裝單元3具有分別配置于MEA1的兩側的環(huán)狀的GDL傳送帶16、GDL供給部17、GDL安裝部18和熱壓機19。
參照圖7,GDL傳送帶16具有繞掛于一對鏈輪43的鏈44。一鏈輪43由伺服電動機45驅(qū)動旋轉(zhuǎn)。在鏈44安裝有多個GDL輸送托盤46。如圖所示,GDL傳送帶16被配置成鏈44所形成的長圓形的軌道的直線部分與被輸送的MEA1平行。鏈44的位移速度被控制成與MEA1的位移速度一致。
參照圖8,GDL輸送托盤46通過銷48、保持臂49和伸縮氣缸50支承于固定在鏈44上的支柱47。保持臂49能以銷48為支點轉(zhuǎn)動。伸縮氣缸50,相對于GDL傳送帶16的軌道,立設于保持臂49的內(nèi)周端。在伸縮氣缸50的前端固定有吸附墊52。吸附墊52由根據(jù)信號來進行GDL6的吸附與釋放的真空式致動器構成。
GDL傳送帶16具有與鏈44平行的一對托盤保持引導部51。該托盤保持引導部51抵接于與鏈44共同移動的GDL輸送托盤46的下表面,使GDL輸送托盤46保持為水平。在與MEA1平行的位置,在一托盤保持引導部51形成有缺口。
參照圖9,在GDL安裝部18具有與該缺口配合的可動引導部51A??蓜右龑Р?1A安裝于通過銷支承于地面的起立氣缸59的前端。起立氣缸59在收縮位置,如圖中點劃線所示,將GDL輸送托盤46與托盤保持引導部51同樣保持為水平。起立氣缸59在伸長位置,通過可動引導部51A使GDL輸送托盤46以銷48為支點向如圖中實線所示的垂直位置轉(zhuǎn)動。另外,缺口及可動引導部51A形成于從GDL安裝部18到熱壓機19的近前方的區(qū)間。
被GD L輸送托盤46上的吸附墊52吸附的GDL6,通過起立氣缸59的伸長而被支承于面臨MEA1的直立位置。在這種狀態(tài)下,通過使伸縮氣缸50伸長,GDL6被壓靠于MEA1。如圖所示,GDL安裝部18使MEA1兩側的起立氣缸59同步伸長,并使MEA1兩側的伸縮氣缸50同步伸長,從而同時從兩側向MEA1壓靠GDL6。在GDL6的與MEA1的接合面預先涂敷電解質(zhì)液,并使其干燥。將GDL6壓接于MEA1后,放開吸附墊52,使起立氣缸59和伸縮氣缸50收縮時,GDL輸送托盤46向水平位置轉(zhuǎn)動。GDL6保持由電解質(zhì)液的粘著力而附著于MEA1的狀態(tài),與MEA1同時被向熱壓機19輸送。
參照圖10,在熱壓機19的內(nèi)部設有從MEA1的兩側向MEA1推出的一對壓板60。壓板60分別支承于伸縮氣缸61的前端。壓板60由加熱器保持為從80℃到150℃的范圍的溫度。使伸縮氣缸61伸長時,壓板60分別從外側壓靠于在MEA1的兩表面上附著的GDL6上,將MEA1和GDL6熱壓縮。僅用電解質(zhì)的粘著力而附著于MEA1的兩表面上的GDL6,通過該熱壓縮而與MEA1一體化。
再參照圖1A,GDL6向GDL輸送托盤46的供給,相對于鏈44的軌道,由位于與GDL安裝部18相反的一側的GDL供給部17進行。
再參照圖8,GDL供給部17從上方將GDL6載置于GDL輸送托盤46的高架式移送裝置54和一對GDL供給托盤53。在GDL供給托盤53上層疊有預先涂敷電解質(zhì)液、并使其干燥而成的GDL6。GDL供給托盤53,在這種狀態(tài)下,被從外部向鏈44的軌道的外側規(guī)定位置輸送。
移送裝置54具有從GDL供給托盤53的上方到GDL輸送托盤46的上方的輸送軌55、和與輸送軌55結合的自動推進式的裝載機56、安裝于裝載機56的降落部57。降落部57是在下端安裝了與吸附墊52同樣構成的吸附墊92的伸縮構件,根據(jù)輸入信號進行伸縮,還根據(jù)另一輸入信號進行吸附墊92對GDL6的吸附和釋放。
如圖中點劃線所示,移送裝置54使降落部57向供給托盤53的上方移動,使降落部57伸長,用下端的吸附墊92吸附層疊于供給托盤53的最上部的GDL6。然后,在吸附著GDL6的狀態(tài)下,使降落部57收縮,使裝載機56如圖中實線所示那樣向GDL輸送托盤46的上方行走。然后,再次使降落部57伸長,釋放吸附墊92,從而將GDL6載置到GDL輸送托盤46的吸附墊52上。GDL輸送托盤46一邊用吸附墊52吸附著該GDL6,一邊相應于鏈44的位移而向GDL安裝部18輸送GDL6。
在GDL安裝單元3中,如此與GDL6一體化了的MEA1經(jīng)過MEA張緊器14到達隔板安裝單元4。
再參照圖1A,隔板安裝單元4具有分別配置于MEA1的兩側的環(huán)狀的隔板傳送帶20、隔板供給部21、向隔板傳送帶20上的隔板7涂敷密封劑的密封劑涂敷部22、隔板安裝部23和干燥爐24。
參照圖11,隔板傳送帶20的構成與GDL傳送帶16的構成類似,具有繞掛于一對鏈輪63的鏈64、和驅(qū)動鏈輪63的伺服電動機65。在這樣的構成下,鏈64與MEA1的位移同步移動。在鏈64安裝有多個隔板輸送托盤66。
參照圖12,隔板輸送托盤66通過銷68、保持臂69和伸縮氣缸70支承于固定在鏈64上的支柱67。保持臂69能以銷98為支點轉(zhuǎn)動。伸縮氣缸70,相對于隔板傳送帶20的軌道立設于保持臂69的內(nèi)周端。在伸縮氣缸70的前端固定有吸附墊72。吸附墊72由根據(jù)信號進行隔板7的吸附與釋放的真空式致動器構成。
隔板傳送帶20具有與鏈64平行的一對隔板保持引導部71。隔板保持引導部71抵接于同鏈64共同移動的隔板輸送托盤66的下表面,保持隔板輸送托盤66為水平。在與MEA水平的位置,在一隔板保持引導部71形成缺口。
參照圖14,隔板安裝部23具有與該缺口嵌合的可動引導部71A??蓜右龑Р?1A安裝于起立氣缸87的前端,起立氣缸87通過銷支承于地面。起立氣缸87在收縮位置,如圖中點劃線所示,與托盤保持引導部71同樣地將隔板輸送托盤66保持為水平。起立氣缸87在伸長位置,通過可動引導部71A,使隔板輸送托盤66以銷68為支點向圖中實線所示的垂直位置轉(zhuǎn)動。
吸附于隔板輸送托盤66上的吸附墊72的隔板7,通過起立氣缸87的伸長而支承于面臨MEA1的直立位置。在這種狀態(tài)下,使伸縮氣缸70伸長,從而隔板7被向MEA1壓靠。如圖所示,隔板安裝部23,使MEA1兩側的起立氣缸87同步伸長,并使MEA1兩側的伸縮氣缸70同步伸長,從而同時從兩側向MEA1壓靠隔板7。預先通過密封劑涂敷部22在面臨MEA1的隔板7的外周部涂敷有密封劑。
干燥爐24,在MEA1的移動方向,與隔板安裝部23的下游相鄰。
參照圖15,干燥爐24被構成在覆蓋鏈64的一部分區(qū)間地形成的干燥爐箱88內(nèi)。在干燥爐箱88內(nèi),設有將隔板輸送托盤66保持于與伸長狀態(tài)的起立氣缸87相同的垂直位置的固定引導部71B。隔板傳送帶20在使隔板輸送托盤66與MEA1一體地從隔板安裝部23向干燥爐24移動時,隔板輸送托盤66在夾持著隔板7和MEA1的狀態(tài)下,從可動引導部71A的內(nèi)側向固定引導部71B的內(nèi)側進入。隔板輸送托盤66完全進入固定導引部71B的內(nèi)側時,起立氣缸87收縮,可動導引部71A再次位于托盤保持導引部71的延長線上。
在干燥爐箱88中,設有從上方及兩側方面臨隔板輸送托盤66的3個遠紅外線加熱器89A,該隔板輸送托盤66與隔板7一起夾持著MEA1。遠紅外線加熱器89A使干燥爐箱88內(nèi)溫度維持在從80℃到200℃的范圍。在干燥爐24加熱的結果,隔板7外周部的密封劑固化,在MEA1固定隔板7。在GDL安裝單元3中,由于在MEA1的兩表面已經(jīng)與GDL6一體化,所以隔板7嚴密地固定于GDL6。即,通過該加熱處理,各燃料電池的層疊完成。
固定引導部71B,在隔板輸送托盤66的移動方向上,在干燥爐24的下游,緩緩地遠離MEA1,最終轉(zhuǎn)移到保持隔板輸送托盤66為水平的隔板保持引導部71。
再參照圖1A,隔板7向隔板輸送托盤66的供給,相對于鏈64的軌道,由位于與隔板安裝部23相反的一側的隔板供給部21進行。
再參照圖12,隔板供給部21與GDL供給部17具有同樣構成。即,隔板供給部21具有高架式移送裝置74和一對隔板供給托盤73。隔板供給托盤53在層疊了隔板7的狀態(tài)下被從外部輸送到鏈64的軌道外側的規(guī)定位置。
移送裝置74具有輸送軌75、與輸送軌75結合的自動推進式的裝載機76和安裝于裝載機76的降落部77。降落部77是在下端安裝有與吸附墊72同樣構成的吸附墊102的伸縮部件,根據(jù)輸入信號而進行伸縮,并根據(jù)另一輸入信號而進行吸附墊102對隔板7的吸附和釋放。由移送裝置74進行的隔板7從隔板供給托盤53向隔板輸送托盤66的移送是與由移送裝置54進行的GDL6從GDL供給托盤53向GDL輸送托盤46的移送同樣進行的。
再參照圖1A,密封劑涂敷部22,在鏈64的軌道上,與隔板供給部21的下游側相鄰地設置。
參照圖13,密封劑涂敷部22,具有從上方面臨以水平狀態(tài)被隔板輸送托盤66輸送的隔板7的涂敷噴嘴78。涂敷噴嘴78配置于伸縮氣缸80的前端,該伸縮氣缸80支承于在隔板輸送托盤66的上方的規(guī)定動作區(qū)域內(nèi)可在水平方向位移的X-Y機械手79,并沿垂直方向伸縮。X-Y機械手79還在動作區(qū)域和其側方的待機位置81之間移動涂敷噴嘴78。
密封劑涂敷部22具有被儲存密封劑的泵加壓的筒82、從筒82向定流量裝置85壓送密封劑的一次配管84、將定流量裝置85計量后的密封劑向涂敷噴嘴78供給的二次配管86。密封劑涂敷部22,從涂敷噴嘴78涂敷密封劑在由隔板輸送托盤66輸送到涂敷噴嘴78的下方的隔板7的包括外周部的規(guī)定位置。
然后,說明控制MEA輸送單元2、GDL安裝單元3和隔板安裝單元4的控制器5的功能。
參照圖2,控制器5基于來自檢測MEA1的輸送用孔10和標記11的光學傳感器26的輸入信號,控制MEA輸送單元2的MEA1的輸送速度和輸送節(jié)拍。具體地說,控制驅(qū)動輸送輥32的伺服電動機36、牽引輥15和保護片回收卷軸39的旋轉(zhuǎn)??刂破?還基于來自光學傳感器26的輸入信號,控制GDL安裝單元3的GDL供給部17、GDL傳送帶16的伺服電動機45、GDL安裝部18及熱壓機19的動作時刻??刂破?還基于來自光學傳感器26的輸入信號,控制隔板安裝單元4的隔板供給部21、隔板傳送帶20的伺服電動機65、密封劑涂敷部22及隔板安裝部23的動作時刻。
控制器5由具有中央運算裝置(CPU)、讀出專用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及輸入輸出接口(I/O接口)的微型計算機構成。也可用多個微型計算機構成控制器。
為了這些控制,控制器5具有基準信號輸出部27、動作時刻設定部28、控制MEA輸送單元2的各裝置的MEA輸送單元控制部2A、控制GDL安裝單元3的各裝置的動作時刻的GDL安裝單元控制部3A、隔板安裝單元4的各裝置的隔板安裝單元控制部4A。這些各部是作為假想的單元表示控制器5的各機能,并不是物理存在。
基準信號輸出部27從光學傳感器26根據(jù)輸送用孔10而向控制器5輸入的信號,生成與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對應的信號。基準信號輸出部27還從光學傳感器26根據(jù)光學標記11而向控制器5輸入的信號,檢測出圖3中虛線所示的催化層12的位置,生成與該位置檢測度對應的基準位置信號。
動作時刻設定部28,根據(jù)基準位置信號和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生成各種致動器的動作時刻信號。由于預先知道各種致動器和光學傳感器的距離,所以可以根據(jù)該距離與基準位置信號和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計算求出應使各致動器動作的時刻。
與GDL安裝單元3有關的動作時刻信號,包括用于使GDL6接合于MEA1的催化層12的正上方的起立氣缸59和吸附墊52的動作時刻、使壓板60壓靠到MEA1的兩表面的GDL6的伸縮氣缸61的動作時刻、及用于從GDL供給托盤53向GDL輸送托盤46供給GDL6的裝載機56、降落部57及吸附墊52的動作時刻。
與隔板安裝單元4有關的動作時刻信號,包括用于使隔板7接合于GDL6的正上方的起立氣缸87和吸附墊72的動作時刻、用于從隔板供給托盤73向隔板輸送托盤66供給隔板7的裝載機76、降落部77及吸附墊102的動作時刻、用于在隔板7的周緣部正確地涂敷密封劑的X-Y機械手79、伸縮氣缸80和涂敷噴嘴78的動作時刻。
為了實現(xiàn)預先設定的MEA1的目標輸送速度,MEA輸送單元控制部2A根據(jù)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信號,對輸送輥32、MEA牽引輥15和保護片回收卷軸39的旋轉(zhuǎn)速度進行反饋控制。
GDL安裝單元控制部3A基于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信號,控制伺服電動機45的旋轉(zhuǎn)速度以使2個GDL傳送帶16的速度與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相等。另外,基于動作時刻設定部28所生成的與GDL安裝單元3有關的動作時刻信號,控制GDL供給部17、GDL安裝部18和熱壓機19。
隔板安裝單元控制部4A,基于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信號,控制伺服電動機65的旋轉(zhuǎn)速度以使2個隔板傳送帶20的速度與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相等。此外,基于動作時刻設定部28所生成的與隔板安裝單元4有關的動作時刻信號,控制隔板供給部21、密封劑涂敷部22和隔板安裝部23。
在該燃料電池制造裝置中,在MEA1形成與輸送輥32的突起結合的輸送用孔10和表示各催化層12的位置的標記11,基于光學傳感器26相應于孔10和標記11的通過而分別輸出的固有信號,檢測出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和催化層12的位置。因此,可以精度良好地使GDL傳送帶16和隔板傳送帶20的速度與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一致。另外,根據(jù)催化層12的位置和MEA1的實際輸送速度,可以正確地設定GDL安裝單元3和隔板安裝單元4的各致動器的動作時刻。因此,可以在高位置精度下進行GDL6和隔板7向MEA1的組裝。
該燃料電池制造裝置,一邊使GDL6以同速并行,一邊將GDL6組裝于MEA1,并且,一邊使隔板7以同速并行,一邊組裝隔板7,所以可以一邊連續(xù)運轉(zhuǎn)MEA輸送單元2,一邊高效率地制造燃料電池。
接著,參照圖16A-圖16C,說明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
該實施例,在輸送膜95上形成隔板7。在輸送膜95形成與在MEA1上形成的相同的輸送用孔10A。
燃料電池制造裝置具有MEA輸送單元200和配置于其兩側的一對隔板輸送單元40。
MEA輸送單元200通過輸送輥32從卷繞于卷軸9而成的MEA1的卷體30送出MEA1。與第1實施例相同,在MEA1以一定間距形成有催化層,在催化層的兩外側,以一定間距形成有輸送用孔10。但是,在通過輸送輥132的時刻,在MEA1未粘貼有第1實施例那樣的保護片。在輸送輥132的外周,形成有與孔10結合的突起。
隔板7預先以與MEA1的催化層相同的間距粘接于膜95上,該膜95與MEA1同樣在兩側以一定間距形成有與孔10同樣的輸送用孔10A。
隔板輸送單元40具有與輸送輥132一樣的突起,具有與輸送輥132同步旋轉(zhuǎn)的輸送輥132A。輸送輥132A通過使突起132B結合于孔10A、并進行旋轉(zhuǎn),來輸送膜95。在膜95的移動方向上,在輸送輥132A的上游設有密封劑涂敷噴嘴78。密封劑涂敷噴嘴78與第1實施例相同,在隔板7的包括外周部的規(guī)定位置涂敷密封劑。
如此,向MEA1的兩側供給粘接著隔板7的膜95。膜95上的隔板7通過一對接合輥133而壓接于MEA1。
如圖16C所示,在一對接合輥133的一輥的外周,形成有貫穿輸送用孔10和孔10A的突起320。在一對接合輥133的另一輥,形成有接納突起的凹部321。通過貫穿了孔10和10A的突起320和凹部321的結合,一對接合輥133在與MEA1的催化層12正確對應的位置從兩側壓接隔板7。在MEA1的移動方向上,在接合輥133的下游,還設有熱壓接輥94。熱壓接輥94從外側對夾持著MEA1的隔板7帶來壓縮力及熱,使MEA1和隔板7進一步緊密貼合,并使涂敷于隔板7的密封劑干燥,使MEA1和隔板7完全粘接。在以上的處理后,通過從隔板7剝下膜95,從而完成燃料電池。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雖然未使用GDL,但也可以取代隔板7,通過將GDL粘接到膜95上,而將該裝置用于向MEA1組裝GDL。
根據(jù)本實施例,將隔板7粘接于膜95上,使接合輥133的突起320貫穿MEA1的孔10和膜95的10A,所以可以經(jīng)常正確地進行MEA1的催化層12和隔板7的對位。
然后,參照圖17A-圖28,說明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
首先,參照圖17A,燃料電池堆棧制造裝置,具有層疊單元201和向?qū)盈B單元201供給MEA1的MEA輸送單元202。燃料電池制造裝置還具有向?qū)盈B單元201供給層疊構件210的、如圖21所示的層疊構件供給單元203。
MEA輸送單元202通過2個各一對的輸送輥211從卷繞于卷軸9而成的MEA1的卷體30送出MEA1,并向?qū)盈B單元201供給。
參照圖18,在MEA1的兩表面預先形成有催化層,在MEA1的兩端部,在MEA1的長度方向上以相等間距形成有輸送用孔212。并且,為了有助于層疊單元201對MEA1的切斷,在催化層的外周形成矩形的切痕線213。
參照圖17B,在一對輸送輥211的一外周,形成有貫穿于MEA1的輸送用孔212中的突起320。在一對輸送輥211的另一方,形成有接納突起的凹部321。通過貫穿了孔10的突起320與凹部321的結合,輸送輥211以預先設定的輸送速度正確地向?qū)盈B單元201輸送MEA1。使這些輸送輥211對同步旋轉(zhuǎn)。輸送輥211通過一次動作,為了使MEA1移動與切痕線213的間距相等的間隔,而設定一次動作的旋轉(zhuǎn)次數(shù)。
再參照圖17A,層疊單元201位于一對輸送輥211和另一對輸送輥211之間。
層疊單元201被構成為分別面臨MEA1的上方和下方,具有框架205,該MEA1在這些輸送輥211對之間沿水平方向延伸。在MEA1的上方的框架205支承有可升降的上構件206。在MEA1的下方的框架205支承有可升降的下構件207。下構件207從下方支承已被層疊的燃料電池204。下構件207和已被層疊的燃料電池204一起被收容安裝于固定在框架5的保持框208的內(nèi)側。上構件206具有把持層疊構件210的吸附墊206A。也可以取代吸附墊206A而使用電磁吸盤。
上構件206在圖17A所示的上升位置和圖27所示的下降位置之間進行升降。下構件207在圖25所示的上升位置和圖27所示的下降位置之間進行升降。但是,上構件206的下降位置和下構件207的上升位置依存于保持框208內(nèi)的已被層疊的燃料電池204的厚度。
再參照圖17A,上構件206的升降行程距離設定為在層疊構件210和MEA1的厚度上加上在上升位置的層疊構件210和MEA1之間所設定的規(guī)定間隙尺寸、和在層疊于下構件207上的燃料電池204和MEA1之間的規(guī)定間隙尺寸所得到的值。
再參照圖27,上構件206通過將層疊構件210壓靠于MEA1,從而從切痕線213切斷MEA1,向下方?jīng)_壓。
如圖19所示,也可以在MEA1不形成切痕線213,取而代之是如圖20所示,在上構件206設置刀具215,通過上構件206下降而切斷MEA1。
參照圖22,層疊構件210是在隔板220的兩表面固定氣體擴散層(GDL)221A和221B,在隔板220的外周涂敷密封劑222A和222B而成的。層疊構件210用其他組裝裝置組裝。在隔板220的兩表面預先形成有氣體通路223A和223B。燃料電池堆棧由交替層疊MEA1和層疊構件210而構成。另外,在燃料電池堆棧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配置端板,最后用在縱剖方向貫穿這些燃料電池堆棧和端板的雙頭螺栓和螺母將其緊固為一體。為此,在圖17A所示的燃料電池堆棧的下端,取代圖22所示的層疊構件210,而使用圖23所示的層疊構件210A。
參照圖23,層疊構件210A是在上表面形成了氣體通路223A的端板220A上固定GDL221A,在端板220A的外周涂敷密封劑222A而成的。另外,在層疊了規(guī)定數(shù)量的燃料電池的燃料電池堆棧的上端,以使其上下方向相反的狀態(tài)層疊與圖23的層疊構件210A同樣的層疊構件。
在本實施例中,將GDL221A和221B固定于隔板220,但也可以預先在MEA1的表面形成GDL221A和221B。在這種情況下,僅用隔板220和密封劑222A、222B構成層疊構件210。
參照圖21,層疊構件供給單元203具有輸送托盤216和安裝部217。輸送托盤216以載置了多個層疊構件210的狀態(tài)輸送層疊構件210到安裝部217近旁的規(guī)定位置。安裝部217具有旋轉(zhuǎn)臂218。旋轉(zhuǎn)臂218從輸送托盤216撈起層疊構件210,旋轉(zhuǎn)大致180度,將層疊構件210移動到上構件206的吸附墊206A的正下方。在這種狀態(tài)下,上構件206下降,用吸附墊206A把持層疊構件210。
然后,參照圖24,說明該燃料電池堆棧制造裝置的動作順序。
在最開始的步驟S1,制造裝置用上構件206的吸附墊206A把持圖23的層疊構件210A將其載置于下構件207。另外,在該時刻,在位于上構件206下方的MEA1,通過之前的層疊作業(yè),形成有用切下線213打通了催化層的部分后的孔。因此,被吸附墊206A把持的層疊構件210A通過該孔載置于下構件207。
在下一步驟S2,制造裝置用上構件206的吸附墊206A把持圖22所示的層疊體210。
在下一步驟S3,制造裝置通過輸送輥211從卷體30向?qū)盈B單元201送出MEA1。
在下一步驟S4,制造裝置使下構件207上升,隔著層疊構件210A抬起MEA1。由此,MEA1被施加張力,MEA1的褶皺和松弛被除去。另外,如圖25所示,在第2次移動的步驟S4的實行中,抬起MEA1的不是層疊構件210A,而是層疊構件210。
在下一步驟S5,如圖26所示,制造裝置使上構件206下降,使層疊構件210接觸到MEA1。由此,MEA1成為被層疊體210A和層疊體210夾入的狀態(tài)。另外,在第2次移動的步驟S5的實行處理中,MEA1被2個層疊體210夾入。
在下一步驟S6,制造裝置使上構件206和下構件207下降,從而從切下線213切斷MEA1,向下方?jīng)_壓。在MEA1不存在切下線213、上構件206具有刀具215時,在此使用刀具215切斷MEA1。上構件206和下構件207的下降,在使層疊于保持框208內(nèi)的燃料電池204的上端、即被吸附墊206A把持的層疊構件210的上端與切下線213的周圍的MEA1之間確保規(guī)定間隙間距的位置停止。
在下一步驟S7,制造裝置從吸附墊208釋放層疊構件210。
在下一步驟S8,如圖28所示,制造裝置使上構件206回歸到上升位置。層疊構件210以層疊于打通了的MEA1上的狀態(tài)留在保持框208內(nèi)。
在下一步驟S9,制造裝置判斷構成燃料電池堆棧的預定的規(guī)定數(shù)量的燃料電池的層疊是否完成。
在燃料電池的層疊未完成時,制造裝置重復進行步驟S2-S8的處理。在燃料電池的層疊完成時,制造裝置在步驟S10中,用吸氣墊208把持包含端板的層疊構件,使上構件206下降,通過MEA1的剪切線213內(nèi)側的孔,將層疊構件安裝于層疊于保持框8內(nèi)的燃料電池的上端。在此使用的層疊構件,如上所述,相當于使圖23所示的層疊構件210A上下倒過來的層疊構件。
通過以上的處理,制造層疊了規(guī)定數(shù)量的燃料電池的燃料電池堆棧。另外,如上所述,燃料電池堆棧最后用雙頭螺栓和螺母緊固為一體,但也可以用其他工藝進行該作業(yè)。
根據(jù)該燃料電池堆棧制造裝置,由于使用具有與MEA1的孔10結合的突起的輸送輥211以規(guī)定的間隔將MEA1送到層疊單元201,所以可以使MEA1的催化層正確地位于層疊單元210的上構件206的正下方。因此,可以在正確的定位下對MEA1和層疊構件210或210A進行層疊。
另外,該制造裝置,在上構件206的一次行程中進行MEA1的切斷、切斷后的MEA1和層疊構件210或210A的層疊作業(yè),所以可效率良好地制造燃料電池堆棧。
在本實施例中,相對于層疊于保持框208內(nèi)的燃料電池,上構件206從上方層疊MEA1和層疊構件210,但也可以是這樣的構造將保持框208固定于上構件206,相對于層疊于上方保持框208內(nèi)的燃料電池,下構件207從下方層疊MEA1和層疊構件210。
另外,被要求的第1隔板是指支承于下構件207的隔板220,被要求的第2隔板是指支承于上構件206的隔板220。
對以2003年12月2日為申請日的日本的特愿2003-402491號及以2003年12月19日為申請日的日本的特愿2003-422613號的內(nèi)容,通過引用合并于此。
如上所述,通過幾個特定的實施例來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在權利要求的技術范圍內(nèi),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或變型。
適用產(chǎn)業(yè)領域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用在外周形成有結合于孔的突起的輥輸送形成有輸送用孔的電解質(zhì)膜,所以在燃料電池的制造工藝中,可精度良好地對電解質(zhì)膜進行定位。另外,由于可連續(xù)供給電解質(zhì)膜,所以也可提高燃料電池的制造效率。本發(fā)明特別適用于固體高分子型的燃料電池堆棧的制造,帶來較好的效果。
本發(fā)明實施例所包含的排他的性質(zhì)或特征,如以下那樣被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方法,對電解質(zhì)膜(1)實施規(guī)定處理來制造燃料電池,該制造方法包括通過輸送輥(32,132,211)的旋轉(zhuǎn)來送出電解質(zhì)膜(1)的工序,該電解質(zhì)膜(1)為帶狀,在兩側部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有輸送用孔(10,212),并卷繞于卷軸(9),該輸送輥(32,132,211)在外周具有與輸送用孔(10,212)結合的突起(32A,320);在基于輸送輥(32,132)的旋轉(zhuǎn)速度而設定的規(guī)定處理時刻進行規(guī)定處理的工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電解質(zhì)膜(1)具有預先以一定間距形成于表面的催化層(12)、和相應于催化層(12)的形成位置而形成的定位標記(11);制造方法還包括根據(jù)輸送輥(32)的旋轉(zhuǎn)速度和定位標記(11)來設定規(guī)定處理時刻的工序。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還包括在電解質(zhì)膜(1)通過的規(guī)定點,使用傳感器(26)檢測輸送用孔(10)的位移速度和定位標記(11)的通過的工序;根據(jù)輸送用孔(10)的位移速度和定位標記(11)的檢測時刻確定規(guī)定處理時刻的工序。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還包括使用傳感器(26)檢測輸送用孔(10)的位移速度的工序;控制輸送輥(32)的旋轉(zhuǎn)速度,使得輸送用孔(10)的位移速度與規(guī)定的目標位移速度一致的工序。
5.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規(guī)定處理包括向催化層(12)粘接氣體擴散層(6)的工序;向粘接于催化層(12)的氣體擴散層(6)粘接隔板(7)的工序。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向催化層(12)粘接氣體擴散層(6)的工序包括向催化層(12)壓靠涂敷了電解質(zhì)液的氣體擴散層(6)、并使其暫時固定的工序;對催化層(12)和氣體擴散層(6)進行熱壓縮,使氣體擴散層(6)固定于催化層(12)的工序。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向氣體擴散層(6)粘接隔板(7)的工序包括向隔板(7)涂敷密封劑的工序;使涂敷了密封劑的隔板(7)壓靠于氣體擴散層(6)的工序;在隔板(7)壓靠于氣體擴散層(6)的狀態(tài)下,使密封劑熱干燥的工序。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電解質(zhì)膜(1)預先由保護片(8,8A,8B)覆蓋;上述制造方法還包括在規(guī)定處理之前,從電解質(zhì)膜(1)剝下保護片(8,8A)的工序。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保護片(8,8A,8B)由第1保護片(8B)和第2保護片(8A)構成,該第1保護片(8B)覆蓋電解質(zhì)膜(1)的兩側部的除輸送用孔(10)以外的部分,該第2保護片(8A)覆蓋電解質(zhì)膜(1)的中央部;剝下保護片(8,8A)的工序包括留下第1保護片(8B)、僅剝下第2保護片(8A)的工序。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電解質(zhì)膜(1)具有預先以一定間距形成的催化層(12);規(guī)定處理還包括這樣的工序預先以與催化層(12)相同的間距粘貼了隔板(7)的兩個薄膜(95),在各薄膜(95)預先形成有與電解質(zhì)膜(1)的輸送用孔(10)相同間距的定位孔(10A),通過一對第2輸送輥(132A)的旋轉(zhuǎn)進行送出,該一對第2輸送輥(132A)在外周具有與定位孔(10A)結合的突起,在用兩個薄膜(95)夾著電解質(zhì)膜(1)的狀態(tài)下,一對接合輥(133)、接合輥(133)中的一個輥具有貫穿定位孔(10)和輸送用孔(10)的突起(320),由該一對接合輥(133)向催化層(12)壓接隔板(7)。
11.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裝置,用于對電解質(zhì)膜(1)實施規(guī)定處理來制造燃料電池,該制造裝置包括電解質(zhì)膜(1),其為帶狀,在兩側部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有輸送用孔(10,212),并卷繞于卷軸(9);輸送輥(32,132,211),其在外周具有與輸送用孔(10)結合的突起(32A,320);處理單元(3,4,94,133,201),其在基于輸送輥(32,132,211)的旋轉(zhuǎn)速度而設定的規(guī)定處理時刻,對通過輸送輥(32,132,211)的旋轉(zhuǎn)而從卷軸(9)送出的電解質(zhì)膜(1)進行規(guī)定處理。
12.一種電解質(zhì)膜(1),卷繞于卷軸(9),通過對其實施規(guī)定處理來制造燃料電池,包括電解質(zhì)膜(1)在兩側部具有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的輸送用孔(10,212);輸送用孔(10,212)與形成在輸送輥(32,132,211)的突起(32A,320)結合,相應于輸送輥(32,132,211)的旋轉(zhuǎn)而從卷軸(9)送出電解質(zhì)膜(1)。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解質(zhì)膜(1),電解質(zhì)膜(1)還包括以一定間距形成在表面的催化層(12);表示催化層(12)的形成位置的、用傳感器(26)可讀取的定位標記(11)。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電解質(zhì)膜(1),電解質(zhì)膜(1)由在進行規(guī)定處理前被剝下的保護片(8,8A,8B)覆蓋。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解質(zhì)膜(1),保護片(8,8A,8B)包括覆蓋電解質(zhì)膜(1)的兩側部的除輸送用孔(10)以外的部分的第1保護片(8B);覆蓋電解質(zhì)膜(1)的位于兩側部之間的中央部的第2保護片(8A)。
16.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方法,其中燃料電池是交替層疊電解質(zhì)膜(1)和隔板(220)而成的,該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從保持于規(guī)定位置的第1隔板(220)的側方,向面向第1隔板(220)的位置平行地供給薄膜狀的電解質(zhì)膜(1);第2工序,夾著面對第1隔板(220)的電解質(zhì)膜(1),向與第1隔板(220)相反的一側供給第2隔板(220);第3工序,使第2隔板(220)朝向第1隔板(220)位移,從而將電解質(zhì)膜(1)切斷成規(guī)定的形狀尺寸,并用第1隔板(220)和第2隔板(220)夾持電解質(zhì)膜(1)。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方法,還包括在第2隔板(220)位移之前,將第1隔板(220)壓靠于電解質(zhì)膜(1)來對電解質(zhì)膜(1)施加張力的第4工序。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方法,電解質(zhì)膜(1)具有輸送用孔(212),該輸送用孔(212)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在電解質(zhì)膜(1)的兩側部;第1工序包括使用在外周具有與孔(212)結合的突起(320)的輸送輥(211),將電解質(zhì)膜(1)送出到面向第1隔板(220)的位置的工序。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6-1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預先以規(guī)定的間隔在電解質(zhì)膜(1)形成切下線(213),該切下線(213)具有劃定切下部分的刻痕;第3工序包括通過用第2隔板(220)推壓切下線(213)來切離切下部分的工序。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6-1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第3工序包括使用與第2隔板(220)在相同方向位移的刀具(215),將電解質(zhì)膜(1)切斷成規(guī)定的形狀尺寸的工序。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6-1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還包括將燃料電池層疊于保持框(218)內(nèi)的第4工序,該燃料電池是通過第3工序生成的、由第1隔板(220)和電解質(zhì)膜(1)和第2隔板(220)構成的。
22.根據(jù)權利要求21所述的制造方法,保持框(218)由引導構件(218)構成,該引導構件(218)僅容許燃料電池向與第2隔板(220)位移相同的方向位移。
23.一種燃料電池的制造裝置,該燃料電池是交替層疊電解質(zhì)膜(1)和隔板(220)而成的,該制造裝置包括電解質(zhì)輸送單元(202),其從保持于規(guī)定位置的第1隔板(220)的側方,向面向第1隔板(220)的規(guī)定位置平行地供給薄膜狀的電解質(zhì)膜(1);隔板供給單元(203),其夾著規(guī)定位置的電解質(zhì)膜(1),向與第1隔板(220)相反的一側供給第2隔板(220);層疊單元(201),其使第2隔板(220)朝向第1隔板(220)位移,從而將電解質(zhì)膜(1)切斷成規(guī)定的形狀尺寸,并用第1隔板(220)和第2隔板(220)夾持電解質(zhì)膜(1)。
24.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裝置,電解質(zhì)膜(1)具有輸送用孔(212),該輸送用孔(212)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在電解質(zhì)膜(1)的兩側部;電解質(zhì)輸送單元(202),為了將電解質(zhì)膜(1)送出到規(guī)定位置,具有在外周具有與孔(212)結合的突起(320)的輸送輥(211)。
25.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制造裝置,層疊單元(201)具有通過第1隔板(220)推壓規(guī)定位置的電解質(zhì)膜(1)而使電解質(zhì)膜(1)的張力增大的構件(207)。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制造裝置,預先以規(guī)定的間隔在電解質(zhì)膜(1)形成切下線(213),該切下線(213)具有劃定切下部分的刻痕;輸送輥(211)被構成為將電解質(zhì)膜(1)每次向規(guī)定位置輸送相當于間隔的長度。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制造裝置,層疊單元(201)具有刀具(215),該刀具(215)與第2隔板(220)向相同方向位移,將電解質(zhì)膜(1)切斷成規(guī)定的形狀尺寸。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制造裝置,層疊單元(201)被構成為使得第2隔板(220)超過規(guī)定位置,朝向第1隔板(220)位移。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裝置,層疊單元(201)具有保持框(218),該保持框(218)將通過用第1隔板(220)和第2隔板(220)夾持電解質(zhì)膜(1)而構成的燃料電池層疊至規(guī)定數(shù)量。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裝置,第1隔板(220)和第2隔板(220)具有面臨電解質(zhì)膜(1)的氣體擴散層(221A,221B)。
全文摘要
使用電解質(zhì)膜(1)制造燃料電池。在帶狀的電解質(zhì)膜(1)的表面,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距形成催化層(12),在兩側部以一定間距呈列狀地形成輸送用孔(10)。通過使在外周具有與孔(10)結合的突起的輸送輥(32)旋轉(zhuǎn),從卷軸(9)送出電解質(zhì)膜(1)。在基于輸送輥(32)的旋轉(zhuǎn)速度的規(guī)定處理時刻,對被送出的電解質(zhì)膜(1)粘接GDL(6)和隔板(7),從而使GDL(6)和隔板(7)與催化層(12)正確的層疊,并高效率地制造燃料電池。
文檔編號H01M8/10GK1890828SQ20048003584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2日
發(fā)明者倉持竹晴, 巖本雅則, 勝雅彥, 江口薰, 小又正博, 金房英人, 武藤宜樹 申請人:日產(chǎn)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