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按鍵式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鍵式開關,特別是指一種民用、帶自動復位機構的按鍵式開關。
背景技術:
按鍵式開關是一種用來控制電器設備通斷的最普通最常見的電器元件,普通按鍵式開關為雙位型,即在外力的按壓下,按鍵蓋因開關的通斷狀態(tài)不同而處于并保持在不同的位置,常見的是同一端的高低不同,這使開關的整體外觀不平整,整體感低,流暢感差。圖1給示了是一種常見的手動按壓式開關,其包括按鍵蓋1和底座7,底座內(nèi)設有接線端子71,底座7與按鍵蓋1之間設有搖桿5,搖桿內(nèi)設置有彈簧,搖桿位置按鍵蓋內(nèi)側的滑道內(nèi),與按鍵構成T型結構。初始狀態(tài)時,搖桿位于翹板6的某一側,當外力按壓按鍵蓋1時,使搖桿滑向翹板的另一側,從而實現(xiàn)開關位置的切換。由圖可見,這類開關缺少有效的復位機構,按鍵蓋因開關的通斷狀態(tài)不同而高低不同,外觀不平整,且進行通斷操作時,使用者還要根據(jù)按鍵的不同位置進行操作。
中國CN1312570A號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琴鍵式開關設計方案,其開關主體前面設有進行按壓操作的按扣鍵,當對按扣鍵進行按壓操作時,都會使觸點交替翻轉的開關機構部收容到開關底座的容腔內(nèi),底座上設有埋入型配線器。在兩個收容室內(nèi)分別收容有由端子螺釘與螺母構成的端子。在機體上貫通設置電線插口以及端子螺釘?shù)念^部所面對的螺釘用通孔。該發(fā)明在發(fā)明專利公開說明書中公開了使開關交替翻轉的開關機構部,該開關機構部通過滑動凸輪與恢復彈簧的配合來實現(xiàn)開關交替翻轉復位,但是該琴鍵式開關的復位機構復雜,工藝性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藝性好、運動可靠、操作力小的滑塊復位機構開關,和同一構思下的一種連桿復位機構開關及一種推桿復位機構開關。
根據(jù)上述需要解決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按鍵式開關,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方的按鍵蓋,在底座與按鍵蓋之間設置有搖桿及相關的連接組件,與搖桿相關的連接組件有對按鍵蓋進行按壓操作時使開關觸點交替翻轉的復位機構組件,根據(jù)實施方式的不同該復位機構組件包括了以下三種結構方案,且該三結構方案間存在一定依存關系和差異。
第一種方案。復位機構包括有滑塊一、復位彈片一、滑塊二、復位彈片二和搖桿等零件,滑塊一和復位彈片一包容于滑塊二內(nèi),并通過復位彈片二封裝于與按鍵蓋相連接的容置架中,搖桿上部設置有受力點,滑塊底部設置有作用點。與搖桿相關的連接組件還有容納復位機構組件并在按鍵蓋與底座間起過渡作用的容置架,容置架為一框型架,上與按鍵蓋相接,設在中部的容腔內(nèi)有支撐梁并容納和支撐復位機構組件,下與底座連接。其中,按鍵蓋與容置架通過開合機構連接,該開合機構為按鍵蓋一端設置的L形扣位與容置架一端設置的扣位所形成的鉸鏈機構,所述按鍵蓋下部中間位置設有十字筋。在本實施方案中,復位彈片一呈日字形,在日字型復位彈片的兩空位下部相對設置有Z形懸臂彈片;滑塊一為方形,該滑塊一的作用點為其底部兩端設置的凸起塊,凸起塊的截面呈鍥形;復位彈片二呈條凳形,其凳面呈日字形,日字形彈片面四角處設置有導角;滑塊二呈盒狀,盒底面上設有弧形凸起,盒四角設置有定位柱。因此,搖桿的受力點為搖桿上部兩端設置的凸起塊,其截面為梯形,所述搖桿中部設置有轉動定位凸起。
第二種方案。由搖桿、與搖桿相連的連桿以及復位彈簧組成復位機構,該復位彈簧設置于按鍵蓋下,連桿一端與復位彈簧連接,另一端與搖桿連接。與搖桿相關的連接組件還有容納復位機構組件并在按鍵蓋與底座間起過渡作用的容置架,容置架為一框型架,上與按鍵蓋相接,設在中部的容腔內(nèi)有支撐梁并容納和支撐復位機構組件,下與底座連接。其中,按鍵蓋與容置架通過開合機構連接,該開合機構為按鍵蓋一端設置的L形扣位與容置架一端設置的扣位所形成的鉸鏈機構,在按鍵蓋下部中間位置設有十字筋,在容置架與連桿相接處設置有連桿滑動槽,容置架底部上方設置有固定復位彈簧的定位槽,定位槽兩端設置有定位筋。所述的復位彈簧為兩根并排設置的V形鋼絲,V形鋼絲一側平躺在定位槽內(nèi),向上一側的端頭呈凹弧狀或其它適宜的形狀。在所述的搖桿的上部開設有槽型滑動軌道,該槽型滑動軌道的側壁由腔體形成,軌道的頂面為平面、底面為凸面,搖桿本體上還設置有擺動限位結構,該擺動限位結構為從搖桿本體上端延伸出的四個方形凸起,凸起對稱分列于滑動軌道兩側。這里的連桿呈“工”字形,工字型連桿的上部、下部呈圓柱狀,連桿的上部圓柱卡設于容置架內(nèi)設置的連桿滑動槽及復位彈簧的凹弧上,下部圓柱設置于搖桿上端的滑動軌道內(nèi)。
第三種方案。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搖桿與搖桿相連的推桿以及復位彈簧,推桿一端與容置架及復位彈簧相連接,另一端推動搖桿。此時,在容置架中設有容槽,容槽底的中部設有十字形通孔,容槽壁中部兩邊設有凸起,凸起的內(nèi)壁上設有滑槽,所述容槽底部一邊設有槽孔,容槽底部上還設置有定位筋,在定位筋上固定有兩根“幾”字型的復位彈簧鋼絲。在搖桿的上端內(nèi)部設置有凹槽,搖桿本體上設置有擺動限位結構,該擺動限位結構為搖桿本體上端四個角延伸出弧形凸起,弧形凸起對稱設置于搖桿上端的四個角。在所述推桿上部中間為圓柱形凸起,兩端設有臺階,推桿的下部截面呈三角形,推桿上部兩邊的臺階設置于容置架內(nèi)壁上的滑槽內(nèi),推桿上部的底面的臺階由復位彈簧支撐連接,自由狀態(tài)時推桿下部的底邊平行地位于搖桿的上方。
本發(fā)明實施方案一提供的滑塊復位機構中復位彈片、滑塊是各自獨立的零件,起驅動作用的滑塊一在復位彈片一的中間位置滑動,工作時復位彈片一只有懸臂彈片相對于滑塊二擺動,上下復位彈片二利用導角結構與滑塊二的四個定位柱定位;實施方案二、三通過連桿或推桿、復位彈簧和搖桿的配合使按鍵蓋按壓動作結束后能夠恢復初始位置,保持外觀平整,在按鈕的同一位置進行同樣的操作可以實現(xiàn)開關的通斷狀態(tài)轉換。本發(fā)明可作為現(xiàn)有機械類開關的替代產(chǎn)品,還可以作為智能電工系統(tǒng)的機械控制開關。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合理、緊湊、流暢,工藝性好,運動可靠,操作力小,使用安全可靠,動作靈敏。
圖1是現(xiàn)有按鍵式開關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裝配后的實施方案一的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零部件分解示意圖;圖4是圖3中1按鍵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3中4容置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3中滑塊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3中復位彈片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3中復位彈片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3中滑塊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裝配后的實施方案二的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10的零部件分解示意圖;圖12是圖11中按鍵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3是圖11中容置架裝配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4是本發(fā)明裝配后的實施方案三的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5是圖14的零部件分解示意圖;圖16是圖15中按鍵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7是圖15中容置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8是圖15中容置架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19是圖15中推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0是圖15中搖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的基本構思是通過容置架對按鍵蓋和底座進行上引下連,借助容置架內(nèi)的空間安裝與滑塊或連桿或推桿配合的搖桿、復位彈簧等組成的復位機構,來實現(xiàn)對按鍵蓋進行按壓操作后可使開關觸點交替翻轉且使按鍵蓋按壓動作結束后能夠恢復初始位置。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方案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圖1對現(xiàn)市售按鍵式開關的基本裝配結構進行了描述,由于在背景技術部分已進行了說明,在此就不再贅述。
圖2~9對實施方案一的基本結構給出了詳盡的說明。首先對零部件及其編號說明于后按鍵蓋1、L形扣位11、十字筋12,滑塊一21、鍥形凸起211、滑塊二22、弧形凸起221、定位柱222,復位彈片一31、懸臂彈片311、復位彈片二32、彈片面321、導角322,容置架4、容腔41、扣位42、軸孔43,搖桿5、搖桿凸起塊51、定位凸起52、轉軸53,翹板6,底座7、接線端子71。
如圖2~9所示,圖中給出了一種按鍵式開關及其滑塊復位機構,以按鍵蓋1、底座7和實現(xiàn)按鍵與底座間連接的容置架4為基礎,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通過轉動式鉸鏈連接方式形成開合機構(當然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除了采用上述連接方式外,也可以采用諸如滑軌式上下平動的開合連接方式)。在按鍵蓋與底座之間設置有對按鍵蓋進行按壓操作使開關觸點交替翻轉的復位機構,置于容置架內(nèi)的該復位機構包括有滑塊一21、復位彈片一31、滑塊二22、復位彈片二32和搖桿5,而在按鍵蓋下部一端設置有L形扣位11,按鍵蓋內(nèi)側中間位置設有十字筋12,容置架4中間設置有容腔41,容置架一端設置有與按鍵蓋L形扣位11相扣鎖的扣位42,使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形成了鉸鏈配合。在此,按鍵蓋一端的L形扣位11與容置架相對應端的扣位42形成鉸鏈配合,可使按鍵蓋以此為中心旋轉,按鍵蓋內(nèi)側中間十字筋12與滑塊二22背部中間的弧形凸起221接觸配合,可在按鈕運動時推動滑塊以及整個與之配合的組件沿著容置架的容腔向下運動。
其中,復位彈片一31呈日字形,在日字型復位彈片的兩空位下部相對設置有Z形懸臂彈片311,懸臂彈片呈八字型相對設置,日字形復位彈片一中間的筋條也可以去掉,呈口字型狀?;瑝K一21為方形,其底部兩邊起推動作用的凸起塊211的截面為鍥形,滑塊一21安裝在復位彈片一31的兩個懸臂彈片311之間?;瑝K二22呈盒狀,盒底面朝上,盒底面上設有弧形凸起221,盒四角設置有定位柱222。復位彈片二32呈條凳形,其凳面呈日字形,日字形彈片面321的四角處設置有導角322。裝配時,復位彈片一31先裝入滑塊22內(nèi),再在復位彈片一31的懸臂彈片311之間安裝上滑塊一21,滑塊22內(nèi)設置有與復位彈片一31相連接的卡位,便于固定復位彈片一31。滑塊一21和復位彈片一31包容于滑塊二22內(nèi),再通過復位彈片二32封裝固定,復位彈片32的日字形彈片面上設置的導角與滑塊二22的四個定位柱卡住定位?;瑝K一21的底部兩邊設置的凸起塊211剛好從復位彈片二32的日字形彈片面的空間中向下凸出?;瑝K及復位彈片安裝好的組合體一并放置于容置架4的容腔41內(nèi)?;瑝K及復位彈片的組合體通過容腔壁以及中間位置設置的兩條筋固定于容置架內(nèi)。
而在搖桿5的上端面的兩側設置有傳遞推力的凸起塊51,凸起塊的截面呈梯形形狀或者為三角形形狀,梯形的上邊或三角形的頂端處呈凸起的圓弧狀;搖桿的轉軸53與容置架的軸孔43構成搖桿的轉動中心,搖桿的轉軸下面還設有限制搖桿擺動的轉動定位凸起52,也可以在搖桿的兩端設置凸起等其他方式限制搖桿的擺動。另外,搖桿的上端面的凸起塊51對應設置于容置架容腔41的下部。
至此,實施方案一開關的滑塊復位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初始狀態(tài)時,搖桿5位于翹板6的某一初始側,使底座7內(nèi)的兩個接線端子71中的一個處于接通狀態(tài),滑塊一21位于復位彈片一的中間位置,滑塊二22處于距搖桿5上方最遠距離處。
當外力作用在按鍵蓋上時,按鍵蓋的下部的十字筋12作用于滑塊二22弧形凸起221上,滑塊二22受力,克服復位彈片二32的彈力向下運動,滑塊一21一側凸起211的斜面率先與搖桿5較高的一側的凸起51接觸,使搖桿沿翹板擺動,同時滑塊一21在搖桿凸起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克服復位彈片31的彈力,在滑塊二22內(nèi)部沿搖桿擺動的同一方向水平滑動,以避免其另一側的凸起211與搖桿另一側凸起51接觸而產(chǎn)生運動干涉。搖桿擺動使翹板6翻轉,從而完成了開關觸點的切換。
當推力消失時,滑塊二22在復位彈片二32的作用下復位到初始位置,同時滑塊一21在復位彈片一31的作用下恢復到中間位置。此時滑塊二22再受到推力作用時,其運動過程與上述相似,方向相反。由此,對滑塊二22的按壓操作可實現(xiàn)搖桿的交替翻轉。
本方案提供的滑塊復位機構中復位彈片一31、左右滑動的滑塊一21、復位彈片二32、上下滑動的滑塊二22都是各自獨立的零件,加工方便,工藝簡單,運動可靠,作用力小。
圖10~13對實施方案二的基本結構給出了詳盡的說明。首先對零部件及其編號說明于后按鍵蓋1、L形扣位11、十字筋12,V型復位彈簧9、復位彈簧定位槽91,容置架4、扣位42、連桿滑動槽43,工字型連桿8、連桿上部81、下部82,搖桿5、搖桿轉軸53、連桿滑動軌道54、四角方形凸起55,翹板6,底座7、接線端子71。
如圖10~13所示,圖中給出了一種按鍵式開關及其連桿復位機構,以按鍵蓋1、底座7和實現(xiàn)按鍵與底座間連接的容置架4為基礎,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通過轉動式鉸鏈連接方式形成開合機構(當然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除了采用上述連接方式外,也可以采用諸如滑軌式上下平動的開合連接方式)。在按鍵蓋與底座之間設置有對按鍵蓋進行按壓操作使開關觸點交替翻轉的復位機構,置于容置架內(nèi)的該復位機構包括有復位彈簧9、連桿8以及搖桿5。在此,在按鍵蓋1一端設置L形扣位11,容置架一端對應設置扣位42,使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形成鉸鏈配合,容置架與連桿相接處設置有連桿滑動槽43,連桿滑動槽下方設置有固定復位彈簧的定位槽44,定位槽兩端設置有防止復位彈簧滑動的定位筋45。
其中,復位彈簧9用于連桿的復位,該復位彈簧由兩根彈簧鋼絲制成,鋼絲加工成為V字型,且V字型一側平置另一側的端頭91加工成下凹的弧狀,將工字型連桿“擔”在其上,加工好的兩根鋼絲并行卡設于容置架的定位槽44內(nèi)。在容置架內(nèi)還設置有設定連桿上部位置的連桿滑動槽43,因此復位彈簧也可以直接加工成端頭沒有凹弧的V字形狀。同時,在搖桿5的上部或上端開設有槽型滑動軌道54,該槽型滑動軌道的側壁由腔體形成,軌道的頂面為平面、底面為凸面,搖桿本體上還設置有擺動限位結構,該擺動限位結構為從搖桿本體上端延伸出的四個方形凸起55,凸起對稱分列于滑動軌道兩側,搖桿的轉軸53安裝在容置架或底座上的軸孔內(nèi)。而連桿8呈“工”字型,工字型連桿的上部81、下部82呈圓柱狀,起軸的作用;連桿的上部圓柱卡設于容置架的連桿滑動槽及復位彈簧端頭的凹弧形內(nèi),并與按鍵蓋1下部中間位置的十字筋12緊密接觸,下部圓柱位于搖桿上端設置的滑動軌道內(nèi)。
至此,實施方案二開關的連桿復位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工作初始狀態(tài)時,搖桿位于翹板6的某一初始側,使接線端子71的一端處于接通位置,連桿8下部82位于搖桿內(nèi)滑動軌道54高位處。當按鍵蓋受到外部按壓時,按鍵蓋下部中間位置的十字筋12與連桿的上部圓柱81作用,推動連桿向下運動,其下部作用于搖桿內(nèi)同側的滑動軌道低位的凹面內(nèi),推動搖桿繞固定旋轉中心擺動,使其偏向翹板6的另一側。當按壓力消失時,連桿在復位彈簧鋼絲的作用下,沿著搖桿內(nèi)的滑動軌道滑動,恢復到同一高度的搖桿另一側,搖桿保持位置不變。此時連桿再受到推力作用時,其運動過程與上述相似,方向相反。由此,對機構的按壓操作即可實現(xiàn)搖桿的交替翻轉,從而實現(xiàn)開關的通斷。
本方案提供的連桿復位機構不僅能用在一位開關上,也能用在多位開關上,可使多位開關在不同開關處于不同狀態(tài)時仍能保持外觀平整如一。
圖14~20對實施方案三的基本結構給出了詳盡的說明。首先對零部件及其編號說明于后按鍵蓋1、L形扣位11、十字筋12,幾字型復位彈簧9,容置架4、扣位42、推桿滑動槽43、凸起46、定位槽47、定位筋48、十字形通孔49、弧形凸起410,推桿10、推桿上部101、圓柱形凸起1011、臺階1012、推桿下部102,搖桿5、搖桿轉軸53、凹槽56、圓形凸起57、斜三角形凸起58,翹板6,底座7、接線端子71。
如圖14~20所示,圖中給出了一種按鍵式開關及其推桿復位機構,以按鍵蓋1、底座7和實現(xiàn)按鍵與底座間連接的容置架4為基礎,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通過轉動式鉸鏈連接方式形成開合機構(當然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除了采用以上連接方式外,也可以采用諸如滑軌式上下平動的開合連接方式)。在按鍵蓋與底座之間設置有對按鍵蓋進行按壓操作使開關觸點交替翻轉的復位機構,置于容置架內(nèi)的該復位機構包括有復位彈簧9、推桿8以及搖桿5。在此,在按鍵蓋1一端設置L形扣位11,容置架一端對應設置扣位42,使按鍵蓋與容置架之間形成鉸鏈配合,容置架中設有容槽,容槽中部設有十字形通孔49,在該通孔的左右兩端設有弧形凸起410,容槽壁中部兩邊設有凸起46,凸起的內(nèi)壁上設有推桿滑動槽43,復位彈簧設置在定位槽47內(nèi),定位槽兩邊設有定位筋48。
其中,用于推桿復位的復位彈簧9為兩根“幾”字型的鋼絲,該復位彈簧鋼絲卡置在容置架內(nèi)的定位槽47內(nèi)且兩端部通過容槽內(nèi)所設置的定位筋48限位。在搖桿5的上端開設有凹槽56,其作用是在工作過程中避開推桿10的底部,以免發(fā)生作用干涉。在凹槽兩端設有帶圓弧的斜三角形凸起58,推桿受力向下運動時,推桿與凹槽兩端帶圓弧的斜三角形凸起58作用,推動搖桿翻轉。搖桿本體上設置有搖桿擺動限位結構,搖桿的擺動限位結構為搖桿四角延伸出的圓形凸起57。搖桿本體前后側設置有轉軸53,轉軸安裝于容置架的軸孔內(nèi),當搖桿擺動到一定位置時,搖桿的擺動定位凸起57與容置架底面相接觸,從而限制其擺動位置。而推桿10的主體結構為下部102呈三角形,上部101為柱形,且上部的軸線與端面相垂直。推桿上部101的中段為圓柱體1011,兩端設有臺階1012,臺階上下面為平面、左右兩側為弧面,推桿上部兩端的臺階設置于容置架凸起46內(nèi)壁的滑槽43內(nèi),“幾”字形復位彈簧固定在定位槽47內(nèi),兩端由定位筋48限位,復位彈簧中部弓起的直線部分支撐于推桿上部臺階1012的下平面,推桿的下部由十字型通孔49探出,推桿下部底邊可推動搖桿頂部帶圓弧的斜三角形凸起部。
至此,實施方案三開關的推桿復位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工作初始狀態(tài)時,搖桿位于翹板6的某一初始側,使接線端子71的一端處于接通位置,推桿10位于容置架4內(nèi)滑槽43的高位處,推桿在復位彈簧鋼絲預緊力作用下處于中間位置。當按鍵蓋1受到外部按壓時,設置在按鍵蓋內(nèi)側中間位置的十字筋12與推桿作用,推桿上部受到向下的推力,克服復位彈簧的彈力向下運動,推桿下部三角形底邊平面和搖桿凹槽翹起的較高的帶圓弧的斜三角形凸起部58作用,使搖桿滑向翹板的另一側,同時推桿在外力和搖桿的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向搖桿運動的反方向運動,推桿下部一端落入搖桿的凹槽內(nèi),凹槽有效避免了對推桿的運動干涉。當按壓按鍵蓋的外力消失后,推桿在復位彈簧鋼絲與推桿本身作用下恢復至原來狀態(tài),搖桿保持位置不變。此時如推桿再受到推力作用,其運動過程與上述相似,方向相反。由此,對機構的按壓操作即可實現(xiàn)搖桿的交替翻轉,從而實現(xiàn)開關的通斷變換。
可見,實施方案三中的推桿與實施方案二中的連桿、實施方案一中的滑塊具有異曲同工之效。
上述實施例是本發(fā)明提供的復位機構應用于按鍵式開關的特例。此類開關復位機構也可以應用到其他機械類開關和智能電工系統(tǒng)的機械控制開關中,若在其他開關上設置與本發(fā)明設計方案提供的復位機構相近似的復位機構,也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按鍵式開關,包括底座(7)和設置在底座上方的按鍵蓋(1),在底座與按鍵蓋之間設置有搖桿(4)及相關的連接組件,其特征是與搖桿相關的連接組件有對按鍵蓋進行按壓操作時使開關觸點交替翻轉的復位機構組件,該復位機構組件包括a)滑塊一(21)、復位彈片一(31)、滑塊二(22)、復位彈片二(32)和搖桿(5),滑塊一(21)和復位彈片一(31)包容于滑塊二(22)內(nèi),并通過復位彈片二(32)封裝于與按鍵蓋(1)相連接的容置架(4)中,搖桿(5)上部設置有受力點(51),滑塊(21)底部設置有作用點(211);或者b)由搖桿(5)、與搖桿相連的連桿(8)或推桿(10)以及復位彈簧組成復位機構,所述復位彈簧(9)設置于按鍵蓋下,連桿一端與復位彈簧連接,另一端與搖桿(5)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與搖桿相關的連接組件還有容納復位機構組件并在按鍵蓋與底座間起過渡作用的容置架(4),容置架為一框型架,上與按鍵蓋相接,設在中部的容腔(41)內(nèi)有支撐梁并容納和支撐復位機構組件,下與底座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在方案a)中,按鍵蓋與容置架通過開合機構連接,該開合機構為按鍵蓋一端設置的L形扣位(11)與容置架一端設置的扣位(42)所形成的鉸鏈機構,所述按鍵蓋下部中間位置設有十字筋(12)。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所述的復位彈片一(31)呈日字形,在日字型復位彈片的兩空位下部相對設置有Z形懸臂彈片(311);所述的滑塊一(21)為方形,所述滑塊一的作用點為其底部兩端設置的凸起塊(211),凸起塊的截面呈鍥形;所述的復位彈片二(32)呈條凳形,其凳面呈日字形,日字形彈片面(321)四角處設置有導角(322);所述的滑塊二(22)呈盒狀,盒底面上設有弧形凸起(221),盒四角設置有定位柱(222)。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所述的搖桿(5)的受力點為搖桿上部兩端設置的凸起塊(51),其截面為梯形,所述搖桿中部設置有轉動定位凸起(52)。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在方案b)中,按鍵蓋與容置架通過開合機構連接,該開合機構為按鍵蓋一端設置的L形扣位(11)與容置架一端設置的扣位(42)所形成的鉸鏈機構,在按鍵蓋下部中間位置設有十字筋(12),在容置架與連桿相接處設置有連桿或推桿滑動槽(43),容置架底部上方設置有固定復位彈簧的定位槽(44),定位槽兩端設置有定位筋(45)。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所述復位彈簧(9)為兩根并排設置的V形鋼絲,V形鋼絲一側平躺在定位槽內(nèi),向上一側的端頭(91)呈凹弧狀的。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在搖桿(5)的上部開設有槽型滑動軌道(54),該槽型滑動軌道的側壁由腔體形成,軌道的頂面為平面、底面為波浪面,搖桿本體上還設置有擺動限位結構,該擺動限位結構為從搖桿本體上端延伸出的四個方形凸起(55),凸起對稱分列于滑動軌道兩側。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按鍵開關,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桿(8)呈“工”字形,工字型連桿的上部(81)、下部(82)呈圓柱狀,連桿的上部圓柱卡設于容置架內(nèi)設置的連桿滑動槽(43)及復位彈簧的凹弧上,下部圓柱設置于搖桿上端的滑動軌道內(nèi)。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所述容置架中設有容槽(41),容槽底的中部設有十字形通孔(49),容槽壁中部兩邊設有凸起(46),凸起的內(nèi)壁上設有滑槽(43),容槽底部上還設置有定位槽(47)、定位筋(48)在定位筋上固定有兩根“幾”字型的復位彈簧(9)鋼絲。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在搖桿(5)的上端內(nèi)部設置有凹槽(56),搖桿本體上設置有擺動限位結構,該擺動限位結構為搖桿本體上端四個角的弧形凸起(57)。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按鍵式開關,其特征是所述推桿(10)上部(101)中間為圓柱型(1011),兩端設有臺階(1012),推桿的下部(102)截面呈三角形,推桿上部兩邊的臺階設置于容置架內(nèi)壁上的滑槽(43)內(nèi),推桿上部的底面的臺階由復位彈簧支撐連接,推桿下部的底邊推動搖桿的中間弧形凸起(58)。
全文摘要
一種按鍵式開關,包括按鍵蓋、底座及其間的容置架,在按鍵蓋與底座之間設置有對按鍵蓋進行按壓操作使開關觸點交替翻轉的滑塊或連桿或推桿與復位彈簧及搖桿間的相互配合的復位機構,復位機構設置在容置架容腔內(nèi),使按鍵蓋按壓動作結束后能夠恢復初始位置。本發(fā)明可作為現(xiàn)有機械類開關的替代產(chǎn)品,還可以作為智能電工系統(tǒng)的機械控制開關。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合理、緊湊、流暢,工藝性好,運動可靠,操作力小,使用安全可靠,動作靈敏。
文檔編號H01H19/00GK1741219SQ20051003716
公開日2006年3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6日
發(fā)明者田贍民, 安東明, 何均勻 申請人:Tcl國際電工(惠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