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纜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連接極細的同軸電纜的電纜連接器。
背景技術:
以往,例如在移動電話等的電機上,為了防止噪音,現(xiàn)有的連接印制基板上的回路和電子零件的電纜使用極細線的同軸電纜。并且,將多條同軸電纜連接在電纜連接器上的同時,用金屬制的殼體覆蓋合成樹脂制的機架本體,將同軸電纜的外部導體軟焊在該殼體上、進行屏蔽。
現(xiàn)有的具有以下結構(例如參照特開2002-15818公報),將該電纜連接器嵌合在被固定在印制基板上的基板側連接器上,使該同軸電纜的觸頭與基板側連接器的觸頭對接,實現(xiàn)同軸電纜與印制基板上回路的電連接。并且,該電纜連接器側的殼體與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接觸,落入在印制基板回路上的接地用的地線上。
在該電纜連接器與印制基板上的連接器的嵌合結構中,在與印制基板面直交的方向上,為了進行高密度的安裝,盡量縮小厚度,使該雌雄觸點沿著直交的方向滑動連接。另外,由于該厚度薄,直交方向上的觸點之間的有效嵌合長度縮短,因此,為了防止嵌合脫落,需要嵌合時的鎖定機構,因此,作為鎖定機構,在電纜連接器和基板側連接器的各殼體上設置凸部和凹部、使其嵌合。
如圖9所示,在現(xiàn)有的電纜連接器中,例如在蓋住基板側連接器21的絕緣機架23的殼體22上設置突起22a,在電纜連接器24側的上殼體25上形成與該突起22a對應的位置和大小的凹部25a,設置在基板側連接器的左右兩端部的該突起22a和凹部25a嵌合,電纜連接器24被鎖定。該電纜連接器24側的鎖定用嵌合部被設置在該上殼體25的側壁面上的原因是由于下殼體26被向電纜連接器24的機架插入成形的關系,為了可以容易地設置在模具上而形成平板狀,利用上殼體25覆蓋地蓋住該機架和下殼體、使殼體之間進行接觸。
但是,如圖9所示,在該殼體的結構中,如果將電纜連接器24與安裝在印制基板20的基板側連接器21嵌合,在左右方向上,該上殼體25被壓縮、其中央部分向上鼓出,有時壓住其他電子零件。為了實現(xiàn)電子儀器的小型化以及高密度的安裝,在要求連接器進一步薄型化的現(xiàn)有的狀況下,這樣的殼體的膨脹成為薄型化的障礙。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形成。
發(fā)明內容
在此,本發(fā)明是一種電纜連接器,具有與同軸電纜的芯線連接的觸點、保持該觸點的絕緣部件以及導通該同軸電纜的屏蔽用外部導體的同時從上下圍繞該絕緣部件的金屬制的大致平板狀的上殼體和下殼體,在該下殼體的兩側壁部設置通過嵌合該電纜連接器的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的嵌合用突起部的按壓,在與同軸電纜的軸芯方向直交的同時可在與下殼體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變形的卡合鎖定部,該上殼體不與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卡合,并且不受到該卡合鎖定部的按壓變形作用。
在上述上殼體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的側壁上設置切口部,在與上殼體的平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將該電纜連接器嵌入基板側連接器時,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的突起部在與同軸電纜的軸芯方向直交的同時在與上殼體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與該切口部卡合,可以防止電纜連接器向與上殼體的平板面垂直的上方脫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纜連接器,在電纜連接器被嵌合在基板側連接器的狀態(tài)下,由于上殼體在左右方向,即與同軸電纜的軸芯方向直交的同時與下殼體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不受到壓縮等的變形作用,因此,該上殼體的平板狀部不向外側膨脹。因此,不產(chǎn)生壓住其他高密度安裝設置的電子部件等問題,形成對應電子儀器薄型化的恰當?shù)倪B接器。
由于在該上殼體上設置切口部,防止在與基板側連接器嵌合的狀態(tài)下電纜連接器向上方脫開,因此,通過該下殼體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通過上殼體、也防止向上方脫開,可以將嵌合狀態(tài)下的位置固定和防止脫開的任務分擔在上殼體和下殼體上。
圖1A、1B和1C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電纜連接器各俯視圖、正視圖和右側視圖。
圖2是圖1A的A-A線向視剖視圖。
圖3A、3B、3C以及3D是表示該電纜連接器的上殼體的各正視圖、仰視圖、背面圖和右側視圖。
圖4A是圖3B的B-B線向視剖視圖。
圖4B是圖3B的C-C線向視剖視圖。
圖5A、5B和5C是表示該電纜連接器的下殼體5的俯視圖、正視圖和右側視圖。
圖5D是圖5A的D-D線向視剖視圖。
圖6A、6B是下殼體5的各背面圖和俯視圖。
圖7是表示將該電纜連接器與基板側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該電纜連接器與基板側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的左側端部的詳細擴大剖視圖。
圖9是表示現(xiàn)有的電纜連接器與基板側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的左側端部的詳細擴大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A~1C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的電纜連接器(以下只稱為連接器)1是極細線(例如外徑為0.3mm左右)的同軸電纜2的芯線與觸點3連接的同時,該同軸電纜2的屏蔽用的外部導體以從上下圍繞絕緣部件1a進行屏蔽的大致平板狀與金屬制的上殼體4和下殼體5導通。
如圖2所示,合成樹脂制的該絕緣部件1a與觸點3利用模具被一體成形,下殼體5被壓入在其上、進行組裝。上殼體4被作為連接器1的附件。并且,同軸電纜2的端部的芯線2a被軟焊6在觸點3上,橫架多條同軸電纜2的外部導體、被軟焊的板狀的接地棒(グランドバ一)7被安裝在下殼體5上、軟焊固定。然后將該上殼體4安裝在絕緣部件1a上。該上殼體4的一部分與該接地棒7的一部分被軟焊、該上殼體4被固定在連接器1上。
如圖3A~3D和圖4A和圖4B所示,在該上殼體4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上形成直到下面圍繞該絕緣部件1a的側壁部的側壁部4a、4b,在該側壁部4a、4b上具有切口部4m、4n,在其前后方向延伸的端面4c、4d被定位。
并且,如圖3A和3B所示,該上殼體4具有從側壁部4a、4b的下端部延伸的底板部4f和從后方側的側壁部4g的下端部延伸的底板部4h,圍繞著該絕緣部件1a的左右側壁部。設置在該底板部4h端部的卡合突起4i是為了與下殼體5進行卡合、鎖定的部件。另外,如圖3B所示,在上殼體平板狀部4e上設置有向絕緣部件側傾斜的軟焊部4j,被軟焊在同軸電纜2的接地棒7上。
如圖5A~5D所示,在該下殼體5上,被壓入絕緣部件1a的壓入孔的卡合片5b豎立設置在下殼體平板狀部5a的左右方向的兩側壁部,而且,具有從豎立設置在該側壁部后方的立起部5c起水平延伸的卡合鎖定部5d。該卡合鎖定部5d與嵌合對象的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的卡合用突起部卡合,該同軸電纜與基板側連接器在與該同軸電纜2的軸芯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嵌合,該電纜連接器1的位置被可自由裝卸地固定、不會從該基板側連接器脫開。
另外,如圖6B所示,在下殼體平板狀部5a上設置有向絕緣部件傾斜的軟焊部5f,被軟焊在同軸電纜2的接地棒7上。
如圖7所示,組裝該電纜連接器1、嵌合在基板側連接器21上后,殼體22的突起22a與電纜連接器1的左右兩端部的卡合鎖定部5d對接。這樣,該電纜連接器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此時,如圖8所示,該卡合鎖定部5d在該左右方向上受到被向內側按壓、受到變形作用,但是左右方向上的變形作用在上殼體4的上殼體平板狀部4e上不起作用。因此,該上殼體4的上殼體平板狀部4e不向該嵌合狀態(tài)中的連接器的外側鼓出。
另外,上殼體4的左右方向兩端部上的切口部4m、4n的端面4c、4d與該基板側連接器21的殼體22的突起22a在與同軸電纜2的直交的方向的上下方向、即與上殼體的平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嵌合。因此,在該電纜連接器1與基板側連接器21的嵌合狀態(tài)下,可以防止電纜連接器1向上方脫開。同樣,在該狀態(tài)下,該側壁部4a、4b和切口部4m、4n由于不受到連接器上左右方向的按壓等產(chǎn)生的變形作用,因此可以確實進行上下方向的卡合。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纜連接器,具有與同軸電纜的芯線連接的觸點、保持該觸點的絕緣部件、以及導通該同軸電纜的屏蔽用外部導體的同時從上下圍繞該絕緣部件的金屬制的大致平板狀的上殼體和下殼體,其特征在于,在該下殼體的兩側壁部設置通過嵌合該電纜連接器的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的嵌合用突起部的按壓,在與同軸電纜的軸芯方向正交的同時可在與下殼體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變形的卡合鎖定部,該上殼體不與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卡合,并且不受到該卡合鎖定部的按壓變形作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殼體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的側壁上設置切口部,在與上殼體的平板面垂直的方向上、將該電纜連接器嵌入基板側連接器時,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的突起部在與同軸電纜的軸芯方向直交的同時在與上殼體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與該切口部卡合,防止電纜連接器向與上殼體的平板面垂直的上方脫開。
全文摘要
一種電纜連接器,具有與同軸電纜的芯線連接的觸點、保持該觸點的絕緣部件以及導通該同軸電纜的屏蔽用外部導體的同時從上下圍繞該絕緣部件的金屬制的大致平板狀的上殼體和下殼體,為了對應電機的薄型化、防止屏蔽用殼體的膨脹,在該下殼體的兩側壁部設置通過嵌合該電纜連接器的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的嵌合用突起部的按壓,在與同軸電纜的軸芯方向直交的同時與下殼體的平板面平行的方向上可變形的卡合鎖定部,該上殼體不與基板側連接器的殼體卡合,并且不受到該卡合鎖定部的按壓變形作用。
文檔編號H01R13/639GK1767266SQ200510106969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7日
發(fā)明者丸石理敏, 相澤秀憲, 渡邊慎司 申請人:本多通信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