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卡合裝置及采用該卡合裝置的擴展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卡合裝置,尤其是一種擴展塢的卡合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消費性電子產品(如筆記本電腦、便攜式播放器、便攜式游戲機等)都向小型化發(fā)展,以便用戶能夠方便地攜帶,隨時隨地可以使用。
以筆記本電腦為例,筆記本電腦和臺式電腦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輕薄緊湊,這使得筆記本電腦的移動辦公性大大增強,然而筆記本電腦機身自帶端口較少,這使筆記本電腦的擴展功能大大減少。筆記本電腦生產廠商針對此類問題,開發(fā)出一種使筆記本電腦與周邊設備連接的擴展塢。
擴展塢是用來擴展筆記本電腦功能的底座,擴展塢具有多個擴展槽,支持多種外部設備,可以彌補筆記本電腦本身自帶端口較少的缺陷,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自由選擇附件(如軟驅、光驅、打印機、掃描儀......)。筆記本電腦通過擴展塢的擴展,可以大大擴寬其功能,使其擁有相當于、甚至超過臺式機的功能,在移動辦公時又能發(fā)揮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
在筆記本電腦與擴展塢連接時,除了必要的連接器之間的電氣連接外,還有必要提供一定的機械連接,以加強筆記本電腦與擴展塢之間的連接穩(wěn)定性。通常擴展塢具有一卡合裝置,用于與筆記本電腦卡合連接。卡合裝置包括卡勾、裝配于所述卡勾上的彈簧、與所述卡勾相連的連桿及與所述連桿抵接的按鈕。筆記本電腦連接到擴展塢上后,擴展塢上的卡勾與筆記本電腦卡合連接,使筆記本電腦穩(wěn)定的連接在擴展塢上。
當用戶需要取下筆記本電腦時,先按壓擴展塢上的按扭,按鈕帶動連桿移動,連桿的移動帶動卡勾向脫勾方向移動或轉動。此時,筆記本電腦可以從擴展塢上取下。筆記本電腦取下后,松開按鈕,卡勾在彈簧的回復力作用下回到與筆記本電腦卡合時的狀態(tài),為下一次的卡合做好準備。
上述筆記本電腦從擴展塢上取下來時,用戶需要用一只手持續(xù)的按壓擴展塢上的按鈕,使卡勾脫勾,另一只手同時將筆記本電腦從擴展塢上取下,不易操作。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脫勾的卡合裝置。
還有必要提供一種采用該卡合裝置的擴展塢。
一種卡合裝置包括殼體、卡勾和可移動的連桿。所述殼體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卡勾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以與外部設備卡合。所述連桿移動時帶動所述卡勾與所述外部設備脫離。所述卡合裝置還包括定位部和檢測銷,所述定位部與所述連桿相連。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引導面和第一接觸面,所述檢測銷包括第二引導面和第二接觸面,且所述檢測銷根據(jù)所述外部設備的取/放與所述定位部分離/抵接。所述連桿移動至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抵接時,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滑動配合。所述連桿移動至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抵接時,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相互抵擋,以阻止所述連桿移動。
一種擴展塢包括殼體、連接器、卡勾和可移動的連桿。所述殼體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連接器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以與外部設備連接。所述卡勾穿過所述第二通孔以外部設備卡合。所述連桿移動時帶動所述卡勾與所述外部設備脫離。所述擴展塢還包括檢測銷,所述檢測銷包括第一引導面和第一接觸面,且所述檢測銷根據(jù)所述外部設備與所述連接器的脫離或連接,與所述連桿分離或抵接。當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連桿抵接時發(fā)生相對滑動,當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連桿抵接時相互抵擋。
上述卡合裝置是通過外部設備的取/放帶動所述檢測銷與所述定位部分離/抵接,以控制所述連桿的移動。上述擴展塢亦是通過外部設備的取/放帶動所述檢測銷與所述連桿分離/抵接,以控制所述連桿的移動。所述卡合裝置和所述擴展塢與所述外部設備卡合后,需要松開卡合時,可通過移動所述連桿帶動所述卡勾脫勾。此時,所述卡勾可暫時保持在脫勾狀態(tài),用戶可雙手將所述外部設備從所述卡合裝置和所述擴展塢上取下,操作方便。而且,當所述外部設備取下后,所述檢測銷與所述定位部分離,所述連桿及所述卡勾均可通過外力作用回復到移動前的狀態(tài)。
圖1為一較佳實施方式卡合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卡合裝置的分解視圖。
圖3為圖1所示卡合裝置另一視角的分解視圖。
圖4為圖3所示卡合裝置的第三連桿、卡勾、扭簧和固定座的分解視圖。
圖5為圖3所示卡合裝置的第二連桿、定位部和檢測銷的分解視圖。
圖6為圖5所示的檢測銷的立體圖。
圖7為圖1所示卡合裝置與外部設備卡合前的側面視圖。
圖8為圖1所示卡合裝置與外部設備卡合后的側面視圖。
圖9為定位部與檢測銷抵接前、抵接時和抵接后的位置關系放大圖。
圖10為一較佳實施方式擴展塢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其分別為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卡合裝置10的立體圖和分解視圖,卡合裝置10包括殼體40及收容于殼體40內的按扭21、連動單元23、卡合單元25、第一彈簧27、第二彈簧29和定位單元31。
其中,按扭21和卡合單元25分別位于連動單元23的末端。第一彈簧27和第二彈簧29固定于連動單元23上,且與殼體40抵靠,用于在連動單元23發(fā)生移動后產生使之回復到原位置的回復力。定位單元31與連動單元23相連并位于按扭21和卡合單元25之間。按鈕21按下之前,卡合裝置10的各個部件均處于初始狀態(tài)。按鈕21按下之后,卡合單元25處于脫勾狀態(tài)。
按扭21可帶動連動單元23發(fā)生移動,連動單元23移動帶動卡合單元25從初始狀態(tài)變?yōu)槊摴礌顟B(tài)。第一彈簧27和第二彈簧29可產生使連動單元23向初始狀態(tài)移動的回復力。定位單元31用于阻擋連動單元23向初始狀態(tài)移動,使卡合單元25暫時保持脫勾狀態(tài)。當定位單元31松開對連動單元23的阻擋后,連動單元23和卡合單元25均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
連動單元23包括第一連桿24、第二連桿26和二第三連桿28。請同時參照三維坐標軸X、Y、Z。按鈕21可沿Z軸方向移動。第一連桿24平行于Y軸設置并可沿Y軸方向移動,且第一連桿24的一端與按鈕21抵接。第二連桿26平行于X軸設置并可沿X軸方向移動,且第二連桿26與第一連桿24抵接。第三連桿28平行于Y軸設置并可沿Y軸方向移動,且第三連桿28的一端與第二連桿26相連。
卡合單元25包括二卡勾30、二扭簧32和二固定座33。二卡勾30分別與二第三連桿28遠離第二連桿26的一端抵接。二扭簧32分別套接于二卡勾30上。二固定座33分別對應二卡勾30設置,用于將卡勾30和扭簧32固定于殼體40上。
第一彈簧27套接于第一連桿24上,且第一彈簧27的一端與殼體40抵頂。第二彈簧29套接于第二連桿26上,且第二彈簧29的一端也與殼體40抵頂。第一彈簧27和第二彈簧29分別為第一連桿24和第二連桿26提供Y軸方向和X軸方向的回復力。
定位單元31包括定位部34,第三彈簧35(如圖3所示)、檢測銷36和第四彈簧37。其中,定位部34裝配于第二連桿26上并可沿Y軸方向移動,定位部34可通過移動與檢測銷36分離/抵接。第三彈簧35位于定位部34和第二連桿26之間,可對定位部34施加沿Y軸負方向的作用力。檢測銷36平行于Z軸設置并可沿Z軸方向移動。第四彈簧37與檢測銷36的一端相連。
殼體40上開設有第一通孔42、二第二通孔44及第三通孔46。其中,按鈕21穿過第一通孔42,卡勾30穿過第二通孔44,檢測銷36穿過第三通孔46。未連接外部設備時,檢測銷36與定位部34相對第二連桿26在Z軸方向有高度差。
以下對卡合裝置10的各個部件的結構分別進行說明。
請參閱圖3,其為卡合裝置10的分解視圖。按鈕21包括按壓塊222和楔塊224。楔塊224一端固定于按壓塊222上,其另一端具有與第一連桿24滑動配合的第一楔面226。
第一連桿24靠近按鈕21的一端具有與第一楔面226平行相對的第二楔面242,其另一端具有與第二連桿26滑動配合的第三楔面244。第一連桿24還設有二第一引導槽246、凸塊248和第一定位柱250。二第一引導槽246分別沿Y軸設置且二者位于同一直線上。凸塊248垂直并連接于第一連桿24,第一定位柱250沿Y軸設置且其一端固定于固塊248上(請同時參閱圖2)。
第二連桿26靠近第一連桿24的一端具有與第三楔面244平行相對的第四楔面262,其另一端設有沿X軸設置的第二定位柱264。第二連桿26上還設有三第二引導槽266a、266b、266c,二第三引導槽268,二第一導桿270和收容槽2 72。第二引導槽266a、266b、266c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第二連桿26的延伸方向,且二第二引導槽266a、266c分別位于第二連桿26的二端,第二引導槽266b位于第二引導槽266a和第二引導槽266c之間。二第三引導槽268位于第二引導槽266b和第二引導槽266c之間,且第三引導槽268兩端相對第二連桿26在Y軸方向上有間距。二第一導桿270位于第二引導槽266a和第二引導槽266b之間,且二第一導桿270沿第二連桿26的延伸方向設置。收容槽272平行于Y軸設置并位于二第一導桿270之間,且貫穿第二連桿26面向檢測銷36的一側。
請參閱圖4,第三連桿28靠近第二連桿26的一端設有第二導桿282,第二導桿282為平行于Z軸的圓柱體并插設于第三引導槽268中。第三連桿28的另一端開設有與卡勾30對應的第四通孔284。
卡勾30包括勾狀結構的勾體302和垂直貫穿勾體302的轉軸304。固定座33上設有與轉軸304對應的凹槽322和裝配孔324,固定座33通過裝配孔324固定于殼體40上。
請同時參閱圖5,定位部34包括基板342和卡位塊344?;?42上開設有二第四引導槽346,且二第四引導槽346平行于Y軸??ㄎ粔K344固定于基板342靠近檢測銷36的一側,包括第一引導面352和第一接觸面354。第一引導面352面向X軸、Y軸和Z軸的負方向。第一接觸面354平行于Y軸方向且面向X軸和Z軸的正方向。
請參閱圖6,檢測銷36包括檢測柱362、支撐塊364和抵擋塊366。檢測柱362平行于Z軸且其一端與支撐塊364相連。支撐塊364遠離檢測柱362的一側開設有限位槽368。抵擋塊366固定于支撐塊364靠近定位部34的一側。抵擋塊366設有第二引導面372和第二接觸面374,且第二引導面372和第二接觸面374與卡位塊344的第一引導面352和第一接觸面354分別平行且相對設置。
請再次參閱圖3,殼體40上設有二第一引導栓412,第一凹形擋塊414,三第二引導槽266a、266b、266c,第二凹形擋塊418,限位部420,收容座422,凸柱424和限位座426。其中,第一引導栓412和第二引導栓266a、266b、266c均為平行于Z軸的圓柱體且其一端與殼體40相連。限位部420為夾持于第三連桿28二側且與之平行的二肋條。收容座422上開設有定位槽450且第一通孔42位于收容座422中。第二通孔44位于限位座426中。
裝配后,殼體40上的第一引導栓412插設于第一連桿24的第一引導槽246套接中,第一定位柱250穿過第一凹形擋塊414,第一彈簧27套接于第一定位柱250上,且抵頂于凸塊248和第一凹形擋塊414之間。殼體40上的第二引導栓416a、416、416c插設于第二連桿26的第二引導槽266a、266b、266c中。第二定位柱264穿過第二凹形擋塊418,第二彈簧29套接于第二定位柱264上,且抵頂于第二連桿26和第二凹形擋塊418之間。第三連桿28置于殼體40上與之對應的限位部420中,第三連桿28的第二導桿282插設與于第二連桿26的第三引導槽268中。扭簧32套接于卡勾30的轉軸304上??ü?0依次穿過第三連桿28上的第四通孔284和殼體40上的第一通孔42,并固定于收容座422上。卡勾30的轉軸304收容于收容座422的定位槽450中。固定座33遮蓋于收容座422上,且固定座33的裝配孔324套接于殼體40上的凸柱424上,固定座33的凹槽322亦收容卡勾30的轉軸304。第三彈簧35置于第二連桿26的收容槽272中。定位部34覆蓋于收容槽272上,且定位部34的第四引導槽346套接于第二連桿26上的第一導桿270上。第三彈簧35一端與第二連桿26抵頂,另一端與定位部34抵頂。檢測銷36收容于殼體40的限位座426中。第四彈簧37的一端置于檢測銷36的限位槽368中。
請參閱圖7,其為外部設備5與卡合裝置10卡合前的側面視圖。外部設備5開設有卡孔502,卡孔502與卡勾30相對應。外部設備5與卡合裝置10卡合之前,檢測銷36的一部分穿過殼體40伸出。此時,檢測銷36與第二連桿26上的定位部34相對第二連桿26在Z軸方向有高度差。
請同時參閱圖8,當外部設備5與卡合裝置10卡合時,外部設備5擠壓卡勾30,使卡勾30從初始狀態(tài)變?yōu)槊撱^狀態(tài)。當外部設備5達到與卡合裝置10卡合的位置后,卡勾30通過扭簧32產生的回復力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卡勾30卡合于外部設備5的卡孔502中。同時,檢測銷36伸出殼體40的部分被外部設備5壓至殼體40內,使定位部34與檢測銷36相對第二連桿26在Z軸方向上高度相等,此時定位部34與檢測銷36未發(fā)生抵接(如圖9A所示)。
若需要使卡合裝置10松開對外部設備5的勾合,按下按扭21再松開即可。按下按扭21后,按扭21的第一楔面226施加一推力至第一連桿24的第二楔面242,使第一連桿24沿Y軸的負方向移動。同時,第一連桿24的第三楔面244施加一推力至第二連桿26的第四楔面262,使第二連桿26沿X軸的負方向移動。第二連桿26的移動帶動第三連桿28的第二導桿282在第二連桿26的第三引導槽268中移動,使第三連桿28沿Y軸的正方向移動。第三連桿28的移動拉動卡勾30從初始狀態(tài)變?yōu)槊撱^狀態(tài)。
在第二連桿26沿Y軸的負方向移動過程中,定位部34上的卡位塊344的第一引導面352與檢測銷36上的抵擋塊366的第二引導面372抵接并發(fā)生擠壓(如圖9B所示)。由于第一引導面352面向X軸、Y軸和Z軸的負方向,所以第一引導面352受到一沿Y軸正方向分力,定位部34被迫沿Y軸正方向移動,以使第二連桿26能夠繼續(xù)沿X軸的負方向移動。當?shù)诙B桿26移動到定位部34通過第三彈簧35產生的回復力沿Y軸負方向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后(如圖9C所示),松開按扭21。
松開按扭21后,按扭21和第一連桿24通過第一彈簧27產生的回復力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第二連桿26也通過第二彈簧29產生的回復力向X軸的正方向移動。當?shù)诙B桿26移動到卡位塊344的第一接觸面354與抵擋塊366的第二接觸面374抵接時(如圖9C所示)。由于第一接觸面354平行于Y軸方向,所以第一接觸面354受到沿Y軸方向的作用力為零,致使定位部34穩(wěn)定在該位置。為此,第二連桿26、第三連桿28相應停止移動,卡勾30保持在脫勾狀態(tài)。如此,用戶可雙手將外部設備5從卡合裝置10上取下。
當外部設備5從卡合裝置10上取下后,外部設備5對檢測銷36的壓力消失,檢測銷36通過第四彈簧37產生的回復力沿Z軸正方向移動,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致使檢測銷36與定位部34分離。同時,卡位塊344的第一接觸面354和抵擋塊366的第二接觸面374分離,抵擋塊366對卡位塊344的抵擋消失。第二連桿26、第三連桿28和卡勾30通過第二彈簧29和扭簧32產生的回復力均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
上述卡合裝置10通過檢測銷36上的抵擋塊366對定位部34上的卡位塊344的單向抵擋,使外部設備5與卡合裝置10卡合后,第二連桿26相對檢測銷36只能單向移動。按鈕21按下后,即使松開按鈕21,卡勾30仍能保持脫勾狀態(tài),用戶可雙手完成從卡合裝置10上分離外部設備5的操作。并且,外部設備5取下后,由于檢測銷36與定位部34脫離,抵擋作用消失,卡合裝置10各個部件均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為下一次的卡合做好準備。由于第一接觸面354不僅平行于Y軸方向,而且面向X軸和Z軸的正方向,所以卡位塊344的第一接觸面354和抵擋塊366的第二接觸面374分離時的所產生的摩擦阻力較小,從而使檢測銷36與定位部34的脫離更容易。
綜上所述,卡合裝置10中的第一引導槽246,第二引導槽266a、266b266c,第三引導槽268和第四引導槽346分別與第一引導栓412,第二引導栓416a、416b、416c,第二導桿282和第一導桿270配合使用,其位置關系調換,亦可達到引導效果??ê涎b置10中引入第一連桿24和第三連桿28設置是為配合殼體40的結構及卡勾30的位置所采取的一種方式,可省略或者按照不同的殼體40結構或卡勾30的位置改為其它形式。如按鈕21直接與第二連桿26的抵接,第二連桿26直接與卡勾30抵接并可帶動卡勾30轉動。若第二連桿26部分伸出殼體40,則無需按鈕21,用戶直接推動第二連桿26移動即可。困為定位部34和與之對應的第三彈簧35同時與檢測銷36的抵擋塊366配合使用,且定位部34和抵擋塊366至少有一方可沿Y軸方向移動即可,所以定位部34和第三彈簧35可與檢測銷36的抵擋塊366調換位置,同樣具備單向抵擋功能。
定位部34或檢測銷36還可采用旋轉的方式,如定位部34為固定于第二連桿26上,檢測銷36與定位部34發(fā)生擠壓時,檢測銷36受迫發(fā)生旋轉,使第二連桿26能繼續(xù)移動,當?shù)诙B桿26向初始狀態(tài)移動時,檢測銷36對定位部34產生抵擋,同樣實現(xiàn)單向抵擋功能。其中,定位部34和檢測銷36仍然可交換位置,因為只要二者至少有一方能相對發(fā)生移動即可。
上述卡合裝置10可用于各種電子設備和機械設備上,如筆記本電腦、便攜式播放器和便攜式游戲機等電子產品的擴展塢。以筆記本電腦的擴展塢為例,請參閱圖10。擴展塢50包括機殼52和連接器54,其機殼52可與卡合裝置10共用殼體40。殼體40上進一步開設與連接器54對應的限位孔48,且限位孔48位于二第二通孔44之間。連接器54穿過該限位孔48與筆記本電腦連接(圖未示)??ê涎b置10的卡勾30與筆記本電腦卡合,使筆記本電腦與連接器54之間的電氣連接更穩(wěn)定。需要將筆記本電腦取下來時,按下按扭21再松開即可,用戶可雙手使筆記本電腦與擴展塢50上的連接器54脫離。并且,筆記本電腦取下之后,卡合裝置10的各個部件均回復到筆記本電腦與擴展塢50卡合前的狀態(tài),使用十分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卡合裝置,其包括殼體、卡勾和可移動的連桿,所述殼體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卡勾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以與外部設備卡合,所述連桿移動時帶動所述卡勾與所述外部設備脫離,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裝置還包括定位部和檢測銷,所述定位部與所述連桿相連,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引導面和第一接觸面,所述檢測銷包括第二引導面和第二接觸面,且所述檢測銷根據(jù)所述外部設備的取/放與所述定位部分離/抵接,所述連桿移動至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抵接時,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滑動配合,所述連桿移動至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抵接時,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相互抵擋,以阻止所述連桿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進一步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檢測銷穿過所述第二通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抵頂于所述連桿和所述殼體之間,用于產生使所述連桿回復到移動前狀態(tài)的作用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抵頂于所述檢測銷和所述殼體之間,用于產生使所述檢測銷與所述定位部分離的作用力。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與所述連桿可發(fā)生相對移動,當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抵接時,所述定位部相對所述連桿向遠離所述檢測銷的方向移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三彈簧,所述第三彈簧抵頂于所述定位部與所述連桿之間,用于產生使所述定位部向靠近所述檢測銷的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銷包括檢測柱和抵擋塊,所述第二引導面和所述第二接觸面設于所述抵擋塊上,且所述抵擋塊可與所述檢測柱發(fā)生相對移動,當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抵接時,所述抵擋塊相對所述檢測柱向遠離所述定位部的方向移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裝置進一步包括第四彈簧,所述第四彈簧抵頂于所述抵擋塊與所述檢測柱之間,用于產生使所述抵擋塊向靠近所述定位部的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裝置進一步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設于所述卡勾上,用于在所述卡勾發(fā)生移動后產生使所述卡勾回復到移動前狀態(tài)的作用力。
10.一種擴展塢,其包括殼體、連接器、卡勾和可移動的連桿,所述殼體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連接器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以與外部設備連接,所述卡勾穿過所述第二通孔以與外部設備卡合,所述連桿移動時帶動所述卡勾與所述外部設備脫離,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塢還包括檢測銷,所述殼體還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檢測銷穿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檢測銷包括第一引導面和第一接觸面,且所述檢測銷根據(jù)所述外部設備與所述連接器的脫離或連接與所述連桿分離或抵接,當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連桿抵接時發(fā)生相對滑動,當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連桿抵接時相互抵擋。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擴展塢,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塢進一步包括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一彈簧抵頂于所述連桿和所述殼體之間,用于產生使所述連桿回復到移動前狀態(tài)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彈簧抵頂于所述檢測銷和所述殼體之間,用于產生使所述檢測銷與所述定位部分離的作用力。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擴展塢,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上設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二引導面和第二接觸面,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抵接時發(fā)生相對滑動,所述第一接觸面與第二接觸面抵接時相互抵擋。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擴展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與所述連桿可發(fā)生相對移動,所述擴展塢進一步包括第三彈簧,所述第三彈簧抵頂于所述定位部與所述連桿之間,用于產生使所述定位部向靠近所述檢測銷的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全文摘要
一種卡合裝置包括殼體、卡勾和可移動的連桿。殼體開設有第一通孔,卡勾穿過第一通孔以與外部設備卡合。連桿移動時帶動卡勾與外部設備脫離??ê涎b置還包括定位部和檢測銷,定位部與連桿相連。定位部包括第一引導面和第一接觸面,檢測銷包括第二引導面和第二接觸面,且檢測銷根據(jù)外部設備的取/放與定位部分離/抵接。連桿移動至第一引導面與第二引導面抵接時,第一引導面與第二引導面滑動配合。連桿移動至第一接觸面與第二接觸面抵接時,第一接觸面與第二接觸面相互抵擋,以阻止連桿移動。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采用該卡合裝置的擴展塢。
文檔編號H01R13/73GK101093404SQ200610061310
公開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6月23日
發(fā)明者范健銘, 楊昌霖, 符金忠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