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組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尤其涉及一種以表面黏著技術方式焊固在印刷電路板之端子模組及發(fā)光二極體模組的電連接器組合。
背景技術:
由于電子產品制造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往以人工制造產品的方式在成本因素與生產效能的考慮下已不符合現今電子產品制造廠商需求。故,現今都以機器生產的方式代替人工生產的方式?,F今的電子產品制造方式中,表面黏著技術具有精密及高良率的制造技術與全自動的制造流程,并且可以大量且快速的生產電子產品,所以表面黏著技術廣為現今電子產品制造廠商所采用。
一種現有的電連接器如美國專利第6,478,611號,此種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容納一端子組,一對發(fā)光二極體模組與一傳導殼體包覆絕緣本體,絕緣本體兩側定義有一對通道且通到下方形成一孔洞,每個發(fā)光二極體模組包括一固定裝置與一發(fā)光二極體組件分別收容在絕緣本體的通道與孔洞中并與絕緣本體相結合。端子組之焊尾部與發(fā)光二極體模組之焊尾部皆成垂直且透過插件的方式與一印刷電路板相焊接。此種插件方式需透過人工達成,無法有效率以及大量的生產且會造成成本之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組合,電連接器組合之端子模組與發(fā)光二極體模組能同步以表面黏著技術方式很快速的焊固在印刷電路板上,可在整個電連接器的制造組裝上能更為便利。
為實現上述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連接器與一印刷電路板相焊設且與一相匹配之電性插頭相電性連接,包含一絕緣本體,絕緣本體上設置有端子組收容部及模組容置部;一端子模組,收容在端子組收容部中,包括一基座,以收容若干個接觸端子,接觸端子包含一固定部,收容于基座中,固定部一端往上彎曲延伸一彈性接觸部,與該相匹配之電性插頭相電性連接,固定部另一端往后彎折形成一焊尾部,與印刷電路板相焊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發(fā)光二極體模組,收容在模組容置部內,包含有一組傳導端子,傳導端子具有一支撐部,支撐部一端往外彎曲且向前延伸一挾持部,挾持部一端往內突出一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一容置空間形成于各挾持部之間,一發(fā)光二極體元件收容于容置空間中,并與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電性接觸,支撐部另一端往后彎折一焊尾部,與印刷電路板相焊設,并且該焊尾部與接觸端子的焊尾部設置于同一水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組合,能穩(wěn)固設置于印刷電路板上,并能與印刷電路板更平穩(wěn)連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連接器組合包含一屏蔽殼體覆蓋絕緣本體之外部,屏蔽殼體定義有一頂部,一底部與兩側邊,一本體收容部形成于頂部、底部與兩側邊之間,以收容絕緣本體;其特征在于屏蔽殼體之側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扣合孔,且于絕緣本體之側壁設置與殼體扣合孔相扣合之至少一凸塊;屏蔽殼體的兩側壁端緣處且延伸于本體收容部內設有至少一扣合片,而絕緣本體在相對應的兩側壁處則分別橫設有至少一道向內凹設的卡槽;至少一插接臂分別設置于屏蔽殼體側邊并往底部延伸,且于該印刷電路板上設置與插接臂相結合之插槽;與至少一插接臂分別設置于屏蔽殼體側邊并往底部延伸,且于該印刷電路板上設置與插接臂相結合之插槽,至少一固持部往外凸出于屏蔽殼體之側邊。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連接器組合,其中端子模組接觸端子的焊尾部與發(fā)光二極體傳導端子的焊尾部設置于同一水平面,能同步以表而黏著技術方式很快速的焊固在印刷電路板上,可在整個電連接器的制造組裝上能更為便利,屏蔽殼體的插接臂與印刷電路板上設置之插槽相結合后能使電連接器穩(wěn)固設置于印刷電路板上,且屏蔽殼體的固持部能使電連接器與印刷電路板更平穩(wěn)連接。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組合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組合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組合第一實施例傳導端子的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組合第二實施例屏蔽殼體的立體。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組合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中各元件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0.電連接器,1.絕緣本體,10.頂壁,11.底壁,12a、12b.側壁,13.后壁,14.插接部收容空間,15.端子組收容部,150.基座收容部,151.凹槽,152.模組容置部,153.扣合元件,16.凸塊,17.卡槽,2.端子模組,20.基座,200、201.蓋體,202.基座扣合元件,21.接觸端子,210.固定部,211.彈性接觸部,212.焊尾部,3.發(fā)光二極體模組,30.傳導端子,300.支撐部,301.挾持部,302.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303.容置空間,304.焊尾部,31.發(fā)光二極體元件,32.導光元件,33.固定柱,4.屏蔽殼體,40.頂部,41.底部,42a、42b.側邊,43.本體收容部,44.扣合孔,45.扣合片,46.插接臂,47.固持部,48.遮蔽板,480.卡杵,481.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功效,以下特例舉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在本實用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中,一絕緣本體1、一端子模組2及一發(fā)光二極體模組3相結合形成一電連接器100。絕緣本體1定義有一頂壁10,一底壁11與頂壁10相對應,兩相對應之側壁12a、12b,分別連接頂壁10與底壁11,一后壁13連接頂壁10、底壁11與兩側壁12a、12b。一插接部收容空間14形成于頂壁10、底壁11、兩側壁12a、12b與后壁13之間,以收容一相匹配之電性插頭(圖中未示)。
請繼續(xù)參閱圖1,絕緣本體1于底壁11與后壁13處設置有一端子組收容部15與一模組容置部152,以分別收容端子模組2與發(fā)光二極體模組3,端子組收容部15包括一基座收容部150設置于絕緣本體1之底壁11,若干個凹槽151設置于絕緣本體1后壁13且與基座收容部150相通,一模組容置部152設置于絕緣本體1后壁11靠近側壁12a處,至少一扣合元件153分別設置于基座收容部150兩側并朝向基座收容部150突出,以固定端子模組2。
請參閱圖1、圖2,端子模組2包括一基座20收容于絕緣本體1之基座收容部150中,本實施例中基座由上下兩蓋體200、201所構成,以夾合收容若干個接觸端子21,基座20兩側分別朝外凸出有至少一基座扣合元件202,與端子組收容部15之扣合元件153相固定扣合。接觸端子21包括一固定部210,固定部210一端往插接部收容空間14彎曲延伸一彈性接觸部211,與電性插頭之接觸部相電性接觸,固定部210另一端往后彎折延伸形一焊尾部212,部份固定于絕緣本體1之凹槽151中且與印刷電路板上對應之接點(圖中未示)相焊設。
請繼續(xù)參閱圖1與圖3,發(fā)光二極體模組3收容于絕緣本體1之模組容置部152中,發(fā)光二極體模組3包括一組傳導端子30,傳導端子30具有一支撐部300,支撐部300一端往外彎曲且向前延伸一挾持部301,挾持部301一端往內突出一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302,一容置空間303形成于挾持部301之間,支撐部300另一端往后彎折一焊尾部304,與印刷電路板上對應之接點相焊設,使傳導端子30之焊尾部304與接觸端子21的焊尾部212皆設置于同一水平面。
一發(fā)光二極體元件31收容于容置空間303中并與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302相電性接觸,一導光元件32設置于發(fā)光二極體元件31之一端,以傳導發(fā)光二極體元件31發(fā)出之光源,一固定柱33設置于發(fā)光二極體元件31之另一端且收容于容置空間303中并被挾持部301挾持,以固定發(fā)光二極體元件31。
請參閱圖4與圖5,在本實用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中,電連接器100還包括一屏蔽殼體4覆蓋于絕緣本體1之外部。屏蔽殼體4定義有一頂部40,一底部41與兩側邊42a、42b,一本體收容部43形成于頂部40、一底部41與兩側邊42a、42b之間,以收容絕緣本體1,屏蔽殼體4之兩側邊42a、42b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扣合孔44,且于絕緣本體1之側壁12a、12b設置與扣合孔44相扣合之至少一凸塊16。另,在屏蔽殼體4的兩側壁42a、42b端緣處且延伸于本體收容部43內設有扣合片45,而絕緣本體1在相對應的兩側壁12a、12b處則分別橫設有一道向內凹設的卡槽17,令屏蔽殼體4覆蓋于絕緣本體1上時,其扣合片45且扣合在卡槽17內,使屏蔽殼體4更為穩(wěn)固的固定在絕緣本體1上。
至少一插接臂46分別設置于兩側邊42a、42b并往底部41延伸,且于印刷電路板上設置與插接臂46相結合之一插槽,至少一固持部47分別往外凸出于兩側邊42a、42b,使電連接器100與印刷電路板更平穩(wěn)連接。一遮蔽板48設置于屏蔽殼體4之上部并與固定柱33相對應,用以阻擋固定柱33防止固定柱33脫落且防止電器訊號之干擾,于遮蔽板48兩側分別彎折形成一卡杵480并與兩側邊42a、42b之固定孔481相結合固定。
屏蔽殼體4之插接臂46能使電連接器100固定于印刷電路板上,固持部47能使電連接器100與印刷電路板更平穩(wěn)連接。
經由上述結構說明后可知,由于,電連接器100之端子模組2與發(fā)光二極體模組3能同步以表面黏著技術方式很快速的焊固在印刷電路板上,因此,可在整個電連接器100的制造組裝上能更為便利。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組合,此電連接器與一印刷電路板相焊設且與一相匹配之電性插頭相電性連接,包含一絕緣本體,絕緣本體上設置有端子組收容部及模組容置部;一端子模組,收容在端子組收容部中,包含一基座,以收容若干個接觸端子,接觸端子包含一固定部,收容于基座中,固定部一端往上彎曲延伸一彈性接觸部,與該相匹配之電性插頭相電性連接,固定部另一端往后彎折形成一焊尾部,與印刷電路板相焊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發(fā)光二極體模組,收容在模組容置部內,該發(fā)光二極體模組包含有一組傳導端子,每一傳導端子具有一支撐部,支撐部一端往外彎曲且向前延伸一挾持部,挾持部一端往內突出一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一容置空間形成于各挾持部之間,一發(fā)光二極體元件收容于容置空間中,并與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電性接觸,支撐部另一端往后彎折一焊尾部,與印刷電路板相焊設,并且該焊尾部與接觸端子的焊尾部系設置于同一水平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導光元件設置于發(fā)光二極體元件之一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固定柱設置于發(fā)光二極體元件另一端并收容于容置空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絕緣本體定義有一頂壁,一底壁與頂壁相對應,兩相對應之側壁以及一后壁連接頂壁、底壁與兩側壁,一插接部收容空間形成于頂壁、底壁、兩側壁與后壁之間,以收容相匹配之電性插頭,于底壁與后壁處設置有一端子組收容部,以收容端子模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端子組收容部包含一基座收容部設置于絕緣本體之底壁,以收容電連接器端子組之基座,若干個凹槽設置于絕緣本體之后壁且與基座收容部相通,以分別收容該電連接器端子組接觸端子之部分焊尾部,與至少一扣合元件設置于基座收容部兩側并朝向基座收容部突出,與基座相固定扣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基座由上下兩蓋體所組成,以夾合收容若干個接觸端子,基座兩側并分別朝外凸出有至少一基座扣合元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模組容置部設置于絕緣本體之后壁靠近一側壁處,以收容發(fā)光二極體模組。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屏蔽殼體覆蓋絕緣本體之外部,定義有一頂部,一底部與兩側邊,一本體收容部形成于頂部、底部與兩側邊之間,以收容絕緣本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屏蔽殼體之側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扣合孔,且于絕緣本體之側壁設置與殼體扣合孔相扣合之至少一凸塊。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屏蔽殼體的兩側壁端緣處且延伸于本體收容部內設有至少一扣合片,而絕緣本體在相對應的兩側壁處則分別橫設有至少一道向內凹設的卡槽。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插接臂設置于屏蔽殼體側邊并往底部延伸,且于該印刷電路板上設置與插接臂相結合之插槽。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固持部往外凸出于屏蔽殼體之側邊。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遮蔽板設置于屏蔽殼體之上部并與發(fā)光二極體模組之固定柱相對應,遮蔽板兩側分別彎折形成至少一卡杵,并于屏蔽殼體側邊設置與卡杵相結合之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電連接器組合,由絕緣本體、端子模組及發(fā)光二極體模組相結合而成。絕緣本體設置有端子組收容部與模組容置部以分別收容端子模組及發(fā)光二極體模組,端子模組包括一基座以固定若干個接觸端子,接觸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固定部一端形成接觸部與一電性插頭相電性接觸,另一端形成焊尾部與一印刷電路板相焊設;發(fā)光二極體模組具有一組傳導端子,傳導端子設有一支撐部,支撐部一端形成一發(fā)光二極體接觸部與一發(fā)光二極體元件相連接,另一端形成一焊尾部與印刷電路板相焊設,且該焊尾部與接觸端子的焊尾部設置于同一水平面,使端子模組與發(fā)光二極體模組能同步以表面黏著技術方式很快速的焊固在印刷電路板上。
文檔編號H01R12/71GK2891382SQ20062005756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7日
發(fā)明者李世安, 林國欽, 張凱翔 申請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