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將電線與插腳相連的電連接器,具體涉及一種 在汽車工業(yè)中使用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shù):
連接器包括承載一組端子的支承殼體,每個端子都與電線壓接在一 體。這樣獲得的連接器用于與例如被電路板承載的一組插腳相連,每個 插腳都與端子接觸。
為了安裝連接器,首先將每個端子壓接到導(dǎo)線上,然后將端子插入 到殼體的接收腔中。在該腔中,端子由擎爪和止動件保持。通常,擎爪 鉸接在殼體上,而止動件布置在端子上,不過擎爪可以鉸接在端子上。
當(dāng)前的連接器出現(xiàn)了若干問題。
在插入端子過程中,端子撞擊擎爪的基部從而彈性地向后推動端子。 之后,端子到達保持位置,擎爪在該保持位置被釋放,并保持端子使其 不沿著接收方向向后運動。
為了避免端子不期望的脫開,擎爪通常制造得非常剛硬,這增加了 向后推動擎爪所需要的插入力??梢酝ㄟ^擎爪跟部的厚度或擎爪的較長 行程來獲得剛度。
由于端子通常由人工操作員插入,因此不能將擎爪制造得太剛硬, 因而仍會發(fā)生不期望的脫開。
此外,擎爪常常僅以其有限面積的接觸表面抵靠止動件。當(dāng)止動件 例如因為間隙而相對于擎爪橫向移動時就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這又會導(dǎo)致端子不期望的脫開。
此外,如果連接器受到振動,優(yōu)選的是緊緊地保持處于其最終位置 時的端子。因此,優(yōu)選的是通過接收腔內(nèi)的較小間隙調(diào)整端子。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過程得到改進的連接器。 該目的通過一種電連接器實現(xiàn),該電連接器包括 電端子;
殼體,該殼體限定了用于沿著接收方向相繼地在接收位置和保持位
置接收所述端子的腔;
擎爪,該擎爪鉸接到所述殼體和所述端子中的一個上;以及
止動件,該止動件固定到所述殼體和所述端子中的另一個上, 射
所述擎爪和所述止動件相配合而將所述端子保持在其保持位置,并
且
所述殼體包括具有引導(dǎo)表面的引導(dǎo)壁,所述端子通過被向后彈性推 動的所述擎爪而推靠在所述弓I導(dǎo)表面上,
所述電連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導(dǎo)表面包括沿著所述接收方向朝 向所述腔的內(nèi)部傾斜的上升斜面,所述斜面定位成被從接收位置推動到 保持位置的所述端子攀上。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獲得良好的防端子脫開性,也可以稱為良好 的保持力;另一優(yōu)點在于可以以較小的間隙將端子保持在它的腔內(nèi);同 時仍具有較小的端子插入力。
本發(fā)明的其它方面與權(quán)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特征相對應(yīng)。
下面參照附圖以非限定性實施例的方式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連接器的局部分解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預(yù)組裝連接器的剖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組裝好的連接器的剖視圖;以及 圖4和圖5是與圖2和圖3類似的、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 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表示電連接器10,該電連接器10用于與承載有一組插腳的配 對連接器(未示出)相配合。
在圖中,配合方向是指X軸,該X軸的取向為從連接器IO朝向所 述配對連接器。
電連接器10包括殼體12和壓接到電線18上的電端子16,在殼體 12中形成有一組端子接收腔14。圖中僅示出了其中一個端子。
端子16具有公知的卡合(clamp)形式,因此不再進一步描述。
殼體的兩個部件示出為主體20和鎖定元件22。
主體20具有大致盒形形狀,且后表面24用于插入端子16,而前表 面26用于被鎖定元件22覆蓋。
后表面24被保護裙部28圍繞,并鉆有端子插入孔(不可見),每個 插入孔都通向腔14。
這樣,各腔14從端子插入孔29開始,而在前表面26處露出。腔 14具有矩形截面,并在前表面26附近的一側(cè)敞開,也就是說,缺失部分 側(cè)壁。
鎖定元件22為大致帽狀,并包括覆蓋主體20的前表面26的頂壁
30、以及從該頂壁30向后延伸的裙部32。
頂壁30鉆有插腳插孔34,每個插孔34都通向腔14。
裙部32通過形成腔14的部分缺失的壁而補足主體20。
主體20和鎖定元件22通過分別由主體20和鎖定元件22承載的互
補鎖定裝置36A和36B的幫助而固定在一起。
下面參照圖2,接收腔14在一側(cè)上由兩個端對端放置的短壁38和
40沿著接收方向X限定,在另一側(cè)上由長壁42限定。長壁42因而與兩
個短壁38和40相對。
第一短壁38,即從端子插孔29延伸的一個短壁是主體20的一部分,
而第二短壁40,即通向插腳插孔34的一個短壁是鎖定元件22的一部分。
這兩個壁38和40相對于插入方向X總體上相互平行,并處于相同水平 處。更精確地說,壁38在壁42的前面具有內(nèi)表面70,壁40在壁42的 前面具有內(nèi)表面71,表面70和71基本對準(zhǔn)。
腔14的壁42和38通過側(cè)壁73相連,側(cè)壁73被槽74局部切開, 用于在電線直徑比端子寬度大時接收部分電線。
鉸接到第一短壁38的前端上的擎爪44沿著接收方向X并朝向腔14 的內(nèi)部呈傾斜狀態(tài)。擎爪44包括限定接觸表面48的自由端46,該接觸 表面48用于與端子16的止動后表面50相配合以將端子16保持在保持 位置。橫向保持凸耳52從接觸表面54沿著接收方向X延伸,用于在端 子10處于其保持位置時面對端子16的與擎爪44相對的側(cè)表面56。
第二短壁40包括鎖定凸耳58,該鎖定凸耳58用于在殼體12組裝 好后防止向后推動擎爪。
在表面71 —側(cè)切有凹口 72,該凹口 72使得可在端子和鎖定件22 之間引入用于作用在所述擎爪上以解鎖端子的工具。
長壁42具有縱向輪廓,該縱向輪廓包括彼此平行的接收臺60和保 持臺62,這些臺由沿著接收方向X朝向腔14的內(nèi)部傾斜的斜面64相連, 這說明臺60、 62偏移距離d (圖2)。長壁42用于在端子16接收在腔14 中的期間引導(dǎo)端子16。在以下描述中,將稱其為引導(dǎo)壁42。
第一短壁38和引導(dǎo)壁42彼此間隔開,使得在端子16 (處于其接收 位置,此時其被壓靠在壁42上)和擎爪44的鉸接端66 (擎爪在該鉸接 端處連接至表面70)之間垂直于接收方向X限定接收間隙Gg^該接收 間隙G接收可以與引導(dǎo)壁42和鉸接端66之間距離的大約10%相對應(yīng)。
此外,在端子16 (處于其保持位置)與第二短壁之間垂直于接收方 向X限定保持間隙G鵬,該保持間隙G保持小于引導(dǎo)壁42和第二短壁40 之間距離的5%,從而緊緊地限制端子16。這確保端子只會發(fā)生有限的 振動。
因為所述斜面,引導(dǎo)壁42和第一短壁38之間的距離比弓I導(dǎo)壁42和 第二短壁40之間的距離嚴(yán)格地大多于10%。
現(xiàn)在參照圖2和圖3說明連接器10的組裝。
通過插孔29將端子16插入接收腔內(nèi),于是端子16與擎爪接觸,并
被推靠在接收臺上,從而到達接收位置,端子16在該位置位于接收臺上。
接收間隙G微使得端子16在擎爪44的大約三分之一長度處撞擊擎爪44, 因而提供了良好的杠桿臂,使得只需要較小的插入力就可向后推動擎爪 44。圖2中示出了該結(jié)構(gòu)cr
然后沿著接收方向X進一步插入端子16。端子沿著引導(dǎo)表面滑動, 使得端子被向后彈性推動的擎爪推靠在該引導(dǎo)表面上。在圖2和圖3中, 該引導(dǎo)表面由位置A和位置B表示該引導(dǎo)表面沿著接收方向X從位置 A延伸到位置B。引導(dǎo)表面包括斜面64。
如圖3所示, 一旦端子16到達位置B,所述擎爪就被釋放,并由于 擎爪44的配合接觸表面48和端子16的止動后表面50而保持端子。在 該結(jié)構(gòu)中,端子16處于其保持位置并位于引導(dǎo)壁42的保持臺62上。
接著,抵靠主體20向后推動鎖定元件22,使得鎖定凸耳58滑動到 擎爪44后方,以防止擎爪44被進一步向后推動。圖3中示出了該結(jié)構(gòu)。
在圖4和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相對于第一實施方式的主要區(qū)別 在于第一短壁38 (因而擎爪44)被布置成沒有接收間隙G跳,或者接收 間隙減少到與制造公差相對應(yīng)的最小間隙。這說明,表面70和71不再 如前述實施方式那樣對準(zhǔn),而是偏離基本等于臺60、 62之間的偏移d的 距離。
可以在表面70的一部分中切出較小的槽75,從而為纜線的壓接區(qū) 域提供補充空間。
當(dāng)將端子引入腔中時,端子被緊密地裝配在腔中,其像通常的連接 器一樣撞擊擎爪的跟部,因此也具有通常的力值。進一步推動端子使其 攀上所述斜面,從而將擎爪推開大致等于偏移d的補充行程。這樣,推 動擎爪抵靠端子的力可以更大,或者在相同剛度的情況下可以減小擎爪 的厚度。
接觸表面48的任何位置與保持臺62之間垂直于接收方向X的距離 可以小于端子16垂直于該接收方向的尺寸。
此外,橫向保持凸耳52和保持臺62之間垂直于接收方向X的距離 可以小于端子16垂直于接收方向X的尺寸。
這確保了擎爪44的橫向保持凸耳52位于處于保持位置的端子16的 一側(cè)56上,并且確保利用了全部接觸表面48。
如各實施方式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器降低了端子不期望脫開的 可能性。
然而,應(yīng)注意前述兩個實施方式可以容易地進行組合,并且在不脫 離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發(fā)現(xiàn)其它的實施方式。
另外,對于其中所述腔制成為包括壁38、 40和42的單體部件、大 部分鎖定部分22與殼體20成一體的連接器來說,也可以以類似的方式 實施本發(fā)明。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電端子(16),殼體(12),該殼體(12)限定了用于沿著接收方向(X)相繼地在接收位置和保持位置接收所述端子(16)的腔(14);擎爪(44),該擎爪(44)鉸接至所述殼體(12)和所述端子(16)中的一個上;以及止動件(50),該止動件(50)固定至所述殼體(12)和所述端子(16)中的另一個上,其中所述擎爪(44)和所述止動件(50)相配合而將所述端子(16)保持在其保持位置,并且所述殼體(12)包括具有引導(dǎo)表面的引導(dǎo)壁(42),所述端子(16)通過被向后彈性推動的所述擎爪(44)而推靠在所述引導(dǎo)表面上,所述電連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導(dǎo)表面包括沿著所述接收方向(X)朝向所述腔(14)的內(nèi)部傾斜的上升斜面(64),所述斜面定位成被從接收位置推動到保持位置的所述端子(16)攀上。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dǎo)壁(42) 包括平坦的接收臺(60),所述端子(16)在其接收位置時位于該接收臺 (60)上;平坦的保持臺(62),所述端子(16)在其保持位置時位于該保持臺 (62)上,其中所述接收臺(60)和所述保持臺(62)通過所述斜面(64)相連。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臺(60、 62)彼此平行。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擎爪(44)被鉸接到所述殼體的與所述引導(dǎo)壁(42)相對的壁(38) 上,并且所述止動件(50)由所述端子(16)在所述接收方向(X)上的 后表面(50)構(gòu)成。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相對于所述接收 方向(X)而言,所述斜面(64)在所述引導(dǎo)壁(42)的與所述擎爪(44) 的自由端(46)相對的位置之前終止。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相對于所述接收 方向(X)而言,所述斜面(64)與所述擎爪(44)的自由端(46)相對 地終止。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64) 與所述擎爪(44)相對地延伸。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 處于其接收位置的所述端子(16)與所述擎爪(44)的鉸接端(66)之 間垂直于所述接收方向(X)限定有接收間隙(G接收),從而所述端子(16) 在所述擎爪(44)的大于三分之一的長度處撞擊所述擎爪(44)。
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間隙 (G接收)與所述引導(dǎo)壁(42)和所述鉸接端(66)之間距離的大于10%相對應(yīng)。
10、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以及權(quán)利要求4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擎爪(44)包括限定用于與所述止動件(50)相配合 的接觸表面(48)的自由端(46),并且所述接觸表面(48)的任一位置 與所述保持臺(62)之間的垂直于所述接收方向(X)的距離比所述端子(16)的垂直于所述接收方向(X)的尺寸小或與其相同。
11、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擎爪(44) 包括沿著所述接收方向(X)從所述接觸表面(54)延伸的橫向保持凸耳(52),并且所述橫向保持凸耳(52)和所述保持臺(62)之間的垂直于 所述接收方向(X)的距離比所述端子(16)的垂直于所述接收方向(X) 的尺寸小或與其相同。
1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擎爪(44)鉸接到所述端子(16)上,并且所述止動件(50)與所 述引導(dǎo)壁(42)相對地形成在所述殼體的壁中。
1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16) 位于其保持位置時,所述斜面(64)相對于所述接收方向(X)而言在所 述引導(dǎo)壁(42)的與所述擎爪(44)的自由端(46)相對的位置之前終 止。
1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16) 位于其保持位置時,所述斜面(62)相對于所述接收方向(X)而言與所 述擎爪(44)的所述自由端(46)相對地終止。
15、 根據(jù)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處 于其保持位置的所述端子(16)和與所述引導(dǎo)壁(42)相對的壁(40) 之間垂直于所述接收方向(X)限定有保持間隙(G 肖),該保持間隙(G保持)小于所述引導(dǎo)壁(42)和所述相對壁(40)之間距離的5%。
16、 一種電連接器殼體,該殼體限定了用于沿著接收方向(X)相繼 地在接收位置和保持位置接收電端子(16)的腔(14),該殼體包括鉸接至所述殼體(12)上的擎爪(44),該擎爪(44)用于與固定至 所述端子(16)上的止動件(50)相配合,用于將所述端子(16)保持 在其保持位置;以及具有引導(dǎo)表面的引導(dǎo)壁(42),所述端子通過被向后彈性推動的擎爪 (44)而推靠在該引導(dǎo)表面上,所述電連接器殼體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導(dǎo)表面包括沿著所述接收方 向(X)朝向所述腔(14)內(nèi)部傾斜的上升斜面(64),該斜面定位成被 從接收位置推動到保持位置的所述端子(16)攀上。
1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電連接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 (16)位于所述引導(dǎo)壁(42)和第一相對壁(38)之間的接收位置處,以及所述引導(dǎo)壁(42)和第二相對壁(40)之間的保持位置處,并且所 述引導(dǎo)壁(42)和所述第一相對壁(38)之間的距離嚴(yán)格大于所述引導(dǎo) 壁(42)和所述第二相對壁(40)之間的距離,優(yōu)選大多于1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電端子(16);殼體(12),其限定了用于沿著接收方向(X)相繼地在接收位置和保持位置接收所述端子(16)的腔(14);擎爪(44),其鉸接到殼體(12)和端子(16)中的一個上;以及止動件(50),其固定到殼體(12)和端子(16)中的另一個上。所述擎爪(44)和止動件(50)相配合,用于將端子(16)保持在其保持位置,所述殼體(12)包括具有引導(dǎo)表面的引導(dǎo)壁(42),端子(16)通過被向后彈性推動的擎爪(44)而推靠在該引導(dǎo)表面上。該引導(dǎo)表面包括沿著接收方向(X)朝向腔(14)內(nèi)部傾斜的上升斜面(64),該斜面定位成被從接收位置推動到保持位置的所述端子(16)攀上。
文檔編號H01R13/422GK101208838SQ200680017009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4月11日
發(fā)明者克利斯汀·坎普福特, 弗雷德里克·沙佐特 申請人:Fci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