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極組件及具有該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極組件及具有該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更具體地說,涉及 可以提高效率和穩(wěn)定性的電極組件及具有該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
背景技術:
近來,各種小型手持式電子/電氣設備,如蜂窩電話、筆記本電腦、可 攜式攝像機等等,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開發(fā)和生產(chǎn)。
手持式電子/電氣設備包括電池組,該電池組安裝于這些設備中,以在 沒有單獨電源的情況下作為驅(qū)動電源。
內(nèi)置式電池組包括至少一個電池,以在特定時間輸出用于驅(qū)動手持式電 子/電氣設備的特定電平的電壓。
二次電池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其原因在于二次電池可再充電,而且考慮 到實用性和經(jīng)濟效率,二次電池可以被制成小尺寸并具有高容量。
在二次電池中,與正在廣泛用于手持式電子/電氣設備中的鎳_鉻
(Ni-Cd)電池和4臬-金屬氫化物(Ni-MH)電池相比,4里二次電池由于其 工作電壓(即,3.6伏特)是前者的三倍且其單位重量的能量密度更高而得 到廣泛使用。
在鋰二次電池中,鋰離子二次電池包括棵電池,該棵電池是通過在鋁或 鋁合金制成的罐中容納具有正電極板、負電極板和隔板的電極組件,使用蓋 組件密封該罐,將電解液注入到該罐中以及密封該罐而形成的。
具有聚合物隔板的鋰聚合物二次電池可以使用袋而不使用罐,這是因為 隔板可用于電解液或者隔板可用電解成分浸漬,這樣就沒有電解液滲漏或者 有較少的電解液滲漏。電極板 一般通過在由金屬箔制成的電極集電體的表面上除敷含有電極
活性物質(zhì)的漿體來制成。
電極組件包括多條順序纏繞成膠巻型的正電極板、隔板和負電極板。 電極集電體具有通過涂敷長得足以形成一個電極的漿體來形成的電極
涂覆部分,以及非涂覆部分,其中該非涂覆部分上沒有涂敷電極活性物質(zhì)以
焊接電極接線片。
由于漿體凝結的過渡現(xiàn)象(transient phenomenon )發(fā)生,因此在電極集 電體上開始涂敷漿體的起始區(qū)域比電極涂覆部分的其它區(qū)域稍厚。
此外,由于尾料現(xiàn)象(tailing phenomenon )發(fā)生,因此與電極涂覆部分 的其它區(qū)域相比,在電極集電體上終止涂敷漿體的結尾區(qū)域所涂覆的漿體較 少。
在纏繞電極組件的過程中一皮施加壓力時或者^皮施加外部壓力時,電^ l涂 覆部分的起始區(qū)域和結尾區(qū)域可能對用于電絕緣正電極板與負電極板的隔
板造成損傷o
內(nèi)部短路,因此電池的產(chǎn)品收得率可能降低并且安全隱患可能上升。 因此,在常規(guī)技術中,在漿體涂敷部分的起始區(qū)域和結尾區(qū)域形成絕緣
層以防止這些問題。
然而,在常規(guī)電極組件中,由于絕緣層部分地覆蓋了電極涂覆部分,因
此減少了電極涂覆部分的反應區(qū)域。這樣,電池容量的減少程度與反應區(qū)域
的減少程度相當。
此外,由于絕緣層形成于電極涂覆部分,因此纏繞成膠巻型的電極組件 的直徑變大。
而且,由于電極涂覆部分與絕緣層之間的結合部分上各成分的反應,除 了鈷以外的異金屬都可能被釋放。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 一種能夠提高效率和穩(wěn)定性的電極組件以及具有該電極 組件的二次電池。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 一種電極組件包括正電極板,其具有正電極 集電體以及形成在該正電極集電體上的正電極涂覆部分和正電極非涂覆部 分;負電極板,其具有負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在該負電極集電體上的負電極 涂覆部分和負電極非涂覆部分;隔板,其插置在所述正電極板與所述負電極 板之間;絕緣部件,其設置在所述正電極非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非涂覆部 分的一側,且形成為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兩端中 的一端相鄰。
所述絕緣部件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所述端 可以相隔3.5毫米或更小的距離。
所述絕緣部件可以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所 述端平行。
所述絕緣部件可以包括粘合層和粘附在該粘合層的一個表面上的絕緣薄膜。
所述粘合層可以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不接觸。 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和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可以包括針對正電極或負
體的非均勻區(qū)域。
所述絕緣薄膜可以覆蓋所述非均勻區(qū)域。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 一種二次電池包括外部殼體;以及容納于該 外部殼體中的電極組件。所述電極組件包括正電極板,其包括正電極集電 體以及形成于該正電極集電體上的正電極涂覆部分和正電極非涂覆部分;負 電極板,其包括負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于該負電極集電體上的負電極涂覆部 分和負電極非涂覆部分;以及絕緣部件,其設置在所述正電極非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非涂覆部分的一側,且形成為與所述正電極^"覆部分或所述負電 極涂覆部分的兩端中的一端相鄰。
將參照本發(fā)明的具體示范性實施例及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特
征,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示范性實施例的電極組件的分解透視圖2A和2B分別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示范性實施例的電極板的俯視圖和正視圖2C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 一示范性實施例的電極板的正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示范性實施例的包含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的透視圖;和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示范性實施例的包含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功能進行更全面的描 述。此外,為了清楚起見,圖中所示的元件和區(qū)域的長度和厚度可能被放大。 而且,在全文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示范性實施例的電極組件的分解透視圖。
參見圖1,電極組件10包括第一電極板(在下文中被稱為正電極板)20、 第二電極板(在下文中被稱為負電極板)30和隔板40。
電極組件10包括正電極板20、負電極板30和隔板40,它們被堆疊并被 纏繞成膠巻型。
隔板40被置于正電極板20與負電極板30之間,并位于這兩個電極板20 和30的下面或上面,以防止電招il 20和30之間發(fā)生短路。
正電極板20包括正電極集電體21,該正電極集電體21收集由化學反應 產(chǎn)生的電子并將這些電子傳送至外部電路;以及正電極涂覆部分22,其中在該 正電極涂覆部分22中,針對正電極的包含正電極活性物質(zhì)的漿體涂覆于正電極集電體21中部的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
此外,形成有正電極非涂覆部分23,其中在該正電極非涂覆部分23中, 由于針對正電極的包含正電極活性物質(zhì)的漿體沒有涂覆于正電極集電體21的 兩端的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所以正電極集電體21 #皮露出。
正電極集電體21可由不銹鋼、鎳、鋁、鈦或其合金、或表面經(jīng)過碳、鎳、 鈦或銀處理的鋁或不銹鋼制成。其中,鋁或鋁合金為優(yōu)選,不過,本發(fā)明并不 限制正電極集電體21的材料。
正電極集電體21可以形成為箔型、薄膜型、薄片型、穿孔型、多孔型或 泡沫型,而且其厚度一般形成為1到50微米,優(yōu)選為1到30微米。不過,本 發(fā)明并不限制正電極集電體的外形和厚度。
正電極涂覆部分22可以由諸如炭黑或石墨粉之類的可導電材料和用于凝 固活性物質(zhì)的粘合劑與正電極活性物質(zhì)相混合而成的材料來形成。
正電極活性物質(zhì)可以是選自鈷、錳和鎳以及鋰中的至少 一種的復合氧化物 中的至少一種。不過,本發(fā)明并不限制正電極活性物質(zhì)的材料。
正電極接線片24與正電極非涂覆部分23相連結,其中正電極接線片24 可以由鎳或鋁箔制成,以將在正電極集電體21中收集的電子傳送至外部電路。
保護部件25可以位于正電極接線片24與正電極非涂覆部分23之間的連 結處。
保護部件25可以由諸如聚酯之類的抗熱聚合物樹脂制成,以通過保護連 結處來防止短^各。
而且,保護部件25具有足夠的寬度和長度來完全包住與正電極非涂覆部 分23相連結的正電極接線片24。
正電極板20還包括絕緣部件26,該絕緣部件26粘附在正電極非涂覆部分 23上,并形成為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的兩端中的至少一端相鄰。
絕緣部件26可以由絕緣帶制成,并且包括粘合層和粘附于該粘合層的一 個表面的絕緣薄膜。不過,本發(fā)明并不限制絕緣部件26的形狀和材料。
例如,粘合層可由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橡膠基粘合膠或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而絕緣薄膜可由聚丙傳、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 酸乙二酯制成。
負電極板30包括負電極集電體31,該負電極集電體31收集由化學反應 產(chǎn)生的電子并將這些電子傳送至外部電路;以及負電極涂覆部分32,其中在該 負電極涂覆部分32中,針對負電極的包含負電極活性物質(zhì)的漿體涂覆于負電極 集電體31的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
此外,形成有負電極非涂覆部分33,其中在該負電極非涂覆部分33中, 由于針對負電極的包含負電極活性物質(zhì)的漿體沒有涂覆于負電極集電體31的 兩端的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所以負電才及集電體31 ^皮露出。
負電極集電體31可由不銹鋼、鎳、銅、鈦或其合金、或表面經(jīng)過碳、鎳、 鈦或銀處理的銅或不銹鋼制成。其中,銅或銅合金為優(yōu)選。不過,本發(fā)明并不 限制負電極集電體31的材料。
負電極集電體31可以形成為箔型、薄膜型、薄片型、穿孔型、多孔型或 泡沫型,而且其厚度一般形成為1到50微米,優(yōu)選為1到30微米。不過,本 發(fā)明并不限制正電極集電體31的外形和厚度。
負電極涂覆部分32可以由諸如炭黑之類的可導電材料和諸如聚偏氟乙烯 (PVDF) 、 丁苯橡膠(SBR)或聚四氟乙烯(PTFE)之類的用于凝固活性物 質(zhì)的粘合劑與負電極活性物質(zhì)相混合而成的材料來形成。
負電極活性物質(zhì)可以是諸如結晶碳、無定形碳、碳復合物或碳纖維之類的 碳材料、鋰金屬或鋰合金,不過,本發(fā)明并不限制負電極活性物質(zhì)的材料。
負電極接線片34通過連結處與負電極非涂覆部分33相連結,其中負電極 接線片34由鎳箔制成,以將在負電極集電體31中收集的電子傳送至外部電路。
保護部件35可以被設置在負電極接線片34與負電極非涂覆部分33之間 的連結處。
保護部件35可以由諸如聚酯之類的抗熱聚合物樹脂制成,以通過保護連 結處來防止短路。
而且,保護部件35具有足夠的寬度和長度來完全包住與負電極非涂覆部分33相連結的負電^ l接線片34。
負電極板30還包括絕緣部件36,該絕緣部件36粘附在負電極非涂覆部分 33上,并形成為與負電極涂覆部分32的兩端中的至少一端相鄰。
絕緣部件36可以由絕緣帶制成,并且包括粘合層和粘附于該粘合層的一 個表面的絕緣薄膜。不過,本發(fā)明并不限制絕緣部件36的形狀和材料。
例如,粘合層可由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橡膠基粘合膠或乙烯-乙烯-醋酸 乙烯酯共聚物制成,而絕緣薄膜可由聚丙烯、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或聚萘二曱 酸乙二酯制成。
隔板40 —般由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之類的熱塑性樹脂制成,并且該隔板 的表面為多孔型。
當隔板40由于電池的內(nèi)部溫度上升至接近熱塑性樹脂的熔點溫度而熔化 時,多孔型表面中的通孔就被堵塞。這樣,隔板40就變成絕緣薄膜。
因此,正電極板20與負電極板30之間的鋰離子移動就被中斷,所以電流 就不再流動,這樣,電池的內(nèi)部溫度就會停止上升。
圖2A和2B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示范性實施例的電極板的俯視圖和正視圖,而圖 2C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 一示范性實施例的電極板的正視圖。
現(xiàn)在將參見圖2A和圖2C對電極板,例如正電極板20,進行詳細描述, 而負電極板30的詳細描述同于正電極板20,因此不再贅述。
如圖2A至圖2C所示,在正電極集電體21的一個表面上形成的涂覆部分 22可以凈皮分成處于兩端的不均勻區(qū)域A和B,以及處于不均勻區(qū)域A與B之 間的均勻區(qū)域C。
也就是說,在正電極集電體21上開始涂敷漿體的起始部分,由于漿體凝 結現(xiàn)象,區(qū)域A被形成為比均勻形成正電極涂覆部分的區(qū)域C略厚。
此外,在正電極集電體21上終止涂敷漿體的結尾部分,由于尾料現(xiàn)象, 區(qū)域B被形成為比均勻形成正電極涂覆部分的區(qū)域C的涂敷漿體薄。
也就是說,正電極涂覆部分的起始部分比均勻區(qū)域C厚,而正電極涂覆部 分的結尾部分比均勻區(qū)域C薄。正電極板20包括絕緣部件26,該絕緣部件」26粘附在正電極非涂覆部分 23上,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的兩端中的至少一端相鄰,并且形成為條型,以 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的端部平行。
絕緣部件26可以由絕緣帶制成,并包括粘合層26a和粘附于該粘合層26a 的一個表面的絕緣薄膜26b。不過,本發(fā)明并不限制絕緣部件26的形狀和材料。
例如,粘合層可由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橡膠基粘合膠或乙烯-乙烯-醋酸 乙烯酯共聚物制成,而絕緣薄膜可由聚丙烯、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或聚萘二曱 酸乙二酯制成。
如果絕緣部件26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之間的距離太大,則在形成電極組 件時非均勻區(qū)域A和B可能對隔板造成損傷,這樣可能發(fā)生內(nèi)部短路。
因此,絕緣部件26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的端部之間的距離可以與非均勻 區(qū)域A和B的寬度相同,或者更小。
此外,如果絕緣部件26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的端部之間的距離大于3.5 毫米,則更可能發(fā)生隔板損傷和內(nèi)部短路。
因此,絕緣部件26可以形成為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的端部相隔3.5毫米 或更小的距離。
絕緣部件26的厚度為24微米或更大,所以絕緣部件26能夠防止被非 均勻區(qū)域A和B損傷,從而能夠絕緣。
此外,如果絕緣部件26比正電極涂覆部分22厚,則電極組件的厚度可 能會增加。
因此,絕緣部件26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正電極涂覆部分22的厚度。 此外,絕緣部件26具有與正電極涂覆部分22相同的厚度,并且在由漿體
此外,如圖2B中所示,絕緣部件26可以形成為不疊蓋正電極涂覆部分 22,或者如圖2C所示,僅絕緣部件26的絕緣薄膜26b,可以覆蓋正電極涂覆 部分22的非均勻區(qū)域。
因此,由于粘合層26a和26a,不疊蓋正電極涂覆部分22,所以可以防止由電極涂覆部分與粘合層之間的連結部分上各成分的反應造成鉤除鈷之外的金屬
的釋放。
圖3和4是示出才艮據(jù)本發(fā)明示范性實施例的包含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的分
解透視圖。
參見圖3, 二次電池100包括外部殼體110、形成為膠巻型并容納于外 部殼體110中的電極組件120以及與外部殼體110的一側連接的蓋組件130。 外部殼體IIO可以由在一側具有開口的金屬材料制成,并且用作端子。 外部殼體110可以通過深沖拉鋼或鋁來形成,且可以為圓柱形、棱柱形 或帶圓角的柱形。
電極組件120包括被纏繞地、與第一電才及接線片121連接的第一電極板 122、與第二電極接線片123連接的第二電極板124,以及隔板125。隔板 125被插置在兩個電極板122與124之間。
第一電極板122和第二電極板124包括絕緣部件,這與圖1到圖2C中 描述的絕緣部件相同,因此不再贅述。
蓋組件130包括平坦形蓋板131,該平坦形蓋板131具有與外部殼體110 的開口相對應的大小和形狀。
在蓋板131的一側上,形成了端子通孔131a和用于注入電解液的電解液注 入孔131b,其中電解液注入孔131b由電解液注入孔的塞子131c進行密封。
電極端子132通過端子通孔131a插入,而管狀墊圏133環(huán)繞電^f及端子132 設置以使電極端子132與蓋板131電絕緣。
絕緣板134置于蓋板131的下面,且端子板135置于絕緣板134的下面。
從第一電極板122引出并與第一電極板122電連接的第一電極接線片121 被焊接至蓋板131的底面,并且從第二電極板124引出并與第二電極板124 電連接的第二電極接線片123被焊接至端子板135的底面。
而且,絕緣殼136置于容納在外部殼體110中的電極組件120上,以使 電極組件120與蓋組件130電絕緣。
在對應于蓋板131中形成的電解液注入孔131b的位置,絕緣殼136具有用于注入電解液的通孔136a,并且形成有槽136"b和禮136c,以引導待引出 的第一電極接線片121和第二電極接線片123且同時在這兩個電極接線片121 與123之間保持預定的距離。
如上形成的二次電池可以進一步包括印刷電路板,在印刷電路板的一側 上安裝有保護裝置以防止諸如過電流、過放電和過充電之類的安全隱患。
此外,為了保護二次電池的外表,可以進一步安裝管或粘貼標簽。
或者,可以用單獨的外部殼體包住二次電池。
參見圖4,二次電池200包括袋型外部殼體210以及容納于外部殼體210 中的電極組件220,而袋型外部殼體210包括頂外部殼體211和底外部殼體 212。
頂外部殼體211和底外部殼體212在 一 側相互連結,而其它側:帔打開以 容納電^l組件220。
雖然可以在頂外部殼體211和底外部殼體212的其中一個中形成用于容 納電極組件220的空間,但是在本圖中,該空間形成于底外部殼體212中。
形成有頂部密封部分211a和底部密封部分212a,以利用諸如熱粘合之 類的方法沿頂外部殼體211和底外部殼體212的邊緣進行密封。
外部殼體210可以形成為如下的多層結構具有熱粘合性以作為密封劑 的熱粘合層210a、由金屬材料制成以保持機械強度并作為隔開潮氣和氧的屏 障的金屬層210b,以及絕緣層210c。
電極組件220可以包括被纏繞地、與第一電極接線片221連接的第一電 極板222、與第二電極接線片223連接的第二電極板224以及插置在這兩個 電極板222與224之間的隔板225。
第一電極板222和第二電極板224具有絕緣部件,這與圖1到圖2C中 所描述的絕緣部件相同,因此不再對絕緣部件進行詳細描述。
為了密封外部殼體,可以進一步在密封部分211a和212a與第一極接線片 221和第二電極接線片223的重疊部分設置粘合接線片帶226和227。
如上形成的二次電池可以進一步包括印刷電路板,在印刷電路板的一側上安裝有保護裝置以防止諸如過電流、過放電和過充電之類的安全隱患。 此外,為了保護二次電池的外表,可以進一步安裝管或粘貼標簽。 或者,可以用單獨的外部殼體包住二次電池。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電極涂覆部分與粘合層不接觸,以防止涂 覆部分的反應面積減小,從而電池容量的增加程度與反應區(qū)域的減少程度相當。
由于電極涂覆部分沒有被絕緣部件覆蓋,因此電極組件的厚度就不會增 加,這樣纏繞成膠巻形的電極組件的直徑就不會增加。
此外,本發(fā)明可以防止除鈷之外的異金屬從電極涂覆部分與絕緣層之間的 粘合部分釋》文。
而且,本發(fā)明可以防止由于電極涂覆部分的兩端的不均勻部分對隔板造 成的損傷以及兩個不同電極板之間的短路,從而提高穩(wěn)定性。
雖然已經(jīng)參照本發(fā)明的 一 些示范性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本 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對本發(fā) 明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而本發(fā)明精神或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所限定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極組件,包括正電極板,其具有正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在該正電極集電體上的正電極涂覆部分和正電極非涂覆部分;負電極板,其具有負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在該負電極集電體上的負電極涂覆部分和負電極非涂覆部分;隔板,其插置在所述正電極板與所述負電極板之間;以及絕緣部件,其設置在所述正電極非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非涂覆部分,且形成為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兩端中的至少一端相鄰。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絕緣部件與所述正電極涂覆 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所述端相隔3.5毫米或更小的距離。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絕緣部件的厚度大于24微 米且小于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厚度。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絕緣部件由粘合層和粘附在 該粘合層的 一個表面上的絕緣薄膜組成。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粘合層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 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不接觸。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 極涂覆部分包括針對正電極或負電極均勻地涂敷漿體的均勻區(qū)域以及針對正電 極或負電極不均勻地涂敷漿體的非均勻區(qū)域。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絕緣部件與所述正電極涂覆 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非均勻區(qū)域的寬度。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絕緣部件由粘合層和粘附在 該粘合層的一個表面上的絕緣薄膜組成,并且所述絕緣薄膜覆蓋所述非均勻區(qū) 域。
9、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非均勻區(qū)城包括針對正電極 或負電極開始涂敷漿體的起始部分和針對正電極或負電極終止涂敷漿體的結尾 部分。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所述起始部分比所述均勻區(qū)域 厚,且所述結尾部分比所述均勻區(qū)域薄。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極組件,其中與所述起始部分相鄰的所述絕 緣部件的厚度與所述起始部分的厚度相同。
12、 一種二次電池,包括 外部殼體;以及容納于所述外部殼體中的電極組件,該電極組件包括正電極板,其包括 正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于該正電極集電體上的正電極涂覆部分和正電極非涂覆 部分;負電極板,其包括負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于該負電極集電體上的負電極 涂覆部分和負電極非涂覆部分;以及絕緣部件,其設置在所述正電極非涂覆部 分或所述負電極非涂覆部分,且形成為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 覆部分的兩端中的至少 一端相鄰。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外部殼體為圓柱形、棱柱形或 帶有圓角的柱形。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外部殼體在一側具有開口,并 且在該開口處設置有蓋組件。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外部殼體形成為袋形。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絕緣部件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 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所述端相隔3.5毫米或更小的距離。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絕緣部件的厚度超過24微米 且小于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厚度。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絕緣部件包括粘合層和粘附于 所述粘合層的一個表面上的絕緣薄膜。
19、 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粘合層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不接觸。
20、 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 涂覆部分包括針對正電極或負電極均勻地涂敷漿體的均勻區(qū)域以及針對正電極 或負電極不均勻地涂敷漿體的非均勻區(qū)域。
21、 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絕緣部件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 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非均勻區(qū)域的寬度。
22、 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絕緣部件包括粘合層和粘附于 所述粘合層的一個表面上的絕緣薄膜,并且所述絕緣薄膜覆蓋所述非均勻區(qū)域。
23、 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非均勻區(qū)域包括針對正電極或 負電極開始涂敷漿體的起始部分和針對正電極或負電極終止涂敷漿體的結尾部 分。
24、 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電池,其中所述起始部分比所述均勻區(qū)域厚, 且所述結尾部分比所述均勻區(qū)域薄。
25、 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電池,其中與所述起始部分相鄰的所述絕緣部 件的厚度與所述起始部分的厚度相同。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極組件以及具有該電極組件的二次電池。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能夠提高電池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的電極組件以及具有該組件的二次電池。所述電極組件包括正電極板,其具有正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在該正電極集電體上的正電極涂覆部分和正電極非涂覆部分;負電極板,其具有負電極集電體以及形成在該負電極集電體上的負電極涂覆部分和負電極非涂覆部分;隔板,其插置在所述正電極板與所述負電極板之間;絕緣部件,其設置在所述正電極非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非涂覆部分的一側,且形成為與所述正電極涂覆部分或所述負電極涂覆部分的兩端中的一端相鄰。
文檔編號H01M4/02GK101425574SQ20081012604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邢有業(yè), 金鐘九 申請人:三星Sdi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