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尤指一種饋入點形成基板的第二面而天線
輻射體在基板的第一面的天線結(jié)構(gòu)。
背景技術:
由于現(xiàn)今電子裝置是走向微型化的設計,造成電子裝置機殼內(nèi)部空間狹小,天線 因此將緊鄰電池、主機板、LCD面板等大型金屬件,容易形成類似金屬屏蔽而干擾天線的訊 號接收。而以往天線的饋入點與輻射體均位于同一平面,易受周遭金屬件的干擾,而造成天 線的訊號接收不良,且現(xiàn)有天線一般均采用L型接地單元的設計,其操作頻寬會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研發(fā)出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可使輻射單元不會直接面對電子裝置的 電池模塊或其他金屬零組件,進而減少金屬障蔽干擾輻射單元收發(fā)信號的機會,將是本發(fā) 明所欲積極探討之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主要目的為解決現(xiàn)有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易 受周遭金屬件的干擾的問題。 本發(fā)明為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包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一第 一輻射單元,其鋪設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一絕緣單元,其鋪設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使該 第一輻射單元設于該基板及該絕緣單元之間;一第一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第二面, 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一輻射單元共面, 其一端與該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一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一斧狀 接地單元之間;一第二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斧狀接 地單元電性相接;以及其中,該基板的該第二面緊鄰至少一金屬零組件。 本發(fā)明的另一樣態(tài)為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包括一基板,包含相對稱的兩個平
面;一第一輻射單元,其鋪設于該相對稱的兩個平面的其中一個平面;一第一饋入點,與該 第一輻射單元非共面形成于該相對稱的兩個平面的另一個平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輻
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一輻射單元共面設置于該基板,其一端與該
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一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之
間;一第二饋入點,與該第一饋入點共面設置于該基板,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
元電性相接;以及其中,該第一饋入點與該第二饋入點緊鄰至少一金屬零組件。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分別設置于該基板的兩個相對稱的平面。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為兩個相對稱的非共面平面。
較佳者,本發(fā)明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單元,通過調(diào)整該匹配單元的尺寸大小,以將該 第一輻射單元阻抗匹配。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匹配單元是設置于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
較佳者,本發(fā)明更包含一第二輻射單元,其鋪設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且該絕緣單 元使該第二輻射單元設于該基板及該絕緣單元之間;一第三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 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二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二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二輻射單 元共面,其一端與該第二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二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二輻射單元及該第 二斧狀接地單元之間;以及一第四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 第二斧狀接地單元電性相接。 較佳者,本發(fā)明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單元,通過調(diào)整該匹配單元的尺寸大小,以將該 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二輻射單元阻抗匹配。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第一饋入點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一斧狀接地單 元相接處電性相接。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的該端為一細長 柄狀單元,并延伸連接至一大面積塊狀單元,形成近似斧狀的接地單元,以增加該第一輻射 單元的操作頻寬。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第一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的 該細長柄狀單元之間。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第三饋入點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二輻射單元及該第二斧狀接地單 元相接處電性相接。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二輻射單元電性相接的該端為一細長 柄狀單元,并延伸連接至一大面積塊狀單元,形成近似斧狀的接地單元,以增加該第二輻射 單元的操作頻寬。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第二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二輻射單元及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的 該細長柄狀單元之間。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第一輻射單元、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該第二輻射單元與該第
二斧狀接地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電性相接。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較佳者,本發(fā)明該匹配單元是設置于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 電性相接處。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與該匹配單元是為 一體成形。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第二輻射單元的工作頻率不同。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基板具有一接合部,以將該天線與一電子裝置接合。
較佳者,本發(fā)明的該基板為一印刷電路板。 藉此,本發(fā)明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可使輻射單元不會直接面對電子裝置的電池模塊 或其他金屬零組件,進而減少金屬障蔽干擾輻射單元收發(fā)信號的機會,達到大幅提升訊號 收發(fā)效能的效果。
圖1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背面透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正面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2-基板;3-第一輻射單元;4-絕緣單元;5-第一饋入點; 6-第一斧狀接地單元;7-第一間隙;8-第二饋入點;9-電子裝置;10-接合部;11_第二輻 射單元;12-第三饋入點;13-第二斧狀接地單元;14-第二間隙;15_第四饋入點;16_匹配單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充分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茲通過下述具體的實施例,并配合所附的 圖式,對本發(fā)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后 圖1、圖2以及圖3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立體圖、背面透視圖及正面視圖, 請同時參考圖1、圖2以及圖3,本發(fā)明為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l,其包括一基板2,包含一 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分別設置于該基板2相對稱的兩個平面;一第一 輻射單元3,其鋪設于該基板2的該第一面;一絕緣單元4,其鋪設于該基板2的該第一面, 使該第一輻射單元3設于該基板2及該絕緣單元4之間;一第一饋入點5,其形成于該基板 2的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2與該第一輻射單元3電性相接;一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與該第 一輻射單元3共面,其一端與該第一輻射單元3電性相接,其斧狀結(jié)構(gòu)可增加該第一輻射單 元3的操作頻寬;一第一間隙7,其形成于該第一輻射單元3及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之間; 一第二饋入點8,其形成于該基板2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2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 電性相接;其中,該基板2的該第二面緊鄰至少一金屬零組件(例如,一電池、主機板或顯示 面板,但不限于此)。 一般來說,為使天線獲得較佳收發(fā)效能及降低制造成本,較佳是該第一 輻射單元3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是為一體成形的金屬結(jié)構(gòu)。另由于天線一般是設于一 電子裝置9(例如,移動上網(wǎng)裝置,但不限于此)中,較佳是該基板2具有一接合部10,以將 該天線與該電子裝置9接合,如圖l所示,該第一饋入點5及該第二饋入點8是面向該電子 裝置9之內(nèi)部而該第一輻射單元3是面向該電子裝置9之外部使該第一輻射單元3不會直 接面對電子裝置9的電池模塊或其他金屬零組件,進而減少金屬障蔽干擾該第一輻射單元 3收發(fā)信號的機會。 請再參考圖1、圖2以及圖3,本發(fā)明的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l,其包括一基板2, 包含相對稱的兩個平面;一第一輻射單元3,其鋪設于該相對稱的兩個平面的其中一個平 面;一第一饋入點5,與該第一輻射單元3非共面形成于該相對稱的兩個平面的另一個平 面,且穿透該基板2與該第一輻射單元3電性相接;一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與該第一輻射 單元3共面設置于該基板2,其一端與該第一輻射單元3電性相接,其中該第一輻射單元3 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較佳是為一體成形;一第一間隙7,其形成于該第一輻射單元3及 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之間;一第二饋入點8,與該第一饋入點5共面設置于該基板2,且穿 透該基板2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電性相接;以及其中,該第一饋入點5與該第二饋入點 8緊鄰至少一金屬零組件(例如,一電池、主機板或顯示面板,但不限于此)。 一般來說,為
6使天線獲得較佳收發(fā)效能,本發(fā)明較佳是更包含一絕緣單元4,其鋪設于該基板2的該兩個 平面的其中一個平面,使該第一輻射單元3設于該基板2及該絕緣單元4之間,且較佳是更 包含至少一匹配單元16,以將該第一輻射單元3阻抗匹配。另由于天線一般是設于一電子 裝置9(例如,移動上網(wǎng)裝置,但不限于此)中,較佳是該基板2具有一接合部10,以將該天 線與該電子裝置9接合。 而為了使本發(fā)明可獲得更廣泛的應用,本發(fā)明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1可更包含一第 二輻射單元ll,其鋪設于該基板2的該第一面,且該絕緣單元4使該第二輻射單元11設于 該基板2及該絕緣單元4之間;一第三饋入點12,其形成于該基板2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 基板2與該第二輻射單元11電性相接;一第二斧狀接地單元13,與該第二輻射單元11共 面,其一端與該第二輻射單元11電性相接;一第二間隙14,其形成于該第二輻射單元11及 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13之間;以及一第四饋入點15,其形成于該基板2的該第二面,且穿 透該基板2與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13電性相接。 一般來說,為使天線獲得較佳收發(fā)效能及 降低制造成本,較佳是該第一輻射單元3、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6、該第二輻射單元11與該 第二斧狀接地單元13是為一體成形的金屬結(jié)構(gòu)。如此便形成可于雙頻工作的天線,例如, 該第一輻射單元的工作頻率為2. 3GHz至2. 5GHz而該第二輻射單元的工作頻率為4. 8GHz 至6GHz。而為使天線之間不會因收發(fā)訊號互相干擾,較佳是該天線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單元 16,通過調(diào)整該匹配單元16的長寬大小,以將該第一輻射單元3及該第二輻射單元11阻抗 匹配,且該第一輻射單元3、該第二輻射單元11與該匹配單元16是為一體成形,以使天線獲 得較佳收發(fā)效能及降低制造成本。而雙頻天線的擺設方式亦如圖1所示,該第一饋入點5、 該第二饋入點8、該第三饋入點12以及該第四饋入點15是面向該電子裝置9之內(nèi)部,而該 第一輻射單元3及該第二輻射單元11是面向該電子裝置9之外部使該第一輻射單元3及 該第二輻射單元11不會直接面對電子裝置9的電池模塊或其他金屬零組件,進而減少金屬 障蔽干擾該第一輻射單元3及該第二輻射單元11收發(fā)信號的機會。 由以上所述可以清楚地明了,本發(fā)明是提供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使輻射單元不 會直接面對電子裝置的電池模塊或其他金屬零組件,進而減少金屬障蔽干擾輻射單元收發(fā) 信號的機會,此外,本發(fā)明更利用斧狀接地單元來增加操作頻寬。 以上已將本發(fā)明專利申請案做一詳細說明,但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專利申請案 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fā)明專利申請案實施的范圍。即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案 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fā)明專利中請案的專利涵蓋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板,包含相對稱的第一面與第二面;一第一輻射單元,其鋪設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一絕緣單元,其鋪設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使該第一輻射單元設于該基板及該絕緣單元之間;一第一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一輻射單元共面,其一端與該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一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之間;一第二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電性相接;其中,該基板的該第二面緊鄰至少一金屬零組件。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輻射單元,其鋪設于該基板的該第一面,且該絕緣單元使該第二輻射單元設于 該基板及該絕緣單元之間;一第三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二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二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二輻射單元共面,其一端與該第二輻射單元電性相接; 一第二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二輻射單元及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之間;以及 一第四饋入點,其形成于該基板的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電 性相接。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單元,以將該 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二輻射單元阻抗匹配。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第一斧狀 接地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輻射單元、該第一斧狀接 地單元、該第二輻射單元與該第二斧狀接地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二 斧狀接地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7.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該第二斧 狀接地單元與該匹配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基板具有一接合部,以將該天 線與一電子裝置接合。
9.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輻射單元與第二輻射單 元的工作頻率不同。
10. —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板,其包含相對稱的兩個平面;一第一輻射單元,其鋪設于該相對稱的兩個平面的其中一個平面; 一第一饋入點,與該第一輻射單元非共面形成于該相對稱的兩個平面的另一個平面, 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一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一輻射單元共面設置于該基板,其一端與該第一輻射單 元電性相接;一第一間隙,其形成于該第一輻射單元及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之間; 一第二饋入點,與該第一饋入點共面設置于該基板,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斧狀接地 單元電性相接;其中,該第一饋入點與該第二饋入點緊鄰至少一金屬零組件。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絕緣單元,其鋪設于該基板的該兩個平面的其中一個平面,使該第一輻射單元設于該基板及該絕緣單元之間。
12.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單元,以將 該第一輻射單元阻抗匹配。
13.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輻射單元與該第一斧 狀接地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14.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匹 配單元是為一體成形。
15.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基板具有一接合部,以將該 天線與一電子裝置接合。
全文摘要
一種天線的饋入結(jié)構(gòu),包含基板,包含第一面與第二面;鋪設于該第一面的第一輻射單元與絕緣單元,該第一輻射單元設于該基板及該絕緣單元之間;第一饋入點,形成于該第二面且穿透基板與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第一斧狀接地單元,與該第一輻射單元共面且一端與第一輻射單元電性相接;第一間隙,形成于第一輻射單元及第一斧狀接地單元之間;第二饋入點,形成于該第二面且穿透該基板與該第一斧狀接地單元電性相接;該基板的該第二面緊鄰至少一金屬零組件。輻射單元不會直接面對電子裝置的電池模塊或其他金屬零組件,減少金屬障蔽干擾輻射單元收發(fā)信號的機會,此外,本發(fā)明更利用斧狀接地單元來增加操作頻寬。
文檔編號H01Q1/00GK101728624SQ20081016828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10日
發(fā)明者羅國彰, 鄭世杰 申請人: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