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在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之間建立 電性導通路徑的電連接器。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chǎn)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中,板對板電連接器 被廣泛的應用于電性連接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該種電連接器一般包括相互對 接的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其中,公母連接器分別包括各自的絕緣本體和分別
收容于各自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公母連接器的絕緣本體均包括底壁
及自底壁四周邊緣向上延伸的側壁,所不同的是母連接器絕緣本體底壁還設 置有一個向上突伸的島狀體,該島狀體的四側壁與絕緣本體的四側壁形成一個
收容槽道,而公連接器的絕緣本體底壁沒有任何結構,因此,其四側壁圍成一 個中空的收容槽,當公母連接器相互配合時,公連接器正好容置于母連接器的 收容槽道內(nèi),且在該收容槽道中,公母連接器藉由各自導電端子而電性連接。
業(yè)界人士都知道,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之間的導通路徑主要靠對接導電端 子完成,而對接導電端子在接觸時產(chǎn)生的接觸力,是有一定數(shù)值要求的,太小 了,就不能提供良好地電性路徑,太大了,在對接導電端子接觸的過程中,導 電端子有被壓绔的風險。
另,該類產(chǎn)品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公導電端子在接觸的過程中是不發(fā)生彈性 變形的,而發(fā)生彈性變形的只有母導電端子,也就是說,當對接電連接器在接 觸的過程中,對接導電端子之間產(chǎn)生的接觸力或者說是彈性力,其主要來自于 母導電端子,因此,在生產(chǎn)的過程中,母導電端子的彈性變得非常重要,如果 母導電端子接觸部做的過于粗壯,那么當公連接器插入進來時,母導電端子的 接觸部就有可能因為太硬而發(fā)生斷裂的風險,從而不能良好地與對接導電端子 接觸,如果母導電端子做的過于細窄,那么,當對接電連接器插入進來時,可 能會由于接觸力過小,而達不到所要求的接觸力,從而,也不能提供良好地接 觸力。
鑒于以上問題'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電連接器,以解決上迷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可以在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 之間提供良好地保持力。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用于與對接電連接器 對接,從而在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之間建立電性導通路徑,包括絕緣本體及固 持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上述導電端子至少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兩端分 別延伸的焊接部和彈性部,上述彈性部末端設有與對接導電端子接觸的接觸點, 其中,上述彈性部設有貫穿其厚度且未延伸至接觸點的缺口 。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至少具有以下優(yōu)點由于該導電端 子彈性部設有缺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該彈性部的彈性,同時由 于上述缺口尚未延伸至接觸點,所以,接觸點還是具有一定的強度,因此,當 對接電連接器插入進來時,可以保證提供良好地接觸力。
圖l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3是圖2所示電連接器在A-A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具體實施方式
。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l,用于與對接電連接器(未圖 示)對接,從而在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未圖示)之間建立電性導通路徑,包 括絕緣本體10及容置于其中的若干導電端子30。
絕緣本體IO,大致呈矩形,包括底板(未圖示)及自底板四周邊緣垂直向 上延伸且兩兩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101和第二側壁103,且底板自中央向上升起 形成有大致呈矩形的島狀體105,該島狀體105與上述第一側壁101內(nèi)表面以及第 二側壁103內(nèi)表面共同形成了一個收^f道107,用以收容對接電連接器,另夕卜, 在底板靠近第二側壁103的位置設置有與導電端子30數(shù)量相等的端子槽1031,自 每一個端子槽1031位置沿第二側壁103內(nèi)表面向上分別形成有平行設置的第一 安裝槽1033和第二安裝槽1035,而在島狀體105與上述第一、第二安裝槽1033、 1035相對的位置設有收容槽1051,且該收容槽1051與收容槽道107相貫通,以容
納導電端子30相應的部分。
導電端子30,由銅材經(jīng)沖壓折彎而成,包括基部301、分別自基部301兩端 延伸的焊接部303、彈性部305,以及自基部301上沿與對接連接器插入方向相反 的方向延伸且平行設置的第一、第二固持部307、 309,其中,上述彈性部305呈 鐮刀狀并與第一固持部307形成大致U形狀,且彈性部305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且 一端與基部301相連接的水平部3051及自水平部3051另一端向上延伸的豎直部 3053,上述豎直部3053末端向前述U形內(nèi)部光滑彎折,并形成與對接導電端子(未 圖示)電性接觸的接觸點3055,另外,上述第一、第二固持部307、 309兩側還 分別設有若干倒刺(未標示),以此,增加導電端子30與絕緣本體10的固持力。
請參考圖3所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導電端子30的厚度從基部301到彈 性部305的水平部3051,呈現(xiàn)出由寬至窄的狀態(tài),而到了彈性部305的豎直部 3053,其寬度又明顯增加,顯示出比水平部3051寬的狀態(tài),如此設計,就可以 保證彈性部305,尤其是其豎直部3053具有一定的強度,當對接導電端子插入進 來時,上述豎直部3053末端的接觸點3055可以提供足夠的力量,以保證良好地 電性導通,同時,從圖1和圖3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彈性部305的豎直部3053 上開設有一個缺口3057,從圖3的角度看,該缺口3053貫穿紙面,且未到達接觸 點3055,如此一來,彈性部305由于上述缺口3057的存在而具有足夠彈性,而上 述缺口3057又未延伸至接觸點3055,因此,接觸點3055還是具有一定強度的, 故此,當對接連接器插入進來時,該導電端子30既能提供一定的接觸力又不至 于被壓蜂而發(fā)生斷裂,從而在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之間可以提供良好的電性導
通路徑。
組裝導電端子30于絕緣本體10內(nèi)時,將導電端子30自絕緣本體10底板的端 子槽1031插入,其中,導電端子30的焊接部303自端子槽1031延伸出絕緣本體10 外部,第一、第二固持部307、 309分別容置于對應的第一、第二安裝槽1033、 1035內(nèi),彈性部305的水平部置于收容槽道107底部,彈性部305的豎直部3053容 置于島狀體105的收容槽1051內(nèi)。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電連接器1導電端子30彈性部305的豎直部3053開設 有未延伸至接觸點3055的缺口3057,因此,該導電端子30既具備一定的強度, 又具備一定的彈性,從而,在與對接導電端子的接觸過程中,可以提供一定數(shù) 值要求的接觸力,且不會有被壓垮而發(fā)生斷裂的風險,進而,在兩個分離的電
子元件之間提供良好地電性導通路徑。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實施方式,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而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取 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1. 一種電連接器,用于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從而在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之間建立電性導通路徑,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上述導電端子至少包括基部及自基部的兩端分別延伸的焊接部和彈性部,上述彈性部末端設有接觸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設有貫穿導電端子厚度且未延伸至接觸點的缺口。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包括沿水平方向延 伸且一端與基部相連接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的豎直部,上 述缺口設置于豎直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的豎直部呈鐮刀狀。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至少還包括一個 固持部,該固持部自基部垂直向上延伸,并與前述彈性部的豎直部形成大致U形 狀。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兩側設有若干倒刺。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點自彈性部的豎直部 末端向前述U形內(nèi)部光滑地彎折延伸。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由底板及自底板 四周邊緣垂直向上延伸的四側壁圍成,上述底板中央向上升起有島狀體,該島 狀體與上述底板及四側壁形成一個收容槽道,用以收容對接電連接器,其中上 述島狀體在長度方向延伸的面上向內(nèi)凹陷有與導電端子數(shù)量相等的收容槽,用 以收容導電端子彈性部的豎直部。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側壁與上述收容 槽對應的位置設有至少 一排設置的安裝槽,導電端子的固持部容置于該安裝槽 內(nè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用以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從而,在兩個分離的電子元件之間建立電性導通路徑,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其中上述導電端子至少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兩端延伸的焊接部和接觸部,其中,上述接觸部設有貫穿其厚度的缺口,以此提高導電端子彈性,保證其與對接導電端子接觸時,具有足夠的保持力。
文檔編號H01R13/42GK201204297SQ200820030698
公開日2009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17日
發(fā)明者楠 胡, 馬忠軍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