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電連接器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將芯片模塊電性連接至印刷電路板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電連接器用于電性連接第一電性界面,如芯片模塊,和第二電性界面,如印刷電路 板。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539262號所揭示的一種電連接器,其設有絕緣本體與復數(shù)端子,絕 緣本體設有對接面、與對接面相對的安裝面以及扁平狹長的收容槽以收容導電端子,導電端 子設有安裝部及自安裝部相對兩側(cè)向外凸伸出的接觸部,安裝部下端設有腳部,腳部大致為 長條形且與安裝部處于同一平面,腳部安裝至絕緣本體并通過插入方式與其它電器組件相接 觸,將導電端子插入端子收容槽時,腳部從安裝面插入貫穿狹長端子收容槽并伸出安裝面, 安裝部收容在端子收容槽內(nèi)并與端子收容槽干涉配合,然而這種設計的電連接器,在將導電 端子插入絕緣本體狹長收容槽時,容易造成導電端子腳部的彎曲變形。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 題,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M331237號公開了一種新式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 設在絕緣本體中的復數(shù)導電端子20',如第一圖所示,導電端子20'設有基部201'、自基部 201'向上延伸設有臂部202'、自基部201' —側(cè)向下延伸設有尾部200',尾部200'進一步設有 安裝在端子收容槽內(nèi)的安裝部203'以及通過插入方式連接至第二電性界面的腳部205',其中 ,安裝部203'的底端與腳部205'的頂端之間設有彎折部204',使安裝部203'與腳部205'處于 不同的平面。將導電端子20'插入絕緣本體時,彎折部204'的設計可以更好地保護腳部205' 使其不易受壓而變形。
然而,上述新式電連接器存在以下不足導電端子20'的安裝部203'與腳部205'不在同 一平面,不能保證導電端子20'豎直方向上的強度,導致導電端子20'在使用過程中,特別是 彎折部204'容易在豎直方向上產(chǎn)生變形。
鑒于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電連接器,以克服上述電連接器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電端子具有足夠強度的電連接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一種電連接器,可電性連接第一 電性界面與第二電性界面,其包括設有復數(shù)端子收容槽的絕緣本體及收容在所述端子收容槽
3內(nèi)的復數(shù)導電端子。每個導電端子包括基部及分別設在基部兩端的彈性部和尾部,其中彈性 部包括自基部的側(cè)邊延伸出的彎折部及自該彎折部的末端向上延伸出的彈性臂,以連接第一 電性界面。尾部包括自基部的側(cè)邊彎折延伸出的彎曲部及自該彎曲部末端向下延伸出的腳部 ,以連接第二電性界面。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尾部的彎曲部自基部的豎直 側(cè)邊延伸而出,即使腳部與基部不共面,亦可保證導電端子在豎直方向具有足夠的強度,從 而使整個導電端子保持良好的電性連接性能。
圖l是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3是圖2所示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組裝入絕緣本體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及圖5,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l可用于電性連接第一電性界面,如芯片模塊( 未圖示)與,第二電性界面,如印刷電路板(未圖示),其主要包括絕緣本體10及若干導電 端子20。
請參閱圖2及圖3,絕緣本體10大致為矩形,其設有對接第一電性界面(未圖示)的對接 面101、與對接面101相對的安裝面102、自對接面101向上垂直延伸的若干側(cè)壁103以及自對 接面101貫穿至安裝面102的若干端子收容槽104,端子收容槽104用于收容導電端子20。端子 收容槽104包括第一槽部1041及第二槽部1042。
請參閱圖4及圖5,導電端子20設有大致呈平板狀的基部201及分別連接在基部201上下兩 端的彈性部202和尾部203。基部201包括設于中部的固持部2011及自固持部2011頂端向上豎 直延伸出的板狀上連接部2012和自固持部2011底端向下豎直延伸出的板狀下連接部2013,固 持部2011兩側(cè)設有若干倒刺2014,上連接部2012和下連接部2013的寬度均小于固持部2011的 寬度。固持部2011收容在絕緣本體10的端子收容槽104的第一槽部1041內(nèi),固持部2011兩側(cè) 的倒刺2014與第一槽部1041干涉配合,從而將導電端子20穩(wěn)固收容在端子收容槽104內(nèi)。
重點參閱圖4,導電端子20的彈性部202連接在基部201的上連接部2012上,其包括自上 連接部2012—側(cè)延伸出的彎折部2021及自該彎折部2021的末端向上延伸出的彈性臂2022 。彎 折部2021與基部201所在的平面大致呈鈍角設置。彈性臂2022大致呈弧形設置,其自由端設有與第一電性界面(未圖示)抵接的弧狀接觸部2023,整個彈性臂2022自下而上寬度逐漸變 窄,以保證較好的彈性。導電端子20的尾部203連接在基部201的下連接部2013上,其包括自 下連接部2013—豎直側(cè)邊彎折延伸出的彎曲部2031及自該彎曲部2031的底端向下豎直延伸出 的長條狀腳部2032。彎曲部2031大致垂直于基部201,腳部2032自由的底端與第二電性界面 (未圖示)相接觸。
請參閱圖5,安裝導電端子20時,先將導電端子20自絕緣本體10對接面101插入至端子 收容槽104內(nèi),基部201沿第一槽部1041插入,最終通過倒刺2014與第一槽部1041干涉配合, 從而使導電端子20固定在絕緣本體10內(nèi),端子收容槽104的第二槽部1042可供彈性部202以及 尾部203插入,且第二槽部1042具有足夠的空間使尾部203在插入過程中不與絕緣本體10接觸 ,因此減小了腳部2032變形的機率。在使用過程中,導電端子20在豎直方向上連接第一電性 界面和第二電性界面,因此導電端子20在豎直方向受到較大壓力。導電端子20的尾部203的 彎曲部2031自基部201的下連接部2013的一豎直側(cè)邊彎折延伸而出,且大致垂直于基部201, 故,導電端子20在豎直方向上具有較大強度而不會受壓變形,保證第一電性界面和第二電性 界面間的良好電性連通。
權(quán)利要求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可電性連接第一電性界面與第二電性界面,其包括設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絕緣本體及收容在所述端子收容槽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每個導電端子包括基部及分別設在基部兩端的彈性部和尾部,其中所述彈性部包括自基部的側(cè)邊延伸出的彎折部及自該彎折部的末端向上延伸出的彈性臂,以連接第一電性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包括自基部的側(cè)邊彎折延伸出的彎曲部及于該彎曲部末端向下延伸出的腳部,以連接第二電性界面。
2.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槽設 有用于收容導電端子基部的第一槽部以及收容導電端子彎折部與腳部的第二槽部。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槽的 第一槽部與導電端子的基部通過干涉配合使導電端子穩(wěn)固容設在絕緣本體內(nèi)。
4.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的尾 部的彎曲部大致垂直于基部。
5.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的基 部包括用以固持在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中的固持部,所述彈性部和尾部分別位于固持部的上 方和下方,所述固持部兩側(cè)設有若干倒刺。
6.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的彈 性部的彎折部與基部呈鈍角設置。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的彈 性部的彈性臂呈自下而上寬度逐漸縮小的設置。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臂的自由 端設有弧狀接觸部,以與第一電性界面電性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電連接器,可電性連接芯片模塊至印刷電路板,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在絕緣本體中的若干導電端子。導電端子設有平板狀基部、自基部向上延伸出的彈性部及自基部向下延伸出的尾部。尾部包括自基部一豎直側(cè)邊彎折延伸出的彎曲部及自該彎曲部的底端向下豎直延伸出的腳部,且彎曲部與基部大致呈直角,從而使整個導電端子在豎直方向上具有足夠的強度。
文檔編號H01R12/16GK201285853SQ20082030186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8月19日
發(fā)明者葉昌旗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