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Hit太陽電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HIT太陽電池。
背景技術(shù):
太陽電池的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有兩個,一個是轉(zhuǎn)向薄膜電池生產(chǎn),另一個是致力于 提高硅電池的轉(zhuǎn)化效率。HIT太陽電池是日本三洋公司首創(chuàng)的一種高效太陽電池,其結(jié)構(gòu)中 包括N和P型重摻的非晶硅薄膜,但是N和P型重摻的非晶硅薄膜由于摻雜濃度高使得非 晶硅薄膜的結(jié)構(gòu)發(fā)生畸變,影響了少子的遷移率,造成了大量的缺陷復(fù)合中心,從而導(dǎo)致電 池的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降低,增加了暗電流,減低電池的短路電流,對太陽電池的性能造 成了一定影響。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減少缺陷復(fù)合中心,使暗電流 降低,可以提高電池的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且不會減低電池的短路電流的HIT太陽電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HIT太陽電池,包括N型 單晶硅片(n c-Si)、N型單晶硅片的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在正面的本征非晶 硅薄膜上沉積的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P a-Si);在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上鍍有的正面的透 明導(dǎo)電薄膜(TCO),在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上印刷有的銀金屬柵線正電極;N型單晶硅片的 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在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上沉積的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 (n a-Si),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上鍍有的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TCO),在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 薄膜上印刷有的銀金屬柵線背電極,它還包括至少一層本征非晶硅層,所述的本征非晶硅
層的每層厚度為0.5 10nm。 本發(fā)明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與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之間沉 積的一層正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i a-Si)。 本發(fā)明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與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之間沉 積的一層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i a-Si)。 本發(fā)明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與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之間沉 積的一層正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同時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與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之 間沉積的一層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 本實用新型所述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TC0)厚度為60 100nm ;P型重摻非晶硅 薄膜(P a-Si)厚度為3 20nm ;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厚度為3 20nm ;N型 單晶硅片(n c-Si)厚度為200 300um,電阻率為0. 2 15 Q . cm,少子壽命1 100us ; 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厚度為3 20nm;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n a-Si),厚度為 3 20nm ;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TCO)厚度為70 140nm。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 1.本實用新型采用在N型單晶硅片的正面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上沉積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P a-Si)后,在其上增加了一層正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在N型單晶硅 片的背面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上沉積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n a-Si)后,在其上增加 一層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而高品質(zhì)的本征非晶硅層的存在可以降低界面態(tài)密度,使 得在重摻的N或P型非晶硅薄膜表面的光生電子_空穴對的復(fù)合減少,暗電流降低,可以提 高電池的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 2.本實用新型中的正面和背面本征非晶硅層極薄(0.5 10nm),并不會減低電池 的短路電流,這種新型結(jié)構(gòu)的HIT太陽電池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br>
附圖是本發(fā)明的HIT太陽電池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如圖所示1、銀金屬柵線正電極,2、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TC0),3、正面極薄的 本征非晶硅層(i a-Si),4、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p a-Si),5、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6、N型單晶硅片(n c-Si) , 7、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 , 8、N型重摻非晶硅薄 膜(n a-Si),9、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i a-Si),10、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TC0),11、銀 金屬柵線背電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不 僅僅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HIT太陽電池,包括N型單晶硅片6、 N型單晶硅片6的 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5,在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5上沉積的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4 ;在 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4上鍍有的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在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上印刷有 的銀金屬柵線正電極1 ;N型單晶硅片6的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7,在背面的本征非晶硅 薄膜7上沉積的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8,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8上鍍有的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 薄膜IO,在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10上印刷有銀金屬柵線背電極ll,它還包括至少一層本征 非晶硅層,所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的每層厚度為0. 5 10nm。 本發(fā)明上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4與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 之間的一層正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3。 本發(fā)明上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8與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10 之間沉積的一層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9。 本發(fā)明上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4與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
之間沉積的一層正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3,同時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8與背面的透明導(dǎo)
電薄膜10之間沉積的一層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9。 本實用新型的HIT太陽電池,具體制備工藝過程如下 ①清洗工藝 單晶硅片用濃度為20%的氫氧化鈉拋光,清洗后的硅片為拋光片,要求表面光亮,
無斑點、劃痕、水跡,硅片表面干凈程度要求很高。 ②PECVD工藝 平板式PECVD要分別沉積本征非晶硅薄膜(i a-Si)、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p
4a-Si)、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n a-Si)和正面、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i a-Si),沉積溫 度為200 300°C。 ③磁控濺射工藝 利用磁控濺射裝置分別在HIT電池正反面鍍TC0薄膜;正面的TC0薄膜厚度為 60 100nm,背面的TC0薄膜厚度為70 140nm。
絲印工藝 用絲網(wǎng)印刷機印刷低溫銀漿,制成電極,所用電極為低溫電極,無需高溫燒結(jié);正 面和背面電極對稱印刷。
權(quán)利要求一種HIT太陽電池,包括N型單晶硅片(6)、N型單晶硅片(6)的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5),在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5)上沉積的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4);在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4)上鍍有的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在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上印刷有的銀金屬柵線正電極(1);N型單晶硅片(6)的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7),在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7)上沉積的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8),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8)上鍍有的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10),在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10)上印刷有銀金屬柵線背電極(1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至少一層本征非晶硅層,所述本征非晶硅層的每層厚度為0.5~10nm。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HIT太陽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P型 重摻非晶硅薄膜(4)與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之間沉積的一層正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 (3)。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HIT太陽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N型 重摻非晶硅薄膜(8)與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10)之間沉積的一層背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 層(9)。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HIT太陽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為在P型 重摻非晶硅薄膜(4)與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2)之間沉積的一層正面極薄的本征非晶硅層 (3),同時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8)與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10)之間沉積的一層背面極 薄的本征非晶硅層(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HIT太陽電池,包括N型單晶硅片、N型單晶硅片的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在正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上沉積的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在P型重摻非晶硅薄膜上鍍有的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在正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上印刷有的銀金屬柵線正電極;N型單晶硅片的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在背面的本征非晶硅薄膜上沉積的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在N型重摻非晶硅薄膜上鍍有的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在背面的透明導(dǎo)電薄膜上印刷有銀金屬柵線背電極,它還包括至少一層本征非晶硅層,所述的本征非晶硅層的每層厚度為0.5~10nm。本實用新型的HIT太陽電池可以減少缺陷復(fù)合中心,降低暗電流、提高電池的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
文檔編號H01L31/0216GK201478322SQ200920124019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7月1日
發(fā)明者季凱春, 易月星, 李志強, 楊玉光, 胡宏勛, 陳筑 申請人:寧波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