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插接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插接到彼此中的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的插接連接器,所謂的第二固定裝置形式的接觸固定裝置設置在第一插接殼體中。此外,本發(fā)明涉及具有接觸固定裝置的第一插接殼體。
背景技術(shù):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的各種插接連接器以及具有接觸固定裝置的第一插接殼體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是已知的。具有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的插接連接器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同樣是已知的,在那里提供一促動裝置,該促動裝置的促動使得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插接在一起。美國專利US4,959,023公開了具有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的電插頭連接器。一種接觸固定裝置,其可以插入到第一插接殼體中到預鎖定位置,同樣被提供。在預鎖定位置,接觸固定裝置阻礙第二插接殼體的插入。接觸固定裝置可以滑動到末端位置,以使得插入空間通暢,以使得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插接在一起成為可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改進的插接連接器和改進的第一插接殼體。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和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插接殼體實現(xiàn)。插接連接器的進一步有利的實施例在從屬權(quán)利要求中進行了說明。插接連接器的優(yōu)點在于這樣的事實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在促動裝置的幫助下插接在一起僅僅當?shù)谝徊褰託んw的接觸固定裝置處于末端位置才成為可能,這樣防止第一插接殼體的觸頭意外地分開。所述目的通過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實現(xiàn),因為固定裝置具有阻礙元件,當接觸固定裝置并不處于末端位置時該阻礙元件接觸位于第二插接殼體或者促動裝置的移動路徑中。阻礙元件的配置防止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能夠在接觸固定裝置沒有處于末端位置的情形下在促動裝置的幫助下插接在一起。進一步的實施例提供第一鎖定裝置,接觸固定裝置通過該第一鎖定裝置保持在第一插接殼體上的預鎖定位置。這允許接觸固定裝置預安裝在預鎖定位置并俘獲地緊固到到第一插接殼體。進一步的實施例提供第二鎖定裝置,接觸固定裝置通過該第二鎖定裝置在末端位置鎖定到插接殼體。這確保接觸固定裝置在抵達末端位置后不會在此分開。隨后,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可以在促動裝置的幫助下沒有困難地插接在一起。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阻礙元件具有凹陷,第一插接殼體的導引元件伸入到該凹陷中。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第一插接殼體在一區(qū)域具有凹陷,該區(qū)域在插接在一起的狀態(tài)下安置在第二插接殼體中。此外,阻礙元件在預鎖定位置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凹陷外面。 在接觸固定裝置的末端位置,阻礙元件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凹陷中,以使得第一插接殼體可以與阻礙元件具有相對小的間隙地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中。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第一插接殼體具有兩個平行導引連接板(web),其橫向地導引阻礙元件的至少局部部分。這樣,接觸固定裝置和阻礙元件的固定導引成為可能。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接觸固定裝置實施為傾斜滑動元件的形式,第一局部部分具有固定板,該固定板插入到第一插接殼體中用于固定觸頭。第二局部部分實施為阻礙元件。傾斜滑動元件形式的接觸固定裝置的實施例的生產(chǎn)和提供以及固定處理是經(jīng)濟且簡單的。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接觸固定裝置具有兩臂式支架,用于保持接觸固定裝置在第一插接殼體上。支架在這種情況中在兩相對側(cè)面圍繞第一插接殼體并用于鎖定在預鎖定位置和末端鎖定位置。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阻礙元件是板形式的,其在兩個側(cè)面上傾斜,傾斜的局部板橫向地至少部分地圍繞第一插接殼體。阻礙元件在第一插接殼體上的額外導引和固定因此成為可能。
在此及后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其中圖1示出插接連接器;圖2示出第二插接殼體;圖3示出具有在預鎖定位置的接觸固定裝置的第一插接殼體;圖4示出接觸固定裝置;圖5示出沒有接觸固定裝置的第一插接殼體;圖6示出面對插入側(cè)的第一插接殼體;圖7示出面對連接側(cè)面的第一插接殼體;圖8是觸頭與接觸固定裝置處于末端位置的示意性視圖;圖9是安裝的插接連接器的透視圖;圖10示出安裝的插接連接器的部分;圖11示出插接連接器的進一步實施例;圖12是圖11的插接連接器的側(cè)視圖;圖13示出第一插接殼體的進一步實施例;和圖14示出互鎖板的進一步的實施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是具有第一插接殼體2和第二插接殼體3的插接連接器1的透視圖。電觸頭, 其連接到第一電線4,安置在第一插接殼體2中。進一步的電觸頭,其連接到第二電線5,安置在第二插接殼體3中。為了電接觸第一插接殼體2的觸頭和第二插接殼體3的進一步的觸頭,第一插接殼體2通過前端部分7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的接收開口 6中。前端部分 7具有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的第一或者第二導向槽8、9中的導引凸出部。第一和第二導向槽8、9安置在第二插接殼體的殼體框架內(nèi)部并連接到接收開口 6。第二插接殼體3具有滑動元件形式的促動元件10,該促動元件通過兩導引臂14、 15橫向伸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導引臂14、15插入到殼體框架13的橫向縫槽四、30中。 兩導引臂14、15橫向伸入到接收開口 6中。兩導引臂14、15每個具有第一和第二導軌11、 12,第一和第二導軌11、12在促動元件10的所示預鎖定位置開口到導向槽8、9中并接收前端部分7的導引凸出部。第一和第二導軌11、12和導引凸出部實施為以使得在促動元件10 橫向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的過程中,導軌11、12中的導引凸出部更深地拉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這樣,第一插接殼體2同樣更深地拉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直到在促動元件 10的末端位置第一插接殼體1的觸頭接觸第二插接殼體3的進一步的觸頭。促動元件10 的滑動方向與第一插接殼體2的插入方向垂直。在第一插接殼體2上,在窄側(cè)面上設置接觸固定裝置16,通過接觸固定裝置16第一插接殼體2的電觸頭可以防止以第二固定裝置的形式被抽出。接觸固定裝置16具有與框架32結(jié)合的板31??蚣?2圍繞凹陷19,在凹陷19中安置第一插接殼體2的導引元件 18。在所示實施例中,凹陷19在它的實施例中是正方形的,導引元件18從而實施為矩形塊的形式。此外,框架32在相對側(cè)邊上由第一插接殼體2的第一或者第二導引壁20、21限定。 而且,第一插接殼體2具有與板31的連接側(cè)的側(cè)邊鄰接的兩導引邊角33、34,導引邊角33、 34與板31的邊角區(qū)域相關(guān)聯(lián)。與板31相對,在向著第二插接殼體的方向延伸的阻礙元件17實施在前側(cè)框架部分35上。阻礙元件17安置在前端部分7的第一窄側(cè)80的凹槽36上方。阻礙元件17延伸直到第二插接殼體3的前側(cè)邊緣區(qū)域37。接觸固定裝置16具有從板31橫向地發(fā)出的兩個保持支架22、23,保持支架22 J3從第一插接殼體2的第一窄側(cè)80在向著第一插接殼體 2的第一或者第二寬側(cè)的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保持連接板M實施在第一插接殼體2的第一和第二寬側(cè)上。在示出在圖1中的接觸固定裝置16的預鎖定位置,第一保持支架22的第一鎖定凸出部26(未示出)抵達第二保持板(未示出)后面。接觸固定裝置16這樣被防止拆卸。由于橫向?qū)б?0、21和導引邊角33、34形式的導引以及凹陷19中導引元件 18的配置,接觸固定裝置在第一窄側(cè)的平面中的位移是不可能的。接觸固定裝置16在所示預鎖定位置并不位于第一插接殼體2的第一窄側(cè)80上。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例如由塑料材料制成。圖2是面對接收開口 6的第二插接殼體3的透視圖。第二接觸殼體38,其具有用于引入電觸頭的第二接觸開口 39,安置在接收開口 6中。此外,第一插接2的套筒形狀的前端部分7可以插入其中的環(huán)形的接收空間40設置在接觸殼體38和殼體框架13之間。圖3是具有在預鎖定位置的接觸固定裝置16的第一插接殼體2的透視圖。第一和第二導引凸出部27、觀實施在前端部分7的第一和第二寬側(cè)上。套筒形狀的前端部分7 具有大致矩形的圓整的橫截面并延伸直到第一插接殼體2的鄰接邊41,第一插接殼體2在數(shù)個側(cè)面上圍繞第一插接殼體2并安置在垂直于前端部分7的縱向延伸的平面中。在前側(cè)框架部分35的區(qū)域中,周邊鄰接邊41中斷。鄰接所述鄰接邊41,前端部分7在第一側(cè)面 42上具有凹槽36,凹槽36鄰接所述鄰接邊41??梢詮膱D3中看出的,阻礙元件17伸出超過第一側(cè)面42并安置在凹槽36上方。阻礙元件17在所示示例性實施例中實施為具有兩橫向局部板43、44的傾斜板的形式。局部板43、44圍繞前端部分7的寬側(cè)的一部分。圖3清楚示出接觸固定裝置16通過凹陷19的側(cè)邊直接抵靠著導引元件18的側(cè)邊布置。此外, 板31與導引元件18相對地通過導引邊角33、34界定。而且,第一和第二導引壁21、22在相對縱向側(cè)面上界定框架19。這樣,接觸固定裝置16不能在板31的平面中位移,以使得保持支架22、23允許牢固鎖定到第一和第二保持連接板對、25。圖4是接觸固定裝置16的透視圖,接觸固定裝置16實施為具有兩個局部部分45、 46的傾斜滑動元件的形式,第一局部部分45實施為互鎖板47,互鎖板47在安裝狀態(tài)下插接到第一插接殼體2中?;ユi板47具有開口 48,通過該開口 48,觸頭在接觸固定裝置16 的預鎖定位置從連接側(cè)面49 (圖幻插入到接觸腔室中的第一插接殼體2中。此外,開口 48 通過阻礙邊50界定,阻礙邊50在接觸固定裝置16的末端位置減小接觸腔室的插入開口的大小,從而防止觸頭從接觸腔室抽出。第二局部部分46由板31、框架32和阻礙元件17形成。阻礙元件17緊固到框架 32以在向著互鎖板47的方向豎直向下偏移。此外,阻礙元件17的局部部分51伸入到凹陷19中,從而界定凹陷19的對于導引元件18可用的區(qū)域。而且,第一保持支架22、23具有從保持支架22、23的末端區(qū)域延伸出來進入到與板31平行的平面中的第二鎖定凸出部 52。接觸固定裝置16例如由塑料材料制造為一件。取決于選擇的實施方式,周邊密封件53 可以設置在從互鎖板47到板31的過渡區(qū)域中。這樣,第一插接殼體2密封在用于互鎖板 47的插口的區(qū)域中。圖5示出沒有接觸固定裝置16的第一插接殼體2。在這種情況中,可以看到用于互鎖板47的插口 54,插口 M具有矩形橫斷面并且密封53安置在其中。插口討在所示示例性實施例中實施為階梯狀的矩形形狀的橫截面。以對應的方式,互鎖板47同樣具有階梯的矩形橫截面。從圖5可以看出,凹槽36從前端部分7的上側(cè)面42的橫向邊55開始延伸直到導引元件18的橫向邊55。而且,凹槽36延伸直到第二橫向邊83,第二橫向邊83形成在上側(cè)面42上,該上側(cè)面42從鄰接邊41間隔開地設置并與前端部分7相橫向。此外,凹槽36同樣以折疊邊81、82的形式橫向延伸直到前端部分7的第一和第二窄側(cè)面的限定高度。周邊鄰接邊41安置在垂直于前端部分7的縱向方向的平面中,前端部分7的上側(cè)面42 從而保持自由并且不提供鄰接邊41。觸頭56,其伸出通過插口 M直到前端部分7,示意性地插接在第一插接殼體2中。圖6是面對前端部分7的第一插接殼體2的透視圖。具有第一觸頭開口 58的第一觸頭殼體57設置在前端部分7中。觸頭56的銷末端通過第一接觸開口 58之一導引出來。此外,可以清楚看出,鄰接邊41在三個側(cè)面上圍繞前端部分7。前端部分7具有第二接收開口 59,第二插接殼體3的第二接觸殼體38插接到接收開口 59中。圖7是到第一插接殼體2的連接側(cè)面49上的視圖,觸頭56插接到第一插接殼體2 中并在接觸固定裝置16的幫助下通過互鎖板47互鎖以防止分開。在這種情況中,互鎖板 47的阻礙邊50伸入插口 60中并抵達背面的接觸56后面。這樣,觸頭56不能意外地從第一插接殼體2抽出。這樣,觸頭56在作為第二接觸固定裝置的接觸固定裝置16的幫助下固定在第一插接殼體2中。圖8是在互鎖狀態(tài)下接觸固定裝置16和觸頭56的示意性視圖。在這種情況中, 接觸固定裝置16的阻礙邊50抵達觸頭56的接觸主體61的后面。用于鎖定在接觸室中的鎖定跗84設置在接觸主體61上。
圖9是與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完全插接在一起的插接連接器1的局部圖,促動元件10和接觸固定裝置16都位于末端位置。在末端位置,接觸固定裝置16在形成在保持支架22、23的第二鎖定凸出部52和第一插接殼體2上的鎖定凹陷62的幫助下鎖定到第一插接殼體2。為了在板31的幫助下簡單壓下接觸固定裝置16,在第一和第二導引邊角33、34之間設置凹口 63。這樣,板31可以在工具的幫助下或者在手指的幫助下壓下,工具或者手指從而插入到凹口 63中。鄰接邊41在所示位置直接鄰接第二插接殼體3的殼體框架13的前側(cè)邊緣區(qū)域 37。這樣,阻礙元件17至少部分地插入在殼體框架13中或者至少安置在促動元件10下方。圖10示出從圖9的完全安裝的插接連接器1,促動元件10和殼體框架13未示出。 在這種情況中,可清楚看出,阻礙元件17安置在凹槽36中并插入在殼體框架13中。如果接觸固定裝置16位于預鎖定位置,那么阻礙元件17向上伸出超過導引部分7的上側(cè)面42 并因此不能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因為環(huán)形接收空間40適合導引部分7的橫截面。這樣,僅一旦接觸固定裝置16位于末端位置,也就是阻礙位置,第一插接殼體2才可以在促動元件10的幫助下拉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并且阻礙元件17在凹槽36中降低。圖11是插接連接器1的進一步的實施例的示意性視圖,其中接觸固定裝置16的阻礙元件17僅向上導引到鄰接邊41。但是,在這個實施例中,促動元件10延伸到阻礙元件 17上方的區(qū)域中。在末端位置促動元件10的豎直位置安置為低于在接觸固定裝置16的預鎖定位置阻礙元件17的豎直位置。此外,在接觸固定裝置16的末端位置阻礙元件17的豎直位置安置為在末端位置低于促動元件10的豎直位置。這樣,同樣在這個實施例中,僅一旦接觸固定裝置16處于末端位置促動元件10才能夠被帶到末端位置。這樣,阻礙元件17 不必總是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如果僅一旦接觸固定裝置16處于末端位置促動裝置 10從預鎖定位置到末端位置中的運動才釋放,這是足夠的。圖12是圖11的插接連接器1的實施例的側(cè)視圖。在這種情況中,接觸固定裝置 16處于預鎖定位置。促動元件10同樣處于預鎖定位置。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同樣處于預鎖定位置,前端部分7的第一和第二導引凸出部從而接合第一和第二導引凹槽和促動元件10的第一和第二導軌。為了實現(xiàn)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推到一起,現(xiàn)在必需將促動元件10更深地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促動元件10在所示實施例中實施為以使得促動元件10的局部部分85安置在阻礙元件17上方。阻礙元件17通過鄰接抵靠局部部分85 而阻止促動元件10插入到末端位置中。這樣,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不能經(jīng)由促動元件 10的促動完全插接到彼此中。僅一旦接觸固定裝置16已經(jīng)插接到末端位置中,也就是更深地進入到第一插接殼體2中,阻礙元件17才清除用于插入促動元件10到末端位置中從而到第二插接殼體3 中的路徑。這樣,僅由于促動裝置10的移動路徑的阻止,在接觸固定裝置的預鎖定位置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完全插接在一起可以得以防止。在圖12的實施例中,接觸固定裝置 16實施為具有阻礙元件17以使得阻礙元件17并不橫向延伸直到前端部分7。在這個實施例中,阻礙元件17并不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即使當?shù)谝缓偷诙褰託んw2、3完全插接在一起。這樣,第二插接殼體的運動路徑并不由接觸固定裝置16阻止。但是,取決于選取的實施方式,接觸固定裝置16可以額外地實施為具有阻礙元件以使得阻礙元件橫向伸出超過前端部分7并且在完全插接在一起的狀態(tài)下同樣插入到第二插接殼體3中。在這個實施例中,促動裝置10的運動路徑和第二插接殼體3的運動路徑都在當接觸固定裝置16處于預鎖定位置時被阻礙元件阻止。圖13示出第一插接殼體2的進一步的實施例,其中板31實施為連續(xù)板并且不提供凹陷19。在這個實施例中,板31在連接側(cè)面49的三個側(cè)面上通過在兩個側(cè)面上都傾斜的邊緣64界定。此外,第一插接殼體2具有兩橫向連接板65、66,其橫向安置為與邊緣64 的傾斜局部邊緣67、68間隔開。第一和第二連接板65、66此外在相對的縱向側(cè)面上界定板 31。在第一連接板65和第一局部邊緣67之間以及在第二連接板66和第二局部邊緣68之間的凹口中,保持支架22、23橫向向下導引。第一和第二連接板65、66橫向伸出超過第一插接殼體2的上側(cè)面42,并額外地沿著寬側(cè)面與側(cè)連接板69向下結(jié)合。第三和第四鎖定凸出部71實施在側(cè)連接板69上。在第三或者第四鎖定凸出部71上,第一和第二保持支架 22,23的第一鎖定凸出部鎖定在預鎖定位置中。板31導引出來超過鄰接邊41并且在每種傾斜下通過在相對側(cè)面上的兩個側(cè)73、 74抵達鄰接邊41后面。這提供與前面的示例性實施例不同的阻礙元件17的安裝和導引。在這個實施例中,板31的前邊75同樣形成用于第二插接殼體3的鄰接邊。對于在末端位置接觸固定裝置16的鎖定,保持支架22、23的第二鎖定凸出部 52 (未示出)與其接合的鎖定凹陷76橫向地設置在第一插接殼體2上。阻礙元件17在這個實施例中伸出超過鄰接邊41并安置在導引部分7的凹槽36 上方。圖12示出在預鎖定位置的接觸固定裝置16。在將接觸固定裝置擠壓到末端位置,也就是到鎖定位置中后,阻礙元件17向后移動到凹槽36中,以使得第一接觸殼體2可以插入到第二接觸殼體中直到鄰接邊41。在圖13的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阻礙元件17可以僅延伸直到鄰接邊41,促動元件 10可以伸出超過鄰接邊41,如在圖11和1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圖14示出具有互鎖板47的接觸固定裝置16的進一步的實施例,互鎖板47具有在兩個縱向側(cè)面上彼此相對的凹陷形式的橫向開口的開口 48?;ユi板47實施為互鎖具有相對側(cè)邊的觸頭的銷的形式。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具有插接到彼此中的第一插接殼體( 和第二插接殼體(3)的插接連接器 (1),其中,在所述第一插接殼體O)中設置接觸固定裝置(16),該接觸固定裝置(16)能夠從預鎖定位置帶到末端位置,其中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防止所述第一插接殼體( 的觸頭(56)意外地分開,在所述第二插接殼體C3)上可移動地安裝促動裝置(10),該促動裝置 (10)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第一插接殼體O),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0,3)由于所述促動裝置(10)從預鎖定位置移動到末端位置中而插接在一起,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具有阻礙元件(17),所述阻礙元件(17)伸入到所述促動裝置(10)或者所述第二插接殼體(3) 的移動路徑中并防止當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不在末端位置時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 (2,3)插接在一起。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促動裝置(10)實施為滑動件,其中所述阻礙元件(17)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的所述預鎖定位置阻礙所述滑動件滑動到所述末端位置中。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插接殼體( 上和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上設置第一鎖定裝置(23,24,沈),從而允許在所述預鎖定位置鎖定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
4.如權(quán)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插接殼體( 上和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上設置第二鎖定裝置(52,62),從而允許在所述末端位置鎖定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
5.如權(quán)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具有凹陷 (19),所述第一插接殼體(2)的導引元件(18)伸入到該凹陷(19)中。
6.如權(quán)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殼體( 具有在一區(qū)域中的凹槽(36),該區(qū)域在插接狀態(tài)下安置在所述第二插接殼體(3)中,所述阻礙元件(17) 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的預鎖定位置至少部分地安置在外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不能被推到一起,所述阻礙元件(17)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的末端位置布置成至少局部部分完全在所述凹陷中,以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2,;3)能夠一個插入到另一個內(nèi)部。
7.如權(quán)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殼體( 具有兩平行導引連接板00,21),該平行導引連接板00,21)在兩個側(cè)面上導引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 的局部部分。
8.如權(quán)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實施為具有兩個局部部分(45,46)的傾斜滑動元件的形式,所述第一局部部分0 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觸頭(56)的互鎖板(47),所述第二局部部分06)具有所述阻礙元件(17)。
9.如權(quán)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具有至少一個柔性支架臂02,23),該支架臂(22,2;3)橫向圍繞所述第一插接殼體( 并在所述預鎖定位置和所述末端位置固定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在所述第一插接殼體( 上。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第二支架臂03)設置用于保持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所述第二支架臂03)實施為與所述第一支架臂02)鏡像對稱。
11.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互鎖板07)伸入到所述插接殼體(2) 中,并根據(jù)位置妨礙用于觸頭(56)的插口(60)。
12.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固定板07)實施為具有安置在兩個側(cè)面上的橫向凹陷G8)的連接板的形式,在兩個側(cè)面上的所述凹陷G8)由阻礙面(50) 界定,所述凹陷G8)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的所述預鎖定位置清除用于插入所述觸頭 (56)的接觸室的插口(60),并且所述阻礙面(50)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的末端位置至少部分地阻礙所述接觸室的所述插口(60)。
13.如權(quán)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阻礙元件(17)實施為在兩個側(cè)面上傾斜的板的形式,所述兩個傾斜的局部板(43,44)橫向圍繞所述第一插接殼體O)。
14.如權(quán)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插接連接器,其中,所述促動元件(10)安置在所述阻礙元件(17)的上方,所述阻礙元件(17)在所述接觸固定裝置(16)的所述預鎖定位置阻止所述促動元件壓入到所述第二插接殼體( 和所述末端位置中。
15.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14之一所述的第一插接殼體(2)。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插接到彼此之中的第一插接殼體和第二插接殼體的插接連接器,其中在第一插接殼體中設置接觸固定裝置,該接觸固定裝置能夠從預鎖定位置帶入到末端位置,其中所述接觸固定裝置防止第一插接殼體的觸頭意外地分開,在第二插接殼體上可移動地安裝促動裝置,該促動裝置可操作地連接到第一插接殼體,第一和第二插接殼體由于促動裝置從打開位置移動到末端位置而插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接觸固定裝置具有阻礙元件,所述阻礙元件伸入到促動裝置或者第一插接殼體的移動路徑中,并防止在當接觸固定裝置不是位于末端位置時第一插接殼體和第二插接殼體插接在一起。
文檔編號H01R13/436GK102224642SQ200980146450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丹尼爾.比肖夫, 克里斯琴.厄伯溫 申請人:泰科電子Amp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