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線解捻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的主題通常涉及一種具有雙絞線的線纜,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雙絞線的解捻工具。
背景技術(shù):
無線電通訊、電子和計算機工業(yè)中的線纜使用屏蔽和非屏蔽雙絞線。電線終端接 于線纜末端設(shè)置的電器接插件。在終端連接過程中,雙絞線露出并且電線被解開且弄直。然 后成對電線的每個分別被終端連接于電器接插件。這樣線纜的常見例子通常包括四對在其可以被正確地終端連接前必須解捻的雙 絞線。解開雙絞線的常見方法是用手解開電線。手工解捻速度慢,使皮膚不適,并且不能有 效地弄直電線。另一個解開電線的常見方法被稱為“揀選法(Pick method)”。揀選法需要 使用者在雙絞線的線段中間放置一個金屬或塑料錐,并且將錐向著電線的切頭拉動。揀選 法并不是沒有缺點。例如,在錐向著切頭拉動的時候,錐可能破壞電線。另外,揀選法不能 解開各種類型的電線。當(dāng)電線解開時,揀選法不能將電線弄直。目前已經(jīng)研發(fā)出一些工具 以解開雙絞線。例如,眾所周知的用于解開電線的電動工具。然而,這樣的工具塊大、體重 且昂貴。仍需要一種可容易并且可靠地解開扭絞線對的工具。
發(fā)明內(nèi)容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線解捻工具,其包括具有電線夾持端、作動端和空腔 的殼體。一活塞被容置在空腔中。活塞可在縮進位置和作用位置之間移動,并且包括一可 隨著活塞在縮進位置和作用位置之間移動的夾持頭。夾持頭被配置為在工具處于縮進位置 時夾持住雙絞線,其中殼體在解捻方向上的轉(zhuǎn)動將解開電線。可選擇地,電線可在遠離夾持 端的位置被固定地夾持,并且殼體可關(guān)于電線被固定地夾持的位置旋轉(zhuǎn)。
圖1為依照示范性實施例的電線解捻工具的透視圖;圖2示出如圖1所示的電線解捻工具的典型運動的輪廓;圖3為如圖1所示的電線解捻工具處于縮進位置時的剖視圖;圖4為如圖1所示的電線解捻工具處于前方位置時的剖視圖;圖5為另一種電線解捻工具處于縮進位置時的剖視圖;圖6為如圖5所示的電線解捻工具處于前方位置時的剖視圖;圖7為又一個電線解捻工具處于前方位置時的剖視圖;圖8為如圖7所示的電線解捻工具處于前方位置時的剖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用于解開雙絞線12的電線解捻工具10的示范性實施例的透視圖。工具10為可在解捻方向14上運動以解開電線的手持工具。例如,工具10由操作者手持并且在解 捻方向上多次轉(zhuǎn)動以解開電線。工具10包括殼體20,其具有在殼體20前方的電線夾持端22和在殼體20后部的 作動端24。工具10包括容置在殼體20中的活塞26。活塞26可在殼體20內(nèi)一縮進位置 或后部位置和一作用位置或前方位置之間移動。殼體20和活塞26可由塑料材料制成,然 而諸如金屬材料的其它材料可適用于替換實施例中。夾持頭28設(shè)置在活塞26的前方。夾持頭28可隨著活塞26在縮進位置和作用位 置之間移動。夾持頭28夾持住電線12。指環(huán)30設(shè)置在活塞26的后端。指環(huán)30被配置為可容納操作者的一個手指,以便 操作者能握住工具10。在示范性實施例中,指環(huán)30容納操作者的拇指。可替換地,指環(huán)30 可容納操作者的任何手指。當(dāng)工具10在解捻方向14上運動時,指環(huán)30相對操作者的手指 旋轉(zhuǎn)。如此,當(dāng)工具10在解捻方向14上運動時,工具10相對于操作者的手改變位置。在 示范性實施例中,殼體20包括位于作動端24的指握部32。指握部32被配置為容納操作者 的一個或多個手指。在操作中,工具10用于夾住電線12的末端,然后操作工具解開雙絞線。為了使工 具10夾住雙絞線,操作者用他或她的食指和中指握住指握部32,并且將他或她的拇指放進 指環(huán)30中。其它抓握設(shè)置也是可行的。操作者推進指環(huán)30和/或拉動指握部32,以驅(qū)使 活塞26從縮進位置運動到作用位置。位于作用位置時,夾持頭28從殼體20的電線夾持端 22伸出。在示范性實施例中,夾持頭28構(gòu)造為鉤子。操作者將雙絞線12裝載入夾持頭28。 然后操作者使活塞26返回縮進位置,其同時也將夾持頭28歸位到縮進位置。在示范性實 施例中,電線12由夾持頭28固定。例如,電線12可被夾在電線夾持端22和夾持頭28之 間。當(dāng)電線12對著電線夾持端22被拉回時,電線12可能是褶皺的。為了解開電線12,操作者穩(wěn)固地固定電線12遠離工具10的一段。例如,操作者可 以用另一只手握住電線12。可選擇地,操作者可以使用另一個裝置或工具以穩(wěn)固地握持電 線12。在該說明性的實施例中,電線12大體上在附圖標(biāo)記34指示的固定點處被握持。固 定點34離工具10的電線夾持端22有一定距離。這樣,電線12的一段在固定點34和夾持 頭28之間延伸。電線12位于固定點34和工具10之間的部分是電線12中將要解開的那 部分。電線12沿固定點34和工具10之間的一段上扭轉(zhuǎn)了許多次。操作者通過將諸如拇指或中指的一個手指放入指環(huán)30中握持工具10。操作者向 后牽拉工具10以使得電線大體上被拉緊。當(dāng)被拉緊時,電線12大體上沿工具10的縱軸線 36延伸??v軸線36在電線夾持端22和作動端24之間延伸。然后操作者在環(huán)形位移14上 快速旋轉(zhuǎn)他或她的手指。工具10繞固定點34旋轉(zhuǎn)。當(dāng)電線12被夾持在固定點34時,快 速旋轉(zhuǎn)動作使得雙絞線得以解開。通過在解開過程中將電線12拉緊,可以使電線12變直。 在電線12解開后,操作者可以再次驅(qū)動活塞26以使得夾持頭28伸出,允許現(xiàn)已解開的電 線12從工具10脫離。附圖2示出了電線解捻工具10的解捻運動軌跡。工具10沿解捻方向14繞固定 點34以環(huán)形位移旋轉(zhuǎn)。工具10沿解捻方向14旋轉(zhuǎn),以使得工具10繞固定點34沿諸如切 線方向的、大致上相對于縱軸線36垂直的方向樞轉(zhuǎn)。在解捻過程中,工具10的運動軌跡大 體上沿著截錐形路徑,作動端24位于圓錐體的截錐部的底部40,該圓錐體被限定于位于圓
4錐體頂端的固定點34和圓錐體的底部之間。電線夾持端22位于截錐部的頂端42??蛇x 地,圓錐體的頂端可能不與固定點34重合。例如,工具10的縱軸線36可能與在固定點34 和電線夾持端22之間延伸的電線12不平行。工具10的殼體20沿解捻方向14旋轉(zhuǎn),從而電線夾持端22沿著具有第一直徑46 的第一路徑44圓周地移動。作動端24沿著具有比第一直徑46長的第二直徑50的第二路 徑48圓周地移動。工具10大體上關(guān)于中心軸線52旋轉(zhuǎn),并且從固定點34延伸出。工具 10握持為使得縱軸線36相對于中心軸線52成一角度,其電線夾持端22更靠近中心軸線 52,且作動端24更遠離中心軸線52。這樣,第一路徑44小于第二路徑48。在替換實施例中,代替與電線12大體上平行的縱軸線36,工具10可握持為使縱軸 線36大體上與中心軸線52平行。這樣,當(dāng)工具10關(guān)于中心軸線52旋轉(zhuǎn)時,電線夾持端22 和作動端24沿具有相似尺寸的第一路徑和第二路徑44、48行進。在這種情形下,與截錐形 相對比,工具10的運動軌跡大體上為圓柱形。在另一個替換實施例中,工具10可以握持為 使得電線夾持端22更遠離中心軸線52,并且作動端24更靠近中心軸線52。這樣,當(dāng)工具 10關(guān)于中心軸線52旋轉(zhuǎn)時,電線夾持端22沿著比作動端24的第二路徑48更長的第一路 徑44行進。工具10的運動軌跡是與如圖2中所示運動軌跡相反的截錐形。在工具10關(guān) 于中心軸線52旋轉(zhuǎn)過程中,工具10相對于中心軸線42的方向可能變化。在工具10的旋 轉(zhuǎn)過程中,固定點34的位置可能變化。當(dāng)工具10繞中心軸線52在解捻方向14旋轉(zhuǎn)時,工具10也圍繞縱軸線36旋轉(zhuǎn)。 例如,工具10圍繞中心軸線52的旋轉(zhuǎn)一周,殼體20圍繞縱軸線36轉(zhuǎn)動大概360°。在工 具10沿路徑移動中,殼體20的這樣的轉(zhuǎn)動使得電線被解開。圖3是電線解捻工具10處于縮進位置的剖視圖。殼體20包括在電線夾持端22 和作動端24之間延伸的空腔60。空腔60在電線夾持端22和作動端24打開??涨?0在 鄰近電線夾持端22處形成臺階。活塞26和夾持頭28都容納在空腔60內(nèi)。在如圖所示的 實施例中,夾持頭28與活塞26是分離的、不同的,然后被配合在一起。在替換實施例中,活 塞26和夾持頭28可以是單一的、整體的元件。偏壓機構(gòu)62也容納在空腔60內(nèi)。偏壓機構(gòu)62在殼體20和活塞26之間延伸。 偏壓機構(gòu)62用于驅(qū)使活塞向后到縮進位置。當(dāng)活塞26沒有由操作者啟動時,活塞26通常 位于縮進位置。偏壓機構(gòu)62用于自動地將活塞26歸位至縮進位置。在如圖所示的實施例 中,偏壓機構(gòu)62與由空腔60限定的肩部64配合。偏壓機構(gòu)62還與活塞26的前端配合。 夾持頭28穿過偏壓機構(gòu)62延伸。在示范性實施例中,偏壓機構(gòu)62是一螺旋彈簧。可替換 地,其它類型彈簧或其它類型偏壓機構(gòu)可以被用來驅(qū)動活塞26到縮進位置。夾持頭28包括在其遠端的鉤子66。鉤子66用于收納電線12并且在使用過程中 夾持住電線12。鉤子66具有容置電線12的朝內(nèi)的凹處68。鉤子66延伸到梢端70。梢端 70圍繞電線12包裹,以將電線收納在凹處68內(nèi)。處于縮進位置時,梢端70至少部分地容 置在空腔60內(nèi)。例如,夾持頭28被拉入空腔60內(nèi),這樣梢端70位于電線夾持端22內(nèi)部。 可替換地,在縮進位置梢端70可能不是位于空腔60內(nèi)。例如,電線直徑可能相當(dāng)大,這樣 阻止梢端70收回到空腔60中。在示范性實施例中,夾持頭28包括切削刃72。殼體20包括大體上與切削刃72對 齊的朝空腔60開口的窗體74??蛇x地,殼體20可能在其兩面都包括窗體74,以便電纜的
5一部分可以完全穿過殼體20和兩個窗體74延伸。在示范性實施例中,窗體74可以容置電 纜芯材或穿過那里的電纜的其它部分。切削刃72被配置為用于切割電纜芯材??商鎿Q地, 窗體74可以容置電線12的末端。切削刃72可以用于切割電線??蛇x地,切削刃72可以 用于切削包圍電線12的護層,以便將電線12末端部分露出來。在另一個替換實施例中,窗 體74容置電纜。切削刃72可以用于切削包圍電纜的外套,以便于外套可以從電纜末端脫 離以露出電線12。在示范性實施例中,活塞26包括切削刃76。殼體20包括大體上與切削刃76對齊 的朝空腔60開口的窗體78??蛇x地,殼體20可以在其兩面都包括窗體78,以便電纜的一 部分可以完全穿過殼體20和兩個窗體78延伸。活塞26還包括切削刃76后方的開口 80, 其允許電纜穿過活塞26。在示范性實施例中,活塞26被驅(qū)動到如附圖4中所示的作動位 置,以將開口 80與窗體78對齊。電纜被裝載穿過窗體78和開口 80?;钊?6被釋放并且 向后移動,直到切削刃76進入電纜的外套。工具10可以圍繞電纜旋轉(zhuǎn),以在外套上切出一 條狹口??商鎿Q地,電纜可在工具10內(nèi)旋轉(zhuǎn)以在電纜周圍切出圓周的口子。然后,外套可 以從電纜末端脫離并且露出電線12?;钊?6上的切削刃76同樣可用于切削電纜的其它部 分,諸如電纜芯材或一個單個的電線。指環(huán)30與活塞26整體成型,并且從活塞26的后端伸出。指環(huán)30位于空腔60之 外。指握部32與殼體20整體成型,并且被設(shè)置在其作動端24。圖4是處于前方位置的電線解捻工具10的剖視圖。在前方位置,活塞26和夾持 頭28在空腔60內(nèi)被向前驅(qū)動。當(dāng)被驅(qū)動時,夾持頭28向前伸出空腔60露出鉤子66。在 前方位置,梢端70位于電線夾持端22之外。凹處68暴露出來并且被配置為用于在其中容 置電線12。當(dāng)夾持頭28前進時,切削刃72也向前運動。切削刃72剪切接收于窗體74中的 電纜芯材或電線。當(dāng)活塞26前進時,活塞26上的開口 80與殼體20上的窗體78對齊。電纜能夠穿 過殼體20,直到外套一部分與切削刃76對準。當(dāng)活塞26前進時,偏壓機構(gòu)62被壓縮。當(dāng) 活塞26被釋放,偏壓機構(gòu)62驅(qū)動活塞26返回到縮進位置。當(dāng)電纜被裝載穿過窗體78,偏 壓機構(gòu)62沿向后的方向驅(qū)使活塞26,直到切削刃76進入電纜的外套。這樣,外套可以被切 削,隨后從電纜末端脫離。在示范性實施例中,活塞26包括沿縱軸線36延伸的細長通道82。栓柱84從殼 體20伸入通道82內(nèi)。當(dāng)活塞26啟動后,栓柱84在通道82中行進,以控制活塞26相對于 殼體20的動作范圍。栓柱84和通道82在空腔60內(nèi)引導(dǎo)活塞26,并且阻止活塞在空腔60 內(nèi)轉(zhuǎn)動。圖5是處于縮進位置的另一種電線解捻工具110的剖視圖。工具110包括殼體 120,其在殼體120前端具有電線夾持端122并且在殼體120后端具有作動端124。工具110 包括容納在殼體120的空腔160內(nèi)的活塞126?;钊?26可在空腔160內(nèi)一縮進位置或后 部位置(如圖5所示)和一作用位置或前方位置(如圖6所示)之間移動。夾持頭128設(shè)置在活塞126前端。夾持頭128可隨著活塞126在縮進位置和作用 位置之間移動。夾持頭128夾持電線12。在示范性實施例中,夾持頭128與活塞126單獨 提供,并且連接于活塞126,以使得夾持頭128可與活塞126 —起移動??商鎿Q地,夾持頭128被配置為與活塞126—體成型??蛇x地,夾持頭128可由金屬材料制成??商鎿Q地,夾 持頭128可由諸如塑料材料的其它材料制成。指環(huán)130設(shè)置在殼體120的后端。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指環(huán)130與殼體120 —體 成型??商鎿Q地,指環(huán)130可與殼體120分開,并且耦合于殼體120或活塞126。指環(huán)130 被配置為容置操作者其中一個手指,以便操作者可以握持工具110。當(dāng)工具110沿解捻方向 移動時,指環(huán)130圍繞操作者的手指旋轉(zhuǎn)。在示范性實施例中,殼體120包括在作動端124 的指握部132。指握部132被配置為容置操作者的一個或多個手指,因此操作者能夠?qū)⒐ぞ?110握在操作者的手中。殼體120包括僅部分地在電線夾持端122和作動端124之間延伸的空腔160?;?塞126和夾持頭128都容納在空腔160內(nèi)。偏壓機構(gòu)162也容納在空腔160內(nèi)。偏壓機構(gòu) 162在殼體120和活塞126之間延伸。偏壓機構(gòu)162被用于驅(qū)使活塞126向后運動回到縮 進位置。觸發(fā)器164連接于殼體120。觸發(fā)器164被樞轉(zhuǎn)以驅(qū)使活塞126和夾持頭128,從 縮進位置移動到前方位置。觸發(fā)器164包括在殼體120之外的控制桿166。觸發(fā)器164包 括與控制桿166相對的撞桿168。當(dāng)控制桿166被驅(qū)動時,撞桿168朝著活塞126移動。當(dāng) 撞桿168移動時,活塞126被從縮進位置驅(qū)動到前方位置。當(dāng)觸發(fā)器164被釋放時,偏壓機 構(gòu)162驅(qū)使活塞126返回到縮進位置。夾持頭128包括在其遠端的鉤子170。鉤子170用于收納電線12,并且在使用過 程中夾持住電線12。鉤子170具有容置電線12的朝內(nèi)的凹處172。鉤子170延伸到梢端 174。梢端174圍繞電線12包裹并且將電線收納在凹處172內(nèi)。處于縮進位置時,梢端174 至少部分地容置在空腔160內(nèi)。例如,夾持頭128被拉入空腔160內(nèi),使稍端174從電線夾 持端向內(nèi)定位。可選地,殼體可以包括在電線夾持端122的凹處176。當(dāng)夾持頭128處于縮 進位置時,鉤子170容置在凹處176內(nèi)??商鎿Q地,在縮進位置梢端174可能不是位于空腔 160 內(nèi)。在示范性實施例中,夾持頭128包括切削刃180。殼體120包括大體上與切削刃 180對齊的朝空腔160開口的窗體182??蛇x地,窗體182可在殼體120的一側(cè)開口以在其 中接收電纜芯材或電線用于切削。在示范性實施例中,活塞126包括切削刃184。殼體120 包括大體上與用于將電纜外套與電纜剝離的切削刃184對齊的窗體186。圖6是處于前方位置的電線解捻工具110的剖視圖。在前方位置,活塞126和夾 持頭128在空腔160內(nèi)被向前驅(qū)動。當(dāng)被驅(qū)動時,夾持頭128向前伸出空腔160露出鉤子 170。在前方位置,梢端174位于電線夾持端122之外。凹處172暴露出來并且被配置為用 于在其中容置電線12。在使用中,觸發(fā)器164被驅(qū)動以將活塞126和夾持頭128驅(qū)動到前方位置。例如, 控制桿166被朝著殼體120向下按壓。當(dāng)控制桿166被向下按壓時,撞桿168向前移動,其 同樣使活塞126和夾持頭128前進。當(dāng)夾持頭128前進時,切削刃180也向前進。切削刃 180剪切接收于窗體182中的電纜芯材或電線。當(dāng)活塞126前進時,偏壓機構(gòu)162被壓縮。 當(dāng)活塞126被釋放時,偏壓機構(gòu)162驅(qū)動活塞126返回到縮進位置。圖7是處于縮進位置的另一個替換的電線解捻工具210的剖視圖。工具210與電 線解捻工具10在一些方面類似,然而工具210包括一個用于將電線12相對于工具210固 定的不同的夾持特征。
工具210包括殼體220,其在殼體220前端具有電線夾持端222,并且在殼體220 后端具有作動端224。工具210包括容納在殼體220的空腔260內(nèi)的活塞226?;钊?26 可在空腔260內(nèi)一縮進位置或后部位置(如圖7所示)和一作用位置或前方位置(如圖8 所示)之間移動。夾持頭228設(shè)置在活塞226前端。夾持頭228也容置于空腔260中。夾持頭228 可隨著活塞226在縮進位置和作用位置之間移動。夾持頭228夾持電線12。在示范性實施 例中,夾持頭228與活塞226單獨提供,并且耦合于活塞226,以使得夾持頭228可與活塞 226 —起移動??蛇x地,夾持頭228被配置為與活塞226 —體成型??蛇x地,夾持頭228可 由金屬材料制成。可替換地,夾持頭228可由諸如塑料材料的其它材料制成。夾持頭228包括一對夾爪230,它們通過豁口 232彼此分離開。電線12可以位于 夾爪230之間的豁口 232中。例如,殼體220可具有位于電線夾持端222的開口 234。電 線12可穿過開口 234大體上沿著工具210的縱向軸線236進入到夾爪230之間的豁口 232 內(nèi)。在縮進位置,夾爪230彼此相對靠近,這樣夾爪230占據(jù)了豁口 232的一部分。夾爪 230被彼此相對驅(qū)動,以使得電線12可被牢固地夾持在夾爪230之間。在示范性實施例中, 夾爪230包括設(shè)置在其外表面的斜面238。斜面238與限定出空腔260的殼體220的內(nèi)壁 240配合。當(dāng)夾持頭228從前方位置移動到縮進位置時,斜面238與內(nèi)壁240配合,并且內(nèi) 壁240驅(qū)使夾爪230閉合。指環(huán)242設(shè)置在殼體220的后端。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指環(huán)242與活塞226 —體 成型。指環(huán)242被配置為容置操作者其中一個手指,以便操作者可以握持工具210。當(dāng)工具 210沿解捻方向移動時,指環(huán)242圍繞操作者的手指旋轉(zhuǎn)。在示范性實施例中,殼體220包 括在作動端224的指握部244。指握部244被配置為容置操作者的一個或多個手指,因此操 作者能夠?qū)⒐ぞ?10握在操作者的手中。殼體220包括在電線夾持端222和作動端224之間延伸的空腔260。活塞226和 夾持頭228都容納在空腔260內(nèi)。偏壓機構(gòu)262也容納在空腔260內(nèi)。偏壓機構(gòu)262在殼 體220和活塞226之間延伸。偏壓機構(gòu)262被用于驅(qū)使活塞226向后運動回到縮進位置。圖8是處于前方位置的電線解捻工具210的剖視圖。在前方位置,活塞226和夾 持頭228在空腔260內(nèi)被向前驅(qū)動。在被驅(qū)動時,夾持頭228在空腔260內(nèi)前進。夾爪230 能夠分開以加寬其間的豁口 232。夾爪230可近似地定位到開口 234,以便電線12可裝載 入夾爪230之間的豁口 232內(nèi)。活塞226和夾持頭228可通過推動指環(huán)242和/或拉動指握部244向前運動。操 作者隨后將雙絞線12通過開口 234裝載到夾持頭228內(nèi)。操作者隨后允許活塞226返回 到縮進位置,其也將夾持頭228歸位到縮進位置。當(dāng)夾持頭228返回縮進位置,夾爪230關(guān) 閉,這樣夾住其間的電線12。應(yīng)當(dāng)理解的是,上述說明是用于說明,而并非限定。例如,上面描述的實施例(和 /或其特征)可以用來相互結(jié)合。此外,不偏離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教導(dǎo) 可以實施許多修改以適應(yīng)特殊的情況或材料。其中所描述的尺寸、材料類型、各種元件的方 向以及各種元件的數(shù)量和位置都旨在限定特定實施例的參數(shù),并不意味著限定,而僅為示 范性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來說,參考上述描述,在權(quán)利要求的主旨和范圍內(nèi)的許多 其它實施例和改變都很明顯。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應(yīng)當(dāng)根據(jù)所附權(quán)利要求以及與這些權(quán)利要求權(quán)利等同的整個范圍來決定。在所附權(quán)利要求中,詞語“包括(including)”和“在其 中(in which)”與詞語“包含(comprising)”和“其中(wherein) ”具有簡明英語中的等同 意思。另外,在下面權(quán)利要求中,詞語“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僅僅作為標(biāo)記,并不表示 為其目標(biāo)增加數(shù)值需求。此外,下面權(quán)利要求的限定并不以方法加功能格式撰寫,并不意味 著基于35U. S. C § 112、第六段解釋,除非并且只有該權(quán)利要求的限定部分清楚地使用了由 沒有進一步結(jié)構(gòu)描述的功能性陳述限定的詞組“用于…的方法”。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電線解捻工具(10),包括殼體(20),具有電線夾持端(22)和作動端(24),該殼體具有空腔(60);以及容納在空腔(60)內(nèi)的活塞(26),該活塞(26)可在縮進位置和作用位置之間移動,該活塞(26)具有可隨著該活塞(26)在該縮進位置和該作用位置之間一起移動的夾持頭(28),該夾持頭(28)被配置為處于縮進位置時夾持雙絞線(12);其中該殼體(20)沿解捻方向的轉(zhuǎn)動解捻該電線。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電線(12)遠離該夾持端(22)被固定地夾持,該殼體 (20)被配置為圍繞該電線被固定地夾持的位置旋轉(zhuǎn)。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殼體(20)沿位于該電線夾持端(22)和該作動端 (24)之間的縱向軸線(36)延伸,該活塞(26)沿著該縱向軸線(36)在該縮進位置和該作用 位置之間移動。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活塞(26)沿線性作用方向可移動,該夾持頭(28)被 配置為夾持該電線(12),以使得該電線與該作動方向不平行地定向。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殼體(20)沿著位于該電線夾持端(22)和該作動端 (24)之間的縱向軸線(36)延伸,該殼體(20)沿著該解捻方向旋轉(zhuǎn),以使得該殼體(20)沿 著與該縱向軸線(36)總體上垂直的方向樞轉(zhuǎn)。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殼體(20)沿著該解捻方向(14)旋轉(zhuǎn),以使得該電線 夾持端(22)沿著具有第一直徑(46)的第一路徑(44)圓周地移動,并且該作動端(24)沿 著具有大于該第一直徑(46)的第二直徑(50)的第二路徑(48)圓周地移動。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殼體(20)沿著截錐形路徑旋轉(zhuǎn),其中該作動端(24) 位于該截錐形路徑的底部。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殼體(20)沿著該解捻方向(14)旋轉(zhuǎn),以使得該作動 端(24)相對于該電線夾持端(22)移動。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殼體(20)包括在該電線夾持端(22)中的開口,該夾 持頭(28)移動穿過該開口,該夾持頭(28)被配置為接合該電線(12),并且將該電線(12) 的一部分拉入該開口內(nèi),以使得該電線在該開口內(nèi)彎折。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還包括位于該殼體(20)的該作動端(24)之外的指環(huán) (30),該指環(huán)(30)被配置為容置操作者的手指,該指環(huán)(30)被配置為當(dāng)殼體(20)沿著該 解捻方向(14)旋轉(zhuǎn)時,繞操作者手指旋轉(zhuǎn)。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殼體(20)沿著位于該電線夾持端(22)和該作動端(24) 之間的縱向軸線延伸,該工具進一步包括容置在該殼體(20)和該活塞(26)之間的該空腔(60) 內(nèi)的偏壓機構(gòu)(62),該偏壓機構(gòu)(62)通常驅(qū)使該活塞(26)沿著該縱向軸線到達該縮進位置。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其中該夾持頭(28)包括鉤子(66)和夾爪(230)的其中之 一以夾持該電線(12)。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進一步包括耦合于該活塞(26)的切削刃(72),該切削刃 (72)隨著活塞(26)沿著該切削方向可移動。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工具,還包括耦合于該殼體(120)的觸發(fā)器(164),該觸發(fā)器 (164)被操作為啟動活塞(126),其中該觸發(fā)器(164)沿著該操作方向的移動導(dǎo)致該活塞 (126)沿著與該操作方向不平行的作動方向移動。
全文摘要
電線解捻工具(10)包括殼體(20),其具有電線夾持端(22)、作動端(24)和空腔(60)?;钊?26)容納在空腔(60)內(nèi)?;钊?26)可以在縮進位置和作用位置之間移動,并且包括可隨著活塞(26)一起在縮進位置和作用位置之間移動的夾持頭(28)。夾持頭(28)被配置為處于縮進位置時夾住雙絞線(12),其中殼體(20)沿解捻方向的轉(zhuǎn)動解捻電線(12)。可選地,電線(12)可在遠離夾持端(22)的位置被牢固地夾持,并且殼體(20)可圍繞電線(12)被固定地夾持的位置旋轉(zhuǎn)。
文檔編號H01R43/28GK101964495SQ20101028916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7月24日
發(fā)明者理查德·L·謝弗, 馬修·S·豪瑟 申請人:泰科電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