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線線圈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例如用于汽車的無鑰匙進入系統(tǒng)或防盜裝置的接收系統(tǒng)的天線線圈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對于在多用于車載等的無鑰匙進入系統(tǒng)或防盜裝置的接收系統(tǒng)中的天線線圈公知有下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使用多個在桿狀的鐵氧體磁芯上進行了繞線的天線線圈,配置為各個天線線圈接收各個方向的電波(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并且,公開了以小型、接收全方位的電波為目的的、使用三軸磁芯而形成天線線圈的技術(shù)(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使用三軸磁芯的天線線圈如圖8、9所示。圖8是以往的天線線圈的立體圖,圖9是構(gòu)成圖8的三軸線圈20。該三軸線圈20 如下地構(gòu)成在由鐵氧體材料形成的扁平的柱狀三軸磁芯21上,包括卷繞在Y軸槽22上而將Y方向作為卷軸方向的Y軸線圈25,所述Y軸槽22設(shè)置為通過三軸磁芯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而將從上表面至下表面的外周分為兩部分;卷繞在X軸槽23上而將X方向作為卷軸方向X軸線圈26,所述X軸槽23設(shè)置為與Y軸槽22垂直且通過三軸磁芯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而將從上表面至下表面的外周分為兩部分;以及Z軸線圈27,卷繞在設(shè)置于三軸磁芯21的外周的Z軸槽M上,在將三軸磁芯21的厚度方向作為Z方向時將Z 方向作為卷軸方向。如圖8所示,在相對置的側(cè)面上設(shè)置有四個外部端子四的樹脂制箱體觀內(nèi)收納三軸線圈20。并且,X軸線圈、Y軸線圈、Z軸線圈各自的繞線的端部與既定的外部端子四電氣地連接。在如上所述的三軸線圈20中,為了形成X軸槽23和Y軸槽22而將用于接收Z軸方向的電波的ζ軸槽M的兩端的凸緣部分割為四部分。即,X軸槽23的寬度和Y軸槽22 的寬度使得Z軸線圈27的兩端的凸緣部的面積減小。因此,Z軸線圈27的特性比X軸線圈23及Y軸線圈25的特性低。為了改善該問題,使Z軸線圈27的卷數(shù)增加,或加厚三軸磁芯21的厚度即可,但天線線圈的形狀變大,且影響高度降低化。并且,以X軸線圈沈和Y軸線圈25的卷軸方向垂直的方式設(shè)置X軸槽23和Y軸槽22,因此,成為X軸線圈沈和Y軸線圈25的凸緣部的面積變小,特性變差。即,X軸槽沈的兩端的凸緣部被Y軸槽22分割為兩部分,且由于Y軸槽22的寬度而面積變小。即,與X 軸線圈的凸緣部的面積變小相對應(yīng),X軸線圈26的特性變差。同樣地,Y軸線圈25的特性也變差。并且,若在X軸線圈23的繞線的最上部(卷繞結(jié)束部)和Y軸線圈22的繞線的最下部(卷繞開始部)各自的繞線接近或接觸,則產(chǎn)生電容耦合。電容耦合的電容根據(jù)X 軸線圈^KY軸線圈25、Z軸線圈27的結(jié)線方法而變化,天線線圈的特性惡化。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217635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3-92509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提供一種天線線圈,其目的在于實現(xiàn)薄型化,且考慮了全方位的接收敏感度的提高。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天線線圈,具有第一線圈,以第一磁芯的厚度方向為Z軸,以與該Z軸垂直的軸為X軸,具有繞線在上述第一磁芯的上述X軸上的X軸線圈、和繞線在上述第一磁芯的上述Z軸上的Z軸線圈;第二線圈,具有繞線在兩端具備凸緣的第二磁芯上的Y軸線圈;附設(shè)在上述第一磁芯上的四個外部端子,分別與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以及,附設(shè)在上述第二磁芯上的兩個外部端子,分別與上述Y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上述第一線圈和上述第二線圈以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Y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卷軸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式接近地配置,除了與外部線路連接的該外部端子的一部分,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用外裝樹脂一體地成形。并且,也可以上述第一線圈的各外部端子具備與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的連接片,在該外部端子的一個端部、和除了上述連接片的部分上,設(shè)置有樹脂成形的基臺,該基臺與上述第一磁芯的一個面粘接并固定, 上述第二線圈的各外部端子具備與上述Y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的連接片,上述第二磁芯的各凸緣與該第二線圈的對應(yīng)的外部端子的端部粘接并固定。并且,也可以上述外部端子的非成形部分的端部沿著上述外裝樹脂的外形而成形加工。并且,也可以上述第一線圈的磁芯外周和上述第二線圈磁芯外周的距離在0. 5mm 以上。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天線線圈的制造方法,包含制造第一線圈的步驟、制造第二線圈的步驟、將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以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Y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卷軸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式接近地配置的步驟、和在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的周圍嵌入成形外裝樹脂以將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一體化的步驟,所述制造第一線圈的步驟包含在連續(xù)的框架上沖裁具備連接片的外部端子的步驟;在該外部端子的相對置的端部的一部分上,借助樹脂成形形成基臺的步驟;在該基臺上粘接并固定第一磁芯的底面的步驟;在上述粘接并固定步驟之后,從該框架切斷上述外部端子的端部的步驟;以第一磁芯的厚度方向為Z軸,以與該Z軸垂直的軸為X軸,在該第一磁芯的上述 X軸上繞線而形成X軸線圈,在上述第一磁芯的上述Z軸上繞線而形成Z軸線圈的步驟;以及,
將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各端部纏繞并電氣連接在相對應(yīng)的連接片上的步驟;所述制造第二線圈的步驟包含在連續(xù)的框架上沖裁具備連接片的外部端子的步驟;在第二磁芯的兩端的凸緣的底面粘接并固定該外部端子的兩個對置的端部的步驟;在上述粘接并固定步驟之后,從該框架切斷上述外部端子的端部的步驟;在該第二磁芯上繞線,形成Y軸線圈的步驟;以及,將該Y軸線圈的各端部纏繞并電氣連接在對應(yīng)的連接片上的步驟。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借助將作為第一線圈的雙軸線圈和作為第二線圈的單軸線圈接近地配置,能夠充分地利用雙軸線圈的特性,通過將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的外周用外裝樹脂一體化,能夠?qū)崿F(xiàn)小型化、薄型化,實現(xiàn)考慮全方位的接收敏感度的提高。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外觀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圖1所示的天線線圈的內(nèi)部的透視圖。圖3是示出作為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第一線圈的立體圖。圖4是示出作為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第二線圈的立體圖。圖5是示出成為第一線圈中使用的金屬端子的框架(a)、設(shè)置在框架上的基臺 (b)、及第一磁芯固定在基臺上的俯視圖(C)的圖。圖6是示出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的配置圖的俯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第一線圈和以往的三軸線圈形成的天線線圈的特性比較圖。圖8是示出以往的天線線圈的外觀的概略圖。圖9是示出以往的天線線圈的三軸線圈的圖。附圖標記說明1天線線圈2外裝樹脂3外部端子3a連接片3b 基臺4第一線圈(雙軸線圈)5第二線圈(單軸線圈)6雙軸磁芯6a、IOa 凸緣6b X 軸槽6c Z 軸槽7 X軸線圈
8 Z軸線圈9 Y軸線圈10單軸磁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使用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外觀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內(nèi)部的透視圖。如圖1所示,天線線圈1由外裝樹脂2和六根外部端子3形成。外裝樹脂2是將例如環(huán)氧樹脂材料、硅酮樹脂材料等耐熱性絕緣性樹脂材料以薄型形成為大致立方體形狀而成的,是具有縱8. 6mm、橫11. 5mm的方形的底面、和2. 9mm的高度的大致立方體形狀。天線線圈1在對置的兩個側(cè)面上具備各三根、共計六根(相反側(cè)的三根看不見) 外部端子3。外部端子3從外裝樹脂2的側(cè)面引出,是沿著底面成形加工的安裝端子。六個外部端子3從外裝樹脂2的內(nèi)部的兩個線圈延伸出。圖2示出埋設(shè)在圖1所示的天線線圈的外裝樹脂2的內(nèi)部的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配置的透視圖。如圖所示,在外裝樹脂2的內(nèi)部,具有既定間隔地接近配置有作為第一線圈的雙軸線圈4、和作為第二線圈的單軸線圈5。圖3是示出埋設(shè)在圖2的外裝樹脂2的內(nèi)部的作為第一線圈的雙軸線圈4的立體圖。雙軸線圈4由鐵氧體材料構(gòu)成的扁平的圓筒形的雙軸磁芯6形成,形成有設(shè)置在雙軸磁芯6的厚度方向的外周的Z軸槽6c、及設(shè)置為通過雙軸磁芯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的、將從上表面到下表面的外周分成兩份的X軸槽6b。并且,在Z軸槽6c的兩端具有凸緣6a、6a,在凸緣的底面具備兩組對置地配置的四個外部端子3。如圖3所示,在雙軸線圈4上形成有繞線在雙軸磁芯6的X軸槽6b上的X軸線圈 7、和繞線在Z軸槽6c上的Z軸線圈8。為了防止因相互的繞線而影響磁通量,以相互的卷軸方向垂直的方式形成X軸線圈7和Z軸線圈8。并且,在四個外部端子3上,一體化地設(shè)置有用于連接各繞線的端部的連接片3a。各繞線的端部與既定的連接片3a纏繞,并借助例如激光電子束等焊接而電氣地連接。在實施例中,說明了雙軸磁芯為扁平的圓筒形,但平面也可以使用四邊形、正多邊形、橢圓形。并且,X軸、Z軸的卷軸的截面形狀也可以是圓形或四邊形、多邊形。圖4是示出埋設(shè)在圖2的外裝樹脂2的內(nèi)部的作為第二線圈的單軸線圈5的立體圖。如圖4所示,單軸線圈5是在桿狀的單軸磁芯10上將Y軸線圈繞線而成的,所述單軸磁芯10由在兩端設(shè)置有截面為四邊形狀的凸緣IOa的鐵氧體材料形成。在單軸磁芯 10的兩端的凸緣IOa的底面上具備對置的兩個外部端子3。并且,在外部端子3上一體化地設(shè)置有連接繞線的端部的連接片3a。單軸線圈5的繞線的端部纏繞于既定的連接片3a, 并借助例如激光電子束等焊接而電氣地連接。在實施例中,單軸磁芯的卷軸的截面形狀使用了四邊形,但也可以是圓形或多邊形。
如圖2所示,雙軸線圈4和單軸線圈5設(shè)置既定的間隔,以雙軸線圈4的X軸線圈 7和Z軸線圈8、與單軸線圈5的Y軸線圈9的三個卷軸方向垂直的方式接近配置。借助外裝樹脂2將除了各外部端子3的一部分的組合雙軸線圈4和單軸線圈5而成的外周一體化地以薄型形成為大致立方體形狀。在此,雙軸線圈4的X軸線圈的卷軸方向和單軸線圈5 的Y軸線圈的卷軸方向垂直地配置。雙軸線圈4的X軸線圈和Z軸線圈及單軸線圈的Y軸線圈這三個線圈相互磁通量垂直,因此沒有各自的線圈的相互的磁通量的影響。如上所述,雙軸線圈的X軸線圈和Z軸線圈及單軸線圈的Y軸線圈這三個線圈的卷軸方向相互垂直地配置,因此,其他的線圈不受接收方向的磁場的影響。并且,不像使用以往的三軸線圈的天線線圈那樣,X軸線圈和Y軸線圈不在相同的磁芯上繞線,因此X軸線圈的卷繞開始部和Y軸線圈的卷繞結(jié)束部不會接近或接觸。因此,具有不會因電容耦合的產(chǎn)生而特性惡化的優(yōu)點。接著,使用圖5、圖6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制造方法。說明作為第一線圈的雙軸線圈的制造方法。形成雙軸線圈4的雙軸磁芯6如下地制作如圖5(a)所示,首先,在沖裁由金屬構(gòu)成的薄板而形成的連續(xù)的框架15上,一體地形成有包含用于連接繞線的端部的連接片3a 的外部端子3。在框架15上設(shè)置有兩組的相對地配置的四個外部端子3。對于框架15,使用例如由磷青銅材料等形成的0. 1 0. 2mm的薄板,用沖壓機沖裁制作薄板。在框架15上設(shè)置有用于容易地定位工件的多個工件定位孔Pi、P2。然后,如圖5(b)所示,在框架15上,在兩組的對置的四個外部端子3中,用耐熱性的絕緣樹脂將對置的兩個外部端子3的頂端部嵌入成形為既定形狀從而形成兩個基臺3b。 基臺北的內(nèi)部的對置的兩個外部端子的端部相互離開。為了在基臺北的嵌入成形時容易地進行與成形模具的定位及固定,使用工件定位孔pl、P2。并且,如圖5(c)所示,使用粘接劑牢固地固定設(shè)置在框架15上的兩個基臺北、和雙軸磁芯6的大致半圓狀的兩個凸緣6a、6a的底面。并且,將與框架15的基臺北粘接且固定的雙軸磁芯6,通過將框架15的外框和工件定位孔p2之間(圖中的虛線部cl)切斷, 將雙軸磁芯6從框架15切離。此外,若在雙軸磁芯的凸緣上直接粘接并固定金屬的外部端子,則Z軸線圈的Q值減少數(shù)個百分點,X線圈的Q值也減少數(shù)十個百分點。借助在外部端子上設(shè)置絕緣樹脂的基臺,防止Q值的減少,且具有防止雙軸磁芯的凸緣的損壞及提高粘接的強度的效果。接著,如圖3所示,在切離后的雙軸磁芯6的X軸槽6b上繞線,將該繞線的端部纏繞在既定的連接片3a上,形成X軸線圈7。并且,在雙軸磁芯6的Z軸槽6c上繞線,將該繞線的端部纏繞在既定的連接片3a上,形成Z軸線圈8。各自繞線后,將纏繞了繞線的端部的連接片3a借助例如照射激光電子束,將各連接片3a和纏繞在其上的部分的繞線端部焊接而電氣地連接。接著說明作為第二線圈的單軸線圈的制造方法。粘接并固定單軸磁芯的框架與粘接并固定雙軸磁芯的框架內(nèi)容相同,因此省略了圖示,相同部位使用了相同的附圖標記。但是,單軸磁芯在金屬端子上不設(shè)置絕緣樹脂的基臺,這一點與雙軸線圈不同。如圖4所示,形成單軸線圈5的單軸磁芯10由在兩端設(shè)置了截面為四邊形狀的凸緣IOa的桿狀磁芯形成。單軸線圈5的制造方法也和雙軸線圈4相同,在預先沖裁由金屬
8形成的薄板而形成的連續(xù)的框架15上,一體地形成有包含用于連接繞線的端部的連接片 3a的外部端子3,具備對置的兩個外部端子3。在框架15上設(shè)置有用于容易地定位工件的多個工件定位孔P1、P2 (參照圖6)。并且,將相互對置的兩個外部端子3的除了連接片3a的頂端部與單軸磁芯10的兩端的凸緣部的底面對合并粘接固定。粘接并固定后,與雙軸磁芯6相同地,將框架15的外框和工件定位孔p2之間切斷,將單軸磁芯10從框架切離。在切離后的單軸磁芯10的兩端的凸緣之間所夾的軸上進行繞線,將該繞線端部纏繞于既定的連接片3a,與雙軸磁芯同樣,借助例如照射激光電子束,將各連接片3a和纏繞在其上的部分的繞線端部焊接并電氣地連接,形成單軸線圈5。并且,在實施例中,使用激光焊接說明了繞線端部的連接,但也可以使用錫焊等其他連接方法來連接。接著,形成使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組合的天線線圈。圖6是示出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的配置圖的俯視圖。在成型模具上設(shè)置有以既定的間隔配置的六個定位銷,將設(shè)置在雙軸線圈4上的四個工件定位孔P2和設(shè)置在單軸線圈5上的兩個工件定位孔p2插裝在定位銷處。并且, 除了六個外部端子3的包含工件定位孔p2的端部,借助嵌入成形機將外裝樹脂2以薄型形成為大致立方體形狀。此時,通過預先設(shè)定設(shè)置在雙軸線圈4的外部端子3上的四個工件定位孔p2和設(shè)置在單軸線圈5的外部端子3上的兩個工件定位孔p2的間隔,能夠決定雙軸線圈4的磁芯外周和單軸線圈5的凸緣外周的距離。該間隔只要外形形狀允許,最好大概在0. 5mm以上。若為雙軸線圈和單軸線圈快要接觸的間隔(不到0. 5mm),則雙軸線圈和單軸線圈間的電感耦合變大,各線圈的頻率波形產(chǎn)生失真,給通信功能帶來障礙。并且,如圖6所示,在嵌入成形后,將外裝樹脂2的非成形部分的六個金屬端子沿工件定位孔P2的附近的虛線c2切斷。剩下的外部端子3如圖1所示,設(shè)置從外裝樹脂2 的側(cè)面的引出面沿著底面?zhèn)瘸尚渭庸げ⒊蔀橥獠窟B接的外部端子3,得到圖1的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這樣,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的制造方法,通過使用框架,容易地進行雙軸磁芯及單軸磁芯和金屬端子的固定,通過使用設(shè)置在框架上的工件定位孔P2,容易地進行作為雙軸線圈的第一線圈和作為單軸線圈的第二線圈的配置,能夠可靠地進行外裝樹脂2的嵌入成形時的固定,能夠增加嵌入成形時的位置的精度。圖7示出了比較使用如上所述地作成的雙軸線圈和單軸線圈的天線線圈、和使用以往的三軸線圈的天線線圈的特性的結(jié)果。雙軸磁芯和三軸磁芯的外形尺寸及卷槽、圈數(shù)使用相同的值。在圖7中,橫軸示出電感值(mH),縱軸示出靈敏度(mV/μΤ)的靈敏度數(shù)值。在此, 以往的三軸線圈的特性為3xy、3z,本發(fā)明使用的雙軸線圈的特性用2x、2y示出。如圖7所示,讀取出與以往的三軸線圈3xy、3z比較,使用本發(fā)明的雙軸線圈&、22 時的電感值及靈敏度大。由此,若達到與以往的三軸線圈相同的特性,本發(fā)明的天線線圈能夠更加小型化或薄型化。
9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天線線圈,具有第一線圈,以第一磁芯的厚度方向為Z軸,以與該Z軸垂直的軸為X軸,具有繞線在上述第一磁芯的上述X軸上的X軸線圈、和繞線在上述第一磁芯的上述Z軸上的Z軸線圈; 第二線圈,具有繞線在兩端具備凸緣的第二磁芯上的Y軸線圈; 附設(shè)在上述第一磁芯上的四個外部端子,分別與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以及,附設(shè)在上述第二磁芯上的兩個外部端子,分別與上述Y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 上述第一線圈和上述第二線圈以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Y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卷軸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式接近地配置,除了與外部線路連接的該外部端子的一部分,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用外裝樹脂一體地成形。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線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線圈的各外部端子具備與上述X軸線圈和Z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的連接片,在該外部端子的一個端部、和除了上述連接片的部分上,設(shè)置樹脂成形的基臺, 該基臺與上述第一磁芯的一個面粘接并固定,上述第二線圈的各外部端子具備與上述Y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的連接片, 上述第二磁芯的各凸緣與該第二線圈的對應(yīng)的外部端子的端部粘接并固定。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線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磁芯由鐵氧體形成,是扁平的,上述第一磁芯的平面為圓形、四邊形、多邊形的任意一個。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線圈,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端子的非成形部分的端部沿著上述外裝樹脂的外形而成形加工。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線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線圈的磁芯外周和上述第二線圈的磁芯外周的距離在0. 5mm以上。
6.一種天線線圈的制造方法,包含制造第一線圈的步驟、制造第二線圈的步驟、將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以X軸線圈和Y軸線圈和Z軸線圈的卷軸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式接近地配置的步驟、和在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的周圍嵌入成形外裝樹脂以將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一體化的步驟,所述制造第一線圈的步驟包含 在連續(xù)的框架上沖裁具備連接片的外部端子的步驟; 在該外部端子的對置的端部的一部分上借助樹脂成形形成基臺的步驟; 在該基臺上粘接并固定第一磁芯的底面的步驟; 在上述粘接并固定步驟之后,從該框架切斷上述外部端子的端部的步驟; 以第一磁芯的厚度方向為Z軸,以與該Z軸垂直的軸為X軸,在該第一磁芯的上述X軸上繞線而形成X軸線圈,在上述第一磁芯的上述Z軸上繞線而形成Z軸線圈的步驟;以及, 將上述X軸線圈和上述Z軸線圈的各端部纏繞并電氣連接在對應(yīng)的連接片上的步驟, 所述制造第二線圈的步驟包含 在連續(xù)的框架上沖裁具備連接片的外部端子的步驟;在第二磁芯的兩端的凸緣的底面粘接并固定該外部端子的兩個對置的端部的步驟;在上述粘接并固定步驟之后,從該框架切斷上述外部端子的端部的步驟;在該第二磁芯上繞線,形成Y軸線圈的步驟;以及,將該Y軸線圈的各端部纏繞并電氣連接在對應(yīng)的連接片上的步驟。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線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在上述嵌入成形步驟后,將上述外部端子的非成形部分的端部沿著上述外裝樹脂的形狀成形加工的步驟。
全文摘要
一種天線線圈,目的在于實現(xiàn)薄型化及考慮了全方位的接收敏感度的提高。天線線圈具有第一線圈,以第一磁芯的厚度方向為Z軸,以與該Z軸垂直的軸為X軸,具有繞線在第一磁芯的X軸上的X軸線圈、和繞線在第一磁芯的Z軸上的Z軸線圈;第二線圈,具有繞線在兩端具備凸緣的第二磁芯上的Y軸線圈;附設(shè)在第一磁芯上的四個外部端子,分別與X軸線圈和Z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附設(shè)在第二磁芯上的兩個外部端子,分別與Y軸線圈的對應(yīng)的端部連接,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以X軸線圈和Y軸線圈和Z軸線圈的卷軸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式接近地配置,除了與外部線路連接的該外部端子的一部分,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用外裝樹脂一體地成形。
文檔編號H01Q7/06GK102157795SQ201010565650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1月27日
發(fā)明者村上伸 申請人:東光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