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外導體上開槽的同軸電纜,即漏 泄同軸電纜。
背景技術:
在受限空間內的無線通信中,與分立式天線相比漏泄同軸電纜可以提供更為均 勻的場強覆蓋。因此,隨著對無線通信質量和數據傳輸速率要求的不斷提高,近年來漏 泄同軸電纜已廣泛應用于室內、地鐵站內等處的公共移動通信系統(tǒng)。然而,傳統(tǒng)的漏泄 同軸電纜多是基于垂直極化輻射特性設計,如八字形縫隙漏泄同軸電纜、L形縫隙漏泄同 軸電纜及U形縫隙漏泄同軸電纜等,而公共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的移動終端卻并不能確定保 持為垂直極化,隨著移動終端使用者的位置以及姿勢變化,其極化特性將可能出現極大 變化。此外由于不同移動終端所使用的內置天線的極化特性不同,單一垂直極化方式亦 很難保證通信質量。在此情況下,漏泄同軸電纜與移動終端間的極化失配將導致嚴重的 電波衰落,從而極大影響通信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谝陨峡紤],采用具有圓極化輻射特性的漏泄同軸電纜作為受限區(qū)域內公共 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的前端裝置是一種最優(yōu)選擇,圓極化波的覆蓋方式可有效降低由于極化 失配而導致的電波衰落,以滿足高通信質量和傳輸速率的要求。在現有資料中,有關具有圓極化特性的漏泄電纜的報道并不多見,且只能在周 向40 5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限制了單根漏泄電纜的有效覆蓋區(qū)域。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下漏泄同軸電纜不能在較大周向角度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問 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能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結構。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具體為在同軸電纜的外導 體上開有周期性的由兩個傾斜矩形縫隙和一個垂直于該同軸電纜軸線的矩形縫隙組成的 組合型縫隙;兩個傾斜矩形縫隙的傾斜方向相反,成交叉分布。所述的周期性的周期P按照以下公式確定
權利要求
1.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其特征在于,在同軸電纜的 外導體(3)上開有周期性的由兩個傾斜矩形縫隙和一個垂直于該同軸電纜軸線的矩形縫 隙組成的組合型縫隙;兩個傾斜矩形縫隙的傾斜方向相反,成交叉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周期性其周期P按照以下公式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兩個傾斜矩形縫隙的長度為I1和寬度為W1保持一致,與電纜軸向ζ方向 間的夾角均為Θ,夾角的角度相同,兩個傾斜矩形縫隙的幾何中心點A和B間的軸向間 隔為ΔΖι;傾斜矩形縫隙的長度為I1,寬度為Wl,傾斜角度為θ和軸向間隔為ΔΖι由以 下公式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垂直于該漏泄同軸電纜軸線的矩形縫隙的長度為I2和寬度為W2由以下公 式確定0.43 α <12<0.62 α ; I2^Ah-I1Sin θ +1.5 ; 6<W2<11 ; 30<α <50 ;公式中Ah為垂直于該漏泄同軸電纜軸線的矩形縫隙的幾何中心點C與兩個傾斜矩 形縫隙的幾何中心點間的周向間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其特 征在于,垂直于該漏泄同軸電纜軸線的矩形縫隙的幾何中心點C與通過兩個傾斜矩形縫 隙交叉點的垂直于ζ軸的線間的軸向間隔為△ Z2和垂直于該同軸電纜軸線的矩形縫隙的幾 何中心點C與兩個傾斜矩形縫隙的幾何中心點間的周向間隔為Ah在以下范圍內確定30<Δζ2<50 ;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其特 征在于,外導體(3)上所開的組合型縫隙的各端點直角為圓弧倒角。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漏泄同軸電纜,涉及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該漏泄同軸電纜在同軸電纜的外導體上開有周期性的由兩個傾斜矩形縫隙和一個垂直于該同軸電纜軸線的矩形縫隙組成的組合型縫隙;兩個傾斜矩形縫隙的傾斜方向相反,成交叉分布。解決了現有技術下漏泄同軸電纜不能在較大周向角度范圍內輻射圓極化波的問題。該種漏泄同軸電纜能夠在周向260°角范圍內輻射極化軸比小于3dB的圓極化波,能夠運用于受限區(qū)域內公共移動通信系統(tǒng),可有效降低由于極化失配而導致的電波衰落,以滿足高通信質量和傳輸速率的要求,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H01P3/06GK102013540SQ20101058271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張沖, 張展, 李雨鍵, 王均宏, 陳美娥 申請人:北京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