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彈性機構及使用該彈性機構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彈性機構及使用該彈性機構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的裝置的電池槽內一般設置彈簧,以利用彈簧的反作用力將電池固定在電池槽內,但是現(xiàn)在的彈簧的彈力與其自身的彈性形變一般成正比,也就是說,彈性形變越大,彈力就越大。由于不同廠商制造電池時尺寸的偏差或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熱膨脹,使得電池的體積會變大,此時彈簧對電池施加的彈力也會變大,使得電池易發(fā)生形變,從而影響電 池的工作性能。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彈力變化幅度小的的彈性機構及其應用的裝置。一種彈性機構,包括一個第一導軌、一個第二導軌、一個固定面、一個第一滑塊、一個第二滑塊、一個連桿及一個彈簧。所述第一導軌垂直于所述第二導軌,且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與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相交。所述第二導軌連接在所述第一導軌及所述固定面之間。所述第一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二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導軌上。所述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滑塊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二滑塊上。一個物體沿所述第一導軌的導向對所述第一滑塊施加一個朝向所述第二導軌方向的推力,使得所述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所述第一滑塊對所述物體施加一個反作用力。當所述第一滑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運動狀態(tài)時,所述反作用力與所述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種裝置,其包括一個抵持面、一個夾頭及一個彈性機構。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一個第一導軌、一個第二導軌、一個固定面、一個第一滑塊、一個第二滑塊、一個連桿及一個彈簧。所述第一導軌垂直于所述第二導軌,且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與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相交。所述第二導軌連接在所述第一導軌及所述固定面之間。所述第一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二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導軌上。所述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滑塊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二滑塊上。所述夾頭壓設在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抵持面與所述第二軌道相對設置。一個物體被夾設在所述夾頭及所述抵持面之間,以在沿所述第一導軌的導向上對所述第一滑塊施加一個朝向所述第二導軌方向的推力,使得所述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所述第一滑塊對所述物體施加一個反作用力。當所述第一滑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運動狀態(tài)時,所述反作用力與所述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本發(fā)明的彈性機構及使用該彈性機構的裝置,當所述第一滑塊的位移增大,使得所述彈簧的彈性形變增大時,所述第一滑塊對所述物體產生的反作用力的遞增速率減小。
圖I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方式的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圖I的裝置中彈性機構處于原始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3是圖I的裝置中彈性機構受力后的受力分析圖。圖4是圖I的裝置中彈性機構的彈力與位移的曲線關系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彈性機構,其包括一個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機構還包括一個第一導軌、一個第二導軌、一個固定面、一個第一滑塊、一個第二滑塊及一個連桿,所述第一導軌垂直于所述第二導軌,且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與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相交,所述第二導軌連接在所述第一導軌及所述固定面之間,所述第一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二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導軌上,所述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滑塊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二滑塊上,一個物體沿所述第一導軌的導向對所述第一滑塊施加一個朝向所述第二導軌方向的推力,使得所述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所述第一滑塊對所述物體施加一個反作用力,當所述第一滑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運動狀態(tài)時,所述反作用力與所述彈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彈性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面向所述第一導軌的表面設置至少一個滑輪,所述第二滑塊面向所述第二支撐面的表面設置至少一個滑輪。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彈性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上與所述第一滑塊所接觸的表面,及所述第二導軌上與所述第二滑塊所接觸的表面均為光滑表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彈性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固定在一個第一支撐面上,所述第二導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撐面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彈性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撐面。
6.一種裝置,其包括一個抵持面、一個夾頭及一個彈性機構,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一個第一導軌、一個第二導軌、一個固定面、一個第一滑塊、一個第二滑塊、一個連桿及一個彈簧,所述第一導軌垂直于所述第二導軌,且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與所述第一導軌的延長線相交,所述第二導軌連接在所述第一導軌及所述固定面之間,所述第一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二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導軌上,所述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滑塊上,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二滑塊上,所述夾頭壓設在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抵持面與所述第二軌道相對設置,一個物體被夾設在所述夾頭及所述抵持面之間,以在沿所述第一導軌的導向上給所述第一滑塊施加一個朝向所述第二導軌方向的推力,使得所述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所述第一滑塊對所述物體施加一個反作用力,當所述第一滑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運動狀態(tài)時,所述反作用力與所述彈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頭面向所述抵持面的表面上開設一個凹槽,以容置所述物體。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面向所述第一導軌的表面設置至少一個滑輪,所述第二滑塊面向所述第二導軌的表面設置至少一個滑輪。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機構還包括一個第一支撐面及一個第二支撐面,所述第一導軌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面上,所述第二導軌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面上。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上與所述第一滑塊所接觸的表面,及所述第二導軌上與所述第二滑塊所接觸的表面均為光滑表面。
全文摘要
一種彈性機構,包括第一導軌、第二導軌、固定面、第一滑塊、第二滑塊、連桿及彈簧。第一導軌垂直于第二導軌,且第一導軌的延長線與第一導軌的延長線相交。第一滑塊滑動設置在第一導軌上。第二滑塊滑動設置在第二導軌上。連桿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在第一、第二滑塊上。一物體沿平行于第一導軌的方向對第一滑塊施加一推力,使得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第一滑塊對物體產生一反作用力。當?shù)谝换瑝K的位移增大,使得彈簧的彈性形變增大時,彈性機構的對外產生的反作用力遞增速率減小。另,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使用該彈性機構的裝置。
文檔編號H01M10/04GK102780023SQ20111012225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2日
發(fā)明者陳永健, 黃恒星 申請人:佛山普立華科技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