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和實現(xiàn)該方法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自動繞線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和實現(xiàn)該方法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電子產品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電子產品的質量和性價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實現(xiàn)產品的自動化生產,為電子產品的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實現(xiàn)較高的自動化生產,應用新工藝、新方法才能保證電子廣品穩(wěn)定的品質?!ぞ€圈骨架的左右兩端各有一排引腳,取其中一排的兩個引腳作為進線引腳和出線引腳。在對線圈骨架進行繞線前,先對進線引腳繞線,再對線圈骨架進行繞線,線材從線圈·骨架的起繞端開始繞再繞回到起繞端,最后對出線引腳繞線,進線引腳和出線引腳使線圈骨架上的線材能實現(xiàn)與其他部件的連通,線圈骨架繞線結束后,還要給進線引腳和出線引腳實施焊錫。傳統(tǒng)的繞線方法分以下三步進行(I)進線引腳的繞線線材的線頭固定后,線嘴給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按照從引腳根部向引腳端部的順序纏繞線材;(2)線圈骨架的繞線線嘴牽引線材從進線引腳的端部回拉到線圈骨架,使線嘴對準線圈骨架的起繞位置,線圈骨架在主軸的帶動下高速旋轉,線嘴在推進裝置的推動下先往前再往回運動完成對線圈骨架的纏繞;(3)出線引腳的繞線線嘴給線圈骨架的出線引腳按照從引腳根部向引腳端部的順序纏繞線材。線嘴給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進行繞線只能按照從引腳根部向引腳端部的順序進行,因為線頭被固定后,如果按照從引腳端部到引腳根部的順序纏繞線材,夾持線頭的裝置可能會阻礙線嘴的移動,線嘴也會被夾持線頭的裝置與引腳之間的線材擋住,無法實施正常纏繞。傳統(tǒng)的繞線方法有如下不足之處(1)線嘴給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進行繞線按照從引腳根部向引腳端部的順序進行,在給引腳纏繞完畢后,還需使線材從引腳上已經纏好的線材上壓過后給線圈骨架實施繞線,在給線圈骨架繞線的過程中容易把繞在進線引腳上的線材拉到引腳的根部,增加了次品的概率;(2)線嘴給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進行繞線按照從引腳根部向引腳端部的順序進行,在給引腳纏繞完畢后,還需使線材從引腳上已經纏好的線材上壓過,再給線圈骨架實施繞線,這樣會使線材在引腳上出現(xiàn)重疊,再加上給引腳焊錫后,會使得引腳尺寸較粗,進一步增加了次品的概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該方法能減少進線引腳變粗的程度。
本發(fā)明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包括進線引腳的繞線、線圈骨架的繞線、出線引腳的繞線三個工序,所述進線引腳的繞線的步驟為(I)固定線頭線材穿過線嘴后,將線材的線頭固定在線頭夾持裝置上;(2)直桿預纏繞在線圈骨架的斜上方設置直桿,調整線嘴桿的位置,保持線嘴桿的線嘴與直桿平行,使線嘴繞著直桿轉動,從而在直桿纏繞上線材;(3)對接拉線直桿和線嘴桿各由一個推進裝置控制,推進裝置推動直桿使直桿與進線引腳對接,把線嘴桿往離開直桿的方向移動,線嘴把直桿上纏繞好的線材拉動并套在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上;(4)緊線線頭夾持裝置帶著線頭往離開線嘴的方向移動,收緊套在進線引腳上的線材。
本發(fā)明給線圈的進線引腳實施繞線,并不是直接給引腳纏繞線材,而是先在直桿上繞上線材,再把直桿上的線材拉回到進線引腳上。繞線前固定線頭是必須的動作,一般情況下線嘴是朝下的,線嘴棒通過氣缸來實現(xiàn)旋轉,在氣缸的帶動下線嘴桿旋轉90度使線嘴與直桿平行,線嘴從直桿的端部向內給直桿纏繞上線材。直桿與進線引腳對接后,線嘴把直桿上纏繞好的線材拉動并套在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上。線嘴桿在氣缸的帶動倒轉90度重新使線嘴朝下,做好纏繞線圈骨架的準備。直桿的直徑相對較粗,線材從直桿上轉移到進線引腳上勢必會使繞線圈變得疏松,不能使線材緊密的纏繞在進線引腳上,線頭夾持裝置帶著線頭往離開線嘴的方向移動,收緊套在進線引腳上的線材,此時,線嘴位于進線引腳的根部,可以直接為線圈骨架纏繞線材,而傳統(tǒng)的方法中,線嘴給進線引腳纏繞上線材后線嘴位于進線引腳的端部。本發(fā)明避免了線材在進線引腳上出現(xiàn)重疊,能減少進線引腳變粗的程度。另外,由于進線引腳質地較軟,現(xiàn)有技術容易導致進線引腳折彎變形,而本發(fā)明沒有將線材從進線引腳端部拉回進線引腳根部的動作,能防止進線引腳變形。另一方面,由于本發(fā)明存在緊線的操作步驟,可以使線材與進線引腳的結合更加緊密,同時以線頭夾持裝置與線嘴對拉的方式來緊線,能減少對進線引腳的影響,避免進線引腳變形。作為改進,所述直桿的端部設置一個細部,線材纏繞在直桿的細部上,細部開設有軸向的凹槽,直桿與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完成對接后,進線引腳伸入細部的凹槽內。該方案使直桿上的線材能方便而精確地套到進線引腳上。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xiàn)上述方法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線頭夾持裝置、用于固定線圈骨架的治具、將治具與主軸相連的治具夾持裝置,治具的上方為設置有線嘴的線嘴桿,它還包括由推進裝置控制的直桿,直桿位于治具的斜上方,當線嘴桿朝著直桿方向轉動90度時,線嘴與直桿平行。作為改進,所述直桿的端部設置一個細部,細部開設有軸向的凹槽,直桿與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完成對接后,進線引腳伸入細部的凹槽內。線材纏繞在直桿的細部上,能減少緊線操作時線頭夾持裝置移動的距離,有利于裝置結構的緊湊。作為改進,凹槽的端部設置斜壁。進線引腳伸入細部的凹槽的步驟中,進線引腳與凹槽的位置可能存在的偏差而導致對接碰撞。斜壁的設置使存在略微對接偏差的情況下,進線引腳仍可順勢滑入凹槽中。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直桿上連接有壓頭,壓頭通過壓頭連桿固定在直桿上。由于進線引腳與出線引腳位于線圈骨架的同一側,線嘴為線圈骨架繞線時,先從線圈骨架的邊部往中部繞,再從中部往邊部回繞,在線嘴從線圈骨架的中部往邊部回繞前,用壓頭壓住已繞好的線材,有利于繞線的整齊。綜上所述,本發(fā)明不僅方便給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繞線,而且線材與進線引腳的結合較為緊密,不會使進線引腳變得太粗而影響其他引腳,能提高線圈產品的合格率。
圖I是線圈繞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線圈繞線裝置略去線嘴桿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中A部的放大圖; 圖4是圖2中B部的放大圖;圖5是線嘴桿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直桿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線嘴與直桿平行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線頭夾持裝置;2、線圈骨架;3、治具;4、治具夾持裝置;5、線嘴;6、線嘴桿、直桿;8、細部;9、凹槽;10、斜壁;11、壓頭;12、壓頭連桿;13、氣動剪刀。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 7所示,線圈繞線裝置包括線頭夾持裝置I、用于固定線圈骨架2的治具3、將治具3與主軸相連的治具夾持裝置4。線頭夾持裝置I采用專利號為ZL201020288751. 5的自動夾持裝置,線頭夾持裝置I的開合是由氣缸的進排氣來實現(xiàn)。治具3采用專利號為ZL 201120349343. O的彈性張緊式治具。治具夾持裝置4采用專利號為ZL200820166268. 2的快速夾持裝置。治具3的上方為設置有線嘴5的線嘴桿6,線嘴桿6附近設置有氣動剪刀13,治具3的斜上方為直桿7,直桿7由推進裝置控制,推進裝置可采用絲桿推進裝置。當線嘴桿6朝著直桿7方向轉動90度時,線嘴5與直桿7平行。線嘴桿6的移動由另一個推進裝置控制,線嘴桿6的轉動由位于線嘴桿6端部的氣缸控制。直桿7的端部設置一個細部8,細部8開設有軸向的凹槽9,凹槽9的端部設置2個斜壁10,直桿7與線圈骨架2的進線引腳完成對接后,進線引腳伸入細部8的凹槽9內。直桿7上連接有壓頭11,壓頭11通過壓頭連桿12固定在直桿7上。用該線圈繞線裝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包括進線引腳的繞線、線圈骨架的繞線、出線引腳的繞線三個工序,進線引腳的繞線步驟為(I)固定線頭線材穿過線嘴5后,將線材的線頭固定在線頭夾持裝置I上;(2)直桿預纏繞在線圈骨架2的斜上方設置直桿7,直桿7的端部設置一個細部8,細部8開設有軸向的凹槽9,調整線嘴桿6的位置,保持線嘴桿6的線嘴5與直桿7平行,使線嘴5繞著直桿7轉動,從而在直桿7纏繞上線材,線材纏繞在直桿7的細部8上;(3)對接拉線直桿7和線嘴桿6各由一個推進裝置控制,推進裝置推動直桿7使直桿7與進線引腳對接,直桿7與線圈骨架2的進線引腳完成對接后,進線引腳伸入細部8的凹槽9內。把線嘴桿6往離開直桿7的方向移動,線嘴5把直桿7上纏繞好的線材拉動并套在線圈骨架2的進線引腳上;(4)緊線線頭夾持裝置I帶著線頭往離開線嘴5的方向移動,收緊套在進線引腳上的線材。
線嘴5牽引線材完成線圈骨架2的繞線、出線引腳的繞線后,氣動剪刀13從引腳處剪斷多余線頭。
權利要求
1.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包括進線引腳的繞線、線圈骨架的繞線、出線引腳的繞線三個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線引腳的繞線的步驟為 (1)固定線頭線材穿過線嘴后,將線材的線頭固定在線頭夾持裝置上; (2)直桿預纏繞在線圈骨架的斜上方設置直桿,調整線嘴桿的位置,保持線嘴桿的線嘴與直桿平行,使線嘴繞著直桿轉動,從而在直桿纏繞上線材; (3)對接拉線直桿和線嘴桿各由一個推進裝置控制,推進裝置推動直桿使直桿與進線引腳對接,把線嘴桿往離開直桿的方向移動,線嘴把直桿上纏繞好的線材拉動并套在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上; (4)緊線線頭夾持裝置帶著線頭往離開線嘴的方向移動,收緊套在進線引腳上的線材。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桿的端部設置一個細部,線材纏繞在直桿的細部上,細部開設有軸向的凹槽,直桿與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完成對接后,進線引腳伸入細部的凹槽內。
3.—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裝置,包括線頭夾持裝置(I)、用于固定線圈骨架(2)的治具(3)、將治具(3)與主軸相連的治具夾持裝置(4),治具(3)的上方為設置有線嘴(5)的線嘴桿(6),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由推進裝置控制的直桿(7),直桿(7)位于治具(3)的斜上方,當線嘴桿(6)朝著直桿(7)方向轉動90度時,線嘴(5)與直桿(7)平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桿(7)的端部設置一個細部(8),細部(8)開設有軸向的凹槽(9),直桿(7)與線圈骨架(2)的進線引腳完成對接后,進線引腳伸入細部(8)的凹槽(9)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的端部設置斜壁(10)。
6.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桿(7)上連接有壓頭(11),壓頭(11)通過壓頭連桿(12 )固定在直桿(7 )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纏繞線圈骨架引腳的方法和實現(xiàn)該方法的裝置。其進線引腳的繞線的步驟為(1)固定線頭將線材的線頭固定在線頭夾持裝置上;(2)直桿預纏繞在線圈骨架的斜上方設置直桿,使線嘴繞著直桿轉動,從而在直桿纏繞上線材;(3)對接拉線推進裝置推動直桿使直桿與進線引腳對接,把線嘴桿往離開直桿的方向移動,線嘴把直桿上纏繞好的線材拉動并套在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上;(4)緊線線頭夾持裝置帶著線頭往離開線嘴的方向移動,收緊套在進線引腳上的線材。本發(fā)明不僅方便給線圈骨架的進線引腳繞線,而且線材與進線引腳的結合較為緊密,不會使進線引腳變得太粗而影響其他引腳,能提高線圈產品的合格率。
文檔編號H01F41/10GK102903511SQ2012103826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9日
發(fā)明者錢承林, 唐志勇, 李國鋒 申請人:浙江田中精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