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及其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太陽能電池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具有該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漸枯竭,能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行“陽光計劃”,即開發(fā)可再生的太陽能資源,以尋求經(jīng)濟發(fā)展的新動力,歐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機構也開始轉(zhuǎn)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在國際光伏市場巨大潛力的推動下,各國的太陽能電池制造業(yè)爭相投入巨資,擴大生產(chǎn),以爭一席之地;從長遠來看,隨著太陽能電池制造技術的改進以及新的光-電轉(zhuǎn)換技術的發(fā)展,各國對環(huán)境的保護和對再生清潔能源的巨大需求,太陽能電池仍將是利用太陽輻射能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可為人類未來大規(guī)模地利用太陽能開辟廣闊的前景。近年來,家用太陽能裝置開始越來越受歡迎,家用太陽能裝置主要布置在個人建筑物的外部的向陽位置,通常是將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于支架上,再將支架安裝于建筑外的最有利于吸收太陽光的位置上以接收太陽光?,F(xiàn)有的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方式中,采用型鋼或標準鋁材縱橫搭接形成一支架,再將太陽能電池板裝于其上;具體地,所述支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設置且高度不一的立柱,在同一高度的立柱的上端通過管箍碼連接有橫梁,在另一高度的立柱的上端也通過管箍碼連接有另一橫梁,因此,多根橫梁相互平行,再將一支撐板固定于所述橫梁上形成一傾斜的支撐面,太陽能電池板依次排列于支撐面上并通過壓條將其固定于支撐板上;在這種安裝結(jié)構中,首先,太陽能電池板上面的壓條容易對其造成損壞,降低了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其次,支架的各個部件通過螺紋連接,安裝過程復雜且繁瑣,耗時長;另外,由于支撐板都需傾斜一定的角度以使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太陽光,因此使安裝難度增大,使安裝繁瑣,工作效率低;再次,現(xiàn)有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在運輸過程中,都是將太陽能電池板與支架分開包裝及運輸,一方面容易造成太陽能電池板的損壞,另一方面增加運輸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jié)構簡單、安裝快速、運輸方便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jié)構簡單、安裝快速、運輸方便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jié)構簡單、安裝快速、運輸方便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快速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包括安裝支架及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粘接于兩所述安裝支架上,其中,所述安裝支架包括橫梁、定位件、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所述橫梁的一側(cè)面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相粘接,所述橫梁的另一側(cè)面上垂直地連接有一豎直板,兩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分別對應連接于所述豎直板的兩端,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設置于所述橫梁的兩端,且所述第一支撐件長于所述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向所述橫梁的兩端延伸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形成平直狀態(tài),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相向彎折后分別通過兩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定位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形成支撐狀態(tài)。較佳地,所述第一支撐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撐板及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橫梁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豎直板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豎直板之間的夾角為銳角。較佳地,所述第二支撐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支撐板及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橫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連接板與所述豎直板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所述第二連接與所述豎直板之間的夾角為銳角。較佳地,所述橫梁、所述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為一體成型結(jié)構;采用鋁合金材料一體成型出呈平直結(jié)構的安裝支架,一方面便于安裝支架的成型,另一方面在安裝時能方便快速的彎折,便于安裝。較佳地,所述定位件為卡扣,兩所述卡扣的一端分別對應卡合于所述豎直板的兩端,彎折后的第一支撐件的第一連接板、第二支撐件的第二連接板分別卡合于兩所述卡扣
的另一端。較佳地,所述卡扣的兩端分別向內(nèi)凹陷形成第一卡合槽及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內(nèi)具有凸伸形成第一卡塊,所述第二卡合槽內(nèi)具有凸伸形成第二卡塊,所述第一卡合槽夾持于所述豎直板上,所述第二卡合槽用于與所述第一連接板或第二連接板相卡合,卡扣的結(jié)構設計使其安裝方便,且具有較穩(wěn)定的定位功能。較佳地,所述豎直板的端部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第一卡塊卡合于所述安裝孔內(nèi)。較佳地,所述第一連接板上開設有與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槽夾持于所述第一連接板上并使所述第二卡塊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內(nèi)。較佳地,所述第二連接板上開設有與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槽夾持于所述第二連接板上并使所述第二卡塊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孔內(nèi)。相應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包括若干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及固定座,其中,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如上所述,所述固定座用于安裝所述安裝支架,且若干呈平直狀態(tài)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相間隔地疊加固定形成放置狀態(tài),若干呈支撐狀態(tài)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依次排列形成安裝狀態(tài)。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相間隔地疊加固定,一方面便于包裝及運輸,另一方面可避免安裝支架之間的干涉問題避免運輸過程中上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安裝支架對下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太陽能電池板造成損壞。較佳地,將若干呈支撐狀態(tài)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依次排列,并使相鄰兩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或第二支撐件相鄰形成所述安裝狀態(tài),且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安裝于所述固定座上;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安裝簡單、快捷。較佳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板及底座,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卡合槽,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的自由端分別插接于所述底座的卡合槽內(nèi)卡合;由于固定座采用具有一定重量的材質(zhì)成型,因此,在安裝時,不需要將其再次固定于安裝部位,而只需將其放置于安裝部位,并將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的自由端對應插接于其內(nèi)卡合即可,節(jié)省安 裝程序,使安裝操作更簡化。相應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I)提供若干安裝支架,將每一太陽能電池板對應粘接于兩安裝支架的橫梁上,形成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2)將若干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相間隔地疊置并固定,形成放置狀態(tài);(3)將所述放置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運至戶外的安裝部位;(4)將每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相向彎折后并通過定位件定位而形成支撐狀態(tài);(5)將所述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依次排列于戶外的安裝部位,并使相鄰兩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或第二支撐件相鄰而形成安裝狀態(tài);(6)將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的自由端分別卡合于與之相對應的固定座上;(7)重復上述步驟
(5)- (6)直至完成所需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由于本發(fā)明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安裝支架包括橫梁、定位件、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橫梁的一側(cè)面與太陽能電池板相粘接,橫梁的另一側(cè)面上垂直地連接有一豎直板,兩定位件的一端分別對應連接于豎直板的兩端,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設置于橫梁的兩端,且所述第一支撐件長于所述第二支撐件,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向所述橫梁的兩端延伸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形成平直狀態(tài),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相向彎折后分別通過兩定位件的另一端定位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形成支撐狀態(tài);首先,太陽能電池板粘接于支撐梁上,安裝時不需壓塊,可避免對太陽能電池板造成損壞,增加其使用壽命;其次,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便于存儲及運輸,降低運輸成本,且不會對太陽能電池板造成損壞;另外,將呈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依次排列即可完成安裝,安裝快速,工作效率高,且安裝支架的結(jié)構簡單。相應地,本發(fā)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及其安裝方法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I 圖I是本發(fā)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明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安裝于固定座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分解圖。
圖4是圖3中安裝支架與固定座相連接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安裝支架呈平直狀態(tài)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6是圖5另一角度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7是圖5拆除卡扣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8是圖7另一角度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9是圖4中安裝支架呈支撐狀態(tài)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10是圖3中卡扣的放大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側(cè)視圖。
圖12是圖3中固定座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中底座的放大示意圖。
圖14是本發(fā)明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疊置狀態(tài)示意圖。
圖15是本發(fā)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方法的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xiàn)在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方便安裝及運輸?shù)奶柲茈姵匕褰M件,具有該組件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及 其安裝方法。如圖I、圖14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包括若干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及固定座3,若干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可相間隔地疊加并通過固定件固定形成放置狀態(tài),所述放置狀態(tài)可以是存儲時的存儲狀態(tài),也可以是運輸時的運輸狀態(tài),因此,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于放置狀態(tài)時,便于存儲或方便運輸;當運輸至安裝位置時,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依次排列以形成安裝狀態(tài),通過固定座3安裝于戶外安裝部位,安裝后,若干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連接成一片,以接收太陽光。如圖3所示,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包括太陽能電池板10及安裝支架20,且太陽能電池板I粘接于兩對稱設置的安裝支架20上。結(jié)合圖3-圖9所示,所述安裝支架20包括橫梁21、豎直板22、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及定位件,其中,定位件優(yōu)選為卡扣25。所述橫梁21的一側(cè)面與太陽能電池板10相粘接,橫梁21的另一側(cè)面上垂直地連接豎直板22,豎直板22的兩端由橫梁21向其自由端相向地傾斜延伸而形成兩連接側(cè)邊221、222,因此,豎直板22呈倒梯形;兩卡扣25分別連接于兩連接側(cè)邊221、222上,用于對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進行卡合定位。所述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分別設置于橫梁21的兩端,且第一支撐件23長于第二支撐件24 ;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分別向橫梁21的兩端延伸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形成平直狀態(tài),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相向彎折后分別通過兩卡扣25定位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形成支撐狀態(tài),彎折后,由于第一支撐件23長于第二支撐件24,因此,安裝支架呈傾斜結(jié)構,便于其上粘接的太陽能電池板10接收太陽光。繼續(xù)結(jié)合圖3-圖9所示,所述第一支撐件23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撐板231及第一連接板232,第一支撐板231的一端連接于橫梁21的一端,且第一支撐板231的寬度與橫梁21 —致,第一連接板232與豎直板22位于同一側(cè)并位于同一直線上,且第一連接板232與豎直板22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具體地,第一連接板232的兩端由第一支撐板231向其自由端相向地傾斜延伸,因此,第一連接板232也呈倒梯形,第一連接板232的靠近連接側(cè)邊221的側(cè)邊形成第一卡合邊232a,所述第一卡合邊232a與連接側(cè)邊221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夾角為60°。所述第二支撐件24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支撐板241及第二連接板242,第二支撐板241的一端連接于橫梁21的另一端,且第二支撐板241的寬度與橫梁21 —致,第二連接板242與豎直板22位于同一側(cè)并位于同一直線上,且第二連接板242與豎直板22之間的夾角也為銳角,具體地,第二連接板242的兩端由第二支撐板241向其自由端相向地傾斜延伸,因此,第二連接板242也呈倒梯形,第二連接板242的靠近連接側(cè)邊222的側(cè)邊形成第二卡合邊242a,所述第二卡合邊242a與連接側(cè)邊222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夾角為70°。結(jié)合圖5-圖9所示,所述橫梁21、第一支撐板231、第二支撐板241優(yōu)選為一體成型結(jié)構,即橫梁21、第一支撐板231、第二支撐板241為一體成型的條形板,并于該條形板的一側(cè)面上一體成型與之垂直的第一連接板232、豎直板22、第二連接板242,且將第一連接板232與豎直板22之間的夾角設置為60°,將第二連接板242與豎直板22之間的夾角設置為70° ;這樣,成型后的安裝支架20,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向橫梁21的兩端延伸呈平直狀態(tài),以便于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存儲及運輸;而當需要安裝時,再將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相向彎折后形成支撐狀態(tài),且彎折后的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通過卡扣25定位;更具體地,橫梁21、第一支撐板231、第二支撐板241采用鋁合金材料一體成型,這樣在安裝時能夠方便的將其彎折,使安裝操作簡單方便。當然,橫梁21、第一支撐板231、第二支撐板241并不僅限于上述一體成型的結(jié)構,也可以在橫梁21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撐板231、第二支撐板241,同樣能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功能,此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技術。結(jié)合圖6-圖11所示,兩卡扣25分別卡合于豎直板22的兩連接側(cè)邊221、222上并分別垂直兩連接側(cè)邊221、222。具體地,所述卡扣25的兩端分別向內(nèi)凹陷形成第一卡合槽251及第二卡合槽252,而卡扣25的中部形成有一連接部253 ;第一卡合槽251的一側(cè)壁的端部具有向內(nèi)凸伸形成第—^塊251a,第—^合槽251的另一側(cè)壁上對應于第—^塊251a的位置處設置有一傾斜面251b ;對應地,第二卡合槽252的一側(cè)壁的端部具有向內(nèi)凸伸形成第二卡塊252a,第二卡合槽252的另一側(cè)壁上對應于第二卡塊252a的位置處也設置有一傾斜面252b ;所述傾斜面251b、252b具有導向作用,便于安裝。繼續(xù)結(jié)合圖6-圖11所示,將卡扣25連接于豎直板22上時,將其第一卡合槽251卡合于連接側(cè)邊221或連接側(cè)邊222上,其第二卡合槽252用于與第一連接板232或第二連接板242相卡合。具體地,所述豎直板22上靠近兩連接側(cè)邊221、222的位置處,分別開設有安裝孔221a、222a,且連接側(cè)邊221上對應于安裝孔221a的位置處具有凹陷形成的安裝定位槽221b,連接側(cè)邊222上對應于安裝孔222a的位置處具有凹陷形成的安裝定位槽222b,因此,卡扣25的第一^^合槽251夾持于連接側(cè)邊221、222上,并使第一^^塊251a卡合于安裝孔221a、222a內(nèi),同時,安裝定位槽221b、222b卡持于其上的連接部253,從而將卡扣25穩(wěn)定地連接于豎直板22上。第一支撐件23的第一^^合邊232a上具有向內(nèi)凹陷形成的第一定位槽232b,且第一連接板232上對應于第一定位槽232b的位置處開設有第一卡合孔232c。當?shù)谝恢渭?3彎折后,其第一卡合邊232a對應卡合于卡扣25的第二卡合槽252內(nèi),即卡扣25的第二卡合槽252夾持于第 ^合邊232a上,并使第二卡塊252a卡合于所述第 ^合孔232c內(nèi),同時,第一定位槽232b卡持于卡扣25的連接部253上,使兩者之間的連接穩(wěn)定。對應地,第二支撐件24的第二卡合邊242a上具有向內(nèi)凹陷形成的第二定位槽242b,第二連接板242上對應于第二定位槽242b的位置處開設有第二卡合孔242c ;當?shù)诙渭?4彎折后,其第二卡合邊242a對應卡合于卡扣25的第二卡合槽252內(nèi),即卡扣25的第二卡合槽252夾持于第二卡合邊242a上,并使第二卡塊252a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孔242c內(nèi),同時,第二定位槽242b卡持于其連接部253上,使兩者之間的連接穩(wěn)定。將太陽能電池板10與安裝支架20進行組裝時,使兩安裝支架20相對應設置,并將太陽能電池板10的兩相對的側(cè)邊分別通過光伏專用粘劑粘接于兩安裝支架20的橫梁21上,形式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結(jié)合圖I、圖12-圖13所示,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安裝時,通過固定座3將安裝支6/7頁
架20固定于安裝部位。具體地,所述固定座3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板31及底座32,一固定板31上可固定一底座32,也可固定多個底座32,例如僅在一固定板31上固定一底座32,用于連接端點位置處的第一支撐件23或第二支撐件24,也可以在一固定板31上固定兩底座32或四底座32,以連接相鄰的第一支撐件23或第二支撐件24,此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技術。優(yōu)選地,固定板31與底座32為一體式結(jié)構,且底座32呈T型,底座32上開設有卡合槽221 ;由于一體結(jié)構的固定板31及底座32具有一定重量,因此可免去將固定板31固定于安裝部位的程序,而直接將固定座3放置于安裝部位,再將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的自由端插接于卡合槽221內(nèi)卡合固定,即可完成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安裝,方便快捷;更具體地,所述卡合槽呈T字形。參閱圖14所示,下面對本發(fā)明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放置狀態(tài)進行描述。需運輸時,將若干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依次相間隔地疊置,以形成所述放置狀態(tài);且若干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通過固定件4固定。在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可將十五個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依次疊置并固定,以便于存儲或運輸,當然,并不以此為限,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疊置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數(shù)量。相鄰兩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之間具有一定間隔,從而保證上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內(nèi)側(cè)與下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外側(cè)之間具有間隙,一方面避免安裝支架20因制作誤差而產(chǎn)生包裝過程中的干涉問題;另一方面避免運輸過程中上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安裝支架20對下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太陽能電池板10造成損壞;同時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1,可保證在有限空間內(nèi)包裝更多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便于包裝,且節(jié)約運輸成本。再次參閱圖1,安裝時,若干呈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依次排列,并使相鄰的兩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第一支撐件23相鄰,相鄰的兩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第二支撐件24相鄰,這樣設置可保證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安裝于平整位置時,仍能夠很好的接收太陽光;然后,在對應于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的位置處放置固定座3,并將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插接于底座32上的T字形卡合槽221內(nèi),從而形成所述安裝狀態(tài);將固定座3對應放置于戶外的安裝部位,并將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直接對應插接于底座32上即完成安裝,使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安裝過程簡單、快捷。如圖15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SI)提供若干安裝支架,將每一太陽能電池板對應粘接于兩安裝支架的橫梁上,形成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S2)將若干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相間隔地疊置并固定,形成放置狀態(tài);(S3)將所述放置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運至戶外的安裝部位;(S4)將每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相向彎折后并通過定位件定位而形成支撐狀態(tài);(S5)將所述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依次排列于戶外的安裝部位,并使相鄰兩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或第二支撐件相鄰而形成安裝狀態(tài);(S6)將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的自由端分別卡合于與之相對應的固定座上;
(S7)重復上述步驟(S5) - (S6)直至完成所需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下面結(jié)合圖I-圖15,對本發(fā)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過程進行描述。首先,提供若干安裝支架20,將兩安裝支架20相對應設置,再將一太陽能電池板10的兩相對的側(cè)邊分別對應粘接于兩安裝支架20的橫梁21上,形成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其次,將若干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相間隔地疊置,通過固定件4固定以形成放置狀態(tài);再將處于所述放置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運至戶外的安裝部位,以待安裝。接著,將每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相向彎折后并通過卡扣25定位而形成支撐狀態(tài);將呈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依次排列于戶外的安裝部位,并使相鄰兩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第一支撐件23或第二支撐件24相鄰而形成安裝狀態(tài)。然后,在對應于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的第一支撐件23或第二支撐件24的位置處放置固定座3,每一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的自由端分別對應插接于與之相對應的底座32上的T字形卡合槽221內(nèi);重復安裝上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1,直至完成所需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由于本發(fā)明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其安裝支架20包括橫梁21、豎直板22、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及定位件,橫梁21的一側(cè)面與太陽能電池板10相粘接,橫梁21的另一側(cè)面上垂直地連接有豎直板22,兩定位件的一端分別對應連接于豎直板22的兩端,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分別設置于橫梁21的兩端,且第一支撐件23長于第二支撐件24,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分別向所述橫梁21的兩端延伸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形成平直狀態(tài),第一支撐件23、第二支撐件24相向彎折后分別通過兩定位件的另一端定位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形成支撐狀態(tài);首先,太陽能電池板10粘接于橫梁21上,安裝時不需壓塊,可避免對太陽能電池板10造成損壞,增加其使用壽命;其次,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便于存儲及運輸,降低運輸成本,且運輸時不會對太陽能電池板10造成損壞;另外,將呈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I依次排列即可完成安裝,安裝快速,工作效率高,且安裝支架的結(jié)構簡單。相應地,本發(fā)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及其安裝方法也具有相同的效果。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fā)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包括安裝支架及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粘接于兩所述安裝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支架包括橫梁、定位件、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所述橫梁的一側(cè)面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相粘接,所述橫梁的另一側(cè)面上垂直地連接有一豎直板,兩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分別對應連接于所述豎直板的兩端,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設置于所述橫梁的兩端,且所述第一支撐件長于所述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向所述橫梁的兩端延伸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形成平直狀態(tài),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相向彎折后分別通過兩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定位以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形成支撐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撐板及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橫梁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豎直板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豎直板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支撐板及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橫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連接板與所述豎直板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所述第二連接與所述豎直板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所述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為一體成型結(jié)構。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為卡扣,兩所述卡扣的一端分別對應卡合于所述豎直板的兩端,彎折后的第一支撐件的第一連接板、第二支撐件的第二連接板分別卡合于兩所述卡扣的另一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兩端分別向內(nèi)凹陷形成第一卡合槽及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內(nèi)具有凸伸形成第一卡塊,所述第二卡合槽內(nèi)具有凸伸形成第二卡塊,所述第一卡合槽夾持于所述豎直板上,所述第二卡合槽用于與所述第一連接板或第二連接板相卡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板的端部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第一卡塊卡合于所述安裝孔內(nèi)。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板上開設有與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槽夾持于所述第一連接板上并使所述第二卡塊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內(nèi)。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板上開設有與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槽夾持于所述第二連接板上并使所述第二卡塊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孔內(nèi)。
10.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包括若干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及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若干呈平直狀態(tài)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相間隔地疊加固定形成放置狀態(tài),若干呈支撐狀態(tài)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依次排列形成安裝狀態(tài)。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將若干呈支撐狀態(tài)的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依次排列,并使相鄰兩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或第二支撐件相鄰形成所述安裝狀態(tài),且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分別安裝于所述固定座上。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板及底座,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卡合槽,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的自由端分別插接于所述底座的卡合槽內(nèi)卡合。
13.—種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提供若干安裝支架,將每一太陽能電池板對應粘接于兩安裝支架的橫梁上,形成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2)將若干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相間隔地疊置并固定,形成放置狀態(tài);(3)將所述放置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運至戶外的安裝部位;(4)將每一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相向彎折后并通過定位件定位而形成支撐狀態(tài);(5)將所述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依次排列于戶外的安裝部位,并使相鄰兩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第一支撐件或第二支撐件相鄰而形成安裝狀態(tài);(6)將所述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的自由端分別卡合于與之相對應的固定座上;(7)重復上述步驟(5)-(6)直至完成所需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的安裝。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其安裝支架包括橫梁、定位件、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橫梁上垂直地連接有豎直板,兩定位件的一端分別對應連接于豎直板的兩端,第一、第二支撐件分別設置于橫梁的兩端,且第一支撐件長于第二支撐件,第一、第二支撐件分別向橫梁的兩端延伸以形成平直狀態(tài),第一、第二支撐件相向彎折后分別通過兩定位件的另一端定位以形成支撐狀態(tài);呈平直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便于存儲及運輸,降低運輸成本,且不會對太陽能電池板造成損壞;將呈支撐狀態(tài)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依次排列即可完成安裝,安裝快速,工作效率高,且安裝支架的結(jié)構簡單。本發(fā)明還公開一種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系統(tǒng)及其安裝方法。
文檔編號H01L31/042GK102916063SQ2012103900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fā)明者楊楊, 巫衡, 劉志斌 申請人:東莞市中海光電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