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移動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極移動裝置,其包括上電極、下電極以及與所述上電極固定連接的壓機,從而所述壓機可帶動所述上電極上下運動,不僅操作簡單,同時生產(chǎn)效率還較高。
【專利說明】電極移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移動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以帶動電極上下移動的電極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使用電極對某些零部件進行處理以完成相關操作時,需要將電極朝向零部件移動以方便操作;而在完成相關操作后,又需要將電極朝向遠離零部件的方向移動以方便取出零部件或者對零部件做其他處理。但現(xiàn)有的電極移動裝置體積龐大且操作復雜,從而在移動電極時不僅浪費時間、生產(chǎn)效率低,同時成本還較高。
[0003]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電極移動裝置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電極移動裝置,該電極移動裝置不僅操作簡單,同時生產(chǎn)效率還較高。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極移動裝置,其包括上電極、下電極以及與所述上電極固定連接的壓機,所述壓機用以帶動所述上電極上下運動。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極移動裝置還包括支撐柱,所述壓機安裝在所述支撐柱上并可在所述支撐柱上上下滑移。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柱的一側向外突伸有突伸部,所述壓機卡持在所述突伸部上并可在所述突伸部上上下滑移。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突伸部的寬度小于所述支撐柱的寬度,以使得所述壓機卡持在所述突伸部的兩側。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壓機的工作原理與氣缸的工作原理類似。
[001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電極移動裝置通過設置有上電極、下電極以及與所述上電極固定連接的壓機,從而所述壓機可帶動所述上電極上下運動,不僅操作簡單,同時生產(chǎn)效率還較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fā)明裝配線處理裝置的部分立體圖。
[0012]圖2是圖1所示裝配線處理裝置中裝配線緊固裝置的立體圖。
[0013]圖3是圖1所示裝配線處理裝置中裝配線切割裝置的立體圖。
[0014]圖4是圖1所示裝配線處理裝置中裝配線拉拔裝置的立體圖。
[0015]圖5是圖1所示裝配線處理裝置中裝配線壓制裝置、電極移動裝置、電極更換裝置以及裝配線檢測裝置的組合立體圖。
[0016]圖6是圖5的主視圖。
[0017]圖7是圖5中裝配線檢測裝置與裝配線配合組裝的局部放大立體圖。[0018]圖8是圖1所示裝配線處理裝置中裝配線切斷裝置的立體圖。
[0019]圖9是圖8所示裝配線切斷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0020]圖10是圖1所示裝配線處理裝置中保護罩的立體圖。
[0021]圖11是本發(fā)明裝配線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0023]如圖1至圖10所示,本發(fā)明的裝配線處理裝置100用以對裝配線200內的兩根細線纜201進行處理,且上述裝配線200用以安裝到輪速傳感器(未圖示)上。所述裝配線處理裝置100包括對所述細線纜201外圍的絕緣體202進行切割以露出若干根分散的芯線203的第一模塊1、將分散的若干根所述芯線203壓制成一整根的第二模塊2以及將經(jīng)第二模塊2處理后的所述芯線203 —側不需要的部分切斷的第三模塊3。
[0024]如圖2至圖4所示,所述第一模塊I包括裝配線緊固裝置、裝配線切割裝置以及裝配線拉拔裝置。
[0025]如圖2所示,所述裝配線緊固裝置包括用以收容所述裝配線200的緊固件11、與所述緊固件11相連接的杠桿12以及與所述杠桿12相連接的第一氣缸13。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氣缸13設置于所述杠桿12的下方,從而可帶動所述杠桿12前后伸縮移動。
[0026]所述緊固件11設有第一夾持部111,所述杠桿12上、與所述緊固件11相連接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夾持部111相對應的第二夾持部121,所述緊固件11上、位于所述第一夾持部111和所述第二夾持部121之間還設置有用以放置所述裝配線200的收容部14,從而可通過所述第一氣缸13推動所述第二夾持部121朝向所述第一夾持部111移動以將所述裝配線200夾緊并固持在所述收容部14內。
[0027]所述收容部14上表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夾持部111上表面的高度。所述緊固件11還包括位于所述收容部14 一側且上表面高度小于所述收容部14上表面高度的支撐部15。所述支撐部15的上表面為平坦面,所述杠桿12放置并支撐在所述支撐部15的上表面上。
[0028]如圖3并結合圖2所示,所述裝配線切割裝置包括第一上刀片21、與所述第一上刀片21相對且錯位設置的第一下刀片22以及帶動所述第一上刀片21上下運動的第二氣缸24。所述第一上刀片21對應設置于所述第一下刀片22的后方,且所述第一上刀片21緊挨著所述第一下刀片22設置。
[0029]所述第一上刀片21和所述第一下刀片22上對應設置有用以分別收容所述兩根細線纜201的兩個收容槽23,且所述收容槽23的邊緣均可對所述絕緣體202進行切割。
[0030]所述第一上刀片21和所述第一下刀片22對應設置于所述緊固件11的后方,且所述收容槽23對應設置于所述收容部14的后方,以使得所述裝配線200收容于所述收容部14內時所述兩根細線纜201正好卡持收容于所述第一下刀片22的所述收容槽23內,從而可通過所述第一上刀片21和所述第一下刀片22的錯位配合將所述細線纜201外圍的所述絕緣體202切割開。
[0031]如圖4并結合圖2與圖3所示,所述裝配線拉拔裝置包括操作臺31、固定安裝在所述操作臺31上的第一滑軌32、可在所述第一滑軌32上前后滑動的第一滑塊33、安裝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塊33上的移動裝置34以及推動所述第一滑塊33帶動所述移動裝置34在所述第一滑軌32上滑動的第三氣缸35。
[0032]所述第一上刀片21和所述第一下刀片22包括在所述移動裝置34內,從而在所述第三氣缸35推動所述第一滑塊33帶動所述移動裝置34在所述第一滑軌32上前后滑動時,所述第一上刀片21的收容槽23內側邊緣與所述第一下刀片22的收容槽23內側邊緣相互配合以將所述絕緣體202拉拔出一段距離而露出若干根所述芯線203。
[0033]如圖5至圖7所示,所述第二模塊2包括裝配線壓制裝置、電極移動裝置、電極更換裝置和裝配線檢測裝置。
[0034]如圖5與圖6所示,所述裝配線壓制裝置包括用以放置所述裝配線200的壓制臺41、用以對分散的若干根所述芯線203進行壓制的上下電極42、43以及帶動所述上電極42上下運動的壓機44。所述壓制臺41上設置有用以收容所述裝配線200的第一收容槽411,所述第一收容槽411的前端分隔有朝向正前方延伸以收容所述細線纜201的第二收容槽412和朝向其他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三收容槽(未標號)。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收容槽412和所述第三收容槽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收容槽411的直徑。
[0035]所述上下電極42、43對應設置于所述壓制臺41的后側,且對應于所述第二收容槽412設置。從而在對所述兩根細線纜201內的所述芯線203分別進行壓制時,先將一根細線纜201放入所述第二收容槽412內、另一根細線纜201則放入所述第三收容槽內;接著通過所述上下電極42、43的對接而產(chǎn)生大電流,進而將若干根所述芯線203壓制成一整根;最后將兩根細線纜201互換位置,對另一根細線纜201進行壓制。
[0036]如圖7并結合圖5所示,在對所述芯線203進行壓制之前,需要確認所述裝配線200是否已經(jīng)放到所述壓制臺41上。用以檢測所述裝配線200是否已經(jīng)放置到所述壓制臺41上的所述裝配線檢測裝置包括所述壓制臺41和設置于所述壓制臺41上的所述第二收容槽412。所述第二收容槽41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檢測所述裝配線200有無放入所述第二收容槽412內的第一傳感器(未圖不)。
[0037]所述第一傳感器包括光發(fā)射器和與所述光發(fā)射器相對應的光接收器,從而若所述光接收器能夠接收到所述光發(fā)射器發(fā)射出來的光,則說明所述第二收容槽412內有所述裝配線200,從而所述光接收器控制所述裝配線壓制裝置工作;若所述光接收器不能夠接收到所述光發(fā)射器發(fā)射出來的光,則說明所述第二收容槽412內沒有所述裝配線200,從而所述光接收器控制所述裝配線壓制裝置暫停工作。
[0038]如圖5與圖6并結合圖7所示,在對所述芯線203進行壓制時,所述下電極43固定不動,而所述上電極42則需要上下運動。用以帶動所述上電極42上下運動的所述電極移動裝置包括所述上電極42、下電極43以及與所述上電極42固定連接以帶動所述上電極42上下運動的所述壓機44。
[0039]所述電極移動裝置還包括支撐柱51,所述支撐柱51的一側向外突伸有寬度小于所述支撐柱51寬度的突伸部52,從而所述壓機44安裝并卡持在所述突伸部52的兩側并可沿著所述突伸部52的兩側上下滑移。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壓機44的工作原理與氣缸的工作原理類似。
[0040]所述電極更換裝置用以在所述上下電極42、43損壞時對所述上下電極42、43進行更換。所述電極更換裝置包括滑動裝置及所述上下電極42、43和所述壓制臺41,且所述滑動裝置與所述壓制臺41固定連接。
[0041]所述滑動裝置包括第二滑軌61、可在所述第二滑軌61上滑動的第二滑塊62以及穿插安裝在所述第二滑軌61和所述第二滑塊62上的固定栓63。所述第二滑塊62和所述第二滑軌61上分別開設有若干孔洞64,從而所述固定栓63可穿過所述第二滑塊62上的所述孔洞64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滑軌61上的所述孔洞64內,以將所述第二滑塊62和所述第二滑軌61固定。在更換所述上下電極42、43時,先將所述固定栓63取下并手動滑動所述第二滑塊62以帶動所述壓制臺41整體滑動,待所述壓制臺41滑動至適合更換所述上下電極42、43的位置處時,再將所述固定栓63穿插在所述第二滑塊62和所述第二滑軌61上的所述孔洞64內。
[0042]所述滑動裝置還包括固定連接所述壓制臺41與所述第二滑塊62的連接件65,從而所述第二滑塊62在所述第二滑軌61上滑動時可帶動所述壓制臺41整體滑動,以便于更換所述上下電極42、43。
[0043]如圖8與圖9所示,所述第三模塊3包括用以切斷經(jīng)所述第二模塊2處理后的所述芯線203 —側不需要的部分的裝配線切斷裝置。所述裝配線切斷裝置包括第二上刀片71、與所述第二上刀片71相對且錯位設置的第二下刀片72以及對應放置于所述第二上刀片71下方并用以收容被切斷芯線的儲物盒(未圖示)。所述第二上刀片71對應設置于所述第二下刀片72的后方,且所述第二上刀片71緊挨著所述第二下刀片72設置。
[0044]所述第二上刀片71和所述第二下刀片72上分別對應設置有用以收容所述裝配線200的第四收容槽73,且所述第四收容槽73的邊緣也可切斷所述裝配線200。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收容槽73的數(shù)目為一個。
[0045]所述裝配線切斷裝置還包括用以帶動所述第二上刀片71上下運動的第四氣缸74和設置于所述第二下刀片72前側用以放置并卡持所述裝配線200的擱置臺75。所述擱置臺75上設置有用以供穿插板76穿插以將所述第四收容槽73分隔成兩個的所述插槽751,從而所述兩根細線纜201可同時放置于所述第四收容槽73內以被同時切斷,進而通過所述第四氣缸74推動所述第二上刀片71和所述第二下刀片72上下錯位配合,以將所述芯線203 一側不需要的部分一次性切斷。
[0046]如圖10所示,本發(fā)明的裝配線處理裝置100分別在所述第一模塊1、第二模塊2和所述第三模塊3的外圍設置有用以保證各模塊安全運作的保護罩80。本說明書著重對第二模塊2中的所述保護罩80進行說明。
[0047]所述保護罩80包括如罩81和與所述如罩81緊挨著設直的后罩82。所述如罩81和所述后罩82的連接處設置有門控開關83,所述門控開關83內設置有第二傳感器(未圖示),從而通過所述第二傳感器的感應可自動防止發(fā)生誤操作。
[0048]所述前罩81和所述后罩82均分別設有頂壁84及自所述頂壁84的四周邊緣向下垂直延伸的側壁85。所述門控開關83包括鎖機構831和與所述鎖機構831相配合的卡扣機構832,且所述鎖機構831設置于所述后罩82的一側壁的前端,所述卡扣機構832則對應設置于所述前罩81上鄰近所述后罩82的一側壁的后端。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鎖機構831類似于鎖,而所述卡扣機構832則對應類似于鑰匙。
[0049]如圖11并結合圖1至圖10所示,本發(fā)明的裝配線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1、將裝配線200放入第一模塊I中;
52、第一上刀片21和第一下刀片22相互配合以對裝配線200內細線纜201外圍的絕緣體202進行切割;
53、第一上刀片21和第一下刀片22在第一滑軌32上滑動,以將絕緣體202拉開一段距尚并露出若干根芯線203 ;
54、將裝配線200放入第二模塊2中;
55、上電極42和下電極43對接產(chǎn)生大電流以將若干根芯線203壓制成一整根;
56、將裝配線200放入第三模塊3中;
57、第二上刀片71和第二下刀片72相互配合以將芯線203—側不需要的部分切除。
[0050]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裝配線處理裝置100在對所述絕緣體202進行切割時能夠做到輕、快、準;同時還能夠在不損壞所述芯線203的前提下將所述絕緣體202拉拔出一段距離;進一步地還能夠保證處理過程的安全性??傊?,本發(fā)明的裝配線處理裝置100不僅結構簡單,同時生產(chǎn)效率還較高。本發(fā)明的裝配線處理方法簡單、易操作。
[0051]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極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移動裝置包括上電極、下電極以及與所述上電極固定連接的壓機,所述壓機用以帶動所述上電極上下運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移動裝置還包括支撐柱,所述壓機安裝在所述支撐柱上并可在所述支撐柱上上下滑移。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極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的一側向外突伸有突伸部,所述壓機卡持在所述突伸部上并可在所述突伸部上上下滑移。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極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伸部的寬度小于所述支撐柱的寬度,以使得所述壓機卡持在所述突伸部的兩側。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移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機的工作原理與氣缸的工作原理類似。
【文檔編號】H01R43/28GK103840351SQ201210478062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fā)明者】沈皓然 申請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