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se工藝中去蠟槽使用的滾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晶硅太陽能電池制作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到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SEエ藝中去蠟槽使用的滾輪。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真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人類一直在尋找的新能源中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技術作為太陽能利用中最具意義的技術,成為世界各國研究應用的熱點,在此領域的任何突破性進展,將對人類未來能源的利用產生革命性影響。在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過程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電池片的轉換效率和產能,探索新エ藝、新技術,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課題。太陽能電池的發(fā)展方向是低成本、高效率,因此先后出現了不同設計結構的太陽能電池,如絨面電池,鋁背場(BSF)電池,激光刻槽埋柵電池,鈍 化發(fā)射區(qū)和背面局部擴散(PERL)電池等。在眾多的太陽能電池結構中,選擇性發(fā)射極(SE)電池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Uoc,短路電流Isc和填充因子FF,從而達到提高光電轉換效率的目的。SE電池主要對發(fā)射區(qū)進行優(yōu)化設計,在金屬電極所覆蓋的區(qū)域進行深且高的摻雜,而在其他區(qū)域進行淺而低的摻雜,這樣可以減少太陽能電池發(fā)射區(qū)的復合,降低太陽能電池的暗電流。在開發(fā)采用噴墨印刷設備在電池上開窗的SEエ藝,并在電池柵線下形成高摻雜層,提高電池的電性能,如Uoc,Isc和FF,從而提高電池片的光電轉換效率。具有良好鈍化表面的淺發(fā)射結能夠獲得高的短波響應,同時在柵線區(qū)域的重摻雜使電池獲得良好的歐姆接觸。在晶硅太陽能電池SEエ藝的濕法刻蝕エ序中需要去蠟的エ序,設備原先采用整根的滾輪設計,且在相鄰片子之間有凸起圓環(huán)。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碎片、缺角片,嚴重時出現白點片。當開關機時引起液位過高,易產生疊片現象。本實用新型對滾輪采用分段式設計方法,目的是減少白點片的發(fā)生,防止硅片走歪造成的缺角片,防止開關機造成的液位太高產生疊片,減少蠟在管道和槽體內的附著。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SEエ藝中去蠟槽使用的滾輪。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將原先設計的整根滾輪設計成分段式,分段的數量是根據硅片的尺寸和去蠟槽的寬度而確定的,用較輕的PPi材質,去除原有的凸起圓環(huán),在相鄰兩段滾輪之間增加卡槽連接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該設計方法的滾輪在生產過程中已無白點片產生、設備內部造成的缺角片、由于液位突然升高造成的疊片,并且去蠟槽的維護周期由ー個月延長至三個月。
圖I原設備所使用的滾輪的結構。圖2新設計方案中每段滾輪的結構。圖中A為每段滾輪的整體長度;B為滾輪與卡槽連接處凹進去的深度;C為滾輪與卡槽連接處凹進去的寬度;圖3新設計方案中每段滾輪的切面圖。圖4新設計方案中相鄰兩段滾輪連接處的卡槽結構。 圖中D為卡槽的內徑;E為卡槽內部凸起的寬度;F為卡槽的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案中的滾輪是采用五段式的設計方法,具體設計方案如下I、將全滾輪分成五段,用較輕的pp-w材質,去除凸起圓環(huán),増加相鄰兩段滾輪的連接裝置;2、每根滾輪的總體長度為100±2cm,由五段滾輪和四個卡槽組成;3、每段滾輪的長度A為15. 8±0. 2cm ;4、每段滾輪的外徑R外為32± lcm,內徑R內為12. 5± Icm;5、相鄰兩段滾輪間卡槽的尺寸B為0. 6±0. lmm, C為5±0. 5mm ;6、每個連接處所需的卡槽的尺寸D為10±0. 5mm,E為4±0. 5mm,F為10±0. 5mm。
權利要求1.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SEエ藝中去蠟槽使用的滾輪,其特征在于將原有的整根滾輪設計成分段式,分段的數量是根據硅片的尺寸和去蠟槽的寬度而確定的,用較輕的PPi材質,去除原有凸起圓環(huán),相鄰兩段滾輪之間增加卡槽連接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SE工藝中去蠟槽使用的滾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是將原先設計的整根滾輪設計成分段式,分段的數量是根據硅片的尺寸和去蠟槽的寬度而確定的,用較輕的pp-w材質,去除原有的凸起圓環(huán),在相鄰兩段滾輪之間增加卡槽連接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該設計方法的滾輪在生產過程中已無白點片產生、設備內部造成的缺角片、由于液位突然升高造成的疊片,并且去蠟槽維護周期由一個月延長至三個月。
文檔編號H01L31/18GK202601698SQ2012201439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9日
發(fā)明者章學亮 申請人:浙江鴻禧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