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該防脫結構在外部接線槽的上方一體式固設有一用于限位的頂蓋,在外部接線槽內設有一能夠鎖緊于導電片上端的緊固件,該緊固件為卡設有導向墊片的縮頸螺絲,導向墊片上套設有呈壓縮狀態(tài)的彈簧,縮頸螺絲擰松時能夠在壓縮彈簧彈性作用和導向墊片導向作用下朝頂蓋運動并且能夠止擋于頂蓋;該結構在接線時不需將頂蓋取下就可從端子排側面進行鎖線動作,保證了配線準確率,提高了配線效率,且由于采用了防脫限位結構,不會出現螺絲滑脫的現象,避免了短路觸電的事故,端子排產品的安全等級可達到IP20級,安全性大大提高。
【專利說明】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接線端子排的改良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端子臺是電連接器的一種,主要適用于工業(yè)電機及電子方面的接線作業(yè),其實質就是一段封在絕緣塑料內的金屬片,該金屬片的兩端可很方便的與各種電子儀器設備上的導線進行連通,這樣不同設備之間的電路就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進行連接或斷開。接線端子排是由若干個端子臺累加起來的,適用于需大量導線互連的場合,尤其是在電力行業(yè)有專門的各種形式的端子排和端子箱,如單層式、雙層式、軌道式、面板式、PCB式、模組式等,其中面板式端子排由于外形緊湊、占用空間小、拆裝方便且接線性能穩(wěn)定可靠而在電氣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某些應用方面出現有特殊應用端子排,如帶繼電器型端子排等。
[0003]面板式接線端子排一般包括可連接內部電子設備的內部接線端和可連接外部電子設備的外部接線端,其具體結構如附圖7中所示現有接線端子排的剖視結構圖所示。該接線端子排通常包括一個固定在設備的箱體面板7上的絕緣端子排本體1,該端子排本體I上對應內部接線端開設有多個內部接線槽101,對應外部接線端處開設有多個外部接線槽102,內、外部接線槽在端子排本體上呈相背設置,且每對相背開設的內、外部接線槽內均穿設有一導電片2,該導電片2下部通過螺絲固定在內部接線槽101內壁上,即導電片下部與螺絲旋緊后構成位于內部接線槽內的端子排內部接線端;導電片2上部位于外部接線槽102內且其上設有旋緊的螺絲,即導電片上部和螺絲旋緊后構成位于外部接線槽102內的端子排外部接線端。使用時先將內部接線端的螺絲旋松后,將設備箱體內部的電子儀器設備導線鎖緊于螺絲與導電片2下部之間,將面板式接線端子排I固定在設備箱體上,然后再將外部接線端與所需要的外部線路導線連通即可,這樣來自內、外部電源線的電流就被接線端子排I內部的導電片2連通了。為防止外部接線槽內易落入雜物等影響接線效果,通常會在一列外部接線槽上設置一可隨意取下的頂蓋3,且該頂蓋3上一般會標有便于接線的標識。
[0004]在上述傳統式接線端子排結構中,內、外部接線端均采用螺絲和導電片的旋緊方式來固定端子排內、外兩側的接線,該方式在實際使用中螺絲會因為接線端子排在運輸或安裝過程中經常受到振動而變得松動甚至脫離原來位置,有時螺絲也會因使用時間較長出現滑絲等失效現象,從而不能進行很好鎖線。為解決該問題,目前常見的解決方法是采用頸口防掉措施,即在螺絲上方設置一防掉板,利用防掉板上的開孔小于螺絲頭部來預防螺絲脫落,但此種方式在接線時需把防掉板拆卸掉,步驟較為復雜。此外上述傳統接線端子排結構中,當有接線需求時,通常需要將頂蓋3取下,然后進行鎖線動作,鎖線完成后再蓋上上蓋。這樣的操作在實際配線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如鎖線操作步驟繁瑣造成的配線效率低下,且因上蓋取下后其上的標識隨之不能準備對位,因而極易因配線較多而引起接線錯誤,另外此種結構的安全等級不高。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該結構可防止因螺絲松動或脫落造成的鎖線不良問題,及配線過程步驟繁瑣易接線錯誤等造成的實際配線效率低等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包括一絕緣的端子排本體,該端子排本體上開設有呈相背設置的至少一個內部接線槽和至少一個外部接線槽,且每對相背設置的內、外部接線槽內均定位穿設有一導電片,該導電片下端定位于內部接線槽內且能夠與內部電子設備導線連通,該導電片上端定位于外部接線槽內且能夠與外部電子設備導線連通;其還包括一體式固接于外部接線槽上方的頂蓋,該頂蓋側邊與外部接線槽側邊之間形成有一用于鎖線的空擋;所述外部接線槽內設有一能夠鎖緊于導電片上端的緊固件,且該緊固件能夠定向朝頂蓋運動并彈性止擋于頂蓋。
[0008]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0009]所述緊固件由一個縮頸螺絲和一個導向墊片組成,縮頸螺絲能夠鎖緊于導電片上端,導向墊片呈“L”形結構,該“L”形結構的一邊卡設于縮頸螺絲的縮頸部位上,該“L”形結構的另一邊上同軸套設有一呈壓縮狀態(tài)的彈簧,緊固件能夠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定向朝頂蓋運動且能夠止擋于頂蓋。
[0010]所述緊固件能夠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定向朝頂蓋運動的結構是:所述外部接線槽的內壁上開設有豎直方向的導向滑槽,導向墊片“L”形結構卡設于縮頸螺絲縮頸部位的一邊上設有導向凸起,該導向凸起配合于所述導向滑槽內且能夠沿導向滑槽滑動。
[0011]所述緊固件能夠止擋于頂蓋的結構是:頂蓋上對應縮頸螺絲處開設有操作孔,縮頸螺絲的頭部能夠穿設過該操作孔且導向墊片止擋于該操作孔處。
[0012]所述彈簧定位于外部接線槽的底部且恰卡設于導電片與外部接線槽的側壁之間,該彈簧呈完全松弛狀態(tài)的長度不小于外部接線槽的底部與頂蓋之間的距離。
[0013]所述頂蓋一體式固接于外部接線槽上方的結構是:所述外部接線槽的一側壁上方形成有固接點,所述外部接線槽的一側壁上方形成有固接點,且所述頂蓋上對應該固接點處開設有通孔,固接點穿設于該通孔處并與頂蓋冷壓成型為一體式結構。
[0014]所述端子排本體上開設的外部接線槽呈開口朝上的兩排且鏡像對稱,所述端子排本體上開設的內部接線槽與上述外部接線槽相背設置且開口朝下。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為:該防脫結構在外部接線槽的上方一體式固設有一用于限位的頂蓋,在外部接線槽內設有一能夠鎖緊于導電片上端的緊固件,該緊固件為卡設有導向墊片的縮頸螺絲,導向墊片上套設有呈壓縮狀態(tài)的彈簧,縮頸螺絲擰松時能夠在壓縮彈簧彈性作用和導向墊片導向作用下朝頂蓋運動并且能夠止擋于頂蓋;該結構在接線時不需將頂蓋取下就可從端子排側面進行鎖線動作,保證了配線準確率,提高了配線效率,且由于采用了防脫限位結構,不會出現螺絲滑脫的現象,避免了短路觸電的事故,端子排產品的安全等級可達到IP20級,安全性大大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立體結構局部剖視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分解狀態(tài)剖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組合狀態(tài)剖視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防脫狀態(tài)剖視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緊固件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端子排本體上導向滑槽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為現有技術組合狀態(tài)剖視結構圖;
[0023]其中:
[0024]1-端子排本體;101-內部接線槽;
[0025]102-外部接線槽;103-導向滑槽;
[0026]104-固接點;2-導電片;
[0027]3-頂蓋;301-操作孔;
[0028]4-空擋;5-緊固件;
[0029]501-縮頸螺絲;502-導向墊片;
[0030]503-導向凸起;6-彈簧;
[0031]7-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結合圖1至圖6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3]一種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包括一絕緣的端子排本體1,該端子排本體上開設有呈相背設置的至少一個內部接線槽101和至少一個外部接線槽102,其中外部接線槽102呈開口朝上的兩排且鏡像對稱,內部接線槽101與外部接線槽102相背設置且開口朝下,即成開口朝下的兩排且鏡像對稱。
[0034]每對相背設置的內、外部接線槽101、102內均定位穿設有一導電片2,該導電片2可設置為易于與其他設備導線連通的形狀。本實施例中將導電片2設置為帶柄的鉤狀結構,該導電片2下端定位于內部接線槽101內且能夠與內部電子設備導線連通,即本實施例中導電片2柄部的下端通過螺絲和螺母螺紋固定在內部接線槽101的內壁上,內部電子設備的導線通過纏繞在螺絲上與導電片2連通;該導電片2上端定位于外部接線槽102內且能夠與外部電子設備導線連通,即本實施例中導電片2鉤狀部設置在外部接線槽102內,外部電子設備導線通過纏繞在鉤狀部上與導電片2連通。
[0035]該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還包括一體式固接于外部接線槽上方的頂蓋3,即外部接線槽102的一側壁上方形成有固接點104,當裝設好外部接線槽102內的其他部件后,頂蓋3與該固接點104通過冷壓成型形成一體式結構。其中該頂蓋3側邊與外部接線槽側邊之間形成有一用于鎖線的空擋4,即外部接線槽102帶有固接點的側壁高度較高,使頂蓋3在側面不能完全覆蓋外部接線槽102,外部電子設備的導線就通過空擋4與導電片2上端纏繞在一起。
[0036]所述外部接線槽內設有一能夠鎖緊于導電片2上端的緊固件5,且該緊固件5能夠定向朝頂蓋3運動并彈性止擋于頂蓋3。其中所述的緊固件5由一個縮頸螺絲501和一個導向墊片502組成,縮頸螺絲能夠鎖緊于導電片2上端,導向墊片502呈“L”形結構,該“L”形結構的一邊卡設于縮頸螺絲501的縮頸部位上,該“L”形結構的另一邊上同軸套設有一呈壓縮狀態(tài)的彈簧6,縮頸螺絲501能夠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定向朝頂蓋3運動且能夠止擋于頂蓋3,其具體結構是:所述外部接線槽102的內壁上開設有豎直方向的導向滑槽103,導向墊片502 “L”形結構卡設于縮頸螺絲縮頸部位的一邊上設有導向凸起503,該導向凸起503配合于所述導向滑槽103內且能夠沿導向滑槽滑動;此外頂蓋3上對應縮頸螺絲501的頭部處開設有操作孔301,且該操作孔301的孔徑小于縮頸螺絲501的頭部直徑,即當縮頸螺絲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朝頂蓋3運動時,可依靠導向凸起進行導向而不在運動中產生偏移,且能夠在朝上運動到一定距離后受到頂蓋3的限制作用而防止縮頸螺絲滑脫。其中所述彈簧6定位于外部接線槽102的底部且恰卡設于導電片2與外部接線槽的側壁之間,由于該彈簧6呈完全松弛狀態(tài)的長度不小于外部接線槽的底部與頂蓋3之間的距離,因此不會出現縮頸螺絲在外部接線槽內脫落丟失的情況。
[0037]在該端子排的制作過程中,在尚未一體式固定頂蓋3的端子排本體內先插裝固定好導電片2,即先從外部接線槽內將導電片2插裝好并將其下端固定在內部接線槽內,然后在卡設于縮頸螺絲的導向墊片上套裝好彈簧6,并將彈簧在內部接線槽中定位安裝,縮頸螺絲及導向墊片通過滑槽103導向運動將彈簧6壓縮,同時縮頸螺絲緊固于導電片2的上端,最后將帶有定位印字的頂蓋3對位準確后與外部接線槽側壁上的固接點冷壓成型為一體式結構。在接線時,不需要將頂蓋3取下,對應頂蓋3上的定位印字確定需要接線的位置,用工具從頂蓋的操作孔處將縮頸螺絲從導電片上擰松,然后將O型或U型端子或外部電子設備導線從空擋4處插入縮頸螺絲與導電片之間后,擰緊縮頸螺絲即可。此過程接線快捷準確、配線效率高,且將縮頸螺絲擰松后,縮頸螺絲借助彈簧壓縮時的彈力沿滑槽向上運動,由于有頂蓋的限位作用,其不會出現螺絲滑脫的現象,避免了短路觸電的事故,端子排產品的安全等級可達到IP20級,安全性大大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包括一絕緣的端子排本體(1),該端子排本體上開設有呈相背設置的至少一個內部接線槽(101)和至少一個外部接線槽(102),且每對相背設置的內、外部接線槽(101、102)內均定位穿設有一導電片(2),該導電片下端定位于內部接線槽(101)內且能夠與內部電子設備導線連通,該導電片上端定位于外部接線槽(102)內且能夠與外部電子設備導線連通,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一體式固接于外部接線槽上方的頂蓋(3),該頂蓋(3)側邊與外部接線槽側邊之間形成有一用于鎖線的空擋(4);所述外部接線槽內設有一能夠鎖緊于導電片(2)上端的緊固件(5),且該緊固件(5)能夠定向朝頂蓋(3)運動并彈性止擋于頂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5)由一個縮頸螺絲(501)和一個導向墊片(502)組成,縮頸螺絲能夠鎖緊于導電片(2)上端,導向墊片(502)呈“L”形結構,該“L”形結構的一邊卡設于縮頸螺絲(501)的縮頸部位上,該“L”形結構的另一邊上同軸套設有一呈壓縮狀態(tài)的彈簧(6),緊固件(5)能夠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定向朝頂蓋(3)運動且能夠止擋于頂蓋(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5)能夠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定向朝頂蓋(3)運動的結構是:所述外部接線槽(102)的內壁上開設有豎直方向的導向滑槽(103),導向墊片(502) “L”形結構卡設于縮頸螺絲縮頸部位的一邊上設有導向凸起(503),該導向凸起(503)配合于所述導向滑槽(103)內且能夠沿導向滑槽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5)能夠止擋于頂蓋(3)的結構是:頂蓋(3)上對應縮頸螺絲(501)處開設有操作孔(301),縮頸螺絲(501)的頭部能夠穿設過該操作孔且導向墊片(502)止擋于該操作孔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6)定位于外部接線槽(102)的底部且恰卡設于導電片(2)與外部接線槽的側壁之間,該彈簧(6)呈完全松弛狀態(tài)的長度不小于外部接線槽的底部與頂蓋(3)之間的距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3)—體式固接于外部接線槽(102)上方的結構是:所述外部接線槽(102)的一側壁上方形成有固接點(104),且所述頂蓋(3)上對應該固接點(104)處開設有通孔,固接點(104)穿設于該通孔處并與頂蓋(3)冷壓成型為一體式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面板式接線端子排的防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本體(I)上開設的外部接線槽(102 )呈開口朝上的兩排且鏡像對稱,所述端子排本體(I)上開設的內部接線槽(101)與上述外部接線槽(102)相背設置且開口朝下。
【文檔編號】H01R9/24GK203466306SQ201320584287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吳上財 申請人:町洋機電(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