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7046357閱讀:158來源:國知局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所揭露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connector),主要包含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藉由將第二端子組內的訊號地線端子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加寬,且使第二端子組內的兩對訊號端子(SSTX+/SSTX-、SSRX+/SSRX-)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兩側,使兩對訊號端子(SSTX+/SSTX-、SSRX+/SSRX-)遠離第一端子組內的訊號端子(D+/D-),減少或避免第一端子組內的訊號端子(D+/D-)對第二端子組內的兩對訊號端子(SSTX+/SSTX-、SSRX+/SSRX-)造成串音干擾,使傳輸能更穩(wěn)定。
【專利說明】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創(chuàng)作涉及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尤 其涉及一種避免或減少串音(crosstalk)干擾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是連線3C系統(tǒng)與外部裝置 的一個串列埠匯流排標準,也是一種輸入輸出介面的技術規(guī)范,被廣泛應用于3C系統(tǒng)(例 如:個人電腦和行動裝置等訊息通訊產品,并擴充功能至攝影器材、數位電視、游戲機等其 它相關領域),因此,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分為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receptacle connector)與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plug connector)兩個部份,其中,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是配置在在前述裝置 上,而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則與連接線電性連接,用以作為訊息傳遞;因此,通用序 列匯流排連接器支援熱插拔和隨插即用是其最大的特點。自1996年USB 1.0發(fā)布后,由原 先傳輸速率的12 Mbit/s,改進至USB 2.0的480 Mbit/s(Hi-Speed),再改進至現今的USB 3. 0的5Gbit/s (Super-Speed),其不僅傳輸速率更快,更支援全雙工傳輸、光纖傳輸等。
[0003] USB 3.0在設計上并非要完全取代USB 2.0,而是規(guī)格的升級及輔助,若產品僅為 USB 2. 0介面,則只需根據USB 2. 0的規(guī)范即可。因此,USB 3. 0與USB 2. 0雖然從傳輸介 面技術的觀點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協定,但為了向下相容的考量,才在硬體、軟體與連接器 上做了較相似的設計,將USB 2.0與USB 3.0做結合。
[0004] 請參閱圖1A,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示意圖。如圖1A所 示,一般USB 3.0插座連接器90包括一插座連接器殼體(shell) 901,該插座連接器殼體 (shell) 901圍繞于一插座連接器舌板902 ;而插座連接器舌板902之上表面包含四根USB 2. 0插座連接器端子903 (VBUS插座連接器端子、D+插座連接器端子、D-插座連接器端子、 GND插座連接器端子),用以相容USB 2.0;另外,還包含五根USB 3.0插座連接器端子904 (SSRX+插座連接器端子、SSRX-插座連接器端子、GND_DRAIN插座連接器端子、SSTX+插座 連接器端子、SSTX-插座連接器端子),用以連結USB 3.0介面;其中USB 3.0插座連接器端 子904配置于插座連接器舌板902之前端處,而USB 2. 0插座連接器端子903則配置于USB 3. 0插座連接器端子904后方。
[0005] 接著,請參閱圖1B,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示意圖。USB 3.0連接器除了 USB 3.0插座連接器90外,還包含USB 3.0插頭連接器92;如圖1B所示, USB 3. 0插頭連接器92包括一插頭連接器殼體921,圍繞于一插頭連接器舌板922 ;而插頭 連接器舌板922之上表面同樣包含四根USB 2. 0插頭連接器端子923(VBUS端子、D+端子、 D-端子、GND端子),以及五根USB 3. 0插頭連接器端子924 (SSRX+端子、SSRX-端子、GND_ DRAIN端子、SSTX+端子、SSTX-端子);而與USB 3. 0插座連接器8之不同處在于,USB 2. 0 插頭連接器端子923配置于插頭連接器舌板922之前端處,而USB 3. 0插頭連接器端子924 則配置于USB 2. 0插頭連接器端子923后方。
[0006] 再接著,請參閱圖1C,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與插頭連接器 相接之剖視圖。如圖1C所示,當USB 3.0插座連接器90與USB 3.0插頭連接器92相接時, 插頭連接器殼體92會插入插座連接器殼體90內,并使插座連接器舌板902與插頭連接器 舌板922之部分區(qū)域上下重疊但不接觸;而USB 2.0插座連接器端子903會與USB 2.0插 頭連接器端子923相接,USB 3. 0插座連接器端子904則會與USB 3. 0插頭連接器端子924 相接,形成電性導通狀態(tài),藉此傳遞及接收訊號。
[0007] 請參閱圖1D,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仰視透視圖。如圖1D 所示,先前技術USB 3.0插座連接器90之USB 2.0插座連接器端子903皆為平行排列,而 USB 3.0插座連接器端子904亦為平行排列,并且各分布于上、下方,且四根USB 2.0插座連 接器端子903則排列于五根USB 3. 0插座連接器端子904之間的間隔位置;而由第1A、1D 圖可看出四根USB 2.0插座連接器端子903及五根USB 3.0插座連接器端子904彼此間距 很相近,因此很容易造成D+/D-對SSTX+/SSTX-及SSRX+/SSRX-的串音干擾(Crosstalk), 進而影響傳輸之品質;而同樣地,USB 3. 0插頭連接器92亦會有同樣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8] 為了解決上述所提到問題,本發(fā)明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插 座連接器,能減少或避免串音之干擾。
[0009] 依據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包括:一舌板,具有 一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端子槽,一第一端子組,每一端 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一第一焊接段,及連接第一接觸段及第一焊接段之一第一連接段,第 一端子組系配置于第一端子槽內,一第二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一第二焊接 段,及連接第二接觸段及第二焊接段之一第二連接段,第二端子組系配置于第二端子槽內, 其中置于第二端子槽內之第二接觸段系裸露在舌板上,其中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 特征在于:第一端子組包括:一第一對訊號端子,系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第一端子槽內, 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于舌板上;一電源端子,系與第一對訊號端子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 第一端子槽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于舌板上;及一地線端子,系與第一對訊號端子相互平 行配置于舌板之第一端子槽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于舌板上;其中電源端子及地線端子 系平行配置于第一對訊號端子之兩側;第二端子組包括:一訊號地線端子,系相互平行配 置于舌板之第二端子槽內,并裸露出第二接觸段于舌板上;一第二對訊號端子,分別為一第 二內側訊號端子及一第二外側訊號端子,系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第二端子槽內,且第二 對訊號端子系配置于訊號地線端子右側,并均裸露出第二接觸段于舌板上;及一第三對訊 號端子,分別為一第三內側訊號端子及一第三外側訊號端子,系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之第 二端子槽內,且第三對訊號端子系配置于訊號地線端子左側,并均裸露出第二接觸段于舌 板上;其中,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其系向兩側加寬,遮蓋該該第一對訊號端子之兩 連接段,且第二內側訊號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 右側,并保持一間距,第三內側訊號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訊號地線端子之 第二連接段左側,并保持一間距。
[0010] 本發(fā)明所提出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能藉由將舌板內部的訊號地線端 子之第二連接段加寬,并使第二對訊號端子及第三對訊號端子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訊號地 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兩側,使第二對訊號端子及第三對訊號端子遠離第一對訊號端子,避 免第一對訊號端子(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SSRX+/ SSRX-)造成串音干擾,使傳輸能更穩(wěn)定;而同樣地,將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采用與通 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相同之結構設計,同樣能減少串音干擾,使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 連接器與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相接時,其傳遞或接收訊號時能更穩(wěn)定。
[0011] 本發(fā)明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能減少或避免 串音之干擾。
[0012] 依據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包括:一舌板,具有 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一第一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一第一延長 段、一第一連接段以及一第一焊接段,且該第一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一端子槽內,并于該第一 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該第一焊接段;一第二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一第二延長 段、一第二連接段以及一第二焊接段,且該第二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二端子槽內,并于該第二 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該第二接觸段及該第二焊接段;其中該第二端子組之訊號地線端子之 第二連接段向兩側加寬,并遮蓋該第一端子組之第一對訊號端子之第一連接段,且該第一 訊號端子之第一連接段向內側位移,使該第一訊號端子之第一連接段位于該訊號地線端子 之第二連接段之遮蓋范圍內。
[0013] 依據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另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包括:一舌板,具 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一第一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一第一延 長段、一第一連接段以及一第一焊接段,且該第一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一端子槽內,并于該第 一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該第一焊接段;一第二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一第二延 長段、一第二連接段以及一第二焊接段,且該第二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二端子槽內,并于該第 二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該第二接觸段及該第二焊接段;其中該第二端子組之訊號地線端子 之第二延長段向兩側加寬,并遮蓋該第一端子組之第一對訊號端子之第一延長段,且該第 一訊號端子之第一延長段向內側位移,使該第一訊號端子之第一延長段位于該訊號地線端 子之第二延長段之遮蓋范圍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A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示意圖。
[0015] 圖1B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示意圖。
[0016] 圖1C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與插頭連接器相接之剖視圖。
[0017] 圖1D系為先前技術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仰視透視圖。
[0018] 圖2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爆炸圖。
[0019] 圖3A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舌板之俯視圖。
[0020] 圖3B系為本發(fā)明之舌板之側視剖面圖。
[0021] 圖4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一實 施例之仰視透視圖。
[0022] 圖5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二實 施例之仰視透視圖。
[0023] 圖6A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三實 施例之仰視透視圖。
[0024] 圖6B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三實 施例之正視截面圖。
[0025] 圖7A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四實 施例之仰視透視圖。
[0026] 圖7B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五實 施例之仰視透視圖。
[0027] 圖8A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寬度比 較示意圖。
[0028] 圖8B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寬度比 較示意圖。
[0029] 圖9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爆炸圖。
[0030] 圖10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舌板之側視剖面圖。
[0031] 圖11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一實 施例之俯視透視圖。
[0032] 圖12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二實 施例之俯視透視圖。
[0033] 圖13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三實 施例之俯視透視圖。
[0034] 圖14A系為本發(fā)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其第二對訊號端子與第三對訊 號端子之串音電性分析圖。
[0035] 圖14B系為本發(fā)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其第二對訊號端子與第三對訊 號端子之串音電性分析圖。
[0036] 圖14C系為本發(fā)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其第二對訊號端子與第三對訊 號端子之串音電性分析圖。
[0037] 圖15A系為本發(fā)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其第二對訊號端子及第三對訊 號端子與第一對訊號端子之串音電性分析圖。
[0038] 圖15B系為本發(fā)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其第二對訊號端子及第三對訊 號端子與第一對訊號端子之串音電性分析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 為使本發(fā)明之目的、技術特征及優(yōu)點,能更為相關【技術領域】人員所了解并得以實 施本發(fā)明,在此配合所附圖式,于后續(xù)之說明書闡明本發(fā)明之技術特征與實施方式,并列舉 較佳實施例進一步說明,然以下實施例說明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且以下文中所對照之圖 式,系表達與本發(fā)明特征有關之示意。
[0040] 首先,請參閱圖2,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爆炸圖。如圖2所示, 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1,包括:一舌板20,具有一第一表面2011具有一第一端子槽 2013以及一第二表面2031具有一第二端子槽2033。由復數個端子所組成之第一端子組30, 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301、一第一焊接段303,及連接第一接觸段301及第一焊接段 303之一第一連接段305 ;第一端子組30配置于第一端子槽2013內。由復數個端子所組成 之第二端子組40,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401,一第二焊接段403,及連接第二接觸段 401及第二焊接段403之一第二連接段405,第二端子組40配置于第二端子槽2033內。
[0041] 其中置于第二端子槽2033內之第二端子組40裸露出第二接觸段401 ;第一焊 接段303向上彎起形成一第一焊接腳3031,第二焊接段403向上彎起形成一第二焊接腳 4031 ;-殼體10,具有一開口端101,系包覆舌板20,且舌板20之突出部與殼體10內部上 下壁面103各保持一空隙(cavity),而第一接觸段301及第二接觸段401位于開口端101 ; 一后座12,覆蓋于舌板20之后端,并具有復數孔洞以收容第一焊接腳3031及第二焊接腳 4031,并使第一焊接腳3031及第二焊接腳4031向上凸出于后座12 ;其中,第一接觸段301 為向上彎起之拱狀凸起接點,而第二接觸段401則為一平面接點。
[0042] 接著,請參閱圖3A及圖3B,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舌板之俯視圖 及側視剖面圖;請先參閱圖3A,復數個第一接觸段301曝露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 其中,每一第一接觸段301為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一間距al,以確保第一接觸段301相 互隔離;而復數個第二接觸段401曝露于舌板20之第二表面2031上,每一第二接觸段401 亦為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二間距a2,以確保第二接觸段401相互隔離,且復數個第一 接觸段301與復數個第二接觸段401之間前后保持一第三間距a3,以確保第一接觸段301 與第二接觸段401之間相互隔離。
[0043] 此外,各第一接觸段301其配置位置系配置在第二端子組40之相鄰每一端子之第 二接觸段401與第二連接段405所圍繞形成之空隙,使各第一接觸段301與第二端子組40 之每一端子之第二接觸段401與第二連接段405上下并不重疊,以達到減少或避免第一對 訊號端子3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 (SSRX+/ SSRX-)所造成之串音干擾。
[0044] 另外,由于第一端子組30為配置于靠近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因此第一連接段 305亦可裸露于上置板201之上表面2011上。本案實施例雖分別以每一第一接觸段301為 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一間距al,以確保第一接觸段301相互隔離、每一第二接觸段401 亦為平行排列配置并保持一第二間距a2,以確保第二接觸段401相互隔離以及復數個第一 接觸段301與復數個第二接觸段401之間前后保持一第三間距a3進行說明,然而本案之技 術特征與權利所欲保護之范圍并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每一第一接觸段301平行排列配置 并不一定保持相同等距;同理,每一第二接觸段401亦為平行排列配置并不一定保持相同 等距;復數個第一接觸段301與復數個第二接觸段401之間前后排列配置并不一定保持相 同等距。
[0045] 請參閱圖3B,其因配置于舌板20中的第二端子組40系配置于第一端子組30下 方,因此當第二端子組40之第二接觸段401需裸露于自由端201之接點面22時,其第二端 子組40之第二接觸段401需向上彎折,并裸露出來;而第一端子組30因位于上方,因此可 直接裸露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而第一端子組30之第一焊接段303及第二端子組 40之第二焊接段403則向上彎折形成第一焊接腳3031及第二焊接腳4031,用與外界電性 連接;而第一端子組30與第二端子組40中的各端子可以黃銅一體成型制作,并與舌板20 可以以一體射出成型制作而成或是組裝方式組裝而成。
[0046] 接著,請參閱圖4,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 子組第一實施例之仰視透視圖。如圖4所示,第一端子組30包括:一第一對訊號端子32,相 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一端子槽2013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30Γ (請參閱圖3A)于 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第一對訊號端子32為半雙工模式之差動訊號線(D+/D-),用以 單向傳遞或接收訊號。一電源端子34,與第一對訊號端子32相互平行配置于該舌板20之 第一端子槽2013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30Γ '(請參閱圖3A)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 上;以仰視圖而言,電源端子34配置于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右側,用以供給電源,若以俯視 圖而言,電源端子34配置于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左側。一地線端子36,與第一對訊號端子 32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一端子槽2013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30Γ''(請參閱圖 3A)于舌板20之第一表面2011上;以仰視圖而言,地線端子36配置于第一對訊號端子32 之左側,主要為提供路徑使靜電放電,避免因靜電透過電子零件而造成損壞,若以俯視圖而 言,地線端子36配置于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右側。在此說明,第一端子組30所具有的第 一對訊號端子32、電源端子34及地線端子36,為提供給USB 2. 0之接觸端點。
[0047] 請再繼續(xù)參閱圖4,第二端子組40包括:一訊號地線端子42,與第一端子組30相 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二端子槽2033內,并裸露出第二接觸段40Γ (請參閱圖3A)于 舌板20之第二表面2031上;訊號地線端子42系作為電位的參考點,為整個電路提供一個 基準電位。一第二對訊號端子44,與第一端子組3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二端子槽 2033內,且以仰視圖而言,第二對訊號端子44配置于訊號地線端子42右側,并裸露出第二 接觸段40Γ '(請參閱圖3A)于舌板20之第二表面2031上;第二對訊號端子44為單工模 式之差動訊號線(SSTX+/SSTX-),用以單向傳遞訊號。一第三對訊號端子46,與第一端子組 3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20之第二端子槽2033內,且以仰視圖而言,第三對訊號端子46配 置于訊號地線端子42左側,并裸露出第二接觸段40Γ ''(請參閱圖3A)于舌板20之第二 表面2031上;第三對訊號端子46為單工模式之差動訊號線(SSRX+/SSRX-),用以單向接收 訊號。再此說明,第二端子組40所具有的訊號地線端子42、第二對訊號端子44及第三對訊 號端子46,為提供給USB 3.0之接觸端點。其中,訊號地線端子42、第二對訊號端子44及 第三對訊號端子46,其每端子皆由第二接觸段401、第二連接段405及第二焊接段403所組 成。
[0048] 其中,訊號地線端子42位于舌板20內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其兩側寬度大 于位于上方之第一對訊號端子32,因此由圖4之仰視透視圖可看出訊號地線端子42之訊號 地線端子連接段421 (即第二連接段405)之寬度大于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寬度,并部分遮 蓋住第一對訊號端子32 ;本發(fā)明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遮蓋住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 第一連接段305 (請參閱第1圖)之部分,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301之部分。而第二對訊號 端子44分為第二內側訊號端子441及第二外側訊號端子443 ;第三對訊號端子46則分為 第三內側訊號端子461及第三外側訊號端子463。
[0049] 由于位于舌板20內的訊號地線端子42增加了寬度,因此第二對訊號端子44勢必 要向外延展形狀;其中位于訊號地線端子42右側之第二內側訊號端子441,其第二內側連 接段4411 (即第二連接段405)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訊號地線端子42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 421右側,藉此使彼此之間不會重疊并形成一間隔,而第二外側訊號端子443之第二外側連 接段4431 (即第二連接段405)則為一直條狀,且其配置為向右側位移并平行于第二內側連 接段4411 ;同樣地,位于訊號地線端子42左側之第三內側訊號端子461,其第三內側連接段 4611 (即第二連接段405)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訊號地線端子42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 左側,藉此使彼此之間不會重疊并形成一間隔,而第三外側訊號端子463之第三外側連接 段4631 (即第二連接段405)則為一直條狀,且其配置為向左側位移并平行于第三內側連接 段4611。而藉由將舌板20內部的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加寬,并使第二對訊號端子44 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向旁側彎曲形成圍繞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能減少或避免第一對 訊號端子3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 (SSRX+/ SSRX-)造成串音干擾。
[0050] 接著,請參閱圖5,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 子組第二實施例之仰視透視圖。如圖5所示,第二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主要不同處在 于:訊號地線端子42位于舌板20內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同樣部分遮蓋住第一對訊 號端子32,但其寬度洽等于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寬度;而第二實施例其余構造及元件皆與 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贅述,而其作用同樣亦是避免第一對訊號端子32(D+/D_)對 第二對訊號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擾。
[0051] 再接著,請參閱圖6A及圖6B,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 組及第二端子組第三實施例之仰視透視圖及正視截面圖。請先參閱圖6A,第三實施例與上 述第一實施例主要不同處在于:其位于舌板20內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同樣部分遮 蓋住第一對訊號端子32,但其遮蓋的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之兩側邊421U4213向第一 對訊號端子32方向彎折。
[0052] 請參閱圖6B,由此截面圖可看出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之兩側邊421U4213向 第一對訊號端子32方向彎折并遮蓋第一對訊號端子32于一范圍,減少或避免第一對訊號 端子3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 (SSRX+/SSRX-) 造成串音干擾;而第三實施例其余構造及元件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0053] 請參閱圖7A,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 第四實施例之仰視透視圖。如第7圖所示,第四實施例其訊號地線端子42之部分訊號地線 端子連接段421 (即訊號地線端子42之第二連接段405)加寬,并部分遮蓋第一對訊號端 子32,且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其寬度系小于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寬度。第二內側訊號 端子441及第三內側訊號端子461則為一直根狀,且平行于訊號地線端子42 ;而第二外側 訊號端子443之第二外側連接段4431及第三外側訊號端子463之第三外側連接段4631, 其部分向外側位移并平行于第二內側訊號端子441及第三內側訊號端子461。藉由加寬訊 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使減少或避免第一對訊號端子3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擾。
[0054] 請參閱圖7B,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 第五實施例之仰視透視圖。如圖7B所示,第五實施例與上述第四實施例主要不同處在于: 在第二內側訊號端子441之第二內側連接段4411,向第二外側訊號端子443方向延伸出一 翼部4413,并與第二外側訊號端子443保持一間距;而在第三內側訊號端子461之第三內 側連接段4611,向第三外側訊號端子463方向延伸出一翼部4613,并與第三外側訊號端子 463保持一間距;而第五實施例其余構造及元件皆與第四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而其作用同樣亦是減少或避免第一對訊號端子3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44 (SSTX+/ 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擾。
[0055] 請參閱圖8A及圖8B,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 二端子組寬度比較示意圖。請先參閱圖8A并比較第1圖,本發(fā)明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 421之寬度為D,而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寬度為dl,由上述之敘述可得知D大于等于dl ;另 夕卜,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之兩側邊421U4213與第二對訊號端子44及第三對訊號端子 46之間的間隔為d2、d3,而d2、d3之寬度大于等于0. 4mm。
[0056] 接著,請參閱圖8B并比較第1圖,本發(fā)明由中心線至第二內側連接段4411及第三 內側連接段4611內側之寬度為d6、d7;而第1圖中心線至SSTX+端子及第SSRX-端子外 側之寬度為d4、d5。由于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之寬度增加,以及第二內側連接段4411 及第三內側連接段4611向旁側彎曲圍繞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因此d6、d7之寬度大于 d4、d5之寬度。(意義不明,若不重要可以刪除) 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實施例,藉由將通 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1之舌板20內部的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之寬度大于第一對 訊號端子32之寬度,并部分遮蓋住或是全部遮蓋住第一對訊號端子32之連接段,減少或避 免第一對訊號端子3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44 (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 (SSRX+/SSRX-)之串音干擾,使傳輸能更穩(wěn)定。
[0057] 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1必會有一相對應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5。 請參閱圖9,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爆炸圖。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 器5包括:一舌板60,具有一下置板601及一上置板603,在下置板601之上表面6011具 有一第一端子槽6013,在上置板603之下表面6031具有一第二端子槽6033。一第一端子 組70,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701,一第一延長段702, 一第一連接段703, 一第一焊接 段704 ;第一端子組70配置于第一端子槽6013內,并于第一端子槽6013后端延伸出第一 焊接段704。一第二端子組80,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801,一第二延長段802, 一第二 連接段803及一第二焊接段804 ;第二端子組80配置于第二端子槽6033內,并于第二端子 槽6033前后端延伸出第二接觸段801及第二焊接段804。
[0058] 其中下置板601覆蓋住上置板603之上表面6031時,裸露出置于第一端子槽6013 內之第一接觸段701,以及第二端子槽6033前端延伸出的第二接觸段801 ;-殼體50,具有 一開口端501,系包覆舌板60,且舌板60上之第一接觸段701及第二接觸段801之端子面 與殼體50內部上壁面503保持一間隔,并位于開口端501 ;其中,第一接觸段701為一平面 接點,而第二接觸段801則為向上彎起之拱狀凸起接點。本案雖以舌板60經由下置板601 與上置板603疊合而成,然本案之權利范圍或是技術特征不限于此種使用方式,亦可利用 一體成型方式產生舌板60之結構,而不采用下置板601與上置板603之結構組裝。
[0059] 接著,請參閱圖10,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舌板之側視剖面圖。 如圖10所示,當第一端子組70與第二端子組80配置于舌板60時,其第一端子組70位于第 二端子組80下方。第一端子組70之第一接觸段701系由第一延長段702之一端往上延伸 并彎折,與第一延長段702形成一高低差;而第一連接段703系由第一延長段702之另一端 同樣往上延伸并彎折,與第一延長段702之水平段形成一高低差,使第一延長段702形成一 L4型結構。第二端子組80之第二接觸段801及第二延長段802配置于第一延長段702 U 型結構上方,并使第二接觸段801與第一接觸段701保持于近乎同一水平面;而第二連接段 803系由第二延長段802之一端往上延伸并彎折,與第二延長段802之水平段形成一高低 差。而舌板60上之第一接觸段701及第二接觸段801之端子面與殼體50內部上壁面503 保持一間隔,以供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1之舌板60插入,并使個端子相互接觸(請參 考圖1C)。
[0060] 請參閱圖11,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 第一實施例之俯視透視圖。如圖11所示,第一端子組70包括:一第一對訊號端子72,相互 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一端子槽6013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70Γ于下置板601之上表 面6011上;第一對訊號端子72為半雙工模式之差動訊號線(D+/D-),用以單向傳遞或接收 訊號。一電源端子74,與第一對訊號端子72相互平行配置于該舌板60之第一端子槽6013 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70Γ '于上置板603之上表面6011上;以俯視透視圖而言,電源端 子74配置于第一對訊號端子72之左側,用以供給電源。一地線端子76,與第一對訊號端 子72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一端子槽6013內,并裸露出第一接觸段70Γ ''于上置 板603之上表面6011上;以俯視透視圖而言,地線端子76配置于第一對訊號端子72之右 偵牝主要為提供路徑使靜電放電,避免因靜電透過電子零件而造成損壞。再此說明,第一端 子組70所具有的第一對訊號端子72、電源端子74及地線端子76,為提供給USB 2. 0之接 觸端點。
[0061] 請再繼續(xù)參閱圖11,第二端子組80包括:一訊號地線端子82,與第一端子組70相 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二端子槽6033內,并延伸出第二接觸段80Γ于下置板601之 前端;訊號地線端子82系作為電位的參考點,為整個電路提供一個基準電位。一第二對訊 號端子84,與第一端子組7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二端子槽6033內,且以俯視透視 圖而言,第二對訊號端子84配置于訊號地線端子82左側,并延伸出第二接觸段80Γ '于 下置板601之前端;第二對訊號端子84為單工模式之差動訊號線(SSTX+/SSTX-),用以單 向傳遞訊號。一第三對訊號端子86,與第一端子組70相互平行配置于舌板60之第二端子 槽6033內,且以俯視透視圖而言,第三對訊號端子86配置于訊號地線端子82右側,并延伸 出第二接觸段80Γ ''于下置板601之前端;第三對訊號端子86為單工模式之差動訊號線 (SSRX+/SSRX-),用以單向接收訊號。再此說明,第二端子組80所具有的訊號地線端子82、 第二對訊號端子84及第三對訊號端子86,為提供給USB 3. 0之接觸端點。
[0062] 其中,訊號地線端子82位于舌板60內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821 (即訊號地線端 子82之第二連接段803),其向兩側加寬,并部分遮蓋第一對訊號端子72之第一訊號端子連 接段721 (即第一對訊號端子72之第一連接段703);而第一訊號端子連接段721其各向內 側位移,使第一訊號端子連接段721位于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821之遮蓋范圍內。藉由此 結構,能減少或避免第一對訊號端子7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84 (SSTX+/SSTX-)及 第三對訊號端子8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擾。
[0063] 接著,請參閱圖12,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二 端子組第二實施例之俯視透視圖。如圖12所示,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5第二實施例 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主要不同處在于:在第二實施例中,訊號地線端子82之訊號地線端子延 長段823 (即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延長段802),其向兩側加寬,并部分遮蓋第一對訊號端子 72之第一訊號端子延長段723 (即第一對訊號端子72之第一延長段702);而第一訊號端子 延長段723其各向內側位移,使第一訊號端子延長段723位于訊號地線端子延長段823之 遮蓋范圍內。藉由此結構,能避免第一對訊號端子72(D+/D_)對第二對訊號端子84(SSTX+/ 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8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擾。而第二實施例其余構造及元 件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0064] 再接著,請參閱圖13,系為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之第一端子組及第 二端子組第三實施例之俯視透視圖。如圖13所示,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5第三實施 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主要不同處在于:在第三實施例中,訊號地線端子82其 由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821 (即訊號地線端子82之第二連接段803)連接至訊號地線端子 延長段823 (即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延長段802)之部分,其向兩側加寬,并部分遮蓋第一對 訊號端子72之第一訊號端子連接段721連接至第一訊號端子延長段723之部分;而第一訊 號端子連接段721連接至第一訊號端子延長段723之部分其各向內側位移,使第一訊號端 子連接段721連接至第一訊號端子延長段723之部分位于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821連接至 訊號地線端子延長段823之部分之遮蓋范圍內。藉由此結構,能減少或避免第一對訊號端 子7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84 (SSTX+/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86 (SSRX+/SSRX-) 造成串音干擾。而第三實施例其余構造及元件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0065] 本發(fā)明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5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實施例,藉由將通用 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5之舌板60內部的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821、訊號地線端子延長段 823之部分加寬,減少或避免第一對訊號端子72 (D+/D-)對第二對訊號端子84 (SSTX+/ SSTX-)及第三對訊號端子86 (SSRX+/SSRX-)造成串音干擾,使傳輸能更穩(wěn)定。
[0066] 請參閱圖14A、圖14B及圖14C,系為本發(fā)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其第 二對訊號端子與第三對訊號端子之串音電性分析圖。首先,請先參閱圖14A,在以先前 技術之結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未加寬)測試時,當于時域反射儀(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上所設定之上升時間(Rise Time)為 50 皮秒(picosecond ;ps),TDR 設定值為20-80%時,其第二對訊號端子44與第三對訊號端子46串音干擾值為0. 696%,系 小于USB協會(USB Implementers Forum)所制定的0.9%之范圍內。
[0067] 接著,請參閱圖14B,而當將上升時間設定為40皮秒,TDR設定值為20-80%時,其 第二對訊號端子44與第三對訊號端子46串音干擾值為1. 01%,系大于USB協會所制定的 0.9%之范圍,應而不符規(guī)定。
[0068] 再接著,請參閱圖14C,而當將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加寬后(以本發(fā)明第一實 施例為例),并再做測試時,以上升時間設定為40皮秒,TDR設定值為20-80%,其第二對訊號 端子44與第三對訊號端子46串音干擾值為0. 67%,系小于USB協會所制定的0. 9%之范圍 內。很明顯地,當訊號地線端子42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加寬時,能降低第二對訊號 端子44與第三對訊號端子46彼此之間的串音干擾。
[0069] 請參閱圖15A及圖15B,系為本發(fā)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其第二對訊號 端子及第三對訊號端子與第一對訊號端子之串音電性分析圖。首先,請先參閱圖14A,在以 先前技術之結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未加寬)測試時,當于TDR上所設定之上升時間 (Rise Time)為500皮秒(picosecond ;ps),TDR設定值為10-90%時,其第二對訊號端子 44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與第一對訊號端子32串音干擾值為1. 64%,系小于USB協會(USB Implementers Forum)所制定的2%之范圍內。
[0070] 再接著,請參閱圖15B,而當將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加寬后(以本發(fā)明第一實 施例為例),并再做測試時,以上升時間同樣設定為500皮秒,TDR設定值為10-90%,其第二 對訊號端子44及第三對訊號端子46與第一對訊號端子32串音干擾值為1. 20%,同樣小于 USB協會所制定的2%之范圍內,但很明顯大幅的降低了串音干擾值。因此,當訊號地線端 子42之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421加寬時,能明顯降低第二對訊號端子44及第三對訊號端 子46與第一對訊號端子32彼此之間的串音干擾。
[0071] 雖然本發(fā)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習 本領域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之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之 專利保護范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0072] 符號說明 90 USB 3. 0插座連接器 901插座連接器殼體 902插座連接器舌板 903 USB 2. 0插座連接器端子 904 USB 3. 0插座連接器端子 92 USB 3. 0插頭連接器 921插頭連接器殼體 922插頭連接器舌板 923 USB 2. 0插頭連接器端子 924 USB 3. 0插頭連接器端子 1通用序列匯流排插座連接器 10殼體 101開口端 103內部壁面 12后座 20舌板 201上置板 2011上表面 2013第一端子槽 203下置板 2031上表面 2033第二端子槽 22接點面 30第一端子組 301第一接觸段 30Γ第一接觸段 30Γ'第一接觸段 30Γ''第一接觸段 303第一焊接段 3031第一焊接腳 305第一連接段 32第一對訊號端子 34電源端子 36地線端子 40第二端子組 401第二接觸段 40Γ第二接觸段 40Γ'第二接觸段 40Γ''第二接觸段 403第二焊接段 4031第二焊接腳 405第二連接段 42訊號地線端子 421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 4211側邊 4213側邊 44第二對訊號端子 441第二內側訊號端子 4411第二內側連接段 4413翼部 443第二外側訊號端子 4431第二外側連接段 46第三對訊號端子 461第三內側訊號端子 4611第三內側連接段 4613翼部 463第三外側訊號端子 4631第三外側連接段 5通用序列匯流排插頭連接器 50殼體 501開口端 503上壁面 60舌板 601下置板 6011上表面 6013第一端子槽 603上置板 6031下表面 6033第二端子槽 70第一端子組 701第一接觸段 70Γ第一接觸段 70Γ'第一接觸段 70Γ''第一接觸段 702第一延長段 703第一連接段 704第一焊接段 72第一對訊號端子 721第一訊號端子連接段 723第一訊號端子延長段 74電源端子 76地線端子 80第二端子組 801第二接觸段 80Γ第二接觸段 80Γ'第二接觸段 80Γ''第二接觸段 802第二延長段 803第二連接段 805第二焊接段 82訊號地線端子 821訊號地線端子連接段 823訊號地線端子延長段 84第二對訊號端子 86第三對訊號端子 al第一間距 a2第二間距 a3第三間距 D、dl、d2、d3、d4、d5、d6、d7 寬度。
【權利要求】
1. 一種插座連接器,包括:一舌板,具有一第一端子槽及一第二端子槽,由復數個端子 所組成之一第一端子組,每該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一第一焊接段,及連接該第一接觸段 及該第一焊接段之一第一連接段,該第一端子組系配置于該第一端子槽內,由復數個端子 所組成之一第二端子組,每該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一第二焊接段,及連接該第二接觸段 及該第二焊接段之一第二連接段,該第二端子組系配置于該第二端子槽內,其特征在于:所 述插座連接器之特征在于: 該第一端子組包括: 一第一對訊號端子,系配置于該舌板之該第一端子槽內,并裸露出該第一接觸段于該 舌板上; 一電源端子,系配置于該舌板之該第一端子槽內,并裸露出該第一接觸段于該舌板上; 及 一地線端子,系行配置于該舌板之該第一端子槽內,并裸露出該第一接觸段于該舌板 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端子及該地線端子系配置于該第一對訊號端子之兩側; 該第二端子組包括: 一訊號地線端子,系配置于該舌板之該第二端子槽內,并裸露出該第二接觸段于該舌 板上; 一第二對訊號端子,分別為一第二內側訊號端子及一第二外側訊號端子,系配置于該 舌板之該第二端子槽內,且該第二對訊號端子系配置于該訊號地線端子右側,并均裸露出 該第二接觸段于該舌板上;及 一第三對訊號端子,分別為一第三內側訊號端子及一第三外側訊號端子,系配置于該 舌板之該第二端子槽內,且該第三對訊號端子系配置于該訊號地線端子左側,并均裸露出 該第二接觸段于該舌板上; 其中,該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其系向兩側加寬,遮蓋該該第一對訊號端子之兩 連接段。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連接器系為一通用序列匯流 排插座連接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其寬 度系大于該第一對訊號端子之兩連接段之寬度。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其寬 度系等于該第一對訊號端子之兩連接段之寬度。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 向兩側加寬,其寬度系小于該第一對訊號端子之兩連接段之寬度。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之左 右兩側邊向該第一對訊號端子方向彎折。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側訊號端子之第二連接段 其配置為向右側位移并平行于該第二內側訊號端子之第二連接段,該第三外側訊號端子之 第二連接段其配置為向左側位移并平行于該第三內側訊號端子之第二連接段。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組之各第一接觸段其配 置位置系配置在該第二端子組之相鄰每一端子之第二接觸段與第二連接段所圍繞形成之 空隙,使該第一端子組之各第一接觸段與該第二端子組之每一端子之第二接觸段與第二連 接段上下并不重疊。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內側訊號端子之第二連接段 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該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右側,并保持一間距,該第三內側訊號端 子之第二連接段向旁側彎曲并圍繞該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左側,并保持一間距。
10. -種插頭連接器,包括: 一舌板,具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 一第一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一第一延長段、一第一連接段以及一第一 焊接段,且該第一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一端子槽內,并于該第一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該第一焊 接段; 一第二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一第二延長段、一第二連接段以及一第二 焊接段,且該第二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二端子槽內,并于該第二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該第二 接觸段及該第二焊接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連接器之特征在于:該第二端子組之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 段向兩側加寬,并遮蓋該第一端子組之第一對訊號端子之第一連接段。
11. 如權利要求9所述插頭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訊號端子之第一連接段向 內側位移,使該第一訊號端子之第一連接段位于該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連接段之遮蓋范圍 內。
12. -種插頭連接器,包括: 一舌板,具有一第一端子槽以及一第二端子槽; 一第一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段、一第一延長段、一第一連接段以及一第一 焊接段,且該第一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一端子槽內,并于該第一端子槽后端延伸出該第一焊 接段; 一第二端子組,每一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段、一第二延長段、一第二連接段以及一第二 焊接段,且該第二端子組配置于該第二端子槽內,并于該第二端子槽前后端延伸出該第二 接觸段及該第二焊接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連接器之特征在于:該第二端子組之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延長 段向兩側加寬,并遮蓋該第一端子組之第一對訊號端子之第一延長段。
13. 如權利要求11所述插頭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訊號端子之第一延長段向 內側位移,使該第一訊號端子之第一延長段位于該訊號地線端子之第二延長段之遮蓋范圍 內。
【文檔編號】H01R13/6461GK104112951SQ201410147846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王文郁 申請人:連展科技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英吉沙县| 襄垣县| 响水县| 鄂托克旗| 望奎县| 石林| 九龙坡区| 雷波县| 平利县| SHOW| 望谟县| 宜章县| 同江市| 海门市| 哈巴河县| 仁寿县| 滦平县| 朝阳县| 绵竹市| 都兰县| 临清市| 贺州市| 岱山县| 沿河| 丹凤县| 巴中市| 弥勒县| 太白县| 舒城县| 锡林浩特市| 留坝县| 绵阳市| 神池县| 报价| 宝鸡市| 宝鸡市| 嵊泗县| 微博| 青神县| 涿州市|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