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固定框架的激光器諧振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固定框架的激光器諧振腔,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多根光橋支撐管,所述光橋支撐管的一端與前端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后端板固定連接,其中,光橋支撐管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框架;每根光橋支撐管上至少加工有一個向內凹陷形成的軸向固定位;相鄰兩根光橋支撐管上的軸向固定位一一對應;固定框架包括多個支撐組件;這些支撐組件設置在軸向固定位上,與光橋支撐管固定連接,并且依次首尾連接形成閉合的結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激光器諧振腔在受熱或者受力作用下不易變形,保證了激光的穩(wěn)定輸出。
【專利說明】帶固定框架的激光器諧振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固定框架的激光器諧振腔。
【背景技術】
[0002]如圖1所示,激光器諧振腔的前端板10上裝配有折返鏡組件20和前鏡組件30,后端板40上裝配有折返鏡組件50和尾鏡組件60。前端板10和后端板40通過幾根細長的光橋支撐管70連接、固定。諧振腔工作時,溫度較高,細長的光橋支撐管70容易受熱變形,從而使前端板10和后端板40產生偏移,裝配在前端板10和后端板40上的前鏡組件30、尾鏡組件60以及折返鏡組件20、50也隨之發(fā)生偏移,使激光器輸出的激光功率降低,嚴重時甚至導致激光器不能輸出激光。此外,激光器在運輸或搬動時,光橋支撐管70受力也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產生前述同樣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新型的激光器諧振腔,不易變形,提高穩(wěn)定性。
[0004]一種帶固定框架的激光器諧振腔,包前端板、后端板和多根光橋支撐管,所述光橋支撐管的一端與前端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后端板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橋支撐管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框架;每根光橋支撐管上至少加工有一個向內凹陷形成的軸向固定位;相鄰兩根光橋支撐管上的軸向固定位一一對應;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多個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設置在所述軸向固定位上,與所述光橋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多個支撐組件依次首尾連接形成閉合的結構。
[0005]進一步說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一對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支撐桿;
[0006]所述支撐桿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大小一致的半圓形缺口 ;
[0007]所述兩根支撐桿相對而設,相同一端的缺口位于同一個軸向固定位上,剛好將光橋支撐管完全夾緊。
[0008]進一步說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一根支撐桿和兩個支撐塊;
[0009]所述支撐桿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大小一致的半圓形缺口 ;
[0010]所述支撐塊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所述支撐塊的一側開設有一個半圓形的缺口 ;所述支撐塊的缺口與所述支撐桿的缺口的大小完全相同;
[0011]所述支撐桿與支撐塊相對而設;位于同一個軸向固定位上的支撐桿的缺口與支撐塊的缺口剛好將光橋支撐管完全夾緊。
[0012]進一步說明,所述支撐桿位于所述諧振腔的外側;所述支撐塊位于所述諧振腔的內側。
[0013]進一步說明,每根光橋支撐管上加工有三個軸向固定位;所述固定框架有三個。
[0014]進一步說明,所述光橋支撐管有四根;所述固定框架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由四個支撐組件連接而成。[0015]進一步說明,所述固定框架構成的平面與所述光橋支撐管垂直。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光橋支撐管由原來的細長桿結構改進為閉合的框架結構,提高了激光器諧振腔的剛度和強度,使得激光器諧振腔在受熱或者受力作用下不容易發(fā)生變形,保證激光的穩(wěn)定輸出;同時,固定框架可以方便地進行安裝或拆卸,不會影響諧振腔其他零件的裝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現(xiàn)有激光器諧振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圖2所示實施例未安裝固定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圖2所示實施例中固定框架的后視圖;
[0021]圖5是圖2所示實施例中固定框架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固定框架的激光器諧振腔,不易變形,保證激光的穩(wěn)定輸出。
[0024]如圖2和圖3所示,該新型的激光器諧振腔包前端板1、后端板2和多根光橋支撐管3,光橋支撐管3的一端與前端板I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后端板2固定連接。其中,光橋支撐管3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框架4 ;每根光橋支撐管3上至少加工有一個向內凹陷形成的軸向固定位31 ;相鄰兩根光橋支撐管上的軸向固定位31—一對應;固定框架4包括多個支撐組件;這些支撐組件設置在光橋支撐管3的軸向固定位31上,與光橋支撐管3固定連接,并且依次首尾連接形成閉合的結構。對于本實用新型而言,呈閉合結構的固定框架,提高了激光器諧振腔的剛度和強度,使得激光器諧振腔在受熱或者受力作用下也不容易發(fā)生變形。
[0025]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框架4構成的平面與光橋支撐管3垂直。
[0026]在本實施例中,每根光橋支撐管3上加工有三個軸向固定位31,相應地固定框架4也有三個。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在生產時靈活增加或減少光橋支撐管3的軸向固定位31和固定框架4的數目。
[0027]在本實施例中,光橋支撐管3有四根,相應地支撐組件有四個,連接成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固定框架4。實踐中,有的激光器諧振腔使用的光橋支撐管可能是三根、五根甚至更多,這時候支撐組件也相應增減數目,連接成三角形、五邊形或者多邊形的固定框架。
[0028]如圖4所示,支撐組件包括一對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支撐桿41和42,這里以支撐桿41為例進行說明。支撐桿41 一側開設有兩個大小一致的半圓形缺口 ;
[0029]支撐桿41和42相對而設,相同一端的缺口位于同一個軸向固定位上,剛好將光橋支撐管3完全夾緊。
[0030]如圖5所示,作為替代方案,支撐組件也可以是一根支撐桿43和兩個支撐塊44、45 ;
[0031]支撐桿43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大小一致的半圓形缺口 ;
[0032]支撐塊44和45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這里以支撐塊44為例進行說明。支撐塊44的一側開設有一個半圓形的缺口 ;支撐塊44的缺口與支撐桿43的缺口的大小完全相同;
[0033]支撐桿43與支撐塊44、45相對而設;支撐桿43左側的缺口與支撐塊44的缺口位于同一個軸向固定位上,剛好完全夾緊其中一根光橋支撐管;支撐桿43右側的缺口與支撐塊45的缺口位于另一個軸向固定位上,完全夾緊另一根光橋支撐管。
[0034]以上所述為支撐組件的兩個技術方案。固定框架4可以單獨由其中一個方案中的支撐組件連接而成,也可以混合使用兩個方案中的支撐組件。
[0035]在本實施例中,橫向設置的支撐組件為一根支撐桿和兩個支撐塊,縱向設置的支撐組件為兩根支撐桿。在橫向設置的支撐組件中,支撐桿位于諧振腔的外側;支撐塊位于諧振腔的內側。這樣的結構可以使諧振腔內部的空間相對較大,不會妨礙放置其他零件,如配氣管和放電管等。
[0036]支撐組件上開設有多個安裝孔,支撐組件的各個部分以及支撐組件之間都是通過穿設于安裝孔內的螺釘進行固定連接,使得固定框架4的安裝和拆卸十分方便,同時也不影響激光器諧振腔其他零件的裝配。
[0037]在本實施例中,支撐組件由機加工的工藝制成,具有較高的尺寸精度,保證整個固定框架4的強度和剛度。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固定框架的激光器諧振腔,包前端板、后端板和多根光橋支撐管,所述光橋支撐管的一端與前端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后端板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橋支撐管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框架;每根光橋支撐管上至少加工有一個向內凹陷形成的軸向固定位;相鄰兩根光橋支撐管上的軸向固定位一一對應;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多個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設置在所述軸向固定位上,與所述光橋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多個支撐組件依次首尾連接形成閉合的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諧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一對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支撐桿; 所述支撐桿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大小一致的半圓形缺口; 所述兩根支撐桿相對而設,相同一端的缺口位于同一個軸向固定位上,剛好將光橋支撐管完全夾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諧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一根支撐桿和兩個支撐塊; 所述支撐桿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大小一致的半圓形缺口; 所述支撐塊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所述支撐塊的一側開設有一個半圓形的缺口 ;所述支撐塊的缺口與所述支撐桿的缺口的大小完全相同; 所述支撐桿與支撐塊相對而設;位于同一個軸向固定位上的支撐桿的缺口與支撐塊的缺口剛好將光橋支撐管完全夾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諧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位于所述諧振腔的外側;所述支撐塊位于所述諧振腔的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諧振腔,其特征在于:每根光橋支撐管上加工有三個軸向固定位;所述固定框架有三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諧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橋支撐管有四根;所述固定框架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由四個支撐組件連接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激光器諧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構成的平面與所述光橋支撐管垂直。
【文檔編號】H01S3/08GK203826762SQ201420203950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趙維安, 梁劍寒, 陳根余, 陳燚, 高云峰 申請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