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利用聚光透鏡來使太陽光聚光的太陽能電池模塊。
背景技術(shù):
專利文獻1公開了使入射容許角增大的太陽光聚光裝置。該太陽光聚光裝置具備:受光部件,具有光線入射的面,且該面具有第一正的折射力;導光部件,接在該受光部件之后配置,且光線從其內(nèi)部穿過;以及太陽能電池103,緊接在該導光部件之后配置。這樣,能夠?qū)崿F(xiàn)容許入射角大,且向太陽能電池的照射均一性高的聚光裝置。
(現(xiàn)有技術(shù)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80595號公報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申請?zhí)峁┮环N抑制聚光效率降低的聚光型太陽能電池模塊。
本申請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具備:對太陽光進行聚光的第一光學系統(tǒng)、進行光電轉(zhuǎn)換的發(fā)電元件、保持發(fā)電元件的保持部件、以及支承所述保持部件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且該第二光學系統(tǒng)是第一光學系統(tǒng)的射出側(cè)。所述第二光學系統(tǒng)具有:定位部、以及位于第一光學系統(tǒng)側(cè)的第二透鏡,所述保持部件被配置在定位部,以使發(fā)電元件位于第二透鏡的焦點位置。
通過本申請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能夠提供一種對聚光效率的降低進行抑制的太陽能電池模塊。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方式1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斜視圖。
圖2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構(gòu)成的截面圖。
圖3是對實施方式1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截面圖。
圖4是對實施方式2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截面圖。
圖5A是對實施方式3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截面圖。
圖5B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3中的突起的形成方法的截面圖。
圖6是對其他的實施方式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截面圖。
圖7A是示出其他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的構(gòu)成的斜視圖。
圖7B是示出其他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的構(gòu)成的斜視圖。
圖8是對其他的實施方式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的一部分放大了的截面圖。
符號說明
100 太陽能電池模塊
110 第一光學系統(tǒng)
111 第一透鏡
120 第二光學系統(tǒng)
121 第二透鏡
122 凹部
122a 第二凹部
123 切口
124 基底部
125 槽
130 玻璃板(保持部件的一個例子)
130a 陶瓷膏
131 突起
140 發(fā)電元件(光電轉(zhuǎn)換元件的一個例子)
141 第一焊盤電極
142 第二焊盤電極
150 第一電極
151 第二電極
152 彈簧部件
160 粘著劑
170、178、179 焊膏
171 細線
180 外框
181 支承部件
181a 支承部
181b 前端部
190 絕緣性樹脂
191 散熱膏
200 模具
210 凹陷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一邊參照附圖一邊對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對于不必要的詳細說明也有省略的情況。例如,對于已經(jīng)知道的事項的詳細說明、或者對于實質(zhì)上相同的構(gòu)成進行的重復說明會有省略的情況。這是為了避開說明中的不必要的冗長,以便本領域技術(shù)人員的理解。
并且,附圖以及以下的說明均是為了本領域技術(shù)人員能夠充分地理解本申請而提供的,并非是對權(quán)利要求中所記載的主體的限定。
(實施方式1)
以下利用圖1~3對實施方式1進行說明。
[1-1.構(gòu)成]
圖1是本申請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模式圖。太陽能電池模塊100是通過光學系統(tǒng)對太陽光進行聚光的聚光型的太陽能電池模塊。并且,太陽能電池模塊100也可以搭載在尾隨太陽光的裝置(未圖示)。并且,也可以排列多個太陽能電池模塊100而搭載在尾隨太陽光的裝置上。通過尾隨太陽光的裝置,太陽能電池模塊100能夠在一天中有更多的時間來接受垂直入射到表面的太陽光。圖2是圖1的A-A的截面模式圖。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具備: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作為保持部件之一的玻璃板130、發(fā)電元件140、以及第一電極150。
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被構(gòu)成為,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多個第一透鏡111被配置成陣列狀。第一透鏡111將太陽光聚光到后述的第二透鏡121。第一透鏡111例如能夠使用球面透鏡、非球面透鏡、以及菲涅耳透鏡。在菲涅耳透鏡的情況下,優(yōu)選為菲涅耳面位于第一透鏡111的光射出側(cè)。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的材料優(yōu)選為樹脂。這是為了使太陽能電池模塊100輕量化。具體而言,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通過對丙烯酸類樹脂進行擠壓成型或射出成型來制作。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透鏡111的入射面以及射出面的形狀沒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是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的任意一個。其中,優(yōu)選為正方形。并且,關(guān)于第一透鏡111的厚度,為了易于透鏡成型,優(yōu)選為5mm以下。
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被配置在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的射出方向。并且,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具有基底部124以及在基底部124的入射面?zhèn)鹊牡诙哥R121,所述基底部124作為支承基板在圖中的X-Y平面鋪開。第二透鏡121的光軸與第一透鏡111的光軸一致。具體而言,基底部124為板狀,第二透鏡121以與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的第一透鏡111一一對應的方式,在基底部124的表面被配置成陣列狀。并且,基底部124與第二透鏡121被一體成型。
接著,對由進行光電轉(zhuǎn)換的發(fā)電元件140、以及保持發(fā)電元件140的保持部件構(gòu)成的發(fā)電模塊進行說明。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將保持部件作為玻璃板130來進行說明,不過,保持部件的材料或形狀沒有特殊的限定,也可以是透明的樹脂或透明的晶體。在此優(yōu)選為,當玻璃板130被插入到設置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基底部124的定位部即凹部122時,被搭載于玻璃板130的發(fā)電元件140的位置與第二透鏡121的焦點吻合。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具有凹部122,以使發(fā)電元件140藉由玻璃板130位于第二透鏡121的焦點。通過將固定了發(fā)電元件140的玻璃板130不留間隙地插入到該凹部122,來決定玻璃板130與第二透鏡121的焦點的位置關(guān)系。因此,玻璃板130中的發(fā)電元件140的位置由第二透鏡121的焦點與凹部122的位置關(guān)系來決定。據(jù)此,僅通過將玻璃板130插入到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凹部122,就能夠?qū)l(fā)電元件140配置到第二透鏡121的焦點,從而能夠縮短制造過程。
玻璃板130通過硅類樹脂等粘著劑被固定到凹部122。發(fā)電元件140的受光面積優(yōu)選為0.09~1mm2,更優(yōu)選為0.36~0.64mm2。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材料與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同樣,優(yōu)選為樹脂。具體而言,例如,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通過丙烯酸類樹脂的擠壓成型或者射出成型來制作。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最小厚度沒有特殊的限制,考慮到易于射出成型,優(yōu)選為5mm以下。
玻璃板130需要具有能夠收納在凹部122的大小。玻璃板130例如呈板狀、長方體的形狀。在為長方體的形狀的情況下,優(yōu)選為,配置發(fā)電元件140的面的一個邊的長度為1~5mm、厚度為1~5mm。
在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與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之間,配置有外框180、以及支承部件181。支承部件181是相對于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來支承起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且維持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與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之間的間隔的部件。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外框180與支承部件181分別與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一體形成。支承部件181由支承部181a和前端部181b構(gòu)成。外框180與支承部件181的前端部181b分別與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的光射出面接觸,以支承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前端部181b中的與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接觸的部分例如大致為球狀。相對于支承部件181a的寬度(厚度),位于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側(cè)的前端部181b的寬度(厚度)窄(薄)。據(jù)此,能夠抑制從第一透鏡111射出的太陽光被支承部件181干擾。
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光射出側(cè)形成有第一電極150,用于將發(fā)電元件140所產(chǎn)生的光電流提取到外部電路(未圖示)。作為第一電極150,例如能夠使用Cu箔、Al箔、Ni箔。第一電極150的形狀優(yōu)選為長條形狀。在為長條狀的情況下,厚度為1~200μm,優(yōu)選為5~50μm,寬度為0.05~5mm,優(yōu)選為0.5~2mm。
第一透鏡111的面積優(yōu)選為發(fā)電元件140的面積的100~1000倍,更優(yōu)選為500~1000倍。發(fā)電元件的面積優(yōu)選為0.09~1mm2,0.36~0.64mm2則更好。因此,第一透鏡111的面積優(yōu)選為9~1000mm2,180~640mm2則更好。
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厚度由第一透鏡111的焦點距離來決定。第一透鏡111的焦點距離是第一透鏡111的外接圓的直徑的1.5倍左右。因此,本實施方式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厚度為4.5~50mm左右。
圖3是放大了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一部分的截面圖。在玻璃板130形成有第二電極151。在發(fā)電元件140形成有第一焊盤電極141和第二焊盤電極142。第一焊盤電極141和第二焊盤電極142是用于將發(fā)電元件140所產(chǎn)生的光電流提取到外部的電極。發(fā)電元件140具有將照射來的太陽光的能量轉(zhuǎn)換為電能的功能。發(fā)電元件140由GaAs系材料、GaN系材料、Si系材料薄膜構(gòu)成。這些薄膜當被光照射時,由于產(chǎn)生光電流,因此能夠?qū)㈦娔芄┙o到外部電路。發(fā)電元件140優(yōu)選采用能量轉(zhuǎn)換率為40%以上的GaAs系材料構(gòu)成的膜。
在配置發(fā)電元件140的玻璃板130,形成有第二電極151。第二電極151例如通過采用Ag膏或Cu膏進行印刷來形成。第二電極151經(jīng)由第一焊盤電極141和第二焊盤電極142,而與發(fā)電元件140電結(jié)合。在第二電極151與第一焊盤電極141以及第二焊盤電極142的接合中采用焊膏179。在焊膏179中采用SnCu、SnCuAg、SnBi、SnIn、SnInAgBi等合金與有機材料的混合物。并且,也可以取代焊膏179,而采用含有銀的粘糊。
第一電極150通過粘著劑160而被固定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光射出側(cè)。并且,第一電極150和第二電極151例如通過焊膏170而被電連接。也可以取代焊膏170而采用含有銀的粘糊。
[1-2.效果等]
如以上所述,實施方式1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具備:對太陽光進行聚光的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玻璃板130、被配置在玻璃板130上的發(fā)電元件140、以及作為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的射出側(cè),用以支承玻璃板130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具有凹部122,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側(cè)設置有第二透鏡121,所述玻璃板130被配置在凹部122,以使發(fā)電元件140位于第二透鏡121的焦點。據(jù)此,通過將玻璃板130嵌入到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凹部122,從而能夠準確且容易地將發(fā)電元件140配置到第二透鏡121的焦點。因此,能夠以具有簡單且廉價的機構(gòu)的裝置來嵌入玻璃板130,從而能夠降低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制造成本。并且,在圖3中,雖然凹部122與玻璃板130之間存在間隙,但是在XY平面中,凹部122的內(nèi)表面與玻璃板130的外周面至少有三個相抵接的位置,通過將玻璃板130嵌入到凹部122,從而能夠決定玻璃板130相對于凹部122的位置。
并且,通過在由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或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聚光的、高能量密度的太陽光所照射的發(fā)電元件140的附近,設置熱膨脹系數(shù)與發(fā)電元件140的熱膨脹系數(shù)接近的玻璃板130,從而不會使配置了發(fā)電元件140的區(qū)域的機械特性降低。并且,玻璃板130的光學特性的隨時間變化也會減少。因此,太陽能電池模塊100能夠長時間地且穩(wěn)定的發(fā)電。
并且,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光射出側(cè)通過粘著劑160,而配置有第一電極150。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線膨脹系數(shù)在70ppm/℃左右,例如銅的線膨脹系數(shù)為16ppm/℃左右,兩者的線膨脹系數(shù)相差較大。因此,在第一電極150通過真空鍍膜或電鍍法而被形成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情況下,第一電極150會緊密地固定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當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溫度發(fā)生變化時,在兩者的界面會產(chǎn)生力學上的應力,從而會出現(xiàn)第一電極150從透鏡剝落的狀況。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電極150是通過粘著劑160而被固定到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因此,即使溫度發(fā)生變化,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與第一電極150的界面上也不會產(chǎn)生力學上的應力,能夠通過粘著劑160的變形來彌補這種應力。因此,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即使在溫度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結(jié)構(gòu)的劣化。并且,由玻璃板130、發(fā)電元件140、第二電極151、第一焊盤電極141、以及第二焊盤電極142構(gòu)成的發(fā)電模塊的制造工序與第一光學系統(tǒng)110或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不同。因此,發(fā)電模塊能夠以比較高的溫度來進行處理,通過第一焊盤電極141以及第二焊盤電極142,從而不僅能夠?qū)Φ诙姌O151與發(fā)電元件進行機械連接,而且能夠進行良好的電連接。
(實施方式2)
以下利用圖4對實施方式2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進行說明。以與實施方式1不同之處為中心進行說明,并省略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說明。
[2-1.構(gòu)成]
圖4是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截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圖。在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在基底部124上形成有沿著基底部124的厚度方向的切口123,且該切口123是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一部分。該切口123以圍住玻璃板130的方式而被形成。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切口123是與凹部122連通的筒狀的空間,以僅留出基底部124的光入射側(cè)的一部分的狀態(tài),從凹部122朝著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光入射側(cè)的方向而被設置。并且,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具備彈簧部件152,該彈簧部件152被固定在設置于基底部124的表面的第一電極150,并向凹部122的內(nèi)側(cè)突出。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彈簧部件152是具有導電性的材料,例如由金屬形成,通過焊膏178而被固定在第一電極150。由于彈簧部件152的加力,從而第二電極151與彈簧部件152相抵接而成為電連接,第一電極150與第二電極151通過彈簧部件152而電連接。并且,彈簧部件152能夠?qū)⒂糜谑共AО?30維持在凹部122內(nèi)的力,朝向光入射側(cè)的方向(Z軸的正的方向)發(fā)生。即,玻璃板130是在不使用粘著劑,而是通過彈簧部件152的彈力而被固定到凹部122的。
[2-2.效果等]
通過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在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內(nèi)部的一部分發(fā)電元件140發(fā)生了破損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按照發(fā)電模塊來取下發(fā)電元件140。即,通過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設置切口123,從而通過擠壓比樹脂硬的玻璃板130,使基底部124中殘存的一部分破裂,這樣,能夠?qū)l(fā)電元件140與第二透鏡121一起除去。并且,在這種情況下,玻璃板130也可以通過粘著劑來固定在凹部122。
據(jù)此,例如在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內(nèi),所有的發(fā)電元件140均為并聯(lián)連接的情況下,如果其中的一個發(fā)電元件出現(xiàn)短路,則太陽能電池模塊內(nèi)的所有的發(fā)電元件都不能發(fā)電。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能夠僅取下其中的一個發(fā)電元件140,因此,取下的部分成為絕緣狀態(tài),這樣則不會影響到其他的發(fā)電元件。
并且,玻璃板130在不使用粘著劑而通過彈簧部件152的彈性被固定到凹部122的情況下,能夠?qū)⒉AО?30與發(fā)電元件140從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取下,即能夠?qū)l(fā)電模塊取下。并且,能夠取下搭載了有破損的發(fā)電元件140的玻璃板130,而更換為搭載有發(fā)電元件140沒有破損的玻璃板130。也就是說,能夠更換發(fā)電模塊,這樣能夠維持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發(fā)電能力。
而且,在通過彈簧部件152的加力來將玻璃板130固定到凹部122的情況下,能夠防止因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溫度變化等導致的玻璃板130的線膨脹量與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線膨脹量的不同,從而能夠防止粘結(jié)部分的破損以及玻璃板130從凹部122的脫落。
(實施方式3)
以下利用圖5A以及圖5B對實施方式3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進行說明。以與實施方式1的不同之中為中心進行說明,并省略與實施方式1同樣的說明。
[3-1.構(gòu)成]
圖5A是實施方式3中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一部分的放大圖。并且,在該圖中也示出了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截面,為了便于說明而省略剖面線。在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中,在玻璃板130形成有作為咬合部的突起131。并且,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凹部122的上部形成有作為第二定位部的第二凹部122a。突起131為嵌入到第二凹部122a的結(jié)構(gòu)。突起131被設置在從第二透鏡121向發(fā)電元件140入射的光路的外側(cè)。
在此,對在玻璃板130形成突起131的方法進行說明。圖5B是示出在玻璃板130形成突起131的方法的截面模式圖。
首先,為了形成突起131,而準備具有與第二凹部122a的形狀相同的凹陷部210的模具200。
接著,在與配置了發(fā)電元件140的面相反的玻璃板130的面上,設置陶瓷膏130a,并使其成為山狀。該陶瓷膏130a在室溫的情況下,其形狀能夠自由變形。
接著,將該玻璃板130放入到模具200。據(jù)此,陶瓷膏130a被填入到模具200的凹陷部210,從而成為與突起131相同的形狀。
接著,對載放了形狀與突起131相同的陶瓷膏130a的玻璃板130進行燒制,并對陶瓷膏130a進行硬化。這樣,在玻璃板130上形成突起131。
在本實施方式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中,當形成有突起131的玻璃板130被插入到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凹部122時,突起131與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第二凹部122a嵌合,從而便于定位。
并且,事先對玻璃板130上的發(fā)電元件140與突起131的位置關(guān)系進行設定。并且,在將玻璃板的突起131嵌入到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第二凹部122a時,事先使發(fā)電元件140位于第二透鏡121的焦點。這樣,與將玻璃板130嵌入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凹部122相比,通過使突起131與第二凹部122a嵌合,從而能夠更加正確地將發(fā)電元件140配置到第二透鏡121的焦點。
并且,也可以事先在玻璃板130上制作突起131后,以突起131為基準來制作第二電極151,并對發(fā)電元件140進行設置。
[3-2.效果等]
在采用透鏡等聚光型的太陽能電池中,若發(fā)電元件140不能正確地配置到第二透鏡121的焦點,則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發(fā)電效率就會降低。因此,為了使發(fā)電元件140處于第二透鏡121的焦點,而需要正確地將玻璃板130配置到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凹部122。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玻璃板130的突起131與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第二凹部122a嵌合,從而發(fā)電元件140被配置到第二透鏡121的焦點的位置。因此,能夠以廉價的裝置來正確地將發(fā)電元件140配置到焦點位置,這樣能夠降低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制造成本。
(其他的實施方式)
如以上所述,通過實施方式1~3對本申請所公開的技術(shù)進行了舉例說明。但是,本申請的技術(shù)并非受此所限。也能夠適用于對各種構(gòu)成進行的變更、替換、附加、以及省略后的實施方式。并且,能夠?qū)ι鲜龅膶嵤┓绞?~3所說明的各個構(gòu)成要素進行組合,而成為新的實施方式。
在此,對其他的實施方式進行舉例。
圖6是其他的實施方式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一部分的放大圖。在太陽能電池模塊100,在發(fā)電元件140的背面,即在發(fā)電元件140的受光面以外的面設置絕緣性樹脂190,并通過在其上涂布含有銀的散熱膏191等。其他的構(gòu)成與實施方式1相同。
散熱膏191以在絕緣性樹脂190的表面空出周邊部分的方式而被設置。據(jù)此,能夠防止具有導電性的散熱膏191與第一電極150接觸而造成短路。并且,散熱膏191在被涂布到絕緣性樹脂190之后,最好是迅速干燥,并使其表面粗糙。據(jù)此,能夠使散熱膏191的表面積增加,從而能夠?qū)⑸岣?91內(nèi)的熱高效地釋放到外部。散熱膏191可以采用熱傳導性高的材料,可以使用含有銀或鋁的膏狀物、硅類樹脂、潤滑脂等部件。絕緣性樹脂190例如采用分散了金屬粒子的聚酰亞胺樹脂、硅類樹脂、丙烯酸類樹脂、環(huán)氧樹脂。據(jù)此,能夠高效地將發(fā)電元件140產(chǎn)生的熱釋放到外部。絕緣性樹脂190的厚度為0.01mm~5mm,優(yōu)選為0.1~1mm。
通過在發(fā)電元件140的背面藉由絕緣性樹脂190存在散熱膏191,從而能夠?qū)l(fā)電元件140所產(chǎn)生的熱分散到散熱膏191。這樣,能夠抑制發(fā)電元件140的溫度上升,從而能夠抑制因發(fā)電元件140的溫度上升而造成的發(fā)電效率的降低。
圖7A是示出其他的實施方式中與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受光面相反的面的斜視圖。圖7B是用于說明在該其他的實施方式中,配置了第一電極150的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斜視圖。如圖7A所示,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基底部124的背面形成有槽125,該槽125的寬度不同且具有周期性。槽125的寬度優(yōu)選為1~5mm,深度優(yōu)選為0.1mm~1mm。如圖7B所示,在槽125配置與槽125的形狀和深度相吻合的第一電極150。第一電極150能夠通過對銅、鎳,鋁的壓延板進行沖壓、或者通過蝕刻來制作。第一電極150與實施方式1同樣,利用粘著劑160來配置在槽125。
通過在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事先形成周期上寬度不同的槽125,從而第一電極150僅通過機械上的嵌合就能夠準確地配置到第二光學系統(tǒng)120的背面。因此,由于能夠利用簡單的裝置來形成第一電極150,從而能夠降低太陽能電池模塊100的制造成本。
以下利用圖8對其他的實施方式中的太陽能電池模塊100進行說明。在實施方式1中,對于第二電極151與第一焊盤電極141以及第二焊盤電極142的接合采用了焊膏。但是并非受此所限。如圖8所示,也可以在發(fā)電元件140的第一焊盤電極141以及第二焊盤電極142上設置銅的細線171,來與第二電極151連接。細線171是直徑為100μm左右的納米導線,進行周知的光燒結(jié)(Photo Sintering),與第二電極151接合。這樣,能夠以更高的焊接精確度來進行發(fā)電元件140的接合。另外,細線171的材料優(yōu)選為與接合的第二電極151相同的材料,但是不僅受限于銅,也可以是金、銀。據(jù)此,相對于玻璃板130能夠?qū)l(fā)電元件140配置到更正確的位置,藉由玻璃板130能夠使發(fā)電元件140準確地位于第二透鏡121的焦點。
并且,上述的實施方式為對本申請中的技術(shù)進行的示例,在權(quán)利要求書或其他等同的范圍中能夠進行各種變更、替換、添加、省略等。例如,定位部不僅可以是凹部122,也可以是豎立在基底部124的背面的插腳等。
本申請能夠適用于聚光型的太陽能電池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