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三極互鎖光控組合插座,屬于電器行業(yè)。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所使用的插座,包括墻插、地插和移動插排,特別是移動插排,經(jīng)過多個插排連接使用,很難做到開關對火線的可靠控制,在接通電源后,哪怕不使用,其插孔導電體上也存在有電的安全隱患,電器使用瞬間也避免不了有電弧的產(chǎn)生,比如小孩脫離大人監(jiān)管視野,誤將金屬導體插入插孔,就是成人也難免在廚房,衛(wèi)生間、辦公區(qū)等場地不小心時將茶水飲料打翻潑灑或飛濺在插座之上,特別是在建筑施工,水面作業(y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中使用,可想而知這樣的插座時時都面臨著漏電、短路的危險,會直接對人的生命,財產(chǎn)構成威脅。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提出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三極互鎖光控組合插座。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三極互鎖光控組合插座,由電源線、插座本體、微動開關s×3和電路板共同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面的中部有一小孔,孔內有光敏元件rt,以及至少有一插孔下端有與該孔內彈力電極對稱的導向斜角,各插孔底部還分別設有微動開關s×3的動臂,各微動開關s×3的導電觸點相互串聯(lián)和光敏元件rt與電路板連接,形成多級保護三極互鎖電路。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本理論為基礎,可以做成墻插、地插和移動插排,解決插座上存在的漏電及短路安全隱患。本插座在接通電源后,各個插孔都是沒有電的,當需要使用時,插座自動供電。從圖中不難看出,插孔上面和插孔下面導向斜角設計的配合,巧妙的避開了非正規(guī)插件插入插座時而引起微動開關的誤動角度,加之各微動開關的導電觸點相互串聯(lián)與光敏元件共同構成三極互鎖電路的合理設計,任何非正規(guī)插件單極插入,包括雙極插入和三極插入,看似接入了電源,實質未接通市電,只有在國標插件完全插到位時,光敏元件才能使多級控制電路形成閉合電路,輸出可控硅才能真正的與市電構成無觸點、無電弧的連接,這樣不但有效的避免了人為的非法操作,再加之火線、零線的相序識別閃爍報警設置及良好的插孔絕緣防水處理,同時也起到了防水、防觸摸、防短路,防電弧的保護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三極互鎖光控組合插座的電路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三極互鎖光控組合插座在非標插頭電極插入插孔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三極互鎖光控組合插座在國標插頭電極插入插孔的局部放大圖。
圖號說明:1是插孔電極,2是微動開關s×3的動臂、3是排水孔、4是導向斜角、5是防水圈。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作進一步詳述:一種三極互鎖光控組合插座,由電源線、插座本體、微動開關s×3和電路板共同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面的中部有一小孔,孔內有光敏元件rt,以及至少有一插孔下端有與該孔內彈力電極(1)對稱的導向斜角(4),各插孔底部還分別設有微動開關s×3的動臂(2),各微動開關s×3的導電觸點相互串聯(lián)和光敏元件rt與電路板連接,形成多級保護三極互鎖電路。
所述小孔內的光敏元件rt,其特征在于:光敏元件rt包括光敏電阻,光電二極管和光電三極管,并且安裝在插孔中部的小孔內,該光敏接收元件還與本插座面為一平面。
所述微動開關s×3,通過定??ê吓c插座本體固定,包括插孔底部本體固定和插孔兩側本體固定,其動臂(2)穿過防水圈(5)與插孔電極(1)對稱排列。
所述插孔,其特征在于:各插孔完全獨立絕緣防水處理,其孔下導向斜角(4)的底部還有下斜通外的排水孔(3)。
所述電源線的火線l經(jīng)過過流保護開關sb與雙向可控硅bta41的t2極連接,還通過電阻r4與繼電器j的主觸點連接,同時還和電源零線n與開關電源的輸入端連接,繼電器j的動合觸點與雙向可控硅bta41的觸發(fā)g極連接,雙向可控硅bta41的t1極與插座l極連接,并通過發(fā)光二極管dv2、電阻r5與電源零線形成藍色輸出指示連接。
進一步,所述電源線的零線n、地線pe與插座的n極、地線pe極對應連接,其零線n還通過電阻r1、發(fā)光二極管dv3與地線pe形成變色閃爍的相序報警連接。
進一步,所述電路板上開關電源輸出端可以為外接設備提供對稱電源,其中5+經(jīng)過電阻r1、發(fā)光二極管dv1與開關電源輸出端的5-形成紅色電源指示連接,還通過可調電阻r3,與各微動開關s×3的觸點相互串聯(lián)和光敏電阻rt的一端及三極管q8050的基極連接,光敏電阻rt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8050的發(fā)射極與5-連接,三極管q8050的集電極和繼電器j的一端線圈連接,并通過二極管d4007與繼電器j的另一端線圈和5+連接。
說明:本發(fā)明各微動開關導電觸點的相互串聯(lián)與專利號201520301633.6中的眾多導電觸點之連接一致,目的是對各孔電極實行互鎖,另外,開關電源電路該處未作顯示。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式,相關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的改進和潤飾,但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