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化學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自從1991年,碳材料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于鋰離子電池領(lǐng)域,并帶來該領(lǐng)域革命性的變化,即高效而安全的進行多次充放電后,其便被廣泛的運用于移動電話、攝像機、筆記本電腦以及其他便攜式電器上。與傳統(tǒng)的鉛酸、Ni-Cd、MH-Ni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比體積能量密度、比重量能量密度、更好的環(huán)境友好性、更小的自放電以及更長的循環(huán)壽命等,是二十一世紀理想的移動電器電源、電動汽車電源以及儲電站用儲電器。
目前商品化的正極材料主要是層狀或尖晶石結(jié)構(gòu)的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如鈷酸鋰、錳酸鋰)和橄欖石結(jié)構(gòu)的磷酸鐵鋰等。鈷酸鋰(LiCoO2)的理論容量相對較大(275mAh/g),但實際放電容量僅160mAh/g左右,且其價格高,有一定毒性,而且該正極材料在過充時易發(fā)生放熱分解反應(yīng),不僅使電池容量明顯下降,同時對電池安全也造成威脅。錳酸鋰(LiMn2O4)的理論容量為148mAh/g,實際容量低于130mAh/g,且其壓實密度不高,能量密度低,穩(wěn)定性差,在充放電過程中容易引起晶格變形,導致循環(huán)效率偏低。磷酸鐵鋰(LiFePO4)的理論容量為172mAh/g,但該正極材料壓實密度低,制備出來的電芯能量密度相應(yīng)較小。上述常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容量普遍不高,同時也均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滿足電池開發(fā)需求。
尖晶石型鎳錳酸鋰是在尖晶石型錳酸鋰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與錳酸鋰一樣是具有三維鋰離子通道的正極材料,可逆容量為146.7mAh/g,與錳酸鋰的相差不大,但電壓平臺為4.7-5.1V左右,比錳酸鋰的4V電壓平臺要高出20%以上,且高溫下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也比原有的錳酸鋰有了質(zhì)的提升。
但鎳錳酸鋰在合成過程中形成氧缺陷的同時產(chǎn)生Mn3+,或者在反復充放電過程中脫鋰導致的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也會產(chǎn)生Mn3+;Mn3+的生成堵塞了鋰離子的通道,造成部分鋰離子不能回到原來的鋰位,而且錳離子溶解后在負極表面沉積會破壞負極表面SEI膜,加速電池性能的惡化。
通常的解決方法之一,在鎳錳酸鋰材料中摻雜與Li+、Ni2+、Mn4+、O2-等離子作用力更強的其他離子占據(jù)相應(yīng)位置,與O結(jié)合形成比Mn-O鍵能更穩(wěn)定的化學鍵來穩(wěn)定鎳錳酸鋰晶格結(jié)構(gòu),有效地抑制因Mn3+溶解于電解液使鎳錳酸鋰晶格塌陷的問題,從而可以提高電池的可逆性能和循環(huán)過程中容量保持率;其解決方法之二,在鎳錳酸鋰材料的表面包覆一層與電解液直接接觸的保護材料,可有抑制高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對電解液的氧化作用,使得電解液更加穩(wěn)定,還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止Mn3+的溶出,提高材料循環(huán)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能和容量保持率。
綜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如下不足之處:不能有效解決錳離子的溶解,從而導致電池循環(huán)性能較差;摻雜的其它元素離子,如Cr、Co、Fe等,由于離子價態(tài)在電池的氧化還原電化學反應(yīng)過程中變化較大,且不同價態(tài)的離子半徑差異較大,易導致循環(huán)過程中的晶格畸變,從而使電池性能整體變差。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缺點,提供一種穩(wěn)定性好、電化學性能優(yōu)的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此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制備方便、成本低、適用于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材料為摻雜三價惰性金屬離子的鎳錳酸鋰材料,通式是LiNi0.5Mn1.5-1.5xMxO4-1.5x,其中,0<x≤0.10,M為Sc、In、Sm、Gd、Er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化合物、鎳化合物、錳化合物、M化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再加熱蒸發(fā)至形成凝膠;
S2.將步驟S1的凝膠干燥、點火預燒、燒成、粉碎分級,得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異丙醇、乙二醇、丙酮或檸檬酸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所述鋰化合物為氧化鋰、氫氧化鋰、碳酸鋰、醋酸鋰或硝酸鋰中的任意一種;所述鎳化合物為硝酸鎳、碳酸鎳、醋酸鎳或草酸鎳中的任意一種;所述錳化合物為硝酸錳、碳酸錳、醋酸錳或草酸錳中的任意一種;所述M化合物為M2O3、M的硝酸鹽、M的碳酸鹽、M的醋酸鹽或M的草酸鹽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地,步驟S2中所述干燥采用噴霧干燥、真空干燥或鼓風干燥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地,步驟S2中所述燒成的溫度為400~800℃,燒成時間為2~12h。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摻雜三價惰性金屬離子使正電荷數(shù)少于Mn4+,可以彌補氧缺陷帶來的負電荷減少,從而避免Mn3+產(chǎn)生;同時,M3+在充放電過程中不發(fā)生電子得失,有利于保持材料晶體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由于摻雜三價惰性金屬離子,引入了電子和空穴,提高材料的電子導電性和鋰離子擴散能力,可以提升材料的電化學性能。
2.本發(fā)明的方法操作簡單、制備方便、成本低廉,可以提高鎳錳酸鋰材料的首次效率及循環(huán)壽命,對促進鎳錳酸鋰的應(yīng)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
圖1為實驗例1和對比例制備的電池循環(huán)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材料為摻雜三價惰性金屬離子的鎳錳酸鋰材料,通式是LiNi0.5Mn1.5-1.5xMxO4-1.5x,其中,0<x≤0.10,M為Sc、In、Sm、Gd、Er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實施例1: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化合物、鎳化合物、錳化合物、M化合物溶解在甲醇中,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再加熱蒸發(fā)至形成凝膠;所述鋰化合物為氧化鋰;所述鎳化合物為硝酸鎳;所述錳化合物為硝酸錳;所述M化合物為Sc2O3;
S2.將步驟S1的凝膠干燥、點火預燒、燒成、粉碎分級,得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干燥采用噴霧干燥;所述燒成的溫度為400℃,燒成時間為12h。
實施例2: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化合物、鎳化合物、錳化合物、M化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醇和異丙醇的組合,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再加熱蒸發(fā)至形成凝膠;所述鋰化合物為氫氧化鋰;所述鎳化合物為碳酸鎳;所述錳化合物為碳酸錳;所述M化合物為In的硝酸鹽;
S2.將步驟S1的凝膠干燥、點火預燒、燒成、粉碎分級,得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干燥采用真空干燥和鼓風干燥;所述燒成的溫度為800℃,燒成時間為2h。
實施例3: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化合物、鎳化合物、錳化合物、M化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所述有機溶劑為乙二醇、丙酮和檸檬酸的組合,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再加熱蒸發(fā)至形成凝膠;所述鋰化合物為碳酸鋰;所述鎳化合物為醋酸鎳;所述錳化合物為醋酸錳;所述M化合物為Sm的碳酸鹽;
S2.將步驟S1的凝膠干燥、點火預燒、燒成、粉碎分級,得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干燥采用噴霧干燥、真空干燥和鼓風干燥;所述燒成的溫度為500℃,燒成時間為5h。
實施例4: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化合物、鎳化合物、錳化合物、M化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丙酮和檸檬酸的組合,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再加熱蒸發(fā)至形成凝膠;所述鋰化合物為醋酸鋰;所述鎳化合物為草酸鎳;所述錳化合物為草酸錳;所述M化合物為Gd的醋酸鹽;
S2.將步驟S1的凝膠干燥、點火預燒、燒成、粉碎分級,得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干燥采用真空干燥;所述燒成的溫度為620℃,燒成時間為7h。
實施例5: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化合物、鎳化合物、錳化合物、M化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醇、異丙醇、乙二醇、丙酮和檸檬酸的組合,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再加熱蒸發(fā)至形成凝膠;所述鋰化合物為硝酸鋰;所述鎳化合物為硝酸鎳;所述錳化合物為碳酸錳;所述M化合物為Er的草酸鹽中的任意一種;
S2.將步驟S1的凝膠干燥、點火預燒、燒成、粉碎分級,得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干燥采用噴霧干燥;所述燒成的溫度為700℃,燒成時間為9h。
實施例6: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化合物、鎳化合物、錳化合物、M化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異丙醇、乙二醇、丙酮和檸檬酸的組合,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再加熱蒸發(fā)至形成凝膠;所述鋰化合物為氫氧化鋰;所述鎳化合物為碳酸鎳;所述錳化合物為硝酸錳;所述M化合物為Sm的醋酸鹽;
S2.將步驟S1的凝膠干燥、點火預燒、燒成、粉碎分級,得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干燥采用噴霧干燥和真空干燥;所述燒成的溫度為760℃,燒成時間為11h。
實驗例1:
以硝酸鋰、硝酸鎳、乙酸錳、Sc2O3為原料,以乙醇為分散劑,先將四種原料按Li∶Ni∶Mn:Sc之摩爾質(zhì)量比為1.05:0.55:1.41:0.06混合,并加入乙醇混合研磨,形成一定膠粘性分散系,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將此膠狀體系加熱蒸發(fā)直至形成凝膠,而后點火預燒,然后在空氣氣氛中750℃溫度下燒結(jié)12小時得到摻雜Sc的LiNi0.5Mn1.5O4正極材料,經(jīng)組裝成電池測試,在3.5V~5.0V之間0.2C條件下測試比容量為130mAh/g以上,1C下循環(huán)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為98%以上。
實驗例2:
以硝酸鋰、硝酸鎳、乙酸錳、Sm(NO3)3為原料,以甲醇為分散劑,先將四種原料按Li∶Ni∶Mn:Sm之摩爾質(zhì)量比為1.0:0.50:1.47:0.02混合,并加入甲醇混合研磨,形成一定膠粘性分散系,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將此膠狀體系加熱蒸發(fā)直至形成凝膠,而后點火預燒,然后在空氣氣氛中750℃溫度下燒結(jié)12小時得到摻雜Sm的LiNi0.5Mn1.5O4正極材料,經(jīng)組裝成電池測試,在3.5V~5.0V之間0.2C條件下測試比容量為130mAh/g以上,1C下循環(huán)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為96%以上。
實驗例3:
以硝酸鋰、硝酸鎳、乙酸錳、In(NO3)3為原料,以檸檬酸為分散劑,先將四種原料按Li∶Ni∶Mn:In之摩爾質(zhì)量比為1.03:0.53:1.41:0.06混合,并加入檸檬酸混合研磨,形成一定膠粘性分散系,混合攪拌形成溶膠,將此膠狀體系加熱蒸發(fā)直至形成凝膠,而后點火預燒,然后在空氣氣氛中750℃溫度下燒結(jié)12小時得到摻雜In的LiNi0.5Mn1.5O4正極材料,經(jīng)組裝成電池測試,在3.5V~5.0V之間0.2C條件下測試比容量為130mAh/g以上,1C下循環(huán)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為97%以上。
對比例:
按照實驗例1的方法,不加入三價惰性金屬離子原料,制備不摻雜的LiNi0.5Mn1.5O4正極材料,經(jīng)組裝成電池測試,在3.5V~5.0V之間0.2C條件下測試比容量為126.2mAh/g,1C下循環(huán)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為91.92%。實驗例1和對比例制備的電池首次充放電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實驗例1和對比例制備的電池循環(huán)曲線圖如圖1所示。
表1:實驗例1和對比例制備的電池首次充放電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