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接結構及通過所述連接結構而連接有連接器的裝置單元,所述連接結構將設置于第1框體的連接器與安裝于所述第1框體的第2框體中所設置的連接器連接。
背景技術:
為了對逆變器(inverter)等的主單元(mainunit)附加新的功能,或者為了進行主單元的控制,一般而言會在主單元(第1框體)中安裝可選單元(optionunit)(第2框體)。通過設為可對主單元安裝獨立的可選單元的構成,能夠獲得可對主單元附加各種功能、另外可容易地進行可選單元的更換或變更等優(yōu)點。
在對主單元安裝可選單元的情況下,需要將連接于主單元所具備的印刷基板的連接器與連接于可選單元所具備的印刷基板的連接器連接,從而已知一種用以將連接器彼此連接的連接結構。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通過這種連接結構而連接有連接器的電連接盒。
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作為裝置單元的電連接盒是如下所述的電連接盒:相對于電連接盒本體(第1框體),利用轉動操作來組裝安裝體(第2框體)以實現(xiàn)連接器連接。電連接盒被設置成在將作為可選單元的安裝體中的重合面?zhèn)鹊囊粋冗吘壗遣康纸佑谧鳛橹鲉卧碾娺B接盒本體的安裝凹部的底面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安裝體以所述一側邊緣角部為旋轉軸進行轉動,并且設置有包括鎖定突部及插孔的固定機構,所述鎖定突部及插孔在所述安裝體的轉動開始狀態(tài)下不卡合,且另一方面,在所述安裝體的轉動完成狀態(tài)下被卡合。而且,所述電連接盒具有以下連接結構:通過使安裝體相對于電連接盒本體轉動而將設置于電連接盒本體的連接器與設置于安裝體的連接器連接。通過所述構成,可有利地實現(xiàn)電連接盒的結構的簡化或小型化。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193002號公報(2014年10月6日公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電連接盒中,通過使安裝體(第2框體)相對于電連接盒本體(第1框體)轉動而將設置于電連接盒本體的連接器與設置于安裝體的連接器連接,因此,當進行連接器彼此的連接時,設置于安裝體的連接器在相對于電連接盒本體中所設置的連接器而傾斜的狀態(tài)下被連接。其結果,會對連接器產(chǎn)生負荷,因此存在連接器容易破損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鑒于所述問題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結構,在通過使第2框體相對于第1框體轉動而使設置于第1框體的連接器與設置于第2框體的連接器連接的連接結構中,可在使連接器彼此連接時防止連接器破損。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是將設置于第1框體的第1連接面的第1連接器與設置于第2框體的第2連接面的第2連接器連接的連接結構,所述第2框體具備第1卡合部,所述第1框體具備卡合承受部,所述卡合承受部與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以使所述第2框體以卡合部位為支點進行轉動,通過使所述第2框體朝向所述第1框體轉動而將所述第1連接器與所述第2連接器連接,且所述第1連接器及所述第2連接器為浮動連接器(floatingconnector)。
根據(jù)所述特征,第1連接器及所述第2連接器由浮動連接器構成。由此,在通過使第2框體相對于第1框體轉動而使設置于第1框體的連接器與設置于第2框體的連接器連接的連接結構中,在使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連接時不會對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產(chǎn)生負荷。由此,可防止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破損。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優(yōu)選為以下構成:所述第1卡合部設置于所述第2連接面,且所述卡合承受部設置于所述第1連接面。
根據(jù)所述構成,可使第1卡合部與卡合承受部的卡合部位和設置有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的面處于同一面。由此,可在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連接時的轉動動作中抑制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之間的位置偏移。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優(yōu)選為以下構成:所述第2框體在所述第2連接面具備第2卡合部,所述第2卡合部能夠在鎖定位置與解除位置之間移動,所述第1框體在所述第1連接面具備第2開口部,所述第2開口部能夠供位于所述解除位置的所述第2卡合部插入,且在已將所述第1連接器與所述第2連接器連接時,通過使所述第2卡合部移動至鎖定位置而使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2開口部的周壁。
根據(jù)所述構成,在使第2框體朝向第1框體轉動而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連接時,可使處于解除位置的第2卡合部插入至第2開口部,并且,在已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連接時,可通過使第2卡合部移動至鎖定位置而使第2卡合部卡合于第2開口部的周壁。由此,可在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已連接的狀態(tài)下固定第2框體相對于第1框體的安裝。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優(yōu)選為所述第2框體具備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能夠在打開(open)位置及閉合(lock)位置間移動,所述第2卡合部通過使所述操作部自所述打開位置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而自所述解除位置移動至所述鎖定位置,所述第2框體具有與所述第2連接面不同的兩個平面,且所述操作部在所述兩個平面的每一者中露出至外部。
根據(jù)所述構成,在其他物體(例如其他框體)存在于與第2連接面不同的兩個平面中的一個而無法自所述平面?zhèn)葘Σ僮鞑窟M行操作的情況下,可自與第2連接面不同的兩個平面中的另一平面?zhèn)葘Σ僮鞑窟M行操作。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優(yōu)選為所述第1連接器配置于比所述第1連接面更靠內側處,并且,所述第2連接器被配置成較所述第2連接面突出至外側。
根據(jù)所述構成,第1連接器配置于比第1連接面更靠內側處,并且,第2連接器被配置成較第2連接面突出至外側。由此,可將第2連接器連接至第1連接器。另外,第1連接器配置于比第1連接面更靠內側處,因此,在第2框體未被安裝于第1框體的狀態(tài)下第1連接器不會突出至外部。其結果,可在第2框體未被安裝于第1框體的狀態(tài)下防止因第1連接器與其他物體或使用者的身體等的接觸而造成的破損。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優(yōu)選為所述第2框體在所述第2連接器的周圍具備自所述第2連接面突出至外部的壁部,且所述第1框體在所述第1連接面在連接狀態(tài)下與所述壁部對向的位置處具備供所述壁部插入的壁部插入槽。
根據(jù)所述構成,可在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連接時準確地對第2連接器相對于第1連接器的位置進行定位。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優(yōu)選為所述第2框體在所述第2連接面具備肋材,且所述第1框體在所述第1連接面在連接狀態(tài)下與所述肋材對向的位置處具備供所述肋材插入的肋材插入孔。
根據(jù)所述構成,當將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連接時,肋材被插入至肋材插入孔。由此,可防止因剪切負荷造成的第1框體與第2框體的位置偏移。
本發(fā)明的裝置單元是具備多個框體的裝置單元,鄰接框體之間的連接器彼此的連接是通過上述任一連接結構而得以連接。
根據(jù)所述特征,設置于多個框體的連接器由浮動連接器構成。由此,在使鄰接框體之間的連接器彼此連接時不會對連接器產(chǎn)生負荷。由此,可防止連接器破損。
本發(fā)明的裝置單元是具備框體a、框體b及框體c的至少三個以上的框體的裝置單元,所述框體a具備與所述框體b鄰接的第1面,所述框體b具備與所述框體a鄰接的第2面及與所述框體c鄰接的第3面,所述框體c具備與所述框體b鄰接的第4面,所述框體a及所述框體b的連接器彼此的連接是通過將所述第1面作為所述第1連接面、將所述第2面作為所述第2連接面的根據(jù)上述連接結構而得以連接,所述框體b及所述框體c的連接器彼此的連接是通過將所述第3面作為所述第1連接面、將所述第4面作為所述第2連接面的所述連接結構而得以連接,所述框體c在所述第4面具備突起,當所述框體b的所述操作部處于打開位置時,所述突起對所述操作部的所述第3面?zhèn)犬a(chǎn)生干擾,且當所述框體b的所述操作部處于閉合位置時,所述突起不會對所述操作部的所述第3面?zhèn)犬a(chǎn)生干擾。
根據(jù)所述特征,當框體b的固定機構的操作部處于打開位置時,框體c的突起對框體b的操作部的第2面?zhèn)犬a(chǎn)生干擾,由此,無法進行框體b及框體c的連接器彼此的連接。由此,可防止在將框體b安裝于框體a之后使用者遺忘將框體b的固定機構的操作部移動至閉合位置。
[發(fā)明的效果]
本發(fā)明在通過使第2框體相對于第1框體轉動而使設置于第1框體的連接器與設置于第2框體的連接器連接的連接結構中,起到可在使連接器彼此連接時防止連接器破損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1的逆變器單元的構成,且是自右前方側觀察逆變器單元而得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所述逆變器單元的逆變器本體的構成的立體圖;
圖3(a)、圖3(b)表示所述逆變器單元的第1可選單元的構成,且圖3(a)是自第1側面?zhèn)扔^察第1可選單元而得的立體圖,圖3(b)是自第2側面?zhèn)扔^察第1可選單元而得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所述第1可選單元的固定機構的構成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將所述第1可選單元安裝于所述逆變器本體的情形的主視圖;
圖6是表示將所述第1可選單元的第2連接器連接于所述逆變器本體的第1連接器的情形的放大圖;
圖7(a)~圖7(c)對所述第1可選單元相對于所述逆變器本體的固定動作進行說明,且圖7(a)是表示將第1可選單元安裝于逆變器本體之前的情形的圖,圖7(b)是表示將第1可選單元安裝于逆變器本體之后的情形的圖,圖7(c)是表示已將第1可選單元固定于逆變器本體的情形的圖;
圖8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2的逆變器單元的構成,且是表示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安裝于逆變器本體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安裝第2可選單元的情形的立體圖;
圖9(a)、圖9(b)表示所述逆變器單元的第1可選單元的構成,且圖9(a)是自第1側面?zhèn)扔^察第1可選單元而得的立體圖,圖9(b)是自第2側面?zhèn)扔^察第1可選單元而得的立體圖;
圖10是以穿過固定爪且與前表面平行的面將所述第1可選單元切斷而得的剖面圖;
圖11(a)~圖11(c)表示在所述第1可選單元的固定機構的滑塊處于閉合(lock)位置的情況下將第2可選單元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的情形,圖11(a)是自下方觀察將第2可選單元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的情形而得的圖,圖11(b)是圖11(a)中的第1可選單元的固定機構的放大圖,圖11(c)是已將第2可選單元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的狀態(tài)下的第1可選單元的固定機構的放大圖;
圖12(a)、圖12(b)表示在所述第1可選單元的固定機構的滑塊處于打開(open)位置的情況下將第2可選單元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的情形,圖12(a)是自下方觀察將第2可選單元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的情形而得的圖,圖12(b)是圖12(a)中的第1可選單元的固定機構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1、1a:逆變器單元(裝置單元)
10:逆變器本體(第1框體)
11a:第1安裝面(第1連接面)
11b:第2安裝面
11c:第3安裝面
12:第1連接器
13、53:第1開口部
13a、53a:周壁(卡合承受部)
14、54:第2開口部
14a:周壁
15、55:肋材插入孔
16、56:壁部插入槽
17:突起插入孔
30、50:第1可選單元(第2框體)
31a:第1側面
31b:第2側面
31c:上表面
31d:下表面
31e:背面
31f:前表面
32:第2連接器
33:壁部
34:固定爪(第1卡合部)
34a:凹部
35:固定機構
35a:可動爪(第2卡合部)
35b:平板
35c:滑塊(操作部)
36:肋材
37:突起
52:第3連接器
57:固定爪引導槽
60:第2可選單元
x、y、z: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及裝置單元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tài)1]
關于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1中的連接結構及作為裝置單元的逆變器單元1,參照圖1~圖7(a)~7(c)進行詳細說明。再者,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作為裝置單元而使用逆變器單元,但本發(fā)明的裝置單元并不限定于此。裝置單元只要是框體之間的連接器需連接的裝置單元,則可為任意的裝置單元,例如,也可為汽車等中所搭載的電連接盒。
(逆變器單元1)
關于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逆變器單元1,在參照圖1的同時進行說明。圖1表示逆變器單元1的構成,且是自右前方側進行觀察而得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tài)的逆變器單元1為大致長方體,且被設置成最長邊與上下方向平行,最短邊與左右方向平行,其余的邊與前后方向(深度方向)平行。在以后的說明中,將圖1中的+x方向作為前方向、-x方向作為后方向、+y方向作為右方向、-y方向作為左方向、+z方向作為上方向、-z方向作為下方向來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逆變器單元1具備作為主單元的逆變器本體(第1框體)10與作為可選單元的第1可選單元(第2框體)30。逆變器單元1連接于馬達等設備。以下,對逆變器本體10及第1可選單元30進行詳細說明。
(逆變器本體10)
逆變器本體10為逆變器單元1的主單元,且具備作為逆變器單元1的逆變器的基本功能。
關于逆變器本體10的構成,在參照圖2的同時進行說明。圖2是表示逆變器本體10的構成的立體圖。
如圖2所示,逆變器本體10整體呈大致長方體狀。其中,逆變器本體10在右下前方側為欠缺與第1可選單元30為相同形狀的一部分的形狀,從而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欠缺部位(參照圖1)。逆變器本體10具有包圍所述欠缺部位的三個面,即第1安裝面(第1連接面)11a、第2安裝面11b及第3安裝面11c。第1安裝面11a為設置有后述的第1連接器12的面,且為面向紙面時在右側的側面。第1安裝面11a是將上下方向作為長邊且將前后方向作為短邊的大致長方形形狀。第2安裝面11b是連接于第1安裝面11a的后側的長邊而垂直于第1安裝面11a的面,且位于逆變器本體10的后表面?zhèn)?。?安裝面11c是連接于第1安裝面11a的上側的短邊而垂直于第1安裝面11a及第2安裝面11b的面。
另外,逆變器本體10具備收容于逆變器本體10的內部的印刷基板(未圖示)、與所述印刷基板連接的第1連接器12、第1開口部13、第2開口部14、肋材插入孔15、壁部插入槽16以及突起插入孔17。
第1連接器12與第1可選單元30的第2連接器32連接,且是用于對逆變器本體10的印刷基板與第1可選單元30的印刷基板的信號進行交換的連接器。
第1連接器12設置于第1安裝面11a的內側,且形成為未突出至外部。由此,可在未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狀態(tài)下防止第1連接器12與其他物體或使用者的身體等接觸。其結果,可防止第1連接器12破損。
另外,在第1安裝面11a中,在與第3安裝面11c為相反側的長邊方向的端部,與第2安裝面11b(即,第1安裝面11a的長邊方向)平行地配置有兩個第1連接器12。然而,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第1連接器12的個數(shù)及配置并不限定于此。第1連接器12的個數(shù)只要是為了對逆變器本體10追加新的功能所必需的個數(shù)即可,可為一個,也可為三個以上。另外,也可與第2安裝面11b垂直地(即,沿第1安裝面11a的短邊方向)配置多個第1連接器12。
第1連接器12由浮動連接器構成。關于浮動連接器的詳細情況將在之后敘述。
第1開口部13是形成于第1安裝面11a的長方形形狀的開口部,且在第1安裝面11a的長邊方向的靠近第3安裝面11c的一側的端部,沿第1安裝面11a的短邊方向設置有四個。
第2開口部14是形成于第1安裝面11a的長方形形狀的開口部。在第1安裝面11a中,在與設置有第1開口部13的一側為相反側的長邊方向的端部(即,設置有第1連接器12的一側的端部),沿第1安裝面11a的短邊方向設置有三個第2開口部14。
肋材插入孔15是形成于第1安裝面11a的長方形形狀的孔。肋材插入孔15在第1安裝面11a中設置有三個。三個肋材插入孔15中,兩個肋材插入孔15呈在與第1安裝面11a的長邊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細長的形狀。三個肋材插入孔15中,其余一個肋材插入孔15呈在與第1安裝面11a的長邊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細長的形狀。
壁部插入槽16是在第1安裝面11a中在第1連接器12的周圍被設置成長方形形狀的槽。
突起插入孔17是形成于第1安裝面11a的孔。突起插入孔17在第1安裝面11a中設置于第2開口部14的下側。
(第1可選單元30)
第1可選單元30是用以追加逆變器單元1的作為主單元的逆變器本體10的功能的可選單元,例如是用以追加安全功能或可編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的功能等的可選單元。
其次,關于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30的構成,在參照圖3(a)、圖3(b)的同時進行說明。圖3(a)、圖3(b)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30的構成,且圖3(a)是自第1側面31a側觀察第1可選單元30而得的立體圖,圖3(b)是自第2側面31b側觀察第1可選單元30而得的立體圖。
如圖3(a)及圖3(b)所示,第1可選單元30將由第1側面31a(第2連接面)、第2側面31b(內面)、上表面31c、下表面31d、背面31e以及前表面31f構成的大致長方體形狀的框體作為基本構成。第1側面31a是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與逆變器本體10的第1安裝面11a對向的面,且是尺寸與第1安裝面11a大致相同的長方形形狀。第2側面31b是與第1側面31a為相反側的面。上表面31c是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與逆變器本體10的第3安裝面11c對向的面,且是尺寸與第3安裝面11c大致相同的長方形形狀。下表面31d是與上表面31c為相反側的面。背面31e是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與逆變器本體10的第2安裝面11b對向的面,且是尺寸與第2安裝面11b大致相同的長方形形狀。前表面31f是與背面31e為相反側的面。
另外,第1可選單元30具備收容于第1可選單元30的內部而用以對逆變器本體10追加功能的印刷基板(未圖示)、與所述印刷基板連接的第2連接器32、壁部33、固定爪(第1卡合部)34、固定機構35、肋材36以及突起37。
第2連接器32與連接于逆變器本體10的內部所設置的印刷基板的第1連接器12連接,且是用以將逆變器本體10的印刷基板(未圖示)與第1可選單元30的印刷基板電連接的連接器。
本實施形態(tài)中,第2連接器32在第1側面31a中分別被設置于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狀態(tài)下與兩個第1連接器12對向的位置。具體來說,在第1側面31a中,在設置有下表面31d的一側的長邊方向的端部配置有兩個第2連接器32。然而,第2連接器32也可不必為在第1側面31a中配置于長邊方向的端部的構成。
另外,第2連接器32被設置成較第1側面31a突出至外側。由此,可將第2連接器32連接至第1連接器12。
第2連接器32由浮動連接器構成。此處,對浮動連接器進行說明。浮動連接器是以相對于其中一個連接器而另一連接器可移動的方式構成的連接器。通過所述構成,浮動連接器在相對于其中一個連接器不發(fā)生傾斜而將連接器彼此連接的情況下,即使在連接器之間稍微產(chǎn)生了偏移時也可將連接器彼此嵌合。因此,浮動連接器具有連接器之間的連接不易因振動而解除的優(yōu)點,從連接器之間被連接的裝置單元可在振動多的環(huán)境中使用。本發(fā)明者等人發(fā)現(xiàn),通過采用浮動連接器作為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當在第2連接器32相對于第1連接器12傾斜的狀態(tài)下將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連接時,可不對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產(chǎn)生負荷,因此,可防止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的破損。即,本發(fā)明者等人首次發(fā)現(xiàn)了以下技術思想:在未必在振動多的環(huán)境中使用的逆變器單元1中,通過采用浮動連接器來防止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的破損。
壁部33是用以在將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連接時被插入至設置于第1連接器12的周圍的壁部插入槽16由此進行第2連接器32相對于第1連接器12的定位的構件。壁部33在第1側面31a中被設置于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狀態(tài)下與逆變器本體10的壁部插入槽16對向的位置。壁部33成為自第1側面31a突出(直立設置)的結構。壁部33分別設置于兩個第2連接器32。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在一個第2連接器32中,壁部33設置于第2連接器32的周圍四個面中的三個面,在另一第2連接器32中,壁部33設置于第2連接器32的周圍四個面中的一個面。壁部33的頂端部成為帶圓弧的形狀(r形狀)。由此,壁部33變得容易插入至壁部插入槽16。另外,壁部33在第2連接器32未與第1連接器12連接的狀態(tài)下,也具有作為用以保護第2連接器32的保護壁的功能。
固定爪34呈形成有凹部34a的爪狀(參照圖5),且自第1側面31a突出設置。而且,如圖5所示,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凹部34a與第1開口部13的周壁中的第3安裝面11c側的周壁(卡合承受部)13a卡合,且第1可選單元30能夠以卡合部位為支點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轉動。
固定爪34設置于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與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開口部13對向的位置。具體來說,在第1側面31a的長邊方向中,在與設置有第2連接器32的一側為相反側的端部設置有四個固定爪34。本實施形態(tài)中,固定爪34為設置有四個的構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固定爪34可為一個,也可為兩個以上。其中,為了使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確實地連接,優(yōu)選為設置兩個以上的固定爪34。
固定機構35是用以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換句話說,在已將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連接時)固定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安裝的機構。關于固定機構35的構成,在參照圖3(a)、圖3(b)及圖4的同時進行說明。圖4是表示固定機構35的構成的立體圖。如圖4所示,固定機構35具備可動爪(第2卡合部)35a、平板35b以及滑塊(操作部)35c。
可動爪35a呈鉤狀,且安裝于平板35b。可動爪35a在第1側面31a中的與逆變器本體10的第2開口部14對向的位置處自第1側面31a突出至外側而設置。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可動爪35a為設置有三個的構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可動爪35a可為一個,也可為兩個以上。
平板35b設置于第1可選單元30的內部,且經(jīng)由滑塊35c受到操作,由此可在第1側面31a的短邊方向上移動。
滑塊35c是用以使可動爪35a及平板35b移動的可動部,且可在第1側面31a的短邊方向上移動。具體來說,滑塊35c可移動至打開(open)位置(圖3(b)中的左側)及閉合(lock)位置(圖3(b)中的右側)。
另外,如圖3(b)所示,滑塊35c在第2側面31b與下表面31d中露出至外部。由此,能夠自第2側面31b側及下表面31d側兩個方向對滑塊35c進行操作。
肋材36是用以插入至逆變器本體10的肋材插入孔15由此承擔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狀態(tài)下的剪切負荷的構件。肋材36自第1側面31a突出設置。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肋材36設置有三個。
三個肋材36中的兩個呈在相對于第1側面31a的長邊方向的平行方向上細長的形狀,三個肋材36中的其余一個呈在相對于第1側面31a的長邊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細長的形狀。
肋材36通過插入至肋材插入孔15,可承擔第1側面31a的長邊方向及短邊方向上的剪切負荷。其結果,可防止因剪切負荷造成的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位置偏移。
另外,肋材36也具有以下功能:通過插入至設置于逆變器本體10的第1安裝面11a的肋材插入孔15,在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防止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位置偏移。
突起37是自第1側面31a突出設置的突起。突起37在第1側面31a中被設置于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狀態(tài)下與逆變器本體10的突起插入孔17對向的位置。
(連接結構及連接動作)
其次,關于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連接結構、及通過所述連接結構進行的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的連接動作,在參照圖1、圖5及圖6的同時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情形的正面圖。圖6是表示將第2連接器32連接于第1連接器12的情形的放大圖。
在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的連接動作中,首先,確認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是否處于打開位置。當滑塊35c未處于打開位置時,使滑塊35c移動至打開位置。
其次,如圖5所示,將第1可選單元30的固定爪34插入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開口部13,且使固定爪34的凹部34a卡合于周壁13a。由此,第1可選單元30能夠以卡合部位為支點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轉動。再者,在將第1可選單元30的固定爪34插入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開口部13時,使第1可選單元30的背面31e及上表面31c分別抵接于逆變器本體10的第2安裝面11b及第3安裝面11c,由此可將固定爪34確實地插入對應的第1開口部13。即,逆變器本體10的第2安裝面11b作為用以決定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引導面發(fā)揮功能。同樣地,逆變器本體10的第3安裝面11c作為用以決定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引導面發(fā)揮功能。
其次,使固定爪34的凹部34a與第1開口部13的周壁13a卡合,使第1可選單元30以所述卡合部位為支點而朝向逆變器本體10轉動。此處,周壁13a的頂端呈帶有圓弧的形狀。由此,容易與固定爪34的凹部34a進行卡合,并且第1可選單元30容易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進行轉動。
若使第1可選單元30朝向逆變器本體10轉動,則首先,壁部33被插入至壁部插入槽16。由此,可在將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連接時準確地對第2連接器32相對于第1連接器12的位置進行定位。
其次,進一步使第1可選單元30朝向逆變器本體10轉動,并對第1可選單元30的第2側面31b朝向逆變器本體10進行按壓,由此如圖1所示,第1可選單元30被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由此,第2連接器32被插入至第1連接器12,從而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取得連接。
此處,通過使第1可選單元30以固定爪34的凹部34a與周壁13a的卡合部位為支點而朝向逆變器本體10轉動,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取得連接。因此,如6所示,第2連接器32是在相對于第1連接器12而傾斜的狀態(tài)下得到連接。然而,在本實施形態(tài)的連接結構中,如上所述,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是由浮動連接器構成。因此,不會對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產(chǎn)生負荷。因此,可防止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破損。
另外,如上所述,周壁13a及固定爪34分別位于將上下方向作為長邊方向的大致長方形形狀的第1安裝面11a及第1側面31a的上端附近,且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分別位于第1安裝面11a及第1側面31a的下端附近。由此,可減小在使第1可選單元30朝向逆變器本體10轉動時的、第2連接器32相對于第1連接器12的斜率。
另外,在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時,固定機構35的可動爪35a及肋材36也分別被插入至對應的第2開口部14及肋材插入孔15。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tài)的逆變器單元1中,為第1可選單元30在第1側面31a具備固定爪34且逆變器本體10在第1安裝面11a具備與固定爪34卡合的周壁13a的構成,但本發(fā)明的逆變器單元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為將固定爪設置于第1可選單元30的上表面31c,將與固定爪卡合的周壁(第1開口部)設置于逆變器本體10的第3安裝面11c的構成。其中,通過設為將固定爪34設置于第1可選單元30的第1側面31a,將周壁13a(第1開口部)設置于逆變器本體10的第1安裝面11a的構成,可使固定爪34與周壁13a的卡合部位和設置有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的面處于同一面。由此,可在將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連接時的轉動動作中防止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之間的位置偏移。
其次,利用固定機構35將第1可選單元30固定于逆變器本體10。此處,關于利用固定機構35進行的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固定動作,在參照圖7(a)~7(c)的同時進行詳細說明。圖7(a)~7(c)對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固定動作進行說明,且圖7(a)是表示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之前的情形的圖,圖7(b)是表示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之后的情形的圖,圖7(c)是表示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固定于逆變器本體10的情形的圖。再者,圖7(a)~7(c)是自上方觀察與固定機構35相關的構件時的圖。
在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之前,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處于打開位置,且如圖7(a)所示,可動爪35a位于可插入至逆變器本體10的第2開口部14的位置(解除位置)。
其次,如圖7(b)所示,使第1可選單元30朝向逆變器本體10(即,朝向圖中箭頭方向)轉動,由此將可動爪35a插入逆變器本體10的第2開口部14。
其次,使滑塊35c向閉合位置移動。由此,如圖7(c)所示,可動爪35a移動至卡合于逆變器本體10的第2開口部14的周壁14a的位置(鎖定位置)。其結果,第1可選單元30無法再相對于逆變器單元10進行轉動。即,第1可選單元30相對于逆變器本體10的安裝可被固定。
另外,如圖1所示,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3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狀態(tài)下,第1可選單元30與逆變器本體10組合而成的形狀呈大致長方體狀,從而成為簡單的形狀。由此,在將多個逆變器單元1連接于馬達等的情況下,可減小用以配置多個逆變器單元1的空間,從而可有效率地利用空間。
如此般,本實施形態(tài)的連接結構是將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連接的連接結構,所述第1連接器12設置于逆變器本體10的第1安裝面11a,且所述第2連接器32被設置于在連接狀態(tài)下與第1安裝面11a相接的第1可選單元30的第1側面31a中的、在連接狀態(tài)下與第1連接器12對向的位置處。在本實施形態(tài)的連接結構中,第1可選單元在第1側面31a的端部具備固定爪34,并且逆變器本體10在第1安裝面11a具備周壁13a,所述周壁13a與固定爪34卡合,以使第1可選單元30以卡合部位為支點進行轉動。而且,通過使第1可選單元30朝向逆變器本體10轉動而使第1連接器12與第2連接器32連接。另外,本實施形態(tài)的連接結構的特征在于: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是浮動連接器。
在具有所述特征的連接結構中,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由浮動連接器構成。由此,當?shù)?連接器32在相對于第1連接器12而傾斜的狀態(tài)下被連接時,不會對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產(chǎn)生負荷。因此,可防止第1連接器12及第2連接器32破損。
另外,作為本實施形態(tài)的裝置單元的逆變器單元1是具備設置有第1連接器12的逆變器本體10、以及設置有第2連接器32的第1可選單元30的裝置單元,且設置于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與設置于第1可選單元30的第2連接器單元32的連接是通過所述連接結構得以連接。
[實施形態(tài)2]
若對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形態(tài)進行說明,則為如下所述。再者,為了便于說明,關于與在所述實施形態(tài)中所說明的構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構件,附加同一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逆變器單元1a在以下方面與實施形態(tài)1中的逆變器單元1不同:可在實施形態(tài)1的逆變器單元1中的第1可選單元的第2側面進一步安裝另一可選單元。
(逆變器單元1a)
關于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逆變器單元1a,基于圖8~圖12(a)、圖12(b)進行說明。
圖8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逆變器單元1a的構成,且是表示在已將第1可選單元5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安裝第2可選單元60的情形的立體圖。
如圖8所示,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逆變器單元1a具備作為主單元的逆變器本體10、以及作為可選單元的第1可選單元50及第2可選單元60。逆變器本體10與實施形態(tài)1中的逆變器本體10相同,因此省略說明。以下,對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50及第2可選單元60進行說明。
(第1可選單元50及第2可選單元60)
對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50及第2可選單元60進行說明。
第1可選單元50與第2可選單元60具有相同的構造、功能,因此僅對第1可選單元50進行說明。另外,在以后的說明中,第2可選單元60的各構件編號使用與第1可選單元50的各構件編號相同的構件編號來進行說明。
關于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50的構成,在參照圖9(a)、圖9(b)的同時進行說明。圖9(a)、圖9(b)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50的構成,且圖9(a)是自第1側面31a側觀察第1可選單元50而得的立體圖,圖9(b)是自第2側面31b側觀察第1可選單元50而得的立體圖。圖10是以穿過固定爪34且與前表面31f平行的面將第1可選單元50切斷而得的剖面圖。
如圖9(b)及圖10所示,第1可選單元50具備實施形態(tài)1中的第1可選單元30的各構成要素,并且在第2側面31b具備與實施形態(tài)1中的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第1開口部13、周壁13a、第2開口部14、肋材插入孔15及壁部插入槽16具有相同的構造、功能的第3連接器52、第1開口部53、周壁53a、第2開口部54、肋材插入孔55及壁部插入槽56。另外,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50還在第2側面31b具備固定爪引導槽57。再者,第3連接器52的個數(shù)只要是為了對逆變器本體10追加新的功能所必需的個數(shù)即可,可為一個,也可為三個以上。
固定爪引導槽57是用以在將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插入第1可選單元50的第1開口部53時將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引導至第1可選單元50的第1開口部53的槽。如圖9(b)及圖10所示,固定爪引導槽57隔著第1開口部53而自周壁53a的相反側沿第2側面31b的長邊方向設置。固定爪引導槽57呈第2側面31b凹入第1可選單元50的內部的形狀。
(連接結構及連接動作)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連接結構及連接動作進行說明。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進行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與第1可選單元5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以及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與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在以后的說明中,為了方便起見,將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與第1可選單元5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結構稱為第1連接結構,將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與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結構稱為第2連接結構。
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與第1可選單元5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結構(即第1連接結構)和實施形態(tài)1中的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與第1可選單元3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其次,對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與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結構(即第2連接結構)及連接動作進行說明。
在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與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動作中,首先,確認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是否處于打開位置。在滑塊35c未處于打開位置的情況下,使滑塊35c移動至打開位置。
其次,將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插入第1可選單元50的第1開口部53,且使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的凹部34a卡合于第1可選單元50的周壁53a。由此,第2可選單元60能夠以卡合部位為支點相對于第1可選單元50轉動。此處,在第1可選單元50的第2側面31b設置有固定爪引導槽57。由此,在將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插入第1可選單元50的第1開口部53時,可使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一邊沿著固定爪引導槽57一邊插入至第1可選單元50的第1開口部53。由此可將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確實地插入對應的第1開口部53。
其次,使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爪34的凹部34a與第1可選單元50的第1開口部53的周壁53a卡合,使第2可選單元60以所述卡合部位為支點而朝向第1可選單元50轉動。
若使第2可選單元60朝向第1可選單元50轉動,則首先,第2可選單元60的壁部33被插入至第1可選單元50的壁部插入槽56。由此,可準確地對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相對于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的位置進行定位。
其次,進一步使第2可選單元60朝向第1可選單元50轉動,并對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側面31b朝向第1可選單元50進行按壓,由此,第2可選單元60被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由此,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被插入至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從而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與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取得連接。
此處,關于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鎖定遺忘防止結構,在參照圖11(a)~圖11(c)及圖12(a)、圖12(b)的同時進行說明。圖11(a)~圖11(c)表示在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處于閉合位置的情況下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的情形,圖11(a)是自下方觀察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的情形而得的圖,圖11(b)是圖11(a)中的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放大圖,圖11(c)是已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的狀態(tài)下的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放大圖。圖12(a)、圖12(b)表示在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處于打開位置的情況下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的情形,圖12(a)是自下方觀察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的情形而得的圖,圖12(b)是圖12(a)中的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放大圖。
如圖11(a)及圖11(b)所示,在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的情況下,通常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處于閉合位置(圖11(a)及圖11(b)中的右側)。若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處于閉合位置,則如圖11(b)及圖11(c)所示,若使第2可選單元60朝向第1可選單元50(沿圖11(b)中的箭頭方向)轉動,則突起37被插入至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與下表面31d之間。由此,可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
另一方面,如圖12(a)及圖12(b)所示,在將第1可選單元5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之后使用者遺忘使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移動至閉合位置的情況下,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處于打開位置。在此狀態(tài)下,若使第2可選單元60朝向第1可選單元50(沿圖12(b)中的箭頭方向)轉動,則突起37會與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發(fā)生接觸(干擾)。其結果,無法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由此,可防止在將第1可選單元5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之后使用者遺忘使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移動至閉合位置。
另外,滑塊35c被形成為能夠自第2側面31b側及下表面31d側兩個方向對滑塊35c進行操作。由此,如圖11(c)所示,即使在無法自第2側面31b側對滑塊35c進行操作的情況下,也可自下表面31d側對滑塊35c進行操作。
本實施形態(tài)中的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及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與實施形態(tài)1中的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及第1可選單元30的第2連接器32同樣地由浮動連接器構成。因此,不會對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及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產(chǎn)生負荷。因此,可防止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及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破損。
其次,通過使第2可選單元6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移動至閉合位置而將第2可選單元60固定于第1可選單元50。
通過以上所述,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與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完成。
如此般,作為本實施形態(tài)的裝置單元的逆變器單元1a具備逆變器本體10(框體a)、第1可選單元50(框體b)及第2可選單元60(框體c)。逆變器本體10具備與第1可選單元50鄰接的第1安裝面11a(第1面),第1可選單元50具備與逆變器本體10鄰接的第1側面31a(第2面)及與第2可選單元60鄰接的第2側面31b(第3面),第2可選單元60具備與第1可選單元50鄰接的第1側面31a(第4面)。在逆變器單元1a中,逆變器本體10的第1連接器12與第1可選單元5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是通過第1連接結構而得以連接,第1可選單元50的第3連接器52與第2可選單元60的第2連接器32的連接是通過第2連接結構而得以連接。
在第2連接結構中,第2可選單元60包括突起37。由此,在將第1可選單元5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之后使用者遺忘使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移動至閉合位置的情況下,若使第2可選單元60朝向第1可選單元50轉動,則突起37會與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發(fā)生接觸(干擾)。其結果,無法將第2可選單元60安裝于第1可選單元50。由此,可防止在將第1可選單元50安裝于逆變器本體10之后使用者遺忘使第1可選單元50的固定機構35的滑塊35c移動至閉合位置。
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而是可在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更,且將不同的實施形態(tài)中所分別揭示的技術手段適當組合而得的實施形態(tài)也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