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數(shù)據(jù)傳輸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的天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無線傳感器/控制器可以遠距離地傳輸無線數(shù)據(jù)和控制信號。其無線傳感器/控制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點,能方便的為用戶提供雙向的數(shù)字信號傳輸,廣泛用于智能卡、門禁考勤、樓宇控制、防盜報警、智能教學、無人機控制等智能設備領域。目前由于無線通訊技術的發(fā)展,電子產(chǎn)品越來越重視信號的接收與傳送質(zhì)量要求。而無線傳感器的天線的效能為影響無線通訊質(zhì)量重要的一環(huán),現(xiàn)有的無線傳感器/控制器無線傳感器的天線裝置由于長時間處于室外環(huán)境下工作,容易受到環(huán)境或天氣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損壞而且具有安裝不便且不易固定的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的天線裝置,本實用新型在天線與無線傳感器模塊連接處增加了轉(zhuǎn)接頭,轉(zhuǎn)接頭為L形,轉(zhuǎn)接頭可以提高天線在不同空間條件中的適應性。本實用新型具有防雨防塵、安裝穩(wěn)定且安裝適應性好的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的天線裝置,包括: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天線接頭、磁性密封片、天線、支撐底座、支撐桿、無線傳感器模塊、連接頭、連接板、第一連接螺母、轉(zhuǎn)接頭、第二連接螺母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設置在支撐桿上端,所述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與支撐桿相互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底座設置于支撐桿下端,所述支撐底座與支撐桿相互固定連接,所述磁性密封片設置在支撐底座上,所述無線傳感器模塊設置在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內(nèi)部,所述連接板設置于無線傳感器模塊一側,所述連接板通過連接頭與所述無線傳感器模塊相互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螺母設置于連接板一側,所述第一連接螺母的一端與連接板相互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螺母的另一端設置有轉(zhuǎn)接頭,所述第一連接螺母與轉(zhuǎn)接頭相互旋緊,所述套管設置于轉(zhuǎn)接頭上端,所述套管與轉(zhuǎn)接頭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螺母,所述第二連接螺母下端與轉(zhuǎn)接頭相互旋緊,所述第二連接螺母上端與套管相互旋緊,所述天線的一端穿過設置在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上端的天線接頭進入到所述套管內(nèi)并通過所述轉(zhuǎn)接頭與設置在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內(nèi)的無線傳感器模塊相互連接,所述天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磁性密封片相互連接。
進一步,所述套管的材質(zhì)為聚氯乙烯。
進一步,所述轉(zhuǎn)接頭的形狀為L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天線裝置用于擴大信號收發(fā)距離,本實用新型在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上設置有天線接頭,避免長時間處于室外環(huán)境下?lián)p壞或者進水等自然現(xiàn)象對機器的損害,本實用新型在天線與無線傳感器模塊連接處增加了轉(zhuǎn)接頭,轉(zhuǎn)接頭為L形,轉(zhuǎn)接頭可以提高天線在不同空間條件中的適應性,本實用新型中天線的一端與磁性密封盤相互連接,使天線不需要借助其余工具就可以穩(wěn)定安裝在支撐底座上。本實用新型具有防雨防塵、安裝穩(wěn)定且安裝適應性好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無線傳感器/控制器 2-天線接頭; 3-磁性密封片;
機盒;
4-天線; 5-支撐底座; 6-支撐桿;
7-無線傳感器模塊; 8-連接頭; 9-連接板;
10-第一連接螺母; 11-轉(zhuǎn)接頭; 12-第二連接螺母;
13-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的天線裝置,包括: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1、天線接頭2、磁性密封片3、天線4、支撐底座5、支撐桿6、無線傳感器模塊7、連接頭8、連接板9、第一連接螺母10、轉(zhuǎn)接頭11、第二連接螺母12與套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1設置在支撐桿6上端,所述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1與支撐桿6相互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底座5設置于支撐桿6下端,所述支撐底座5與支撐桿6相互固定連接,所述磁性密封片3設置在支撐底座5上,所述無線傳感器模塊7設置在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1內(nèi)部,所述連接板9設置于無線傳感器模塊7一側,所述連接板9通過連接頭8與所述無線傳感器模塊7相互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螺母10設置于連接板9一側,所述第一連接螺母10的一端與連接板9相互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螺母10的另一端設置有轉(zhuǎn)接頭11,所述第一連接螺母10與轉(zhuǎn)接頭11相互旋緊,所述套管13設置于轉(zhuǎn)接頭11上端,所述套管13與轉(zhuǎn)接頭11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螺母12,所述第二連接螺母12下端與轉(zhuǎn)接頭11相互旋緊,所述第二連接螺母12上端與套管13相互旋緊,所述天線4的一端穿過設置在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1上端的天線接頭2進入到所述套管13內(nèi)并通過所述轉(zhuǎn)接頭11與設置在無線傳感器/控制器機盒1內(nèi)的無線傳感器模塊7相互連接,所述天線4的另一端與所述磁性密封片3相互連接。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