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插頭保持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05731閱讀:273來源:國知局
插頭保持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shí)用新型涉及插頭保持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在電子設(shè)備中,通過將電源線纜的插頭插入到入口、出口等插入部來接受電力供給。在這種電子設(shè)備中,有時插頭會意外地被從插入部拔出。因此,現(xiàn)在,正在考慮防止插頭被意外拔出的方法。

例如,在專利文獻(xiàn)1(日本特開2014-154403號公報(bào))中公開有一種電源線纜鎖定裝置,其具備:兩端部,插入到設(shè)在入口的兩側(cè)的一對突起部的孔內(nèi);及主體部,連結(jié)一對兩端部,并沿插入到入口的插頭的兩側(cè)部及后側(cè)延伸。

在該電源線纜鎖定裝置中,通過在主體部與入口之間夾入插頭,防止插頭被意外拔出。

另外,在專利文獻(xiàn)1中,公開有如下內(nèi)容:通過在對插頭作用預(yù)定的拔出力的情況下使主體部變形或斷裂而容許插頭拔出。

專利文獻(xiàn)1:日本特開2014-154403號公報(bào)



技術(shù)實(shí)現(xiàn)要素:

實(shí)用新型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xiàn)1的電源線纜鎖定裝置中,存在如下問題:在主體部變形或斷裂了的情況下,難以進(jìn)行再利用。

另外,在專利文獻(xiàn)1的電源線纜鎖定裝置中,僅靠主體部變形,插頭有可能不會從插入部完全脫離。在這種情況下,會對電源線纜內(nèi)的芯線作用過度的拉伸力,可能會對芯線造成損傷。

另外,在專利文獻(xiàn)1的電源線纜鎖定裝置中,若在主體部變形或斷裂后,與主體部成一體的兩端部從入口側(cè)的孔拔出,則還有可能會丟失主體部。

本實(shí)用新型鑒于上述情況而作成。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的一例是提供一種插頭保持裝置,能夠?qū)崿F(xiàn)對電源線纜內(nèi)的芯線的保護(hù),且還能進(jìn)行再利用。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的另一例是提供一種插頭保持裝置,能夠?qū)崿F(xiàn)對電源線纜內(nèi)的芯線的保護(hù),還能夠進(jìn)行再利用,而且還能夠防止丟失。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是一種將電源線纜的插頭保持為插入到插入部的狀態(tài)的插頭保持裝置,該插頭保持裝置具備:卡定部件,具有用于將插頭夾入到夾持部與插入部之間的該夾持部和與所述夾持部一體地形成并在插頭的兩側(cè)部從所述夾持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對卡定部;一對被卡定部,固定于插入部的兩側(cè)部并分別具有插入所述卡定部的孔部,通過所述卡定部插入所述孔部來卡定所述卡定部件,所述夾持部能夠彈性變形以使一對所述卡定部的間隔變化,所述卡定部的突出方向相對于與所述插頭的插入拔出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傾斜。

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是一種將電源線纜的插頭保持為插入到插入部的狀態(tài)的插頭保持裝置,該插頭保持裝置具備:卡定部件,具有用于將插頭夾入到夾持部與插入部之間的該夾持部和與所述夾持部一體地形成并在插頭的兩側(cè)部從所述夾持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對卡定部;一對被卡定部,固定于插入部的兩側(cè)部并分別具有插入所述卡定部的孔部,通過所述卡定部插入所述孔部來卡定所述卡定部件,所述夾持部能夠彈性變形以使一對所述卡定部的間隔變化,一對所述卡定部中的第一卡定部的突出方向相對于與插頭的插入拔出方向正交的橫向方向傾斜,一對所述卡定部中的第二卡定部具有相對于所述夾持部向插頭的拔出方向延伸的鉤部,插入所述第二卡定部的所述孔部為在所述橫向方向上貫通所述被卡定部的貫通孔。

實(shí)用新型效果

根據(jù)本實(shí)用新型的實(shí)施方式,能夠具有將電源線纜的插頭保持為插入到插入部的狀態(tài)的功能,同時,能夠?qū)崿F(xiàn)對電源線纜內(nèi)的芯線的保護(hù)。

另外,即使從插頭通過插頭保持裝置保持為插入狀態(tài)的狀態(tài)拔出插頭后,也能夠?qū)ǘú考M(jìn)行再利用。

另外,根據(jù)本實(shí)用新型的實(shí)施方式,由于即使從插頭通過插頭保持裝置保持為插入狀態(tài)的狀態(tài)拔出插頭,卡定部件的第二卡定部也會維持為插通作為貫通孔的孔部的狀態(tài),因此,能夠防止卡定部件的丟失。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圖1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3是表示圖1的插頭保持裝置的被卡定部件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圖1的插頭保持裝置的卡定部件的立體圖。

圖5是對圖1~4所示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作用進(jìn)行說明的俯視圖。

圖6是表示圖1~5的插頭保持裝置的變形例的俯視圖。

圖7是表示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圖7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9是表示圖7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的主視圖。

圖10是表示圖7~9的插頭保持裝置的卡定部件的立體圖。

圖11是表示圖7~9的插頭保持裝置的被卡定部件的立體圖。

圖12是對圖7~11所示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作用進(jìn)行說明的俯視圖。

圖13是對圖7~11所示的插頭保持裝置的作用進(jìn)行說明的立體圖。

圖14是表示圖7~11的插頭保持裝置的變形例的俯視圖。

附圖標(biāo)記說明

11、11A 插頭保持裝置

12 電源線纜

13 插頭

14 插入部

15 電子設(shè)備

15a 外表面

110、110A 卡定部件

111、111A 夾持部

112 卡定部

113 夾持部主體

114 臂部

120 被卡定部件

121 被卡定部

122 底座部

123 孔部

1AB 插入拔出方向

1A 插入方向

1B 拔出方向

1C 第一正交方向(正交方向)

21、21E 插頭保持裝置

22 電源線纜

23 插頭

24 插入部

25 電子設(shè)備

210、210E 卡定部件

211、211E 夾持部

212A 第一卡定部

212B 第二卡定部

217 鉤部

218 基端部

220 被卡定部件

221A 第一被卡定部

221B 第二被卡定部

223A、223B 孔部

2AB 插入拔出方向

2A 插入方向

2B 拔出方向

2C 橫向方向

2D 縱向方向

2D1 第一側(cè)(一側(cè))

2D2 第二側(cè)(另一側(cè))

具體實(shí)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5,對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一實(shí)施方式進(jìn)行說明。

如圖1、2所示,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使電源線纜12的插頭13相對于插入部14保持為插入狀態(tài)。插入部14也可以是例如電力供給源的出口,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是電子設(shè)備15的入口。

插頭保持裝置11具備卡定部件110和一對被卡定部121、121。

如圖1、2、4所示,卡定部件110具備用于將插頭13夾入到夾持部111與插入部14之間的夾持部111和與夾持部111一體地形成的一對卡定部112、112。

一對卡定部112、112在插頭13的兩側(cè)部從夾持部111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插頭13的兩側(cè)部在與插頭13的插入拔出方向1AB正交的正交方向1C(以下,稱為第一正交方向1C。)上,包含插頭13的兩端的面和其附近的部分。各卡定部112的突出方向相對于第一正交方向1C傾斜。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各卡定部112的突出方向隨著在第一正交方向1C上從夾持部111離開而朝向插頭13的插入方向1A傾斜。

一對卡定部112、112也可以例如從夾持部111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是從夾持部111向彼此離開的方向突出。另外,一對卡定部112、112相對于第一正交方向1C的傾斜角度的大小也可以例如彼此不同,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是彼此相等。另外,一對卡定部112、112的突出方向的長度也可以例如彼此不同,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是彼此相等。

夾持部111能夠彈性變形以使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變化。

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夾持部111具備:夾持部主體113,將插頭13夾入到夾持部主體113與插入部14之間;和一對臂部114、114,從夾持部主體113的兩端部沿插頭13的兩側(cè)部向插頭13的插入方向1A延伸。上述的一對卡定部112、112從各臂部114的延伸方向前端突出。

夾持部主體113支撐插頭13中的拔出方向1B側(cè)的后端部。

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夾持部主體113中形成有收容凹部115,收容凹部115收容從插頭13向其拔出方向1B延伸的電源線纜12的纜線16。收容凹部115在與插入拔出方向1AB及第一正交方向1C兩個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1D的一側(cè)開口。

各臂部114相對于插頭13的各側(cè)部在第一正交方向1C上隔開間隔地配置。各臂部114可以例如與插頭13的各側(cè)部平行地延伸,也可以例如相對于插頭13的各側(cè)部傾斜地延伸。即,各臂部114也可以例如隨著從夾持部主體113朝向插頭13的插入方向1A,向接近插頭13的各側(cè)部或向遠(yuǎn)離插頭13的各側(cè)部的方向延伸。

雖未特別圖示,但也可以在一對臂部114、114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例如與夾持部主體113相同的收容凹部。

在上述的夾持部111中,使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變化的夾持部111的彈性變形例如也可以是各臂部114的彈性的撓性變形,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是夾持部主體113與各臂部114的連接部位116的彈性變形。如具體地進(jìn)行說明,連接部位116彈性變形使得各臂部114相對于夾持部主體113的延伸方向變化。

上述的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卡定部件110通過對金屬線等棒狀部件實(shí)施彎曲加工而構(gòu)成。棒狀部件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為金屬材料。

如圖1~3所示,一對被卡定部121、121固定在插入部14的兩側(cè)部。插入部14的兩側(cè)部在第一正交方向1C上包含插入部14的兩側(cè)的區(qū)域。

各被卡定部121比插入部14更向拔出方向1B突出,相對于插入到插入部14的插頭13的各側(cè)部在第一正交方向1C上隔開間隔地配置。

各被卡定部121具有插入卡定部件110的各卡定部112的孔部123??撞?23在第一正交方向1C上開口。一對被卡定部121、121通過卡定部件110的卡定部112插入到孔部123,來卡定卡定部件110。

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孔部123為在第一正交方向1C上貫通被卡定部121的貫通孔。在孔部123中插通有卡定部112。因此,卡定部112的突出方向的基端位于孔部123的貫通方向的一側(cè),卡定部112的突出方向的前端位于孔部123的貫通方向的另一側(cè)。

一對孔部123、123排列于第一正交方向1C上。

一對被卡定部121、121也可以例如與電子設(shè)備15一體地形成,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是以與電子設(shè)備15分開形成的方式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15上。另外,一對被卡定部121、121也可以例如分開形成,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是一體地形成。

如具體地進(jìn)行說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與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15上的底座部122一體地形成。即,底座部122和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由一個部件120(以下,稱為被卡定部件120。)構(gòu)成。

底座部122形成為板狀,并重疊固定在配置了插入部14的電子設(shè)備15的外表面15a。底座部122相對于電子設(shè)備15的固定方法可以是螺釘固定或粘接等任意的方法。底座部122上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貫通并插通插入部14中從電子設(shè)備15的外表面15a突出的部位的插通孔124。

一對被卡定部121、121分別形成為板狀,并從底座部122向底座部122的厚度方向的一側(cè)(拔出方向1B)延伸。被卡定部121的孔部123在被卡定部121的厚度方向上貫通。一對被卡定部121、121在其厚度方向上隔開間隔地排列。另外,從厚度方向來看底座部122,一對卡定部112、112配置在上述的夾入插通孔124的位置。

而且,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底座部122具有一對延伸部125、125,其自與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連接位置在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排列方向(第一正交方向1C)上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一對延伸部125、125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15的外表面15a。由此,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將底座部122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15的外表面15a上。

被卡定部件120通過對板狀部件實(shí)施彎曲加工等而構(gòu)成。板狀部件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為金屬材料。

在以上構(gòu)成的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中,如圖1、2所示,在將卡定部件1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狀態(tài)下,各臂部114的延伸方向前端位于各被卡定部121與插頭13的各側(cè)部之間。另外,各卡定部112從各孔部123中朝向插頭13的側(cè)部的開口插入到各孔部123。

如圖5所示,第一正交方向1C上的各被卡定部121與插頭13的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1I1為第一正交方向1C上的各卡定部112的長度1L1以上。更具體而言,被卡定部121與插頭13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1I1為通過夾持部111的彈性變形而從孔部123拔出的狀態(tài)下的卡定部112的長度1L1以上。被卡定部121與插頭13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1I1也可以例如比卡定部112的長度1L1大,而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與卡定部112的長度1L1相等。

接著,對通過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保持插頭13的方法(插頭保持方法)進(jìn)行說明。

在插頭保持方法中,首先,實(shí)施準(zhǔn)備上述的卡定部件110的準(zhǔn)備工序。在準(zhǔn)備工序中,也可以例如將一對被卡定部121、121固定于插入部14的兩側(cè)部。

其后,實(shí)施如下的保持工序:通過將一對卡定部112、112插入到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各孔部123,將卡定部件1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并將插入到插入部14的插頭13夾入到插入部14與夾持部111之間。通過實(shí)施保持工序,完成將插頭13保持為插入到插入部14的狀態(tài)的插頭保持方法。

在保持工序中,包含將卡定部件1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卡定工序、將插頭13插入到插入部14的插入工序和將插頭13夾入到插入部14與夾持部111之間的夾持工序。

在卡定工序中,首先,使卡定部件110的夾持部111彈性變形,并使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1I1變化。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中,減小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1I1。其后,在保持夾持部111的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使各卡定部112的突出方向前端與各孔部123的開口相向(例如參照圖5)。最后,通過使夾持部111彈性恢復(fù),一對卡定部112、112分別插入到對應(yīng)的孔部123。由此,卡定部件1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

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中,各孔部123貫通,且一對孔部123、123排列于第一正交方向1C上。因此,在卡定工序后的狀態(tài)中,能夠使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卡定部件110以一對孔部123、123為軸線進(jìn)行旋轉(zhuǎn)。

由此,能夠使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卡定部件110的夾持部111在夾持部111與插入部14之間夾入插頭13的夾持位置(參照圖1)與容許插頭13相對于插入部14插入拔出的退避位置(未圖示)之間移動。夾持位置是相對于插入部14在插頭13的拔出方向1B上隔開間隔1I1地配置的夾持部111的位置。另外,退避位置是在第二正交方向1D上從夾持位置離開配置的夾持部111的位置。

插入工序可以例如在上述的卡定工序之前實(shí)施,也可以例如在卡定工序之后實(shí)施。

例如,在插入工序之前實(shí)施卡定工序的情況下,能夠防止在卡定工序中因插頭13而阻礙各卡定部112插入到各孔部123。另外,在卡定工序后實(shí)施插入工序的情況下,通過在插入工序中預(yù)先將夾持部111配置在上述的退避位置,能夠防止因夾持部111而阻礙插頭13的插入。另外,在卡定工序后實(shí)施插入工序的情況下,通過在插入工序后使夾持部111從退避位置移動至夾持位置,能夠?qū)嵤⒉孱^13夾入到插入部14與夾持部111之間的夾持工序。

另一方面,在插入工序后實(shí)施卡定工序的情況下,通過將卡定部件110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121、121,能夠?qū)⒉孱^13夾入到夾持部111與插入部14之間。即,能夠同時實(shí)施卡定工序和夾持工序。

在插入工序后實(shí)施卡定工序的情況下,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卡定部件110也可以例如不在夾持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旋轉(zhuǎn)。即,一對孔部123、123也可以例如位于彼此向插入拔出方向1AB、第二正交方向1D偏離的位置。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根據(jù)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及插頭保持方法,卡定部件110的一對卡定部112、112的突出方向是彼此相反的方向且相對于第一正交方向1C傾斜。另外,卡定部件110的卡定部112能夠彈性變形以使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1I1變化。

因此,若在插頭13通過插頭保持裝置11相對于插入部14保持為插入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對電源線纜12作用過度的拔出力(預(yù)定以上的拔出力),則對各卡定部112作用將其從孔部123拔出的方向的力。與此相伴,例如如圖5所示,夾持部111彈性變形以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變化。由此,各卡定部112從孔部123拔出,卡定部件110從一對被卡定部121、121脫離。即,能夠使插頭13完全從插入部14脫離。因此,能夠抑制對電源線纜12內(nèi)的芯線作用過度的拉伸力,實(shí)現(xiàn)對芯線的保護(hù)。

另外,由于在卡定部件110從一對被卡定部121、121脫離時,夾持部111進(jìn)行彈性變形,因此,在卡定部件110脫離后的狀態(tài)下,夾持部111進(jìn)行彈性恢復(fù)。即,卡定部件110返回原來的形狀。因此,能夠?qū)ǘú考?10進(jìn)行再利用。

而且,根據(jù)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卡定部件110的夾持部111具備夾持部主體113和一對臂部114、114。另外,各卡定部112從臂部114的延伸方向前端突出。

因此,通過使各臂部114彈性地進(jìn)行撓性變形,或者使各臂部114與夾持部主體113的連接部位116進(jìn)行彈性變形,能夠容易地使夾持部111彈性變形使得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變化。

另外,由于不需要使支撐插頭13的后端部的夾持部主體113進(jìn)行彈性變形,因此,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將插頭13夾入到夾持部主體113與插入部14之間。

另外,根據(jù)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一對卡定部112、112從各臂部114的延伸方向前端向彼此離開的方向突出。另外,各臂部114的延伸方向前端以將卡定部件110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狀態(tài)位于被卡定部121與插頭13的側(cè)部之間。

因此,若對插入到插入部14的電源線纜12作用過度的拔出力,則夾持部111彈性變形使得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變小,各卡定部112將在插頭13的側(cè)部與被卡定部121之間移動。在此,由于第一正交方向1C上的卡定部112的長度1L1為插頭13的側(cè)部與被卡定部121之間的間隔1I1以下,因此,各卡定部112能夠從各孔部123拔出。

另外,若為上述構(gòu)成,則在插頭13插入到插入部14的狀態(tài)下,將卡定部件110從一對被卡定部121、121拆下的情況下,在各卡定部112從各孔部123拔出后,一對臂部114、114的延伸方向前端與插頭13的側(cè)部抵接。因此,能夠抑制夾持部111過度變形。即,能夠抑制夾持部111發(fā)生塑性變形。

而且,在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中,能夠使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121、121上的卡定部件110以一對孔部123、123為軸線進(jìn)行旋轉(zhuǎn)。由此,能夠在將卡定部件110安裝在一對被卡定部121、121上的狀態(tài)下,使插頭13相對于插入部14插入拔出。因此,能夠容易地對插頭保持裝置11進(jìn)行操作。

另外,根據(jù)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11,一對卡定部112、112相對于第一正交方向1C的傾斜角度的大小彼此相等。另外,一對卡定部112、112的突出方向的長度也彼此相等。

因此,在對電源線纜12作用過度的拔出力時,能夠?qū)⒁粚ǘú?12、112同時從一對被卡定部121、121的各孔部123拔出。因此,能夠使卡定部件110可靠地從一對被卡定部21、21脫離。

以上,對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及插頭保持方法進(jìn)行了說明,但本實(shí)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實(shí)施方式,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nèi)可適當(dāng)?shù)剡M(jìn)行變更。

例如如圖6所示,卡定部件110A的夾持部111A也可以僅具備將插頭13夾入到夾持部主體13與插入部14之間的部位(圖1、2中的夾持部主體13),而不具備沿插頭13的兩側(cè)部向插頭13的插入方向1A延伸的部位(圖1、2中的臂部114)。即使是圖6所示例的插頭保持裝置11A,通過夾持部111A進(jìn)行彈性變形,也能夠使一對卡定部112、112的間隔變化。

另外,在上述第一實(shí)施方式的卡定部件110中,也可以例如使一對卡定部112、112從夾持部111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卡定部件110具有與上述第一實(shí)施方式相同的一對臂部114、114即可。另外,一對臂部114、114分別以被卡定部121位于一對臂部114、114與插入到插入部14的插頭13的側(cè)部之間的方式配置即可。而且,各卡定部112從各孔部123中朝向插頭13的側(cè)部的相反側(cè)的開口(外側(cè)的開口)插入到各孔部123即可。

另外,孔部123至少以能夠插入卡定部112的方式形成即可,也可以例如不貫通。在這種情況下,一對孔部123、123至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開口即可。

另外,插頭保持裝置不限于如上述第一實(shí)施方式那樣纜線從插頭向插入拔出方向延伸的直線型的電源線纜,例如,也可以適用于纜線從插頭向與其插入拔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L字型的電源線纜。

以下,參照圖7~13對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二實(shí)施方式進(jìn)行說明。

如圖7~9所示,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使電源線纜22的插頭23相對于插入部24保持為插入狀態(tài)。插入部24也可以例如為電力供給源的出口,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為電子設(shè)備25的入口。電子設(shè)備25可以為例如顯示器、打印機(jī)、伺服設(shè)備等。

插頭保持裝置21具備卡定部件210和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

如圖7~10所示,卡定部件210具備:夾持部211,用于將插頭23夾入到夾持部211與插入部24之間;和一對卡定部212A、212B,與夾持部211一體地形成。一對卡定部212A、212B在插頭23的兩側(cè)部從夾持部211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插頭23的兩側(cè)部在與插頭23的插入拔出方向2AB正交的橫向方向2C上包含插頭23的兩端的面及其附近的部分。

一對卡定部212A、212B也可以例如從夾持部211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從夾持部211向彼此離開的方向突出。

一對卡定部212A、212B中的第一卡定部212A(圖7~10中右側(cè)的卡定部212A)的突出方向相對于橫向方向2C傾斜。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第一卡定部212A的突出方向隨著從夾持部211向橫向方向2C離開而朝向插頭23的插入方向2A傾斜。

第二卡定部212B具有相對于夾持部211向插頭23的拔出方向2B延伸的鉤部217。鉤部217也可以構(gòu)成例如第二卡定部212B整體,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僅構(gòu)成第二卡定部212B的前端部。鉤部217的延伸方向可以例如與拔出方向2B平行,也可以例如相對于拔出方向2B傾斜。在圖7、8、10中,鉤部217的延伸方向以隨著朝向拔出方向2B而從夾持部211向橫向方向2C離開的方式傾斜。

從夾持部211延伸至上述鉤部217的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例如是橫向方向2C,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相對于橫向方向2C傾斜。具體而言,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的延伸方向與第一卡定部212A的突出方向相同,隨著從夾持部211向橫向方向2C離開而朝向插頭23的插入方向2A傾斜。

第一卡定部212A相對于橫向方向2C的傾斜角度和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的傾斜角度也可以例如彼此不同,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彼此相等。另外,第一卡定部212A的長度與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的長度也可以例如彼此不同,而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彼此相等。

夾持部211能夠彈性變形以使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化。

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夾持部211具備:夾持部主體213,將插頭23夾入到夾持部主體213與插入部24之間;和一對臂部214、214,從夾持部主體213的兩端部沿插頭23的兩側(cè)部向插頭23的插入方向2A延伸。上述的一對卡定部212A、212B從各臂部214的延伸方向前端突出。

夾持部主體213支撐插頭23中的拔出方向2B側(cè)的后端部。夾持部主體213配置于比插頭23的后端部中的、從插頭23向其拔出方向2B延伸的電源線纜22的纜線26更靠與插入拔出方向2AB和橫向方向2C這兩個方向正交的縱向方向2D的一側(cè)2D1(圖7、9、10中為上側(cè);以下,稱為第一側(cè)2D1。)。

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夾持部主體213中,形成有收容從插頭23向其拔出方向2B延伸的電源線纜22的纜線26的收容凹部215。收容凹部215在縱向方向2D的另一側(cè)2D2(在圖7、9、10中為下側(cè);以下,稱為第二側(cè)2D2。)開口。

各臂部214相對于插頭23的各側(cè)部在橫向方向2C上隔開間隔地配置。各臂部214可以例如與插頭23的各側(cè)部平行地延伸,也可以例如相對于插頭23的各側(cè)部傾斜地延伸。即,各臂部214也可以例如隨著從夾持部主體213朝向插頭23的插入方向2A而向接近插頭23的各側(cè)部或遠(yuǎn)離插頭23的各側(cè)部的方向延伸。

雖未特別圖示,也可以在一對臂部214、214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例如與夾持部主體213相同的收容凹部。

在上述的夾持部211中,使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化的夾持部211的彈性變形也可以例如是各臂部214的彈性的撓性變形,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夾持部主體213與各臂部214的連接部位216的彈性變形。如具體地進(jìn)行說明,連接部位216彈性變形以各臂部214相對于夾持部主體213的延伸方向變化(參照圖8、12)。

上述的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卡定部件210通過對金屬線等棒狀部件實(shí)施彎曲加工而構(gòu)成。棒狀部件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為金屬材料。

如圖7~9和圖11所示,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固定于插入部24的兩側(cè)部。插入部24的兩側(cè)部在橫向方向2C上包含插入部24的兩側(cè)的區(qū)域。

各被卡定部221A、221B比插入部24向拔出方向2B突出,并相對于插入到插入部24的插頭23的各側(cè)部在橫向方向2C上隔開間隔地配置。

各被卡定部221A、221B具有插入卡定部件210的各卡定部212A、212B的孔部223A、223B。孔部223A、223B在橫向方向2C上開口。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通過卡定部件210的各卡定部212A、212B插入各孔部223A、223B,來卡定卡定部件210。

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具有插入第一卡定部212A的孔部223A的一個被卡定部221A稱為第一被卡定部221A,將具有插入第二卡定部212B的孔部223B的另一被卡定部221B稱為第二被卡定部221B。

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各孔部223A、223B是在橫向方向2C上貫通被卡定部221A、221B的貫通孔。在孔部223A、223B中插通卡定部212A、212B。因此,卡定部212A、212B的突出方向的基端位于孔部223A、223B的貫通方向的一側(cè),卡定部212A、212B的突出方向的前端側(cè)位于孔部223A、223B的貫通方向的另一側(cè)。

一對孔部223A、223B排列在橫向方向2C上。

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如圖9所示,一對孔部223A、223B在縱向方向2D上配置在與插入部24的中央對應(yīng)的位置。在此,在縱向方向2D上插入到插入部24的插頭23的中央與插入部24的中央一致。為此,一對孔部223A、223B在縱向方向2D上配置在與插入到插入部24的插頭23的中央對應(yīng)的位置。圖9中的單點(diǎn)劃線2M表示縱向方向2D上的插頭23、插入部24的中央的位置。

一對孔部223A、223B例如如圖9所示,縱向方向2D上的一對孔部223A、223B的中央也可以位于縱向方向2D上的插頭23、插入部24的中央。另外,一對孔部223A、223B例如也可以使位于縱向方向2D的第二側(cè)2D2的一對孔部223A、223B的端部位于縱向方向2D上的插頭23、插入部24的中央。

如圖7~9和圖11所示,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具備固定于插入部24的支撐部227。在將卡定部件2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狀態(tài)下,支撐部227從縱向方向2D的第二側(cè)2D2支撐夾持部211。即,支撐部227限制夾持部211向縱向方向2D的第二側(cè)2D2的移動。進(jìn)一步具體來說,支撐部227以不使夾持部211向比孔部223A、223B更靠縱向方向2D的第二側(cè)2D2的位置移動的方式支撐夾持部211。

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支撐部227固定于插入部24的兩側(cè)部,支撐夾持部211的一對臂部214、214。即,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具備一對支撐部227、227。另外,各支撐部227位于比各被卡定部221A、221B的孔部223A、223B向拔出方向2B偏離的位置。另外,各支撐部227位于比孔部223A、223B更靠縱向方向2D的第二側(cè)2D2的位置。

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通過以將卡定部件210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狀態(tài)由支撐部227進(jìn)行支撐而配置在比一對孔部223A、223B更靠縱向方向2D的第一側(cè)2D1的位置。另外,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在縱向方向2D上配置在與一對孔部223A、223B對應(yīng)的位置。

支撐部227也可以例如與被卡定部221A、221B分開形成,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與被卡定部221A、221B一體地形成。進(jìn)一步具體來說,各支撐部227從各被卡定部221A、221B的突出方向(拔出方向2B)的前端向橫向方向2C突出。一對支撐部227、227在橫向方向2C上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進(jìn)一步具體來說,在橫向方向2C上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

上述的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和一對支撐部227、227也可以例如與電子設(shè)備25一體地形成,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以與電子設(shè)備25分開形成的方式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25上。另外,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也可以例如分開形成,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一體地形成。

如具體地進(jìn)行說明,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與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25上的底座部222一體地形成。即,底座部222、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及一對支撐部227、227由一個部件220(以下,稱為被卡定部件220。)構(gòu)成。

底座部222形成為板狀,并重疊固定在配置了插入部24的電子設(shè)備25的外表面25a。底座部222相對于電子設(shè)備25的固定方法可以是螺釘固定或粘接等任意的方法。底座部222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貫通并插通插入部24中從電子設(shè)備25的外表面25a突出的部位的插通孔224。

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分別形成為板狀,并從底座部222向底座部222的厚度方向的一側(cè)(拔出方向2B)延伸。被卡定部221A、221B的孔部223A、223B在被卡定部221A、221B的厚度方向上貫通。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在它們的厚度方向上隔開間隔地排列。另外,從厚度方向來看底座部222,一對卡定部212A、212B配置在夾入上述的插通孔224的位置。

一對支撐部227、227與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同樣地分別形成為板狀。

而且,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底座部222具有一對延伸部225、225,其自與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連接位置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排列方向(橫向方向2C)上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一對延伸部225、225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25的外表面25a。由此,能夠使底座部222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固定在電子設(shè)備25的外表面25a。

被卡定部件220通過對板狀部件實(shí)施彎曲加工等而構(gòu)成。板狀部件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是金屬材料。

在如上構(gòu)成的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中,如圖7~9所示,在將卡定部件2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狀態(tài)下,各臂部214的延伸方向前端位于被卡定部221A、221B與插頭23的側(cè)部之間。另外,各卡定部212A、212B從各孔部223A、223B中的朝向插頭23的側(cè)部的開口(插入口)插入到各孔部223A、223B。

如圖12所示,橫向方向2C上的第一被卡定部221A與插頭23的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2I1為橫向方向2C上的第一卡定部212A的長度2L1以上。更具體而言,第一被卡定部221A與插頭23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2I1為通過夾持部211的彈性變形而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的狀態(tài)下的第一卡定部212A的長度2L1以上。第一被卡定部221A與插頭23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2I1也可以例如比第一卡定部212A的長度2L1大,而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與第一卡定部212A的長度2L1相等。

橫向方向2C上的第二被卡定部221B與插頭23的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也可以例如與第一被卡定部221A與插頭23的側(cè)部之間的間隔2I1同樣地設(shè)定為橫向方向2C上的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的長度以上。

接著,對通過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保持插頭23的方法(插頭保持方法)進(jìn)行說明。

在插頭保持方法中,首先,實(shí)施準(zhǔn)備上述的卡定部件210的準(zhǔn)備工序。在準(zhǔn)備工序中,也可以例如將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固定在插入部24的兩側(cè)部。

其后,實(shí)施如下的保持工序:通過將一對卡定部212A、212B插入到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各孔部223A、223B,將卡定部件210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上,并將插入到插入部24的插頭23夾入到插入部24與夾持部211之間。通過實(shí)施保持工序,完成將插頭23保持為插入到插入部24的狀態(tài)的插頭保持方法。

保持工序中包含以下工序:將卡定部件210保持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上的卡定工序;在卡定工序后將插頭23插入到插入部24的插入工序;及在插入工序后將插頭23夾入到插入部24與夾持部211之間的夾持工序。

在卡定工序中,首先,使第二卡定部212B插通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并使第二卡定部212B的鉤部217從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突出。

接著,使第一卡定部212A插通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此時,首先,使夾持部211彈性變形并使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化。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減小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其后,在保持了夾持部211的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使第一卡定部212A的突出方向前端與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的開口相向(例如參照圖12)。最后,通過使夾持部211彈性恢復(fù),將第一卡定部212A插入到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

由此,卡定部件210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上。

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中,一對孔部223A、223B在橫向方向2C上排列。因此,在卡定工序后的狀態(tài)下,能夠使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上的卡定部件210以一對孔部223A、223B為軸線進(jìn)行旋轉(zhuǎn)。

由此,能夠使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上的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在將插頭23夾入到夾持部211與插入部24之間的夾持位置(參照圖7)與容許插頭23相對于插入部24插入拔出的退避位置(未圖示)之間移動。夾持位置為相對于插入部24在插頭23的拔出方向2B上隔開間隔地配置的夾持部211的位置。另外,退避位置為在縱向方向2D上從夾持位置離開配置的夾持部211的位置。由于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具備支撐部227,因此,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退避位置為從夾持位置向縱向方向2D的第一側(cè)2D1離開的位置。

在插入工序中,在將夾持部211配置在上述的退避位置的狀態(tài)下,將插頭23插入到插入部24即可。

在夾持工序中,通過將夾持部211從退避位置移動至夾持位置,將插頭23夾入到插入部24與夾持部211之間即可。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根據(jù)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及插頭保持方法,卡定部件210的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突出方向成彼此相反的方向。另外,第一卡定部212A的突出方向相對于橫向方向2C傾斜。另外,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能夠彈性變形以使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化。

因此,若在插頭23通過插頭保持裝置21相對于插入部24保持為插入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對電源線纜22作用過度的拔出力(預(yù)定以上的拔出力),則對第一卡定部212A作用將其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的方向的力。與此相伴,例如如圖12所示,夾持部211彈性變形使得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化。由此,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

另一方面,插通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的第二卡定部212B具有相對于夾持部211在插頭23的拔出方向2B上延伸的鉤部217。因此,即使對電源線纜22作用拔出力,第二卡定部212B也不會從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拔出。即,由于卡定部件210的第二卡定部212B維持為插通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的狀態(tài),因此,能夠防止卡定部件210的丟失。

另外,在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后,例如如圖13所示,卡定部件210能夠以位于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內(nèi)的第二卡定部212B的插入部分為中心自由地進(jìn)行旋轉(zhuǎn)??ǘú考?10能夠例如以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的貫通方向(橫向方向2C)或插入拔出方向2AB為軸線進(jìn)行旋轉(zhuǎn)。由此,能夠伴隨插頭23的拔出而使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特別是夾持部主體213)從插頭23的后端部退避。因此,能夠抑制對電源線纜22內(nèi)的芯線作用過度的拉伸力,實(shí)現(xiàn)對芯線的保護(hù)。

另外,由于卡定部件210的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脫離時夾持部211進(jìn)行彈性變形,因此,在卡定部件210脫離后的狀態(tài)下夾持部211進(jìn)行彈性恢復(fù)。即,卡定部件210返回原來的形狀。因此,能夠?qū)ǘú考?10進(jìn)行再利用。

另外,根據(jù)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一對孔部223A、223B配置在縱向方向2D上與插頭23、插入部24的中央對應(yīng)的位置。在此基礎(chǔ)上,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配置于比一對孔部223A、223B更靠縱向方向2D的第一側(cè)2D1,或者配置在縱向方向2D上與一對孔部223A、223B對應(yīng)的位置。

因此,在如上述那樣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后,卡定部件210容易以夾持部211向縱向方向2D的第一側(cè)2D1移動的方式以位于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內(nèi)的第二卡定部212B的插入部分為中心進(jìn)行旋轉(zhuǎn)。即,能夠使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容易從插頭23的后端部退避,更合適地實(shí)現(xiàn)對芯線的保護(hù)。

另外,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具備從縱向方向2D的第二側(cè)2D2支撐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的支撐部227。

因此,即使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不被電源線纜22(例如纜線26)支撐,也能夠?qū)A持部211適當(dāng)?shù)鼐S持在比一對孔部223A、223B 靠縱向方向2D的第一側(cè)2D1的位置或維持在縱向方向2D上與一對孔部223A、223B對應(yīng)的位置。

另外,根據(jù)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相對于夾持部211的突出方向與第一卡定部212A同樣地相對于橫向方向2C傾斜。

因此,若在插頭23通過插頭保持裝置21相對于插入部24保持為插入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對電源線纜22作用過度的拔出力,則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另外,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也從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拔出。此時,夾持部211整體向拔出方向2B移動。換句話說,能夠防止到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為止的期間在插頭23的后端部中的橫向方向2C上接近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的部位被夾持部211(特別是夾持部主體213)壓入。因此,能夠適當(dāng)?shù)匾种圃诘降谝豢ǘú?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為止的期間對電源線纜22內(nèi)的芯線作用過度的拉伸力,進(jìn)而實(shí)現(xiàn)對芯線的保護(hù)。

另外,根據(jù)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第一卡定部212A相對于橫向方向2C的傾斜角度與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的傾斜角度彼此相等。

因此,在對電源線纜22作用過度的拔出力時,到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為止,能夠在橫向方向2C上使夾持部211及支撐在其上的插頭23均勻地向拔出方向2B移動。

另外,根據(jù)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卡定部件210的夾持部211具備夾持部主體213和一對臂部214、214。另外,各卡定部212A、212B從臂部214的延伸方向前端突出。

因此,通過使各臂部214彈性地?fù)闲宰冃?,或者使各臂?14與夾持部主體213的連接部位216彈性變形,能夠容易地使夾持部211彈性變形使得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化。

另外,由于不需要使支撐插頭23的后端部的夾持部主體213進(jìn)行彈性變形,因此,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將插頭23夾入到夾持部主體213與插入部24之間。

另外,根據(jù)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一對卡定部212A、212B從各臂部214的延伸方向前端向彼此離開的方向突出。另外,在將卡定部件2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狀態(tài)下各臂部214的延伸方向前端位于被卡定部221A、221B與插頭23的側(cè)部之間。

因此,若對插入到插入部24的電源線纜22作用過度的拔出力,則夾持部211彈性變形使得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小。由此,第一卡定部212A、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將在插頭23的側(cè)部與被卡定部221A、221B之間移動。在此,由于橫向方向2C上的第一卡定部212A、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的長度2L1為插頭23的側(cè)部與各被卡定部221A、221B之間的間隔2I1以下,因此,第一卡定部212A、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能夠從各孔部223A、223B拔出。

另外,若為上述構(gòu)成,則在插頭23插入到插入部24、卡定部件210卡定于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的狀態(tài)下,在對一對臂部214、214作用使其彼此接近的外力的情況下,一對臂部214、214的延伸方向前端與插頭23的側(cè)部抵接。因此,能夠抑制夾持部211過度變形。即,能夠抑制夾持部211發(fā)生塑性變形。

而且,在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21中,能夠使卡定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上的卡定部件210以一對孔部223A、223B為軸線進(jìn)行旋轉(zhuǎn)。由此,在將卡定部件210安裝在一對被卡定部221A、221B上的狀態(tài)下,能夠?qū)⒉孱^23相對于插入部24插入拔出。因此,能夠容易地對插頭保持裝置21進(jìn)行操作。

以上,對本實(shí)用新型的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插頭保持裝置及插頭保持方法進(jìn)行了說明,但本實(shí)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第二實(shí)施方式,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nèi)能夠適當(dāng)?shù)剡M(jìn)行變更。

例如如圖14所示,卡定部件210E的夾持部211E也可以僅具備將插頭23夾入到夾持部主體213與插入部24之間的部位(圖7、8中的夾持部主體213),而不具備沿插頭23的兩側(cè)部在插頭23的插入方向2A上延伸的部位(圖7、8中的臂部214)。即使是圖14中示例的插頭保持裝置21E,通過夾持部211E進(jìn)行彈性變形,也能夠使一對卡定部212A、212B的間隔變化。

在上述第二實(shí)施方式的卡定部件210中,例如一對卡定部212A、212B也可以從夾持部211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卡定部件210具有與上述第二實(shí)施方式同樣的一對臂部214、214即可。另外,一對臂部214、214分別以被卡定部221A、221B位于與插入到插入部24的插頭23的側(cè)部之間的方式配置即可。而且,各卡定部212A、212B從各孔部223A、223B中的朝向插頭23的側(cè)部的相反側(cè)的開口(外側(cè)的開口)插入到各孔部223A、223B即可。

另外,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至少以能夠插入第一卡定部212A的方式形成即可,也可以例如不貫通。在這種情況下,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的插入口至少與第二被卡定部221B的孔部223B的插入口反向地開口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二實(shí)施方式中,例如如圖12所示,支撐部227在夾持部211彈性變形、第一卡定部212A、第二卡定部212B的基端部218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的狀態(tài)下,也可以不支撐夾持部211(臂部214),但不限于此。支撐部227即使例如夾持部211以第一卡定部212A從第一被卡定部221A的孔部223A拔出的方式進(jìn)行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也可以支撐夾持部211。

另外,插頭保持裝置也可以不具備例如支撐部227??ǘú考?10的夾持部211通過例如圖9所示那樣由電源線纜22的纜線26支撐夾持部211,也可以配置于比一對孔部223A、223B更靠縱向方向2D的第一側(cè)2D1、或配置于縱向方向2D上與一對孔部223A、223B對應(yīng)的位置。

另外,插頭保持裝置不限于如上述第二實(shí)施方式那樣纜線從插頭向插入拔出方向延伸的直線型的電源線纜,例如,也可以適用于纜線從插頭向與其插入拔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L字型的電源線纜。

本申請主張以2015年7月7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5-136222為基礎(chǔ)的優(yōu)先權(quán),并將其全部內(nèi)容并入本文中。另外,本申請主張以2015年11月6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5-218344為基礎(chǔ)的優(yōu)先權(quán),并將其全部內(nèi)容并入本文中。

當(dāng)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diǎn)贊!
1
屏山县| 南昌县| 墨竹工卡县| 田东县| 班戈县| 藁城市| 兰州市| 安吉县| 甘谷县| 勃利县| 金坛市| 南平市| 新乡市| 定边县| 西畴县| 建水县| 大田县| 建瓯市| 南宁市| 南丰县| 灯塔市| 资兴市| 故城县| 棋牌| 临湘市| 牡丹江市| 辉县市| 大冶市| 资阳市| 高雄县| 乌苏市| 合肥市| 栖霞市| 潮安县| 岑溪市| 恩施市| 新绛县| 格尔木市| 龙南县| 剑阁县|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