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安防電纜。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事物的需求逐步從生活需求上升到了安全需求,大眾的消費理念認知度也逐漸提高;在現(xiàn)今的電纜行業(yè)中,市場對安防類電纜的大量需求也逐日凸顯出來;目前市場上,電纜的安全性能較差,當遇到明火時,不能保障電路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安防電纜,此電纜柔軟度高,防火能力優(yōu)越,能滿足市場對安全防護性能要求。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安防電纜,包括導體、耐火絕緣層、隔氧填充層、耐火包帶、護套;所述耐火絕緣層包裹在導體表面;所述隔氧填充層包裹在耐火絕緣層表面;所述耐火包帶包裹在隔氧填充層表面;所述護套包裹在耐火包帶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導體為鍍錫退火圓銅絲、鋁絲、鋁合金絲。
進一步地,所述耐火絕緣層采用輻照交聯(lián)型聚烯烴與陶瓷化聚烯烴雙層共擠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隔氧填充層采用無基金屬水合物。
進一步地,所述護套由陶瓷化聚烯烴材料制作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安防電纜,此電纜柔軟度高,防火能力優(yōu)越,能滿足市場對安全防護性能要求;在遇到明火時,可保證電纜在帶點的情況下承受950度高溫3小時的燃燒,并保障電路的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導體、2為耐火絕緣層、3為隔氧填充層、4為耐火包帶、5為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安防電纜,包括導體1、耐火絕緣層2、隔氧填充層3、耐火包帶4、護套5;所述耐火絕緣層2包裹在導體1表面;所述隔氧填充層3包裹在耐火絕緣層2表面;所述耐火包帶4包裹在隔氧填充層3表面;所述護套5包裹在耐火包帶4表面。
所述導體1為鍍錫退火圓銅絲、鋁絲、鋁合金絲;電纜的導體1采用了成熟的絞線技術,而且護套5采用非金屬護套。因此,不僅重量輕,而且更具有柔軟的特性。
所述耐火絕緣層2采用輻照交聯(lián)型聚烯烴與陶瓷化聚烯烴雙層共擠結構;此結構設計將輻照交聯(lián)聚烯烴優(yōu)良的電氣性能及物理性能與陶瓷化聚烯烴的耐火性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既滿足產品所要求的電氣絕緣性能,又大大延長了電線在火災情況下正常通電的運行時間。
所述隔氧填充層3采用無機金屬水合物,其導熱、阻燃性優(yōu)良,可充分保證電纜的高阻燃特性,電纜在燃燒過程中該材料遇高溫后即析出結晶水并分解成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吸附在耐火絕緣層3表面能夠形成對孔狀的外殼,這種外殼對煙氣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同時,析出的水分可以起到充分降溫的作用。
所述耐火包帶4,帶材選用薄型阻燃布帶,無鹵、不含有害重金屬、不含玻纖及石棉等易吸濕成分,符合歐盟ROHS標準;具有較好的柔軟度、抗張強度和優(yōu)良的阻燃性能;其重疊繞包在電纜表面,可起到防止無機金屬水合物滴落,同時保證電纜的圓整度,亦可提高阻燃性能。
所述護套5由陶瓷化聚烯烴材料制作而成;此材料可使用常規(guī)擠塑機加工生產,不僅降低了現(xiàn)有防火電纜的加工難度,并能夠保證電纜的防火性能。而一旦遭遇火災,此材料在高溫情況下,有機物質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燒蝕,并且會快速進入陶瓷化的反應過程中,轉化成堅硬的陶瓷狀物質,與導體外部的陶瓷化絕緣材料形成一內一外兩道防火的隔離帶,有效阻擋火焰的侵蝕,同時,該陶瓷結構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可以將熱量傳導到電纜的非受火區(qū)域,使得電纜的溫度不會過快的提升,保證電纜受災時仍可保持正常使用狀態(tài)。
本新型安防電纜從安防角度出發(fā),耐火絕緣層2、隔氧填充層3、護套5等工序均設計了防火結構,極大提高了產品整體的耐火等級,同時此產品材料均為低煙無鹵無毒的環(huán)保材料,符合市場對綠色環(huán)保方面的要求。
此新型安防電纜符合BS,IEC國際標準,能在帶電的情況下承受950℃ 3小時的燃燒,并保障電路的正常運行。因此即使在短路溫度以上也可以保持不變。
根據(jù)IEC1034進行煙氣發(fā)散試驗,測試透光度達到60%以上。由于電纜的耐火絕緣層2、護套5沒有選用PVC材料。因此即使在火災條件下,也無酸性氣體發(fā)散。
本產品工藝技術將柔性耐火電纜與傳統(tǒng)電纜生產技術相結合,中間無接頭整段交貨,可以使電纜的安裝敷設更加方便,避免了像礦物絕緣電纜經常遇到的接線終端問題。
對于相同截面的電纜而言,本產品散熱性要比其它同類型的電纜優(yōu)越,因此傳輸電流較高,可以承受一定的過載。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安防電纜,此電纜柔軟度高,防火能力優(yōu)越,能滿足市場對安全防護性能要求;在遇到明火時,可保證電纜在帶點的情況下承受950度高溫3小時的燃燒,并保障電路的正常運行。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是介紹其具體實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護范圍。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fā)下可以做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