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電氣接線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插套端子的插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的產品在生產中需要用到安普插套類的接線端子,如安普插套170603-2、 W25306170603、安普插套640917-1、W25306640917、扁平插套端子LIF6.0F638R、W25305063085、扁平插套端子LIF2.5F638R、W70905122200等,其應用的范圍很廣,而且一般用量非常大,但是其在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1)在進行使用時,插套端子壓接完導線后需要插入到器件的插片上,插套端子下部有一小凸起彈片與器件上插片下方的孔完全配合則表示插套端子與插片正確插接到位,在安裝過程中,凸起彈片與插片孔之間的壓緊力很大,用母指和食指夾住插套插入時很費力,勞動強度很大;如果借助一字起工具插入,一字起與插套端子接觸面太小,一字起很容易下滑出來,挫到電路板或器件上易損傷產品或器件;另外在在插入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在插套沒有到位時會誤判斷為已經插到位了,產品在運行過程中極有可能松動、接觸不良導致電路斷開,存在嚴重質量隱患;
(2)在返修、返工,維修過程中,插套端子需要撥出時,用手根本無法撥出插套端子。也是借用一字起將插套端子往上撬,在上撬過程中很容易傷到員工自身的臉部,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插套端子插入與撥出過程勞動效率很低,勞動強度大,并存在質量及安全隱患;而且布線多為女員工,問題更顯突出。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以及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插套端子的插撥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插套端子的插撥裝置,包括握持部、連接桿和限位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握持部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限位板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桿與所述限位板垂直布置以呈L形,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設置有定位口,用于從插套端子的插套與絕緣護套之間的過渡頸部的側面插入以對插套端子進行定位而進行插撥作業(y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定位口呈U形,且U形定位口的開口處為呈圓弧狀的擴口部。
所述限位板靠近握持部的上表面呈傾斜狀,且從限位板的兩側向定位口逐漸向下傾斜。
所述握持部呈口狀。
所述限位板的定位口的開口方向垂直于所述握持部所在的平面。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插套端子的插撥裝置,通過限位板的定位口對插套端子進行限位以進行插套端子的插撥,操作簡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結構簡單、適用于不同大小插套端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向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限位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限位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插套端子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插套端子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表示:1、握持部;2、連接桿;3、限位板;31、定位口;4、插套端子;41、過渡頸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插套端子的插撥裝置,包括握持部1、連接桿2和限位板3,連接桿2的一端與握持部1相連,另一端與限位板3的一端相連,連接桿2與限位板3垂直布置以呈L形,限位板3的另一端設置有定位口31,用于從插套端子4的插套與絕緣護套之間的過渡頸部41的側面插入以對插套端子4進行定位而進行插撥作業(yè)。其中插套端子4如圖6和圖7所示。在進行插撥作業(yè)時,首先將限位板3的定位口31從插套端子4的過渡頸部41側面插入,從而實現(xiàn)對插套端子4的上下限位,然后進行插撥作業(yè),操作簡便、易于實現(xiàn),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結構簡單、適用于不同大小的插套端子4的拆裝。
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定位口31呈U形,且U形定位口31的開口處為呈圓弧狀的擴口部,從而方便將插套端子4插入,開口的寬度略大于插套端子4的過渡頸部41的厚度,既能方便將限位板3插入,又能保證在進行插撥時定位口31能夠有效對插套端子4的過渡頸部41上下側進行有效限位。另外限位板3靠近握持部1的上表面呈傾斜狀,且從限位板3的兩側向定位口31逐漸向下傾斜。
本實施例中,握持部1呈口狀,能夠保證長時間握持的舒適性,另外限位板3的定位口31的開口方向垂直于握持部1所在的平面,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插套端子的插撥裝置,將插撥集成為一體,方便高效;降低了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