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纜,尤其是一種抗拉型通訊系統(tǒng)綜合布線專用光纜,屬于電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通訊用布線主要有兩種方式:
1、將多根電線穿入已提前設置好的管道內,這種布線結構結構通常為2類導體外擠包一層絕緣,如果外部電磁干擾較為嚴重時,管道為金屬材料制成。
2、將多根電線采用絞合成一根纜芯,這種電纜導體通常是由2類導體,外部擠包護套,然后將其直接放置在管道內,如果外部電磁干擾較為嚴重市,通常在這類電纜纜芯外設置一層金屬鎧裝層。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和缺點:
1、現有技術中電纜內部無任何抗拉結構,電纜纜芯截面較小,在敷設過程中容易出現線芯拉斷現象,浪費較高;
2、采用多根布線的方式,具有以下缺點,布線面積較大時,管道通常較多,并彎道也多,增加了布線安裝的難度和時間,并且隨著彎道增多,布線容易損傷,并且管道內的電線如遇到故障,給維護帶來一定的難度;
3、采用多根布線絞合成一根電纜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可以減少敷設次數,但是該類電纜纜芯外的一層金屬鎧裝層,起到一定抗電磁干擾作用,但是電纜纜芯內各電線產生的電磁干擾無法解決,另外金屬鎧裝層會增加電纜彎曲半徑,在彎曲半徑要求小的安裝條件下無法敷設這種電纜;
4、現有技術中的布線功能較為單一,電纜纜芯內通常只設置布線,沒有其他功能的電線在內,當需要信號傳輸時,通常需要另外敷設信號電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抗拉型通訊系統(tǒng)綜合布線專用光纜,能夠解決現有技術電纜彎曲半徑大、抗電磁干擾能力差、功能較為單一、無抗拉性能的問題。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抗拉型通訊系統(tǒng)綜合布線專用光纜,包括纜芯,其特征是:所述纜芯由四根光纖單元和四根線芯排列成纜,光纖單元設置在四根線芯的空隙處,在線芯的空隙處采用膨化玻纖繩進行成纜,在膨化玻纖繩的外側編織芳綸紗編織層,在芳綸紗編織層外側繞包雙面煅燒云母帶,在雙面煅繞云母帶的外側繞包聚酯帶,在聚酯帶的外側編織鍍錫銅絲編織總屏層,在鍍錫銅絲編織總屏層外側擠包一層護套。
進一步的,所述光纖單元和線芯采用0+4的結構順時針排列成纜。
進一步的,所述線芯包括導體,導體的外側繞包單面煅燒云母帶,單面煅燒云母帶的云母面朝外,在單面煅燒云母帶的外側擠包絕緣層,在絕緣層外側編織鍍錫銅絲編織分屏層,在鍍錫銅絲編織分屏層外側繞包聚酯帶繞包層。
進一步的,所述導體采用直徑不大于0.31mm的鍍錫銅絲以1+6的絞合的方式制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抗拉型通訊系統(tǒng)綜合布線專用光纜,采用“分屏+總屏”的方式,提高了電纜的整體抗電纜干擾的能力;電纜導體材料采用柔軟的5類銅絲,鎧裝層為金屬編織層,減小了電纜的彎曲半徑;電纜的中設置光纜,增加了電纜的功能;電纜導體在分別設置了單層煅燒云母帶、膨化玻纖繩、雙層煅燒云母帶,電纜的耐火性能得到了提高;電纜中心層和纜芯中間各設置了加強結構,即加強型芳綸繩和芳綸紗編織層,從內到外增強了電纜的抗拖拽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拉型通訊系統(tǒng)綜合布線專用光纜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高強度芳綸繩1、導體2、單面煅燒云母帶3、絕緣層4、鍍錫銅絲編織分屏層5、聚酯帶繞包層6、膨化玻纖繩7、光纖單元8、芳綸紗編織層9、雙面煅燒云母帶10、聚酯帶11、鍍錫銅絲編織總屏層12、護套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拉型通訊系統(tǒng)綜合布線專用光纜包括纜芯,纜芯由四根光纖單元8和四根線芯采用0+4的結構順時針排列成纜,光纖單元8設置在四根線芯的空隙處,在線芯的空隙處采用膨化玻纖繩7進行成纜,成纜圓整度不小于15%;在膨化玻纖繩7的外側編織芳綸紗編織層9,在芳綸紗編織層9外側繞包雙面煅燒云母帶10,在雙面煅繞云母帶10的外側繞包聚酯帶11,在聚酯帶11的外側編織鍍錫銅絲編織總屏層12,在鍍錫銅絲編織總屏層12外側擠包一層護套13。
所述線芯包括導體2,導體2采用5類鍍錫銅絲以正規(guī)絞合的方式制成,在導體2的外側繞包單面煅燒云母帶3,單面煅燒云母帶3的云母面朝外,重疊率>40%;在所述單面煅燒云母帶3的外側擠包絕緣層4,在絕緣層4外側編織鍍錫銅絲編織分屏層5,鍍錫銅絲編織分屏層5的編織密度為90%;在所述鍍錫銅絲編織分屏層5外側繞包聚酯帶繞包層6,聚酯帶繞包層6的搭蓋率>25%。
所述雙面煅燒云母帶10的重疊率>40%;所述聚酯帶11的重疊率為25%;所述鍍錫銅絲編織總屏層12的編織密度為90%。
本實用新型所述抗拉型通訊系統(tǒng)綜合布線專用光纜的工作原理:
1、減小電纜彎曲半徑:電纜的柔軟性和耐彎曲能力主要取決于電纜的結構,而在電纜結構中導電線芯的結構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導電線芯柔軟、耐彎曲,具有較高的導電率,導體為細單絲、束股、復合絞的結構。針對電纜的特殊使用方式,采用單絲直徑不大于0.31mm的鍍錫銅絲;絞制時均采用1+6的正規(guī)絞合方式,使導體結構更穩(wěn)定,緊密程度高,外徑小,導電線芯柔軟度好。
另外電纜的鎧裝層采用鍍錫銅絲編織層,編織密度為90%,金屬編織層可以起到屏蔽和保護纜芯的作用,同時該編織層也十分柔軟。
2、提高電磁干擾性能:電纜的屏蔽是采用“分屏+總屏”結構,即電纜內各線芯外編織鍍錫銅編織分屏,編織密度為90%,這層結構可以使得電纜各線芯產生的電磁波不干擾其他線芯,解決了各線芯之間會干擾的問題;成纜后的纜芯外編織一層編織鍍錫銅編織總屏,編織密度為90%,這層結構可以進一步提高纜芯內各線芯抗電磁干擾能力。
3、光纖復合:由于現有技術中電纜的功能較為單一,本實用新型中設置了一組光纖單元,由于光纖不會受到電磁干擾能力,重量也較輕,傳輸量大,實現了電纜多功能性。
4、抗拉性能:為提高電纜整體的抗拉性能,電纜最中心設置了一根有高強度芳綸紗制成的高強度芳綸繩在電纜的纜芯中編織了一層由高強度芳綸紗制成的編織層,著兩層結構使得電纜在拖拽過程中主要受力集中在中心層和編織層,從而保護了電纜內部。
5、減小電纜外徑:將光纖單元設置在主線芯的空隙處,充分利用電纜內部間隙處,與單獨設置一根光纜和主線芯一起絞合的方式相比,減小了外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