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池注液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鋰電池注液生產時,電池盒注液孔較小,只能采用人工注液方式,進行一對一的注液加工,故,生產加工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
目前,針對傳統(tǒng)的人工注液方式,應用最廣泛的是采用自動注液機進行抽真空和注入電解液,然而,目前自動注液機仍存在于以下幾點不足:
1、經過注液杯抽真空,空間大抽真空速度慢,真空值不高,生產效率低。
2、對電芯抽真空后,完成電池注液,電芯內部真空值不高,電解液不能快速有效的侵潤到電芯內部,存在質量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自動化程度較低,注液效率低及產能較低等缺陷。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包括:
第一緩存裝置,用于存放待注液的電池;
第二緩存裝置,用于存放注液后的電池;
上料裝置,用于接收物料線上的待注液電池并將該電池移動至所述第一緩存裝置;
下料裝置,用于將所述第二緩存裝置上的注液后的電池輸送至物料線上;
回轉裝置,其包括具有一上下料工位的機架、可轉動地支撐在所述機架上的轉盤和用于驅動所述轉盤轉動的轉盤動力件;
多個電池注液裝置,每個所述電池注液裝置均包括注液支撐座、用于使所述注液支撐座升降的注液上下移動機構和設置在所述注液支撐座上并用于對電池注液的多個注液杯;多個所述電池注液裝置沿所述轉盤的周向依序排布;
電池移載裝置,用于將待注液的電池移動至位于上下料工位的所述電池注液裝置下方,并將位于上下料工位的注液后的電池移離所述電池注液裝置;所述電池移載裝置包括用于放置電池的多個載箱,每個所述電池注液裝置于所述注液杯的下方均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載箱的載箱固定架;以及
進出料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一側,用于將所述第一緩存裝置內的待注液電池移動至電池移載裝置的載箱內,并將載箱內注液后的電池動至第二緩存裝置內。
與現有技術對比,本發(fā)明提供的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采用第一緩存裝置、第二緩存裝置、上料裝置、下料裝置、回轉裝置、多個電池注液裝置、電池移載裝置以及進出料裝置,在上下料工位進行電池的進出料、打液、抽真空及注液的同時,位于其余各工位上的電池注液裝置可對電池內部的電解液在電池與注液杯之間進行循環(huán)靜置,這樣,保證電解液充分吸收,節(jié)約時間,該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具有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稱重裝置的立體示意圖一;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稱重裝置的立體示意圖二;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料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緩存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進出料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電池移載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載箱的立體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注液杯打液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電池注液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圖10中i-i面的剖視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a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13為圖11中b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14為圖10中ii-ii面的剖視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c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16為圖10中iii-iii面的剖視示意圖;
圖1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注液口清潔裝置的立體示意圖一;
圖18為圖17中d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1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注液口清潔裝置的立體示意圖二;
圖2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接殘液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谒枋龅谋景l(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所稱的“前”“后”“左”“右”“上”“下”與附圖本身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對本發(fā)明的結構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義,此處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發(fā)明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qū)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同樣,“一個”或者“一”等類似詞語也不表示數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個。
如圖1至20所示,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較佳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100,包括第一緩存裝置301、第二緩存裝置302、上料裝置110、下料裝置120、回轉裝置130、多個電池注液裝置60、電池移載裝置50以及進出料裝置40;第一緩存裝置301用于存放待注液的電池200,第二緩存裝置302用于存放注液后的電池200;上料裝置110用于接收物料線(圖未示)上的待注液電池200并將該電池200移動至第一緩存裝置301,下料裝置120用于將第二緩存裝置302上的注液后的電池200輸送至物料線上;回轉裝置130包括具有一上下料工位130a的機架131、可轉動地支撐在機架131上的轉盤132和用于驅動轉盤132轉動的轉盤動力件133;每個電池注液裝置60均包括注液支撐座66、用于使注液支撐座66升降的注液上下移動機構601和設置在注液支撐座66上并用于對電池200注液的多個注液杯61;多個電池注液裝置60沿轉盤132的周向依序排布;電池移載裝置50用于將待注液的電池200移動至位于上下料工位130a的電池注液裝置60下方,并將位于上下料工位130a的注液后的電池200移離電池注液裝置60;電池移載裝置50包括用于放置電池200的多個載箱504,每個電池注液裝置60于注液杯61的下方均設置有用于支撐載箱504的載箱固定架602;進出料裝置40設置在機架131的一側,用于將第一緩存裝置301內的待注液電池200移動至電池移載裝置50的載箱504內,并將載箱504內注液后的電池200動至第二緩存裝置302內。
上述的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100,保證電解液充分吸收,節(jié)約時間,該電解液自動注液設備具有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等優(yōu)點。
參見圖1,回轉裝置130包括具有一上下料工位130a的機架131、可轉動地支撐在機架131上的轉盤132和用于驅動轉盤132轉動的轉盤動力件133。在本實施例中,轉盤132由轉盤132動件驅動水平旋轉,且轉動方向為圖示的逆時針方向,轉盤動力件133為但不局限于電機,在回轉裝置130的左側為進料側,右側為出料側,電池注液裝置60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九個,九個電池注液裝置60繞轉盤132的中心等間距設置。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設置九個電池注液裝置60,即在轉盤132上設計包括上下料工位130a在內的九個工位,在上下料工位130a進行電池200的進出料、打液、抽真空及注液的同時,位于其余各工位上的電池注液裝置60可對電池200內部的電解液在電池200與注液杯61之間進行循環(huán)靜置,保證電解液充分吸收,節(jié)約時間。
參見圖1至3,稱重裝置20包括稱重架201、稱重輸送裝置202、電子秤204,稱重輸送裝置202用于使電池200移動,電子秤204固定在稱重架201上,稱重輸送裝置202下移后使放置其上的電池200與電子秤204接觸,并通過電子秤204稱重。在本實施例中,電子秤204為精密電子秤204,電子秤204固定安裝在稱重架201的頂部;電池200為方形鋰電池200,主要用在手機、數碼相機等數碼產品中。
參見圖1至3,稱重輸送裝置202包括連接在稱重架201上并位于電子秤204上方的安裝支架2021、可轉動地安裝在安裝支架2021上的多個輸送輥2022以及使輸送輥2022轉動的輸送輥驅動件2023,多個輸送輥2022彼此平行且相鄰的兩個輸送輥2022之間留有預設間距。在本實施例中,安裝支架2021包括稱重安裝基板2024和設置在該稱重安裝基板2024上的兩個輥固定板2025,兩個輥固定板2025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多個輸送輥2022并排安裝在兩個輥固定板2025之間,每個輸送輥2022的一端安裝有從動鏈輪(圖未示),輸送輥驅動件2023為但不局于電機,該輸送輥驅動件2023通過主動鏈輪(圖未示)和鏈條(圖未示)與各輸送輥2022的從動鏈輪傳動連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輸送輥驅動件2023的驅動下,稱重輸送裝置202可將放置在輸送輥2022上的電池200向后(圖示中的“后”)輸送,這樣,可實現電池200的上料、稱重和下料。
當然,輸送輥驅動件2023也可以通過皮帶傳動機構或齒輪傳動機構與輸送輥2022傳動連接。
參見圖1至3,稱重升降驅動機構203,用于驅動稱重輸送裝置202相對稱重架201上下移動,其包括稱重升降基板2031、固定在稱重架201上的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以及稱重升降拉桿2033,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可為電動缸或氣缸,在本實施例中,稱重升降驅動機構203包括稱重升降基板2031設置在電子秤204下方,稱重升降基板2031的形狀為但不局限于矩形,稱重升降拉桿2033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四個,四個稱重升降拉桿2033分別布設在稱重升降基板2031的各邊角處,每個稱重升降拉桿2033的一端與稱重升降基板2031固定,另一端向上延伸并與安裝支架2021的稱重安裝基板2024固定,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為但不局限于氣缸,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具有一輸出軸2034,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的輸出軸2034與稱重升降基板2031連接固定的,這樣,在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的輸出軸2034作用下,拉動稱重升降基板2031相對稱重架201上下移動,稱重升降基板2031移動的同時帶動稱重輸送裝置202上下移動。
具體地,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固定安裝在電子秤204的底部,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的輸出軸2034向下延伸至稱重升降基板2031,并固定連接在稱重升降基板2031的上表面中央,可以理解的是,在輸出軸2034向下伸出時,推動稱重升降基板2031向下移動,以使稱重輸送裝置202向下朝電子秤204移動;在輸出軸2034向上回縮時,推動稱重升降基板2031向上移動,以使稱重輸送裝置202向上遠離電子秤204。
當然,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也可以安裝在稱重升降基板2031的下方,稱重升降動力件2032的輸出軸2034向上延伸至稱重升降基板2031并與稱重升降基板2031連接固定。
作為進一步地改進,稱重架201上固定設置有導向套205,導向套205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四個,分別與稱重升降拉桿2033一一對應,各導向套205分別套設在對應的稱重升降拉桿2033上,這樣,在導向套205的導向作用下,稱重升降驅動機構203的結構更加穩(wěn)固,稱重輸送裝置202上下移動更加平穩(wěn)。
參見圖1至3,電子秤204,用于在稱重輸送裝置202下降后與電池200接觸并對電池200稱重,電子秤204安裝在稱重架201上并位于稱重輸送裝置202下方。在本實施例中,稱重安裝基板2024具有一鏤空區(qū)(圖未示),該鏤空區(qū)位于兩個輥固定板2025之間,電子秤204包括在稱重輸送裝置202下降時向上伸出預設間距與電池200接觸的稱重部2041,稱重部2041位于電子秤204的頂部。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提供的稱重裝置20中,電子秤204的稱重部2041設置在鏤空區(qū)內,稱重輸送裝置202對電池200傳送時,稱重輸送裝置202處于最高位,此時輸送輥2022的頂面高于電子秤204的稱重部2041頂面,電子秤204不與電池200接觸,通過輸送輥2022的轉動使電池200移動;在電池200移動至電子秤204的稱重部2041上方時,輸送輥2022停止轉動,稱重輸送裝置202下降(相對稱重架201向下移動),當稱重輸送裝置202下降至最低位時,輸送輥2022的頂面低于電子秤204的稱重部2041頂面,即電池200支撐在電子秤204的稱重部2041上,從而對電池200進行稱重;在電池200稱重結束后,稱重輸送裝置202回升至最高位并繼續(xù)輸送電池200。
具體地,稱重部2041包括間隔形成在電子秤204頂部的多個支撐凸起2042,支撐凸起2042在電池200輸送方向上的厚度小于預設間距,支撐凸起2042的頂面為平面且各支撐凸起2042的頂面基本在同一平面上。從圖2可以看出,支撐凸起2042的長度略大于電池200的寬度,且支撐凸起2042的寬度(即在輸送方向上的厚度)略小于預設間距,以便在稱重輸送裝置202下降后經預設間距向上穿出。值得一提的是,在稱重輸送裝置202下降至最低位時,稱重安裝基板2024與電子秤204之間仍留有間隙,以避免在稱重時受到干擾導致稱重數值的不準確。
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本實施例提供的稱重裝置20還包括用于檢測電池200是否到達指定位置的感應裝置(圖未示),感應裝置固設在稱重輸送裝置202上,感應裝置可為紅外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通過固定支架206安裝在稱重安裝基板2024上,可以理解的是,當電池200移動至該指定位置(指電子秤204的稱重部2041的正上方處)后,感應裝置感應到電池200,輸送輥2022停止轉動,且稱重輸送裝置202下降,電子秤204對電池200進行稱重。
作為進一步地改進,稱重架201的底部設置有腳墊207,腳墊207可為硅膠墊,腳墊207的底部可以設計防滑紋,這樣,可增大稱重架201與底面的摩擦力,避免稱重裝置20移動。
參見圖1和4,上料裝置110用于接收物料線上的待注液電池200并將該電池200移動至所述第一緩存裝置301;下料裝置120用于將所述第二緩存裝置302上的注液后的電池200輸送至物料線上;上料裝置110與下料裝置120的結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實施例中,上料裝置110與下料裝置120的結構相同,該上料裝置110和下料裝置120均包括固設在回轉裝置一側的支撐橫梁111、滑設在該支撐橫梁111的滑動安裝架112、使滑動安裝架112移動的安裝架動力件114、安裝在該滑動安裝架112上的機械手113和使機械手113升降的機械手升降動力件115,安裝架動力件114為但不局限于電機,機械手升降動力件115為但不局限于氣缸。
參見圖1和5,第一緩存裝置301和第二緩存裝置302的結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緩存裝置301和第二緩存裝置302的結構相同,該第一緩存裝置301和第二緩存裝置302均包括設置在回轉裝置一側的緩存基座303、滑設在緩存基座303上的緩存滑板304、使緩存滑板304移動的滑板平移動力件307、用于放置電池的緩存載盤305以及連接在緩存載盤305與緩存滑板304之間的滑板升降動力件306,滑板升降動力件306和滑板平移動力件307為但不局限于氣缸。需要說明的是,緩存載盤305存放滿之后可同時放置有八塊電池,其中,第一緩存裝置301中靠近進出料裝置40的六塊電池以供進出料裝置40抓取,剩下兩塊電池可以暫留在該緩存載盤305上。
參見圖1和6,在本實施例中,進出料裝置40包括進出料橫軌401、用于夾持電池200且在進出料橫軌401的延伸方向并排設置的兩個抓取組件402以及使兩個抓取組件402相對進出料橫軌401移動的抓取平移機構403。在本實施例中,進出料橫軌401上滑設有進出料滑板406,進出料滑板406與抓取平移機構403連接并由抓取平移機構403驅動移動,抓取平移機構403為但不局限于履帶輪傳動機構,抓取組件通過抓取升降動力件405安裝在進出料滑板上,抓取升降動力件405為但不局限于氣缸,每個抓取組件402均包括六個電池夾爪404,可同時抓取六塊電池。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抓取組件402同時升降及同時移動,即在左側抓取組件402下移抓取第一緩存裝置301上的待注液的電池200時,右側抓取組件402下移動抓取載箱504中注液后的電池200;兩個抓取組件402向右平移后,左側抓取組件402下移將待注液的電池200放入載箱504中,右側抓取組件402移動將注液后的電池200放至第二緩存裝置302上;向左復位。
參見圖1、7和8,本實施例的電池移載裝置50,包括移載導軌501、移載平臺502、移載驅動機構503、載箱504、載箱支撐裝置505和電池推頂裝置506。
參見圖7和8,本實施例的電池200可為方形鋰電池200,該電池200并排放置在載箱504內,再通過移載驅動機構503的驅動以將裝有電池200的載箱504送至下一工序進行相應的操作。在本實施例中,載箱504的數量為不局限于九個,該載箱504包括載箱底板5041和與載箱底板5041連接的多個載箱側板5042,載箱底板5041與多個載箱側板5042圍合形成開口朝上的電池容置腔5043,該載箱504可存放但不局限于至少六個電池200。需要說明的是,電池200放入載箱504內后,電池200整體上基本內置在載箱504的電池容置腔5043中,即電池200的上端面低于載箱504的上端面。
參見圖7和8,在本實施例中,移載導軌50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條,兩條移載導軌501彼此平行且在一與移載導軌501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間隔設置。
參見圖7和8,移載平臺502滑動設置在移載導軌501上,并能沿移載導軌501的延伸方向相對該移載導軌501前后(圖示中的前側和后側)滑動,在本實施例中,移載平臺50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滑塊5021,滑塊502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個,兩個滑塊5021與兩個移載導軌501分別一一對應,每個滑塊5021滑動連接在對應的移載導軌501上。
當然,也可以在移載導軌501上開設有滑槽,移載平臺502的底部安裝有滑設在滑槽內的滑輪。
參見圖7和8,移載驅動機構503,用于使移載平臺502在移載導軌上移動,在本實施例中,移載驅動機構503設置在兩移載導軌501之間并位于移載平臺502下方,移載驅動機構503為但不局限于直線電機機構,其包括直線導軌和滑設在該直線導軌上并與移載平臺502固定連接的直線電機。
參見圖7和8,載箱支撐裝置505,用于將載箱504支撐在移載平臺502上,載箱支撐裝置505固設在移載平臺502上。該載箱支撐裝置505包括載箱支撐組件5051,載箱支撐組件5051包括用于與載箱504的底部抵接的載箱支撐頂板5052、載箱支撐導向柱5053以及用于使載箱支撐頂板5052相對移載平臺502上下移動的載箱升降動力件5054;載箱支撐導向柱5053的頂端與載箱支撐頂板5052固定連接,移載平臺502上開設有供載箱支撐導向柱5053穿過的導向孔5022,載箱升降動力件5054固定在移載平臺502上。在本實施例中,載箱支撐組件505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組,兩組載箱支撐組件5051分別安裝在移載平臺502的左右(圖示中的左側和右側)兩側部,載箱支撐頂板5052的長度(圖示中前后方向上的長度)與載箱504的寬度(圖示中前后方向上的長度)基本相同,載箱升降動力件5054為但不局限于氣缸,載箱升降動力件5054的輸出軸向上延伸并與載箱支撐頂板5052連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載箱升降動力件5054的驅動下,輸出軸的伸縮帶動載箱支撐頂板5052上下移動,進而實現支撐在該載箱支撐頂板5052上載箱504的升降。
參見圖7和8,載箱504與載箱支撐頂板5052之間設置有使二者在移載導軌501的延伸方向上不可相對移動的載箱定位結構。具體地,載箱定位結構包括凸設在載箱支撐頂板5052上的定位凸起5055以及開設在載箱504的載箱底板5041上并可供定位凸起5055滑入和滑出的定位孔5044,各載箱支撐頂板5052上的定位凸起5055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個,載箱底板5041上的定位孔5044數量與定位凸起5055數量相對應,且定位孔5044的形狀與定位凸起5055的形狀相匹配。可以理解的是,載箱504放置在載箱支撐裝置505的載箱支撐頂板5052上后,通過載箱支撐頂板5052上的定位凸起5055滑入對應的定位孔5044內,從而對載箱504進行限位和鎖定,在載箱504隨移載平臺502沿移載導軌501移動時,載箱504不會脫離載箱支撐頂板5052,以保證載箱504移動的平穩(wěn)性和安全性。
當然,載箱定位結構也可以是開設在載箱支撐頂板5052上的定位孔和凸設在載箱504的載箱底板5041上的定位凸起。
參見圖7和8,電池推頂裝置506,用于將放置在載箱504內的電池200至少部分頂離載箱504的電池推頂裝置506,電池推頂裝置506包括電池推頂組件5061,電池推頂組件5061包括推頂連接板5062、用于使推頂連接板5062相對移載平臺502上下移動的推頂動力件5063以及固定在推頂連接板5062上的電池推桿5064。推頂動力件5063固定在移載平臺502上,載箱504的底部開設有供電池推桿5064的頂端穿過的推頂孔5045。在本實施例中,電池推頂組件5061設置在兩載箱支撐組件5051之間,電池推頂組件506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組,每組電池推頂組件5061均包括但不局限于六個電池推桿5064,六個電池推桿5064兩兩一組分為三組推桿組,各推桿組中的兩個推桿在移載導軌501的延伸方向上并排且間隔設置,推頂動力件5063為不局限于氣缸,推頂動力件5063的輸出軸向上延伸并與推頂連接板5062連接固定。容易理解的是,在需要取出載箱504內的電池200時,通過電池推頂裝置506的電池推桿5064的上升,電池推桿5064的頂端由載箱底板5041的推頂孔5045伸入電池容置腔5043內,并向上頂推電池200,使電池200向上被部分頂出載箱504的開口。
當然,在電池推桿5064具有足夠長度時(電池推桿5064的長度大于載箱504高度),電池推頂裝置506可將放置在載箱504內的電池200完全頂離載箱504。
參見圖1和9,注液杯打液裝置70,設置在回轉裝置一側并用于給位于上下料工位130a上的電池注液裝置的注液杯注入電解液,本實施例的注液杯打液裝置70,主要為了對注液杯注入電解液,注液杯則用于對電池進行注液。該注液杯打液裝置70包括安裝基板701、支撐立板702、平移機構703、打液機構704和打液升降機構705。
在本實施例中,該安裝基板701大致為矩形的平板,安裝基板701的表面具有相互垂直的一橫向d1(圖示中d1方向,下面統(tǒng)稱第一方向d1)和一縱向d2(圖示中d2方向,下面統(tǒng)稱第二方向d2),平移機構703固定在安裝基板701上并由安裝基板701支撐,支撐立板702通過平移機構703連接在安裝基板701于第一方向d1的前側。
參見圖9,平移機構703包括導向支撐座7031、穿設于導向支撐座7031的導向柱7032以及固定在安裝基板701上且與支撐立板702連接的平移動力件7033;平移動力件7033可為氣缸或電動缸,導向支撐座7031固定在安裝基板701上,導向柱7032的一端與支撐立板702連接固定。在本實施例中,導向支撐座7031通過螺釘、焊接等一切現有的固定連接方式固定安裝在安裝基板701的上表面前側,導向支撐座703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個,兩個導向支撐座7031在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上并排且間隔設置;導向柱7032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個,兩個導向柱7032與兩個導向支撐座7031分別一一對應,導向柱7032滑動連接于導向支撐座7031,導向支撐座7031具有供導向柱7032穿過的裝配孔(圖未示),導向柱7032的前端固定連接在支撐立板702的后側。平移動力件7033可為但不局限于氣缸,平移動力件7033通過螺釘、焊接等一切現有的固定連接方式固定安裝在安裝基板701上并位于兩個導向支撐座7031之間,平移動力件7033的輸出軸與支撐立板702連接固定。容易理解的是,通過導向柱7032和導向支撐座7031將支撐立板702懸掛在安裝基板701的前側,且支撐立板702可相對安裝基板701前后移動,在平移動力件7033的驅動下,將安裝有打液機構704的支撐立板702向前推出以注電解液,并在打液完成后向后拉動支撐立板702復位。
支撐立板702,大致為矩形的平板,且與安裝基板701基本垂直設置,支撐立板702用于安裝打液機構704和打液升降機構705。在本實施例中,支撐立板702具有面向安裝基板701的第一側702a(圖示的后側)和與第一側702a相對的第二側702b(圖示的前側),打液機構704位于第二側702b。
當然,安裝基板701和打液機構704也可以均位于支撐立板702的同一側。
參見圖9,打液機構704用于注電解液,在本實施例中,打液機構704包括打液安裝板7041和設置在打液安裝板7041的打液部件7042,打液安裝板7041大致為矩形的平板,且與支撐立板702基本平行,該打液安裝板7041可上下移動的設置在支撐立板702前側,打液部件7042的后端連接液源,打液部件7042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六個,即該打液機構704可同時對六個注液杯進行打液。
參見圖9,打液升降機構705,用于使打液機構704相對安裝基板701上下移動,打液升降機構705包括支撐導柱7051、套設在支撐導柱7051上的滑套7052以及固定在支撐立板702上且與打液安裝板7041連接的升降動力件7053;支撐導柱7051固定在支撐立板702上,滑套7052與打液安裝板7041連接固定,在本實施例中,支撐導柱705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個,兩個支撐導柱7051均安裝在支撐立板702的第二側702b上,升降動力件7053安裝在該支撐立板702的頂端,其為但不局限于氣缸,升降動力件7053的輸出軸向下延伸并與打液安裝板7041連接固定,打液安裝板7041的后側安裝有滑套7052,滑套7052套設在對應的支撐導柱7051上,這樣,在升降動力件7053的驅動下,安裝有打液部件7042的打液安裝板7041可相對支撐立板702上下移動,在向下移動時與注液杯的入液口對接并注入電解液,在打液完成后向上移動與注液杯分離。
具體地,該打液機構704還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打液安裝板7041上且沿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延伸的轉軸7043和固定在轉軸7043上并用于安裝打液部件7042的打液固定座7044,打液固定座7044的數量為但不局于六個,六個打液固定座7044與六個打液部件7042分別一一對應,六個打液固定座7044在轉軸7043上呈等間距布置。每個打液部件7042均包括用于連接電解液液源的閥體構件7045和與閥體構件7045連接且向下彎曲的針管構件7046,閥體構件7045固定在打液固定座7044上。容易理解的是,打液部件7042借助轉軸7043可轉動地與打液安裝板7041連接,在打液機構704向前伸出且向下移動后,打液部件7042的針管構件7046扣插在對應的注液杯的入液口處;若打液部件7042與注液杯入液口的位置未對齊時,則在打液部件7042下移后受注液杯的抵頂使打液部件7042繞轉軸7043的軸線向上翻轉。
參見圖9,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打液安裝板7041與轉軸7043之間設置有感應組件706,感應組件706包括固定在轉軸7043上的接觸片7061和觸發(fā)開關7062,觸發(fā)開關7062固設在打液安裝板7041上,在轉軸7043轉動預定角度時,觸發(fā)開關7062與接觸片7061接觸并受接觸片7061的頂壓被壓下,以關閉打液部件7042,可以理解的是,在打液部件7042與注液杯入液口的位置未對齊時,因注液杯抵頂使打液部件7042帶動轉軸7043及接觸片7061轉動,在并轉動預定角度后使接觸片7061壓下觸發(fā)開關7062,此時打液部件7042被關閉,以避免在未達到打液條件下,電解液的流出造成污染,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參見圖9,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打液安裝板7041與轉軸7043之間設置有復位組件707,復位組件707包括固定在轉軸7043上的復位板7071和一端與復位板7071連接的彈性元件7072,彈性元件7072的另一端與打液安裝板7041連接。這樣,在轉軸7043轉動時,復位板7071對彈性元件7072進行擠壓,彈性元件7072受壓后形成彈性復位力,打液部件7042上移后,彈性元件7072推動轉軸7043復位轉動。
當然,也可不采用復位組件707,通過打液部件7042自身的重量進行復位。
參見圖9,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本實施例的注液杯打液裝置70還包括設置在打液機構704下方的殘液收集盒708,殘液收集盒708具有集液槽7081。殘液收集盒708還包括出液孔7082,出液孔7082位于集液槽7081的底面。在本實施例中,殘液收集盒708位于打液機構704處初始位置(未伸出和下移的位置)的正下方,殘液收集盒708的長度與轉軸7043的長度基本相同,集液槽7081沿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延伸,出液孔7082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兩個,分別在集液槽7081的左右兩端,出液孔7082自上而下貫穿該殘液收集盒708,可以理解的是,在注入完成后,打液機構704回復到初始位置,打液部件7042內殘留的電解液向下落入殘液收集盒708內,可由出液孔7082回流,經過濾后重新利用。
參見圖1、10至16,本實施例提供的注液杯61,用以對電池注電解液,注液杯61安裝在注液支撐座66上并由該注液支撐座66支撐,每個注液杯61均配備有一外桿62和一內桿64,外桿62由外桿驅動機構63控制下上移動,內桿64由內桿驅動機構65控制上下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注液杯6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六個,外桿驅動機構63同時控制六個外桿62上下移動,內桿驅動機構65同時控制六個內桿64上下移動,值得一提的是,六個注液杯61以三個為一組的方式分為兩組注液杯組,該注液支撐座66上安裝有進出氣管661,進出氣管661分別與各組注液杯組的各注液杯連通;此外,內桿驅動機構65與外桿驅動機構63連接,以使在外桿62移動的同時帶動內桿64移動。
具體地,注液杯61具有一內腔610、供電解液導入內腔610的進液通道611和供電解液排出的注液通道612,進液通道611設置在注液杯61的頂部,進液通道611設置在注液杯61的底部,進液通道611、內腔610和注液通道612依序連通,注液通道612包括在其鄰近內腔610一端的注液密封面612a。在本實施例中,注液杯61包括依序連接的上蓋613、杯體614和下蓋615,上蓋613、杯體614和下蓋615圍合形成內腔610。上蓋613的橫截面大致呈矩形,進液通道611設置在上蓋613上,進液通道611的上端延伸至上蓋613的上表面形成進液口6111,進液通道611的下端延伸至上蓋613的下表面(位于內腔610的一側表面)形成流出口,通過進液口6111將電解液打入內腔610中。杯體614,大致為圓筒狀,其上端與上蓋613連接,杯體614與上蓋613的接合處設置有用以密封二者之間間隙的密封構件616,該密封構件616為但不局限于密封圈,密封圈的橫截面可為o型、v型或w型。下蓋615,大致為錐形,安裝在杯體614的下端,下蓋615與杯體614的接合處亦設置有用以密封二者之間間隙的密封構件616,該密封構件616為但不局限于密封圈,密封圈的橫截面可為o型、v型或w型。
當然,密封構件616也可以是密封平墊。
從圖10至12可以看出,在本實施例中,下蓋615包括用以連接杯體614的環(huán)形側壁部6151和與環(huán)形側壁部6151連接的環(huán)形注液嘴部6152,環(huán)形注液嘴部6152內壁的輪廓收縮成漏斗狀以形成上述注液通道612。該環(huán)形注液嘴部6152內壁包括一個從環(huán)形側壁部6151的內壁向下并向內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61521、一個從該第一部分61521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61522、一個從該第二部分61522下并向內傾斜延伸的第三部分61523以及一個從該第三部分61523向下延伸至環(huán)形注液嘴部6152下表面的第四部分61524;上述注液密封面612a位于該第一部分61521上,第二部分61522構成供內桿64的外置頭642移動的滑動區(qū)域,且該第二部分61522的直徑大于外置頭642的外徑。
從圖14至16可以看出,注液杯61的頂部還設置有與內腔610連通的氣流通道617,電池注液裝置60還包括用于導通和閉合氣流通道617的控制閥(圖未示)。在本實施例中,氣流通道617包括形成在上蓋613后側表面的第一氣流進出口6171和形成在上蓋613下表面的第二氣流進出口6172,第一氣流進出口6171與進出氣管661連通,控制閥設置在進出氣管661上,值得一提的是,該進出氣管661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一氣源裝置(圖未示),通過抽氣裝置進行首次抽真空(即對電池內部的抽真空),此時控制閥關閉各注液杯61上的第一氣流進出口6171;在完成首次抽真空后,后續(xù)對注液杯61內腔610的抽真空則是通過與進出氣管661連接的氣源裝置進行操作,也就是說,進出氣管661兩端的氣源裝置同時對抽真空,這樣,抽真空的效率更高,所需時間更短,且效果更好。
作為進一步的優(yōu)化,注液杯61內連接有用于防止電解液竄入氣流通道617的過濾器618,在本實施例中,過濾器618安裝在注液杯61內腔610的第二氣流進出口6172位置,這樣,可以在抽空時,避免電解液被吸入氣流通道617中,以提到抽真空的效果。
參見圖11至16,外桿62包括中空的外桿本體621和連接在外桿62底端的密封環(huán)繞件622,外桿本體621與密封環(huán)繞件622可以一體成型制成,也可以采用可拆除方式固定連接。密封環(huán)繞件622具有環(huán)形的第一抽氣密封面622a和環(huán)形的第二抽氣密封面622b,第一抽氣密封面622a位于密封環(huán)繞件622底端面上,第二抽氣密封面622b位于密封環(huán)繞件622側壁上。外桿本體621設置在內腔610中且外桿本體621的頂端延伸至注液杯61的頂端之外,外桿本體621具有與內部連通的抽氣通道623,抽氣通道623位于注液杯61的外部。在本實施例中,外桿62的整體長度略長于注液杯61,外桿62以上下移動方式設置在注液杯61內,且外桿62的上端伸出注液杯61的上端并與外桿驅動機構63連接固定,外桿本體621采用金屬材質,其橫截面為但不局限于圓環(huán)形,密封環(huán)繞件622采用但不局限于橡膠材質,其大致呈碗狀,密封環(huán)繞件622具有位于其底端部的貫穿孔6221,該貫穿孔6221的孔徑與外桿本體621的內徑基本相同。外桿本體621的底端外壁上向外凸設有卡合部6211,密封環(huán)繞件622內壁上開設有供卡合部6211置入并與卡合部6211卡合的卡合槽6222,以使密封環(huán)繞件622卡合在外桿本體621的下端,且二者基本同軸設置。在外桿62下移時,第二抽氣密封面622b與注液密封面612a相接合,以阻止電解液流入注液通道612中,注液杯61的內壁與外桿62的外壁之間形成上述的內部空間。需要說明的是,六個注液杯上的抽氣通道623通過連接管道(圖未示)依次連通,抽氣通道623通過連接管道連接有一抽氣裝置(圖未示),可將外桿62內部的氣體進行抽真空。
參見圖11、13至16,作為進一步地優(yōu)化,外桿62的外側套設有導向套筒67,導向套筒67的頂端固定于注液杯61的頂部。在本實施例中,導向套筒67的上端與上蓋613連接固定,且向下延伸伸入內腔610中,導向套筒67的橫截面為但不局限于圓環(huán)形,外桿62的外徑尺寸與導向套筒67的內徑尺寸相適配,這樣,在導向套筒67的導向作用下,可使外桿62移動更為平穩(wěn),保證了外桿62與注液杯61相對位置的準確性。
具體地,導向套筒67的外壁上向外凸設有限位部671,限位部671位于導向套筒67的頂端,導向套筒67自上而下地插入上蓋613內,在限位部671的限位下,導向套筒67懸掛在上蓋613上,并由壓緊塊壓緊固。
參見圖13和15,在本實施例中,導向套筒67與注液杯61之間以及導向套筒67與外桿62之間均設置有密封構件616,該密封構件616為但不局限于密封圈,密封圈的橫截面可為o型、v型或w型。下蓋615,大致為錐形,安裝在杯體614的下端,下蓋615與杯體614的接合處亦設置有用以密封二者之間間隙的密封構件616,該密封構件616為但不局限于密封圈,密封圈的橫截面可為o型、v型或w型,這樣,通過套設在限位部671下端的密封構件616,以密封導向套筒67與注液杯61之間的間隙,通過設置在限位部671上端的密封構件616,以密封導向套筒67與外桿62之間的間隙。
參見圖11和12,內桿64包括設置在外桿62中且端部分別延伸至外桿62的端部之外的內桿本體641和連接在內桿64杯體614底端的外置頭642,內桿本體641與外置頭642可以一體成型制成,也可以采用可拆除方式固定連接,內桿本體641外壁與外桿62的內壁之間留有預設間隙并形成與抽氣通道623連通的流動通道643,外置頭642的頂端具有吸氣密封面642a,吸氣密封面642a環(huán)繞內桿本體641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內桿64的整體長度略長于外桿62,內桿64以上下移動方式設置在外桿62內,且內桿64的上端伸出外桿62的上端并與內桿驅動機構65連接固定,內桿64采用金屬材質一體成型制成。內桿本體641的橫截面為但不局限于圓形,外置頭642大致錐形,內桿本體641的直徑小于外桿本體621的內徑,使得外桿本體621的內壁與內桿本體641的外壁之間形成上述的內部空間,外置頭642的斷面尺寸大于密封環(huán)繞件622的貫穿孔6221孔徑,這樣,外置頭642的吸氣密封面642a可與環(huán)形密封件的第一抽氣密封面622a接合,以關閉該流動通道643的下端開口處,這樣,可以在第二抽氣密封面622b與注液密封面612a未接合時,阻止電解液流入流動通道643中;在第二抽氣密封面622b與注液密封面612a接合時,可驅動外置頭642的吸氣密封面642a與環(huán)形密封件的第一抽氣密封面622a分離,以使所述抽氣通道623、所述流動通道643、所述注液通道612依序連通。
作為進一步地優(yōu)化,外桿62與內桿64之間設置有導向環(huán)68,導向環(huán)68具有在導向環(huán)68周向上的氣流流通切口(圖未示),導向環(huán)68可采用緊配合的方式嵌合在外桿本體621內部,在本實施例中,導向環(huán)68設置在外桿本體621的下端,導向環(huán)68大致為c字形圓環(huán),其外徑大于外桿本體621的內徑,導向環(huán)68的內徑與內桿本體641的直徑相匹配。外桿本體621的內壁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導向環(huán)68的環(huán)形的容置槽6212,該容置槽6212從外桿本體621的內壁鄰近下端處延伸至下端面開口處,容置槽6212的直徑與導向環(huán)68的外徑相匹配,且在沿外桿62的長度方向上容置槽6212的延伸長度與導向環(huán)68的長度基本相同,導向環(huán)68的下表面與密封環(huán)繞件622接觸,從而將導向環(huán)68固定在外桿62內,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導向環(huán)68,可防止內桿64的擺動,使內桿64移動更為平穩(wěn),以保證內桿64與外杯相對位置的準確性。
參見圖10、11和14,外桿驅動機構63用于使外桿62沿外桿62的長度方向相對注液杯61上下移動,并在朝內腔610底部移動時使第二抽氣密封面622b與注液密封面612a相接合,外桿驅動機構63與外桿本體621的頂端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外桿驅動機構63包括外桿安裝支架631和外桿動力件632,外桿安裝支架631滑動設置在注液支撐座66上且位于注液杯61上方,外桿動力件632可控制外桿安裝支架631沿外桿62的長度方向相對注液支撐座66移動,外桿安裝支架63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一個,外桿動力件632為但不局限于氣缸,外桿62的頂端固定在外桿安裝支架631上,外桿動力件632固定在注液支撐座66上并與外桿安裝支架631連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外桿動力件632的驅動下,外桿安裝支架631可拉動與其連接的六個外桿62上下移動預設行程。
參見圖10、11和14,內桿驅動機構65用于使內桿64沿外桿62的長度方向相對外桿62移動,并在朝遠離內腔610底部的方向移動時使吸氣密封面642a與第一抽氣密封面622a接合,以阻止電解液流入流動通道643中,在本實施例中,內桿驅動機構65包括內桿安裝支架651和內桿動力件652,內桿安裝支架651滑動設置在注液支撐座66上且位于外桿安裝支架631上方,內桿動力件652可控制內桿安裝支架651沿外桿62的長度方向相對外桿安裝支架631移動;內桿安裝支架651的數量為但不局限于一個,內桿動力件652為但不局限于氣缸,內桿64的頂端固定在內桿安裝支架651上,內桿動力件652固定在外桿安裝支架631上并與內桿安裝支架651連接,這樣,在外桿安裝支架631上下移動時,帶動內桿動力件652及內桿安裝支架651同時上下移動;在內桿動力件652的驅動下,內桿安裝支架651可拉動與其連接的六個內桿64上下移動預設行程,容易理解的是,在外桿動力件632的驅動下,與外桿62連接的外桿安裝支架631可帶動與內桿64連接的內桿安裝支架651一同移動,在外桿62與內腔610底部接觸后,內桿動力件652可使內桿64相對外桿62進一步地移動,即外置頭642滑入注液通道612,以導通流動通道643與注液通道612。
參見圖10、11和14,電池注液裝置60還包括頂桿密封機構69,頂桿密封機構69包括用于與進液口6111接觸并閉合進液口6111的頂桿691、設置內桿安裝支架651上方的頂桿安裝支架692和使頂桿安裝支架692沿外桿62的長度方向相對注液支撐座66移動的頂桿動力件693;頂桿691的頂端固定在頂桿安裝支架692上,頂桿動力件693固定在注液支撐座66上并與外桿安裝支架631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在對注液杯61內注入電解液后,通過頂桿691下移以閉合進液口6111,由于吸氣密封面642a與第一抽氣密封面622a接合,以使注液杯61的內腔610、注液通道612及電池內部密封導通,再通過與氣流通道617連接的氣源裝置對注液杯61及電池進行抽真空,以保證注液質量,使電解液更好地與電芯結合,提高了電芯對電解液的吸收效果。
參見圖1、17至19,下料裝置120與物流線之間設置有注液口清潔裝置90,用于對電池200進行清潔,其包括清潔架體901、放料卷盤902、回料卷盤903、卷盤驅動機構904、電池固定裝置905和擦拭帶牽拉機構906,放料卷盤902、回料卷盤903、卷盤驅動機構904、電池固定裝置905、擦拭帶牽拉機構906均安裝在清潔架體901上并由清潔架體901支撐。電池200為方形鋰電池200,其具有注液口200a,以便電解液的注入,在電解液的注液完成后,通過本實施例的注液口清潔裝置90可對電池200的注液口200a進行擦拭,以擦去注液口200a外部的電解液殘跡。
參見圖17,放料卷盤902,以可更換的方式轉動地安裝在清潔架體901上,其上卷繞有擦拭帶907,擦拭帶907可為無紡布帶,也可以是尼龍布帶,用于擦拭電池200的注液口200a,在本實施例中,清潔架體901的上部右側(圖示的右側)固設有一第一支撐輥軸9011,放料卷盤902可轉動地安裝在該第一支撐輥軸9011上,擦拭帶907為但不局限于無紡布帶,且該擦拭帶907的寬度至少大于注液口200a的直徑。
參見圖17,回料卷盤903,以可更換的方式轉動地安裝在清潔架體901上,在其轉動后,可拉動擦拭帶907移動并使放料卷盤902上的擦拭帶907卷繞至回料卷盤903上。在本實施例中,清潔架體901的下部右側(圖示的右側)固設有一第二支撐輥軸9012,回料卷盤903可轉動地安裝在該第二支撐輥軸9012上,這樣,在回料卷盤903逆時針轉動時,拉動擦拭帶907卷繞在回料卷盤903上,并帶動放料卷盤902順時針轉動。
參見圖19,卷盤驅動機構904,與回料卷盤903連接并用于使放料卷盤902上的擦拭帶907卷繞至回料卷盤903上,在本實施例中,卷盤驅動機構904包括卷盤驅動電機和連接在卷盤驅動電機與第二支撐輥軸9012之間的傳動齒輪組(圖未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卷盤驅動電機的作用,使回料卷盤903轉動并拉動擦拭帶907移動。
參見圖17和18,電池固定裝置905,用于將待清潔的電池200以注液口200a朝上的方式固定,在本實施例中,電池固定裝置905大致位于清潔架體901的下部左側(圖示的左側),其包括第一夾持板9051、第二夾持板9052以及使第一夾持板9051相對第二夾持板9052移動并將電池200夾持在二者之間的夾持板動力件9053,夾持板動力件9053為但不局限于氣缸,夾持板動力件9053與第一夾持板9051連接固定并能推動該第一夾持板9051左右移動,第二夾持板9052固定在清潔架體901上,在第一夾持板9051向左移動時,將電池200夾持固定在第一夾持板9051與第二夾持板9052之間,以便對電池200的注液口200a進行擦拭清潔;在清潔完成后,夾持板動力件9053驅動第一夾持板9051向右移動遠離第二夾持板9052,以松開上述電池200。
參見圖17和18,擦拭帶牽拉機構906,包括多個輥輪9062和料帶牽拉座9061,料帶牽拉座9061用于將處于放料卷盤902與回料卷盤903之間的擦拭帶907下壓至電池200上,料帶牽拉座9061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清潔架體901上且位于電池固定裝置905上方,在本實施例中,擦拭帶牽拉機構906大致安裝在清潔架體901的上部左側(圖示的左側),多個輥輪9062分別與擦拭帶907接觸,在料帶牽拉座9061下方固定好電池200后,料帶牽拉座9061向下移動,將擦拭帶907下壓至電池200表面與注液口200a接觸,從而擦拭掉注液口200a的電解液,需要指出的是,在每次擦拭前,先驅動回料卷盤903轉動預定角度后停止轉動,料帶牽拉座9061下移對電池200擦拭,擦拭完成后料帶牽拉座9061上移復位;再次驅動回料卷盤903轉動預定角度后停止轉動,料帶牽拉座9061下移對下一電池200擦拭,重復上述動作。
從圖19可以看出,擦拭帶牽拉機構906還包括用于驅動料帶牽拉座9061相對清潔架體901上下移動的牽拉座動力件9063,在本實施例中,牽拉座動力件9063為但不局限于氣缸,該牽拉座動力件9063安裝在清潔架體901上并位于料帶牽拉座9061的上方,在牽拉座動力件9063的驅動下,料帶牽拉座9061可上下相對清潔架體901移動。
當然,料帶牽拉座9061也可以通過手動的方式上下移動。
參見圖17和18,作為進一步地優(yōu)化,該注液口清潔裝置90還包括注液口擦拭組件908,注液口擦拭組件908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料帶牽拉座9061上并用于在料帶牽拉座9061相對電池200移動時將擦拭帶907抵壓入電池200的注液口200a內的擦拭頭9081和使擦拭頭9081轉動的擦拭驅動件9082,在本實施例中,擦拭驅動件9082為但不局限于電機,該擦拭驅動件9082固定安裝在料帶牽拉座9061的上側,擦拭頭9081呈圓柱狀,該擦拭頭9081與擦拭驅動件9082的轉軸連接固定,且擦拭頭9081向下穿出該料帶牽拉座9061的底部,擦拭頭9081的底部凸設有可插入注液口200a的凸尖(圖未示),該凸尖與注液口200a相匹配,可以理解的是,在料帶牽拉座9061向下移動將擦拭帶907下壓至電池200表面上后,擦拭頭9081將擦拭帶907壓入注液口200a內,在擦拭驅動件9082的驅動下擦拭頭9081繞其軸線旋轉,并帶動位于該注液口200a內的擦拭帶907轉動,且位于電池200表面的擦拭帶907在擦拭頭9081的帶動下扭轉,從而對注液口200a內部進行清潔,電池200表面也得到了較好地的擦拭,提高了電池200的清潔效果,可將電池200表面及注液口200a內的電解液清潔干凈。
參見圖17和18,作為進一步地優(yōu)化,料帶牽拉座9061包括凸設在其底部的兩個牽拉臂90611,兩個牽拉臂90611在擦拭帶907的移動方向上并排且間隔設置,擦拭頭9081位于兩個牽拉臂90611之間,每個牽拉臂90611上均開設有供擦拭帶907穿過的料帶通孔90612。在本實施例中,牽拉臂90611分別設置在料帶牽拉座9061底部的左右兩側,料帶通孔90612位于擦拭頭9081的下方,在料帶牽拉座9061未下移時,處于該料帶牽拉座9061中的擦拭帶907與擦拭頭9081底端之間預留有間隙,這樣,在擦拭帶907拉動時可避免因與擦拭頭9081接觸而產生摩擦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擦拭頭9081轉動時會帶動擦拭帶907扭擰在一起,由于擦拭帶907穿設于牽拉臂90611的料帶通孔90612,擦拭帶907受到牽拉臂90611的限制從而不會在扭擰時移出料帶牽拉座9061,避免了擦拭帶907脫離輥輪9062,此外,在料帶牽拉座9061上移時,牽拉臂90611可拉動擦拭帶907向上移動。
參見圖17和18,作為進一步地優(yōu)化,料帶牽拉座9061的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導引輥9064,導引輥9064的外周面與擦拭帶907接觸。在本實施例中,料帶牽拉座9061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一導引輥9064,左側(圖示的左側)導引輥9064與擦拭帶907的反面(與擦拭電池200的一面相對的另一面)接觸,右側(圖示的右側)導引輥9064與擦拭帶907的正面(與擦拭電池200的一面)接觸,這樣,通過導引輥9064與擦拭帶907的接觸,減少了擦拭帶907被拉動時與料帶牽拉座9061之間的摩擦,以方便擦拭帶907的牽拉。
參見圖17和18,作為進一步地優(yōu)化,注液口清潔裝置90還包括安裝在清潔架體901上的張緊調節(jié)組件909,張緊調節(jié)組件909包括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和第二調節(jié)動力件9094,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與位于放料卷盤902和料帶牽拉座9061之間的擦拭帶907接觸,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用于在料帶牽拉座9061向下或向上移動時驅動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向上或向下移動;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與位于料帶牽拉座9061和回料卷盤903之間的擦拭帶907接觸,第二調節(jié)動力件9094用于在料帶牽拉座9061向下或向上移動時驅動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向下或向上移動,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和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可為氣缸或氣彈簧。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料帶牽拉座9061左側(圖示的左側),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為但不局限于氣缸,該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設置在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上方,并可驅動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上下移動,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與擦拭帶907的反面接觸。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料帶牽拉座9061右側(圖示的右側),第二調節(jié)動力件9094為但不局限于氣缸,該第二調節(jié)動力件9094設置在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上方,并可驅動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上下移動,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亦與擦拭帶907的反面接觸。應當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注液口清潔裝置90,在料帶牽拉座9061下移擦拭過程中,放料卷盤902、回料卷盤903均不發(fā)生轉動,當料帶牽拉座9061向下移動時,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驅使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向上移動,同時第二調節(jié)動力件9094驅使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向下移動;當料帶牽拉座9061向上移動復位時,第一調節(jié)動力件9092驅使第一張緊調節(jié)輥9091向下移動,同時第二調節(jié)動力件9094驅使第二張緊調節(jié)輥9093向上移動。
參見圖17和19,作為進一步地優(yōu)化,注液口清潔裝置90還包括內置有清潔液的潔液杯9013和用于控制潔液杯9013內的清潔液滴落至擦拭帶907上的清潔控制閥9014。在本實施例中,潔液杯9013安裝在清潔架體901的頂部,清潔控制閥9014連接在潔液杯9013,以控制潔液杯9013內清潔液的流出,清潔液為但不局限于碳酸酯的溶劑,優(yōu)選碳酸二乙酯(dec)的溶劑。
參見圖1和20,接殘液裝置80,用于接收注液杯61中殘留的電解液,接殘液裝置80設置在轉盤132上并在轉盤132的轉動方向上位于注液杯打液裝置70的上游;接殘液裝置80包括接殘液支撐座801、設置在接殘液支撐座801上的接殘液安裝板802、使接殘液安裝板802上下的接殘液升降動力件803、滑動設置在接殘液安裝板802上并用于與注液杯61的底部對接的殘液接收盒804以及使殘液接收盒804移動的接收盒動力件805,接殘液升降動力件803、接收盒動力件805為但不局限于氣缸。值得一提的是,接殘液裝置80設置在最后一個工位(逆時針方向上)對應的位置,在注液完成后,殘液接收盒804移動至注液杯61下方并與注液杯61的底部接觸,通過抽氣裝置對注液杯61進行吹氣,以殘留在注液杯61內的電解液吹如殘液接收盒804內,從而避免在對注液杯61打入新的電解液時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