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總地涉及儲能電池的,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電池包、儲能裝置。
背景技術(shù):
1、隨著國家對儲能的大力推廣,電化學儲能領域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儲能裝置得到日益廣泛應用。在儲能裝置中,儲能電池包安裝在多層電池架上,其中,電池架通常由橫梁以及縱梁組成,縱梁豎直固定,在縱梁上固定設置橫梁,橫梁支撐儲能電池包。
2、目前,電池包入架時采用專用器具將電池包置于電池架兩側(cè)的滑道上,然后將滑道上的電池包推入電池架內(nèi)部;但在后期維護時,一旦專用器具無法到位,由于單個電池包的體積及重量較大,推拉時摩擦阻力較大,費時費力。且對于使用水冷板的電池包,直接推拉會破壞水冷板絕緣漆,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加劇水冷板電化學腐蝕。
3、有的在電池架的兩側(cè)橫梁上設置若干滾輪,在電池架上推拉電池包時,滾輪能夠有效減小摩擦力,使電池包的推拉操作更加省力。該方式電池包與滾輪之間始終呈面與線接觸的狀態(tài),電池包的重量始終通過滾輪集中作用于橫梁,在電池包的固定上留有隱患。且電池包重量長時間集中在滾輪上,與滾輪接觸的部件容易應力集中,發(fā)生結(jié)構(gòu)變形。
4、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電池包、儲能裝置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在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發(fā)明內(nèi)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shù)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shù)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shù)方案的保護范圍。
2、為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包括:
3、底橫梁,所述底橫梁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卡槽,多個所述卡槽的長度從所述底橫梁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遞增;
4、滾動梁,所述滾動梁設置有多個滾動裝置,多個所述滾動裝置與多個所述卡槽分別適配;
5、其中,所述滾動裝置能夠支撐所述滾動梁在所述底橫梁上滑動,滑動過程中所述滾動梁的底面與所述底橫梁的支撐面具有間隙,所述滾動梁滑動至預定位置時,所述滾動裝置與所述卡槽卡接,所述滾動梁的底面與所述底橫梁的支撐面接觸。
6、可選地,所述底橫梁設置有至少三種不同長度的所述卡槽,至少三種不同長度的所述卡槽從所述底橫梁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遞增。
7、可選地,多個所述卡槽之間的間距從所述底橫梁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遞增,多個所述滾動裝置之間的間距與多個所述卡槽之間的間距適配。
8、可選地,所述底橫梁包括:
9、底支撐板,所述底支撐板沿第一方向設置,所述卡槽設置于所述底支撐板上,所述底支撐板的頂面為所述底橫梁的支撐面;
10、側(cè)支撐板,所述側(cè)支撐板沿第二方向設置,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側(cè)支撐板與所述底支撐板的側(cè)部固定連接。
11、可選地,所述底橫梁還包括:
12、引導塊,所述引導塊與所述側(cè)支撐板或所述底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引導塊的水平橫截面為梯形或弧形,用于引導所述滾動梁滑動。
13、可選地,所述滾動梁包括:
14、底板,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設置,所述底板的寬度小于所述底支撐板的寬度,所述底板的底面為所述滾動梁的底面;
15、第一側(cè)板,所述第一側(cè)板沿第二方向設置,所述第一側(cè)板與所述底板的第一側(c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側(cè)板靠近所述側(cè)支撐板;
16、第二側(cè)板,所述第二側(cè)板沿第二方向設置,所述第二側(cè)板與所述底板的第二側(cè)固定連接;
17、頂板,所述頂板沿第一方向設置,所述頂板的第一側(cè)與所述第一側(cè)板固定連接,所述頂板的第二側(cè)與所述第二側(cè)板固定連接。
18、可選地,所述滾動裝置包括:
19、定位塊,所述定位塊適于安裝在所述第一側(cè)板與所述第二側(cè)板之間,所述定位塊的底部設置有容納槽;
20、滾軸,所述滾軸設置于所述容納槽中并且能夠在所述容納槽中轉(zhuǎn)動,所述滾軸的軸向沿第一方向設置,所述滾軸的部分圓周面能夠從所述定位塊的底部凸出。
21、可選地,所述滾動梁的底板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限位槽,所述定位塊設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滾軸的部分圓周面能夠從所述底板的底面凸出,從而能夠進入所述底橫梁的卡槽與卡槽實現(xiàn)卡接。
22、可選地,所述滾動梁的第二側(cè)板設置有多個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孔中設置第五螺栓連接所述定位塊。
23、可選地,所述滾軸的最大直徑小于所述容納槽的直徑。
24、可選地,所述底橫梁的卡槽在所述滾軸進入的一側(cè)設置有斜坡。
25、可選地,所述滾動裝置還包括:
26、第一擋塊,所述第一擋塊設置于所述容納槽的第一端,用于固定所述滾軸的第一端,
27、第二擋塊,所述第二擋塊設置于所述容納槽的第二端,用于固定所述滾軸的第二端。
28、可選地,所述滾動裝置還包括:
29、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設置于所述第一擋塊中支撐所述滾軸的第一端轉(zhuǎn)動;
30、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設置于所述第二擋塊中支撐所述滾軸的第二端轉(zhuǎn)動。
31、可選地,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均為滑動軸承。
32、可選地,所述容納槽的軸線距離所述定位塊的底面距離為r,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的半徑為r,所述滾軸的最大直徑為φ1,0.5*φ1>r≥r。
33、可選地,所述滾軸包括:
34、第一軸段,所述第一軸段位于所述滾軸的中部,所述第一軸段的直徑為φ1;
35、第二軸段,所述第二軸段設置于所述第一軸段第一端,所述第二軸段的直徑為φ2;
36、第三軸段,所述第三軸段設置于所述第一軸段第二端,所述第三軸段的直徑為φ2;
37、φ1>φ2。
38、可選地,所述第一軸段的長度為d,多個所述滾動裝置包括至少三種不同長度d的所述滾軸,至少三種不同長度d的所述滾軸從所述滾動梁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遞增。
39、可選地,所述滾動梁的頂板設置有多個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中設置螺栓連接電池包。
40、可選地,所述滾動梁的底板對應所述第一連接孔設置有安裝孔,拆裝工具通過所述安裝孔拆裝螺栓或螺母。
41、可選地,所述滾動梁的頂板的末端設置有折彎部,所述折彎部用于對電池包限位。
42、可選地,所述滾動梁的底板靠近端部設置螺栓連接所述底橫梁的底支撐板。
43、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電池包,包括:至少兩根滾動梁,兩根所述滾動梁對稱設置于電池包的底部,所述滾動梁設置有多個滾動裝置,所述滾動裝置用于與上述技術(shù)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的卡槽適配。
44、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儲能裝置,包括:
45、電池包;
46、上述技術(shù)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所述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的滾動梁設置于所述電池包的底部,所述電池包設置于所述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的底橫梁上。
4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儲能電池架橫梁組件、電池包和儲能裝置,通過將滾動梁設置于電池包的底部,底橫梁設置于儲能裝置中,滾動梁能夠在底橫梁上滑動,減小摩擦阻力,便于電池包在儲能裝置拆裝,滾動梁對電池包形成較大的支撐面積,有效避免對電池包的結(jié)構(gòu)造成損壞。滾動梁在底橫梁上滑動至預定位置時,滾動梁的底面與底橫梁的支撐面接觸,可以形成穩(wěn)定支撐結(jié)構(gòu),不再依靠滾動裝置支撐,提高了電池包在儲能裝置中的穩(wěn)定性,還可以避免對滾動裝置以及與滾動裝置接觸的部件造成變形或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