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的技術涉及螺線管裝置。
背景技術:
1、專利文獻1的電磁裝置具備使柱塞沿軸向移動的螺線管和覆蓋螺線管的罩體。罩體的原材料通過以使平板具有在寬度方向的兩端側形成多個切口槽的筒狀圓弧形成部和與筒狀圓弧形成部的端部連接的安裝形成部的方式對該平板進行沖壓沖裁而形成。然后,以使罩體的原材料的筒狀圓弧形成部的一端、即與連接有筒狀安裝形成部的另一端相反側的一端位于連接有安裝形成部的另一端側的上方的方式,使筒狀圓弧形成部彎曲,并將一端側和另一端側焊接而形成筒狀的罩體。
2、現有技術文獻
3、專利文獻
4、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平06-066005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1、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課題
2、在上述電磁裝置中,沒有用于使筒狀圓弧形成部的一端位于另一端側的定位基準。因此,在使筒狀圓弧形成部彎曲之后,會形成筒狀圓弧形成部的一端與另一端不平行的筒狀的罩體。
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是鑒于上述事實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罩體的卷繞開始端部與卷繞結束端部的偏移的螺線管裝置。
4、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的第一方式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螺線管和覆蓋上述螺線管的罩體,上述螺線管具備:繞線管;線圈,其卷繞于上述繞線管;柱塞,其配置于上述繞線管的貫穿孔內的軸向一方側,通過上述線圈的勵磁而沿軸向移動;以及固定鐵芯,其配置于上述貫穿孔的軸向另一方側,并具有沿軸向引導上述柱塞的沿軸向延伸的孔,上述罩體是卷繞成筒狀的板狀部件,上述板狀部件在上述板狀部件的卷繞開始端部和卷繞結束端部具有在周向對置并進行周向定位的周向對置面。
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的第二方式的螺線管裝置是,其特征在于,具備螺線管和覆蓋上述螺線管的罩體,上述螺線管具備:繞線管;線圈,其卷繞于上述繞線管;柱塞,其配置于上述繞線管的貫穿孔內的軸向一方側,通過上述線圈的勵磁而沿軸向移動;以及固定鐵芯,其配置于上述貫穿孔的軸向另一方側,并具有沿軸向引導上述柱塞的沿軸向延伸的孔,上述罩體是卷繞成筒狀的板狀部件,上述板狀部件在上述板狀部件的卷繞開始端部和卷繞結束端部具備對合面部,該對合面部具有在周向對置且用于進行周向定位的周向對置面和在軸向對置且用于進行軸向定位的軸向對置面,上述板狀部件在軸向的端部具備內徑擴大的擴徑部,上述擴徑部具備多個在周向分離且在軸向寬度變化的切口部,上述板狀部件的軸向端部的被上述切口部夾著的部分具備向軸側彎折的軸向限制部。
7、實用新型的效果
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能夠抑制罩體的卷繞開始端部與卷繞結束端部的偏移。
1.一種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螺線管和覆蓋上述螺線管的罩體,上述螺線管具備:繞線管;線圈,其卷繞于上述繞線管;柱塞,其配置于上述繞線管的貫穿孔內的軸向一方側,通過上述線圈的勵磁而沿軸向移動;以及固定鐵芯,其配置于上述貫穿孔的軸向另一方側,并具有沿軸向引導上述柱塞的沿軸向延伸的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
8.一種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螺線管和覆蓋上述螺線管的罩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螺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