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路斷路器的內裝附件的安裝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配電用斷路器、漏電斷路器等電路斷路器中用以將內裝附件安裝到電路斷路器主體外殼上的裝置。
在配電等使用的斷路器中,其內部配備有如下附件檢測主電路的開關狀態(tài)的輔助接點、檢測是否跳閘的警報接點、測知主電路的電壓過低后使斷路器跳閘的失壓脫扣裝置、遙控操縱斷路器的電壓脫扣裝置等。這些內裝附件通常是通過將其基座(裝有內裝附件的構件的外殼)的一部分嵌裝到斷路器主體外殼上來定位,用覆蓋在主體外殼上的主體蓋壓住而固定。
圖2和圖3示出已嵌裝在斷路器主體外殼上的這種內裝附件(這時是失壓脫扣裝置),圖2是平面圖,圖3是其縱截面圖。在圖2中,在斷路器的主體外殼1的邊壁2(圖2)上,從與圖中未繪出的主體蓋組合的面,開一方形的裝配窗3,截面為方形的長條槽4開設在其前后(圖2的左右)相對的壁面3a上。
一方面,與上述長條槽4嵌合的凸條6a向前后突出,成一體地設置在失壓脫扣裝置5的底座6的側面上。因此,失壓脫扣裝置5如圖示那樣通過將凸條6a嵌入長條槽4中而定位在主體外殼1上,將主體蓋壓在凸條6a的上面來予以固定。
在此對失壓脫扣裝置5的內部結構及解扣工作按照圖3進行簡要的說明。固定鐵芯8和可動鐵芯9相對地設置在固定于基座6上的字形軛鐵7的中心,電磁線圈10和永磁鐵11設置在其外側。操縱桿12貫通軛鐵7和固定鐵芯8固定在可動鐵芯9上,由壓縮螺旋彈簧構成的復位彈簧13(圖2)夾插在該操縱桿12的端部12a和軛鐵7之間。
解扣柄14和復位柄15借助樞軸16和17分別可轉動自如地支承在基座6一端的上、下,由牽引簧構成的解扣簧18掛在解扣柄14和軛鐵7之間。解扣柄14有三個臂14a、14b、14c,臂14a與操縱桿12的端部12a相對,臂14b與構成斷路器的解扣機構一部分的跳閘橫臂19相對。復位柄15有與跳閘橫臂19相對的臂15a,用連桿20在離樞軸17某點處與解扣柄14的臂14c相連結。
斷路器的主電路電壓平時加在上述這樣的失壓脫扣裝置5的電磁線圈10上,可動鐵芯9由電磁線圈10和永磁鐵11兩者的磁通吸附在固定鐵芯8上。所以,壓在與可動鐵芯9成一體的操縱桿12上的解扣柄14逆著解扣彈簧18的力保持在圖示的位置,與操縱柄14連動的復位柄15通過連桿20也保持在圖示的位置。
現(xiàn)在,斷路器在接通狀態(tài),主電路電壓一旦低于規(guī)定值,電磁線圈10的磁通減少,對可動鐵芯9的吸引力已對抗不了來自解扣彈簧18的解扣力,可動鐵芯9被從固定鐵芯8拉開。同時,用解扣彈簧18的力向圖中順時針方向驅動解扣柄14,與此同時,用臂14b敲擊跳閘橫臂19,使其向圖中左側方向移動。
這時,跳閘橫臂19一旦到達圖3中虛線所示的位置,在該瞬間解扣機構的鎖定脫開,可動接點21被圖示未繪出的通斷機構驅動,在到達點劃線所示的斷開位置的瞬間斷開。這里,驅動可動接點21的通斷機構是這樣構成的,即它也作用于跳閘橫臂19,并最終使其移動到圖中點劃線所示的位置。結果,最初承受解扣柄14的力的跳閘橫臂19這次承受通斷機構的力,碰撞復位柄15的臂15a,使其向圖中的反時針方向轉動。與此相伴隨,解扣柄14也逆著解扣彈簧18的力向反時針方向轉動,由于臂14a與操縱桿12離開,可動鐵芯9借助復位彈簧13的力,再次與固定鐵芯8接觸。
隨后,斷路器的解扣機構通過操作圖中未繪出的通斷手柄被復位(再鎖定)后,跳閘橫臂19復位到圖中實線位置,可動鐵芯9通過操縱桿12再次承受解扣彈簧18的力,如在這時主電路電壓恢復,則一直保持吸附在固定鐵芯8上。也就是說,圖示的失壓脫扣裝置5在跳閘動作后,借助通斷機構自動復位。
然而,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內裝附件的安裝結構中,是將底座6的一部分直接嵌入主體外殼1來定位,內裝附件與斷路器主體結構部分之間的位置關系,具體地說,例如如果內裝附件是圖示這樣的失壓脫扣裝置5,則其解扣柄14的臂14b與跳閘橫臂19之間的間隙A要在規(guī)定的尺寸公差內。
但是,由于斷路器主體、各附件的各個尺寸存在離散,為了確保上述位置關系的精度,就必須挑選斷路器主體和內裝附件的組合而進行各種變化試驗,所以裝配作業(yè)的效率大大降低。
也就是說,如上述間隙A過大,跳閘動作發(fā)生時,在臂14b通過解扣柄14的轉動將跳閘橫臂19移動到使解扣機構的鎖定脫開的位置之前,臂15a從相反的方向與跳閘橫臂19接觸。結果,使跳閘橫臂19鎖定在該位置,跳閘動作中途就停止了。如間隙A過小,其結果使圖3所示的復位柄15的臂15a與跳閘橫臂19之間的間隙B變大,在解扣機構的鎖定脫開后,承受通斷機構的力的跳閘橫臂19即使移動到其最終位置,也沒有完全壓住臂15a,結果使可動鐵芯9和固定鐵芯8之間留下間隙,主回路電壓恢復后也不能完成失壓脫扣裝置5的復位。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簡單地調整內裝附件和斷路器主體的結構部分之間的位置關系這樣的斷路器內裝附件的裝配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橫跨斷路器主體外殼和內裝附件的基座嵌裝一中間墊片,使此中間墊片作為中介體,將上述內裝附件定位在上述主體外殼上。
在本發(fā)明中,不是將內裝附件的基座直接裝配在斷路器主體外殼上來定位,而是橫跨它們嵌裝一中間墊片,使此中間墊片作為中介體來定位。因此,如更換中間墊片就能改變內裝附件相對斷路器主體外殼的安裝位置,與改變內裝附件和斷路器主體的組合相比,操作變得非常簡單。
下面將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投影圖;圖2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實例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圖;圖3是圖2的縱剖面圖。
在圖1中與現(xiàn)有技術例中相應的部分用同一符號表示。
在圖1中,在斷路器主體外殼1的側壁上,從與圖中未繪出的蓋主體相組合的面上(圖中的上面)開一裝配窗3,截面為方形的長條槽4設置在其前后的壁面3a上。外觀示意為箱形的內裝附件5這時也是失壓脫扣裝置,與裝配窗3相嵌合的長方體形的裝配部6a與失壓脫扣裝置的基座6形成一體,沿其上面和前后面開設有與長條槽4相配合的截面為方形的長條槽22。這里,裝配部6a的尺寸是這樣設定的,即在其插入裝配窗3的狀態(tài)下,其上面與主體外殼側壁2的上面成同一面,其前后(圖中左右)方向與裝配窗3之間留有很小的間隙(調整余量)。23是橫跨主體外殼1和基座6嵌裝的用樹脂成形的中間墊塊,兩側的腿23a、23b與中間部分23c結合成門形。
為了將圖中的內裝附件5安裝到主體外殼1上,就要將基座6的裝配部6a插進主體外殼1的裝配窗3中,將中間墊塊23的腿23a和23b嚴密地插進長條槽4和長條槽22相對而形成的前后兩個方槽中,使中間墊塊23的中間部分23c埋入圖中的長條槽22的水平部分。這樣,就使內裝附件5以中間墊塊23為中介體相對主體外殼1定位。這種狀態(tài)下的裝配部6a和中間墊塊23隨后即被覆蓋在主體外殼1上的主體蓋所壓住而固定。
在這樣的結構中,如使中間墊塊23的腿23a的寬度尺寸C小,而使腿23b的寬度尺寸D大,則裝配部6a在裝配窗3中向圖中實線箭頭方向移動。反之,如使寬度尺寸C大,而寬度尺寸D小,則裝配部6a在裝配窗3中向圖中虛線箭頭方向移動。也就是說,通過寬度尺寸C、D的配合(但C+D值一定),能在裝配窗3和裝配部6a之間的間隙范圍內自由地改變內裝附件5相對于主體外殼1在前后方向的位置關系。
因而,準備了多種改變上述配合的中間墊塊23,如從其中選用適當的墊塊,就能在規(guī)定范圍內很容易地調整圖3中所說的間隙A。這時如寬度C、D的大小互不相同,通過將中間墊塊23前后倒轉使用,能將同一個中間墊塊23當成兩種不同的尺寸來使用。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示出了內裝附件5是失壓脫扣裝置的情況,但本發(fā)明能適用于各種內裝附件,而且其位置調整不限于前后方向,對前、后、左、右方向也同樣能調整。
如上所述,按照本發(fā)明,通過將中間墊塊作為中介體,把內裝附件定位在斷路器的主體外殼上,只更換中間墊塊就能調整內裝附件和斷路器主體的結構部分之間的位置關系,與以往的試探式反復改變內裝附件和斷路器主體的配合的方法相比,裝配時間可大大縮短。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路斷路器的內裝附件的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橫跨斷路器的主體外殼和內裝附件的基座裝嵌一中間墊塊,以此中間墊塊作為中介體將上述內裝附件定位在上述主體外殼上。
全文摘要
為了在將失壓脫扣裝置等內裝附件安裝到斷路器主體上時容易進行位置調整,在將內裝附件5安裝到斷路器的主體外殼1上時,橫跨主體外殼1的側壁2和插入其裝配窗3的基座6的裝配部6a,嵌裝一中間墊塊23,以此中間墊塊23為中介體將內裝附件5定位在主體外殼1上。因此只須更換中間墊塊23就能改變內裝附件5相對于主體外殼1的位置關系,與以往的將內裝附件直接嵌裝在主體外殼上的結構相比,位置調整變得非常簡單。
文檔編號H01H71/00GK1123456SQ9411792
公開日1996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11月14日
發(fā)明者地隆, 古川國章, 佐藤一彥 申請人:富士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