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功率半導體器件用熱管散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功率半導體器件用熱管散熱器,屬半導體器件散熱方法及裝置類。
隨著電力電子設備向大功率方向發(fā)展而同步發(fā)展的可控硅器件,要求單個器件控制的功率越來越大,從而引起單個器件自身的耗散功率也越來越大,因此對器件的散熱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一些散熱器,如澆鑄散熱器,型材鋁散熱器和鋼散熱器,均屬實體金屬散熱器,都有一種固有的缺陷即隨著散熱器體積的增大,雖然能加強外部的對流換熱,減小了對流換熱熱阻,但其導熱熱阻也會同步增大,在一特定尺寸下,這兩種作用會互相抵消,從而達到實心金屬散熱器的散熱極限。近些年,隨著熱管技術的研究開發(fā),提出了一種采用熱管技術的散熱器,目前我們國內見到的是壓接式熱管散熱器,雖然比上述實心金屬散熱器在散熱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采用壓接式結構,其散熱翅片,換熱管和受熱塊三者之間的接觸不夠充分完滿,由此而產生的接觸熱阻影響了這種熱管式散熱器散熱功能的充分發(fā)揮。
本實用新型發(fā)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新結構的熱管散熱器,希望它能克服壓接式熱管散熱器在結構件之間存在的接觸熱阻,更大地提高散熱器的散熱功能。
以上發(fā)明目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這種功率半導體器件用熱管散熱器,由受熱塊(1)、翅片(2)和換熱管(4)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熱塊(1)、翅片(2)、換熱管(4)三者之間由釬焊料(6)固化聯(lián)接所述受熱塊(1)的蒸發(fā)孔表面為三維粗糙元;所述的翅片(2)上設有若干翅凸孔(5);所述的換熱管(3)上部設有一錐形塞(4)。
根據上述方案設計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熱管散熱器,由于采用全焊接結構,使換熱管與受熱塊、端口與換熱管接口處的泄漏率不高于10-8Pa.m3/s,而且由于翅片與換熱管之間也由釬焊料聯(lián)接,使翅片根部與換熱管充分接觸,消除或降低了壓接式結構在此產生的接觸熱阻;同時又使受熱塊的蒸發(fā)表面三維粗糙元及在翅片上增設若干阻擋外界氣流的翅凸孔;所以使整個散熱器既具有良好的導熱蒸發(fā)功能,同時又有上佳的散熱冷凝性能。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單個散熱單元剖示圖。
圖中1、受熱塊,2、翅片,3、換熱管,4、錐形塞,5、翅凸,6、釬焊料,7、工質液。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并給出實施例。
以上這種熱管散熱器采用的是全焊接結構,即換熱管(3)與受熱塊(1)接口處、端口與換熱管接口處以及翅片(2)與換熱管(3)的接合部全用銀銅焊條粘結牢固、抽真空灌入蒸發(fā)工質液(7)后,采用錐形塞(4)封口。采用如圖這種形式在其整體長×寬×厚=3550~450×120~190×60~75mm,受熱塊寬度為70~120mm翅片厚度為0.5~0.8mm時,該散熱器熱阻可確保在0.02℃/w以內,在環(huán)境溫度為40℃時,可使整流管通過2200A,晶閘管通過1500A電流而結溫不超過規(guī)定值。
該熱管散熱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器件耗散的熱量又由銅質受熱塊(1)吸收,并導入蒸發(fā)孔,蒸發(fā)孔中的蒸發(fā)源吸入熱量汽化(在標準大氣壓使一克水汽化須吸2257焦耳熱量),汽化后的工作蒸汽沿換熱管(3)上升并將熱量由換熱管壁傳遞給翅片(2),傳給翅片(2)的熱量則由外部冷卻介質空氣帶走;而工作蒸汽則在換熱管(3)內側冷凝成液全,在重力或表面液力的作用下沿管壁重新固流到受熱塊(1)的蒸發(fā)孔中,由此循環(huán)周而復始。
翅片(2)上的翅凸孔,主要是起阻礙外界空氣流通的作用,使流在翅片間形成紊流,能更多地帶走翅片間的熱量。
權利要求1.一種功率半導體器件用熱管散熱器,由受熱塊(1)、翅片(2)和換熱管(4)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熱塊(1)、翅片(2)、換熱管(4)三者之間由釬焊料固化聯(lián)接;所述的受熱塊(1)的蒸發(fā)孔表面為三維粗糙元;所述翅片(2)上設有若干翅凸(5);所述的換熱管(3)上部設有一錐形塞(4)。
專利摘要功率半導體器件用熱管散熱器,由受熱塊、翅片和換熱管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熱塊、翅片、換熱管三者之間由釬焊料固化聯(lián)接;所述受熱塊的蒸發(fā)孔表面為三維粗糙無;所述的翅片上設有若干翅凸;所述的換熱管上部設有一錐形塞。該熱管散熱器比壓接式同類散熱器有更佳的散熱效果。
文檔編號H01L23/34GK2344875SQ9823141
公開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吳煜東, 胡臻祥 申請人: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