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屬于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常規(guī)的化石燃料日益消耗殆盡,在現(xiàn)有的可持續(xù)能源中,太陽能無疑是一種最清潔、最普遍和最有潛力的替代能源。太陽能發(fā)電裝置又稱為太陽能電池或光伏電池,可以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其發(fā)電原理是基于半導體PN結的光生伏特效應。
[0003]目前常規(guī)量產(chǎn)為3~4條主柵線(busbar)太陽能電池,busbar的作用主要用來進行組件的焊接。然而,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多條主柵線的正面電極結構,這種結構可以使副柵電流的傳輸長度更加的短,使副柵上的電阻功率損失更加的小。
[0004]針對上述具有多條主柵線正面電極結構的太陽能電池,其背面電極結構中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需要和正面電極的主柵線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一一對應,以8列背電極列的背面電極結構為例,參見附圖1所示,若是采用常規(guī)的矩陣排列方式,由于背電極列數(shù)量的增加,背面電極必然需要減小,這便導致了電流傳輸不均勻,部分區(qū)域電流傳輸?shù)木嚯x加長(相鄰背電極中,橫向和縱向的距離相差較大),最終導致功率損失增大。
[0005]因此,如何合理設計背面電極結構,成了本領域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之一。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
[0007]為達到上述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包括復數(shù)列背電極列,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和正面電極的主柵線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一一對應;所述背電極列由至少2個背電極組成;
[0008]所述背面電極結構包括至少2個重復單元;所述重復單元包括至少2列所述背電極列;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
[0009]所述背面電極結構為中心對稱結構。
[0010]上文中,所述背電極列由至少2個背電極組成,是指多個背電極豎直排列組成一背電極列。
[0011]所述背面電極結構為中心對稱結構,是指電池在旋轉180度之后,其上的背面電極結構仍和未旋轉之前相同。這便大大方便了后續(xù)的焊接。
[0012]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交錯排列的背電極能使電流收集的路徑更短,實現(xiàn)相對均勻地電流傳輸,降低電阻損耗和功率損失,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0013]所述背面電極結構的制備方法選自電鍍、噴墨打印、絲網(wǎng)印刷、物理氣相沉積、激光轉換印刷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4]優(yōu)選的,所述重復單元包括2~5列所述背電極列。
[001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背電極的總面積占電池面積的2~10%。
[001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且相鄰背電極列中背電極的交錯間距等于背電極列中相鄰背電極的間距除以每個重復單元中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
[0017]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背電極列為8~50列。
[0018]優(yōu)選的,所述背電極列為9~30列。
[0019]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
[0020]1、本實用新型開發(fā)了一種新的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通過將背面電極結構設計成多個重復單元,而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交錯排列的背電極能使電流收集的路徑更短,實現(xiàn)相對均勻地電流傳輸,降低電阻損耗和功率損失,提高光電轉換效率,解決了本領域急需解決的難題;
[0021]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易于實現(xiàn),適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背景技術】中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的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0025]其中:1、背電極;2、重復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0027]實施例一
[0028]參見圖2所示,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包括8列背電極列,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和正面電極的主柵線的數(shù)量及位置一一對應;所述背電極列由3個背電極I組成;
[0029]所述背面電極結構包括4個重復單元2 ;所述重復單元包括2列所述背電極列;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
[0030]所述背面電極結構為中心對稱結構。
[0031 ] 所述背電極的總面積占電池面積的5%。
[0032]所述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且相鄰背電極列中背電極的交錯間距等于背電極列中相鄰背電極的間距除以每個重復單元中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即相鄰背電極列中,背電極位于相鄰2個背電極的中央,參見圖2所示。
[0033]實施例二
[0034]參見圖3所示,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包括9列背電極列,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和正面電極的主柵線的數(shù)量及位置一一對應;所述背電極列由3個背電極組成;
[0035]所述背面電極結構包括3個重復單元2 ;所述重復單元包括3列所述背電極列;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
[0036]所述背面電極結構為中心對稱結構。
[0037]所述背電極的總面積占電池面積的8%。
[0038]所述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且相鄰背電極列中背電極的交錯間距等于背電極列中相鄰背電極的間距除以每個重復單元中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
【主權項】
1.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包括復數(shù)列背電極列,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和正面電極的主柵線列的數(shù)量及位置一一對應;所述背電極列由至少2個背電極(I)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電極結構包括至少2個重復單元(2);所述重復單元包括至少2列所述背電極列;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 所述背面電極結構為中心對稱結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復單元包括2~5列所述背電極列。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電極的總面積占電池面積的2~10%。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且相鄰背電極列中背電極的交錯間距等于背電極列中相鄰背電極的間距除以每個重復單元中背電極列的數(shù)量。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電極列為8~50 列 ο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電極列為9~30 列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的背面電極結構,包括復數(shù)列背電極列,所述背電極列由至少2個背電極組成;所述背面電極結構包括至少2個重復單元;所述重復單元包括至少2列所述背電極列;每個重復單元中相鄰背電極列的背電極交錯排列;所述背面電極結構為中心對稱結構。本實用新型的背面電極結構能使電流收集的路徑更短,實現(xiàn)相對均勻地電流傳輸,降低電阻損耗和功率損失,提高光電轉換效率,解決了本領域急需解決的難題。
【IPC分類】H01L31-0224
【公開號】CN20433297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61615
【發(fā)明人】萬松博, 王登志, 殷瑋瑋, 王栩生, 邢國強
【申請人】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鹽城阿特斯協(xié)鑫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