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口時,冷媒從第一接管3進入換熱裝置,此時由于通道寬,冷媒的流速相對較低,冷媒因冷卻電池熱量而產生的溫差較大;隨著冷媒的流動,通道寬度逐漸減小,流速增加,冷媒因冷卻電池熱量而產生的溫差減小。由于冷媒沿著流動方向溫度升高,但由于通道的寬度在流動方向上逐漸減小,冷媒因冷卻電池熱量而升高的幅度卻是在下降,越靠近第二接管4,通道的湍流程度越大,換熱能力越大,因而可以使冷媒溫度升高的幅度相對均勻,從而使電池組的溫度分布較為均勻,從而保證電池的使用性能和電池壽命。
[0035]如圖4所示,第一接管3上設置有阻尼板31,第一接管3的管壁開設有槽孔32,阻尼板31通過槽孔32與第一接管3固定安裝,并且阻尼板31的周邊與第一接管3的內壁和槽孔32之間密封固定,具體可以通過焊接密封固定。阻尼板31中設置有阻尼孔33,阻尼孔33的內徑相較于第一接管3的內徑較小,并且阻尼孔33的內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置。
[0036]當換熱裝置需要應用于不同場合時,一般情況下需要根據不同的應用條件采用不同規(guī)格的換熱裝置,這樣會導致制造和生產成本的增加,例如開設不同的模具、使用多條生產線等。而本實施例中的換熱裝置,第一板片1、第二板片2、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4的結構可以是一樣的,只需要根據不同的應用條件來生產具有各種阻尼孔孔徑的阻尼板,然后再將這些阻尼板與第一接管3焊接固定即可,能夠節(jié)省成本,而且還能夠提高換熱裝置在系統(tǒng)應用中的系統(tǒng)匹配度。
[0037]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片1的彎折區(qū)的寬度大致相同,但在彎折區(qū)中設置有多個凸臺118,并且凸臺118的分布密度從第一端區(qū)111到第二端區(qū)112逐漸增大,例如在圖示的方位中,從下到上的四個平直段中凸臺的數量分別為0、5、10、18,單一平直段中的凸臺均勻分布,不同平直段中的凸臺總數不同。這樣,通過設置凸臺來增加擾流性能,凸臺數量越多,冷媒通過時的水力直徑越小,擾流性越大,從而增加換熱系數,降低冷媒的溫差,使整個電池冷卻板的溫度水平較為均勻分;進一步的,凸臺118還能夠起到加強筋的作用,防止板片在安裝時不易變形。
[0038]進一步的,第二折彎段117和折返段115中也設置有多個凸臺118,不僅能夠進一步的增加擾流性能,還能夠增加第二端區(qū)周圍的板片的強度,使板片安裝時較為薄弱的端區(qū)周圍在安裝時不易變形;而且在氣泡容易集聚的折彎段和折返段設置凸臺可以防止氣泡在這些區(qū)域集聚,從而能夠防止換熱性能的降低。
[0039]當然,彎折區(qū)的寬度也可以如上述實施例一樣從第一端區(qū)111向第二端區(qū)112逐漸減小,再在彎折區(qū)中設置有凸臺118。
[0040]本實施例其它結構和工作原理與上述實施例方式相同或者相近似,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0041]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如圖所示,在凹槽11從第一端區(qū)111到第二端區(qū)112的方向上,各平直段114的寬度逐漸減小,并且靠近第一端區(qū)111的平直段的最小寬度大于遠離第一端區(qū)111的平直段的最大寬度。這種設置方式可以使整個流道的流通面積逐漸變小,并且也可根據需要設置各平直段上的寬度的變化幅度,可以實現各平直段的寬度變化幅度不同,換熱裝置的換熱性能較高,從而提高換熱裝置在系統(tǒng)應用中的系統(tǒng)匹配度。
[004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上述中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詞也是基于附圖得出,但并不是限制其方位。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換熱裝置,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疊裝且密封固定,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間形成有一通道,所述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分別與所述通道的兩端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的端面與所述第二板片的端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板片和/或第二板片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端區(qū)、第二端區(qū)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區(qū)和第二端區(qū)之間的彎折區(qū),所述彎折區(qū)包括至少兩個平直段和至少一個折返段,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疊裝使所述凹槽形成為所述通道,在所述通道從第一接管到第二接管的方向上,所述通道靠近所述第二接管處的流通面積小于遠離所述第二接管處的流通面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區(qū)和第二端區(qū)位于同一側,所述平直段的數量為2η,η多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區(qū)和第二端區(qū)相鄰設置,在所述第一端區(qū)和第二端區(qū)之間設置有“Υ”型的阻隔壁; 在所述第一端區(qū)和平直段之間還設置有第一折彎段,在所述第二端區(qū)和平直段之間還設置有第二折彎段,所述Υ型阻隔壁形成的三個交叉區(qū)域分別為所述第一折彎段、第二折彎段和至少一個折返段。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區(qū)的寬度從第一端區(qū)向第二端區(qū)逐漸減小,所述通道的流通面積從第一接管向第二接管逐漸減小。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的寬度逐漸減小,并且從所述第一端區(qū)到所述第二端區(qū)的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端區(qū)的平直段的最小寬度大于遠離所述第一端區(qū)的平直段的最大寬度。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區(qū)中設置有多個凸臺,并且,在所述凹槽從第一端區(qū)到所述第二端區(qū)的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端區(qū)處的所述凸臺分布密度大于遠離所述第二端區(qū)的處的所述凸臺分布密度。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區(qū)的所述凸臺的分布密度從第一端區(qū)向所述第二端區(qū)逐漸增大。8.根據權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中的凸臺均勻分布,不同所述平直段中的凸臺總數不同。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彎段和折返段中設置有多個凸臺。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設置有阻尼板,所述第一接管的管壁開設有槽孔,所述阻尼板通過槽孔與第一接管固定安裝,并且所述阻尼板與所述第一接管的內壁和所述槽孔之間密封固定,所述阻尼板上設置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一接管的內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換熱裝置,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相互疊裝且固定,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間形成有通道,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分別與通道的兩端連通,第一板片和/或第二板片形成有一凹槽,凹槽包括第一端區(qū)、第二端區(qū)以及位于第一端區(qū)和第二端區(qū)之間的彎折區(qū),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疊裝使所述凹槽形成為通道,在通道從第一接管到第二接管的方向上,通道靠近第二接管處的流通面積小于遠離第二接管處的流通面積。本實用新型的換熱裝置可以使冷媒溫度升高的幅度相對均勻,從而使電池組的溫度分布較為均勻,從而保證電池的使用性能和電池壽命。
【IPC分類】H01M10/6567, H01M10/625, H01M10/613
【公開號】CN205004415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26930
【發(fā)明人】不公告發(fā)明人
【申請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