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包括殼體,殼體內部設置有旋轉桿和轉盤,旋轉桿和轉盤相互連接,轉盤連接有螺牙桿,殼體上方設置有插座,螺牙桿與插座連接;殼體外部設置有移動塊,插座設置在移動塊的中心線交叉處,移動塊均連接有探針,探針穿過對應的移動塊后與插座內部連接;殼體外部設置有氣缸,氣缸之間設置有連接塊,連接塊均與氣缸的活塞連接,連接塊連接有轉動桿,轉動桿插入殼體中與旋轉桿連接。該結構用來在光通信行業(yè)中的生產設備上對芯片加電并固定,使各種耦合作業(yè)能準確進行,以實現(xiàn)電轉換成的光信號進入光纖或光纜,通過光纖或光纜進行光信號傳輸,使用壽命長比常規(guī)夾具增加10倍以上,加電穩(wěn)定性高,容易實現(xiàn)自動裝夾。
【專利說明】
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來在光通信行業(yè)中的生產設備上對芯片加電并固定的結構,具體涉及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機械制造過程中用來固定加工對象,使之占有正確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檢測的裝置,又稱卡具。從廣義上說,在工藝過程中的任何工序,用來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裝工件的裝置,都可稱為夾具。例如焊接夾具、檢驗夾具、裝配夾具、機床夾具等。其中機床夾具最為常見,常簡稱為夾具。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時,為使工件的表面能達到圖紙規(guī)定的尺寸、幾何形狀以及與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加工前必須將工件裝好、夾牢。在光通信行業(yè)中的生產設備上對芯片固定過程中,現(xiàn)有的夾具結構復雜,而且由于芯片本身的結構特性,其固定效果不好,使得芯片生產過程存在很大的質量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設計一種用來在光通信行業(yè)中的生產設備上對芯片加電并固定,使各種耦合作業(yè)能準確進行,以實現(xiàn)電轉換成的光信號進入光纖或光纜,通過光纖或光纜進行光信號傳輸的芯片加電夾具結構,解決在對芯片固定過程中夾具結構復雜,而且由于芯片本身的結構特性使得固定效果不好,芯片生產過程存在很大的質量缺陷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旋轉桿和轉盤,且旋轉桿和轉盤相互連接,轉盤連接有螺牙桿,殼體上方設置有插座,螺牙桿與插座連接;所述殼體外部設置有若干個移動塊,移動塊能夠隨著轉盤向接近殼體的中心線方向移動,插座設置在移動塊的中心線交叉處,移動塊均連接有探針,探針穿過對應的移動塊后與插座內部連接;所述殼體外部設置有氣缸,氣缸之間設置有連接塊,連接塊均與氣缸的活塞連接,連接塊連接有轉動桿,轉動桿插入殼體中與旋轉桿連接。在本技術方案中,通過氣缸動作推動插座夾緊芯片,同時探針插入使得芯片管腳通電,使各種耦合作業(yè)能準確進行,以實現(xiàn)電轉換成的光信號進入光纖或光纜,通過光纖或光纜進行光信號傳輸,操作過程簡便,而且芯片固定牢固,解決在對芯片固定過程中夾具結構復雜,而且由于芯片本身的結構特性使得固定效果不好,芯片生產過程存在很大的質量缺陷的問題。
[0005]插座由彈性夾頭和導向絕緣塊組成,彈性夾頭設置在導向絕緣塊上方,導向絕緣塊固定在殼體的頂面上,螺牙桿穿過導向絕緣塊與彈性夾頭連接,探針插入導向絕緣塊中,導向絕緣塊設置在移動塊的中心線交叉處。彈性夾頭和導向絕緣塊的組合,在夾緊時效果更好,同時避免在加電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電流亂竄導致芯片或者其他部件燒壞的現(xiàn)象發(fā)生,對操作者也更加安全。
[0006]殼體的下方設置有底座,底座的頂端與殼體的底端固定,底座的底端內凹形成安裝槽。底座是用于支撐殼體,使得工作過程中吸收震動,安裝槽是便于本夾具安裝到其它運動設備上時為避開壓住夾具內芯片接地線特意設置。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該結構用來在光通信行業(yè)中的生產設備上對芯片加電并固定,使各種耦合作業(yè)能準確進行,以實現(xiàn)電轉換成的光信號進入光纖或光纜,通過光纖或光纜進行光信號傳輸,使用壽命長比常規(guī)夾具增加10倍以上,加電穩(wěn)定性高,容易實現(xiàn)自動裝夾。
【附圖說明】
[0008]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00?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1]圖3為圖2的俯視圖。
[0012]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0013]!一器件管座;2—芯片組件;3—彈性夾頭;4一探針一;5—探針二 ; 6—移動塊一;7—探針三;8—移動塊二 ; 9一殼體;10—底座;11一安裝槽;12—移動塊三;13—氣缸一;14一氣缸二; 15—轉動桿;16—連接塊;17—插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
[0015]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包括殼體9,殼體9內部設置有旋轉桿和轉盤,且旋轉桿和轉盤相互連接,轉盤連接有螺牙桿,殼體9上方設置有插座17,螺牙桿與插座17連接;所述殼體9外部設置有若干個移動塊,移動塊能夠隨著轉盤向接近殼體9的中心線方向移動,插座17設置在移動塊的中心線交叉處,移動塊均連接有探針,探針穿過對應的移動塊后與插座17內部連接;所述殼體9外部設置有氣缸,氣缸之間設置有連接塊16,連接塊16均與氣缸的活塞連接,連接塊16連接有轉動桿15,轉動桿15插入殼體9中與旋轉桿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采用三個移動塊,并將其名稱為移動塊一 6、移動塊二 8、移動塊三12,探針也采用三根,并將其名稱為探針一 4、探針二 5、探針三7,探針一 4穿過移動塊一 6,探針二 5穿過移動塊二 8,探針三7穿過移動塊三12,氣缸采用兩個氣缸,命名為氣缸一 13和氣缸二 14,將芯片組件2插入插座17中,芯片組件2由器件管座I和套環(huán)組成,插座17由彈性夾頭3和導向絕緣塊組成,氣缸一 13和氣缸二 14通電啟動,帶動連接塊16運動,轉動桿15隨連接塊16運動時偏轉,殼體9內的旋轉桿和轉盤跟著旋轉,中心螺牙桿隨之上升,抱緊插入的芯片組件2。同時,移動塊一6、移動塊二8、移動塊三12隨轉盤向接近殼體9的內圈移動,三個方向的探針一 4、探針二 5、探針三7隨之深入使芯片管腳通電。后續(xù)設備動作完成,氣缸一 13和氣缸二 14再次動作,所有部件均返回啟動前位置,再取出芯片。通過上述操作,其操作方便,而且對于芯片固定牢固,在光通信行業(yè)中的生產設備上對芯片加電并固定,使各種耦合作業(yè)能準確進行,以實現(xiàn)電轉換成的光信號進入光纖或光纜,通過光纖或光纜進行光信號傳輸,使用壽命長比常規(guī)夾具增加10倍以上,加電穩(wěn)定性高,容易實現(xiàn)自動裝夾。
[0016]實施例2:
[0017]如圖1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插座17由彈性夾頭3和導向絕緣塊組成,彈性夾頭3設置在導向絕緣塊上方,導向絕緣塊固定在殼體9的頂面上,螺牙桿穿過導向絕緣塊與彈性夾頭3連接,探針插入導向絕緣塊中,導向絕緣塊設置在移動塊的中心線交叉處。彈性夾頭3是根據中心螺牙桿的移動抱緊插入的芯片組件2,導向絕緣塊對于加電過程中進行絕緣,避免造成燒壞部件。
[0018]實施例3:
[0019]如圖1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殼體9的下方設置有底座10,底座10的頂端與殼體9的底端固定,底座10的底端內凹形成安裝槽11。本夾具安裝到其它運動設備上時為避開壓住夾具內芯片接地線特意在底座10的底面開設安裝槽11,使得布線更加方便。
[0020]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包括殼體(9),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9)內部設置有旋轉桿和轉盤,且旋轉桿和轉盤相互連接,轉盤連接有螺牙桿,殼體(9)上方設置有插座(17),螺牙桿與插座(17)連接;所述殼體(9)外部設置有若干個移動塊,移動塊能夠隨著轉盤向接近殼體(9)的中心線方向移動,插座(17)設置在移動塊的中心線交叉處,移動塊均連接有探針,探針穿過對應的移動塊后與插座(17 )內部連接;所述殼體(9 )外部設置有氣缸,氣缸之間設置有連接塊(16),連接塊(16)均與氣缸的活塞連接,連接塊(16)連接有轉動桿(15),轉動桿(15 )插入殼體(9 )中與旋轉桿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17)由彈性夾頭(3)和導向絕緣塊組成,彈性夾頭(3)設置在導向絕緣塊上方,導向絕緣塊固定在殼體(9)的頂面上,螺牙桿穿過導向絕緣塊與彈性夾頭(3)連接,探針插入導向絕緣塊中,導向絕緣塊設置在移動塊的中心線交叉處。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芯片加電夾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9)的下方設置有底座(1 ),底座(10 )的頂端與殼體(9 )的底端固定,底座(1 )的底端內凹形成安裝槽(Il)0
【文檔編號】H01L21/683GK205542740SQ20162039183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4日
【發(fā)明人】王強
【申請人】成都儲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