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輪轂發(fā)電機,特別是,涉及設置在自行車的車輪中央部,能夠向安裝在自行車上的外部設備供應電力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
背景技術:
一般地,設置在自行車的車輪中央部的輪轂,包括在自行車的車架(例如,前叉及平叉)上可自由拆裝且不能旋轉地安裝的輪轂軸,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輪轂軸上的輪轂體,將輪轂體相對于輪轂軸可自由旋轉地支承的軸承。此外,輪轂體,在兩端外周部形成能夠固定車輪輻條的一對輪轂凸緣。
在這樣構成的自行車用輪轂中,在輪轂體內部裝入作為燈等外部設備的電源的發(fā)電機構的輪轂發(fā)電機是公知的(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F(xiàn)有技術中的輪轂發(fā)電機,用發(fā)電機構發(fā)出的電力,利用配線供應給燈等外部設備。配線不在輪轂軸的外周,而是通過形成在輪轂軸中心的通孔從軸端取出。這樣,當把發(fā)電機構裝入輪轂體內時,用于相對于旋轉部分非接觸并且不產生滑動地進行發(fā)電,所以,比起與車輪的輪輞接觸型的發(fā)電機來,能夠提高發(fā)電效率,并減少車輪的旋轉損失。
專利文獻1實開昭48-1038505號公報(實愿昭47-028241號的縮微膠卷)在前述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中,由于配線通過輪轂軸的內部,所以,與配線通過輪轂軸的外周的結構相比,在輪轂內易于保護配線。但是,用于從軸端取出的配線露出到外部,所以,有不能保護配線造成斷線的危險。因此,考慮在軸端設置將配線罩起來的蓋構件。但是,為了安裝蓋構件,需要另外的安裝結構,輪轂發(fā)電機的結構變得復雜。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課題是,在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中,利用簡單的結構可以保護從軸端取出的配線。
根據方案1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是設于自行車的車輪中央部的發(fā)電機,包括輪轂軸,輪轂體,發(fā)電機構,配線,配線通路,配線取出部。輪轂軸是一種利用第一及第二結合構件將第一及第二端部安裝到自行車的車架上的軸。輪轂體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輪轂軸上。發(fā)電機構是一種配置在輪轂體和輪轂軸之間,通過兩者的相對旋轉發(fā)電的機構。配線用于連接發(fā)電機構,與外部設備連接。配線通路在輪轂軸的內部從發(fā)電機構向第一軸端形成,能夠將配線從第一軸端取出。配線取出部,配合安裝到裝在輪轂軸的第一軸端側的第一結合構件上,將配線導向到外部。
在這種輪轂發(fā)電機中,當車輪旋轉時,發(fā)電機構發(fā)電,所發(fā)生的電力經由配線供應給外部設備。該配線從發(fā)電機構通過形成在輪轂軸的內部的配線通路,到達第一軸端。同時,由配線取出部向外部導向。該配線取出部,配合安裝到用螺紋擰入到第一軸端上的固定用的第一結合構件上。這里,由于通過配線通路從第一軸端取出的配線由配線取出部導向到外部,所以配線受到保護。此外,由于配線取出部配合安裝到第一結合構件上,所以,無需特別的安裝結構,簡化配線取出部的結構。
根據方案2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進一步包括,從后方觀察時,設于輪轂體的右側的第一側面上、能夠在外周上不能旋轉地安裝多級齒輪,相對于輪轂體,只能傳遞向自行車的行進方向的旋轉的飛輪(自由輪),第一軸端是從后方觀察時輪轂軸的左側軸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不是從后撥鏈器等外裝變速裝置中使用的多級齒輪側取出配線,而是從其相反側取出配線,所以,配線不容易變得錯綜復雜。
根據方案3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2所述的發(fā)電機中,輪轂體包括在第一側面上具有能夠組裝發(fā)電機構的開口的筒狀的殼主體,以及以覆蓋開口的方式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殼主體上的蓋構件,飛輪安裝在蓋構件上。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可以將飛輪和蓋構件一起相對于殼主體拆裝,所以,容易對發(fā)電機構進行維修。
根據方案4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至3中任何一個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進一步包括設置在與輪轂體的第一側面相反側的第二側面上,安裝制動輪轂體的制動裝置用的制動裝置安裝部。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將不是制動輪輞而是直接制動輪轂的盤式制動器及輥式制動器等輪轂制動器直接安裝到輪轂體上,所以,容易實現(xiàn)性能比較高的對自行車的電氣化。
根據方案5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至4中任何一個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配線取出部,不能旋轉地安裝在第一結合構件上,將從第一軸端取出的配線、以沿車架取出的方式從第一軸端彎折向外部導向。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很容易將從配線取出部取出的配線沿著車架。
根據方案6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5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配線取出部包括不能旋轉地配合到第一結合構件的外周面上、對配線進行導向的導向構件,以及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導向構件上、將導向構件罩起來的罩構件。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利用罩構件將導向構件罩起來,所以,在可靠地保護配線的同時,能夠可靠地將配線取出部固定到結合構件上。
根據方案7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5或6所述的發(fā)電機中,第一結合構件為六角螺母,導向構件能夠以6個以上的旋轉相位安裝到結合構件的外周面上。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能夠將導向構件以多個旋轉相位安裝到第一結合構件的外周面上,所以,在將輪轂軸固定到車架上時,即使第一結合構件的旋轉相位變化,配線安裝方向的變化也很小。
根據方案8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6或7所述的發(fā)電機中,導向構件具有將配線從第一軸端沿實質上與輪轂軸正交的方向導向的導向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將配線沿與輪轂軸正交的方向導向,所以,在自行車跌倒等時,可以保護配線。
根據方案9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8所述的發(fā)電機中,導向空間由能夠容納配線的槽構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配線容納到導向空間內。
根據方案10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6至9的任何一個所述的發(fā)電機中,在導向構件上,形成利用第二螺紋構件安裝罩構件用的螺紋孔。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第二螺紋構件簡單地拆裝罩構件。
根據方案11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5至10的任何一個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配線取出部,利用向第一結合構件的外周面沿徑向方向用螺紋擰入的第一螺紋構件固定在第一螺母上。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將第一螺紋構件向第一結合構件的外周面用螺紋擰入,就可以簡單地固定配線取出部。
根據方案12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至4的任何一個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配線取出部可旋轉地安裝在第一結合構件上,以向輪轂軸的徑向方向取出的方式對配線進行導向。在這種情況下,在將輪轂軸固定到車架上時,與第一螺母的旋轉相位無關,可以沿配線的規(guī)定方向取出。
根據方案13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至12的任何一個所述的發(fā)電機中,第二結合構件是以覆蓋第二軸端的方式形成的蓋形螺母。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用配線取出部罩住第一軸端,利用蓋形螺母保護第二軸端,所以,不容易傷及輪轂軸的兩端,不會損傷形成在輪轂軸外周上的螺紋。
根據方案14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至13的任何一個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配線取出部具有抑制配線移動的配線保持部。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抑制配線的移動,所以,即使從外部牽引配線,在輪轂軸內也不容易發(fā)生斷線。
根據方案15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4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配線取出部將配線從前述第一軸端向實質上正交的方向導向,配線保持部配置在正交部分的外方。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將配線保持在容易斷線的正交部分的外方,所以,配線更不容易斷線。
根據方案16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方案14或15所述的發(fā)電機中,配線保持部具有以保持配線的方式配置的至少一個突起部。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利用突起部壓緊配線,利用配線的彈性進行保持,所以,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可靠地保持配線。
根據本發(fā)明,通過配線通路從第一軸端被取出的配線,由配線取出部向外部導向,所以配線受到保護。此外,由于配線取出部配合安裝到第一結合構件上,所以,無需特殊的安裝結構,可以簡化配線取出結構。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是采用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形式的自行車的側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形式的輪轂發(fā)電機的半剖視圖。
圖3、前述輪轂發(fā)電機的左側視圖。
圖4、固定單元的側視圖。
圖5、配線取出部周邊的分解透視圖。
圖6、是導向構件的正面部件圖。
圖7、是導向構件的背面部件圖。
圖8、是罩構件的部件圖。
圖9、是另外的實施形式的相當于圖2的圖示。
符號說明1輪轂發(fā)電機5輪轂軸6輪轂體9發(fā)電機構10 飛輪11 制動器安裝部25 配線26 配線通路27、127 配線取出部28、128 導向構件28a 卡止部28b 導向部28c 固定部28d 人字形部28e 槽部28f 配線保持部28g 螺紋孔29、129 罩構件50、150 螺母51 螺母100 擺臂實施發(fā)明的最佳形式在圖1中,采用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形式的自行車101,包括具有包含前部懸叉98及后部擺臂100的前后懸架的車架102,固定在懸叉98上的車把104,由鏈條、踏板及撥鏈器等構成的驅動部105,安裝在懸叉98及擺臂100上、具有輻條99的前輪及后輪106、107,控制兩個撥鏈器及前后懸架的兩個控制裝置108、109。在后輪107上,設置輪轂發(fā)電機1(圖2)??刂蒲b置108設置在車架102的中央下部的吊架部附近。控制裝置109具有顯示部,安裝在車把104上。從輪轂發(fā)電機1來的電力,供應給控制裝置108、109,也經由控制裝置108、109供應給撥鏈器及懸架。
在圖2中,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形式的輪轂發(fā)電機1,是設置在自行車的后輪107上的后輪轂,輪轂軸5的兩個端部利用螺母50、51固定到車架102的后部的擺臂100上,將輻條99固定到兩個輪轂凸緣12a、12b上。
圖2所示的輪轂發(fā)電機1,與自行車的后輪107一起安裝到擺臂100的后端上。該輪轂發(fā)電機1包括兩端固定到擺臂100的后端部上的輪轂軸5,配置在輪轂軸5的外周側的輪轂體6,將輪轂體6相對于輪轂軸5可自由旋轉地支承用的一對軸承7、8,配置在輪轂體6與輪轂軸5之間、通過兩者的相對旋轉發(fā)電的發(fā)電機構9,設置在輪轂體6的圖2的右側面上的飛輪10,設置在輪轂體6的圖2的左側面上的制動器安裝部11。此外,輪轂發(fā)電機1,包括連接到發(fā)電機構9上、與控制裝置108、109等外部設備連接用配線25,配線通路26,配線取出部27。配線通路26,是一個在輪轂軸5的內部從發(fā)電機構9的配置部分向圖2左端(第一軸端)形成的、能夠從左端取出配線25的通路。配線取出部27,配合安裝到安裝在輪轂軸5的左端側的螺母50上,將配線25蓋住,向外部導向。
輪轂軸5,例如,是鉻鉬鋼制的筒狀構件,其兩端利用螺母50、51固定到擺臂100的后端部上。螺母50是通常的六角螺母,螺母51是以覆蓋右軸端的方式形成的蓋形螺母。輪轂軸5是一種在發(fā)電機構9的安裝部分上具有大直徑部5e的軸,在外周面的4個部位處,從左端起,依次形成陽螺紋部5a~5d。陽螺紋部5a用于安裝軸承7的滾珠推壓件14b(后面描述),制止?jié)L珠推壓件14b的旋轉用的鎖定螺母14d及輪轂固定用的螺母50。陽螺紋部5b、5c,形成在大直徑部5e的兩端,用于夾持固定發(fā)電機構9的內側固定單元17(后面描述)。陽螺紋部5d,用于安裝軸承8的滾珠推壓件15b(后面描述),制止?jié)L珠推壓件15b的旋轉用的鎖定螺母15d及螺母51。在輪轂軸5的大直徑部5e的陽螺紋部5b、5c的形成部分上,形成相互平行的平面部5f(圖4)。配線通路26,形成在輪轂軸5的中心上,在發(fā)電機構9的配置部分上,形成與配線通路26連通的沿徑向方向形成的通過孔26a。配線25,從發(fā)電機構9經過通過孔26a,被引導到配線通路26內,從配線取出部27取出。在該取出的配線25的前端上,例如,安裝壓接端子25a(圖3)。
輪轂體6,例如是一種由輕量的鋁合金制的構件,包括在圖2的右側具有開口12f的筒狀的殼主體12,以覆蓋殼主體12的開口12f的方式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殼主體12上的蓋構件13。在殼主體12的外周面上,形成沿軸向方向隔開間隔配置的一對輪轂凸緣12a、12b。殼主體12的開口12f,具有能夠裝配發(fā)電機構9的大小,在其上,形成安裝蓋構件13用的陰螺紋部12g。在殼主體12的圖2左端面上,設置制動器安裝部11。在殼主體12的左端內周面上,可拆裝地安裝覆蓋與輪轂軸5的間隙用的例如用金屬或合成樹脂制的罩構件19a。在一對輪轂凸緣12a、12b上,沿圓周方向隔開一定的間隔,分別以等間隔例如形成16個輻條卡止孔12d、12e。輻條卡止孔12d和輻條卡止孔12e,以相互錯開半個間距的方式形成它們之間的間距。此外,在殼主體12的圖2的左端面上,形成在內周面上形成防止制動器安裝部11轉動用的細齒的安裝凹部12h,同時,在內周面上,形成制動器安裝部11壓入的壓入孔12i。
蓋構件13,是一種在外周上具有與殼主體12的陰螺紋部12g螺紋配合的陽螺紋部13d的外筒部13a,在外筒部13a的內周側隔開一定的間隔配置的內筒部13b,連接兩個筒部13a、13b的連接部13c成一體地形成的構件。在內筒部13b的內周面上,螺紋配合有連接飛輪10用的連接螺栓44。
軸承7,安裝在殼主體12與輪轂軸5之間。軸承7包括設置在制動器安裝部11的左端內周面上的滾珠承接件14a,螺紋配合到輪轂軸5的陽螺紋5a上的滾珠推壓件14b,在滾珠推壓件14b與滾珠承接件14a之間,分別與兩者接觸滾動的滾珠14c。軸承8,配置在飛輪10和輪轂軸5之間。軸承8包括設置在飛輪10上的滾珠承接件15a、螺紋配合到輪轂軸5上的陽螺紋部5d上的滾珠推壓件15b,在滾珠推壓件15b與滾珠承接件15a之間,分別與兩者接觸滾動的滾珠15c。在滾珠14c、15c的周圍,填充潤滑脂。
發(fā)電機構9,是一種具有固定在殼主體12上的永磁鐵16,固定在輪轂軸5上的內側固定單元17的凸極式結構的發(fā)電機構。
永磁鐵16,固定在殼主體12的內周面上,沿圓周大小等間隔分割的4個磁鐵構成。在該永磁鐵16上,等間隔地交替地磁化成N極和S極,分別與后面所述的軛鐵的外周對向。
內側固定單元17具有環(huán)形線圈20,以圍繞線圈20的周圍的方式設置的軛鐵21。同時,這些線圈20及軛鐵21,以由螺紋配合到形成在輪轂軸5的外周上的陽螺紋部5a、5b上的的一對螺母22a、22b夾持的方式,固定到輪轂軸5上,并且,在軸向方向,以與永磁鐵16對向的位置關系進行定位。
此外,如圖2所示,在固定線圈20和軛鐵21用的螺母22a、22b的軛鐵21側,安裝有墊圈23a、23b。其中,如圖4所示,墊圈23a上包括具有配合到輪轂軸5的扁平面5f上的相互平行的面的大致長圓形的卡止孔23c,不能旋轉地卡止到輪轂軸5上。此外,在墊圈23a上,通過壓力加工突出地形成指向軛鐵21的卡止到軛鐵21上的突起部23d。進而,在墊圈23a上,從與配線通路26的通過孔26a對向的位置向徑向外方切口,形成從線圈20導出的配線25通過用的狹縫23e。
借此,由于墊圈23a可以將內側固定單元17相對于輪轂軸5止轉,所以,能夠可靠地將從線圈20中取出的配線25在配線通路26內進行導向。該配線25通過配線通路26被引出到輪轂軸5的左端面的外部,由設置在輪轂軸5上的配線安裝部27導向。
飛輪10,如圖2所示,包括不能旋轉地連接到輪轂體6的蓋構件13內周側側面上的基座部41,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基座部41上的齒輪安裝部42,配置在基座部41和齒輪安裝部42之間的單向離合器43。
如前面所述,基座部41利用擰入內筒部13b的內周面上的筒狀的連接螺栓44與內筒部13b連接。連接螺栓44用頭部將基座部41卡止。此外,內筒部13b和基座部41,在連接螺栓44的外周側由配置在兩者之間的連接構件45不能旋轉地連接。在連接構件45的外周面上,形成細齒,連接構件45被壓入到形成在內筒部13b上的細齒內。該壓入的連接構件45的細齒與形成在基座部41的一端內周面上的細齒嚙合。借此,牢固地將內筒部13b和基座部41不能旋轉地連接。
基座部41是筒狀的構件,將軸承8的滾珠承接件15a利用螺紋擰入其內。滾珠承接件15a,兼作支承齒輪安裝42用的軸承的滾珠推壓件。
此外,在基座部41上,可自由起伏地安裝構成單向離合器43的爪構件43a。單向離合器43是一種只將安裝在齒輪安裝部42上的多級齒輪54(即踏板)的行進方向的旋轉傳遞給基座部41,同時,不將后輪107的行進方向的旋轉傳遞給多級齒輪54用的離合器。利用彈簧構件43b將爪構件43a向起立方向加載。當齒輪安裝部42向行進方向旋轉時,爪構件43a與形成在齒輪安裝部42的內周面上的棘輪齒43c嚙合,將旋轉從齒輪安裝42傳遞給基座部41。
齒輪安裝部42是筒狀構件,在外周上可自由拆裝并且不能旋轉地安裝有多級齒輪54。在齒輪安裝部42的右端內周面上,可自由拆裝地安裝有覆蓋與輪轂軸5之間的間隙用的例如用金屬或合成樹脂制的罩構件19b、19c。
制動器安裝部11,是與殼主體12分開的、壓入固定殼主體12內,并且,以將輥式制動器55的制動鼓55a對中心的方式進行安裝。制動器安裝部11,是一種具有大小兩段外周面11a、11b的帶階梯的筒狀構件。制動器安裝部11為了兼作軸承7的滾珠承接件14a、起著軸承7的作用,所以,將小直徑的外周面11部沒有晃動地壓入固定到殼主體12的壓入孔12i內。此外,在大直徑的外周面11a上形成與安裝凹部12h嚙合的細齒11c,同時,在左端形成不能旋轉地卡止制動鼓55a的細齒11d。
如圖2、圖3及圖5至圖8所示,配線取出部27,包括不能旋轉地配合到螺母50上、對配線25進行導向的導向構件28,以及,覆蓋導向構件28的罩構件29。如圖5及圖6所示,導向構件28,包括不能旋轉地卡止到螺母50上的卡止部28a,導向從輪轂軸5的左端部取出的配線25的導向部28b,將卡止部28a用固定螺栓30固定到螺母50上的固定部28c??ㄖ共?8a,例如,具有角度120度的18個人字形部28d,能夠以18個旋轉相位安裝到螺母50的外周面上。借此,即使螺母50的旋轉相位變化,導向部28b的旋轉位置也能夠接近于一定的方向。
導向部28b包括,至少一部分形成比配線25稍小寬度的槽部28e,形成在槽部28e上、保持配線25的配線保持部28f,能夠彈性地卡止配線25。槽部28e的形成方式為,如圖2所示,將配線25從輪轂軸5的端部,進一步彎曲90度,作為整體,使配線25從軸端U形轉彎,在擺臂100附近將其取出。槽部28e,具有不令配線25向外部突出而能夠將其容納的深度。同時,取出到外部的配線25沿擺臂100配置。配線保持部28f,在配線25從軸端彎折90度的部分的外方,在與槽部28e對向的壁部上錯開地各形成兩個(圖7)。當在這種位置形成配線保持部28f時,配線25被各個配線保持部28f沿交替的不同的方向壓緊,呈波形通過槽部28e。因此,用該部分抑制配線25的移動,即使從外部牽引配線,借助配線保持部28f,不會將其在發(fā)電機構側的輪轂軸5內的配線通路26內切斷。此外,在導向構件28上,在與罩構件29對向的面上形成固定罩構件29用的螺紋孔28g。
固定部28c,具有固定螺栓30擰入的螺紋部,用固定螺栓30壓緊螺母50的外周面,將導向構件28固定到螺母50上。特別是,在本實施形式中,由于將配線配置在擺臂100的里側,所以,配線不會露出到自行車的外表上。
罩構件29,利用擰入到螺紋孔28g內的小螺釘31固定到導向部件28上。如圖2、圖5及圖8所示,罩構件29,形成除導向構件28與擺臂100對向的面之外,以覆蓋整個外側面的形狀。借此,在保護配線25的同時,也可以抑制異物從輪轂軸5的左端部的侵入。
其次,對發(fā)電機1的動作進行說明。
當踩自行車的踏板時,齒輪曲柄的旋轉經由鏈條傳遞給多級齒輪54,齒輪安裝部42旋轉。該旋轉通過單向離合器43傳遞給基座部41,輪轂體6旋轉,后輪107向行進方向旋轉。當在行進當中停止踩踏板時,單向離合器43斷開,即使后輪107旋轉,該旋轉也不會傳遞給齒輪安裝部42,齒輪曲柄不旋轉。但是,輪轂軸5與輪轂體6相對旋轉。
當后輪107、即輪轂體6相對于輪轂軸5旋轉時,永磁鐵16相對于固定在輪轂軸5上的內側固定單元17旋轉。借此,永磁鐵16在線圈20及軛鐵21的外周側旋轉而發(fā)電。
發(fā)電產生的電力,從配線取出部27引導到外部,經由連接到壓接端子25a上的配線(圖中未示出),供應給例如控制裝置108、109以及前后撥鏈器及懸架等的電氣部件上。這里,由于輪轂發(fā)電機1設置在后輪107上,相對于除燈之外離開后輪的距離短的電氣部件進行短距離的電力供應,所以,能夠以高效率進行供電。此外,由于從輪轂軸5的左端取出配線,所以,配線25不會與通向后撥鏈器上的配線及電纜纏繞。進而,通過配線通路26從左端取出的配線25,一面被配線取出部27覆蓋,一面被向外部導向,所以,對配線25進行保護。此外,由于配線取出部27配合安裝到螺母50上,所以,無需特殊的安裝結構,簡化配線取出部27的結構。(a)在前述實施形式中,將配線取出部27不能旋轉地安裝到螺母50上,但如圖9所示,也可以將配線取出部127可旋轉的安裝到螺母150上。螺母150包括螺紋配合到輪轂軸5的陽螺紋部5a上的螺母主體150a,和在螺母主體150a的左端面上一體形成的旋轉卡止部150b。配線取出部127包括,彈性地卡止到旋轉卡止部150b上并可旋轉地安裝的導向構件128,以及將導向構件128覆蓋的罩構件129。導向構件128,在外周部具有將配線25沿輪轂軸5的徑向方向導向用的導向槽128a。利用這種結構,在將輪轂軸5固定到擺臂100上時,與螺母150的旋轉相位無關,可以將配線25沿規(guī)定的方向取出,可以使配線25符合任意形成的車架。
(b)在前述實施形式中,對設置在后輪上的輪轂發(fā)電機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也適用于設置在前輪上的輪轂發(fā)電機。
(c)在前述實施形式中,從輪轂軸的后方觀察時,將配線取出部設置在左側的端部上,但也可以設置在右側端部上。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是設于自行車的車輪中央部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包括第一及第二端部利用第一及第二結合構件被安裝在前述自行車的車架上的輪轂軸,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前述輪轂軸上的輪轂體,配置在前述輪轂體與輪轂軸之間、借助兩者的相對旋轉發(fā)電的發(fā)電機構,連接到前述發(fā)電機構上、與外部設備連接用的配線,在前述輪轂軸的內部從前述發(fā)電機構向第一軸端形成的能夠將前述配線從前述第一軸端取出的配線通路,配合安裝到裝在前述輪轂軸的前述第一軸端側上的前述第一結合構件上、將前述配線向外部導向的配線取出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進一步包括從后方觀察時,設置在前述輪轂體的右側的第一側面上、在外周上可以不能旋轉地安裝多級齒輪,向前述輪轂體只能傳遞前述自行車的前進方向的旋轉的飛輪,前述第一軸端,是從后方觀察時在前述輪轂軸的左側的軸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輪轂體包括能夠在前述第一側面?zhèn)染哂心軌虬惭b前述發(fā)電機構的開口的筒狀的殼主體,以及,以覆蓋前述開口的方式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前述殼主體上的蓋構件,前述飛輪安裝在前述蓋構件上。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個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進一步包括設置在與前述輪轂體的前述第一側面相反側的第二側面上,安裝制動前述輪轂體的制動裝置用的制動裝置安裝部。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個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配線取出部,不能旋轉地安裝在前述第一結合構件上,以將從前述第一軸端取出的配線沿前述車架取出的方式從前述第一軸端彎折而向外部導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包括不能旋轉地配合到前述第一結合構件上,對前述配線進行導向的導向構件,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前述導向構件上,將前述導向構件覆蓋的罩構件。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第一結合構件是六角螺母,前述導向構件,能夠以6個以上的旋轉相位安裝到前述第一結合構件的外周面上。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導向構件具有將前述配線從前述第一軸端向與前述輪轂軸實質上正交的方向導向的導向空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導向空間由能夠容納前述配線的槽構成。
10.如權利要求6至9中任何一個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在前述導向構件上,形成利用第二螺紋構件安裝前述罩構件用的螺紋孔。
11.如權利要求5至10中任何一個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配線取出部利用向前述第一結合構件的外周面上沿徑向方向擰入的第一螺紋構件固定到第一結合構件上。
12.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個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配線取出部,可旋轉地安裝在前述第一結合構件上,以向前述輪轂軸的徑向方向取出的方式對前述配線進行導向。
13.如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個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第二結合構件是以覆蓋第二軸端的方式形成的蓋形螺母。
14.如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個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配線取出部具有抑制前述配線移動的配線保持部。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配線取出部將前述配線從前述第一軸端向實質上正交的方向導向,前述配線保持部,配置在前述正交部分的外方。
16.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前述配線保持部,具有以保持前述配線的方式配置的至少一個突起部。
全文摘要
在自行車用輪轂發(fā)電機中,利用簡單的結構可以保護從軸端取出的配線。輪轂發(fā)電機(1)安裝在自行車上,配備有輪轂軸(5),輪轂體(6),發(fā)電機構(9),配線(25),配線通路(26),配線取出部(27)。輪轂軸,其兩個端部利用第一及第二螺母(50)、(51)不能旋轉地安裝在自行車的車架(100)上。輪轂體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輪轂軸上。發(fā)電機構配置在輪轂體和輪轂軸之間,通過兩者的相對旋轉發(fā)電。配線連接到發(fā)電機構上,與外部設備連接。配線通路,在輪轂內內部從發(fā)電機構配置部分向第一軸端形成,能夠將配線從第一軸端取出。配線取出部配合安裝到安裝在輪轂軸的第一軸端上的第一螺母上,將配線向外部導向。
文檔編號H02K3/50GK1590201SQ20041006825
公開日2005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遠藤貴廣, 藤井和浩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