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96177閱讀:33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wiringcomponent)。更具體地,本發(fā)明 涉及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用于連接三相電機的多個勵磁線圈。
背景技術
作為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已知多種具有不同結構的配線部件,用于連接多 個勵磁線圈,例如,混合動力車等的電動機的電機線圈。例如,JP3701639B2披露了一種引 線框(lead frame)和使用該引線框的配電部件(power distribution component),旨在減 少生產(chǎn)時的材料損耗和由于熱膨脹所致的扭曲。根據(jù)電機的一種配線部件,其具有用于連 接同相電機線圈的引線框,引線框由涂敷有絕緣材料的至少一個線狀導體制成,以將其整 體形成為大致環(huán)狀。將引線框折彎以形成端子部,端子部沿引線框的徑向向里方向凸出,以 將其與各電機線圈的繞組端連接。為U相、V相、以及W相設置這種引線框,并將引線框布 置成在軸向交疊。此外,借助于局部布置的固定裝置,在引線框互相交疊的狀態(tài)下整體固定 引線框。 JP3430839B2披露了一種定子的連接結構,旨在提供一種用于內(nèi)轉子式定子的轉 動連接結構,在多個定子的齒部基底上圍繞定子纏繞線圈繞組。根據(jù)此定子,在多個定子鐵 芯的基底上圍繞定子纏繞線圈繞組,定子的連接結構包括同相線圈繞組,纏繞在多個定子 齒部的基底上;電導體,由涂敷有絕緣材料并經(jīng)折彎處理形成的電線制成;端板,布置于線 圈繞組處,并具有槽部用于引導導體;以及,連接端子。此外,電導體包括連接部,連接部沿 徑向向外方向自端板凸出。連接部布置成與各線圈繞組的端部平行,使得連接部與各線圈 繞組的端部經(jīng)由連接端子互相連接。 根據(jù)JP3701639B2中披露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端子部由線狀導體制成以 與引線框整體形成,并將端子部與各電機線圈的繞組端相連接,端子部經(jīng)折彎處理形成。然 而,為了與引線框整體形成端子部,折彎處理可能比較復雜。此外,因為拼合架單獨形成,需 要形成為不同形狀的線狀導體,以形成供電部。根據(jù)JP3701639B2,各拼合架的兩端沿徑向 向里方向折彎,以在相鄰拼合架之間布置線圈金屬線的端部,從而將線圈相互連接起來。然 而,由于在生產(chǎn)時可能產(chǎn)生的變化、以及裝配時可能出現(xiàn)的未對準,可能難以將線圈金屬線 適當布置在拼合架之間。此外,取決于相位,集電環(huán)與對應線圈相連接的位置沿軸向移置, 所以,連接可能比較困難。另一方面,根據(jù)JP3430839B2中披露的連接結構,電導體自端板 的中間側延伸至外側,此外,電導體沿徑向向外方向自端板凸出。所以,可能使連接結構的 尺寸沿徑向增大,據(jù)此,縮小尺寸可能比較困難。根據(jù)JP3701639B2或JP3430839B2,用于 保持線圈金屬線和電導體的端板等固定裝置,或者數(shù)量較多,或者尺寸較大。據(jù)此,制造、裝 配、布線等可能會存在困難。 對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而言存在一種需求,其制造、裝配和布線都比較容易, 并且減小其在徑向的尺寸。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一種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包括線圈,由沿周向布 置以形成環(huán)形的多個金屬線段構成,各金屬線段包括弧形主體部(由彎曲成弧形的導電線 材制成)、凸部(以沿徑向彎曲主體部的兩個端部的方式形成在主體部的兩個端部)、以及 豎部(在凸部以大于導電線材直徑的長度沿徑向凸出的位置處,以彎曲各凸部的一個端部 的方式,分別形成在凸部端部),使得豎部相對于包括主體部的平面沿豎向凸出;內(nèi)夾,在 內(nèi)夾的外周面處形成有多個第一保持部;以及,外夾,在外夾的內(nèi)周面處形成有多個第二保 持部。使內(nèi)夾與外夾互相連接,以將線圈保持在第一保持部與第二保持部之間。
據(jù)此,多個金屬線段沿周向布置以形成環(huán)形線圈。當內(nèi)夾與外夾互相連接時,將線 圈保持在第一保持部與第二保持部之間。所以,不再需要復雜的折彎處理,并且能容易借助 于簡單折彎模具形成金屬線段。多個這樣的金屬線段沿周向布置以形成大致環(huán)形的線圈,
并將線圈可靠保持在內(nèi)夾的第一保持部與外夾的第二保持部之間。此外,對于制造配線部 件而言,只需要較低的成本。另外,只有凸部和豎部延伸于圓筒形線圈的外周面之外。所 以,只需要較小的空間,而除凸部和豎部之外的部分所形成的間距部,則可以用來布置固定 螺栓等。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內(nèi)夾的多個第一保持部是形成在內(nèi)夾的外周面處的多個
槽部,外夾的多個第二保持部則是形成在外夾的內(nèi)周面處的多個凸部。將內(nèi)夾與外夾互相
連接,使得外夾的多個凸部與內(nèi)夾的多個保持部相接合,以將線圈保持在其間。 據(jù)此,內(nèi)夾的多個第一保持部由多個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和第三槽部構成,而外夾
的多個第二保持部則由多個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構成。所以,內(nèi)夾和外夾易于互 相連接,并將線圈可靠保持在多個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和第三槽部與多個第一凸部、第二凸 部和第三凸部之間。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沿金屬線段的周向,在相鄰金屬線段互相接觸之處,將豎 部的延伸長度設定為根據(jù)金屬線段固定于內(nèi)夾的多個槽部的位置不同而變化。當線圈固定 于內(nèi)夾時,相對于在軸向布置成最靠近于豎部一側、且包括線圈的金屬線段的主體部的平 面,將豎部設定為具有相同高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相鄰金屬線段互相接觸處各豎部的延伸長度,設定為預
定長度或更長,以及,將各豎部切至預定長度,使得線圈固定于內(nèi)夾時,相對于在軸向布置
成最靠近于豎部一側、且包括線圈的金屬線段的平面,豎部形成為具有相同高度。 據(jù)此,金屬線段只在其豎部的延伸長度方面相互不同。所以,可以只將豎部的切除
長度設定為不同,結果,容易制造金屬線段??蛇x擇地,金屬線段可以形成為具有相同的形
狀,而不需要的部分則可以后續(xù)切除。結果,容易制造金屬線段。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在線圈周向上相鄰金屬線段互相接觸之處,相對于豎部, 內(nèi)夾沿其徑向形成有自線圈的內(nèi)側延伸至線圈的外側的一對第三保持部,以及,外夾沿其 徑向形成有自線圈內(nèi)側延伸至線圈外側的夾持部,以沿線圈的周向從其兩側夾持成對的第
三保持部。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夾持部是一對豎壁部,相對于包括金屬線段的主體部的 平面沿豎向延伸。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進一步包括多個端子,各端子
6包括連接部,在相鄰金屬線段沿其周向互相接觸之處電連接豎部;以及,至少一個延伸 部,沿線圈的徑向自連接部延伸。借助于端子,使豎部互相電連接。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延伸部是線圈端子,沿線圈的徑向向里方向延伸,以使其 與線圈部件電連接。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延伸部是外端子,沿線圈的徑向向外方向延伸,以使其與 外部部件電連接。 據(jù)此,內(nèi)夾和外夾容易用樹脂模塑制造。此外,當借助于多個端子使金屬線段的豎 部互相連接時,容易可靠地使端子與線圈互相電連接,并且可以消除連接金屬線段時可能 出現(xiàn)的未對準或錯位。此外,端子的延伸部可以作為線圈端子,用于電連接端子與線圈部 件,或者作為外端子,用于電連接端子與外部部件。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外夾包括外周壁部,在俯視圖中觀察時,外周壁部與成 對的豎壁部一起,形成朝外夾的徑向向里方向開口的U形;以及,通孔,形成在外周壁部處, 外端子可插入通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包括多個端子,各端子包括連 接部,在相鄰金屬線段沿其周向互相接觸之處,連接部與豎部電連接。用于保持豎部的保持 部形成在內(nèi)夾和外夾的至少一個之中。 據(jù)此,外端子可以插入通孔。所以,容易建立與外部部件的電連接。此外,第四保 持部用于保持豎部。所以,豎部能得到可靠保持。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在成對的第三保持部的表面處,形成一對突起,自延伸部 的兩側凸出。 據(jù)此,借助于一對突起可靠保持各線圈端子。結果,能夠容易并可靠地進行裝配工 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內(nèi)夾以這樣一種方式構造,其中通過將內(nèi)夾在其周向進
行分割所形成的多個第一部件,連接起來以形成圓筒形,以及,外夾以這樣一種方式構造,
其中將外夾在其周向進行分割所形成的多個第二部件,連接起來以形成圓筒形。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將內(nèi)夾和外夾中的至少一個,以使多個弧形段互相連接
形成環(huán)形的方式構造。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將內(nèi)夾和外夾分別以使多個弧形段互相連接形成環(huán)形的 方式構造,并且布置弧形段,使得外夾的弧形段蓋住內(nèi)夾的弧形段的結合部。


根據(jù)下文結合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這些以及其它的目的和優(yōu)點將更為 明了,其中 圖1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配線部件的局部裝配體的放大軸測圖;
圖2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金屬線段的軸測圖;
圖3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金屬線段的正視圖;
圖4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金屬線段的俯視圖; 圖5是圖示從其徑向外側方向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內(nèi)夾段的軸測圖;
圖6是圖示從其徑向里側方向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內(nèi)夾段的軸測 圖7是圖示從其徑向外側方向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外夾段的軸測圖; 圖8是圖示從外夾的徑向外側方向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外夾段的軸測 圖; 圖9是圖示從外夾的徑向里側方向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外夾段的軸測 圖; 圖IO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局部裝配體的正視圖,其中多個金屬線段安 裝至內(nèi)夾; 圖ll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局部裝配體的軸測圖,其中以線圈保持在內(nèi) 夾與外夾之間的方式連接線圈; 圖12是圖示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的整體結構的軸測圖; 圖13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在連接內(nèi)夾段與外夾段之前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14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在連接內(nèi)夾段與外夾段之后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15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內(nèi)夾段的角度關系的仰視圖; 圖16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內(nèi)夾段的角度關系的俯視圖; 圖17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外夾段的角度關系的俯視圖;以及 圖18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外夾段的角度關系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的實施方式。圖12是圖示用于電機 線圈的配線部件的整體結構的軸測圖。部件和局部裝配體示于圖l至圖11中。部件包括多 個大致環(huán)形的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根據(jù)本實施方式設置三個線圈)、 大致圓筒形內(nèi)夾2、以及大致圓筒形外夾3。線圈lu、lv、lw由導電線材制成。內(nèi)夾2在其 外周面形成有環(huán)形的第一槽部2u、第二槽部2v和第三槽部2w(第一保持部),以分別保持 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外夾3在其內(nèi)周面形成有環(huán)形的第一凸部3u、第 二凸部3v和第三凸部3w(第二保持部),以分別保持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 lw。當外夾3的第一凸部3u、第二凸部3v和第三凸部3w與內(nèi)夾2相對應的第一槽部2u、 第二槽部2v和第三槽部2w相接合時,將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分別保持 在第一槽部2u、第二槽部2v和第三槽部2w與第一凸部3u、第二凸部3v和第三凸部3w之 間,藉此,構成配線部件的裝配體。下面說明各配線部件。 各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 圈lw下文稱為"線圈1")由多個金屬線段(wire segment) 10 (參見圖2至圖10)構成,多 個金屬線段10布置形成大致環(huán)形。各金屬線段10形成有弧形主體部11、凸部12、12和豎 部13、13。例如,將漆包線(導電線材)彎曲成弧形以形成主體部ll。主體部ll的兩個端 部沿線圈1的徑向(圖4中徑向外側方向)彎曲以形成凸部12、12。此外,在凸部12、12以 大于線材直徑(d)的長度沿線圈1的徑向凸出的位置處,使各凸部12、12的一個端部相對 于包括主體部11的平面沿豎直方向彎曲,從而形成豎部13、13。 內(nèi)夾2由多個樹脂制成的內(nèi)夾段20 (第一零件,弧形段)(參見圖5和圖6)構成, 多個內(nèi)夾段20布置成互相連接以形成大致圓筒形。各內(nèi)夾段20在其外周面形成有第一槽 部20u、第二槽部20v和第三槽部20w。此外,在各內(nèi)夾段20處形成多對第三保持部23、23。在線圈1的周向上相鄰金屬線段10互相接觸之處,相對于豎部13、 13,第三保持部23、23沿線圈1的徑向自其內(nèi)側延伸至外側。下文再說明突起24和接合部25。
外夾3由多個樹脂制成的外夾段30 (第二零件,弧形段)(參見圖7至圖9)構成,多個外夾段30布置成互相連接以形成大致圓筒形。如圖9所示,各外夾段30在其內(nèi)周面形成有第一凸部30u、第二凸部30v和第三凸部30w。此外,在各外夾段30處形成多對豎壁部(夾持部)33、33。在線圈1的周向上相鄰金屬線段10互相接觸之處,相對于豎部13、 13,豎壁部33、33沿線圈1的徑向自外側延伸至內(nèi)側,以沿線圈1的周向從其兩側夾持對應的成對第三保持部23、23。此外,相對于包括金屬線段10的主體部11的平面,豎壁部33、33沿大致豎向延伸。 以這樣一種方式構造第一線圈lu,使得多個金屬線段10接合進內(nèi)夾2的第一槽部2u以使其形成環(huán)形。類似地,以這樣一種方式構造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使得多個金屬線段10接合進內(nèi)夾2的第二槽部2v和第三槽部2w,以使其形成環(huán)形。如上所述(參見圖4),在凸部12以大于線材直徑(d)的長度沿線圈1的徑向凸出的位置處,使凸部(12)的端部彎曲,并因此形成豎部13。所以,當如圖l所示形成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時,豎部13不接觸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的外周面,且豎部13的厚度設定為最小。此外,豎部13在金屬線段10的軸向延伸。所以,在電連接時易于除去漆層。
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在相鄰金屬線段10沿其周向互相接觸之處,將豎部13、 13在豎向的延伸長度,設定為根據(jù)金屬線段10固定于內(nèi)夾2的第一槽部2u、第二槽部2v和第三槽部2w的位置不同而變化。換而言之,如圖IO所示,當?shù)谝痪€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固定于內(nèi)夾2時,相對于包括線圈1 (圖1中的第一線圈lu)的金屬線段10的主體部11的平面(該平面沿線圈1的軸向布置成最靠近豎部13側),將豎部13設定為具有相同高度。 可選擇地,在相鄰金屬線段10互相接觸之處,豎部13、 13的延伸長度,也可以設定為預定長度或更長(例如,圖10中所示的預定長度D或更長)。這樣,各豎部13、 13可以切至預定長度(D),從而,當?shù)谝痪€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固定于內(nèi)夾2時,相對于包括線圈l(圖1中的第一線圈lu)的金屬線段10的主體部11的平面(其布置成在線圈1的軸向上最靠近于豎部13側),豎部13、13形成為具有相同高度。 此外,如圖l所示,多個端子40固定至各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各端子40包括連接部41,用于電連接相鄰豎部13、13與端子40;以及線圈端子(延伸部)42,自連接部41沿線圈1的徑向延伸。對線圈1的端部與連接部41進行鉚接、熔接、焊接等,以使其電連接。線圈端子42沿線圈1的徑向向里方向延伸,以使其與線圈部件(電機線圈)電連接。因此,借助于端子40的連接部41,使金屬線段10互相連接,同時借助于線圈端子42使金屬線段10與線圈部件相連接。所以,即使金屬線段10之間可能出現(xiàn)未對準,借助于端子40的連接部41也能消除未對準。 此外,如圖7所示,三個端子40分別包括外端子(延伸部)43,沿線圈1的徑向向外方向延伸,以使其與外部部件電連接。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外端子43與端子40整體形成??蛇x擇地,外端子43可以單獨形成。如圖1所示,只有端子40的連接部41 (也就是,金屬線段10的凸部12和豎部13)比由第一線圈lu、第二線圈lv和第三線圈lw形成的圓筒形狀的外周更向外延伸。所以,只需要較少的空間。據(jù)此,除金屬線段10的凸部12和豎部13的位置之外的部分所形成的間距部,可以用來布置固定螺栓等。 關于上述外夾3和端子40,如圖7所示,各外夾段30包括外周壁部34和一對豎壁部33、33。將各成對的豎壁部33、33和各外周壁部34布置為形成大致U形,在俯視圖中觀察時,開口朝向外夾段30的徑向向里方向??蛇x擇地,如圖8和圖9所示,各外夾段30可以單獨形成為大致U形,由各成對的豎壁部33、33和各外周壁部34形成。此外,在外周壁部34處形成通孔35,將各外端子43插入通孔35。此外,在各外周壁部34的內(nèi)表面處形成第四保持部36 (參見圖9),使其位于通孔35附近。第四保持部36用于壓配合豎部13。
關于端子40,如圖5和圖6所示,在各成對的第三保持部23、23的表面處形成各成對的突起24、24,使其自各線圈端子42的兩側凸出。端子40的各線圈端子42分別布置在各成對的突起24、24之間。如圖ll所示,當以線圈l保持在內(nèi)夾2與外夾3之間的方式連接線圈1時,如圖12所示,這樣構成了配線部件的裝配體。根據(jù)圖12,內(nèi)夾2整體形成以形成環(huán)形,并且外夾3整體形成以形成環(huán)形。然而,如圖5至圖9中所示,將內(nèi)夾2沿其周向進行分割所形成的內(nèi)夾段20,可以布置成圓筒形以形成內(nèi)夾2。類似地,將外夾3沿其周向進行分割所形成的外夾段30,也可以布置成圓筒形以形成外夾3。以這樣一種方式,減小了用于樹脂模塑的模具,并因此降低了所需成本。下文說明適合于樹脂模塑的各內(nèi)夾段20的形狀和各外夾段30的形狀。 圖13和圖14圖示內(nèi)夾段20與外夾段30連接前后的狀態(tài)。將多個弧形內(nèi)夾段20互相連接以形成環(huán)形,并將多個弧形外夾段30互相連接以形成環(huán)形。外夾段30布置成蓋住相鄰內(nèi)夾段20互相連接處的內(nèi)夾段20的結合部。各內(nèi)夾段20在其兩個端部整體形成有接合部25。接合部25的結構示于圖5和圖6中。更具體地,各內(nèi)夾段20在其周向的一端形成有凸出,而其另一端則形成有凹進。借助其凸出與凹進之間的接合,使沿周向彼此相鄰的內(nèi)夾段20互相連接。此外,各外夾段30可以形成有類似的接合部以使其互相連接。
這樣,經(jīng)由接合部25使內(nèi)夾段20互相連接以形成內(nèi)夾2的圓筒形局部裝配體。所以,多個金屬線段10能容易地固定于內(nèi)夾2,并能將環(huán)形線圈1保持在對應的第一槽部2u、第二槽部2v和第三槽部2w(例如,第一槽部2u)處。因此,使線圈1固定至內(nèi)夾2的局部裝配體,繼而構成圖1中所示的局部裝配體。接著,將多個外夾段30連接至局部裝配體,并構成圖12所示的配線部件的局部裝配體。 當各內(nèi)夾段20形成為圖15和圖16中所示的形狀時,可易于使用小尺寸模具形成內(nèi)夾段20。此外,可易于構造內(nèi)夾2的圓筒形局部裝配體。類似地,當各外夾段30形成為圖17和圖18中所示的形狀時,可易于使用小尺寸模具形成外夾段30。關于圖15至圖18,假定電機線圈的數(shù)量為N,角度e設定為滿足等式e = 360° /N。此外,圖15至圖18所示的角度基于角度S或角度Y設定,各角度適合于在樹脂模塑時拆除模具。此外,設定內(nèi)夾段20的連接數(shù)量為m(例如,m = 3),以及,外夾段30的連接數(shù)量為m(例如,m = 3),將角度S設定為滿足等式S = e X (m-l),而角度y則設定為滿足等式y(tǒng) = 9 Xm/2。
權利要求
一種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包括線圈(1、1u、1v、1w),由多個金屬線段(10)構成,所述多個金屬線段(10)沿周向布置以形成環(huán)形,各所述金屬線段(10)包括弧形主體部(11),由彎曲成弧形的導電線材制成;凸部(12),以沿徑向彎曲所述主體部(11)的兩個端部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體部(11)的兩個端部;以及,豎部(13),在所述凸部(12)以大于導電線材直徑(d)的長度沿徑向凸出的位置處,以彎曲各所述凸部(12)的一個端部的方式,使所述豎部(13)分別形成在所述凸部(12)的端部,并使得所述豎部(13)相對于包括所述主體部(11)的平面沿豎向凸出;內(nèi)夾(2),在所述內(nèi)夾(2)的外周面處形成有多個第一保持部(2u、2v、2w);以及外夾(3),在所述外夾(3)的內(nèi)周面處形成有多個第二保持部(3u、3v、3w),其中使所述內(nèi)夾(2)與所述外夾(3)互相連接,以將所述線圈(1、1u、1v、1w)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2u、2v、2w)與所述第二保持部(3u、3v、3w)之間。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所述內(nèi)夾(2)的多個第一保持部(2u、2v、2w)是形成在所述內(nèi)夾(2)的外周面處的多 個槽部(2u、2v、2w),所述外夾(3)的多個第二保持部(3u、3v、3w)是形成在所述外夾(3)的內(nèi)周面處的多 個凸部(3u、3v、3w),以及其中將所述內(nèi)夾(2)與所述外夾(3)互相連接,使得所述外夾 (3)的多個凸部(3u、3v、3w)與所述內(nèi)夾(2)的多個保持部(2u、2v、2w)相接合,以將所述線 圈(1、lu、lv、lw)保持在其間。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沿所述金屬 線段(10)的周向,在所述相鄰金屬線段(10)互相接觸之處,將所述豎部(13)的延伸長度, 設定為根據(jù)所述金屬線段(10)固定于所述內(nèi)夾(2)的多個槽部((2u、2v、2w))的位置不同 而變化,以及其中當所述線圈(1、lu、lv、lw)固定于所述內(nèi)夾(2)時,相對于沿軸向布置成最靠近于所述 豎部(13) —側、且包括所述線圈(1、lu、lv、lw)的金屬線段(10)的主體部(11)的平面,將 所述豎部(13)設定為具有相同高度。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在所述相鄰 金屬線段(10)相互接觸之處,將各所述豎部(13)的延伸長度,設定為預定長度(D)或更 長,以及,將各所述豎部(13)切至具有所述預定長度(D),使得所述線圈(1、lu、lv、lw)固定于所 述內(nèi)夾(2)時,相對于沿軸向布置成最靠近于所述豎部(13) —側、且包括所述線圈(1、lu、 lv、lw)的金屬線段(10)的平面,將所述豎部(13)形成為具有相同高度。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4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 其中沿所述線圈(1、lu、lv、lw)的周向,在所述相鄰金屬線段(10)互相接觸之處,相對于 所述豎部(13),所述內(nèi)夾(2)在其徑向形成有自所述線圈(1、lu、lv、lw)的內(nèi)側延伸至所述 線圈(1、lu、lv、lw)的外側的多個第三保持部(23),以及所述外夾(3)沿其徑向形成有自所述線圈(1、lu、lv、lw)的內(nèi)側延伸至所述線圈(1、 lu、lv、lw)外側的夾持部(33),以沿所述線圈(1、lu、lv、lw)的周向從兩側夾持所述成對的 第三保持部(23)。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所述夾持部(33)是一對豎壁部(33),其相對于包括所述金屬線段(10)的主體部(11) 的平面在豎向延伸。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 進一步包括多個端子(40),各所述端子(40)包括連接部(41),在所述相鄰金屬線段(10)沿其周 向互相接觸之處,所述連接部(41)電連接所述豎部(13);以及,至少一個延伸部(42、43), 沿所述線圈(1、lu、lv、lw)的徑向自所述連接部(41)延伸,其中借助于所述端子(40),使所述豎部(13)互相電連接。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所述延伸部(42、43)是線圈端子(42),沿所述線圈(1、lu、lv、lw)的徑向向里方向延 伸,以與線圈部件電連接。
9.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所述延伸部(42、43)是外端子(43),沿所述線圈(1、lu、lv、lw)的徑向向外方向延伸, 以與外部部件電連接。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所述外夾(3)包括外周壁部(34),在俯視圖中觀察時,所述外周壁部(34)與所述成 對的豎壁部(33) —起,形成朝所述外夾(3)的徑向向里方向開口的U形,以及通孔(35),形成在所述外周壁部(34)處,所述外端子(43)插入所述通孔(35)。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進一步包括多個端子(40),各所述端子(40)包括連接部(41),在所述相鄰金屬線段(10)沿其周 向互相接觸之處,所述連接部(41)電連接所述豎部(13),其中用于保持所述豎部(13)的保持部(23、36),形成在所述內(nèi)夾(2)和所述外夾(3)中的 至少一個處。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在所述成對的第三保持部(23)的表面處,形成一對突起(24),自所述延伸部(42、43) 的兩側凸出。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12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 件,其中所述內(nèi)夾(2)以這樣一種方式構造,其中將所述內(nèi)夾(2)沿其周向進行分割,形成多個 第一部件(20),將該多個第一部件(20)連接起來以形成圓筒形,以及所述外夾(3)以這樣一種方式構造,其中將所述外夾(3)沿其周向進行分割,形成多個 第二部件(30),將該多個第二部件(30)連接起來以形成圓筒形。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 件,其中將所述內(nèi)夾(2)和所述外夾(3)中的至少一個,以使多個弧形段(20、30)互相連接形 成環(huán)形的方式構造。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其中將所述內(nèi)夾(2)和所述外夾(3)分別以使多個弧形段(20、30)相連接形成環(huán)形的方式 構造,并且布置所述弧形段(20、30),使得所述外夾(3)的弧形段(30)蓋住所述內(nèi)夾(2)的弧形段(20)的結合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電機線圈的配線部件,包括線圈(1、1u、1v、1w),由沿周向布置以形成環(huán)形的多個金屬線段(10)構成,各金屬線段(10)包括由彎曲成弧形的導電線材制成的弧形主體部(11)、形成于主體部(11)的兩個端部的凸部(12)、以及分別形成于凸部(12)的端部的豎部(13);內(nèi)夾(2),在內(nèi)夾(2)的外周面處形成有多個第一保持部(2u、2v、2w);以及,外夾(3),在外夾(3)的內(nèi)周面處形成有多個第二保持部(3u、3v、3w)。使內(nèi)夾(2)與外夾(3)互相連接,以將線圈(1、1u、1v、1w)保持在第一保持部(2u、2v、2w)與第二保持部(3u、3v、3w)之間。
文檔編號H02K3/52GK101728888SQ200910205598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山田泰稔, 杉山智也, 永田裕之, 阿比子淳 申請人:愛信精機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江都市| 苗栗县| 焉耆| 合肥市| 宾川县| 曲沃县| 辽中县| 阿坝县| 平江县| 双流县| 阳谷县| 蒙城县| 泉州市| 邛崃市| 荥阳市| 威远县| 高青县| 滁州市| 博野县| 渭源县| 屯昌县| 孟州市| 会泽县| 横峰县| 栖霞市| 渭源县| 遵义市| 邓州市| 开平市| 湘潭县| 娄底市| 德清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安乡县| 凤翔县| 阿鲁科尔沁旗| 左贡县| 砚山县| 招远市| 铜山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