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合動力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包含具有與發(fā)動機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部并容置旋轉電機的主體殼以及與上 述主體殼一體地設置并容置控制上述旋轉電機的變流器的變流器殼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近來,作為車輛的驅動源具有發(fā)動機和旋轉電機的所謂混合動力車在燃費、環(huán)境 保護等方面受到關注。在這種混合動力車中,旋轉電機可以作為從電池取得電力而產生驅 動力的電動機工作,并將該驅動力向行駛機構側傳遞而進行電動機行駛,此外還可以從發(fā) 動機取得驅動力而作為發(fā)電機工作,用于對電池進行充電。并且在制動時將車輛多余的慣 性力作為電力回收而進行所謂的再生運轉。此外,旋轉電機還可以用于發(fā)動機的起動。旋轉電機的運轉通過變流器進行控制。變流器用于電動機時通過轉換作用將從電 池供給的直流電源變換為交流電源(三相電源時為U相、V相、W相)而向各線圈供給。另 一方面,變流器用于發(fā)電機時通過轉換作用等將各線圈產生的交流變換為直流電源向電池 供給。此時,為了使車輛搭載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盡量小型化,并且使變流器與成為其控制 對象的旋轉電機之間的距離盡量短而抑制電磁噪聲的產生,曾經提出有將容置旋轉電機的 主體殼與容置變流器的變流器殼一體地設置的構造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另外,變流器由轉換元件、二極管、控制電路等電子元器件構成,因此當水分混入 變流器內時會因短路等損壞電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有的變流器采用液密構造。但是在 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液密構造,在由于變流器的轉換作用會使變流器殼內的溫度上升時,殼 內的空氣膨脹而多少會泄漏到殼外,再次冷卻時殼內的空氣收縮使壓力降低,從而會導致 水分從變流器殼的微小間隙混入殼內。因此,為了減小空氣的膨脹和收縮的影響,通常在變流器殼上設置通氣孔而通過 使殼的內部與外部連通來降低殼內外間的氣壓差。該通氣孔原則上構成為僅能夠通過氣體 而無法通過固體或液體,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完全防止水分的混入。因此優(yōu)選盡量將通氣 孔自身設置在接觸水分的可能性低的位置。作為對變流器上的通氣孔的位置進行研究而避免水輕易混入變流器殼內的例子, 例如以下的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電動機驅動裝置中,通氣孔在變流器殼的底面 上以其朝向殼外部的開口部與在容置電動機的主體殼的側面上與電動機軸呈同心圓狀形 成的凸臺部相對的方式配置。并且,該通氣孔使相對于變流器殼延伸于垂直方向的兩個垂 直通路和延伸于水平方向的水平通路組合而形成。即,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電動機驅動裝 置中構成為,如果不通過將變流器殼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的復雜彎曲的通路則水分不會混入 其內部。并且,關于主體殼側的通氣構成為,在貫通變流器殼的底面而跨變流器殼和主體殼 配設的金屬棒的周圍形成微小的間隙,經由該間隙、變流器殼和通氣孔能夠進行主體殼內 和電動機驅動裝置外部之間的通氣。專利文獻1 JP特開平8-65945號公報(第4頁、第1圖和第2圖)
發(fā)明內容
在構成為將通氣孔設置于變流器殼的底面而與容置電動機的主體殼的側面相對 的情況下,與做成在上面或側面上設置的構造情況相比防水性高。但是,會導致變流器殼的 底面積與通氣孔所占區(qū)域對應的面積,而使驅動裝置全體也大型化。本發(fā)明針對上述課題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降低水分等異物混入的可能性 而避免驅動裝置全體大型化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為了實現(xiàn)該目的,本發(fā)明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包含具有與發(fā)動機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部 并容置旋轉電機的主體殼;與上述主體殼一體地設置并容置控制上述旋轉電機的變流器的 變流器殼,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變流器殼的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上,具有使上述變流器殼 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變流器用通氣孔。并且,在本案中采用的“旋轉電機”的概念包含電動機、發(fā)電機以及根據(jù)需要兼作 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電動發(fā)電機。根據(jù)上述特征構成,在相對于主體殼聯(lián)結發(fā)動機的部位即聯(lián)結部側的變流器殼的 側壁部上設置變流器用通氣孔,因此變流器用通氣孔在變流器殼的側壁部上與發(fā)動機相 對。因此,發(fā)動機發(fā)揮作為一種防護壁的功能,能夠防止水等從發(fā)動機側直接進入變流器用 通氣孔。此時,變流器用通氣孔不是在變流器殼的底部而是在側壁部上設置,因此不必增大 變流器殼的底面積。因此,能夠提供能夠降低混入水分等異物的可能性而不會使驅動裝置 全體大型化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這里優(yōu)選,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重疊于上述聯(lián)結部的上方而配置。根據(jù)該構成,在聯(lián)結部聯(lián)結主體殼和發(fā)動機,在其上方重疊配置變流器用通氣孔, 因此主體殼和發(fā)動機成為一體而發(fā)揮作為一種防護壁的功能,能夠抑制水等從驅動裝置下 方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因此,能夠抑制在車輛行駛中濺起的水花等從下方進入變流器用 通氣孔。這里優(yōu)選,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配置在比上述發(fā)動機低并且與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 上重疊的位置上。根據(jù)該構成,由于變流器用通氣孔設置在比發(fā)動機低并且與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上 重疊的位置上,變流器用通氣孔在變流器殼的側壁部上確實地與發(fā)動機相對。因此,發(fā)動機 發(fā)揮作為一種防護壁的功能,能夠抑制水等從發(fā)動機側直接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這里優(yōu)選,具有將上述變流器殼內的空間與上述主體殼內的空間分隔的隔壁; 以液密狀態(tài)貫通上述隔壁而將上述變流器與上述旋轉電機電連接的連接體;在上述主體殼 的且在該殼內空間的最上部位設置的主體用通氣孔。根據(jù)該構成,由于連接體以液密狀態(tài)貫通隔壁,因此變流器殼內的空間與主體殼 內的空間不連通而分離形成。因此,能夠防止為了發(fā)熱體的冷卻或旋轉部件的潤滑等目的 而在主體殼內循環(huán)的油液混入變流器殼的情況。并且此時,連接體貫通隔壁而將變流器與 旋轉電機電連接,因此能夠縮短用于電連接的路徑長度。因此,能夠使驅動裝置全體小型化 并且抑制電磁噪聲的發(fā)生。并且,在主體殼上設置不同于變流器用通氣孔的主體殼用通氣孔,因此能夠減小 主體殼內的空氣的膨脹和收縮的影響。主體殼用通氣孔在主體殼的殼內空間的最上部位設 置,因此能夠降低水分等異物混入主體殼內的可能性,并且抑制在主體殼內飛散的油液進入主體殼用通氣孔的情況。這里優(yōu)選,還具有檢測流過上述連接體的電流的大小的電流傳感器,上述電流傳 感器與上述變流器殼的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鄰接配置,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在上述變流 器殼內的高度方向上設置在不與上述電流傳感器重疊的位置上。
在變流器用通氣孔的殼內側的開口部的周邊需要用于一定程度通氣的空間。根據(jù) 該構成,變流器用通氣孔與電流傳感器在變流器殼內的高度方向上不重疊,因此不必在通 氣孔的開口部與電流傳感器的側面之間設置特別的空間。因此,能夠設置變流器用通氣孔 而不會使變流器殼大型化。并且優(yōu)選,上述變流器殼,在使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向外方突出而形成的凸狀 部上,設置有用于將電源與上述變流器聯(lián)結的連接器,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與上述凸狀部 鄰接配置。根據(jù)該構成,將用于聯(lián)結變流器和向變流器供給電力的電源所需的連接器收納于 凸狀部,并且該凸狀部與變流器用通氣孔鄰接并將其部分地覆蓋,從而能夠進一步抑制水 等流入變流器用通氣孔。并且優(yōu)選,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具有在與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大致平行的方向 上開口的外側開口部,在上述變流器殼上的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的周圍設有延伸到比上述 外側開口部高的位置的圓筒壁。根據(jù)該構成,由于外側開口部在與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開口,因 此即使假設水等從相對于變流器殼的側壁部的壁面大致垂直的方向進入,也能夠防止該水 等直接到達外側開口部的情況。并且,即使假設水等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的周邊,也能夠防 止該水等經過變流器殼的壁面到達變流器用通氣孔的情況。因此,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 夠抑制水等直接混入變流器殼內的情況。這里優(yōu)選,上述圓筒壁在鉛直下方向上具有切口部。根據(jù)該構成,即使假設水等到達由變流器殼的側壁部的壁面和其上設置的圓筒壁 的內側形成的空間,也能夠高效地將水等從切口部鉛直向下排出。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水 等混入變流器殼內的可能性。在以上說明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中優(yōu)選,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具有設置在上述變 流器殼的上述側壁部上而將上述變流器殼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貫通孔,以及插入該貫通孔 的通氣孔帽。根據(jù)該構成,在變流器殼上僅設置貫通孔并且另外形成具有所需形狀的通氣孔 帽,在貫通孔上插入通氣孔帽而能夠形成變流器用通氣孔。因此,易于形成具有所需形狀的 變流器用通氣孔。
圖1為一體地安裝有驅動裝置控制組件的驅動裝置的側視圖。圖2為與發(fā)動機聯(lián)結的驅動裝置的主視圖。圖3為驅動裝置的軸向展開斷面圖。圖4為驅動裝置控制組件的分解立體圖。圖5為表示驅動裝置控制組件的電路構成的模式圖。
圖6為變流器殼的俯視圖。圖7為驅動裝置殼與變流器殼的連接部的斷面圖。 圖8為變流器用通氣孔的斷面圖。圖9為設有變流器用通氣孔的變流器殼的立體圖。圖10為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變流器用通氣孔及其周圍設置的圓筒壁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為一體 地安裝有控制組件4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2 (以下簡稱為驅動裝置2)的側視圖,圖2為與 發(fā)動機E聯(lián)結的驅動裝置2的主視圖。圖3為該驅動裝置2的軸向展開斷面圖。圖4為控 制組件4的分解立體圖,圖5為表示該控制組件4的電路構成的模式圖。圖6為變流器殼 10的俯視圖。圖7為驅動裝置殼60與變流器殼10的連接部的斷面圖。圖8為變流器用通 氣孔80的斷面圖,圖9為設有該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變流器殼10的立體圖。圖10為表 示另一實施方式的變流器用通氣孔80及其周圍設置的圓筒壁85的主視圖。1.驅動裝置的構成首先,對本實施方式的驅動裝置2的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該驅動裝 置2具有驅動組件3和控制組件4。驅動組件3如圖3所示具有作為動力分配裝置的行星 齒輪機構P、反轉齒輪機構T、差速裝置D、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等,對從發(fā)動機E輸入的旋轉 驅動力進行變速而與電動機M或發(fā)電機G聯(lián)動而向車輛的驅動輪傳遞。在本實施方式中, 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相當于本發(fā)明的旋轉電機。并且,控制組件4具有控制電動機M和發(fā) 電機G的動作的變流器5。在本實施方式中,驅動裝置2例如與FF (Front engine Front Drive)車輛等發(fā)動 機前置車輛的發(fā)動機E鄰接配置。并且,如圖1和圖2所示,驅動裝置2經由在驅動裝置殼 60上形成的聯(lián)結部61與發(fā)動機E聯(lián)結。驅動裝置2和發(fā)動機E配置在對冷卻水或潤滑油 進行冷卻的散熱器76與區(qū)劃壁77之間,該區(qū)劃壁77區(qū)劃在容置發(fā)動機E等的發(fā)動機艙和 車內空間。如圖3所示,驅動組件3主要構成為包括在第一軸Al上配置的發(fā)電機G和作為動 力分配裝置的行星齒輪機構P、在第二軸A2上配置的電動機M、在第四軸A4上配置的差速 裝置D。并且,在第三軸A3上配置有將行星齒輪機構P的輸出旋轉要素以及電動機M與差 速裝置D驅動聯(lián)結的反轉齒輪機構T。這里,行星齒輪機構P成為單齒輪式行星齒輪機構, 太陽輪s與發(fā)電機G聯(lián)結,行星架c經由在第一軸Al上配置的緩沖器62與發(fā)動機的輸出 軸63聯(lián)結,齒圈r作為輸出旋轉要素與反轉齒輪機構T聯(lián)結。這種驅動組件3的各構成容 置于驅動裝置殼60內。在本實施方式中,驅動裝置殼60相當于本發(fā)明的主體殼。驅動組件3的上部一體地設有控制組件4。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控制組件4的 變流器殼10在以與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的外徑大致接觸的方式設置的驅動裝置殼60的傾 斜的上面60a上緊固,從而在驅動組件3上一體地設置控制組件4。這樣與控制組件4傾 斜地在驅動組件3上安裝的情況配合地,控制組件4的罩39形成為在從驅動裝置殼60與 發(fā)動機E的聯(lián)結部61側看驅動裝置2的側面視時隨著遠離驅動裝置殼60而橫幅(與上面 60a平行的方向的長度)減小的大致梯形。并且,罩39形成為在控制組件4安裝于驅動組件3的狀態(tài)下一個側面大致水平而另一側面大致垂直。由此,驅動組件3和控制組件4成 為一體的驅動裝置2的全體,成為在上方和側方(圖1的右側方)突出較少的小型的外形。
并且,如圖3所示,在驅動組件3的驅動裝置殼60與控制組件4的變流器殼10的 接合部上設置上壁16,并且設有用于對轉換元件模塊31、32或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等進行 冷卻的冷卻構造。冷卻構造構成為,具有在驅動組件3的內部循環(huán)的工作油流動的工作油流路Ro, 以及冷卻水或冷卻液等冷媒流動的冷媒流路Re,并在其間進行熱交換。在本實施方式中, 工作油流路Ro形成為在上壁16的上面具有翼片64的空間,并以覆蓋其開口面的方式安裝 傳熱壁65。傳熱壁65在兩面上具有傳熱翼片66,在工作油流路Ro內的工作油與冷媒流路 Rc內的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并且,冷媒流路Rc由在變流器殼10的底部11的下面安裝 的平板狀的隔離部件15分隔為上下2段,隔離部件15的變流器殼10側成為上段冷媒流路 Rcl,隔離部件15的上壁16側成為下段冷媒流路Rc2。這里,上段冷媒流路Rcl形成為在變 流器殼10的底部11上一體地形成的冷卻翼片13之間的空間,并以覆蓋該空間的開口面的 方式安裝隔離部件15。并且,下段冷媒流路Rc2形成為隔離部件15與傳熱壁65之間及其 周圍的空間形成。在驅動裝置2的內部循環(huán)而成為高溫的工作油,在流過工作油流路Ro的期間與流 過下段冷媒流路Rc2的冷媒經由傳熱壁65進行熱交換而冷卻。并且如后所述,在構成變流 器5的轉換元件模塊31、32上流過大電流而發(fā)熱量大。為此,轉換元件模塊31、32以與變 流器殼10的底部11的上面接觸的方式配置,經由在變流器殼10的底部11上形成的冷卻 翼片13與流過上段冷媒流路Rcl的冷卻翼片13間的冷媒進行熱交換而冷卻。為了進行這 種熱交換,具有冷卻翼片13的變流器殼10或傳熱壁65,優(yōu)選以鋁等高熱傳導性材料構成。 另一方面,隔離部件15為了抑制上段冷媒流路Rcl與下段冷媒流路Rc2之間的熱交換而以 低熱傳導性材料構成。上壁16與變流器殼10的下部11的接合面以及驅動裝置殼60的上面60a相接地 設置。并且,由上壁16和驅動裝置殼60圍成的空間,作為驅動裝置殼內空間形成。并且, 變流器殼10的下部11與罩39之間的空間作為變流器殼內空間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變 流器殼10的下部11和上壁16,具有將驅動裝置殼內空間與變流器殼內空間連通的開口部, 連接體17貫通該開口部(參照圖7)。另外雖然將在后面詳細說明,上壁16的開口部與連 接體17之間通過絕緣部件18和密封部件19成為液密狀態(tài)。這樣,將變流器殼10的下部 11和上壁16作為邊界,分隔變流器殼內空間和驅動裝置殼內空間。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 變流器殼10的下部11和上壁16相當于本發(fā)明的隔壁。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上壁16成 為驅動組件3的一部分,上壁16的上面成為上述驅動裝置殼60的上面60a。在驅動裝置殼60上設有主體用通氣孔90。該主體用通氣孔90與后述的變流器用 通氣孔80分別設置。主體用通氣孔90使驅動裝置殼60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由此發(fā)揮使殼 內外間的氣壓差降低的功能。主體用通氣孔90如圖1所示在驅動裝置殼60的該驅動裝置 殼60內的空間的最上部位設置。因此,在驅動裝置殼60的外部,水等難以進入主體用通氣 孔90,并且在驅動裝置殼60的內部,為了電動機M等發(fā)熱體的冷卻或行星齒輪機構P等旋 轉部件的潤滑等目的而循環(huán)的油液難以進入主體用通氣孔90。并且雖然沒有圖示,主體用 通氣孔90在車輛的前后方向(圖1的左右方向)上,設置在與電動機M的線圈端在外周側重疊的位置上。通過在與作為靜止部件的電動機M的線圈端在外周側重疊的位置上設置, 能夠抑制由于驅動裝置2的行星齒輪機構P等旋轉部件的旋轉而飛散的油液直接飛散到主 體用通氣孔90的情況,從而避免油液從主體用通氣孔90泄漏。并且,該驅動裝置2具有貫通上壁16的連接體17。如上所述,上壁16將變流器殼 內空間與驅動裝置殼內空間分隔,但是通過介入該連接體17能夠將轉換元件模塊31、32與 電動機M以及發(fā)電機G電連接。2.驅動裝置控制組件的全體的概略構造接著對控制組件4的全體的概略構造進行說明。并且在以下說明中沒有特別說明 的情況下,說“上”時是指控制組件4的罩39側(圖4的上側),說“下”時是指控制組件4 的變流器殼10側(圖4的下側)。如圖4所示,該控制組件4具有構成用于驅動(控制) 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的變流器5的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和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控制變 流器5的控制基板33、使變流器5的輸入電流平滑的平滑電容器34、固定轉換元件模塊31 和32的變流器殼10、支撐于該變流器殼10而在一面(上面)固定控制基板33并在另一面 (下面)固定平滑電容器34的支撐托架20。并且,控制組件4具有包含升壓用轉換元件8 (參照圖5)的升壓用開關組件41、升 壓用電容器42、電抗器43,這些構成了使電源電壓升高的升壓裝置9。升壓用開關組件41 如后所述一體地裝入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由此與變流器殼10的轉換元件模塊31、32在同 一面上固定。并且,電抗器43在變流器殼10上固定,升壓用電容器42在支撐托架20上固 定。并且,控制組件4具有用于除去電源噪聲的噪聲濾波器35,該噪聲濾波器35與升壓用 電容器42鄰接而固定在支撐托架20上。這里,變流器殼10具有底部11 (參照圖3)和圍繞該底部11的周緣部立設的側壁 部12,成為支撐托架20側的上面開口的箱狀。該變流器殼10由鋁等金屬材料構成而通過 壓鑄等制造。這里,底部11的平面形狀大致為矩形(參照圖6),變流器殼10成為上面開口 的大致立方體形狀。并且,在側壁部12的外周面上,為了提高變流器殼10的散熱性、實現(xiàn) 輕量化和高剛性化而形成多個肋。并且,如圖1所示,在與發(fā)動機E相對側的側壁部12上 設有變流器用通氣孔80。變流器用通氣孔80使變流器殼10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由此發(fā)揮 降低殼內外間的氣壓差的功能。關于該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具體內容將在后面敘述。在變流器殼10內收納固定有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和電抗 器43。此時,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和電抗器43與底部11相接配置 (參照圖3)。并且,在變流器殼10內也收納有檢測從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流向電動機M 的電流大小的第一電流傳感器44,以及檢測從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流向發(fā)電機G的電流大 小的第二電流傳感器45。并且,在變流器殼10上沿著側壁部12的內周面設有多個用于安 裝支撐托架20的載置安裝部14,在該載置安裝部14上緊固支撐著支撐托架20。支撐托架20具有在變流器殼10側的下面開口的第一箱狀部21。該支撐托架20 由鋁等金屬材料構成而通過壓鑄等制造。并且,在支撐托架20的第一箱狀部21的內部容置 固定有平滑電容器34。平滑電容器34成為大致立方體形狀,具有在容置于第一箱狀部21 的狀態(tài)下突出于第一箱狀部21的外側的連接端子34a。另一方面,在該第一箱狀部21的罩 39側的外面固定有控制基板33。并且,支撐托架20具有與第一箱狀部21鄰接而在與第一 箱狀部21相反側(罩39側)的上面開口的第二箱狀部26。在該第二箱狀部26的內部容置固定有升壓用電容器42。并且,在支撐托架20的相對于升壓用電容器42與第一箱狀部 21相反的一側固定有噪聲濾波器35。并且,在支撐托架20上與控制基板33鄰接地在支撐托架20的長尺寸方向一側固 定第一配線托架36,在另一側固定第二配線托架37。并且,在該第一配線托架36和第二配 線托架37各自的上面,固定有與控制基板33連接的線纜38。并且,轉換元件模塊31,32、 平滑電容器34、升壓用電容器42、電抗器43、電流傳感器44,45等為了構成后述的電路(參 照圖5)而通過在各部件的所定端子間聯(lián)結的多個匯流條46進行電連接。罩39在變流器殼10的上面具體而言為側壁部12的上端面12a上固定。由此,通 過變流器殼10和罩39覆蓋的內部空間為液密構造,能夠防止水分混入變流器殼10的內部 的情況,并且能夠保護在變流器殼10內和支撐托架20上固定的各部件。并且,罩39在變 流器殼10上的固定,是通過對沿著側壁部12的上端面12a設置的多個螺栓孔,緊固插入到 形成于罩39的下端的凸緣狀的周緣部39a上設置的緊固孔中的作為緊固部件的螺栓而實 現(xiàn)。
3.驅動裝置控制組件的電路構成接著對控制組件4的電路構成進行說明。該控制組件4對驅動裝置2的電動機M 和發(fā)電機G進行控制。這里,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為通過三相交流驅動的旋轉電機。如圖 5所示,控制組件4作為構成電路的電路構成部件具有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第二轉換元件 模塊32、控制基板33、平滑電容器34、噪聲濾波器35、放電電阻55、升壓用電容器42、電抗 器43、第一電流傳感器44以及第二電流傳感器45。該控制組件4上連接有作為電源的電 池71。噪聲濾波器35雖然省略了對詳細構成的說明,但是發(fā)揮除去電池71的電源噪聲的 功能。并且,控制組件4將電池50的電壓升高并且將電池71的直流變換為所定頻率的3 相交流向電動機M供給來控制電動機M的驅動狀態(tài)。并且,控制組件4控制發(fā)電機G的驅 動狀態(tài),將發(fā)電機G發(fā)電產生的交流變換為直流向電池71供給而蓄電,或者在變換為直流 后進一步變換為所定頻率的三相交流而向電動機M供給。并且構成為,電動機M具有電動 機旋轉傳感器72,發(fā)電機G具有發(fā)電機旋轉傳感器73,能夠向控制基板33輸出表示各個旋 轉速度的檢測值的信號。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內置有用于驅動電動機M的第一變流器組件51和第一控制 電路53。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構成為將第一變流器組件51和構成第一控制電路53的元 件或基板、以及用于將它們與外部連接的端子等通過樹脂一體形成。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 內置有用于升高電源電壓的升壓用開關組件41、用于驅動發(fā)電機G的第二變流器組件52以 及第二控制電路54。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構成為將升壓用開關組件41、第二變流器組件 52、以及構成第二控制電路54的元件或基板、以及用于將它們與外部連接的端子等通過樹 脂一體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變流器組件51和第二變流器組件52,相當于本發(fā)明的 用于驅動旋轉電機(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的變流器5。因此,內置這些器件的轉換元件模 塊31、32構成了該變流器5。第一變流器組件51作為第一變流器用轉換元件6具有串聯(lián)連接的一組的第一上 臂元件6A和第一下臂元件6B,這里關于電動機M的各相(U相、V相、W相的3相)的各個 具有2組4個的第一變流器用轉換元件6。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這些第一變流器用轉換 元件6,使用IGBT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各組的第一上臂元件6A的發(fā)射極和第一下臂元件6B的集電極,分別與電動機M的未圖示的各相的線圈連接。并且,各第一上臂元件6A的集電極與供給通過后述的升壓裝置9升壓后的電力的高壓電源線Lh連接,各第一下臂元 件6B的發(fā)射極與電池71的負極端子聯(lián)結的地線Lg連接。并且,在各第一變流器用轉換元 件6上并聯(lián)連接有續(xù)流二極管(freewheel diode) 56,這些續(xù)流二極管56也包含于第一變 流器組件51。并且,作為第一變流器用轉換元件6,除了 IGBT以外可以使用雙極型、場效應 型、MOS型等各種構造的功率晶體管。第一變流器組件51經由第一控制電路53與控制基板33電連接。并且,多個第一 變流器用轉換元件6按照從控制基板33所含的電動機控制組件MCU輸出的電動機用門信 號工作,從而將升壓裝置9升壓后的直流電力變換為所定頻率和電流值的3相交流電力向 電動機M供給。由此,電動機M以所定的輸出轉矩和旋轉速度進行驅動。第一變流器組件 51和電動機M的各相線圈間的通電量,通過在第一變流器組件51和電動機M之間設置的第 一電流傳感器44進行檢測。第一電流傳感器44的檢測值向控制基板33所含的電動機控 制組件MCU輸送。第二變流器組件52作為第二變流器用轉換元件7具有串聯(lián)連接的一組的第二上 臂元件7A和第二下臂元件7B,這里關于發(fā)電機G的各相(U相、V相、W相的3相)的各個 具有1組2個的第二變流器用轉換元件7。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這些第二變流器用轉換元 件7,使用IGBT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各組的第二上臂元件7A的發(fā)射極和第二下臂元 件7B的集電極,分別與發(fā)電機G的未圖示的各相的線圈連接。并且,各第二上臂元件7A的 集電極與高壓電源線Lh連接,各第二下臂元件7B的發(fā)射極與電池71的負極端子聯(lián)結的地 線Lg連接。并且,在各第二變流器用轉換元件7上并聯(lián)連接有續(xù)流二極管57,這些續(xù)流二 極管57也包含于第二變流器組件52。并且,作為第二變流器用轉換元件7,除了 IGBT以外 可以使用雙極型、場效應型、MOS型等各種構造的功率晶體管。第二變流器組件52經由第二控制電路54與控制基板33電連接。并且,第二變流 器組件52的多個第二變流器用轉換元件7按照從控制基板33所含的發(fā)電機控制組件GCU 輸出的發(fā)電機用門信號工作,從而將發(fā)電機G發(fā)電產生的3相交流電力變換為直流電力向 電池71或第一變流器組件51供給。此時,第二變流器組件52通過對流過發(fā)電機G的各相 線圈的電流值進行控制來控制發(fā)電機G的旋轉速度和輸出轉矩。第二變流器組件52和發(fā) 電機G的各相線圈間的通電量,通過在第二變流器組件52和發(fā)電機G之間設置的第二電流 傳感器45進行檢測。第二電流傳感器45的檢測值向控制基板33所含的發(fā)電機控制組件 GCU輸送。升壓用開關組件41作為升壓用轉換元件8具有串聯(lián)連接的一組的升壓用上臂元 件8A和升壓用下臂元件8B,這里具有2組4個的升壓用轉換元件8。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 這些升壓用轉換元件8,使用IGBT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各組的升壓用上臂元件8A的發(fā) 射極和升壓用下臂元件8B的集電極,經由電抗器43與電池71的正極端子連接。并且,各 升壓用上臂元件8A的集電極與供給通過升壓裝置9升壓后的電力的高壓電源線Lh連接, 各升壓用下臂元件8B的發(fā)射極與電池71的負極端子聯(lián)結的地線Lg連接。并且,在各升壓 用轉換元件8上并聯(lián)連接有續(xù)流二極管47,這些續(xù)流二極管47也包含于升壓用開關組件 41。并且,作為升壓用轉換元件8,除了 IGBT以外可以使用雙極型、場效應型、MOS型等各種 構造的功率晶體管。
升壓用開關組件41經由第二控制電路54與控制基板33電連接。并且,升壓用開 關組件41的多個升壓用轉換元件8按照從控制基板33所含的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輸 出的升壓用門信號工作,從而將電池71的電壓升壓為所定電壓向第一變流器組件51供給。 另一方面,在從發(fā)電機G接受電力的情況下,多個升壓用轉換元件8將發(fā)電機G發(fā)電產生的 電壓降壓為所定電壓向電池71供給。升壓用電容器42經由噪聲濾波器35與電池并聯(lián)連 接。該升壓用電容器42發(fā)揮將電池71的電壓平滑化而將該平滑化的直流電壓向升壓用開 關組件41供給的功能。因此,通過包含升壓用轉換元件8的升壓用開關組件41、升壓用電 容器42以及電抗器43構成升壓裝置9。平滑電容器34連接在供給通過升壓裝置9升壓后的電力的高壓電源線Lh和電池 71的負極端子聯(lián)結的地線Lg之間。該平滑電容器34發(fā)揮將通過升壓裝置9升壓后的直流 電壓平滑化而將該平滑化的直流電壓主要向第一變流器組件51供給的功能。在該平滑電 容器34上并聯(lián)連接有放電電阻55。該放電電阻55發(fā)揮在電源關斷時等情況下將蓄積于平 滑電容器34的電荷釋放的功能。控制基板33為形成至少用于控制變流器5的控制電路的基板,在本實施方式中形 成有除了作為變流器5的第一變流器組件51和第二變流器組件52以外也對升壓用開關組 件41進行控制的控制電路。由此,控制基板33對驅動裝置2的全體進行控制。該控制基 板33按照功能組件劃分包含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電動機控制組件MCU和發(fā)電機控制 組件G⑶。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是用于對驅動裝置2的全體進行控制的控制組件。這 里,在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上經由第一控制電路53輸入通過升壓裝置9升壓前的電源 電壓(升壓前電壓)的檢測值以及升壓后的電壓(升壓后電壓)的檢測值。并且,變速驅 動橋控制組件TCU經由CAN(ControIler Area Network 控制器局域網)等通信單元與具 有驅動裝置2的車輛側的控制裝置傳輸例如加速操作量、制動操作量、車速等各種信息。變 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基于這些信息分別對電動機控制組件MCU和發(fā)電機控制組件GCU生 成輸出工作指令。并且,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生成作為驅動升壓用開關組件41的各升 壓用轉換元件8的驅動信號的升壓用門信號,向第二控制電路54輸出。 從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對電動機控制組件MCU和發(fā)電機控制組件G⑶輸出的 工作指令,是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的旋轉速度或輸出轉矩的指令值。并且向電動機控制組 件MCU輸入通過第一電流傳感器44檢出的第一變流器組件51與電動機M的各相線圈間的 通電量的檢測值,以及通過電動機旋轉傳感器72檢出的電動機M的旋轉速度的檢測值。電 動機控制組件MCU基于這些檢測值和來自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的工作指令,生成作為 驅動第一變流器組件51的各第一變流器用轉換元件6的驅動信號的電動機用門信號,向第 一控制電路53輸出。并且,也同樣地向發(fā)電機控制組件G⑶輸入通過第二電流傳感器45 檢出的第二變流器組件52與發(fā)電機G的各相線圈間的通電量的檢測值,以及通過發(fā)電機旋 轉傳感器73檢出的發(fā)電機G的旋轉速度的檢測值。發(fā)電機控制組件GCU基于這些檢測值 和來自變速驅動橋控制組件TCU的工作指令,生成作為驅動第二變流器組件52的各第二變 流器用轉換元件7的驅動信號的發(fā)電機用門信號,向第二控制電路54輸出。4.變流器用通氣孔的配置在變流器殼10的驅動裝置殼60與發(fā)動機E的聯(lián)結部61側的側壁部12上,設有使 變流器殼10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變流器用通氣孔80。變流器用通氣孔80使變流器殼10的內部與外部連通,從而發(fā)揮降低殼內外間的氣壓差的功能。如上所述,控制組件4通過在 以變流器殼10與電動機M和發(fā)電機G的外徑大致接觸的方式設置的驅動裝置殼60的傾斜 的上面60a上緊固,從而在驅動組件3上一體地設置。此時,如圖1所示,在車輛的前后方向 (圖1的左右方向)上,控制組件4的變流器殼10的長度比聯(lián)結部61的長度大。因此,存 在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聯(lián)結部61與變流器殼10上下重疊的區(qū)域,以及不重疊的區(qū)域。在 本實施方式中,變流器用通氣孔80配置于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聯(lián)結部61與變流器殼10上 下重疊的區(qū)域。即,變流器用通氣孔80配置在變流器殼10的位于聯(lián)結部61上方并且由與 聯(lián)結部61的外周面相接的兩個鉛直面夾持的區(qū)域(與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上重疊的區(qū)域)。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變流器用通氣孔80配置在比發(fā)動機E低的位置。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車輛的左右方向是指與發(fā)動機E的輸出軸63同心的驅動 裝置2的第一軸Al (參照圖3)的軸向,車輛的前后方向是指在包含第一軸Al的水平面上 與第一軸Al直交的方向。另外,車輛的上下方向是指在包含第一軸Al的鉛直面上與第一 軸Al直交的方向。因此,在如本實施方式將驅動裝置2和發(fā)動機E在車輛的左右方向上鄰接配置的 FF布局的情況下,變流器用通氣孔80配置于包圍前后左右和上下的空間。即,變流器用通 氣孔80配置于在車輛的前后方向(圖1的左右方向)上被散熱器76和區(qū)劃壁77包圍、在 車輛的左右方向(圖2的左右方向)上被變流器殼10和發(fā)動機E包圍、在車輛的上下方向 (圖1和圖2的上下方向)上被聯(lián)結部61和未圖示的車輛發(fā)動機罩包圍的空間。當然能夠 避免水等從散熱器76、區(qū)劃壁77和機罩側直接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在本實施方式中,并且發(fā)動機E和控制組件4發(fā)揮作為一種防護壁的功能,分別抑 制水等從發(fā)動機E側和控制組件4側直接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情況。即,抑制水等 從車輛的左右方向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情況。并且同樣地,驅動裝置殼60和發(fā)動機 E 一體地發(fā)揮作為一種防護壁的功能,抑制水等從驅動裝置2側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的情 況。即,抑制水等從車輛的下側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情況。作為在車輛行駛中水等進 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情況,主要考慮濺起的水花等從下方進入的情況,通過將變流器用 通氣孔80在聯(lián)結部61的上方重疊設置,能夠抑制這種情況。這樣,通過將變流器用通氣孔 80配置在包圍前后左右和上下的空間,能夠大致確實避免水等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并且,如圖2和圖6所示,變流器殼10具有使聯(lián)結部61側的側壁部12向外方突 出而形成的凸狀部96。變流器殼10上面視為大致長方形,在假定為圖6中雙點劃線所示的 規(guī)整長方形的情況下,具有如下形狀,即,四角的一個角部欠缺而該欠缺的角部形成的大致 三角形的最長的邊(最長邊)與長方形四邊中的一邊一致而向外側突出。即,本來應當成 為角部的區(qū)域形成為凸狀部96,俯視時變流器殼10所占面積不論有無凸狀部96都是大致 一定的。在該凸狀部96上設有用于將作為電源的電池71和作為變流器5的轉換元件模塊 31、32聯(lián)結的連接器95。并且,變流器用通氣孔80與凸狀部96鄰接配置。這里所謂“鄰 接”意味著至少處于覆蓋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位置,具體而言意味著處于從凸狀部96的位 于與變流器殼10的邊界的基部96a起上述最長邊的長度范圍內。這樣,與凸狀部96鄰接 配置變流器用通氣孔80,因此凸狀部96能夠從車輛的上后方覆蓋變流器用通氣孔80,由此 能夠進一步抑制水等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關于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控制組件4上的配置,如圖1和圖4所示,不是在變流器殼10的底部11 (參照圖3)而是在側壁部12上設置。因此,不必為了設置變流器用通氣孔80而增大變流器殼10的底部11的底面積。因此,能夠提供可以降低水分等異物混入的 可能性而不會使裝置全體大型化的驅動裝置2。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變流器用通氣孔80設置于在變流器殼10的長度方向上與第一電流傳感器44重疊的位置。圖7放大表示在設置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位置上的驅動 裝置殼60與變流器殼10的連接部的斷面。第一電流傳感器44設置在變流器殼10內,檢 測從構成變流器5的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流向電動機M的電流大小。驅動裝置2通過上 壁16分隔變流器殼內空間和驅動裝置殼內空間,通過介入貫通上壁16的連接體17將第一 轉換元件模塊31與電動機M電連接。即,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經由匯流條46與連接體17 聯(lián)結,電動機M經由未圖示的配線、以及在行星齒輪機構P的齒圈r的外周部上與第一軸Al 大致平行地設置的聯(lián)結體67(參照圖7)而與連接體17聯(lián)結。由此,將構成變流器5的第 一轉換元件模塊31與電動機M電連接。作為構成連接體17的材料,例如使用銅等導電性材料,采用導體棒、導體板、導體 線纜等。在圖示的例子中,采用圓柱狀的導體棒。這樣,從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流向電動 機M的電流在連接體17中流過,因此第一電流傳感器44檢測流過連接體17的電流大小, 從而檢測從第一轉換元件模塊31流向電動機M的電流大小。在連接體17的上壁16的貫 通部附近的外周上設置絕緣部件18,防止連接體17與上壁16之間的短路。并且,在絕緣 部件18和上壁16之間設置0型圈等密封部件19,使絕緣部件18和上壁16之間成為液密 狀態(tài)。由此,變流器殼10內的空間與驅動裝置殼60內的空間不連通而分離形成,能夠防止 為了電動機M等發(fā)熱體的冷卻或行星齒輪機構P等旋轉部件的潤滑等目的而在驅動裝置殼 60內循環(huán)的油液混入變流器殼10的情況。第一電流傳感器44與變流器殼10的聯(lián)結部61側的側壁部12鄰接配置。并且, 變流器用通氣孔80在變流器殼10內的高度方向上設置在不與第一電流傳感器44重疊的 位置。這里,本實施方式的變流器用通氣孔80,雖然將在后面詳細說明,但是構成為具有設 置在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上而連通變流器殼10的內部與外部的貫通孔82,以及插入該 貫通孔82的通氣孔帽83。因此,所謂“變流器用通氣孔80不與第一電流傳感器44重疊” 意味著通氣孔帽83中從貫通孔82向變流器殼82的內側突出的部分,不與第一電流傳感器 44的上面44a和下面44b重疊。并且,即使通氣孔帽83中從貫通孔82向變流器殼82的外 側突出的部分,與第一電流傳感器44的上面44a或下面44b重疊也沒有關系。在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變流器殼10的內側的開口部的周邊需要用于一定程度通 氣的空間。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氣孔帽83的卡定爪83c(參照圖8)的外周均設置于 比第一電流傳感器44的上面44a高的位置。因此,變流器用通氣孔80與第一電流傳感器 44在變流器殼10內高度方向上不重疊,因此不必在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開口部與第一電 流傳感器44的側面之間設置用于通氣的特別空間。因此,能夠設置變流器用通氣孔80而 不會使變流器殼10大型化。5.變流器用通氣孔的構造變流器用通氣孔80如圖8所示具有在驅動裝置殼60與發(fā)動機E聯(lián)結的部位即聯(lián) 結部61側的側壁部12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開口的外側開口部81。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變 流器用通氣孔80具有設置在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上而將變流器殼10的內部和外部連通的貫通孔82,以及插入該貫通孔82的通氣孔帽83。通氣孔帽83例如由ABS樹脂等樹脂材料形成,構成為具有主體部83a、蓋部83b、 卡定爪83c、大徑部83d、連通路83e和防水通氣膜83f。主體部83a為圓筒形狀,插入貫通 孔82而貫通變流器殼10。蓋部83b在主體部83a的變流器殼10的外側的端部上相對于主 體部83a的中心軸大致垂直地設置??ǘㄗ?3c在主體部83a的與蓋部83b相反側的端部 上設置,返回部分與變流器殼10的內壁抵接而防止通氣孔帽83的脫落。大徑部83d,在主 體部83a的蓋部83b側,內徑與主體部83a相等,并且在形成為外徑增大的壁厚部位,在其 外周面上具有外側開口部81。這里外側開口部81設置于大徑部83d的周向的多個位置。連通路83e為了將主體部83a的中空空間與在大徑部83d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外側 開口部81連通而在大徑部83d的徑向上設置。由此,構成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通氣孔帽 83,在與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開口。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連通路 83e形成迷宮狀,這種情況下也能夠抑制水等輕易地混入變流器殼10內。防水通氣膜83f 為不通過液體而僅能夠使氣體通過的膜,例如是采用四氟乙烯樹脂形成的多孔質膜,設置 在主體部83a與連通路83e的邊界上。通過設置該防水通氣膜83f,即使在假定水等到達連 通路83e中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水等混入變流器殼10內的情況。通氣孔帽83從卡定爪83c側插入變流器殼10的貫通孔82。在通氣孔帽83的主 體部83a的插入側周向的多個位置設有槽口,因此主體部83a能夠彈性變形而插入貫通孔 82。在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的外側的壁面與通氣孔帽83的大徑部83d的變流器殼10 側的側壁面之間設置0型圈等密封部件84。由此,防止水等從貫通孔82與通氣孔帽83之 間的間隙混入變流器殼內。這樣,如果由設置于變流器殼10的貫通孔82和插入該貫通孔 82的通氣孔帽83構成變流器用通氣孔80,則能夠使用樹脂材料等簡單地形成具有所需形 狀的通氣孔帽83,僅通過將其插入貫通孔82就能夠容易地形成具有所需形狀的變流器用 通氣孔80。并且,在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的外側的通氣孔帽83的周圍設有圓筒壁85。圓 筒壁85形成為延伸到比外側開口部81高的位置。這里,如上所述,構成變流器用通氣孔80 的通氣孔帽83,在與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開口。因此,在這種構成 中,經由變流器用通氣孔80流入變流器殼10內的氣體等,一旦到達由變流器殼10的側壁 部I2與其上設置的圓筒壁85的內側形成的空間后,必然到達在與側壁部12大致平行的方 向上開口的外側開口部12。因此,即使在假定水等到達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周邊的情況 下,也能夠抑制水等直接混入變流器殼10內的情況。如圖9所示,在圓筒壁85的下方變流器殼10的外側形成具有插通孔98的肋部 97,該插通孔98插通有緊固驅動裝置殼60和變流器殼10的螺栓。肋部97在從側壁部12 的壁面起的高度比圓筒壁85高或者大致相同的高度形成。因此通過該肋部97也能夠抑制 水等從車輛下側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6.其它實施方式(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變流器用通氣孔80在聯(lián)結部61的上方即變流器殼10 的在車輛前后方向上與聯(lián)結部61上下重疊的區(qū)域配置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如果至少 在變流器殼10的聯(lián)結部61側的側壁部12上設有變流器用通氣孔80,則能夠實現(xiàn)發(fā)動機E 的防護,因此也可以在變流器殼10的車輛前后方向上不與聯(lián)結部61上下重疊的區(qū)域配置。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變流器用通氣孔80在變流器殼10的長度方向上與第一 電流傳感器44重疊的位置上設置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在變流器殼10的長度 方向上,與檢測從構成變流器5的第二轉換元件模塊32流向發(fā)電機G的電流大小的第二電 流傳感器45重疊的位置上設置。(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構成變流器用通氣孔80的通氣孔帽83的卡定爪83c的 外周均在比第一電流傳感器44的上面44a高的位置上設置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只要在 通氣孔帽83的卡定爪83c的外周不與第一電流傳感器44重疊的位置即可,例如也可以設 置在都比第一電流傳感器44的下面44b低的位置上。另外,也可以在變流器殼10的長度方向上與第一電流傳感器44和第二電流傳感器44均不重疊的位置上設置變流器用通氣孔80。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任意設置變流器殼 10內的高度。(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變流器用通氣孔80由設置于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 而使變流器殼10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貫通孔82以及插入該貫通孔82的通氣孔帽83構成 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在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上一體地形成變流器用通氣 孔80。(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設置跨全周包圍通氣孔帽83的圓筒壁85的例子進行 了說明。但是,如圖10所示,也可以在圓筒壁85上鉛直下方向上設置切口部86。如果設 置這種切口部86,則即使在假定水等到達由變流器殼10的側壁部12和其上設置的圓筒壁 85的內側形成的空間的情況下,也能夠高效地將水等從切口部86鉛直向下排出。因此,能 夠進一步降低水等混入變流器殼10內的可能性。并且,只要如上述實施方式所示將變流器 用通氣孔80配置于聯(lián)結部61的上方(參照圖2),則在形成切口部86的鉛直下方向上驅動 裝置殼60和發(fā)動機E—體地存在。因此,抑制水等從車輛下方進入,從而即使設置這種切 口部86也不會特別產生水等輕易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80等缺點。并且,肋部97處于覆蓋 切口部86的位置,因此通過該肋部97也能夠抑制水等從切口部86側進入變流器用通氣孔 80的情況。(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在連接體17的外周上設置的絕緣部件18與上壁16之 間為液密狀態(tài)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只要變流器殼內空間與驅動裝置殼內空間以液密 狀態(tài)分隔,則設置于連接體17的外周的絕緣部件18與變流器殼10的下部11之間也可以 為液密狀態(tài)。或者,也可以使在連接體17的外周上設置的絕緣部件18與變流器殼10的下 部11和上壁16雙方之間均為液密狀態(tài)。本發(fā)明能夠適合于利用在包括具有與發(fā)動機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部并容置旋轉電機的主 體殼和、與上述主體殼一體地設置并容置控制上述旋轉電機的變流器的變流器殼的混合動 力驅動裝置中。
權利要求
一種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包含具有與發(fā)動機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部并容置旋轉電機的主體殼;與上述主體殼一體地設置并容置控制上述旋轉電機的變流器的變流器殼,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變流器殼的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上,具有使上述變流器殼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變流器用通氣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重疊于上述聯(lián)結部的上方而配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配置在比上述發(fā)動機低并且與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將上述變流器殼內的空間與上述主體殼內的空間分隔的隔壁;以液密狀態(tài)貫通上述隔壁而將上述變流器與上述旋轉電機電連接的連接體; 在上述主體殼的且在該殼內空間的最上部位設置的主體用通氣孔。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檢測流過上述連接體的電流的大小的電流傳感器,上述電流傳感器與上述變流器殼的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鄰接配置, 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在上述變流器殼內的高度方向上設置在不與上述電流傳感器重 疊的位置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變流器殼,在使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向外方突出而形成的凸狀部上,設置有用 于將電源與上述變流器聯(lián)結的連接器,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與上述凸狀部鄰接配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具有在與上述聯(lián)結部側的側壁部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開口的外側 開口部,在上述變流器殼上的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的周圍,設有延伸到比上述外側開口部高的 位置的圓筒壁。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圓筒壁在鉛直下方向上具有切口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變流器用通氣孔具有設置在上述變流器殼的上述側壁部上而將上述變流器殼的 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貫通孔,以及插入該貫通孔的通氣孔帽。
全文摘要
混合動力驅動裝置(2)包含具有與發(fā)動機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部(61)并容置旋轉電機的主體殼(60);與主體殼(60)一體地設置并容置控制旋轉電機的變流器的變流器殼(10),在變流器殼(10)的聯(lián)結部(61)側的側壁部(12)上具有使變流器殼(10)的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變流器用通氣孔(80)。
文檔編號H02K5/10GK101809848SQ200980100557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2月20日
發(fā)明者久保亮平, 角田健太郎 申請人:愛信艾達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