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旋轉電機,特別是涉及一種齒槽效應很小的無刷永磁電機。
背景技術:
永磁電機功率密度高,性能優(yōu)異,但在用于車輛高速驅動、風力發(fā)電時,效果不理想。用于儲能飛輪時,難以持久。主要原因之一是齒槽效應。目前,針對齒槽效應所采用的技術措施,有斜槽、分數(shù)槽、永磁體的組合排列等。但是由于轉子與定子的基本的結構和相對狀態(tài)沒有改變,齒槽效應仍然存在,永磁電機固有的制動阻力,增加了電能或者風力等機械能量的損耗,影響了最終使用效果。永磁體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相對比較優(yōu)勢盡失。因此不適用于車輛驅動和風力發(fā)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齒槽效應微弱、制動轉矩很小,適用于車輛驅動、風電等用途的永磁電機。為此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新的定子和轉子結構。在該方案中,一種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主要包括定子鐵心、線圈、凸極轉子鐵心、永磁體、軸和機座。轉子主要由軸、至少二個凸極轉子鐵心和至少一個永磁體組成。轉子鐵心軸向間隔排列,分別與永磁體的S、N極連接在一起,與同一個轉子鐵心連接的永磁體磁場方向相同,相鄰的轉子鐵心,互為異極。定子主要由定子鐵心和分段繞組或者是定子繞組組成。繞組由線圈組成。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還包括非導磁材料制造的構件襯套,用于防止磁短路。每一個凸極轉子鐵心,都可以單獨由永磁體表貼轉子鐵心、無凸極的盤狀轉子鐵心、鼠籠轉子鐵心或者是罩極轉子鐵心代替。凸極轉子鐵心上有均勻分布凸出的磁極;轉子鐵心與永磁體、襯套一起固定在軸上,鐵心凸極軸向相對交叉排列,組成轉子。永磁體固定在轉子鐵心上,可以是多個單體組成的等效永磁體。表貼轉子鐵心是在鐵心圓周表面粘結永磁體的轉子鐵心。在同一個表貼鐵心上的永磁體,均為徑向N極,或者是S極。盤狀轉子鐵心由環(huán)狀沖片組成。在盤狀鐵心上增加籠型繞組,組成鼠籠轉子;增加罩極,組成罩極轉子。罩極由兩端短路的多根導條組成,每個轉子鐵心上至少一個罩極;用二個環(huán)狀導體短路鐵心上的全部罩極,實際上就是籠形繞組。相對于定子鐵心,相鄰的轉子鐵心,互為異極,或稱為N極轉子鐵心和S極轉子鐵心。定子鐵心包括分段的定子鐵心和不分段的定子鐵心。分段的定子鐵心指構造上分為轉子段和間隔段;在轉子段鐵心上,齒和槽均勻分布;在間隔段鐵心上,沒有齒,或者是沒有齒尖和齒頂部。轉子段與轉子上的轉子鐵心相對,軸向長度基本上相等;需要時齒尖連在一起,槽沒有開口;間隔段與轉子鐵心之間的間隔相對,軸向長度基本上相等。不分段的定子鐵心由形狀相同的定子沖片組成,沒有間隔段。分段繞組轉子段上的線圈組成的繞組,線圈的邊槽部長度與定子鐵心的轉子段軸向長度大致相等;定子繞組繞組中線圈的邊槽部長度與整個定子鐵心的長度大致相寸。線圈和鐵心組成的定子,包括下述幾種可選構造由不分段的定子鐵心和定子繞組組成;由分段的定子鐵心和定子繞組組成;由分段的定子鐵心和分段繞組組成。在分段的定子鐵心的轉子段上,還可以包括輔助線圈,連接成輔助繞組;組成電磁體。定子固定在機座上,轉子、定子之間預留氣隙,轉子可以旋轉。永磁體的磁力線經(jīng)N 極轉子鐵心、氣隙、通過定子鐵心、穿過軸向另一側氣隙至S極轉子鐵心返回。永磁閉合回路和旋轉的電激勵磁場,不在一個平面上。在轉子與定子之間,永磁磁場的方向不會改變, 旋轉時磁阻變化很小,齒槽效應基本上已被消除。對分段繞組或者定子繞組施加激勵,就能產(chǎn)生旋轉磁場,驅動電機旋轉;反之,在外部機械轉矩的驅動下,用于發(fā)電。定子鐵心轉子段上的輔助線圈連接成多相輔助繞組后組成的電磁體,能控制電磁場方向,使永磁轉子在懸浮狀態(tài)下旋轉,空載阻力更??;能控制氣隙磁場狀態(tài),穩(wěn)定電機的旋轉速度;也能用于能量輸出。定子鐵心的轉子段、分段繞組和轉子鐵心,組成相對獨立的磁電系統(tǒng);在不需要多組磁電系統(tǒng)的應用場合,磁路中其他的轉子段和對應的轉子鐵心,可以取消,由其他形狀導磁材料構件代替;也可以利用機座來組成磁路。在選用表貼轉子鐵心時,磁力線從永磁體N 極經(jīng)氣隙、定子鐵心、構件(或機座)、氣隙、轉子鐵心等部件返回,組成磁路。本發(fā)明由于結構上的改變,雖然轉子與定子之間的永磁作用力仍然存在,卻始終是均勻的,磁場方向不變;空載時轉子在勻強磁場中旋轉,動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本發(fā)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齒槽效應微弱,制動轉矩小,提高了高速驅動效率;旋轉時永磁磁通量的變化相對緩慢,有效降低了反電動勢;因此用于車輛驅動時,減輕了車載電源的負擔;用于風力發(fā)電時,易于起動,控制手段簡單,不但適用于內(nèi)外轉子大型直驅風電,也能滿足體積小、高速運行的要求,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圖1是永磁電機實施例1示意圖。圖中
I定子鐵心;2 左凸極轉子鐵心;3 右凸極轉子鐵心;4 永磁體;5 軸; 6 襯套;7 機座;8 線圈。圖2是永磁電機定子示意圖。圖中
II左線圈;12 左轉子段;13 間隔段;14 右轉子段;15 右線圈。圖3是永磁電機實施例2示意圖。圖中
21 分段的定子鐵心;22 右輔助線圈;23 :N極永磁體;24 轉子鐵心; 25 軸;26 機座;27 S極永磁體;28 左輔助線圈;29 線圈。圖4是永磁電機實施例3示意圖。圖中
31 不分段的定子鐵心;32 永磁體1 ;33 永磁體2 ;34 轉子鐵心1 ;35 轉子鐵心2 ; 36 轉子鐵心3 ;37 線圈。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結構如圖1所示。定子由定子鐵心1和線圈8組成。定子鐵心 1固定在機座7上,線圈8組成定子繞組。左凸極轉子鐵心2、永磁體4、右凸極轉子鐵心3 軸向排列,和襯套6 —起固定在軸5上,組成轉子。左凸極轉子鐵心2與右凸極轉子鐵心3 上的凸極軸向相對交叉排列。在定子繞組被激勵后,產(chǎn)生旋轉磁場,驅動轉子旋轉;轉子上除永磁作用力以外, 還迭加了類似開關磁阻電機的磁阻轉矩。驅動方式可以是開關脈沖,也可以是正弦交流電壓。圖中定子鐵心1是分段的定子鐵心。與永磁體4相對的部分是鐵心的間隔段,沒有齒尖和齒頂部。定子鐵心1可以由不分段的定子鐵心代替。定子鐵心1與線圈8組成的定子,也可以由圖2所示的電機定子代替。圖2中左轉子段12、間隔段13、右轉子段14組成分段的定子鐵心。左線圈11組成左轉子段12上的分段繞組,右線圈15組成右轉子段14上的分段繞組。定子鐵心的間隔段13上沒有齒,轉子鐵心上磁極的軸向相對位置,可以根據(jù)分段繞組來安排。凸極轉子鐵心2或凸極轉子鐵心3可由永磁體表貼鐵心等其他轉子鐵心代替。永磁體4可以由多個單體組成,組合時磁場方向相同,其效果等于一個永磁體。實施例二
低制動損耗永磁發(fā)電機,如圖3所示。分段的定子鐵心21固定在機座沈上,線圈四組成定子繞組。右輔助線圈22和左輔助線圈觀,分布在定子鐵心21的兩個轉子段上,連接成多相輔助繞組,組成電磁體。數(shù)量相等的N極永磁體23、S極永磁體27固定在轉子鐵心M的兩端圓周面上,組成N極和S極表貼轉子鐵心;并與軸25固定連接組成轉子。N極和S極永磁體形成的轉子凸極軸向相對交叉排列。永磁體的磁力線,穿過定子上相鄰的磁極上的線圈,形成閉合回路。旋轉時線圈中的磁通量和方向都會有變化,從而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刂齐姶朋w中的電流,就能控制氣隙磁場強度,控制啟動轉矩,控制電機旋轉,達到充分利用風力,提高效率的目的。圖3所示電機,也適用于車輛驅動,及飛輪能量存儲。實施例三
有多個轉子鐵心的永磁電機,如圖4所示。定子包括不分段的定子鐵心31和線圈37 組成的定子繞組;轉子鐵心34、35、36軸向間隔排列,永磁體32、33磁場方向相反,與轉子鐵心35連接處的磁場方向相同。相鄰的轉子鐵心,互為異極。
權利要求
1.一種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主要包括定子鐵心、線圈、凸極轉子鐵心、永磁體、軸和機座;其特征是轉子主要由軸、至少二個凸極轉子鐵心和至少一個永磁體組成;轉子鐵心軸向間隔排列;分別與永磁體的S、N極連接在一起,與同一個轉子鐵心連接的永磁體磁場方向相同;相鄰的轉子鐵心,互為異極;定子主要由定子鐵心和分段繞組或者是定子繞組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其特征是定子鐵心包括分段的定子鐵心和不分段的定子鐵心;分段的定子鐵心構造上分為轉子段和間隔段;在轉子段鐵心上,齒和槽均勻分布;在間隔段鐵心上,沒有齒,或者是沒有齒尖和齒頂部;不分段的定子鐵心由形狀相同的定子沖片組成,沒有間隔段。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其特征是每個凸極轉子鐵心,都可以單獨由永磁體表貼轉子鐵心、無凸極的盤狀轉子鐵心、鼠籠轉子鐵心或者是罩極轉子鐵心代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其特征是在分段的定子鐵心的轉子段上,還可以包括輔助線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其特征是定子鐵心的轉子段、分段繞組和轉子鐵心,組成相對獨立的磁電系統(tǒng);在不需要多組磁電系統(tǒng)的應用場合,磁路中其他的轉子段和對應的轉子鐵心,可以取消,由其他形狀導磁材料構件代替。
全文摘要
一種低制動損耗永磁電機,屬旋轉電機技術領域。采用了新的結構設計,基本上消除了齒槽效應。轉子主要由軸、至少二個轉子鐵芯和至少一個永磁體組成,定子由定子鐵心和線圈、輔助線圈等組成。轉子鐵心軸向間隔排列,永磁閉合回路和旋轉的電激勵磁場,不在一個平面上。制動轉矩小,反電動勢低,提高了特別是高速時的驅動效率。用于車輛驅動時,大大減輕了車載電源的負擔;用于風力發(fā)電時,易于起動,可以控制,不但適用于大型永磁直驅,也能滿足體積小、運行速度高的要求。
文檔編號H02K3/04GK102290892SQ20111007400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顧愈寶 申請人:顧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