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蓄電池充放電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良好節(jié)電效果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蓄電池的生產(chǎn)制造過程中,給蓄電池配置完電解液后,都需要對蓄電池進行反復充放電,以使得蓄電池的容量能夠達到額定容量值。目前,常用的充放電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阻放電,另一種是對電網(wǎng)放電。電阻放電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需要投放大量的電阻,不僅投資成本過高,而且還會占用較大的占地面積;放電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能,不僅會給自然環(huán)境帶來負擔,而且還白白浪費了大量的電能;設備故障率高,在增加了維護難度的同時,又增加了使用成本。對于直接向電網(wǎng)放電而言,雖然不需要投放電阻,也·不會造成電能的浪費,以及沒有較高的故障率等不足,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電度計量均采用單向電度表來計算用電量,無論是電網(wǎng)給蓄電池充電,還是蓄電池放電到電網(wǎng),電度表都會順時針旋轉進行計量用電量,這樣就會給企業(yè)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另外,目前市場上采用的充放電裝置均為可控硅充放電裝置,可控硅充放電裝置會釋放出大量高次諧波,給電網(wǎng)帶來了極大的污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投資成本低、使用方便、諧波產(chǎn)生率低,并且控制精度高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包括蓄電池組和充放電控制裝置,所述蓄電池組與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相串聯(lián)后相互之間再并聯(lián)組成主充電回路,在所述主充電回路中還設有一總控制開關和充電支路開關,其特征在于該系統(tǒng)還包括一存儲蓄電池組和一放電止逆裝置,所述放電止逆裝置還包括變電器、檢測單元、微控制器和顯示器,所述放電止逆裝置的電流輸入端與所述蓄電池組的放電端相連形成主放電回路,所述蓄電池組放出的直流電進入所述放電止逆裝置后經(jīng)由所述變電器轉變成交流電,所述放電止逆裝置的電流輸出端與所述主充電回路相連,將經(jīng)轉變后的交流電輸入所述主充電回路對其他蓄電池組進行充電;所述放電止逆裝置還通過信號線與所述總控制開關相連,用于實現(xiàn)所述檢測單元對所述總控制開關處電壓/電流的檢測,以便于所述微控制器將所述總控制開關處的電壓/電流與經(jīng)由所述變電器轉變后的電壓/電流進行比較,進而決定所述總控制開關是否斷開,以實現(xiàn)控制放電電流進入電網(wǎng);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的電流輸入端也與所述蓄電池組的放電端相連形成支放電回路,用于在放電電量大于所需充電電量時,將放出的多余電量進行有效存儲,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的電流輸出端與所述放電止逆裝置的電流輸入端相連形成支充電回路,用于在充電需求電量大于放電電量時,便于將所述存儲蓄電池組中存儲的直流電放到所述放電止逆裝置中,經(jīng)所述變電器轉變成交流電后充到所述主充電回路中去。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還與所述充電支路開關相串聯(lián),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還通過485信號線與所述微控制器通信相連,接受并執(zhí)行來自所述微控制器的指令,在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內還設置有一整流器,負責將所述主充電回路中的交流電轉變成脈沖式直流電,便于所述蓄電池組的充電。所述檢測単元通過485信號線與所述蓄電池組相連,用于實時追蹤檢測各充電蓄電池組的電容量及充電電流,以及各放電蓄電池組的電容量及放電電流;所述檢測單元還與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相連,用于實時追蹤檢測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的電容量及充放電電流;所述檢測單元還與變電器的電流輸出端相連,用于實時檢測所述變電器轉變后的交流電的電流量;所述檢測單元還與所述總控制開關相連,用于檢測電網(wǎng)中的電流量;所述檢測單元還分別與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顯示器相連,用于將所檢測的結果及時傳輸給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顯示器。
所述微控制器還通過485信號線與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相連,用于控制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的充放電。在所述主放電回路中還設置有一主放電回路控制開關,用于控制所述蓄電池組中電流是否放到所述放電止逆裝置中,而最終是否進入所述主充電回路。在所述支放電回路中還設置有一支放電回路控制開關,用于控制所述蓄電池組中電流是否放到所述存儲蓄電池組中,進行暫時性有效存儲。在所述支充電回路中還設置有一支充電回路控制開關,用于控制所述存儲蓄電電池組中電流是否放到所述放電止逆裝置中,而最終是否進入所述主充電回路。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充放電控制系統(tǒng)中增設存儲蓄電池組和放電止逆裝置,在控制放電電流不會進入電網(wǎng)的前提下,使得放電電流得以充分利用,并將余電進行暫時性存儲,以備所需。不僅經(jīng)濟實用,而且大大提高了余電利用率。
圖I為本發(fā)明ー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ー步闡述本發(fā)明。參照圖I所示,ー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包括蓄電池組I、充放電控制裝置2、存儲蓄電池組3和放電止逆裝置4,其中,放電止逆裝置4由變電器41、檢測單元42、微控制器43和顯示器44所組成。蓄電池組I與充放電控制裝置2相串聯(lián),多個由蓄電池組I與充放電控制裝置2相串聯(lián)后所形成的単元之間再相互并聯(lián)組成主充電回路100,在主充電回路100中還設有ー總控制開關101和充電支路開關102。變電器41的電流輸入端與蓄電池組I的放電端相連形成主放電回路200,在主放電回路200中還設置有一主放電回路控制開關201,用于控制蓄電池組I中的電流是否放到放電止逆裝置4中,而最終是否進入主充電回路100。蓄電池組放I出的直流電進入放電止逆裝置4后經(jīng)由變電器41轉變成交流電,變電器41的電流輸出端與主充電回路100相連,將經(jīng)轉變后的交流電輸入主充電回路100對其他蓄電池組進行充電。存儲蓄電池組3的電流輸入端也與蓄電池組I的放電端相連形成支放電回路300,用于在放電電量大于所需充電電量時,將放出的多余電量進行有效存儲,在支放電回路300中還設置有一支放電回路控制開關301,用于控制蓄電池組I中電流是否放到存儲蓄電池組3中,進行暫時性有效存儲。存儲蓄電池組3的電流輸出端與放電止逆裝置4中變電器41的電流輸入端相連形成支充電回路400,用于在充電需求電量大于放電電量時,便于將存儲蓄電池組3中存儲的直流電放到放電止逆裝置4中,經(jīng)變電器41轉變成交流電后充到主充電回路100中去。在支充電回路400中還設置有一支充電回路控制開關401,用于控制存儲蓄電電池組3中電 流是否放到放電止逆裝置4中,而最終是否進入主充電回路100。充放電控制裝置2還與充電支路開關102相串聯(lián),充放電控制裝置2還通過485信號線與微控制器43通信相連,接受并執(zhí)行來自微控制器43的充放電指令,在充放電控制裝置2內還設置有一整流器21,負責將主充電回路100中的交流電轉變成脈沖式直流電,便于蓄電池組I的充電。放電止逆裝置4中的檢測單元42通過信號線與總控制開關101相連,用于對總控制開關101處電壓/電流的檢測,以便于微控制器43將總控制開關101處的電壓/電流與經(jīng)由變電器41轉變后的電壓/電流進行比較,進而決定總控制開關101是否斷開,以實現(xiàn)控制放電電流進入電網(wǎng);檢測單元42還通過485信號線與蓄電池組I相連,用于實時追蹤檢測各充電蓄電池組I中的電容量及充電電流,以及各放電蓄電池組的電容量及放電電流;檢測單元42還與存儲蓄電池組3相連,用于實時追蹤檢測存儲蓄電池組3中的電容量及充放電電流;檢測單元42還與變電器41的電流輸出端相連,用于實時檢測變電器41轉變后的交流電的電流量;檢測單元42還分別與微控制器43和顯示器44相連,用于將所檢測的結果及時傳輸給微控制器43和顯示器44。微控制器44還通過485信號線與存儲蓄電池組3相連,用于控制存儲蓄電池組3的充放電。本發(fā)明所公開的ー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是先將各組件按上述連接方式連接,所有控制開關均處于斷開狀態(tài)。微控制器43控制總控制開關101閉合,以及控制部分充電支路開關102閉合,使得一部分蓄電池組I先充電。這時,充放電控制裝置2中的整流器21,負責將主充電回路100中的交流電轉變成脈沖式直流電,便于蓄電池組I能夠順利進行充電。同吋,檢測單元42開始對先充電的所有蓄電池組I實施電容量檢測。待先充電的蓄電池組I中有電容量達到額定值吋,由檢測單元42將信息傳輸給微控制器43,微控制器43便控制相應的充電支路開關102斷開,并向充放電控制裝置2發(fā)送放電指令,主放電回路200中相應的主放電回路控制開關201閉合。這時,電容量達到額定值的蓄電池組I開始釋放直流電,直流電流進入變電器41后,由變電器41轉變成交流電,充放到主充電回路100中對其他蓄電池組進行充電,微控制器43不斷命令未閉合的充電支路開關102閉合,以實現(xiàn)對未充電的蓄電池組I進行充電。同吋,檢測單元42不斷監(jiān)測變電器41轉變后的交流電電流或電壓,并與總控制開關101處的電流或電壓進行比較,當,變電器41轉變后的交流電電流或電壓大于總控制開關101處的電流或電壓時,微控制器43立刻使總控制開關101斷開,避免放電電流進入電網(wǎng)。 當,檢測單元42監(jiān)測到放電電流量大于所需充電電流量吋,微控制器43便控制主放電回路200中相應的主放電回路控制開關201斷開,而支放電回路300中的支放電回路控制開關301開始閉合,這時,便將多余的電量充放到存儲蓄電池組3中進行暫時性存儲。當,檢測單元42監(jiān)測到存儲蓄電池組3中的電容量達到峰值時,或所需充電電流量大于放電電流量時,微控制器43便控制支放電回路控制開關301斷開,而使支充電回路400中的支充電回路控制開關401閉合。這時存儲蓄電池組3開始將所存儲的直流電釋放給變電器41,最終由變電器41轉變成交流電充放到主充電回路100中。本發(fā)明通過在充放電控制系統(tǒng)中增設存儲蓄電池組和放電止逆裝置,在控制放電 電流不會進入電網(wǎng)的前提下,使得放電電流得以充分利用,并將余電進行暫時性存儲,以備所需。不僅經(jīng)濟實用,而且大大提高了余電利用率。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包括蓄電池組和充放電控制裝置,所述蓄電池組與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相串聯(lián)后相互之間再并聯(lián)組成主充電回路,在所述主充電回路中還設有一總控制開關和充電支路開關,其特征在于該系統(tǒng)還包括一存儲蓄電池組和一放電止逆裝置,所述放電止逆裝置還包括變電器、檢測單元、微控制器和顯示器,所述放電止逆裝置的電流輸入端與所述蓄電池組的放電端相連形成主放電回路,所述放電止逆裝置的電流輸出端與所述主充電回路相連,所述放電止逆裝置還通過信號線與所述總控制開關相連; 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的電流輸入端也與所述蓄電池組的放電端相連形成支放電回路,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的電流輸出端與所述放電止逆裝置的電流輸入端相連形成支充電回路。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還與所述充電支路開關相串聯(lián),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還通過485信號線與所述微控制器通信相連,在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內還設置有一整流器。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通過485信號線與所述蓄電池組相連; 所述檢測單元還與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相連; 所述檢測單元還與變電器的電流輸出端相連; 所述檢測單元還與所述總控制開關相連; 所述檢測單元還分別與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顯示器相連。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還通過485信號線與所述存儲蓄電池組相連。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放電回路中還設置有一主放電回路控制開關。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放電回路中還設置有一支放電回路控制開關。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充電回路中還設置有一支充電回路控制開關。
全文摘要
一種全智能蓄電池充放電節(jié)電控制系統(tǒng),涉及蓄電池充放電領域,包括蓄電池組和充放電控制裝置,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蓄電池組和放電止逆裝置,放電止逆裝置包括變電器、檢測單元、微控制器和顯示器,放電止逆裝置與蓄電池組相連,存儲蓄電池組與蓄電池組相連,存儲蓄電池組與放電止逆裝置相連。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充放電控制系統(tǒng)中增設存儲蓄電池組和放電止逆裝置,在控制放電電流不會進入電網(wǎng)的前提下,使得放電電流得以充分利用,并將余電進行暫時性存儲,以備所需。不僅經(jīng)濟實用,而且大大提高了余電利用率。
文檔編號H02J7/02GK102842923SQ20111016626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董勤景 申請人:上??徜J節(jié)能環(huán)??萍加邢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