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感應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改進的感應馬達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感應馬達。
技術背景[0002]感應馬達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電機產品,主要包括有電機軸、定子、轉子、風葉、 以及位于定子兩側的端蓋這幾部分,現(xiàn)有的感應馬達其端蓋存在消耗材料較多、重量較大、 與定子之間的連接不可靠等缺陷,需要予以改進。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的一種改進的感應馬達,它具有端蓋與定子部分的連接結構簡單、可靠的特點。[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感應馬達包括有電機軸、定子、轉子、風葉、 以及位于定子兩側的端蓋,其中,所述的端蓋由端板和多根互不相連的支柱構成,端蓋通過螺栓與定子相連,其支柱末端成型有與定子卡合的定位臺階。[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的支柱中部開設有鏤空槽,其前端形成連接部,連接部的中部開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定位臺階位于連接部前端。[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的鏤空槽內側于連接部上方的位置成型有螺母定位片。[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的螺栓穿過定子表面而與定子兩側的端蓋相連。[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端蓋部分結構簡單、消耗材料少、重量較輕,與定子的連接牢固,保證了感應馬達工作的可靠性。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結構示意圖;[0012]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見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感應馬達包括有電機軸10、定子20、轉子 30、風葉40、以及位于定子20兩側的端蓋50,端蓋50由端板60和多根互不相連的支柱70 構成,螺栓80穿過定子20表面而與定子20兩側的端蓋50相連,從而將端蓋50和定子20 牢固連接在一起。端蓋50的支柱70末端成型有與定子20卡合的定位臺階701,以使端蓋 50與定子20的連接更為牢固而不錯位,保證定子20和轉子30的同軸度,延長馬達使用壽命。[0015]見圖3和圖4所示支柱70中部開設有鏤空槽71,以節(jié)省材料同時增強散熱效果, 支柱70前端形成連接部72,連接部72的中部開設有供螺栓80穿過的通孔721,定位臺階 701位于連接部72前端。另外,鏤空槽71內側于連接部72上方的位置成型有螺母定位片 711,以使與螺栓80配合的螺母90獲得良好定位。[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感應馬達,包括有電機軸(10)、定子(20)、轉子(30)、風葉00)、以及位于定子00)兩側的端蓋(5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蓋(50)由端板(60)和多根互不相連的支柱(70)構成,端蓋(50)通過螺栓(80)與定子00)相連,其支柱(70)末端成型有與定子00)卡合的定位臺階(70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感應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70)中部開設有鏤空槽(71),其前端形成連接部(72),連接部(7 的中部開設有供螺栓(80)穿過的通孔 (721),定位臺階(701)位于連接部(72)前端。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的感應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鏤空槽(71)內側于連接部(7 上方的位置成型有螺母定位片(71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改進的感應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 (80)穿過定子00)表面而與定子00)兩側的端蓋(50)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感應馬達,它包括有電機軸、定子、轉子、風葉、以及位于定子兩側的端蓋,其中,所述的端蓋由端板和多根互不相連的支柱構成,端蓋通過螺栓與定子相連,其支柱末端成型有與定子卡合的定位臺階。本實用新型的端蓋部分結構簡單、消耗材料少、重量較輕,與定子的連接牢固,保證了感應馬達工作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H02K5/04GK202309316SQ20112043574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黃前進 申請人:東莞東弘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