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感線圈繞線機,尤其涉及一種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繞線機將線繞于線杯分度中的線杯上。
背景技術:
線圈是電機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通常需要用到繞線機進行繞制。在電機定子線圈的加工過程中,先將線杯置于繞線機機頭下方的線杯放置座上,電機轉動,經齒輪 或是同步帶等傳動機構帶動繞線主軸后,安裝于繞線主軸下方繞線組件隨之高速旋動,線經走線通道,從繞線組件中的繞線桿出線機構出線,繞制于位于繞線主軸下方的繞線模具上,繞好的線由模具上下落至下方的線杯上,而后由線杯分度底部的驅動機構,帶動線杯分度轉動,改變繞線位置后,繼續(xù)繞線,直至完成整個線杯的繞線作業(yè)。上述線杯分度主要由與轉盤連接的線杯底座I及承載于線杯底座I內的線杯組成,如圖I所示,線杯底部的手柄插設于線杯底座I內的放置孔位2內,手柄與放置孔位2之間經一鎖緊機構卡合連接,所述鎖緊機構由彈簧3、鋼珠4及杯鎖結構構成,所述杯鎖結構由頂緊鋼珠4的杯鎖件5及頂緊該杯鎖件5的環(huán)扣件6組成,所述環(huán)扣件6經螺栓7與線杯底座I固定連接,所述彈簧3套設于杯鎖件5頂端,使杯鎖件5保持壓緊鋼珠4的狀態(tài);所述線杯底座I的放置孔位2內壁上對應鋼珠4位置處設有直徑小于鋼珠4的通孔8,使鋼珠4的部分由通孔8內透過,所述線杯底部手柄對應鋼珠4位置設有環(huán)形卡槽,與透過通孔8的部分鋼珠4相配合,在線杯放置于放置孔位2內后,可保持卡緊狀態(tài),保證在繞線過程中,線杯不會產生晃動或出現跳出的現象。然而,如上所述,鎖緊結構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其結構較為復雜,一方面增加了整個線杯分度的組裝難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生產成本及維護成本。因此,能否簡化該部分結構,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需要本技術領域的人員進一步努力改進的方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通過結構的改進,簡化了結構,降低了組裝難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及維護成本。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包括線杯結構、線杯放置座及杯分度大齒輪,所述線杯結構由杯座、杯座上部的杯桿及杯座下部的手柄,所述線杯放置座中間設有容納所述手柄的放置孔位,所述杯分度大齒輪對應所述放置孔位處設有連通孔,所述手柄向下延伸,經所述連通孔至所述杯分度大齒輪底部,所述手柄底端設有加重塊;所述杯座近底部設有徑向延伸的定位銷,所述線杯放置座上設有與該定位銷配合的至少I個定位槽。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手柄為尼龍棒構成,其頂端經螺釘與所述杯座連接,底端經感應螺釘與所述加重塊連接,所述加重塊為感應鐵塊。所述感應鐵塊與設置于工作平臺上的感應開關相配合,當線杯結構到位后,感應開關接收到感應鐵塊信號,發(fā)送開關信號至繞線機的主控制器內,避免未插設線杯結構造成的空轉。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手柄向所述杯分度大齒輪連通孔內延伸2 Cm 3 Cm。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線杯放置座上均布有4個所述定位槽。上文中,所述手柄向杯分度大齒輪上的連通孔內延伸,也就是向下延長了 2 Cm 3Cm,并在底部設置加重塊,以穩(wěn)定線杯結構的重心,避免其在繞線過程中出現晃動,甚至于跳出線杯放置座的現象,同時在杯座上設置徑向的定位銷,與線杯放置座上的定位槽配合,限定了線杯結構在周向上位置,使整個線杯結構作業(yè)更為穩(wěn)定,取消了以往的鎖緊結構,簡化了結構。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
1.由于本發(fā)明通過延長手柄,在手柄底部設置加重塊,使整個線杯結構的重心下降,避免在旋轉時跳出線杯放置座,同時在杯座延徑向設置定位銷,與線杯放置座上的定位槽相配合,構成對線杯結構的周向定位,使線杯結構在繞線過程中更為穩(wěn)定,從而取代了以往的鎖緊結構,簡化了整個線杯分度結構,便于組裝及維護,降低了生產成本;
2.本發(fā)明中手柄由尼龍棒構成,并將加重塊與感應鐵塊相結合,一舉兩得,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成本。
圖I是背景技術中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線杯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線杯放置座結構示意圖。其中1、線杯底座;2、放置孔位;3、彈簧;4、鋼珠;5、杯鎖鍵;6、環(huán)扣件;7、螺栓;
8、通孔;101、杯座;102、線杯放置座;103、杯分度大齒輪;104、標桿;105、手柄;106、放置孔位;107、連通孔;108、定位銷;109、定位槽;110、螺釘;111、加重塊;112、感應螺釘;113、工作平臺;114、感應開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圖2、3所示,一種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包括線杯結構、線杯放置座102及杯分度大齒輪103,所述線杯結構由杯座101、杯座上部的杯桿104及杯座101下部的手柄105,所述線杯放置座102中間設有容納所述手柄105的放置孔位106,所述杯分度大齒輪103對應所述放置孔位106處設有連通孔107,所述手柄105向下延伸3 Cm,經所述連通孔107至所述杯分度大齒輪103底部,所述手柄105底端設有加重塊111 ;所述杯座101近底部設有徑向延伸的定位銷108,所述線杯放置座102上設有與該定位銷108配合的定位槽 10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手柄105為尼龍棒構成,其頂端經螺釘110與所述杯座101連接,底端經感應螺釘112與所述加重塊111連接,所述加重塊111為感應鐵塊。如圖2所示,工作平臺113上設有感應開關114,所述感應螺釘112與感應鐵塊與該感應開關114相配合,感應開關114接收到感應螺釘112、感應鐵塊到位信號后,發(fā)送開關信號至繞線機的主控制器內,表示線杯放置座102內存在線杯結構,避免空載造成的誤操作。實施例二 一種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結構與實施例一相類似,不同點在于所述線杯放置座上均布有4個所述定位槽。通過設置多個定位槽,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員對線杯結構的放置,減少對位造成的效率下降 ,另一方面,均分了定位銷對定位槽的磨損,當某個定位槽磨損時,可選用其它定位槽來替代,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一種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包括線杯結構、線杯放置座及杯分度大齒輪,所述線杯結構由杯座、杯座上部的杯桿及杯座下部的手柄,所述線杯放置座中間設有容納所述手柄的放置孔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分度大齒輪對應所述放置孔位處設有連通孔,所述手柄向下延伸,經所述連通孔至所述杯分度大齒輪底部,所述手柄底端設有加重塊;所述杯座近底部設有徑向延伸的定位銷,所述線杯放置座上設有與該定位銷配合的至少I個定位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為尼龍棒構成,其頂端經螺釘與所述杯座連接,底端經感應螺釘與所述加重塊連接,所述加重塊為感應鐵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向所述杯分度大齒輪連通孔內延伸2 cm 3 C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杯放置座上均布有4個所述定位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繞線機的線杯分度結構,包括線杯結構、線杯放置座及杯分度大齒輪,所述線杯結構由杯座、杯座上部的杯桿及杯座下部的手柄,所述線杯放置座中間設有容納所述手柄的放置孔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分度大齒輪對應所述放置孔位處設有連通孔,所述手柄向下延伸,經所述連通孔至所述杯分度大齒輪底部,所述手柄底端設有加重塊;所述杯座近底部設有徑向延伸的定位銷,所述線杯放置座上設有與該定位銷配合的至少1個定位槽。本發(fā)明通過延長手柄長度,并在手柄底部加設加重塊,使線杯結構重心下降,組合周向限位的定位銷與定位槽的配合,實現對線杯結構的定位,簡化了結構,便于組裝,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H02K15/04GK102684412SQ201210128838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李勝權 申請人:蘇州市圣瑪特電機設備制造有限公司